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的结构美学(刘家琨)
当代建筑师刘家琨
室内两侧墙上陈列胡慧姗短促一生中留下的少许纪念品:照 片,书包,笔记本,乳牙,脐带……她的一生没来得及给社 会留下多少痕迹,她不是名人,她是个普通女孩,是父母的 心肝。
尽端墙上有一面屏幕,放 映我在聚源结识她父母后 拍下的一系列视频。这小 小的空间可以供几个人坐 下观看,因此它实际上有 点像一个家庭放映厅。这 里的内容没有悲壮热烈和 宏大喧嚣,只是关于一个 花季少女的追忆,以及一 个悲伤绝望的家庭如何奋 力继续生活。
改变
• 1993年,刘家琨的大学同学汤桦在上海办建筑个 展。让刘家琨尴尬的是,他是作为朋友而不是建 筑师出席。这件事几乎触动了刘家琨敏锐的神经。 忽然 发现离开建筑很久了,激发了他的创造欲。 在设计院写完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明月构 想》后,刘家琨离开了设计院,成立自己的工作 室。、意识到建筑的魅力。 • 火车路上从未注意过的几座房子,树等等形式感 触动了他
那些实际的物质困难,“都是身外之物”,对心 灵的安慰才是最深切的安慰。那么好吧,想到啥就做
啥,做一点是一点。
胡慧姗纪念馆以灾区最为常 见的坡顶救灾帐篷作为原型, 采用框架结构及再生砖建造, 表面施以乡村最常见的抹灰, 像灾区常见的一样,室内外 均采用红砖铺地。单纯,朴 素,普通。 一个田边林间的小小的纯粹 空间。虽然小,但足以勾起 人们对地震的集体记忆;虽 然小,但却是我设计生涯中 最有意义的事情。
主要作品
• • • • • • • • • • • • • • • 艺术家工作是系列(何多苓工作室) 犀苑休闲营地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红色年代娱乐中心 摩托罗拉成都软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 接待与餐饮中心中国建筑实践展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 上海青浦区新城建展示中心 广州时代玫瑰园公共交流空间系统及景观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 景度二期商业院街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5#茶室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之张晓刚美术馆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之中心馆
刘琨
一、文学之于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表达诗不是一个建筑,可以是一个亭子或高台,四面来风,八方招摇,自由进出小说,则犹如一座建筑,有体块、有容积、也有线条。
人们的进入有赖于从中心向外的层层推进。
--翟永明<sup>1</sup>对我个人而言,(设计建筑和写小说)是同一件事情,就想表达这个或表达那个,它们是一个整体。
文学和建筑只有时间和精力分配上的问题。
比如你对一个人性格上的东西感兴趣,肯定无法以建筑来表述你的看法,而物质和物质之间的关系又没法直接用文字表达。
--刘家琨<sup>2</sup>本文力图避免单纯地囿于建筑学学科领域来分析刘家琨建筑师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创作,因为作为小说家的刘家琨和作为建筑师的刘家琨对于我们研究其建筑创作来说同等重要。
建筑和文学,不过是刘家琨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体验方式和对这些想像性关系所选择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
建筑,作为刘家琨个人的表述体系中与文学不可分割的另一半,在本质上已不仅仅是纯粹的建筑。
以此为基点,才能真正理解刘家琨建筑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深刻的文学性以及在文学作品中闪现的诸多建筑思想的片段。
(一)相对于建筑上的晚熟,刘家琨的文学创作可谓早慧。
早在他作为知青下乡到温江(1975-1978)的后期便开始了小说的写作,夹杂着青春期的些许伤感体验以及现实主义的叙述,这篇处女作闲置了几年后才在大三时被重新修改,并在大学毕业前夕发表于《花城》杂志。
<sup>3</sup>如果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习的四年(1978/2-1982/2)里,刘家琨建筑专业上的"懵懵懂懂",部分是因为"重建工的特色就是老师不怎么管"<sup>4</sup>,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教学传统,重建工的野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什么都玩,到毕业的时候一头雾水,就像《美国丽人》中的那个女孩子,其实什么都没有干,好像什么都干过了......"<sup>5</sup>,那么这一时期刘家琨的文学则早熟于建筑。
建 筑:抵抗还是放弃? ——刘家琨与陈家刚的对话
建筑:抵抗还是放弃?——刘家琨与陈家刚的对话刘家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所有国家的文明与文化艺术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在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的环境下,本国的传统文明如何加入到这个浪潮中去,同时又要保有自己文明的特色。
我所提出的所谓的"抵抗文化",它并不是(像义和团那样的)排外,而更多的是在审视自己的文化,保留、坚持自己文化的特色之后,既回到自己文化的源泉,又参与到全球文明中去。
"抵抗文化"反映在建筑学领域,则称为'对氏抗建筑学",它是指把建筑与中国的传统艺术和国际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结果。
陈家刚:作为开发商兼建筑师,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我一方面从建筑学意义上考虑开发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从开发商的角度来思考建筑艺术。
从开发商角度讲,正如我与北京现代城老总播石屹谈话时所提出的,很多开发商所造的建筑设有成为一个好的可以流传于世的作品。
难道国外的建筑就不是开发商蜂的吗?国外的建筑也都是由开发商开发的,他从经济上的考虑肯定讲究,问时从建筑本身成为一个艺术品的考虑更考究。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许多开发商和设计者与之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提出"口到建筑本身"的目的,就是反对(开发商)把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放在建筑之外,而开发商从建筑本身着手,最后才会取得流芳百世的成效。
我们把住宅当作一个商品,任何一个人在购买时都会要求产品本身的品质优良。
如果忽略了建筑本身而过多地夸大其他的东西,从开发的意义上看,只是一个短视行为。
在建筑风格上,近五十年来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较大,而我们很多传统文化的光辉之处都消失掉了。
这也是家理所讲的--文化与观念的冲击和对抗。
比如我们现在的所有开发商都讲卖房子是论平方的,传统的房产观念就不是这样的,而是说我这个住它有几进院子,有几组厢房,有几处事台楼阁,而且各种房子都有定义,不仅是从使用功能上讲,从精神方面讲也有丰富的内涵。
建筑师的结构美学(刘家琨)
刘家琨 Liu Jiakun
1.2 主要荣誉
文学方面:主要著述包括《英雄》、《高地》、《灰色猫 和有槐树的庭院》、《明月构想》、《此时此地》、《叙
事话语与低技策略》
建筑设计方面: 2003年 第七届亚洲建协荣誉奖 2003年 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6年 建筑实录中国奖——最佳公共建筑奖 2007年 远东建筑奖 2008年第11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参加2008 年汶川震灾后重建工作,并开发出利用震后废弃 材料制作的“再生砖”。 2009年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2010年 建筑实录中国奖——最佳历史保护建筑奖 2010年 建筑实录中国奖——最佳公共建筑奖 2011年 芝加哥雅典娜国际建筑奖
营地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墙
作出的建筑表述。墙是最根本的 建筑元素;墙是中国建筑文化中 最恒久几乎最廉价易行的构筑方
式--砖混结构的自然产物,从经
济上,文脉和艺术素材上,墙都 具有"低技"理念最内在的属性。
图片来源: / ; /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1.刘家琨简介
让技术以和谐的方式介入建筑与其环境的创作中
1.1 成长经历
1.2. 主要荣誉
1.3. 设计理念图片来源:图片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
2.1、砖混结构之美 2.1.1砖混结构介绍 2.1.2艺术家工作室系列 2.1.3砖混结构案列 何多苓工作室 犀苑休闲营地
肌理研究
鹿野苑——刘家锟
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中,刘家琨就 选取了“混凝土”通过“雕刻”来 达成“巨石”这一意向的精确概念 描述来控制整个设计过程:“博物 馆藏品以石刻为主题。在建筑设计 中,也希望表现一部‘人造石’的 建筑故事。而清水混凝土是‘人造 石’的重要内容。设计人希望得到 其朴素和整体,得到一块冷峻的 ‘巨石’”。
混凝土模板印与石灰华铺装的 严格对位体现了康对于建构清 晰性的严格要求以及追求。
未加过多装饰的清水混凝土不同于 霍尔的海浪博物馆,它摒弃了装饰 和连续性,而将人的注意力牢牢地 控制在了严谨的对位关系已经清晰 的尔
法国海洋冲浪博物馆探索大海与海 浪及其在休闲产业、科学和生态方 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设计方案由 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与索朗·法 比亚合作完成。2005 年,在与安瑞 科·米拉莱斯/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 布罗谢特·拉宇斯·普埃约、伯纳德·屈 米和让·米歇尔·维尔莫特工作室的角 逐中获得胜利,赢得国际竞赛大奖。
不同于鹿野苑,海洋冲浪博物 馆的混凝土设计的极为纯净与 光滑。室内有大模板的痕迹, 但是没有对位螺栓孔眼,使得 整个建筑浑然一体,而这种材 质的延续性也将人的注意力吸 引到建筑的空间而不是材质。
金贝尔美术馆——路易斯·康
金贝尔美术馆是康的代表作, 康在这个作品中严格把控混凝 土的每一块模板,并将模板印 暴露出来,以表现自己的建筑 清晰明确的建造过程。混凝土 的模板印与填充墙的石灰华铺 装严格对位,
具体做法是以1.2m高度分段留施工缝, 先绑扎好柱子和组合墙混凝土部分的钢筋, 再砌1.2m高砖墙。待砖墙达到强度后即 成为内模,然后支好木外模,进行整体浇 灌,完成柱子、墙体、混凝土墙的组合浇 筑,内外一次成活,下次再砌再浇,易于 保证垂直度。而整个主体部分清水混凝土 外壁采用凹凸窄条模板,一是为了形成明 确的肌理,增加外墙的质感和可读性,同 时,粗犷而较细小的分格可以掩饰由于浇 筑工艺生疏而可能带来的瑕疵,也利于分 区修补。
建造师刘家琨讲解“蓝顶实践”
成都商报讯(记者乔雪阳摄影记者钟劼霓)昨天下午,2011
成都双年展学术委员会、国际建筑展学术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国际建筑展参展建造师之一的著名建造师刘家琨,来到位于成都工业博物馆内的国际建筑展展场,为观众们讲解了他的参展作品“蓝顶实践”,并在现场与许多观众互动问答,让人仿佛回到大学课堂(下图)。
作为成都最著名的建造师之一,刘家琨对成都有着别样深厚的感
情,他的参展作品“蓝顶实践”展示的就是由他担纲规划设计的三圣乡
“蓝顶二期”艺术聚落的过去和未来。
刘家坤通过对一个正在生长中的城郊艺术聚落的历史梳理、现状调研、当下实践、未来构想和问题展现,探讨在当今各种矛盾交织的现实境况下,如何实现创新型、可持续、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共享、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新途径,并探讨规划与建筑在这一实践中的介入和作用。
除此之外,这件作品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刘家琨在12×6m的白
色背景墙上,用手写、手绘的方式,把“蓝顶艺术区”以及周边生态、生活状况展示出来,并采用视频方式展示艺术家、村民、官员等不同人群的视角,采用建筑模型加展布的方式展示艺术聚落的生长。
让观众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这一片地区。
因为“蓝顶艺术区”就在成都,距离市民生活很近,这也让很多观众有了“参与感”,除了专业建筑学问题,大家对它所处具体位置、销售入住等情况也非常关心。
在昨天的观展现场,来自深圳大学建筑学的一位女生向刘家琨大
胆发问:“你觉得田园是什么?就只是在楼顶铺些草坪,把房子修进公
园?”刘家琨笑着回答:“我觉得田园城市除了基础硬件建设,更多还在于‘田园活动’,也就是人生活的状态。
”。
建筑美学——成都西村、鹿野苑、当代美术馆
五层平面
F5高级办公区: 高级工作室、总裁办公室、 高级会所、俱乐部等。
功能分区:
剖面
F5高级办公区: 高级工作室、总裁办公室、高级会所、俱乐部等 F4、F3综合办公区: 以文化类、设计类等创意行业为代表的办公 空间,部分餐饮、下午茶等 F2特色办公区: 独立设计师品牌展示、旅游景点窗口、联合办公 区域、餐饮、时尚· 原创· 独立工作室等 特色文化商业 F1配套商业区: 银行、精品数码、社区服务、品牌卖场、蛋糕店、 咖啡馆等 B1文化商业区: 西村电影文化中心、清健身、白夜书吧、快餐、 小吃城、时尚街、运动生活区等 B2停车场: 一千余个停车位及相关汽车服务业等
三期
二期
鹿野苑新建二 期部分由四个 相对独立的展 馆组成,四个 展馆大体上围 绕着略成三角 形的林间空地 布置
暴露的过梁
楼盖肌理
在支模时采用了一种类 似竹席的编织材料,在 浇筑后也并未抹灰,使 楼盖上留下了独特的肌 理。
——成都西村、鹿野苑、当代美术馆调研
刘家琨
刘家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 主持设计的作品被选送参加德中文化年、 法中文化年、荷兰NAI中国当代建筑展、 俄中文化年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多个国 际展览及国内展览。曾获得亚洲建协荣誉 奖、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建筑实录中 国奖、远东建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 作大奖,作品被《A+U》《AV》《Area》 《MADE IN CHINA》《AR》等出版,并 应邀在麻省理工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巴黎夏佑宫及中国多所大学开办讲座。
区位分析
西村· 贝森大院位于青羊区贝森北 路1号,东侧为贝森北路,南面为 贝森路,西侧北侧均为规划的商业 步行街,四面临街。地处青羊区金 沙文博地铁经济带、成都中环经济 核心商圈。金沙片区的千年文脉, 成就大院作为“成都生活方式中心” 无与伦比的人文环境;光华片区商 业积淀及周边27个成熟社区,为大 院提供了充足的商业积累和广阔的 市场空间。 轨道交通:毗邻地铁4号线与7 号线换乘站(4号线与项目同步投 入使用) 公共交通:三大公交站点环绕 (谢家祠、贝森路东和二十一世纪 花园站)20余条线路紧邻金沙公交 枢纽,至双流机场25分钟车程至火 车北站20分钟车程。
刘家琨访谈
冯 :如果你要做相同类型的项目的时候,选材会不一 样吗? 刘 :可能会不一样。 冯 :因为你不愿意,其实你追求的是一个余韵的事情 是吗?虽然用的是现代的一个东西,可是它还是可以 往里面再进一步阅读的。 刘 :坦白地说也会有,因为每一种材料都有它特定的 性质,或在文化上面,铁比较粗野,黑铁时代 ;铜, 青铜时代 ;黄铜,有一些联想,商业,金碧辉煌。材 料都会有某种属性,词都有属性的。 冯 :不是传统的材料有属性,现代的材料都有属性。 你的工作就是要把它读到属性的那个层次。 刘 :我希望是,不过我希望它首先还是材料本身。 冯 :其他的一些中国建筑师也许用上的是现代的材料, 或者是现代的形式,但是他的思路和追求的在这一方 面是不一样的,因为你要读的是现代的、砖的某一种 属性。 刘 :我就是希望在当下的普遍情况下使用和工作,一 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老老实实盖房子,传播是有一 个时代的时间距离的,我们现在用这些,一个现代的 再生材料,别人会说和传统没关系,如果你用小青瓦, 别人就说和中国传统有一个联系,这是特别简单直接 的一个印象连接。现在修房子不用小青瓦了,但是看
6
8
个电影厂,改造成园林式的电影院,他们就问是青砖还 是红砖?我也就这么说 :你们是要标榜你们是 1958 年 间建的厂,你的电影院的名字都要把那个年代当成卖点, 叫“峨影 1958”,那你就用红砖吧。红砖就是那个时代 的一个表达。而当你用上青砖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宽 窄巷子”这样的古典传统民居改造项目。青砖、红砖确 有不同的文化涵意,不过它们都还是砖……
9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系:10cmx20cm小砖砌筑的外墙
尔会有,但是它不是瓦的……瓦想要什么?瓦想上墙? 冯 :但是赫尔佐格就不会这样说,赫尔佐格就会说材 料的特征是和用法有关的,是举重若轻的事情,不是 砖头本身是否愿意以重力的表达为主,混凝土本身是 否以表达重力为主…… 刘 :一个材料当然是可以有多种用途,这没有问题。 但是用某种材料做成某种特定的产品后,它就有它最 本真的用途。比如,你把拱片瓦放上墙的时候,这就 不是它最本真的用途,当你把它放上墙的时候,它的 装饰性可能会大于它的本真性。这些方法我其实也在 用,但比较控制,总是用在次一等级,也许我只不过 是想更本真些。 冯:那比如说土楼公社,没有张雷和王澍的材料意识了, 可是甲方提出来了土楼的原型。 刘 :这是甲方提出来的,还是他们做的? 冯 :甲方。 刘 :其实你看所有媒体的关注,并不是刘晓都他们最 关心的低收入这件事。媒体关注的还是它像个土楼。 土楼也有方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都 市实践把它做成一个方的,那媒体可能就不会那样关 注了。圆的看起来很像土楼,像不像土楼也很重要, 像就引起那么多关注,但是这个项目的实质是低收入, 刘晓都反复强调这一点。
刘家琨
作品一览
犀苑休闲营地 何多苓工作室 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红色年代娱乐中心 摩托罗拉成都软件中心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馆 接待与餐饮中心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 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艺术馆 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之钟博物馆 上海青浦区新城建展示中心 广州时代玫瑰园公共交流空间系统及景观 锦都二期商业院街 金华建筑艺术公园5#-茶室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之张晓刚美术馆 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之中心馆
• “到我认真进行建筑创作已经是1993年左右。虽然从1982年以来我的 职业一直是建筑师,但是真正从事建筑设计还是最近10来年的时间。 由于我一开始就不喜欢建筑设计,学校里的4年,包括毕业后的十几年, 我都没有把精力放在建筑设计上。我没有真正爱这一行,也没有把它 作为我的事业。相反我对其它事情的兴趣更大。我一直想画画。像那 个年代的大多数青年一样爱好文学,偶尔我也写小说。” • 1993年,刘家琨的大学同学汤桦在上海办建筑个展。让刘家琨尴尬的 是,他是作为朋友而不是建筑师出席。这件事几乎触动了刘家琨最敏 锐的神经。在设计院写完自己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明月构想》后, 刘家琨离开了设计院,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 刘家琨为画家罗中立设计的艺术家工作室,成了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 的建筑作品,那是1994年。罗中立工作室让刘家琨体会到了建筑从设 计图纸到实物的乐趣。“那时从设计院出来自己干,刚刚起步,显然只 能接受一些朋友的委托。他们比较了解我,对我比较信任,所以前期个 人化作品要多一些。”1995年,刘家琨又为画家何多苓设计工作室,成 为他的“艺术家工作室”系列中的代表作。之后,他又陆续接手鹿野 苑石刻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等项目,刘家琨“玩”这种小型文化空间 时对于环境的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为人称道,这些作品奠定了他 国内一线建筑师的地位。
刘家琨
刘家琨等一代人的建筑学基础中存在的传统成分。
这一时期对刘家琨建筑思想上影响较大的建筑师主要是柯布西耶等几位现代主义大师第一个独立作品–一个纸上建筑–日本雕塑博物馆的设计竞赛方案却留在了著名女诗人翟永明的文字中。
方形体量的博物馆设计在一个海滩上,涨潮时建筑沉入水面;退潮时建筑浮出水面,散布在海滩上的石凳、石柱,便与建筑一起成为被海水和时间冲刷的现代遗迹。
翟永明认为:”他仿佛是为我们设计出现代文明必将坍塌的未来的废墟,并通过时间的潮起潮落,使我们聆听来自未来的声音”。
11作为建筑师的挚友,翟永明敏锐地看到了这个作品在建筑的空间性中试图融入的时间性这篇小说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建筑师骨子里在具有英雄情结的同时又保持了对英雄人物的悲剧性命数的洞察和对英雄意识的深刻怀疑。
由此,不难理解建筑师的设计中大量出现的拙朴逸野甚至有时是大胆”莽撞”的建筑原型和体量,也不难理解建筑师对乌托邦城市理想热情而细致的文学设想和最终残酷的否定。
康指出:"家是住宅加上它的占有者,家随不同的占有者而不同。
"在这类设计中,除去建筑设计的基本任务外,个人特征成为设计的重要依据。
作品风格、审美趣味自不待言,儿时的情结,刻骨铭心的经历、喜好,甚至怪癖等等,未必就有是建筑学以外的要求,设计在这里有点象肖像写生了,其中有性格分析和个性表现的内容,需要观察力。
当设计的某一表现正好既符合业主心中的自我形象,又符合建筑学的追求时,双方都感到最内在的满足。
比如,罗中立作品风格粗犷、阳刚,建筑师在外墙材质上选用了粗砺的水泥拉毛和大粒的卵石;大面积的客厅落地窗向室外开放;甚至窗框原打算选用聚源镇附近铁匠铺里打就的黑铁,”希望工作室给人的印象能与罗中立以《父亲》为代表的作品中充溢的苦旧感相呼应”27。
何多苓的作品相对敏感内省,所以其工作室外墙封闭而显得壁垒森严,室内空间则围绕中心内院和天井来组织。
埃兹拉·庞德(EzraPound)的名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而庞德的灵感取自东方。
刘家琨亦文亦建筑
插话:
“我主持工作的事务所,是一个资质为乙级的股份合作制地方事务所。处境有些暧昧:没有国家设计院那样深厚的底蕴,也缺乏学院中的单纯,但这一切反过来也可以说成优点,比如灵活性和实践经验,取决于你自己如何运用。” 身材高大,面部冷峻的刘家琨习惯这般介绍自己的工作室。
小说中那个有名建筑师父亲设计福音学校中败笔“削平了山顶在孤零零地安上去”与当今先毁坏再修复、先椎平再重建、先破坏再保护、占据大量田地营造田园小景的都市乡村化做法如出一辙。
当2004年3月30日,刘家琨与市长孙平,作家龙应台、易中天对话中,涉及拆迁敏感主题的话题被某媒体误读后,刘一大清早在红眼班机上赶制关于《关于”问城记”的补白》,文中观点与他22年小说批评的观点也别无而致:“比摸仿传统形式更值得讨论的是摸仿传统生活条件。在密集生存,土地匮乏的今天,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奢侈,因为田园都市仍然是都市,都市里的田园不能种田。它触及了中国国情中最紧要的现实,隐藏了深远的资源问题。”
批判不等同于牢骚满腹,刘家琨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批判精神同在,立足当下,处理现实就是他现实中的追求,他的言行无不是为此。
言:“不要再仅仅关注那些零星散落的点,不要再纠缠于那些已经发生无可挽回的事情。现在与其面对过去,追究责任,不如把更多的注意力赶快放到如何在不可遏制的高速建设中尽可能创造一个好的未来方面。。
对“其它事情”心有所仪?何为“其它”?
在20世纪80年代,如所有狂热的文学青年一样写小说,且写出了一点名气。“把文学当事业,把建筑当职业”,是刘家琨那时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1987年,他从一个业余创作的小‘文青’,变成了四川省文学院里一个专职摇笔杆子,名正言顺搞创作的作家。虽说那只是借调,但也足以羡煞诸多深知写海无涯,但又痴心不改的业余创作者。
刘家琨(国内最当红的一线建筑师之一)
激 发 社 区 活 力 的 城 市 起 搏 器 。
生 活 集 群 空 间 , 满 足 多 元 化 的 现 实 需 求 , 成 为
将 运 动 休 闲 、 文 化 艺 术 、 时 尚 创 意 有 机 融 合 的
贝 森 大 院 意 图 跨 界 整 合 各 类 社 会 资 源 , 创 造
·
·
村 贝 森 大 院
●●●
曾参加首届梁思成建 筑设计双年展、中国 房子/建造五人文献展、 德中文化年“土木—— 中国青年建筑师展”、 法国蓬皮杜中心举办 的中法文化年——中国 新建筑等展览。主持 设计的作品还被选送 参加俄中文化年、及 荷兰NAI中国当代建筑 展等多个国际展览。
●●●
贰
设 计 理 念
二、找寻经济、 技术和建筑艺 术的平衡点
二、建筑中的文
学性:主体叙事 性结构–游走路
B
径
一、文学之于建
筑:作为一个整
A
体的表达
三、实践的策
C
略 :建筑的地
域性与社会性
Thanks!
内院
内院立面
多功能艺术空间
架空跑廊
水井坊遗址博物馆
水井坊遗址博物馆属于酒类主题博物馆,主要功能是展示 水井坊的悠久历史和珍贵出土文物,保护与传承传统工业 文明遗产。水井坊遗址博物馆既展示了成都平原传统酒文 化,又提升了整个水井坊片区的社区文化氛围。
天井
建筑立面
新车间 老作坊
肆
人 物 思 想
一、在设计前应 该尽量删除自我, 观察现实
三、找到自己以便 放下,做事要发自 内心
4 8
2
3
5
9
6
1
7
“平行宇宙,循环时间, 在哪里都是自己在,在 哪里都在自己里。如果 舞台不亮,自己修炼放 光;不能海阔天空,那
刘家琨的建筑
[ UED ] 138 | 08 | 202210杰出的四川建筑师刘家琨在上世纪末崭露头角。
他于1982年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获得建筑学学位,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科班出身的第一代中国建筑人。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成都市建筑设计院,后来向设计院提出申请,被派去新疆和西藏做了几个项目。
这两个自治区风格迥异,地方特色鲜明。
20世纪90年代初,刘家琨不仅是活跃的建筑师,还是创作了好几部小说的作家,其中就有1996年的反乌托邦寓言小说《明月构想》。
这部小说可被视为后现代博尔赫斯式幻想,对现代主义和社会乌托邦做出了同样的批判。
正如朱涛所说,刘家琨寓言式理想主义的“明月构想”不仅可被看作对勒·柯布西耶光辉城市极端理性的批判,同时也是对激进的集体化共同体理想的反思,而今天崛起的中国建筑就建立在现代主义和激进集体化共同体这两种乌托邦的废墟之上。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双重废墟为刘家琨的建筑注入了深深的忧郁,尽管他也敏锐地意识到:设计一个微观的替代性现实,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家琨既抵制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驱使下的整体环境的商品化,又反对那种用以对抗世界末日的个人主义美学立场。
他在努力创造某种文化,这种文化的灵感既来自当代中国人生活中不可否认的活力,也源于对多种传统交叠的自觉——他既从过去汲取养分,也从瞬息万变的当下获得启发。
从这个意义上,刘家琨的建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也同样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环境和特定地点的存在属性。
他的精神气质很大程度上受到20世纪90年代风行于成都的知识分子氛围的滋养,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刘家琨、诗人翟永明和艺术家何多苓之间成果丰硕的交流。
在1999年创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后,他首个得到国内外赞誉的作品是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博物馆建在他家乡成都附近的郫县。
该作品2001年开始设计,2002年建成,场地位于靠近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平地的薄土之下是沉积的卵石,建筑主要用清水混凝土建造。
鉴于当地工人施工能力有限,建筑师决定在外部木模板和砖砌内壁之间浇筑混凝土,最大程度降低通常支模浇筑混凝土工序的复杂性。
关于建筑时间维度的思考——叙事视野下的刘家琨创作实践的解读
成 了很具有肌理 的混凝土外立面 。再如在 灾后重建 中 , 以碎 砖断瓦和麦秸为原料 , 利用 当地原有机 械制作 的新 型轻质建 渣秸杆空心砖——再生砖 。与地域性表达 中 回应历史 不同 ,
这 里 记 录 了处 理 现 实 的 过 程 中 的 事 件 和 时 间 , 种 “ 时 此 这 此
过程 , 本身就赋予 了建筑 的第 四维度 , 随着 时 间的变化 而呈 现不同的空间。这在一 个博 物馆设 计 中尤 为明显 , 表现为设 计师对游人参观流线 的设计。一个 有速度 的传感 器( ) 人 描
述 的 空 问 , 实 也 就 是 随 时 间变 化 而不 同 的空 间 。 这 样 的空 其
批 判 的地 域 主 义者 强 调 场 址 的重 要 性 , 对 对 地 方 和 乡 反
土建 筑的单纯模仿 , 特别提到的是 , 筑师对 当代 的 、 建 当地 的 技术 、 工艺 、 材料 资源 的积极 回应态 度。虽然 在形式 上无 传 统地 域特 点 , 但其建筑 的空 间 、 质都 随处 映射 出建 筑师 充 材 满西部 映像 的地 域气息 。过去 的时 间夹 杂着 回忆 的碎片 在 不断地选择性表达 中留存在 了建筑实体里 。
可行 。充分强 调对 古 老历 史文 明优 势 的发 掘利 用 , 长 避 扬
短, 力图通过令人信服 的设计 哲学 和充足 的智 能含量 , 以低
造价 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 的艺术 品质。在经济条件 、 术 技
水 准 和建 筑 艺 术 之 间寻 找 一 个 平 衡 点 , 由此 探 寻 一 条 适 用 于
图 5 鹿 野 苑石 刻 博 物 馆 室 内
在同样是展览佛像 的另 一个刘 家琨设 计 的艺 术馆—— 上海相东佛像 艺术馆中 , 建筑师为 了营造 一种喧嚣 大都 市 中 “ 内心丛林” 的静谧场 所 , 在路 径上 采用 “ 阶等高 , 回路 拾 低 转, 川林过涧 的山林景观 ” 的游走路径 ( 6 。 图 )
《着名建筑师刘家琨》课件
刘家琨的建筑风格和理念对当代建筑界产生深远 影响,引领潮流,成为众多建筑师学习和借鉴的 对象。
社会贡献
刘家琨的建筑作品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还对社会 文化、城市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具有重要 社会价值。
对后辈建筑师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坚持创新
01
刘家琨的创作之路启示后辈建筑师要勇于创新,不断突破传统
VS
技术与艺术的平衡
刘家琨的作品告诉我们,现代技术并不排 斥艺术,两者可以完美结合。在当代建筑 设计中,应寻求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创造 出既有技术含量又具有艺术感的建筑。
05
刘家琨的社会评价与影响
业内专家评价
创新精神
社会责任
刘家琨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独特的创 新精神,不断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为建筑界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
《着名建筑师刘家琨》ppt课 件
CONTENTS
• 刘家琨简介 • 刘家琨建筑风格解析 • 刘家琨建筑作品赏析 • 刘家琨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 刘家琨的社会评价与影响
01
刘家琨简介
出生背景与成长经历
出生地与家庭背景
刘家琨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家庭背景普通,没有从事建筑 行业的亲属。
成长经历
设计理念在作品中的体现
崇尚自然
在刘家琨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他善于利用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使建筑 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文化传承
刘家琨的作品中经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建筑构造、雕刻等,使现代建筑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启示与影响
重视地域特色
刘家琨的设计理念启示我们,在全球化 的大背景下,建筑仍需要保持地域特色 ,弘扬地方文化。
束缚,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ຫໍສະໝຸດ 刘家琨 Liu Jiakun
目录
让技术以和谐的方式介入建筑与其环境的创作中
1.刘家琨简介 1.1 成长经历 1.2 主要荣誉 1.3 设计理念 2.主要结构美学 2.1、砖混结构——野逸、拙朴之美 2.1.1、砖混结构介绍 2.1.2、艺术家工作室系列 2.1.3、砖混案列——何多苓工作室、 2.2、框架结构——平凡、自由之美 2.2.1、鹿野苑 2.2.2、水井坊博物馆 2.3、钢结构——轻盈、仿生之美 2.3.1、金华建筑艺术公园 2.3.2、白鹭湾湿地揽翠阁 2.4、结构篇小结 3.其他作品结构赏析 3.1、水井坊中的“钢” 3.2、群星美术学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1.3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理念:
1、与自然共生
2、尊重历史,关注现实 3、向民间智慧学习 4、此时此刻,因地制宜的现实精神 5、致力于东方意蕴的当代建筑诠释
图片来源: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息:一是文人意蕴;一是低技理念。所谓文人意蕴,不仅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 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取向,不仅指以心造境的氛围营造概念;它还指建筑手法上 的拙扑野逸,即类似于文人水墨相对于院体画的非职业化和非正规性;它甚至还 指我个人想把文学方法和建筑设计融为一体的企图。而“低技”一词是个用语不 太贴切的基本理念。相对于在发达国家已成为经典语言的“高技”手法,“低技” 的理念面对现实,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充分强调 对古老的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扬长避短,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 充足的智慧含量,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品质,在经济条件、技 王亥工作室 罗中立工作室
建筑面积:12000m2
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建筑设计:刘家琨(合作:王侃、卿利蓉等) 设计期:1995年 施工期:1995--1996年
图片来源:/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之美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
2.1、砖混结构之美 2.1.1砖混结构介绍 2.1.2艺术家工作室系列 2.1.3砖混结构案列 何多苓工作室 犀苑休闲营地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之美
2.1.1 砖混结构介绍
图片来源:/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之美
2.1.3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案列——何多苓工作室
目标——游走路径与突变的精神空间
与围合相对应,一条线路环绕围封天井的 外壁盘旋而上,在投影即将闭合时的一个
图片来源:/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之美
2.1.3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案列——犀苑休闲营地
地址:四川成都犀浦镇
业主:成都工贸公司 策划:康建邦 占地面积:37350m2
砖混结构住宅中的“砖”, 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 也有其他尺寸的异型粘土砖、空心砖等。“混”是
指由钢筋、水泥、砂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 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排檐。这些 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 可以称为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附壁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 柱、梁、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1.2 主要荣誉
文学方面:主要著述包括《英雄》、《高地》、《灰色猫 和有槐树的庭院》、《明月构想》、《此时此地》、《叙
事话语与低技策略》
建筑设计方面: 2003年 第七届亚洲建协荣誉奖 2003年 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6年 建筑实录中国奖——最佳公共建筑奖 2007年 远东建筑奖 2008年第11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参加2008 年汶川震灾后重建工作,并开发出利用震后废弃 材料制作的“再生砖”。 2009年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 2010年 建筑实录中国奖——最佳历史保护建筑奖 2010年 建筑实录中国奖——最佳公共建筑奖 2011年 芝加哥雅典娜国际建筑奖
刘家琨
——建筑师的技术选择与表现:结构美学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工程技术理论与应用》/ 课程讨论
(课程讨论作业文件,仅用于课程学习交流,请尊重相关作者权益,如有转引请引注)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由于“低技策略”这个概念,好多人认为我当时已经想清楚了方向,甚至有了某种理论视 野,其实我自己清楚,我只不过是在处理现实。消极点说是一种挣扎,积极点说是尽量利用现 有的条件。所谓“低技策略”只是一种被逼无奈、将错就错的战术,它并不是高屋建瓴,以亚 洲的情况来对抗西方之类的理论运筹,而是匍匐在地的蛤蟆功。 ——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
刘家琨 Liu Jiakun
1.1 成长经历
1956年 出生于四川成都 1982年 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分配到成 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4~1985年 在西藏工作 1987~1988年 在四川省文学院从事文学创
作
1990~1992年 在新疆工作 1999年 成立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1999~至今 建筑作品不断呈现
2.1 砖混结构之美
2.1.3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案列——何多苓工作室
地址:四川成都犀浦镇
业主:何多岺
建筑设计:刘家琨(合作:卿利蓉) 建筑面积:400m2 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设计期:1995年 建成:1997年
图片来源:/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营地建筑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由墙
作出的建筑表述。墙是最根本的 建筑元素;墙是中国建筑文化中 最恒久几乎最廉价易行的构筑方
式--砖混结构的自然产物,从经
济上,文脉和艺术素材上,墙都 具有"低技"理念最内在的属性。
图片来源: / ; /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空中小庭院处骤然转折,进入突现的天井,
一条飞廊凌空斜穿而过,并从上空折返回 刚才经过的房间,迷宫化的空间和线路由 于观察角度的突变而顿时变得清晰,使人 明白刚才身在何处。这条使人进入非常状 态的飞廊是整幢建筑的机锋所在,它破解 了稳定严谨的正方形体,所到之处焕然一 新。
图片来源:/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之美
2.1.3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案列——犀苑休闲营地
结构外观——展示丰富的墙而非结构
长长的低矮的卵石墙就地取材,穿插于绿 地之间,相对于抽象的大片实墙,这些卵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1.刘家琨简介
让技术以和谐的方式介入建筑与其环境的创作中
1.1 成长经历
1.2. 主要荣誉
1.3. 设计理念图片来源:图片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之美
2.1.3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案列——何多苓工作室
目标—追求直线围合砌筑墙体的精神空间
何多苓工作室的基本构成是一个金石印章般外形 简单内部繁复的正方形体。围合的主题由于建筑
处理得以强化:封闭的立面,防卫性的厚墙,以
及墙与墙之间的间隙;孔孔相套的窗洞强调出内 部的空间层次感,狭长的缝隙与其说是为了表现 光线的明亮,不如说是对比出室内的阴影。
图片来源:《此时此地》 刘家琨 ; 《此时此地》 刘家琨 课程讨论组成员:潘艳茹/王玉婕/舒博/赵紫晔/雷力/苟旻/尹子祥/杨禛俊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之美
2.1.3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案列——犀苑休闲营地
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 犀苑休闲营地的总平面布局受到一副清代园林图的启发, 总体上力求营造单纯平远的散点透视式的人文风景。 小河既已成为场地的核心风景,自然应当充分展现;建筑 循边而建,可以留出较大较完整的场地空间。此外,地质 初控也表明河边有流砂不宜修建,一个周边式的布局原则 就此确定了。以此为出发点,开始刻意追求,以房代墙的 围合方式,离散独立的游牧式布局,阻断与轴线偏转.
刘家琨 Liu Jiakun
2.1 砖混结构之美
2.1.3 艺术家工作室系列案列——何多苓工作室
结构效果—抹灰刷涂料——隐藏
何多岺工作室采用砖混结构,砖的质量很
粗劣,刘家琨将其看做本乡本土的产物。
本建筑按照砖混结构规范设计,墙角保持 直角围合式砖混结构的特征。由于这个设 计的主题是砖混结构在空间表现力方面的 探讨,而不是砌筑方式的表现,由此,内 外墙处理像当地惯常做法一样,采用了抹 灰刷涂料的方法,简化了问题。砖混结构 产生的原因就是人们只想花砖结构的钱而 又想得到混凝土建筑的空间效果,这里是 一次极端一些的实验。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地讲, 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 又称钢筋混凝土混 合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 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可以这样说, 砖 的形状越规则, 砂浆的强度越高, 灰缝越薄越均匀, 砌体的强度就越高, 房屋的耐用年限就越长。 砖混结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a. 由于砖是最小的标准化构件, 对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要求低, 可砌成各种形状 的墙体, 各地都可生产。b.它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c.可节省水泥、钢材和木材, 不 需模板, 造价较低。d.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简单。e.砖的隔音和保温隔热性要优于混凝土和其他墙体材料, 因 而在住宅建设中运用得最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