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牛顿第二定律》
高中物理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2.在分析多个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状态时,容易混淆力的合成与分解。
3.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够熟练,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际例子中发现牛顿第二定律的规律。
2.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实验、讨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对于共性问题,组织全班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不同难度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基础练习:
-设计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的基础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提高练习:
-设计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前提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积极探讨,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牛顿第二定律,认识到自然规律的可预测性和可利用性,培养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保持解答过程的整洁、条理清晰。
2.对于实践应用题和探究性学习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进行深入分析。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和思维方式,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4.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及时改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牛顿第二定律相关问题。
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针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等话题展开讨论。
高中物理_4.3_牛顿第二定律课件_新人教版版必修1
2、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有关比例 常数k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
• • • • •
3、关于运动和力,正确的说法是( D )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物体作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C、物体作直线运动,合外力一定是恒力 D、物体作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
叫做1N。 即
1N 1kg.m / s 2
当各物理量均选国际单位时,k=1
思考:
1、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 = ma 中, 哪些是矢量,哪些是标量?
m 是标量,F 和 a 是矢量。 2、这两个矢量的方向关系是怎么样?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加速度 a 的方向 和合力 F 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
F合 10N a 5m / s 2 m 5kg 返回主页 小结
F1y
x
结束
F2
说明 1.F=ma中的F是物体所受合力,因此在运用牛 顿定律解题时,要首先分析好物体所受的外力。 2.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3.F=ma中的F与a是瞬时关系,即F是在某一瞬 时所受的合外力,a是在同一瞬时的加速度。当F 改变时,a也立即改变。二者同时产生,同时变 化,同时消失。 4.F产生的a是物体的总加速度,x方向合力产生 x方向加速度,y方向的合力产生y方向加速度, 即分量式∑Fx=max,∑Fy=may 思考与讨论:如何由牛顿第二定律理解“质量惯 性大小的量度”。
F/N
3 2 1 0 3 2
1 v(m/s)
2
3
4
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人教版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能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与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关系。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逻辑推理和定量计算的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设计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物理意义。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加速度与合外力之间的瞬时对应关系,即力的改变瞬间引起加速度的改变。
•准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并正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牛顿第二定律的动画演示、实例分析、实验视频等。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打点计时器、纸带、砝码、弹簧秤等,用于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用于板书关键概念和解题步骤。
•学生作业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和练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或实验器材演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实验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培养实验能力。
•讨论法:针对复杂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促进思维碰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生活实例引入:播放一段汽车启动和刹车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汽车速度的变化,提问:“是什么力量导致了汽车速度的变化?”引出力与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进而引出牛顿第二定律。
新课教学1.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强调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需要力的作用。
•引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C.2m/s2
D.0.5m/s2
练 习
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在水平 方向上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从零 逐渐增加到某一固定值的外力作用时, 这一过程木块将做 ( )
A、匀减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
小 结
一、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及表达式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同体性、瞬时性、矢量性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 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F合 =ma
加速度
合外力
质量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F、m、a 是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的
F 和a 时刻对应:同时产 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同体性
瞬时性
a 的方向与F 的方向一定 相同
F
3,将木块分成质量分别为m1=6Kg、 m2=4kg的A、B两块,仍在推力 F=10N作用下一起向右运动,求A对 B的作用力大小FAB。
A B
F
4,一工人用200N的力按如图所
示推一个原来静止的重500N的 物体,物体与地的动摩擦因数 是0.20,求物体的加速度和4S 末的速度。
300
作业:
问题与练习
1,一个质量为200g的物体受 3个恒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保 持静止,如果撤去一个方向向 东,大小为1N的力,则物体加 速度大小是_____,方向 _________.
2、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木块,其质量 为m ,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下,向 右运动,分别求出水平面光滑与不光 滑时(动摩擦因数为ū)木块的加速度。
03-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科版
( BCD
)
A.当 < 2时,、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 =
5
1
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
3
C.当 > 3时,相对于滑动
1
D.无论为何值,的加速度大小都不会超过
2
图4-3-11
3
【解析】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B和地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
因数均相同.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推木块,使三个木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则木块1对木块2的作用力与木块2对木块3的作用力的大小之比为( B
图4-3-9
A.3: 2
B.5: 3
C.2: 1
D.3: 1
)
【解析】将三个木块1、2、3看作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 6 = 6,解得
=
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小车的质量为,木块的
质量为,两者共同的加速度大小为,木块和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为 ,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A.
+
B.
C. +
BD
4-3-10
)
D.
【解析】木块B与小车A无相对滑动,对A、B组成的整体【提醒】A、B加速度相同,
2
= 46 m.
解法2 根据 − 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得
=
10 +1
Δ1
2
1
+ 20 Δ2
2
= 46 m.
题型3 隔离法和整体法的应用
例6 (2024·山西太原期末)如图4-3-9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依次并排紧靠着三个木块1、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通过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教师若希望在教学中脱颖而出,应高度重视教案的撰写和规划,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教案篇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策略】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分组讨论→老师讲解→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
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回忆上节课知识,集体回答。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点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点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点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理解: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适用范围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质点。
对质点系,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时一般采用隔离法,或者采用质点系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惯性参考系是指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不适用。
但是,通过惯性力的引入。
可以使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表示形式在非惯性系中使用。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只适用宏观问题。
解决微观问题必须使用量子力学。
当考察物体的运动线度可以和该物体的德布罗意波相比拟时,由于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关系式(即无法同时准确测定粒子运动的方向与速度),物体的动量和位置已经是不能同时准确获知的量了,因而牛顿动力学方程缺少准确的初始条件无法求解。
也就是说经典的描述方法由于粒子运动不确定性关系式已经失效或者需要修改。
量子力学用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态矢概念代替位置和动量(或速度)的概念(即波函数)来描述物体的状态,用薛定谔方程代替牛顿动力学方程(即含有力场具体形式的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用态矢代替位置和动量的原因是由于测不准原理我们无法同时知道位置和动量的准确信息,但是我们可以知道位置和动量的概率分布,测不准原理对测量精度的限制就在于两者的概率分布上有一个确定的关系。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高一物理必考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也是高一物理学习的必考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及计算方法,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ma,其中F 表示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m 表示物体的质量。
这个定律说明了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当物体所受合力增大时,其加速度也会增大;当物体的质量增大时,其加速度会减小。
二、常见的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场景及计算方法1. 平面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计算在平面运动中,当物体所受合力已知时,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首先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根据 F=ma 计算加速度。
2. 弹簧弹性伸缩力的计算弹簧的弹性伸缩力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
当物体受到垂直于弹簧伸缩方向的外力时,可以根据 F=ma 计算出物体所受的合力。
然后利用胡克定律 F=-kx(其中 k 表示弹簧的弹性系数,x 表示弹簧的伸缩量)计算出弹簧的弹性伸缩力。
3. 坡道上物体的加速度计算当物体置于斜坡上时,可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在坡道上的加速度。
首先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根据 F=ma 计算加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斜坡上的合力包括物体自身重力以及由坡度引起的垂直于坡面的力。
4. 电梯内物体的加速度计算电梯内的物体受到的合力包括物体的重力以及电梯提供的力。
通过设置参考系,可以将问题简化为一个自由下落或上升的问题。
根据物体所受的合力确定加速度,然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加速度的大小。
三、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性牛顿第二定律在解决物体运动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并进一步了解物体受力、受力方向以及运动状态的变化。
同时,牛顿第二定律也为其他物理定律的推导提供了基础。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广泛,不仅在经典力学中有重要地位,还在其他学科中也有广泛应用。
最新版-牛顿第二定律高中物理教案优秀8篇
牛顿第二定律高中物理教案优秀8篇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1、内容与地位本节课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物理》(共同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学习其他动力学规律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节通过实验定量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教材中使用了三个变量,通过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电容、电阻等内容都会用到此法。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重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和意义,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如何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
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2、教学目标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按课程标准,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的。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向培养学生,拟定三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实验结果,推出三者间关系,(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3)力的单的定义(4)理解在多个力作用下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5)初步掌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问题方法及步骤。
(6)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多个物理量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以实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测量、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和观察中能培养学生haozuowen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更加热爱。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课不仅是让让学生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更重视如何通过实验控制变量,根据实验条件启发学生思考,把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探索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教学目的之一。
高中物理必修一 牛顿第二定律 (含练习解析)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1.深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把握Fam=的含义.2.清楚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确定的.3.灵活运用F=ma解题.【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2)公式:Fam∝或者F ma∝,写成等式就是F=kma.(3)力的单位——牛顿的含义.①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它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 m/s2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1N=1kg·m/s2.②比例系数k的含义.根据F=kma知k=F/ma,因此k在数值上等于使单位质量的物体产生单位加速度的力的大小,k的大小由F、m、a三者的单位共同决定,三者取不同的单位,k的数值不一样,在国际单位制中,k=1.由此可知,在应用公式F=ma进行计算时,F、m、a的单位必须统一为国际单位制中相应的单位.要点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1)同一性【例】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如图所示,试讨论:①物体此时受哪些力的作用?②每一个力是否都产生加速度?③物体的实际运动情况如何?④物体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运动状态?【解析】①物体此时受三个力作用,分别是重力、支持力、水平力F.②由“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知,每一个力都应产生加速度.③物体的实际运动是沿力F的方向以a=F/m加速运动.④因为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此时作用于物体的合力相当于F.从上面的分析可知,物体只能有一种运动状态,而决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只能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能是其中一个力或几个力,我们把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该物体所受合力的这种对应关系叫牛顿第二定律的同一性.因此,牛顿第二定律F=ma中,F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2)瞬时性前面问题中再思考这样几个问题:①物体受到拉力F作用前做什么运动?②物体受到拉力F作用后做什么运动?③撤去拉力F后物体做什么运动?分析:物体在受到拉力F前保持静止.当物体受到拉力F后,原来的运动状态被改变.并以a=F/m加速运动.撤去拉力F后,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所以保持原来(加速时)的运动状态,并以此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以上分析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随合力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着瞬时对应的关系.F =ma 对运动过程中的每一瞬间成立,某一时刻的加速度大小总跟那一时刻的合外力大小成正比,即有力的作用就有加速度产生.外力停止作用,加速度随即消失,在持续不断的恒定外力作用下,物体具有持续不断的恒定加速度.外力随着时间而改变,加速度就随着时间而改变.(3)矢量性从前面问题中,我们也得知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始终相同,合外力的方向即为加速度的方向.作用力F 和加速度a 都是矢量,所以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是一个矢量表达式,它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始终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而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无必然联系.(4)独立性——力的独立作用原理①什么是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这个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②对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的认识a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总是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如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中,不论物体是否受到空气阻力,重力产生的加速度总是g .b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是同时作用还是先后作用无关.例如,跳伞运动员开伞前,只受重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开伞后既受重力作用又受阻力作用,但重力产生的加速度总是g .c .物体在某一方向受到一个力,就会在这个方向上产生加速度.这一加速度不仅与其他方向的受力情况无关,还和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无关.例如,在抛体运动中,不论物体的初速度方向如何,重力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总是g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 .如果物体受到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 1和F 2的作用,那么F 1只使物体产生沿F 1方向的加速度11F a m =,F 2只使物体产生沿F 2方向的加速度22F a m=.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般是先求出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然后再求出物体实际运动的合加速度.(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吗?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维持物体的速度不需要力,改变物体的速度才需要力.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力,而牛顿第二定律是在力的定义的基础上建立的,如果我们不知道物体在不受外力情况下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将怎样运动,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研究力学的出发点,是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代替的,也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要点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画出示意图.(3)求出合力F 合.(4)由F ma =合列式求解.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就要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合力.物体的加速度既和物体的受力相联系,又和物体的运动情况相联系,加速度是联系力和运动的纽带.故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离不开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分析.【说明】①在选取研究对象时,有时整体分析、有时隔离分析,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 ②求出合力F 合时,要灵活选用力的合成或正交分解等手段处理.一般受两个力时,用合成的方法求合力,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多数情况下是把力正交分解在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上有:x F ma =(沿加速度方向).0y F =(垂直于加速度方向).特殊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比分解力更简单.应用步骤一般为: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图;③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力或加速度分解在x 轴或y 轴上;④分别沿x 轴方向和y 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⑤统一单位,计算数值.【注意】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不管选取哪个方向为x 轴正方向,所得的最后结果都应是一样的,在选取坐标轴时,应以解题方便为原则来选取.【典型例题】类型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例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变速直线运动时( )A .当合外力增大时,加速度增大B .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也减小C .当合外力减小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D .当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速度也一定不变【思路点拨】对同一物体,合外力的大小决定了加速度大小,但是,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
A.a 甲=0 a 乙=g B.a 甲=g2 a 乙=g
C.a 甲=0 a 乙=0
D.a 甲=g a 乙=g
轻绳:绳的弹力可发生突变。当其他条件发生 变化的瞬间,绳的弹力可以瞬时产生、瞬时改 变或瞬时消失。(当绳被剪断时,绳的弹力瞬 间消失)
轻弹簧: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当其他条 件发生变化的瞬间,可以认为弹簧的弹力不变。 (当弹簧被剪断时,弹簧的弹力瞬间消失)
a=gsin θ-μgcos θ=(10×0.6-0.5×10×0.8) m/s2=2 m/s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人鞋与梯的
动摩擦因数为μ.扶梯倾角为θ,若人随扶梯一起以加速
度a向上运动.梯对人的支持力N和摩擦力f分别为(BD )
A.FN=masinθ B.FN=m(g+asinθ)
f
f NFN
Ff≠μmg!
解得:a F cos mg F sin
m
FN F x
G
如图所示,一木块沿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自由下滑.g
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2)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木块加速度的
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不计木块与车厢底部的摩擦力,则在这
A 段时间内弹簧的(
)
水平方向有Tsin θ=m2a, 竖直方向受力平衡,Tcos θ=m2g, 所以a=gtan θ; F弹=m1a,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 则有kx=m1gtan θ,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力的正交分解法解题.
(1)正交分解法是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的 方法,其实质是将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为简单的代数运算.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知识集结知识元牛顿第二定律知识讲解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表达式:F合=ma.3.适用范围:(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系统化地理解其内涵:F 量化了迫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外部作用,m量化了物体“不愿改变运动状态”的基本特性(惯性),而a则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v)变化的快慢.明确了上述三个量的物理意义,就不难理解如下的关系了:a∝F,a∝m1.另外,牛顿第二定律给出的F合、m、a三者之间的瞬时关系,也是由力的作用效果的瞬时性特征所决定的.(1)矢量性:a与F合都是矢量,且方向总是相同.(2)瞬时性:a与F合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是瞬时对应的.(3)同体性:a与F合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两个物理量.(4)独立性:作用于物体上的每个力各自产生的加速度都遵循牛顿第二定律,而物体的合加速度则是每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矢量和,合加速度总是与合外力相对应.5.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步骤(1)通过审题灵活地选取研究对象,明确物理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必要时画好受力示意图和运动过程示意图,规定正方向.(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公式列方程求解.(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时可把力进行分解或合成处理,再列方程)(4)检查答案是否完整、合理,必要时需进行讨论.例题精讲牛顿第二定律例1.由F=ma可知()A.物体质量和加速度成反比B.因为有加速度才有力C.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一致D.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一定相同例2.小明站在电梯里,当电梯以加速度5m/s2下降时,小明受到的支持力()A.小于重力,但不为零B.大于重力C.等于重力D.等于零例3.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5cm,再将重物向下拉2cm,然后放手,则在刚释放的瞬间重物的加速度大小是(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10m/s2)()A.4m/s2B.6m/s2C.10m/s2D.14m/s2例4.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的大小为g,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A.B.2mg C.mgD.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空中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当小球与正下方的轻弹簧接触时,小球将()A.立刻静止B.立刻开始做减速运动C.开始做匀速运动D.继续做加速运动练习2.如图所示的一种蹦床运动,图中水平虚线PQ是弹性蹦床的原始位置,A为运动员抵达的最高点,B为运动员刚抵达蹦床时刻时刻的位置,C为运动员的最低点,不考虑空气阻力,运动员从A下落到C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为()A.A点B.B点C.C点D.B、C之间练习3.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一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小球从开始压缩弹簧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A.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大后变小B.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小后变大练习4.“歼-20”是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研制的第四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该机将担负中国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在某次起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关于起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所受合力不变,速度增加越来越慢B.飞机所受合力减小,速度增加越来越快C.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越来越快D.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越来越慢小明站在电梯里,当电梯以加速度5m/s2下降时,小明受到的支持力()A.小于重力,但不为零B.大于重力C.等于重力D.等于零练习6.如图所示A、B两相同的木箱(质量不计)用细绳连接放在水平地面上,当两木箱内均装有质量为m的沙子时,用水平力F拉A木箱,使两木箱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绳恰好不被拉断。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
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
可加减砝码改变小车 和砝码的总质量 可加减钩码改变小车 和砝码所受的力
1、 控制变量m.探讨加速度a与F的关系
原理:如图示
F1 s1
F1=2 F2在相 同的时间内
s1 = 2 a1
1 2
1
t2
s2
F2
s2 = a2t2
S1/ s2=a1/a2
测量s1 s2
1、质量m一定,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
与力和质量有关
复习
1、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决定物体加速度大小 的因素有哪些?
猜想?
物体的加速度与什么有关?
物体的质 量m和物体受的外力F。
物体加速度a与F 质量m是什么关系呢? 回顾:我们是怎样研究电流与电 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后思考:一小球从竖直在地面上轻
弹簧正上某处自由落下,试分析小球从 刚接触弹簧到被压缩最短过程中小球 的速度.加速度怎样变化?
2、25N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能使它产生 2 m/s2的加速度, 则要使它产生 5 m/s2的加速度,作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 62.5N 分析:由于是同一个物体,故质量不变。先可以由F1 = 25N和 加速度 a1 = 2 m/s2 求出质量 F1 25 m = — = — = 12.5 kg a1 2 再由 F2 = ma 求出作用力 F2 = ma2 =12.5×5 = 62.5N
思考: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即物体受力方向决定物体的加速度方 向。故力 F 的方向和加速度 a 的方向是一致的。
3、一辆小汽车的质量 m1=8.0×102kg ,所载乘客的质量是 m2=2.0×102kg ,用同样大小的牵引力,如果不载人时小汽车产生 的加速度是a1=1.5 m/s2,载人时产生的加速度a2是多少(忽略阻力) 解:由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可知牵引力的大小 F = m1 a1 = 8.0×102× 1.5 F 3N a2 = ——— =1.2× 10 m2+m1 由于载人和不载人时牵引力是同样大的,故: =1.2 m/s2
高二物理《 牛顿第二定律简单运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简单运用》知识点总结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ma
3.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瞬时加速度的技巧
在分析瞬时加速度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的特点:
(1)轻绳、轻杆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其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
(2)轻弹簧、轻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二、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
3.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1.两个关键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一个“桥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2.两种方法
(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2个或3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3个或3个以上时,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3.3 牛顿第二定律
目标定位
1 理知解道楞次牛定顿律第的内二容定,并律应的用内楞次容定、律判表定达感式应电的流确的方切向含. 义. 2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
了解单位制的构成及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在国 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4 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课堂讲义
【例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 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F=ma可知,F与a 成正比,m与a成反比 B.牛顿第二定律说明当 物体有加速度时,物体才 受到外力的作用 C.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 力的方向一致 D.当外力停止作用时, 加速ma可知,只有F 一定的前提下, m才与a 成反比。
解法二(正交分解法) x方向: Fsin 37°=ma y方向:Fcos 37°-mg=0
a=34g=7.5 m/s2 水平向右. 车厢向右匀加速 或向左匀减速 . (2) F=coms 3g7°=12.5 N.
加速
牛顿第二定律 :F=ma a 逐渐减小
速度增大的 越来越慢
课堂讲义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1.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作出受力和运动 示意图. (3)求合力F或加速度a. (4)根据F=ma列方程求解.
课堂讲义
2.解题方法 (1)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 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加速度的方向即 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 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
解法一(合成法) F合=mgtan 37°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图332
F
小球
37°
a=Fm合=gtan 37°=34g=7.5 m/s2,水平向右.
F合
mg 车厢的加速度与小球相同, 向右匀加速或向左匀减速.
(2) F=coms 3g7°=12.5 N.
课堂讲义
【例3】如图 332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 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 质量为1 kg.(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
预习导学
二、力学的单位制 1. 单位 2. 导出单位 3.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4. 长度 质量 时间 米 千克 秒
[想一想]:若质量的单位用克,加速度的单位用厘 米每二次方秒,那么力的单位是牛顿吗?牛顿第二 定律表达式中的系数k还是1吗?
答案 只有当质量的单位用千克,加速度的单位用米每 二次方秒时,力的单位才是牛顿;
①建立坐标系时,通常选取加速度的方向作为某一坐标轴 的正方向(也就是不分解加速度),将物体所受的力正交分 解后,列出方程 Fx=ma,Fy=0. ②特殊情况下,若物体的受力都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
也可将坐标轴建立在力的方向上,正交分解加速度 a.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FFxy==mmaayx求合外力.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物体受到外力时才有的加 速度 矢量性
瞬时性
课堂讲义
针对训练 初始时静止 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 受到一个逐渐减小的水 平力的作用,则这个物 体运动情况为 ( ) A.速度不断增大,但增 大得越来越慢 B.加速度不断增大,速 度不断减小 C.加速度不断减小,速 度不断增大 D.加速度不变,速度先 减小后增大
此时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中的系数才是1.
课堂讲义
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表达式: F=ma,F指合外力.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瞬时性: 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为瞬时对 应关系.
(2)矢量性: F=ma是矢量表达式,任一时刻a的方向均与合外 力F的方向一致,当合外力方向变化时a的方向同时 变化,即a与F的方向在任何时刻均相同.
(2)力与速度无因果关系: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可以同 向,可以反向.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同向时,物体做 加速运动,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课堂讲义
(3)两个加速度公式的区别
a=ΔΔvt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是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a 与 v、Δv、Δt 均无关;
a=mF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它提示了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及决定因素:加速度由其受到的合外力和质量决定.
Ff
在水平方向:Fcos 37°-Ff=ma 在竖直方向:FN+Fsin 37°=mg
a=0.5 m/s2
F1
x
Ff=μFN
G
课堂讲义
【例3】如图 332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 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 质量为1 kg.(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大小.
预习导学
一、牛顿第二定律 1. 合力 合力方向 2. ma 矢 相同 3. 1 m/s2
[想一想]: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多么小 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我们用 力提一个很重的箱子,却提不动它,这跟牛顿 第二定律有无矛盾?为什么?
答案 不矛盾;
F合=0
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力是指合外力.
a=0
课堂讲义
【例2】如图331所示,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 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 大小为20 N、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 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y F2 FN
课堂讲义
(3)同体性: 公式F=ma中a、F、m都是针对同一物体而言的. (4)独立性: 当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各个力都满足F=ma ,每个力都会产生一个加速度,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即为物体具有的合加速度.故牛顿第二定律可表示为
Fx max
Fy ma y
课堂讲义
3.合外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1)力与加速度为因果关系,但无先后关系,力是因 ,加速度是果.加速度与合外力方向总相同、大小 与合外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