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注册建筑师—建筑结构知识点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地基与基础

7.1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7.1.1.土的浮力作用是重力水来的,砂土地基上的多层建筑,施工期间完成沉降量的80%,高压缩土上的多层,完成5-20%。

7.1.2.黏土矿物蒙脱石亲水性最强、高岭石亲水性最弱。

7.1.3.土的三相、三相基本物理指标“密度、相对密度、含水量”含水量:水质量与土质量之比

7.1.4.土的孔隙率、空隙比

7.1.5.黏性土的塑限、液限、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稠度IL),液性指数小于0—坚硬,大于1—流塑,0-1—塑性区间。塑性指数代表可塑范围大,接收水能力强。

7.1.6.岩石分类:岩石、碎石、砂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碎石和砂土统称无黏性土。黏性土是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黏性粉土是大于10小于17。淤泥质土包括淤泥和粉土

7.2地基的强度与变形

7.2.1.地基的强度是土的抗剪强度,地基的变形是土体受压引起的沉降,土体被荷载挤压挤出的剪切滑移称为地基失稳。土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沉降量大、压缩系数大。土的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与土密实度的关系成反比。

7.2.2.土的抗剪强度与土的剪切角(内摩擦角)和粘聚力有关,砂土内摩擦角随土变细逐渐降低。

7.2.3建筑荷载是地基变形的原因,地基自重未沉降完毕的土称为欠固结土,大多数土层已经沉降完成,建筑物沉降大多是建筑物的附加应力引起的。

水位下降时候,沉降范围内的土重度由原来浮重度变为天然重度,也就是土自重变大,需要止水和回灌措施。

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较深,空心地下室会引起地基土回弹,引起地基回弹变形。

7.2.4.确定地基变形的计算深度的方法“修正变形比法”

7.2.5地基变形的控制:砌体结构—局部倾斜控制、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沉降差控制、高层和高耸结构—倾斜值控制。建筑地基变形允许值“砌体—高压缩土0.003、低压缩土0.002框架—高0.003L低0.002L”

7.3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

7.3.1地基基础设计分为3个等级

7.3.2甲级—承载力计算,甲级乙级—变形设计,丙级特殊情况—变形验算,经常受水平荷载、高耸结构、和挡土墙以及建在斜坡或者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该验算稳定性。基坑工程要稳定验算,地下水埋藏较浅—抗浮。

7.4基础设计

7.4.1基础埋深确定:建筑物用途、基础形式、有无地下室,荷载性质及大小,工程地质水文、周边建筑基础埋深、地基冻涨和熔陷。

7.4.2基础上层土比下层土好,宜利用上层土,基础埋深≥0.5M。箱筏基础—1/15桩箱桩筏1/20

7.4.3地基承载力验算:所有建筑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基础底面压力偏心距e≤b/6。

7.4.4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基础台阶宽高比,混凝土1:1、砖基础1:1.5.

7.4.5扩展基础:混凝土(C20)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基,锥形:200 1:3阶梯型300-500

垫层厚度>70垫层C10,保护层40/70

7.4.6柱下条形基础:柱距1/4-1/8 翼板厚度200 1:3,条形端部外深1/4,柱梁交柱边到梁边最小50.

7.4.7筏形基础:梁筏400板筏500 墙厚250;箱型基础:顶板200内墙200外墙250底板300;箱体高度不小于箱体长度1/20,且不小于3M。

柱子荷载较大等厚度筏板受冲承载力不足:增设柱墩、筏板下增加板厚、抗冲切钢筋等措施。

7.4.8桩基础:摩擦桩、端承桩

应进行沉降计算的桩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建筑,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下软弱土的乙级建筑,摩擦型桩基。

7.4.9桩和桩基的构造

摩擦型桩中心距≥桩身3倍,扩底灌注桩中心距≥扩底直径1.5倍,扩底直径≤桩身3倍,桩底进入持力层宜为桩身直径1-3倍。

桩承台宽度≥500mm,桩边缘到承台边缘≥150,条形承台梁≥75,承台厚度≥300、承台混凝土C20,保护层40 、70。

承台连接梁1/10-1/15、250、400。

7.5软弱地基

7.5.1天然地基——人工处理——人工地基

不是所有软弱地基都需要处理成人工地基,注意:对淤泥质土减少扰动,宜先重高后轻小、活荷载较大,使用初期控制加载速率、,

利用软弱土做持力层时候:1.宜利用上覆较好土层做持力层,上覆较薄,减少扰动。2.冲填土、建筑垃圾及性能稳定工业废料,当均匀性较好,均可做持力层。

7.5.2软弱土处理:基础梁、换填、桩基

7.6沉降缝(2-3—50-80 4-5 80-20 6以上120)

7.6.1设置位置——转折、高差大、荷载差大、长高比过大的砌体、地基土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建筑结构和基础类型不同、分期建造房屋交接

7.6.2砌体防止不均匀沉降≥3层长高比≤2.5 当长高比2.5-3之间,建筑不转折或少转折7.6.3大面积地面荷载:大面积填土,宜在基础施工前3个月完成。

7.6.4冻涨土:室外台阶散水与主体脱开,分段≤1.5m,坡度≥3%

7.7土压力和支挡结构

7.7.1主动土压力≤净土压力≤被动土压力(三铰拱作用.有利)

7.7.2挡土墙-重力式(<8M)、悬臂式、扶壁式、锚杆式、锚定板式、土钉式

7.7.3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三级,一级最严重。

第二章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

2.1地震常识

60-(浅源)300(中源)-700KM(深源地震)

3(小地震)-4.5(有感地震)-6(中强地震)-7(强烈地震)-8(大地震)-9(特大地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烈度6度及以上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2.2抗震设计三水准目标

小震不坏(基本烈度-1.5)中震可修(基准烈度)大震不坏(基准烈度+1)

2.3抗震设防分类

2.3.1特殊设防(甲)重点设防(乙)标准设防(丙)适度设防(丁)

2.3.2甲类(特殊设防):三级医院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门诊、医技、病房楼/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传染病任务的疾控中心/国家级信息中心建筑

乙类(重点设防):二三级医院门诊、医技、病房楼/消防车库及值班用房/县级以上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体育场30000单区段5000体育馆4500商业建筑17000单区段7000㎡办公建筑80000㎡博物馆档案馆10000㎡会展建筑5000人以上教学宿舍及食堂均乙类

2.5.1第一阶段设计(弹性阶段)

抗震承载力验算——小震不坏—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烈度)设防目标

抗震变形验算(正常使用验算)——中震可修——仍第一水准地震烈度

2.5.2第二阶段设计(塑性阶段)

弹塑性层间位移——罕遇地震作用下—第三水准烈度地震

单层钢混排架1/30 钢混框架1/50 多高层刚结构1/50 剪力墙、筒中筒1/120

2.6场地的选择

2.6.1有利、一般、不利、危险,对不利避开、无法避开采取措施;危险严禁甲乙类、不应建造丙类。危险: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及发生在断裂带上可能地标错位的部位2.6.2液化土

碎石、砂砾渗透性好、剪力强、少液化;黏土粉质黏土土间有粘性不宜液化;粉土和砂土液化。

地面下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和粉质黏土)6度设防以外应进行液化判断。消除地基液化沉陷措施:

全部消除——桩基、换填、加密法加固(处理到液化土之下)、深基础(基础再液化土之下)2.6.3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场地内存在断裂带时候应进行评价,下列情况可不评价。

1.烈度小于8,

2.烈度为8.9时候,断裂土层覆盖厚度分别大于60/90.

2.7建筑形体及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2.7.1不规则建筑应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建筑应进行研究论证,采取特别加强,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