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单亲家庭教育利弊原因及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单亲家庭教育利弊原因及解决方法制度建设
队伍建设
规划总结
活动方案
日常用表
告家长书
活动开展
培训工作
教育个案
经验积累
课题研究
特色项目
荣誉申报
上级文件
教学开放
图片影视
家长心语
家校课堂
亲子活动
学子心声
家教典范
特殊教育
家教实录
家教咨询
家教格言
家校互动
友情链接
校区共建
社区学校
挂职锻炼
志愿活动
爱心奉献
红十字会
互动心得
争优评优
活动基地
外来资源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没有公告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部门发展 | 管理研究 | 队伍建设 | 班级文化 | 阵地建设 | 品牌活动 | 校园相册 | 家庭教育 |
|
家庭教育首页
|
学校工作
|
家长学校
|
社区延伸
|
上传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闵行三中德育网站 >> 家庭教育 >> 家长学校 >> 家校课堂 >> 文章正文
分析单亲家庭教育利弊原因及解决方法 热 【字体:小 大】
分析单亲家庭教育利弊原因及解决方法
作者:顾芬芬 文章来源:全区家庭教育现代化试点学校校长会议参考材料 点击数:176 更新时间:2006-12-14
背景提示
目前我国的离婚案件已占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父母的离异给子女带来了极大的不幸,这都十分令人忧虑。单亲家庭孩子由于缺乏父爱或母爱,内心焦躁加上外在调节不利,比双亲家庭孩子更容易激发不良情绪,产生不良行为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家庭的缺损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影响。美国一份对15个州2.4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学校里,单亲家庭的孩子比那
些有双亲家庭的孩子麻烦更多。他们进步慢,缺点多,违反纪律的行为也多。进入中学后,这些身心不良的状况较之那些家庭完整的孩子更为明显。
毋庸置疑,单亲家庭的家长们承受的压力要比双亲家庭的家长大得多。可是,父母离婚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破碎,不仅仅造成当事者本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思想道德人格学业上的深深影响,而后者又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成败有三个基本条件,即:抚养人的基本素质、抚养人的责任感、抚养人的教育思想。调查研究表明,单亲家庭教育如果具备了这三个基本条件,还需克服四个不利因素,即:心理压力及精力、财力、能力的不足。但同时,也可发挥四个有利因素:爱的给予和教育的投入都十分强烈和专一、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更有保证、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更加突出、自立教育更易取得成效。这还不够,还要更加关注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成败的五个特有因素:一是家长是否有良好的心态,二是是否首先考虑了子女教育,三是是否善于处理好亲子关系,四是是否重视和善于解决单亲家庭中缺少一方的缺陷,五是是否正确对待子女与对方的联系。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问题一:抑郁孤独逆反粗暴。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特别是重新组建家庭之后,某些孩子的孤独感、不融洽感会进一步加剧。在校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出现矛盾不能和老师沟通,或心理抑郁,或行为粗暴。
问题二:怯懦自卑,狭隘自私。由于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他们常常感到不如别人,感到让人瞧不起。他们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认为命运对他们不公平,致使他们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生活中充满了迷茫和悲伤。
问题三:心理偏位,放任对抗。由于家庭的缺损,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足够的温暖,产生一些心理偏位。既然父母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关心,那么只能靠自己来寻求快乐了。于是他们就到家庭以外去寻求慰藉,经常进网吧、录相厅、歌舞厅等场所。在校表现为:不能严格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迟到、早退、旷课、打架,不思进取,扰乱班级等等。
问题四:情绪不稳,厌学严重。单亲家庭孩子中的学困生在学习心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厌恶学习等。其外部表现为:行为懒散、放任;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主动参与学习;回避老师,不主动向老师请教;严重的会干扰课堂纪律,甚至缺
课等。
二、单亲家庭教育主要方式
方式一:专制式。专制式教育使家庭缺乏温馨,使孩子易变得自卑、腼腆、孤独、内向,以女生为多。
方式二:放任式。放任式教育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大。放任式教育使家庭教育无着落,孩子在校表现有行为习惯极差,且难于管教。
方式三:溺爱式。溺爱式教育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处处迁就以弥补其感情上的缺损,而忽视在思想品德上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知不觉养成了孩子骄横、任性等坏习惯,使孩子成长出现了片面性。
三、单亲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
特点—:父母双方相互推卸,结果谁也不管子女。一些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连孩子上不上学都不加理睬,结果造成了孩子成绩直线下降,甚至误入歧途。
特点二: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一些离异方为下岗职工者,多属这一类。
特点三:有一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无法管教子女。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孩子的学习动态、思想变化一无所知,待问题严重时才恍然大悟。
特点四:有的家长管教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特别是男方性情粗暴。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不服教育,形成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四、单亲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
误区之一:情感暗示过多。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误区之二:一味排斥对方。很多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对方与孩子接触,有的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找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父亲或母亲。有的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爸爸没有文化,像他那样肯定没什么出息"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误区之三:过分溺爱孩子。溺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单亲家
长表现往往更明显。他们总觉得夫妻离异了,很对不起孩子,因此,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
五、解决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基本方法
方法一:寻求需求点。人们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是人们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所以抓住了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孩子心灵上的关节点。单亲家庭孩子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的需求点无外乎有:需求家庭的温暖,需求成功的喜悦,需求别人的理解同情等。教育者要适时抓住孩子的需求点,在班级和家庭中创设亲情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方法二:抓住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抓住人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创造性见解时,家长和教师则要格外夸奖和给予肯定。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温情,少冷漠。
方法三:发现兴趣点。兴趣是做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才能培养和树立自信心。单亲家庭孩子恰恰在展示自己兴趣特长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发展,就会失去教育转化使其成才的机会。孩子的自信心,紧张度,特别是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都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方法四:克服挫折点。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没有挫折。对挫折如果处理得好,就可能成为孩子进步的新起点、前进的新动力;处理得不好,则会变为思想上的下滑点、倒退点。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挫折点很多,不仅表现在父母的离异上,在生活、交友等方面也有挫折。为此,教师和家长必须抓住这一思想转变的关节点,及时地进行劝慰、开导。
方法五:产生共鸣点。所谓共鸣点是指孩子之间在思想情感、行为处境等方面的共同点。单亲家庭孩子的处境是相同的,但思想行为却又不尽相同,这里不乏有成才成名者。单亲家庭孩子的思想起伏较大,性格、行为异常,
学习被动,习惯极差,缺乏自信等。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除了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外,更多的是
思想上的因势利导,唤起他们的自信。比如用卓别林、洗星海等有关单亲家庭子女为人类做贡献的事例,引发这类孩子的思想转化,使他们引起共振,产生共鸣,产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执著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
方法六: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在丧偶或离异之后,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方法七: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有许多单亲家长与孩子相依为命,把孩子当作生活中唯一希望,唯恐孩子不安全、出事故。对孩子的生活包办代替,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还采取种种办法来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行,那也不准,生怕孩子出问题,孩子事事不能独立,没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这样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一旦离开了家长,便不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了。
方法八:简单粗暴不可取。与特殊照顾和过度保护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方法九: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
方法十: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单亲子女往往需要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仙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方法十一:注意性别角色教育。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
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方法十二: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反而怨恨父母。
方法十三: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演。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群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找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而找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大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
方法十四: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方法十五: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如果是离异家庭,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父母之爱。双方都要讲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争庞”。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这在现代社会不仅应该,而且可能。不是夫妻,也可以是朋友嘛,何况还有共同的下一代。还要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六、单亲母亲自身教育
单亲母亲的教育既包括对单亲母亲自身的教育,又包括单亲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提高单亲母亲的素质对促进家庭的稳定和孩子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要的作用。
基本内容
——对单亲母亲自身的教育包括:自信心的教育、平常心的教育、宽容心的教育、学习之心的教育。
——单亲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包括:克服自卑心理的教育、适应社会的教育、学会欣赏自己的教育。
主要途径
最基本的途径是搞好单亲母亲需求的调查。据调查,单亲母亲最欢迎的调查方式有: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
单
亲母亲接受教育的方式除了上课这种普通方式外,更多的人喜欢的方式是个案访谈。因为这种方式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更具人性化,二是单亲母亲面对专家能有充足的时间尽情地倾诉,三是更能产生信任感。
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单亲母亲进行讨论,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就某一个问题分组进行研讨很受单亲母亲的欢迎,组织好这类活动对解决好具体问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运用成功的典型引路有时能收到比教师讲课更理想的效果。
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学会倾听。一是必须十分耐心地听,二是用心进行分析,三是要完整听完单亲母亲的叙述,四是要有表情地倾听。
——要善于解决问题。对单亲母亲进行教育,目的是帮助她们解决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再好的教育也没人去听。
——要善于进行铺垫。所谓铺垫是指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交代。教师的铺垫一般有四种类型:一是进行感情铺垫,二是进行气氛的铺垫,三是进行背景的铺垫,四是进行注意力的铺垫。
附件一:参考资料
单亲爸爸教育孩子的对策
同样是男人,单身男人的潇洒和单亲爸爸的艰辛形成了强烈反差。当爹又当妈的生活让表面坚强的爸爸们的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委屈。下面我们提供一些专家的指导,也许能帮助那些常年辛苦的单亲爸爸缓解一下生活中、心理上的压力。
对策一:当你成为一个单亲爸爸时,要平静下来,先来适应这样的角色,不要把抱怨、愤怒摆在生活的第一位。因为你是一个父亲,先要想到自己的责任。要去学习生活上的知识和技能,保证自己和孩子比较正常地生活,丢掉“大男人”的想法。
对策二:要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避免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当一些父亲已经开始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时,可以通过朋友和心理专家的帮助来改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信心和责任意识。
对策三:多创造机会和孩子沟通。一是找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孩子有什么爱好,自己也试着去培养这方面的爱好。经常请孩子的同学、朋友到家里来玩儿,多让亲戚中的孩子来和自己的孩子做伴儿。和孩子出去旅游,给孩子一个放松的机会。把家里装饰得热闹一些。
对策四: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孩子面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注意孩子几个关键期的教育,一是孩子在4岁到6岁之间,这时孩子对生活中的变化、一些伤害会记忆得很深,要特别注意在这个时期对孩子的关爱。
再有就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要多看一些这些方面的书,多和亲友交流。
对策五: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要敢于把自己的苦恼和困惑向朋友和心理专家倾诉,不要让苦恼在心里越积越深。
对策六:单亲生活状态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尽早结束这种生活。在选择新的伴侣时,虽然应该慎重考虑,但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对于一些大一点的子女,他们开始反对或是担心父亲再婚,这是一个自然现象。父亲可以多和孩子沟通,也可以通过一些亲友来疏导孩子。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总是自责,要用自己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影响孩子。
附件二:参考资料
单身妈妈教育孩子的对策
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单身妈妈不仅要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难,而且,必须以理性的思维和不同于一般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用智慧和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对孩子做潜移默化的感染,这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对策一:不能以负疚之心去迁就孩子。一般的单身母亲,在心理上都有负疚感,认为夫妻的离异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因此,作为补偿,对孩子格外迁就,对他们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都尽量满足。这样的结果,使孩子老觉得父母欠了他什么,因此,很难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母亲,久而久之,就会在家里蛮不讲理,对母亲及周围的人颐指气使,甚至发展到为所欲为的地步。反之,应该使孩子体贴母亲因为离异而遭受的感情挫折,以及因单身带孩子在生活上的艰辛,让孩子主动为家庭承担一部分责任。事实上,不幸和挫折刚刚降临之时,不免使人情绪低落,内心沮丧,但是,它又确是对人意志和品质的一种考验。经历了家庭变故的孩子,应该是更坚强更自立,而不是相反。这跟单身母亲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式关系极大。
对策二:帮助孩子走出自卑的泥沼,树立自信。孩子的心理一般比较敏感脆弱,当父母离异以后,他们会觉得自己无脸见人,生怕别人嘲笑、看不起自己,他们会羡慕父母双全的孩子,由此而产生深深的自卑。作为母亲,应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家庭情况,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家庭成员健康,有的家里有残疾人,有的家庭健全,有的家庭不完整,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自身如何对待。外部环境决不是一个人失败或成功的主要条件,只要自己不轻视自己,别人谁也没有权利对你说三道四。因为父母离异,根本就不是你的错。可以以周围在单亲家庭中健康成长的孩子为例,也可以以一些事业成功的伟人如何战胜不幸和挫折从而获得成功的事例,
鼓励孩子像他们那样,走出自己的成材之路。
对策三:不要培养孩子的仇父情绪。有的单身妈妈,为了把孩子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孩子面前数落前夫的罪状,有的甚至以恶毒的语言诅咒前夫,更有甚者,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阻止前夫来探望孩子。她们没有想到,这样做,把自己偏执、冷酷、自私、狭隘的性格缺陷在孩子面前暴露无遗,使孩子在心里瞧不起母亲,而如果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则会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造成性格的缺陷,这会对孩子造成终身的不良影响。婚姻的伤口哪怕再深,一个有责任感的母亲,也只能暗暗地自己舔舐伤口上的血迹,更何况,对方毕竟是孩子的父亲,亲情和血缘关系是无法用夫妻间的仇恨去斩断的。夫妻有离婚的自由,但孩子有被爱的权利。孩子像花朵一样,既需要母爱雨露的滋润,又需要父爱阳光的灿烂,这对他们心智的健全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对策四: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孩子。单身母亲要努力进行自身的心理调适,无论生活对你多么不公,你都要以自信的微笑面对孩子。因为一切的不幸,都不是孩子造成的,孩子对婚姻的解体不承担丝毫的责任。有的单身母亲离异后情绪失控,常自卑自怜,或怨天尤人,或喜怒无常,把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这对孩子造成很深的心理伤害。曾有一个母亲,离异后常在儿子面前唉声叹气,垂泪,听悲伤的音乐,吃不下饭。孩子受不了这种沉闷气氛的压抑,有一天,他满含眼泪地对母亲说:妈妈,我们一起去死吧!孩子的话,使这位母亲立刻醒悟,感到她已在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她从此开始振作,终于走过了人生的低谷。单身母亲应时刻记住,面对离异后果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孩子,他们的情感更稚嫩和脆弱。
由于离异家庭的孩子缺少父亲的关爱和教育,所以,单身母亲肩上的责任更重大,母亲自身的素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极其深远,这一点,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附件三:参考资料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份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偷窃剐钱、野宿不归家……。虽经老师多次教育帮助,仍屡教屡犯,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知道这些孩子中大多数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据我们对全校1093名小学生家庭调查来看,属于父母离异的家庭孩子有60人;在父母中有死亡的家
庭孩子有28人;父母因违法犯罪被劳改、劳教的家庭孩子有6人;母亲被拐卖或失踪的家庭孩子有6人;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孩子有3人;共计103人,占全校小学生9.1%。其中,学习差的有33人,表现差的有13人。再从家庭教育看,属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的家庭孩子就有41人,占单亲家庭孩子的40%。看来,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为此,特提出“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
二、课题实验目标
——以邓小平的教育理论、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后进生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为指针,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转变孩子的思想,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推广,促进后进生大面积提高。
三、实验的思路
——以转变孩子、促进孩子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教育活动,转变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主力”的作用为动力。要求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发挥在实验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孩子的需求,以激发孩子内因作用。调动孩子投入实验,解决家长认识和责任问题,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联系社会力量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从单亲家庭典型孩子到普遍的单亲家庭孩子研究寻找教育规律。虽然都是单亲家庭孩子,其表现也有好、中、差之分,要因材施教探究不同对象的最佳教育方法予以推广,达到实验成功的目的。
四、研究步骤
——启动阶段:从“组、学、订、访、建、联”六字上狠抓。即组建课题小组、学习教育理论、拟订课题报告、调查访问,摸清情况、建立实验档案、联系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网络。
——实施阶段:按“开、定、组、导、调、改、评、结”八字上下功夫。即召开开题会、定实验对象、组成互助组、诱导内因变化、调动家长积极性、改善教育环境、测定有关数据进行分析,评议、评价,进行阶段总结。
——总结、巩固阶段:按“总、彰、善、撰、审
、结”六字开展结束工作。即全面总结成果、大力表彰先进、完善管理制度、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专家评审、召开结题会。
五、实施过程
——课题组组织学习有关理论,用科学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建立科研笔记,设立课题档案。
——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每月开展集体课题研究一次,每半年对课题研究工作作总结,并按时填写上报《课题研究报表》,落实课题研究待遇。也要求全校班主任、辅导员支持和协助课题组开展活动。
.——开展对单亲家庭孩子情况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单亲孩子的基本情况,先后两次开展问卷调查。(一次是对全体单亲孩子进行问卷调查,另一次是对“结对”的帮辅对象孩子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单亲原因、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态度及是否家庭和睦等情况)孩子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有心事向谁说、最知心的朋友、在班级里心情愉快程度、喜欢什么、反感什么)老师教育行为(你在班上你是常受到表扬、偶尔表扬、还是批评、较少批评);教师对你的态度(是热情、一般、很凶还是说不清)老师的家访(经常来、较少来、主要来告状还是交流情况);犯错误后老师的态度(耐心讲道理、向家长告状、训斥、罚站);你对家庭有何要求?你对学校有何要求?并建立单亲家庭孩子档案。
——和单亲孩子结“对子”、交朋友。单亲家庭子女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当他们看到其他的孩子被很多的“爱”包围着,既羡慕又自卑,渴望得到爱的关心。为了探索对单亲孩子教育的成功途径,填补单亲孩子残缺的爱,课题组在100多单亲的孩子中先后两批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孩子27人作帮辅对象,由课题组老师分两批同这些孩子结“对子”、交朋友。
——举行“热爱生活”联谊活动。为了增进了解、联络感情,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我们邀请了第一批结对同学及家长,到烈士陵园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题为“热爱生活”的联谊会。办事处书记、家长委员会主任,课题组老师和受邀的大部分孩子及家长也都来了。在联欢活动上,课题组组长介绍了课题开展情况及这次活动的目的和安排后,办事处书记代表地方党委和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和孩子提出要求,也表示要将青少年教育问题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动员大家都来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接着以“击鼓传花”方式表演节目,讲故事、诗歌朗诵、唱歌跳舞、猜谜、谈感想……。一
下把大家距离拉近了,思想也融洽了,大家玩得很开心,在《爱的奉献》歌声中结束。下来课题组老师和结对孩子家长促膝谈心,交换意见,商量共同配合教育好孩子的事宜,最后还合影留念。
通过这一次活动后反响好,家长受教育深。好几个家长感慨地说,过去对孩子关心太少,而老师对孩子是这样的爱,感到很惭愧,今后要配合学校、管好自己的孩子。并到处宣传学校的这次活动感受,没有来参加的家长听说后,感到懊悔。
——开展个案追踪活动。自确定“结对子”、交朋友的帮辅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帮辅计划,开展谈心,走访调查(家庭和邻居),辅导学习,一起娱乐,组织活动(如节日祝贺,祝贺生日,“我能行”主题队会,排忧解难等活动),形式多样。为了帮助结对的孩子转变,课题老师不厌其烦同他们谈心,耐心疏导;不辞劳苦的家访,做家长的工作,甚至出现了离婚的父母在老师真情感召下复婚的典型事例。针对孩子成绩差,帮辅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有的因家长没时间管孩子,帮辅教师还把“结队”孩子弄到家无偿的吃住,辅导他们。对待缺乏家庭爱的单亲孩子组织全班同学为他们过生日。老师和同学为他们赠送节日礼品,赠送生日蛋糕,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全组成员和帮辅对象谈心达257次,家访165次,开展调查130次,写个案笔记632页。
六、成果及认识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和具体实施,初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
——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即使父母犯罪,他们是无辜的,要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故特别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开展“我能行”的活动,使孩子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老师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
。”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为了探索对单亲孩子教育途径,课题组开展的“结对子”、“交朋友”的方法是可取的。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如有一个孩子父母吸毒、贩毒,母还卖淫,双双判劳改。她依靠70多岁的奶奶生活,生活十分困苦。帮辅老师带头捐款发动全班同学帮助她,并报告学校为之减免了书杂费。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她旷课到处寻找她,为她补课,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她坚持读完小学,考上中学。当然,对他们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的要求他们,没有严,也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认真做家庭工作。家庭是教育孩子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问题很多是由于爱的残缺、教育粗暴及放任不管所造成的。如有个孩子的母亲经常遭父毒打,不堪忍受而离婚,该生判归父养。父亲好吃懒做,成天在外赌钱,任随他饱一顿、饿一顿生活。他还经常遭父打骂,不敢回家。母亲要将他接过去管,其父又不准,于是他经常逃学,同社会上街娃伙起偷东西、看录像、打电游、在外野宿,他曾发誓说过他长大后要把他父亲杀掉。老师对他的帮助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家访、谈心、解决困难。使他也有一定转变,但不持久,反复较大。有一个孩子由于父母离异,随母生活,性格内向、孤僻,经常发呆。看到其他同学都有父母疼爱,而母亲为生活,做生意到处奔波使他无人管,感到自卑,常想父母要是和他生活在一起多好啊!帮辅老师通过谈心,邀请他和家长参加联谊会,多次找其父母谈该生的情况及他多么想家庭团圆的想法,使其父母认识因其离异,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伤害,也于心不忍。在老师的多次劝说、勾通、帮助下,使他们父母复婚了,使他变了,变得开朗了,变得合群了,学习也提高,脸上常挂上了笑容。
——不能把单亲家庭
子女的问题简单归结于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子女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解困忧,让他们沿着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将单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心语信箱”,开展“心理咨询”,起到较好的效果。
——撰写了一批有价值的论文。随着课题研究的实施,不断深入,课题组成员以及相关的一些教师在教育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老师的素质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全校老师撰写了有关单亲子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共95篇,其中76篇获奖,有20篇论文发表在全国、省、州、市的刊物上,不少论文还有值得推广探索的价值。
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深深的感到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孩子虽经过帮辅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抓住节日和生日的契机进行感化,有时也见成效,但有时也反复大,成效不持久,甚至有的所做的一切是徒劳。看来教育不是万能,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大,有的家长吸毒、贩毒、赌博、嫖娼、卖淫,电游室、网吧对孩子的诱惑,以及色情暴力的影视片的教唆,往往学校教育一个钟头赶不上电影录像一个镜头。有的电游室、网吧老板为经济利益的驱动,不顾国家的政策法令,容留逃学的孩子,整天整夜沉醉于电游室、网吧里,老板还为他们提供食宿方便。虽然公安及有关部门经常清理整顿,但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禁毒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宣传和打击力度,全社会都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让他们茁壮成长。
两年多来的“结对子”帮辅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逐个集体评估,认为在被帮辅的27个单亲孩子中,转变大的有10个,占37%,转变较大有3人占11.2%,转变不大(或反复大)有12人占44.4%,没有转变2人,占7.4%。
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子女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子女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尽力为子女创设良好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在老师教育配合下,加上孩子自己面对现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也有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生,有的还被评为市级三好生,市“十佳”少先队员。
文章录入:zhangweirong 责任编辑:zhangweirong
上一篇文章: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十大误区
下一篇文章: 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方法、对策和个案参考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最新推荐相关文章
2007年闵行三中“五一”长…
告 家 长 书——关于组…
关于征订2007世界华人中学…
党员责任区制度
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精神文明…
警校共建——记上海市闵行…
我们该给孩子些什么-读《根…
孩子不让大人交谈逗留怎么…
当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200…
谈学生学习的几点建议
[推荐]闵行区江川地区学习…
[推荐]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
[推荐]感 谢 信
[推荐]2006年第一学期期中…
[推荐]上海市家庭教育工作…
[推荐]闵行区新近出台合格…
[推荐]被动吸烟影响儿童记…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