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动图(1)全解

合集下载

图解动图液压及传动基础知识大全(一)

图解动图液压及传动基础知识大全(一)

液压技术液压技术基础液压系统及回路编号图形符号一些物理基础液压源部分控制阀基础压力控制阀换向阀开关元件流量控制阀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测量元件练习其它单向阀单向阀((1)•单向阀只允许工作油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对于图示流动方向,在复位弹簧和工作油液作用下,阀芯将阀口关闭。

单向阀中也可以不带复位弹簧。

由于在关闭位置不允许有泄漏,所以,单向阀通常为开关阀式结构。

单向阀单向阀((2)•对于图示流动方向,在工作油液作用下,单向阀开启。

回路图回路图::液压泵保护•在这种回路图中,单向阀用于保护液压泵。

当电动机关闭时,单向阀可以防止工作油液倒流入液压泵,且压力峰值对液压泵也不会产生影响,而是通过溢流阀卸放桥式液压块桥式液压块((1)•在桥式液压块中,四个单向阀组合成一个功能单元。

该图示说明单向阀如何与调速阀一起使用。

在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和回缩过程中,工作油液从左向右流过调速阀。

图示为液压缸活塞杆伸出时的情况。

在液压缸活塞杆伸出过程中,速度控制为进油节流。

桥式液压块桥式液压块((2)•当液压缸活塞杆回缩时,桥式液压块可使工作油液再次从左向右通过调速阀。

在液压缸活塞杆回缩过程中,速度控制为回油节流。

桥式液压块•动画演示了驱动二位四通换向阀动作和弹簧使其复位的情况,以及液压缸活塞杆伸出和回缩过程中,工作油液流过桥式液压块的情况。

同样,桥式液压块还可连接过滤器或背压阀。

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1)•对于液控单向阀,可以通过控制油口(X )开启,这时允许工作油液双向流动。

图示为液控单向阀处于静止位置,此时油口B 与油口A 不接通。

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2)•如果控制油口(X )有信号,则液控单向阀开启,油口B 与油口A 接通。

为了可靠开启液控单向阀,控制活塞有效面积必须大于阀口有效面积。

液控单向阀也可用于双液控单向阀。

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3)•图示表明如何通过使用液控单向阀保持液压缸不动,从而对负载定位。

驱动二位三通换向阀动作,液控单向阀开启,液压缸活塞杆回缩。

李增亮《石油工程流体机械》第一章 往复泵

李增亮《石油工程流体机械》第一章 往复泵



sin 2 )
2



u r (sin sin 2 )
2

2
a r (cos cos 2 )


x r (1 cos
(1-7-I)
考虑 0.2 上式中第二项很小,可以忽略,于是,得到
※活塞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近似方程为:
第一章 往复泵
第一节 概述
一、泵的一般定义
泵是一种工作机,它是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化为
液体能的机械设备。
二、往复泵的结构组成
往复泵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往复泵的动力
端(驱动端)和液力端(水力端)。
1. 动力端:由输入轴、输出轴(主轴)、曲柄、连杆、
十字头(十字头为动力端与液力端的分界点)等总成
组成。
2. 液力端:由液缸、活塞、活塞杆、吸排阀室(阀
2 l
l
(1-4)式为活塞位移方程式。
上式中符号的选取:
当活塞向右移动时(即 0 <= <=180 )
,皆取上面的符号 (单作用泵吸入过程) ;


当活塞向左移动时(即 180。< <=360。)取下面的符号(单作用泵排出过程)。
2. 活塞的速度 u、加速度 a
将式(1-4)对时间 t 进行一次及二次微分,得到活塞的速度及


当 180 m 360 ,皆取下面的符号,此时表示液缸处于排出过程中。
在同一瞬时(或同一曲柄转角下)
,将每个缸的瞬时流量叠加便
可得到该瞬时整台泵的瞬时流量。
(2)双作用泵每个缸的瞬时理论流量:
此部分内容自学!
提示:同样,首先对液缸编号,然后再对每个液缸分成前后两

第一章 叶片泵工作原理和构造

第一章 叶片泵工作原理和构造

三、泵 壳
四、减漏环 (密封环)
叶轮吸入口的外圆 与泵壳内壁的接缝 处存在一个转动接 缝,容易发生水的 回流。 回流。产生容积损 失。
减漏环
减漏环
五、轴封装置
泵轴穿出泵壳时,在轴与壳之间存在着间 隙,如不采取措施,间隙处就会有泄漏。 当间隙处的液体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如单吸 式离心泵)时,泵壳内的高压水就会通过此 间隙向外大量泄漏;当间隙处的液体压力 为真空(如双吸式离心泵)时,则大气就会 ( ) 从间隙处漏入泵内,从而降低泵的吸水性 能。为此,需在轴与壳之间的间隙处设置 密封装置,称之为轴封。目前,应用较多 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机械密封。
第二节 抽水装置及抽水过程
轴流泵枢纽(嘉兴市) 轴流泵枢纽(嘉兴市)
设计者:2000届毕业生
第二节 抽水装置及抽水过程
轴流泵枢纽(嘉兴市) 轴流泵枢纽(嘉兴市)
设计者:2000届毕业生
第二节 抽水装置及抽水过程
轴流泵枢纽(盐官排涝枢纽) 轴流泵枢纽(盐官排涝枢纽)
第三节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
本课程的重点
1、水泵的定义; 2、水泵的分类(叶片泵、离心泵); 3、离心泵的主要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作业school 作业school assignmen
1、自学 自学P12~22; 自学 ; 2、写出下列水泵型号的意义及说明 、写出下列水泵型号的意义及说明; (1) 700ZLB-70A (2) 14ZLB-70 (3) 900ZLQ-85 (4) 350HW-8、 650HW-10C、650HL-13 (5) IB50-32-125、IS50-32-125、250Sh-40
IS型图 IS型图
S型单级双吸离心泵
产品概述
S型泵是单级双吸,卧 式中开离心泵,供输送清 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 水的其它液体之用。输送 液体的温度不超过80℃, 适合于工厂、矿山、城市、 电站、农田排灌和各种水 利工程。 型号意义:

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

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

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液压泵的原理是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液压元件,是泵的一种。

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的功能是把驱动它的动力机(如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机械能转换成输到系统中去的液体的压力能。

左图为单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图。

凸轮由电动机带动旋转。

当凸轮推动柱塞向上运动时,柱塞和缸体形成的密封体积减小,油液从密封体积中挤出,经单向阀排到需要的地方去。

当凸轮旋转至曲线的下降部位时,弹簧迫使柱塞向下,形成一定真空度,油箱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密封容积。

凸轮使柱塞不断地升降,密封容积周期性地减小和增大,泵就不断吸油和排油。

液压泵的分类1、按流量是否可调节可分为:变量泵和定量泵。

输出流量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的称为变量泵,流量不能调节的称为定量泵。

2、按液压系统中常用的泵结构分为: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3种。

(1)齿轮泵: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对油的清洁度要求不严,价格较便宜;但泵轴受不平衡力,磨损严重,泄漏较大。

泵一般设有差压式安全阀作为超载保护,安全阀全回流压力为泵额定排出压力1.5倍。

也可在允许排出压力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另行调整。

但是此安全阀不能作减压阀长期工作,需要时可在管路上另行安装。

该泵轴端密封设计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机械密封,另一种是填料密封,可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和用户要求确定左图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

壳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槽组成了许多密封工作腔。

当齿轮按如图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右侧左侧吸油腔由于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逐级分开,密封工作腔容积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中的油液被吸进来,将齿槽充满,并随着齿轮旋转,把油液带到右侧压油腔中;右侧因为齿轮在这面啮合,密封工作腔容积缩小,油液便被挤出去——吸油区和压油区是由相互啮合的轮齿以及泵体分开的。

3第三章液压泵及液压马达(1)

3第三章液压泵及液压马达(1)

2. 工作原理
3. 流量
q 2 k z m2 b n V
4. 特点
流量和压力的脉动较小;无困油区,噪声较低; 加工难价格高;轮齿接触应力小,泵的寿命较长。
(二)摆线形内啮合齿轮泵
1 . 主要组成
摆线齿轮泵又称为转子泵,由两齿轮及 前后端盖等组成。且两齿轮相差一个齿。
2. 工作原理
吸油 —— 左半部分,轮齿脱开啮合,容积↑ 压油 —— 右半部分,轮齿进入啮合,容积↓
三 液压泵(马达)的性能参数
液压泵(马达)的性能参数主要有: 压力 转速
排量和流量 功率和效率
一、 排量、流量和压力
1. 压 力
⑴ 工作压力(p) —— 液压泵(或马达)工作时输出液体的实际压力。 其值取决于负载(包括管路阻力)。
(2) 额定压力(p n)—— 油泵(或马达)铭牌上标注的压力值。指在 连续运转情况下所允许使用的工作压力。它能使泵(或马达)具有较高的 容积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轴套 采用浮动轴套的中高压齿轮泵结构图
2. 高压内啮合齿轮泵
➢ 轴向间隙补偿原理
与外啮合齿轮泵浮动侧板的补偿相似,也是利用背压使两侧的浮 动侧板紧贴在小齿轮、内齿环和填隙片端面上;磨损后,也可利用背 压自动补偿。
➢ 径向间隙补偿原理
径向半圆支承块(15)的下面也有两个背压室,各背压室均与压 油腔相同。在背压作用下,半圆支承块推动内齿环,内齿环(6)又 推动填隙片与小齿轮齿顶相接触,形成高压区的径向密封。同时,可 自动补偿各相对运动间的磨损。
qt qm
qm q qm
1
q qm
(6) 马达总效率(ηm)
液压马达的总效率是实际输出功率与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即:
m

第一节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第一节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

第一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作一个这样的实验向一个敞口圆筒内灌注一定高度的水,并使其做等速旋转这时圆筒内的水面呈从中心到边壁逐渐升高的旋转抛物面。

圆筒半径越大,水流旋转得越快则水面沿筒壁上升的高度就越大。

离心泵就是基于这一原理,利用叶轮旋转时对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

图1所示为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蜗壳型的泵壳内装有靠泵轴带动旋转的叶轮,泵壳的吸水口与泵的进水管相连,出水口与泵的出水管相接。

在开始抽水前,将泵内和进水管内灌满水(也可用真空泵或射流泵将泵体和进水管内抽成真空引水),以使叶轮旋转时能够产生足够的离心力。

之后,驱动动力机,当动力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中的水随之旋转,在离心力的驱动下被甩出叶轮,汇集到泵壳内,流经扩散锥管减速增压后流入出水管道。

在水流被甩出叶轮的同时,叶轮进口处形成真空,与进水池水面形成压力差,进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沿进水管流入叶轮。

叶轮不停的旋转,水流就源源不断地被吸入和甩出,形成水泵的连续抽水。

二、离心泵的分类离心泵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常用的分类方法可将离心泵分为如下类型。

根据泵轴的装置方式可分为卧式泵和立式泵;根据水流进入叶轮的方式可分为单吸泵和双吸泵;根据轴上安装叶轮的个数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

现就各类离心泵的结构特点和性能范围分述如下:1. 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其结构特点是水流从叶轮的一侧吸入,泵轴为卧式且轴上只有一个叶轮,叶轮固定在泵轴的一端,泵的进出水口互相垂直,其性能特点是流量小、扬程高。

老型号的B型和BA型单级单吸式离心泵已被国家标准规定为淘汰产品。

IS系列泵是我国水泵行业首批采用国际标准设计的单级单吸清水离心泵,其性能和规格均有较大扩展和改进。

该系列泵共有29种基本型号,51个规格,6种口径。

其性能范围是:流量6.3~400m3/h,扬程5~125m,配套电机功率0.55~110kw,转速有1450r/min和2900r/min两种。

泵和泵站第二章 叶片式水泵1

泵和泵站第二章 叶片式水泵1

⑴填料密封
压盖填料型填料盒
1轴封套;2填料(盘根);3水封管;4水封环;5压盖(格兰)
(2)机械密封
DY101型系列机械密封
112型系列机械密封
平衡型机械密封:密封介质作用于动环上有效面积小于 动、静环接触面,可用于高压 非平衡型机械密封:密封介质作用于动环上有效面积大 于或等于动、静环接触面
e a
P
b
P
6
1
P
2
g
P
d
m ( C c o s RC c o s R ) M 2 2 2 1 1 1 d t
动量矩定理:单位时间里控制面内恒定总流的动量矩变化(流 出液体的动量矩与流入液体的动量矩之矢量差)等于作用于该 控制面内所有液体质点的外力矩之和。
P
3
f b
P
静压能。
3)泵壳顶上设有充水和放气的螺孔,以便在泵起动前用来 充水及排走泵壳内的空气。在泵壳的底部设有放水螺孔, 以便在泵停车检修时用来放空积水
4、泵座: 1)泵座上有与底板或基础固定用的法兰孔。 2)泵壳顶上设有充水和放气的螺孔,以便在泵起动前充水及排 走泵壳内的空气。
3)在泵吸水和压水锥管的法兰上,开设有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
泵用机械密封主要泄漏点: (l)轴套与轴间的密封; (2)动环与轴套间的密封; (3)动、静环间密封; (4)对静环与静环座间的密封; (5)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
6、减漏环(承磨环)
为什么要装减漏环?(减漏环作用) 减漏环位置:叶轮吸入口的外圆与泵壳内壁的接缝处
(a)单环型;(b)双环型;(c)双环迷宫型 1、泵壳;2、镶在泵壳上的减漏环;3、叶轮;4、镶在叶轮上的减漏环
单级单吸卧式离心泵

农业机械第六章灌溉机械第一节农用水泵

农业机械第六章灌溉机械第一节农用水泵
之间。
损失扬程 h:水流经过管道及各种附件时,由于摩 擦、撞击、绕弯等而消耗的那一部分扬程。损失扬 程的大小与管道长度、内壁粗糙程度、管道内径、 水流速度以及附件的结构形状有关。
损失扬程是吸水损失扬程 hx与压水损失扬程 hy之 和。
h = hx + hy 总扬程 H = Hj + h = Hjx + Hjy + hx + hy
目前,世界90%采用此法。 目前我国经济实 力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较低, 大面积推广喷灌、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还受到 很大的限制,97%灌溉采用地面灌溉方式。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还仍会以地 面灌溉为主 。
喷灌系统
由水源,动力机,水泵, 输配水管道(干管、支 管、竖管等)及喷头等 部分组成。
喷灌作为先进的灌溉方式在我国发展潜 力巨大。
微灌系统
由水泵、过滤器、灌 水器、管道、管路附 件及控制元件组成。
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水 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 统和安装在其尾部的 灌水器(滴头、微喷 头、滴灌带等),把 水分和养分直接送到 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 中,使作物根部的土 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 肥状态的灌水方法。
2. 扬程 H:水泵在理论上能够提水的高度,也称总 扬程。就是水泵铭牌上的扬程值。是指水泵在最高 效率时的扬水能力。包括实际扬程(实际吸程和实 际压程)和损失扬程。
实际扬程 Hj:水泵的实际提水高度。实际扬程是 实际吸水扬程 Hjx与实际压水扬程 Hjy之和。
Hj = Hjx + Hjy 由于吸水扬程受大气压的限制,一般在2.5~8.5m
吸水过程:在压水的同时,当叶 轮中的水被甩出时,叶轮中心处 和进水口处便形成一定的真空, 水源处的水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通 过进水管进入叶轮,这就是吸水 过程。 水泵的吸水过程和压水过程是连 续作用的,所以水流就源源不断 地从低处送向高处。

采油机械——有杆泵采油3-1

采油机械——有杆泵采油3-1

用故障率 。
(一)抽油泵的结构
1.抽油泵的基本组成:
抽油泵主要由泵筒、吸入阀、 活塞、排出阀四大部分组成。
2.抽油泵的分类:
按照抽油泵在井下的固定方 式,可分为管式泵和杆式泵。
组合泵筒式管式泵结构图
3.管式泵的结构特点
管式泵是把外筒、衬套和吸入阀在地面组装好并接 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然后把装有排出阀的活塞用抽 油杆柱通过油管下入泵中。 管式泵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同油管直
高时,在下冲程过程中下部抽油杆柱的受力条件大大恶化。
下冲程过程中整个抽油杆柱上的受力分析如下:
0
' P杆
P
' P杆
Pf
中和点
Pfg1
Pfs1 Pfg 2 Pfs 2
中和点以上 杆柱受拉
中和点以下 杆柱受压
L
中和点以下杆柱受压示意图 下冲程杆柱受力图
Pfs1 油管中液体对杆柱的液 体摩擦力(粘滞力或称 湿摩擦力); Pfs2 液体对游动阀的液体摩 擦力;
连杆与横梁连接 ( 如图所示 ) : 在连杆的上部焊有接头,连 杆与横梁用销轴铰接,下接 头靠曲柄销 4 与曲柄连接, 曲柄销与连杆连接的一端装 有双列自位滚珠轴承,另一 端与锥形套配合固定在曲柄 销孔内,用冕形螺帽 6 固紧, 并加开口销锁住。
(4)连杆
用弹性锥形套的目的是为了便 于拆卸和防止曲柄孔磨损与 挤坏,同时也为了能够得到 良好的配合。 安装时要注意曲柄孔、曲柄孔 键槽、锥形套和键等应有良 好的配合,否则易滚键或断 曲柄销。
(2)根据抽油杆在杆柱中起的作用,抽油杆又可
分为光杆、普通抽油杆和加重杆。
1.光杆
光杆是抽油杆柱中最上端的一根抽油杆,

1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1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 (4)叶轮须作平衡试验。
❖ 课堂总结: ❖ 1.掌握叶轮的作用和结构,闭式叶轮、半开式叶轮、
开式叶轮的适用场合。 ❖ 2.了解单吸叶轮和双吸叶轮的区别、叶轮的材料以
及要求。 ❖ 课后作业: ❖ 离心泵的叶轮形式有几种?各适用于什么介质?
基本结构
7—填料压盖; 8—填料环;9—填料; 10—悬架轴承部件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图1.2 单级双吸卧式离心泵剖面图 1—泵体; 2—泵盖; 3—泵轴; 4—叶轮; 5—叶轮上减漏环;
6—泵壳上减漏环; 7—水封管;8—充水孔; 9—油孔; 10—双列滚珠轴承; 11—键; 12—填料套; 13—填料环; 14—填料;
和半开式叶轮三种形式。 ❖ A.闭式叶轮:两侧都有盖板的叶轮,如图1.3(a)
所示。这种叶轮应用最广,抽送清水的离心泵, 多采用装有6~12个叶片的闭式叶轮,它具有较 高的扬程和效率。 ❖ B.开式叶轮:只有叶片没有盖板的叶轮,如图 1.3(b)所示。 ❖ C.半开式叶轮:只有后盖板没有前盖板的叶轮, 如图1.3(c)所示。在抽送含有悬浮物的污水时, 为了避免堵塞,离心泵常采用开式或半开式叶轮, 这种叶轮叶片少,一般仅为2~5片,但水泵效率 较低。ຫໍສະໝຸດ 图1.3(a)(b)(c)
❖ (2)按叶轮的吸液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吸式 叶轮和双吸式叶轮两种。
❖ A.单吸式叶轮:单侧吸液,叶轮的前盖板与 后盖板呈不对称状,如图1.4所示,泵内产生 的轴向力方向指向进水侧,单级单吸离心泵 才采用这种叶轮型式。
❖ B.双吸式叶轮:两侧进液,叶轮盖板呈对称 状,如图1.5所示,相当于两个背靠背的单吸 式叶轮装在同一根转轴上并联工作。由于双 侧进水,轴向推力基本上可以相互抵消,双 吸离心泵采用双吸式叶轮。

高速泵的讲解

高速泵的讲解

中速轴
轴承位于轴两端 上端为小齿直齿齿
轮,下端为大齿直 齿齿轮。
高速轴齿轮
上下各有 止推片保 证其轴向 窜动量
高速旋转 的轴不得 用普通球 轴承
高速轴
轴两端为止推片材料为铜 轴承紧挨着止推片材料为

高速轴
滑动轴 承组件
止推片
中速轴小齿轮
齿轮箱内部
转动轴的装 配
22
2020/8/14
学 习目 标
一、 了解高速泵工作原理、基本结构 二、 知道高速泵的特点 三、 掌握处理高速泵常见故障的方法
一、高速泵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
1 工作原理
高速泵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普通离心泵类似,所不 同的是利用增速箱(一级增速或二级增速)的增速作 用使工作叶轮获得数倍于普通离心泵叶轮的工作转速, 从而获得很高的排出压力。
2 基本结构
高速泵的组成动力Leabharlann 分增速部分泵体部分
低速齿轮
密封腔体
高 速 泵 组 装 图
诱导轮
齿轮箱
1.润滑系统
润滑油系统常见的问题是油压过高或过低,这两种情况 都容易造成高速泵内部零部件的磨损。齿轮箱油压过高造 成齿轮箱内部个别润滑点润滑量不足,造成磨损
齿轮箱油压过低造成齿轮箱内部润滑点润滑不足,造 成磨损。
23
2020/8/14
24
2020/8/14
25
2020/8/14
技 术 参 数
的 测 量
26
2020/8/14
06A机封 测平
二、高速泵的特点
优点: 1、具有稳定的小流量工作稳定性、高汽蚀性能和高
效率 2、结构紧凑、维护方便、适用范围广、可 靠性好 3、使用寿命长

动画演示11种泵的工作原理,很直观易懂!

动画演示11种泵的工作原理,很直观易懂!

动画演⽰11种泵的⼯作原理,很直观易懂! 在化⼯⽣产中,泵是⼀种特别重要的设备,了解泵的⼯作原理不仅能够预防和减少流体泄漏事故、冒顶事故、错流或错配事故。

还能够在泵运⾏故障中快速诊断。

因此了解泵的⼯作原理是⼀件⾮常重要的事,今天⼩七就带领⼤家了解⼀下各种泵的⼯作原理,希望能够对⼤家有所帮助。

液压泵⼯作原理 液压泵是靠密封容腔容积的变化来⼯作的。

上图是液压泵的⼯作原理图。

当凸轮1由原动机带动旋转时,柱塞2便在凸轮1和弹簧4的作⽤下在缸体3内往复运动。

缸体内孔与柱塞外圆之间有良好的配合精度,使柱塞在缸体孔内作往复运动时基本没有油液泄漏,即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柱塞右移时,缸体中密封⼯作腔a的容积变⼤,产⽣真空,油箱中的油液便在⼤⽓压⼒作⽤下通过吸油单向阀5吸⼊缸体内,实现吸油;柱塞左移时,缸体中密封⼯作腔a的容积变⼩,油液受挤压,便通过压油单向阀6输送到系统中去,实现压油。

如果偏⼼轮不断地旋转,液压泵就会不断地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因此就会连续不断地向液压系统供油。

从上述液压泵的⼯作过程可以看出,其基本⼯作条件是: 1. 具有密封的⼯作容腔; 2. 密封⼯作容腔的容积⼤⼩是交替变化的,变⼤、变⼩时分别对应吸油、压油过程; 3. 吸、压油过程对应的区域不能连通。

基于上述⼯作原理的液压泵叫做容积式液压泵,液压传动中⽤到的都是容积式液压泵。

齿轮泵的⼯作原理 上图是外啮合齿轮泵的⼯作原理图。

由图可见,这种泵的壳体内装有⼀对外啮合齿轮。

由于齿轮端⾯与壳体端盖之间的缝隙很⼩,齿轮齿顶与壳体内表⾯的间隙也很⼩,因此可以看成将齿轮泵壳体内分隔成左、右两个密封容腔。

当齿轮按图⽰⽅向旋转时,右侧的齿轮逐渐脱离啮合,露出齿间。

因此这⼀侧的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增⼤,形成局部真空,油箱中的油液在⼤⽓压⼒的作⽤下经泵的吸油⼝进⼊这个腔体,因此这个容腔称为吸油腔。

随着齿轮的转动,每个齿间中的油液从右侧被带到了左侧。

在左侧的密封容腔中,轮齿逐渐进⼊啮合,使左侧密封容腔的体积逐渐减⼩,把齿间的油液从压油⼝挤压输出的容腔称为压油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旋片式真空泵 工作原理:旋片式真空泵(简称旋片泵)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 其工作压强范围为101325~1.33×10-2(Pa)属于低真空泵。它可以单独 使用,也可以作为其它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级泵。它已广泛地应用 于冶金、机械、军工、电子、化工、轻工、石油及医药等生产和科研部门。 旋片泵主要由泵体、转子、旋片、端盖、弹簧等组成。在旋片泵的腔 内偏心地安装一个转子,转子外圆与泵腔内表面相切(二者有很小的间 隙),转子槽内装有带弹簧的二个旋片。旋转时,靠离心力和弹簧的张力 使旋片顶端与泵腔的内壁保持接触,转子旋转带动旋片沿泵腔内壁滑动。 两个旋片把转子、泵腔和两个端盖所围成的月牙形空间分隔成A、B、 C三部分。当转子按箭头方向旋转时,与吸气口相通的空间A 的容积是逐渐 增大的,正处于吸气过程。而与排气口相通的空间C的容积是逐渐缩小的, 正处于排气过程。居中的空间B的容积也是逐渐减小的,正处于压缩过程。 由于空间A的容积是逐渐增大(即膨胀),气体压强降低,泵的入口处外部 气体压强大于空间A内的压强,因此将气体吸入。当空间A与吸气口隔绝时, 即转至空间B的位置,气体开始被压缩,容积逐渐缩小,最后与排气口相通。 当被压缩气体超过排气压强时,排气阀被压缩气体推开,气体穿过油箱内 的油层排至大气中。由泵的连续运转,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如果排出的 气体通过气道而转入另一级(低真空级),由低真空级抽走,再经低真空 级压缩后排至大气中,即组成了双级泵。这时总的压缩比由两级来负担, 因而提高了极限真空度。
10、气液增压泵 工作原理 由单向阀控制的高压柱塞不断的将液体排出,增压泵的出口压力大小 与空气驱动压力有关。当驱动部分和输出液体部分之间的压力达到平衡时, 增压泵会停止运行,不再消耗空气。当输出压力下降或空气驱动压力增加 时,增压泵会自动启动运行,直到再次达到压力平衡后自动停止。 采用单气控非平衡气体分配阀来实现泵的自动往复运动,泵体气驱部 分采用铝合金制造。接液部分根据介质不同选用碳钢或不锈钢,泵的全套 密封件均为进口优质产品,从而保证了气液增压泵的性能。
4、罗茨真空泵 工作原理: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与罗茨鼓风机相似。由于转子的不断旋 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 出。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 胀。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 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 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一般来说,罗茨泵具有以下特点: ●在较宽的压强范围内有较大的抽速; ●起动快,能立即工作; ●对被抽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和水蒸气不敏感; ●转子不必润滑,泵腔内无油; ●振动小,转子动平衡条件较好,没有排气阀; ●驱动功率小,机械摩擦损失小;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运转维护费用低。 因此,罗茨泵在冶金、石油化工、造纸、食品、电子工业部门得到广 泛的应用。
7、外齿轮泵
8、泥浆泵
9、气气增压泵 (1)工作压力范围大,选用不同型号的泵可获得不同的压力区域,调 节输入气压输出气压相应得到调整。可达到极高的压力,气体90Mpa (2)流量范围广,对所有型号泵仅0.1Kg气压就能平稳工作,此时获 得最小的流量,调节进气量后可得到不同的流量。 (3)易于控制,从简单的手动控制到完全的自动控制均可满足要求。 (4)自动重新启动,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保压回路压力下降,将自动重 新启动,补充泄漏压力,保持回路压力恒定。 (5)操作安全,采用气体驱动,无电弧及火花,可在危险场合使用。 (6)最大节能可达70%,因为保持保压不消耗任何能量。
泵结构和工作原理动图, 史缸内的往复作用使缸内容积反 复变化,以吸入和排出流体。
2、往复泵 工作原理:利用偏心轴的转动通过连杆装置带动活塞的运动,将轴的 圆周转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活塞不断往复运动,泵的吸水与压水过 程就连续不断地交替进行。
特殊结构
3、水环式真空泵 工作原理:水环式真空泵叶片的叶轮偏心地装在圆柱形泵壳内。泵内 注入一定量的水。叶轮旋转时,将水甩至泵壳形成一个水环,环的内表面 与叶轮轮毂相切。由于泵壳与叶轮不同心,右半轮毂与水环间的进气空间4 逐渐扩大,从而形成真空,使气体经进气管进入泵内进气空间。随后气体 进入左半部,由于毂环之间容积被逐渐压缩而增高了压强,于是气体经排 气空间及排气管被排至泵外。
6、内齿轮泵 运行时注意什么 (1)检查是否已仔细完整地安装好设备 (2)只能通过过滤器按最小容积率注满压力液体 (3)注意旋转方向的箭头 (4)无负载运行泵并使其无压运行几秒钟, 以便达到足够的润滑作用 (5)绝对不能没有油而运行泵 (6)如果泵运行20秒后仍有气体, 要再次检查一下泵. 达到运行值后, 要检查管路联接的密封性 (7)检查运行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