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 通识教育选修课

合集下载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

尔雅通识选修课程课程类别及课程列表一、尔雅通识选修课共分为六大类别。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B.自然、科学与科技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F.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二、尔雅通识选修课课程列表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中华文化是具有独特属性的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影响着今日中国乃至世界的辉煌诗篇,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正是她的核心优势,是其软实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对外的标志符号和名片。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从不同层面介绍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传统思想以及中华文明,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更加客观与全面地认识中国,从而更好地去传承属于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B.自然、科学与科技自然、科学与科技是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几大元素,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然、科学与科技”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神秘的宇宙奥妙,感受自然、科技的魅力、激发科学兴趣、启迪创新意识、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认识和了解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科技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C.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社会热点与世界视野”这一范畴的课程,旨在加深学生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与理解,以助其掌握社会发展及国际变化规则;介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社会等议题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通过探讨与剖析当前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开拓视野,以更加客观、理性地态度认识世界。

D.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学习,正确领会知、情、意的深刻内涵,学会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培养健全人格、树立坚强意志,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构筑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科学合理的规划人生道路,促进自我人生之路的健康发展。

E.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范畴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律等相关学科基本理论、根本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同时帮助学生学会预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和领导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为未来领导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2.5
21200700
场论
3.5
56
56
3.5
20606500
重力勘探
2.5
40
36
4
2.5
20600700
磁法勘探
3
48
40
8
2.5
20602900
电(磁)法勘探原理
2
32
28
4
2.5
21101300
WebGIS
2
32
32
2
总计
55.5
896
748
148
8
19
26
注:通识教育选修课学分和自主学习学分未列入具体学期。
Introduction to Space Probe
2
32
32
2
21103402
地图学B
Cartography
2.5
40
40
2.5
21905302
计算机网络B
Computer Network
2.5
40
40
2.5
21909000
数据库应用与开发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atabase
212010*1
大学物理A
9
144
4.5
4.5
1
物理实验A
3.5
56
56
2
1.5
21208000
线性代数与矢量分析
3
48
48
3
201035*1
地质学基础A
Foundation of Geology
7.5
120
120

地质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围绕XX大学“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区域性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目标,按照XX大学“协同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地质学人才,有效推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并反哺于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具备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地质学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质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的能力,并能在地质调查、地矿、冶金、建材、石油、煤炭、材料、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和空间科技等领域从事基础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

在专业业务培养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地质学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地质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发展动态,熟悉地质科学基础研究程序和实践实验方法,具有资料收集与分析技能,并通过参加一定量的学术和专业交流活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掌握测量学、古生物学、地史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实验方法。

2、掌握矿床学、矿产勘查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沉积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

3、熟悉野外地质实践工作方法,具备初步的从事科研和相关生产工作的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方法;了解支撑地质学主要学科研究和发展的实验设备系统及其针对的主要基础和应用问题。

5、了解地球科学若干研究领域的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具备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精神。

《地震与地震灾害》通识教育之教学实践与探索

《地震与地震灾害》通识教育之教学实践与探索
C o l l i n s 教授 , 是 加拿 大在 预应 力混 凝土方 面 的权 威 , 但 他坚 持 每 年给 本科 生完整 讲授 一 门课程 , 并公 开宣 称 , 如 果 自己 不上 这 门课 , 担心 其他 人不 能把 本专 业 的精髓 传授 给学 生 , 有可 能把 学生 教坏 , 影 响整 个行 业 的发 展 ; 其二 是在 国际 岩 石 力学 界享有 盛誉 的 H a r r i s o n 教 授 ,在 讲授 工 程岩 石力 学 课程中, 助 教 向他反 应学 生觉 得课程 内容太难 , 能否 降低 难 度, 他 回答 : “ 我讲 的 内容 是工 程 师应 该掌握 的 内容 , 如果 学
4 . 对 待 考试 的态度 。尽 管 多伦 多大 学 每 门课 程 的平 时 成 绩 所 占 比重 极大 , 但 考试 也 是 决定 该 门课 程 能否 通过 的
度把握好 ,坚持原则。在多伦多大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期 间 ,两 件 事给 我 印象 深 刻 :其一 ,该 校 土 木 系 的 M i c h a e l

业, 教学 内容准备充分 , 讲授 内容前沿 ; ( 2 ) 形式上宽松 , 内
容 上严 格 , 对学 生 不姑 息 , 不给 学 生糊 弄 一下 就 过 的机 会 ; ( 3 ) 对学 生有 耐 心 , 态度 平 易 近人 ; ( 4 ) 对 作业 、 考试 成 绩 尺
题, 弄清课 堂 上没 听 明白之 处 。
重要环节。因此 , 当考试来临时 , 他们也紧张 , 考试过后也 会提 前 找 老师 打 听分 数 , 对分 数 的误 判 也锱 铢 必较 。但在 对 待 考试 的态 度 上 , 也 存 在 和 国 内学 生 明显 的不 同 , 主要
关 键词 : 通 识教 育 ; 地震 ; 地 震 灾害 ; 抗 震 防震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改革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改革实践为例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改革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改革实践为例

作者简介: 秦 屹( 1976 - ) ,男,湖北荆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和美国文化。
熊俊梅( 1976 - ) ,女,湖北武汉人,讲师,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学业情绪。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 - 2020 年) ”中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设为 核心任务,把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 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作为 改革目标,因此全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开始进入一个 新的历史阶段。大学英语教改深化的重点就是以英语 为教学语言推广通识教育,外语语言转变为内容的载 体,通识教育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出适应全 球一体化环境下的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世界公民,从而 顺利实现纲要中的目标。2010 年 5 月,“全国大学英语 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 高层论坛”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在完成教学模式改革 后,如何创新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大学 英语教学目标是今后的重点,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 势必成为外语教学另辟蹊径的一个新思路,很有可能 会成为日后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转承点,从而实 现大学英语教学从模式到内容的转变。而纵览国际一 流学府,它们都有着非常完备的通识课程体系,而其体 系中的文化语言类课程设置又是其重中之重。 二、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核心的通识化教育 通识教育理念源于欧洲,但在美国发展、繁荣,不 论是哈佛、斯坦福等综合性大学,还是像麻省理工学院 在内的理工院校都有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其核心的通
收稿日期: 2011 - 12 - 01
·111·
应有的四个知识领域: ( 1) 中国文化知识; ( 2) 西方文 化知识; ( 3) 人文社会学科知识; ( 4) 数理计算机和生 物化学等自然学科知识[2]。可见,外语通识化课程体 系必须建立在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核心的基础上。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选课手册(2010-2011-2)教务处2009年12月目录目录 (2)说明 (6)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6)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分类 (6)三.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学分 (7)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选课 (8)课程介绍 (10)人文学科 (11)环境变化与中华文明 (11)科学技术史 (12)交响音乐鉴赏 (13)中西乐理及其应用 (14)美国的文化与历史 (15)天文学史 (16)中外文化 (17)大学语文 (18)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欣赏 (19)中国文化史八讲 (20)文学与人生 (21)哲学智慧与创新思维 (22)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23)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 (24)跨文化交流 (25)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26)英美名诗赏析 (27)古希腊文明演绎 (28)建筑赏析 (29)生命伦理学 (30)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31)汉字文化 (32)《论语》、《孟子》选讲 (33)马克思哲学经典著作导读 (34)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35)世界华文文学专题 (36)西方美术史 (37)英语公众演讲 (38)老庄原典选读 (39)英语写作 (40)创新与创业 (41)20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读 (42)创造力与创意思维 (43)社会科学 (44)法律与道德 (45)大学生健康心理学 (46)公共政策与公民生活 (4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48)中俄关系的演变与展望 (49)城市文明的历史与未来 (50)经济与法律 (51)美国宪法与美国社会 (52)现代日本政治 (53)性与健康 (54)政府与市场 (55)诺贝尔医学奖 (56)信用与法律 (57)刑法与生活 (58)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59)程序设计思想与方法 (59)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I (60)人与环境 (61)低碳能源 (62)脑与机器人 (63)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 (64)形象思维与工程语言 (65)大学化学 (66)在实验中探究化学 (67)生命科学发展史 (68)生命科学导论 (69)生命科学实验探索 (70)工程技术探究 (71)海洋世界探秘 (72)从物理实验看世界 (73)能源与环境 (74)探索微观物质世界 (75)信息素养与实践 (76)宇宙与人类 (77)材料与文明 (78)自然界中的混沌与分岔 (79)数学或逻辑学 (80)统计原理 (80)逻辑与思维训练 (81)2010-2011-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上课安排表 (I)说明一.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是指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着力于教育对象精神成长、能力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

中国地质大学 班级课程表

中国地质大学 班级课程表

下 午
第 五 六 节
建筑经济学(32学 建设法规(32学 时)(选修)◇11时)(必修)◇118(5,6)◇综合楼 8(5,6)◇综合楼 411◇丁丽萍 303◇孙涵
工程项目融资与 保险(32学时)(必 修)◇11-18(5,6) ◇综合楼412◇张 先锋 项目评估与可行 性研究(32学 时)(选修)◇18(5,6)◇综合楼 211◇帅传敏
国际工程承包 房屋建筑学A(48 (32学时)(选修) 学时)(选修)◇7◇1-8(1,2)◇教 18(1,2)◇综合楼 一楼304◇冯忠垒 109◇魏光琼
经济管理应用文 写作(32学时)(选 修)◇11-18(3,4) ◇综合楼203◇徐 张杰
施工组织设计与 国际工程承包(32 施工组织设计与管 管理(40学时)(必 学时)(选修)◇1理(40学时)(必修) 修)◇9-18(3,4)◇ 8(3,4)◇综合楼404 ◇9-18(3,4)◇综合 综合楼303◇付晓 ◇冯忠垒 楼211◇付晓灵 灵 经济管理应用文写 作(32学时)(选修) ◇11-18(3,4)◇教 三楼601◇徐张杰
建筑经济学(32学 时)(选修)◇1118(7,8)◇综合楼 110◇丁丽萍
晚 上
实践课程:工程造价课程设计◇(2周)/22-22周(实践);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习◇(2周)/22-22周(实践)
班级课程表
班级名称:x089101-2(35+35)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第 一 二 节 上 午 第 三 四 节
项目评估与可行 性研究(32学 时)(选修)◇18(1,2)◇综合楼 302◇帅传敏
星期三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星期பைடு நூலகம் 星期五
建设法规(32学 房屋建筑学A(48学 时)(必修)◇1时)(选修)◇78(1,2)◇综合楼409 18(1,2)◇综合楼 ◇孙涵 305◇魏光琼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专业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专业介绍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前⾝是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探矿系,属建校初期最早的四个系之⼀。

国内许多地球物理学家,如傅承义院⼠、秦馨菱院⼠、翁⽂波院⼠、曾融⽣院⼠、顾功叙院⼠和刘光⿍院⼠等都曾先后在我院任教。

经过⼏⼗年的发展和⼏代⼈的努⼒,我院已形成了“以发展地球物理学为核⼼,以理⼯兼备为特⾊”的学科建设思路和“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学院精神。

学院以观测地球、理解和模拟地球、有效开发和利⽤地球为主线,形成了以地球物理学为核⼼,以空间信息科学为重要⽀撑的学科群落:学院设有“地质与地球物理试验班”、“地球物理学”及“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地球物理⼯程”等六个硕⼠学位点;“地球物理学”⼀级学科博⼠授权点,“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五个博⼠学位点,是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培养21世纪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才的重要教学和科研基地。

⼤类专业介绍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的专业属于地球物理类,前期通识教育课程与学科基础平台课程模块全部打通,实⾏通才培养,后期学⽣可根据⾃⼰的兴趣进⼊相应的专业⽅向进⼀步深造,同时可选择指导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作。

培养⽬标和要求:实现通才教育,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知识⾯宽、实践能⼒强、综合素质⾼的有志于从事地球物理及地学信息技术的优秀⼈才。

主要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课、实践环节和专业选修课。

修业年限:本科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学⼠ 主要就业领域:资源、环境、灾害、国⼟规划、仪器制造、⼯业控制、信息技术,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

070801地球物理学 培养⽬标:具备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系统的地球物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物理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法和现代⾼科技⼿段,从事与地球内部结构探索、地球动⼒和演化、资源勘查和开发利⽤、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利、电⼒、交通等重⼤基础⼯程的勘测、⽣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对污染的监测等⽅⾯的⼯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良好的科学素养及教学、研究能⼒的、德智体全⾯发展的⾼级专门⼈才。

尔雅1-5期通识(选修+必修)课程单

尔雅1-5期通识(选修+必修)课程单

A 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10门)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叶嘉莹
南开大学
高蒙河
复旦大学
万献初
武汉大学
李景林
北京师范大学
郭齐勇
武汉大学
夏可君
中国人民大学
陈炎
山东大学
黄玉顺
山东大学
查屏球
复旦大学
陆建猷
西安交通大学
朱彦民
南开大学
彭林
清华大学
彭林
清华大学
陈怡
东南大学
B 自然、科学与科技(10门)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刘本培 刘旦初 顾沛 李建珊 韩茂莉
课程编号 F202 F204 F205 F301
课程名称 东方电影 园林艺术概论 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 古代名剧鉴赏
TS071
F303 文艺学名著导读
TS124
பைடு நூலகம்
F402 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
TS104 TS105 TS188 TS189
F404 F405 F501 F502
艺术美学 西方美术欣赏 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漫画艺术欣赏与创作
黄卫平
中国人民大学
艾跃进
南开大学
周季平
中华女子学院
陆向谦
清华大学
杨岚
南开大学
杜汉荣
上海理工大学
E 经济管理与法律基础(10门)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学
彭刚 郭家宏 温铁军 张学谦 柴效武 柳欣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主讲人职称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张铭 钟江 艾剑良 尹克林 李建龙

00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2-唐辉明-能力导向的多层次交互式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00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2-唐辉明-能力导向的多层次交互式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申请简表推荐学校(盖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果科类:工学申报等次:一等奖成果名称:能力导向的多层次交互式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完成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果主要完成人:唐辉明、王亮清、熊承仁、胡新丽、章广成、吴琼、李长冬、葛云峰姓名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近三年年均教学工作量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唐辉明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0学时(1)主持了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2)主持了经典专业教材与精品专业课程建设;(3)主持了地质工科专业多功能实训基地建设;(4)主编了《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5)主编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专业补充标准-地质类》。

王亮清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4学时(1)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课程体系建设;(2)参加了经典专业教材与精品专业课程建设;(3)组织修订了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体系;(4)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多功能实训基地建设。

熊承仁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2学时(1)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课程体系建设;(2)参加了国家级精品课程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3)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多功能实训基地建设;(4)参加了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胡新丽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8学时(1)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课程体系建设;(2)参加了经典专业教材与精品专业课程建设;(3)参加了实践性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研究;(4)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多功能实训基地建设。

章广成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06学时(1)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课程体系建设;(2)参加修订了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体系;(3)参加了精品专业课程建设;(4)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多功能实训基地建设。

吴琼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5学时(1)参加了地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课程体系建设;(2)参加修订了地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体系;(3)参加了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4)参加了资源共享课建设。

课程教学大纲-宝石鉴定与欣赏通识课程

课程教学大纲-宝石鉴定与欣赏通识课程

《宝石鉴定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em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学时:32 学分:2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宝石鉴定与欣赏》是当代大学生通适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它是将地质、矿产、工业、商业、科学、艺术融为一体,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之一。

该课程重点介绍常见宝石的基本特征和鉴别,了解宝石的合成、优化和处理方法及各类宝石的识别特征,及其蕴含其中的人类源远流长的美学意义。

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宝石鉴定与欣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宝、玉石基础知识及常见宝玉石基本特征,了解常用宝石鉴定及其仪器的操作方法,初步具备鉴定未知宝、玉石的能力,对宝石进行一般的综合品质评价,同时能在宝石鉴定、设计、营销、加工和欣赏中品味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以提高自身的美的宝石文化的修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宝石的基本概念二、宝石象征三、宝石的属性四、宝石的价值第二章宝石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第一节宝石的结构第二节宝石的成分第三节宝石的物理特性第四节宝石的分类命名第三章宝石中的内含物第一节包裹体的定义第二节包裹体的分类第三节包裹体的形成机制第四节包裹体的鉴别及鉴定方法第四章宝石的鉴定仪器第一节折射仪第二节分光镜第三节二色镜第四节偏光镜第五节宝石显微镜第六节滤色镜第七节紫外荧光灯第八节反射仪第九节热导仪第五章宝石地质第一节宝石矿床成因和分类第二节宝石矿床的地理分布第三节典型宝石矿床实例第六章宝石各论第一节钻石第二节红、蓝宝石第三节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第四节金绿宝石第五节欧泊第七章玉石各论第一节翡翠第二节软玉第三节独山石第四节岫玉第五节绿松石第六节孔雀石第七节青金石第八节石英质玉石第八章有机宝石第一节珍珠第二节琥珀第三节珊瑚第四节煤精第五节象牙第六节龟甲第七节贝壳第九章合成宝石及其优化处理第一节合成宝石第二节宝石的优化处理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学生研讨、实习和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研究作者:卓成刚,刘秀慧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第52期卓成刚,刘秀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培养方案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结合公共管理类专业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渠道,总结出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所存在的问题。

切实结合当下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实际需求的情况,密切联系学校治学特色,提出重构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课程培养;人才需求;特色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16-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下文简称“我校”)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每四年调整一次,2015年迎来新一轮教学计划调整,这次调整将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优势,重新明确培养何种人才、向何处输送人才等问题,使我校培养的学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技能,从而与其他学校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相区别。

因此,本文所做研究对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参考意义。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建设现状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学院兼备理、工、管、法四大学科,资源管理特色突出。

公共管理类专业涵盖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授予权。

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18位,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并在《2014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

比较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近三次修订的培养方案后发现,学校尤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点体现在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同类别课程学分比例趋势分析中的实践环节课程学分比例明显增长,尤其是相比较于2003版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学分要求增幅很大。

中国地质大学教务处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教务处文件

中国地质大学教务处文件教字[2012]02号关于2012年进行本科生重新选择专业工作的通知根据《学生手册》(地大发[2009]53号)中关于《中国地质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文件精神,充分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经研究决定,我校全日制本科生重新选择专业将于2012年3月—6月份进行。

具体要求与安排如下。

一、面向对象:2011级全日制本科生,其中下列两类学生不得参与本次重新选择专业:1、定向培养学生及未注册的学生;2、各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

二、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提出重新选择专业:1、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附相关证明材料);2、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认定的三甲医院检查证明,不适合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者(附相关医疗证明);3、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三、工作要求各学院根据《中国地质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修订)》的规定,充分考虑教学资源(教室座位数、实验室台位数、实习基地容量等)的限制,自行制定接收转入学生的接收标准。

学校对各学院接收工作作如下规定:1、各学院接收转入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2011级学生人数5%;2、原则上不增加各个专业的班级建制;3、每个行政班的建制人数不超过35人。

四、各学院接收重新选择专业学生的要求如下表学院接收对象要求地学院地球化学只接收1-2人,地理科学(第四纪地质学)只接收1人,其他专业不接收。

资源学院只接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材化学院只接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无不及格课程。

环境学院只接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工程学院地空学院只接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数学物理均分85以上,平均学分绩点3.0以上。

机电学院只接收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无不及格课程。

管理学院无不及格课程,成绩班级排名前50%,英语、数学70分以上,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等三个专业只接收理工科学生。

遥感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遥感

遥感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遥感

专业选修课
遥感应用类基础课程: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测量平差,作为遥
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延伸 专业能力训练类课程:遥感解译与制图、遥感科学专业 文献阅读、科技写作 行业应用类课程:地质遥感、国土资源遥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选修课
开设空间分析、软件过程与管理、空间数据结构、统计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目标
具有综合运用遥感、信息技术从事遥感相关领域科学研 究和工程开发能力的专业高级技术人才。
具备理工科的数理基础、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遥感专 业知识以及相关地学知识;掌握基于遥感影像的空间信 息采集、分析和应用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式识别、数字信号分析、影像库技术等课程。
空间分析、空间数据结构培养学生掌握空间信息技术相 关关键技术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的延伸。 数字信号分析、统计模式识别、影像库技术课程是指导 学生对遥感信息工程实施中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学习。 软件过程与管理课程让学生了解软件类产品开发的过程 管理方法,为从事遥感软件开发与管理打下基础。
掌握遥感常用专业设备与软件的使用以及开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三个课程群,加 上通识教育课程
计算机知识的课程设计、专业教学实习及毕业实习与毕 业设计(论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主干课
第一层次是针对空间信息科学中的共性基础性问题,包括
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图学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三、立项课程尚不足的条件,以及准备进一步建设的内容
通 识 教 育 选 修 课 基 本 情 况
四、课程预备第一次开课时间
年( 春 / 秋 )季学期 填写人签名:
4
该项目 共需经费 申请资助经费 序号
经费来源 及落实情况
院(部处)自筹: 主管部门拨款: 审核经费
学校拨款 其他
开支类别
金额
备注
研 究 经 费 概 预 算
预 计 开 支 项 目


5


见 系主任签章 年 月 日
学 院 教 学 指 导 委 员 会 意 见
学院盖章
院长签章



6
校 内 主 管 部 门 意 见 部门盖章 负责人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年 月 日




学校盖章
校长签章



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务处制
姓 性
名 别 年 月
最终学位/授予国家 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 校内工作单位
出生年月 专业背景 联系电话(手机) E-mail
课 教 与 研 历 程 学 科 经
项 目 负 责 人 简 况 学 术 经 历
2
一、立项课程名称
二、立项课程已具备的基础 (教材、教学大纲、教案、PPT) 通 识 教 育 选 修 课 基 本 情 况
附件 1: 项目编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通识教育选修课 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类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 请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