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一课,超重、失重,等时圆,牛顿第二定律(第5课)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μ,小滑环分别从 a、b、
2.如图,圆柱体的仓库内有三块长度不同的滑板
aO、 bO、 cO ,其下端都
固定于底部圆心 O,而上端则搁在仓库侧壁, 三块滑块与水平面的夹角依次
c
为 300、 450、 600。若有三个小孩同时从 a、 b、 c 处开始下滑(忽略阻力) ,
则(

A . a 处小孩最先到 O 点
B.以 4.9m/s2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 1m/s2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D.以 4.9m/s2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5.人站在升降机中,当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对底板的压力小于人所受重力
B .人对底板的压力大于人所受重力
C .人所受重力将减小
D .人所受重力保持不变
B.b 处小孩最先到 O 点
C. c 处小孩最先到 O 点
D . a、 c 处小孩同时到 O 点
b a
θ O
3.圆 O1 和圆 O2 相切于点 P, O1、O2 的连线为一竖直线,如图所示。过点 P 有两条光滑的 轨道 AB 、CD ,两个小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 AB 、CD 下滑,下滑时间分别为 t1、t2,则 t1、 t 2 的关系是( ) A . t1>t 2 B . t1=t 2 C. t1<t 2 D .无法判断
A. 2 s
B. 2 s
C. 3 s
D. 2 2 s
2.如图 3 所示, Oa、Ob、Oc 是竖直平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 O、 a、 b、c 四点位于同一圆周上, d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 c 为最低点,每
d O
根杆上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 ,三个滑环都从图中 O 点无初
速释放,用 t1、 t2 、 t3、依次表示滑到 a、 b、 c 所用的时间,则 A . t1=t 2=t3 B . t1>t 2>t3
作业 1.如图甲所示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
为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
AE 滑行的时间,
技术人员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
AC 是滑道的竖直高度, D 点是 AC 竖直线
上的一点,且有 AD = DE = 10 m,滑道 AE 可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 A 点由静止开始沿
滑道 AE 向下做直线滑动, g 取 10 m/s2 ,则滑行者在滑道 AE 上滑行的时间为 ( )
a、 b、 c、 d 位于同一
圆周上, 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 d 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有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

三个滑环分别从 a、 b、c 处释放(初速为 0),用 t1、 t2、 t3 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 d 所用的时
间,则(

A. t1<t2<t3
B. t 1>t2>t3
C.t 3>t1>t2
所以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
2. 超重和失重现象 ( 1)超重现象:当支持物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
拉力)大于物体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若支持物或悬挂物为测力计,则超重时“视 重”大于实重,超出的部分为 ma,此时物体可有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两种运动形式。
( 2)失重现象:当支持物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力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 拉力)小于物体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失重时“视重”小于实重,失去的部分为
环上与 M 靠得很近的一点( DM 远小于 CM )。已知在同一时刻:
B
a 、b两球分别由 A、B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运动到
M
点; c球由 C点自由下落到 M 点; d 球从 D 点静止出发沿圆环运动
A
到 M 点。则(

A . a球最先到达 M 点
B.b 球最先到达 M 点
C.c球最先到达 M 点
②因为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所以重力只和地球及物体本身有关, 而
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无论是超重还是失重, 物体本身的重力并不随其运动状态的不同而
发生改变。
超重时,视重大于实重;失重时,视重小于实重,物体的实重不变。
③在完全失重状态下, 平常由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都会消失, 如: 物体对桌面无压
D . d球最先到达 M 点
C
D M 图4
2 .运用等效、类比自建 “等时圆 ” 例 3:如图 5所示,在同一竖直线上有 A 、 B两点,相距为 h, B点离地高度为 H ,现在要 在地面上寻找一点 P,使得从 A 、 B两点分别向点 P安放的光滑木板,满足物体从静止开
始分别由 A 和 B 沿木板下滑到 P点的时间相等,求 O、 P两点之间的距离 OP 。
的加速度竖直上升, 这时他对坐椅的压力多大?杨利伟训练时承受的压力可达到
8 个 G,这
表示什么意思?当飞船返回地面, 减速下降时, 请你判断一下杨利伟应该有什么样的感觉?
( g 取 10m / s2 )
1.在以加速度 a 匀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有一个质量为
己的“重量”为(

m 的人,站在磅秤上,则此人称得自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作匀加速运动时就会出现失重现象
B .物体竖直向下加速运动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C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地球对它的引力减小或消失
D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不变
7.质量为 600kg 的电梯,以 3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最后以
B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4.升降机里,一个小球系于弹簧下端,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
4cm,升降机运动时,弹
簧伸长 2cm,则升降机的运动状况可能是(

A .以 1m/s2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牛顿运动定律(第五课) 超重、失重
1. 实重与视重 ( 1)实重: 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不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 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 (即 a y 0 ),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
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叫物体的视重。
说明: 正因为当物体竖直方向有加速度时视重不再等于实重, 物体重力时,强调应在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下进行。
A . ma
B. m(a+g)
C. m(g- a)
D. mg
2.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另一端系一木球,木球浸没在 水中,整个装置在台秤上,现将细线割断,在木球上浮的过程中(不计水的阻
力),则台秤上的示数(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力,单摆停止振动,浸在水里的物体不受浮力,天平不能使用等。
④超重和失重现象,仅与加速度有关,与速度无关,竖直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运动,都
可以产生超重现象;竖直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都可以产生失重现象。
【典型例题】
例:据报载, 我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的质量为 63kg(装备质量不计) ,假如飞船以 8.6m / s2
a
b c
C. t1<t 2<t3
D . t3>t 1>t2
m
C.减速下滑时, M 对地面压力大于( M+m ) g
M
D . M 对地面压力始终等于( M+m ) g
9.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 60kg 的物体,而在一个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
80kg 的
物体。求( 1)此电梯的加速度多大?( 2)若电梯以此加速度上升,则此人在电梯里最多能
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g=10m / s2 )
3m/s2 的加
速度匀减速上升,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都是
400N ,则在三种情况下,拉电梯的钢
绳受的拉力分别是



8.如图所示,斜面体 M 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物体 m 沿斜面下滑时有(

A .匀速下滑时, M 对地面压力等于( M+m ) g
B .加速下滑时, M 对地面压力小于( M+m ) g
y
θ mg
x 图1
结论: 物体沿着位于同一竖直圆上的所有光滑弦由静止下滑,
到达
图2
圆周最低点的时间相等。
推论:若将图 1 倒置成图 2 的形式,同样可以证明物体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不同的
光滑细杆到圆周上各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像这样的竖直圆我们简称为 “等时圆 ”。
二、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等时圆 ”的应用
1.可直接观察出的 “等时圆 ” 例 1:如图 3,通过空间任一点 A 可作无限多个斜面,若将若干个小物体从
ma,此时物体可做向上减速运动或向下加速运动。
在失重现象中, 物体对支持物体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等于零的状态称为完全失
重状态。此时“视重”等于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为
g。
( 3)超重和失重仅仅是一种现象
①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现象时, 好像物体的重力时大时小。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物体
点 A 分别沿这些倾角各不相同的光滑斜面同时滑下,
那么在同一时刻这些小
物体所在位置所构成的面是(

A .球面
B .抛物面
C.水平面
D .无法确定
A 图3
例 2:如图 4,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
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
点 A,竖直墙上另一点 B与 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600,C是圆环轨道的圆心, D 是圆
10.一质量为 m=40kg 的水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 t 0 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 在 0 至 6s 内体重计示数 F 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取重力加速度 g 10m / s2 。
附:等时圆模型归类
一、何谓 “等时圆 ” 例:如图 1 所示, 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
A
h
B
H
O
P
图5
例 4:如图, AB 是一个倾角为θ的输送带, P处为原料输入口,为避免粉尘飞扬,在
P
与 AB 输送带间建立一管道 (假设其光滑 ),使原料从 P处以最短的时间到达输送带上,则
管道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应为多大?
三、 “形似质异 ”问题的区分 1.还是如图 1 的圆周,如果各条轨道不光滑,它们的摩擦因数均为 c 处释放(初速为 0)到达圆环底部的时间还等不等?
D. t1=t2=t 3
解析:选任一杆上的环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并建立坐标如图所示, 设圆半径为 R,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cos ma

再由几何关系,细杆长度 L 2Rcos ②
设下滑时间为 t ,则 L 1 at 2

2
R 由以上三式得, t 2
g
可见下滑时间与细杆倾角无关,所以
D 正确。由此题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受到的重力大小等于支持力或拉力。
物体处于超重时,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也称为“视重”大于实重现象。
物体处于失重时,拉力或支持力小于重力,也称为“视重”小于实重现象。
由此可见,所谓的超重和失重,只是拉力(或支持力)的增大或减小,是视重的改变。
由此现象分析,要测量物体的重力,必须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