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语文备考的复习策略

合集下载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分析及备考策略

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指导:2023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目分析及备考策略
I卷的“新”体现在,20题让学生区别叠词和单音节词在表意功 能的不同,即区别“处处、微微、早早”和“处、微、早”在语 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21题,虽考的是标点符号——逗号,但仔 细读题,该题考的是“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而非逗号的 功能有哪些;22题,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 “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本题虽说考的是 “像……似的”这种结构的表意功能,但它把文段一和文段二结 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整体阅读和比较阅读的大方向。
总之,无论高考语言运用题如何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理解 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平时教学中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是守住语文教 学之根的着力点。
语言文字运用Ⅱ 【真题再现】 2023年全国卷的语用II试题汇总如下:
【题型变化】 1.稳中有变
从题型结构上看,语用部分保持了“稳中有变”的特点,“稳”表 现在新课标I、II卷和全国乙卷上,这三套试卷的语用试题依旧是传统 的题型模式,即分为语用一和语用二两部分,“变”表现在全国甲卷 上,甲卷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变成了一则小语段。
【试题详解】 新课标I卷语用二试题详解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 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确叠词的效果,如音韵美、画面美、渲 染强化、描摹性,然后结合各自的语境分析。如“处处”,意思是“到 处”“各个地方”“所有地方”,文中“处处显出干燥,结实”是说便 道上到处都是干燥、结实的,而“处”意为某个地方,“处处”显然比 “处”的范围广。如“微微”,意思是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是程度副词,两个“微”叠用形容程度更轻,文中“黑土的颜色已微微 发些黄”是说黑土发黄的色彩很浅,在程度上比“微”更轻。如“早 早”,比常时为早,很早,是时间副词,文中“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 一趟”是说祥子拉车的时间很早,两个“早”叠用比“早”更能凸显时 间之早。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命题特点及备考策略高考文言文试题一向被大家认为是最稳定的题型,选文单一、题型固定、知识点如一,但从2021年开始逐渐在选文、命题上出现了改变,而今年2022年全国乙卷文言文试题的变化更大。

所以在这里针对今年高考乙卷文言文试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备考建议。

一、选文的变化在选文上,今年全国乙卷相较以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全国乙卷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自《说苑·贵德》,此次选文不再是以往的人物传记、纪事本末体,而是选取了西汉刘向的《说苑》。

这是一次全新的开启,体现明显的创新性,有益于拓宽考生的阅读视野,指引他们欣赏、鉴别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作品,从而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

1.在文本呈现形式上,试题材料选择原文中的不同段落,删减组合成“篇”,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且将阅读材料设置了五段,每一段分别代表一个论述要点,明显不同于以往高考文言文材料仅仅设置一段的形式,这也正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考试材料的选择与组合角度的多样性。

2.在文本结构上,不同于前几年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某一传主的生平经历形式,而是先后选取了魏武侯、武王、景公与晋平公这几位主人公的事情组合成篇,同时删去了其中晏子请景公喝酒时要求饮酒的器具崭新、齐桓公北伐山戎氏、景公探爵鷇等事件,一个人物对应一个事件,文本结构层次一目了然。

3.在表达方式上,以往高考文言文选文侧重于叙事,主要叙述主人公的所作所为,而此次选文以记述众人言行为主,即以议论为主。

第一段出示了评论性的语句,讲述圣人对于百姓的作用。

第二段出示了魏武侯感叹江山险固是国家之宝,而吴起则表明国家之宝在于德政。

第三段出示了武王询问群臣如何处置殷商的官员、民众,太公、邵公、周公先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四段出示了景公令官吏供养穷困的老人,晏子肯定其做法。

第五段出示了晋平公计划在春天修筑游观台,而叔向进言不可。

可见今年选文以记录人物对话为主,围绕一件事情提出各自的观点。

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1、2卷、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评析+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类题练习课件

2024年高考语文(新高考1、2卷、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评析+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类题练习课件

2024年高考(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卜)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答案+解析+类题+方略PART真题透视012024年新高考I卷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

"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

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目民时长是A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B。

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甲)也彳艮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

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

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

其实,(乙)。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

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

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O18.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近三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真题对比评析暨2025高考备考策略

近三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真题对比评析暨2025高考备考策略
设错规律探索
1. 曲解文意(联系上下文,比对词语或句子时,务必整体理解:看大意 是否基本相同,看是否混淆范围,是否混淆语气,是否张冠李戴,是否偷 换概念,是否以偏概全,是否颠倒时态,看是否于文无据等)
2. 不合逻辑(看推断是否符合逻辑,重点关注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因 果关系、条件关系、目的关系、并列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
3. 论证特点(学会分析理据关系——论点与论据/材料的关系,学会分析 论证的角度、结构、方法、语言等)
主观题比较
新高考Ⅰ卷【信息类】三年高考考点【2022-2024】比较
2022 2023 2024
信息类文本阅读主观题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 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4分)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2024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同上)
提示:三年设题方式未变。
新高考Ⅰ卷【信息类】三年高考考点【2022-2024】比较
信息类文本阅读客观题
题号 年份
设题方式
202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 202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 题 2024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篇幅都比较短,文字较简洁,既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特点,又 具有文化性、传统性的特点。
2.信息密度较大,文字简短但包含陌生化、科技化、前瞻性的信息。 3.试卷中信息性文本的主题以文艺理论为主,也经常会涉及社会伦 理、历史科学等主题。 4.选文社会性和时效性比较强,引导学生去了解社会、关心社会, 借此促使学生思考所处的时代及个人选择。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计划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计划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计划一、引言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部编写的全新教材,以及响应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高三语文组在新的学期里,将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应试能力为双重目标,全面展开教学工作。

我们将借助新教材的优势,紧密结合高考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

二、指导思想(一)核心思想贯彻党的“立德树人”核心目标,深刻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精神,围绕“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大核心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水平。

(二)2024年全国高考语文评析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

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切实将高考语文试卷打造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鼓励青少年立鸿鹄志,练真本事,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知识基础,提高思维品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三、学情分析新高三学生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和鉴赏能力。

但两年的学习也让学生出现了较大的两级分化。

同时,高考评价体系的变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强调对学生真阅读、真理解、真感悟、真表达的要求,因此,在高三的学习中,虽然时间紧张,内容繁重,但依然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

在一轮复习中稳扎稳打。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1、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事是高中语文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

我们不能因为过去有过分强调语文工具性的偏颇,就否定或削弱语文课的工具性,就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审美与情感的感悟和熏陶上。

教学中,要加强积累,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名句名篇的积累、阅读鉴赏方法的积累上、表达交流本事的积累等,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个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本事和语感。

语文高考复习计划

语文高考复习计划

语文高考复习计划语文高考复习计划范文(精选5篇)语文高考复习计划1首先,从第一学期开学到寒假,是为第一轮复习阶段。

在此阶段,大部分学校均按试卷题型顺序,将所有题型梳理一过。

而且,很多学校会习惯于从语基部分开始复习。

此法固然可以拉长语基的复习周期,有利于平时积累,但目前语文高考中最无足轻重者即为语基,若将高三初期最充沛的精力倾注于此,则实为得不偿失之举。

因此,我们主张:第一轮复习应以作文为主,古诗文为次,最次者即为语基。

在此阶段,主要侧重积累。

其次,从第二学期开学到二模前后,是为第二轮复习阶段。

在此阶段,各科基本均以专题形式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

唯语文罕言知识而尤其侧重能力训练,难以炮制此法。

我们主张,这一阶段应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应试能力的训练。

换句话说,就是如何去拿分。

在此阶段,便可大张旗鼓地灌输种种应试技巧,在积累充足的基础上,作文、古诗文的成绩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这一阶段可以称为语文复习的收获期。

其三,从二模到高考前夕,是为第三轮复习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任务便是查漏补缺,补足能力漏洞,针对自己长期以来未得改善的弱项进行集中突破。

很多考生经常能于此阶段对应试规律有所领悟,亦切不可小视。

通观整个高三语文复习,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侧重于作文和古诗文,因为这两部分在高考中的分值比重可以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而且提分速度胜于语基和阅读。

2、注意将知识点变为实际的分数,也就是提高应试能力,而不是留连于具体的知识点。

要始终记住这一点,在文科的考试中,知识点永远没有解题能力更重要。

记忆并非文科复习的主要工作。

3、注意多做真题,不仅是在数量上要多做题,更重要的是在次数上要把一道好题反复揣摩。

4、不迷信模拟题,不盲从外省题,不追究偏题、怪题。

语文高考复习计划2语文是基础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靠的是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

在第一轮复习阶段,语文是重头戏。

那么,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应如何进行呢?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广大考生而言,高考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全面复习的开始,这时考生必须养成一系列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复习、应考打下好的基础。

2024年(新高考卷+全国卷)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2024年(新高考卷+全国卷)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2.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老舍3. 《围城》的作者是谁?A. 钱钟书B. 张爱玲C. 林语堂D. 沈从文A. 《项链》B. 《羊脂球》C. 《悲惨世界》D. 《红与黑》5. 《百年孤独》的作者是哪位哥伦比亚作家?A. 加西亚·马尔克斯B. 阿尔贝托·贾平托C. 路易斯·博尔赫斯D. 伊莎贝尔·阿连德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2. 《边城》是沈从文的长篇小说。

()3. 《雷雨》是曹禺的独幕剧。

()4. 《子夜》是茅盾的长篇小说。

()5. 《茶馆》是鲁迅的戏剧作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是小说的____线索。

2. 鲁迅的《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______》等短篇小说。

3. 《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在____大学任教。

4.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讲述了女主角为了一条____而付出巨大代价的故事。

5. 《百年孤独》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____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呐喊》的文学价值。

2. 请简要介绍《边城》的故事背景。

3. 请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特点。

4. 请举例说明《围城》中的讽刺手法。

5. 请简述《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红楼梦》中的情节,分析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请以《狂人日记》为例,谈谈鲁迅作品中的批判精神。

3. 请从《边城》中选取一个人物,进行形象分析。

4. 请结合《骆驼祥子》的内容,谈谈你对旧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

5. 请分析《百年孤独》中马孔多镇的象征意义。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呐喊》中《阿Q正传》的社会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高考语文备考的复习策略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全国卷高考语文备考的复习策略》的内容,具体内容:高考语文使用全国卷这时人尽皆知的事了,在使用全国卷的形势下,语文备考的复习策略如何的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全国卷高考语文备考复习策略一、备考...高考语文使用全国卷这时人尽皆知的事了,在使用全国卷的形势下,语文备考的复习策略如何的呢?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全国卷高考语文备考复习策略一、备考计划——循序渐进,"慢"为主线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错过了许多细节的美丽,快节奏的复习,让我们错失了许多应得的分数。

为提高备考效益,我们改变以往匆忙赶路的步伐,放慢脚步,循序渐进,始终以"慢"为主线,拉长第一轮复习的时间。

7月——8月下旬,完成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精讲。

9月——4月中旬,基本完成第一轮复习,以考点专项复习为主,适当插入各地模拟试题的练习;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规范作文训练程序,注重方法引导,落实讲评环节。

4月中旬——高考综合训练,同时根据学生对各专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总结经验,巩固所学,捕捉信息。

二、备考心态——沉静去浮,"慢"下心灵教师要舍得慢,慢看教材,慢研《考试说明》,慢做高考题。

通过教材的熟悉,新旧《考试说明》的对比,深入研究,逐题解读,全面把握每一个考点,琢磨每一种题型的命题思路、考查角度、能力层级等,分析其中的"变"与"稳"。

学生要舍得慢,立足教材,循序渐进,从课内到课外,不能急于求成。

特别是文言文、《论语》很多学生再回头看的时候,感觉到很陌生,而且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跟课文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确定了以"本"为本的思想,让学生"慢"下心灵,回归课本,注重向课外的适度延伸,力求课本与高考的要求的和谐统一。

三、第一轮复习——精耕细作,"慢"出实效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一天复习花在语文上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二、四、六三天的早读,每天40分钟的课堂学习,晚自修的时间如果平均能有半小时给语文,已实属不易。

语文教师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基于此,我们语文第一轮复习必须要"慢"。

为了提升高考复习的有效性,我们始终坚持慢工出细活。

课堂节奏慢而不乱,起点要步步提高,但容量不能过大。

力求把知识全面的给学生,让学生得到的知识实实在在。

求"实效",必须实在的工作,早读、课堂、自修处处到位,构建立体式的复习体制,集体备课慢而求精,遵循集思广益,分工合作的原则。

每二周安排一次集体备课,统一进度,确定教学目标,统一习题,共同探讨习题中的重难点及突破的方法。

考点专项复习中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进行分工,各自负责一个考点,按考点进度一次安排一人作为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负责重难点的确立,知识点的梳理、学案的设计印发、练习的配置等,教案要求一致中有不同,共性中有个性。

日常习练慢中求实,近三年来,无论是字音字形的每日一练、各考点的专题检测、学案设计,还是综合检测、试卷编制,我们都坚持根据学生实际,自己编印,坚持放慢心态出好练习卷,坚持放慢授课进度,落实阶段教学目标,坚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实施测试和讲评。

实际教学慢在弱处,从学生实际答题情况看,现代文主观性阅读题和诗歌鉴赏题,学生失分较大。

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我们尤其舍得花时间,仅这两个考点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把知识点讲透,将练习做精,就是为了从易失分处找分数,切实突破重点、难点,从而带动全面提高,提升复习效率。

四、作文升格——开拓视野,"慢"品素材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直接关系到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作文训练的总体目标是:在文体上,不限中求擅长;在内容上,自由中求最佳;在角度上,稳妥中求最准;在表达上,得体中求文采;在书写上,规范中求美观。

学生目前作文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素材匮乏。

基于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①向学生推荐阅读《杂文选刊》;②自编素材"读一周",内容涵盖一周热点,达人关注、经典美文、精彩语录、古诗赏鉴、新闻评点、哲思妙语、人生解读等,每期1人负责,目前已编写近20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时新、有益的作文材料;③课内作文素材盘点训练。

我们把教科书上的课文题目和文章内容简介做一盘点,让他们从身边最近的书籍汲取高考作文素材的营养。

素材的慢慢品味,积淀文化底蕴,在视野的不断拓展中,升格作文。

五、第二轮复习——精讲巧练,厚积薄发一轮复习要讲究一个"慢"字,求一个"全"字。

二轮复习要突出一个"巧"字,求一个"专"字。

二轮复习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结合自己的实际复习情况狠抓薄弱,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查"和"补"。

二轮复习的"巧"字,贵在巧讲,巧练。

巧讲,二轮复习中不提倡对答案式的讲评,必须做到课前认真阅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细致地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设计,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开拓外延、分析归纳等,以点带面,使零碎知识得以升华,积零成整,结串成网,"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片"。

巧练,一练弱处,根据几次考试情况,学生在客观题第三题上得分率偏低,究其原因在于实词、虚词的掌握上,二轮复习复专门强化近义实词、虚词的辨析;二练有效处,备课组针对学生实际征订《百家专题》,专练语基础、文言文、古诗、论语,有的放矢。

"专"字,贵在专攻薄弱。

对小的综合或专题进行集中攻克,考生可以将一组考点组合起来,如一卷的四道基础选择、语言运用题、文言阅读理解与翻译题、现代文阅读题等。

要求考生做到真正了解自己的薄弱项,然后章法不乱地进行二次巩固。

全国卷高考语文备考辅导一、论述类阅读重在"细"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有两大点,一是要细心准确,二是要紧扣文本。

脱离文本进行作答往往会造成偏离题意或理解有误等失误。

其次要了解在选项上的设错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答非所问,指代不明,曲解原意,遗漏信息,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无中生有,超前肯定,主次颠倒,以偏概全,主观臆断,表述绝对,因果倒置,强拉因果关系等。

了解命题的思路有助于学生快速对号入座,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可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做题时主要有以下方法:首先,要有标题意识。

标题往往是文章内容的概括,表明写作对象或者重点,所以首先要阅读标题,揣摩行文的顺序、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次,从试题到文本。

选文的篇幅一般都超过1000字,涉及的内容往往超出学生的知识面,如果先读文章,读了也记不住,读了也不懂,做题的时候还得回过头来再读,实际上很耽误时间。

所以不能再按常规去阅读。

因此有标题,看看标题,大致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没必要先看原文,而先从题目入手,边读边分析,然后带着题目去阅读文本,阅读就会很有针对性,能够很快达到目的。

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好处。

第三,读题析题再解题。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解题之前一定要仔细研读题干,题干中限制了答案的范围和性质,暗示了解题的思路,所以一定要选择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而不能盲目地扫描校对,以为跟原文一致的就是对的,殊不知这样的选项有时候跟题干所要求的完全风马牛不相及。

阅读题干时要注意分析题意,明确概念和答题范围,有时想想这个题目的表述是否和以前遇到的某些题目一致,找出异同点,这些异同点可能决定着解题的思路。

然后阅读四个选项,如果题干有特定要求,要先把四个选项与题干做对照,看是否都符合题干的要求,再运用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做初步的正误判断,即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然后将选项中的语句带入原文去查验,运用扫描校对法来确定正误。

二、文言文阅读重在"活"因为每年高考都考课本中的原句作为比较项,所以以课本为文言文的纲,总结考纲中18个虚词、120个实词的用法是十分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这些词的用法和意义,在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判断词义,尽可能地减少阅读障碍,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文言文翻译题的得分率近几年一直很低,但不必有畏惧心理,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常见的方法:①见到句子先回原文,弄清上下语境。

②再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特别是作为采分点的词(活用、异义、通假和虚词等),一定要做到翻译准确,保障做到"信"。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留、配、换三个字。

主要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原则是能留则留,能配不换。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注意调、补、删的方法,尽可能使一句话完整通顺,做到"达"。

④ 力争在准确、通畅的基础上讲求凝练、生动,如用上成语,注意标点和语气,这就是所谓的"雅"。

三、诗歌鉴赏重在"专"在赏析一首诗时,应着重解决三个问题:(1)言之何物,即理解这首诗写的是什么;(2)言之何理,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言之何法,弄清这首诗是怎么写的,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在鉴赏诗词时,可以通过"四看"来帮助自己理解大意,即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注释,四看内容。

做题时,要尽可能地多角度去分析,用鉴赏的术语去表述,不求一语中的,但求多处撒网,网有所获。

四、名句默写重在"准"关于名句默写,最重要的是书写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其次是选做最有把握的题,不要多做(高考名句题一般是选做,多做的题出了错要扣分),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失分。

再次是书写要工整、笔画清楚;否则,可能被视为书写错误而扣分。

五、现代文阅读重在"法"今年云南高考采用新课标卷,语文最大的改变就是多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做题。

考试大纲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这里的"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接下来对本考点提出具体要求: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