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史-社会交换理论)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社会控制)【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社会控制一、名词解释1.社会控制答: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社会控制的刚度答:社会控制的刚度是指越轨行为受到社会制裁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制裁强度的高低。
刚度越大,表明越轨行为受到制裁的可能性越大,受到的制裁越严厉;反之,表明制裁的可能性越小,受到的制裁越轻微。
刚度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越是严格依据社会规范对越轨行为实施制裁,控制刚度越高。
3.社会控制的度答:社会控制的度,是指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限制的程度。
①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致密度②三者关系:力度、刚度、致密度既是社会控制度的三个维度,同时三者之间也应该有一个协调、耦合的关系。
其中,力度和致密度是由社会预先规定的,刚度则是由社会控制实施过程的状况决定的。
4.越轨行为答: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
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5.规范真空答:“规范真空”是指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社会结构变动加剧,产生许多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这些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超出了原有社会规范的约束范围,因而出现没有相应社会规范约束的状况。
6.控制失灵答:“控制失灵”是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社会规范正在逐渐失去约束力,不再具有引导与制约社会价值观与社会行为的功能,而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尚未建立或虽已建立但无相应约束力,出现社会规范失去控制作用的状况。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文化展示)
第十五章文化展示5.15.1 复习笔记第一节文化撰写民族志是建立在田野工作中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人类学家从事田野调查,之后要写出一个作品,描述那里的文化,这就是人类学的文化撰写。
起初,人们认为民族志只是人类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后来,人类学界普遍认为,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成果。
随着人类学的理论发展与经验积累,民族志的写作思路、写作方式、文章结构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一、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1.“传送带”——现实主义民族志早期的纪实作品始于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写法。
现实主义民族志撰写的9个方面的特点是:(1)民族志的叙述结构是全貌的民族志(total ethnography),逐一考察文化的组成部分或社会组织,提供关于地理、亲属关系、经济、政治和宗教等方面的详细图表;(2)民族志作者不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个权威叙述者在叙述客观的事实;(3)个人的存在通常被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创造了一个规范的角色模型;(4)提供地图、图表和照片作为“真的到过那里”的象征物;(5)分析时空坐落或发生的事件,从而来表述真实生活的细节;(6)提供资料,并忠实地表述当地人的观点;(7)写作风格趋于一般性的描述,而不是对个别事实进行细致的探讨,被研究的个别事项(仪式、婚姻、政治组织等)很少具有个性,而是具有典型性;(8)使用专业术语;(9)对土著的概念加以注释。
2.“深描”——解释人类学民族志格尔兹认为,文本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描写的系统,它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行为学意义上的——“文化即文本”,并试图真正从情境上去研究和解释文化。
格尔兹开创了“深描”的方法,即在特定的情境下探求并解释文化的意义。
格尔兹所说的写作,就是“深描”,就是对社会活动进行具有丰富意义的、全貌的描述。
在“深描”的过程中,文化撰写的技巧从堆砌事实转换为象征意义的解释和交流。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文本资料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一、导论(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及学科名称的发展1.学科名称的定义2.学科名称的发展(二)对文化人类学有贡献的重要思想家二、古典进化论学派(一)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与研究组织的建立2.殖民贸易的促进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1)达尔文生物进化的理论。
(2)斯宾塞的进化概念和社会进化的理论。
(二) 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泰勒的"文化"定义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1) 所有进化论的相同看法;(2)泰勒提出的两大原则;(3)泰勒划分进化的三个阶段。
3.泰勒的宗教理论(1)泰勒的宗教定义;(2)宗教观念产生的原因;(3)万物有灵论。
4.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1)比较法;(2)残存法:(3)统计法。
(三)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1.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理论2.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1)氏族的涵义;(2)氏族社会与国家;(3)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o3.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1)亲属称谓的两种基本形式;(2)家庭在人类历史上的五个阶段。
4.对摩尔根的评价(1) 主要贡献;(2)理论缺陷。
(四)其他进化论者的研究1.巴斯蒂安的人类心理一致说(1)人类心理一致说;(2)基本观念与民族观念。
2.巴霍芬的母权论(1)最初的家庭是以女性计算世系的;(2)母权制度或妇人政治;(3)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是由妇女完成的。
3.麦克伦南的内外婚姻制度(1)内婚制;(2)外婚制。
4.弗雷泽的《金枝》(1)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2)相似律与接触律;(3)图腾的定义。
5.韦斯特马克的父权制6.马雷特的泛生论(1)泛生论;(2)泛生论与泛灵论的主要区别。
三、传播论学派(一)德、奥历史传播学派1.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1)文化发展的图集;(2)形式的评判标准;(3)民族学对象。
2弗罗贝纽斯的文化神话理论文化圈及其特征。
3.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1)形式标准;(2)量的标准。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8)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3.1.1复习笔记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式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
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勒温传统所代表的研究范式勒温传统主要是指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创立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心之后,他与同事、学生及其后继者围绕着场论的思想和方法所进行的研究。
1.勒温传统的主要理论假设勒温传统的假设前提:(1)认知一致性假设,即人们有一种最大限度地提高内在认知一致性的行为倾向,因此人们在群体中也是按照尽可能提高人际关系的内在一致性的方式去行动的;(2)格式塔心理学的信仰,即整体与部分存在这样一种前后关系,即不能用分离的部分事物的特征来推论整体的特性,但与此相反,整体中部分的情况则明显地是由其整体的内在结构的规律性来决定的。
2.该范式的主要研究方法与课题(1)勒温传统所倡导的仍然是实验的社会心理学,但是实验不单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手段,它还包括了态度、观点和方法论意义,勒温传统的实验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实地研究。
(2)勒温传统所研究的主要课题有:紧张系统理论与蔡加利克效应,奥芙散金娜的确证实验,利斯纳和马勒关于替代价值的实验,抱负水平研究,群体氛围的实验研究,群体压力的实验研究,多伊奇的合作与竞争理论,费斯廷格关于认知失调的研究,海德关于人际关系认知理论的研究等。
二、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1.基本假设该范式在研究假设方面不同于勒温传统的认知一致性假设,它认为人类和动物的全部行为完全可以从刺激—反应模式中得到解释,这正如行为主义的奠基者华生所说的,行为主义者完全可以重写一部客观的心理学,但决不用诸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灵、内容和在内省上可证实的意象等术语;相反,这部心理学可以用刺激和反应、习惯形成、习惯整合等术语来加以表述。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史-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2.1.1 复习笔记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由于他第一个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为社会学做了奠基性工作,被西方社会学界公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第一节实证哲学的基本精神一、“实证”概念的含义孔德指出,实证主义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概括在“实证”这个概念中,他把实证概念列于他所创立的新哲学之首。
1.实证概念的含义实证概念有以下含义:(1)实在的而非幻想的;(2)有用的而非无用的;(3)可靠的而非可疑的;(4)精确的而非含糊的;(5)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2.知识的划分“实证”是孔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他把实证精神奉为人类智慧的最高体现。
他指出,实证的思维方式是对以往一切思维方式的超越。
实证哲学的诞生是个标志,它把一切知识划分为前实证阶段和实证阶段。
根据实证概念的基本性质,所有前实证阶段的知识都是幻想的、无用的、可疑的、含糊的和绝对的,实证阶段的知识才是实在、有用、可靠、精确和相对的。
3.科学孔德把实证知识看做科学的象征,正是实证精神把科学同神学及形而上学区别开来。
在前实证阶段,人们纠缠于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即那些既不能用观察到的事实加以验证,也不能用事实加以推翻的问题。
而科学的基本特征就是拒斥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科学知识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必须能“证之以实”。
二、人类知识的发展阶段孔德认为,每一个知识门类,都经历过三个不同的理论阶段:神学(虚构)阶段、形而上学(抽象)阶段和实证(科学)阶段。
1.神学(虚构)阶段(1)在神学阶段,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超自然的存在物造成的,是在某种超自然力量支配下发生的。
(2)神学阶段的知识特点是,运用虚构的图像和拟人化类比寻找一切事物的终极起源和终极目的,运用想象寻找存在的超验本质。
即使这些图像是真实的,也只是把困难往后推,因为人们所规定的认识目标本身就是虚构的、注定无法解决的。
2.形而上学(抽象)阶段(1)形而上学阶段与神学阶段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人们仍然追求关于事物本质的绝对知识,同样认为感觉与经验不足以提供这类知识。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社区)
第十章社区1.10.1 复习笔记第一节社区概述一、社区的含义及构成1.滕尼斯的社区概念当今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es)提出的。
1887年,滕尼斯写了《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以论述社会的变迁。
他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状态,共同体(gemeinschaft)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社会是由契约关系和理性意志形成的社会组合。
在这两种社会组合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性质的不同:前者是一种依存关系,即共同体状态;后者是利益关系,人们因谋求自己的利益而结合。
后来,美国学者用community来翻译gemeinschaft,而我国学者将community译为“社区”,与“社会”(society)相对应。
2.社区的含义社区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在一定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及其活动区域。
(1)社区包括以下几层含义: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②社区由一定的人群组成;③在社区活动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意识;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社区与社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社区和社会指的都是人类生活的群体形式,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社区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式。
不过,从社区概念的内涵看,社区与社会有着明显的区别:①社会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社区意识等;②社会不注重地域概念,而社区则强调地域特征;③社区更强调具体地域内的人群关系,强调这种关系的亲和性;④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
3.社区的构成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实体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社区的实质是相互关联的一群人,即具有一定规模的社会群体。
(2)一定的地域界限。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
第五章定量研究方法4.5.1 复习笔记第一节问卷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是采用一种预先设计好的结构化、标准化的问卷作为资料收集工具的一种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有着自身的特点。
(1)问卷调查是一种典型的定量研究手段,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得丰富的量化资料,可以说,问卷调查就是通过对这些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来获得研究结论的一种手段。
(2)问卷调查主要是按照有特定设计要求的问卷、程式化的程序和系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来收集研究资料,“标准化”是问卷调查中的一个极为明显的基本特点。
(3)问卷调查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大样本的问卷资料来推断研究总体,因此大多数问卷调查研究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即通过一定的方式从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出必要的样本,并从对样本的统计分析来推断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的总体状况。
(4)问卷调查的逻辑过程与个案研究从经验事实来构建理论相反,它从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理论命题、理论假设出发,然后收集资料来验证或证伪这些研究假设。
一项问卷调查任务的完成包括如下几个基本环节:问卷设计、抽样设计、试调查、调查的组织实施、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撰写研究报告。
一、问卷设计1.问卷的结构问卷是以书面问答为主要形式的问题表格,用以收集有关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资料。
一份完整的问卷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以及结束语等主要内容。
(1)封面信这是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简短精练、言辞中肯的短信,用于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的目的、调查的大致内容、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对调查结果的保密性以及调查主办者或调查员的身份。
(2)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对于一般性的指导说明,常常在封面信之后以“填答说明”方式给出,提出问卷填答的方法、要求和注意事项。
(3)问题与答案问题与答案是问卷的主体内容,它又可称为题器,即指作为调查者的研究工具而设计的具体问题。
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提出理论假设并确定了指标体系后,进一步就是要将指标体系分解成一道一道的具体的问题。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和典型题详解(教育、社会与人)
第3章教育、社会与人3.1 《大纲及指南》课后习题详解一、简答题1.教育的文化功能有哪些?答: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人类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教育对于文化保存与发展的作用,构成了教育的文化功能。
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是文化传输的重要工具,既是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教育传递着文化,因而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捷、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华。
如果人类文化不从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那么人类文化就得不到保存、积累和发展。
教育传递文化,将人类的精神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成为整个生命的一部分,人类的精神财富便有了具有再生功能的“保险库”。
(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文化既然可以传递,也就可以传播交流。
文化的传播,一般指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传输过程,是单向的;而文化的交流,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相互传播,是双向的或多向的。
文化的传播交流,可以通过教育、战争、贸易、移民等途径和手段来进行,学校教育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
教育是使人学会更好地进行交流,并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吸取益处的重要工具。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即教育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摈弃社会文化的糟粕,发扬其精华。
这就需要教育对“文化”进行筛选,把经过选择的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以促进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因而教育对文化也具有提升的功能。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转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它撷取文化的精华作为教育的内容,提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观念、态度与知识、技能,并通过一整套价值标准和评价手段进一步保证和强化这种选择的方向性。
(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地更新与创造文化。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社会问题)
第十二章社会问题1.12.1 复习笔记第一节社会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的含义、特征及类型1.对社会问题概念的几种理解默顿等人认为,社会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社会期望的事物被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的东西被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脱节。
一般而言,社会问题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社会问题,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
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安全运行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社会学一般从狭义上理解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一般认为,社会问题包含下述四种要素:(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2)这种失调情况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4)这种失调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3.社会问题的特征一般地说,社会问题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遍性和变异性、复杂性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客观性和主观性以及时空特征。
(1)普遍性与变异性社会问题的普遍性有两重含义:①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存在社会问题;②一个国家和社会在其不同时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普遍的。
同时,社会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时代又有不同,这就是其变异性。
(2)复杂性与周期性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社会问题的成因是复杂的;②社会问题的影响是复杂的。
社会问题的周期性是指社会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反复出现的特性。
(3)破坏性与集群性社会问题的破坏性是指它违背了人们所希望的社会状态,不符合人们的价值期望,并对人们所期望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社会问题的破坏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它打断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②社会必须动用社会资源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造成了浪费。
③它给社会进步带来障碍,不利于社会发展。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人类学的理论进程)【圣才出品】
第二章人类学的理论进程1.试述人类学进化论的要点。
答:进化论是人类学的第一个里程碑,它是人类学形成的标志性学说。
进化论人类学分早期进化论人类学和新进化论人类学两大类属。
前者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后者产生于20世纪的中后期,两者之间相隔近百年。
早期进化论认为,各民族的文化都循着同一路线进化,各民族所遵循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是相同的。
各民族之间存在差异是因为进化的速度不同,而其进化的阶梯一样,因而,西方人类学家称其为“单线进化论”。
早期进化论因而遭到很多批判。
新进化论同样承认文化的差异在进化,文化由低级向高级进步。
但新进化论认为进化不是像摩尔根所说的那样以食物工具和制度为标志,而是以“能量获取”为标志。
新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怀特及其追随者被称为“普遍进化论”和“多线进化论”,在文化理论方面取得新的成就,使进化论获得了新的生命。
人类学进化论要点: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社会文化进步的路线和阶段一致、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致。
人类学进化论在认识人性与文化“进步”方面确定了一些系统的方法,但过分强调通则,由文化特质构拟的理论模式根基不足。
2.试述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特点。
答:把文化模式论用于解释人与文化的关系,就形成了文化人格理论。
人类学家在进行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时,主张人的人格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并主要关注文化的传承。
他们所使用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濡化”,即个人接受社会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的过程。
他们认为,个人是通过对文化的学习、适应来掌握应付环境的手段的,因此,文化对个人的个性、认识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代表人物是本尼迪克特和米德。
3.迪尔凯姆对人类学理论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社会决定论认为,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化简到心理和生物层次;社会先在、外在和独立于个体并大于个体之和,因而能对个体形成强制;社会的强制力来源于无形而有力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而以圣、俗分类为基础的宗教则是社会的核心形式;人们对自然界的分类依据社会文化分类,社会文化分类则依据二元对立原理;上述所有社会现象都有现实功能,因而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圣才出品】
第九章婚姻、家庭和亲属制度一、名词解释1.核心家庭答:核心家庭也称小家庭,是当代绝大多数民族群体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由夫妻和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的家庭关系:夫妇关系和亲子关系,具有性的、经济的、生育的、教育的和情感的等基本家庭功能,它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家庭中人际关系简单化,夫妻关系和系嗣容易倾向平等。
然而,家庭中人口和代际关系的简化也给家庭生活的相互支持和扶助带来问题。
2.主干家庭答:当核心家庭的一位男性子嗣已婚,在亲子连接系列上的这一家庭结合,称为主干家庭。
因继嗣的需求,在行长子或幼子继承制的民族中,长子或幼子成家后仍留在父母家,就属主干家庭类型(嗣子以外的子女一结婚便独立出去)。
这种家庭形态是与嗣子单独继承制相结合的,通过如此反复,使作为制度体的家庭同家产一起按直系代代相传。
3.亲属称谓答: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的一类术语,在某一特定的语言中是一套符号化的词语,是标注某人——经常是自我——的亲属(通常是“他人”)的特定类型。
在一套亲属称谓系统中,可划分出包含自我的血亲(通过共同继嗣)和姻亲(通过婚姻)亲属的位置领域。
随着与自我的系谱距离加大,表明亲属关系更之疏远,通常是姻亲关系比同宗关系更为疏远。
在一些社会中,某一单位的所有成员中,只有自我归属的这个单位的所有成员被认为是亲属,并且亲属称谓被指代所有本单位而非外单位的成员。
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化可有几种相关的连接亲属称谓和亲属类型的选择系统。
4.继嗣和继嗣群答:继嗣是指两代以上的亲子关系,而且这种联系为该社会所认可。
所谓继嗣群,通常是指根据继嗣原则组成的一群由共同的祖先遗传下来的血亲。
不过,界定的继嗣群范围不能太广,现存的有社会意义的继嗣群都强调了一部分亲属之间的联系。
二、简答题1.简述继嗣和继嗣群的内容。
答:继嗣是指两代以上的亲子关系,而且这种联系为该社会所认可。
所谓继嗣群,通常是指根据继嗣原则组成的一群由共同的祖先遗传下来的血亲。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文化适应)【圣才出品】
第十章文化适应1.试述濡化、社会化和涵化三者的概念。
答:(1)濡化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继承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这一概念首先由赫斯科维茨提出,认为濡化是把人类和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学习经验,能使一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和延续中,借此种经验以获得在该文化中生存的能力。
濡化的含义如下:①教化与学习:这主要指个体或群体通过文化上的代际传递,建立社会的价值系统,使该社会延续与发展。
②文化延续:文化延续是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界而特有的延续方式,而濡化表现为个体对于整个群体的文化的内化过程。
人们总是通过与他人展开的共同活动,依照传统或经验形成共同的思维与行为方式,让整个社会的文化按照一定轨迹延续下去。
文化延续在其社会过程中的表现既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显而易见的。
③族群自立:濡化是促成个人发展和社会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成员在文化上确立认同感与一致性的存在过程,是族群自立的基础之一。
(2)社会化①社会化和濡化的区别濡化是指整体上领会某种文化特性特点的过程;社会化则是从一种普遍意义上概括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需求和获得规则。
进一步地说,濡化和社会化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个人或群体内化某种文化类型或生活模式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过程;后者强调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特点和条件,常用社会结构、内容、背景和所扮演的角色等衡量。
②社会化社会化既包括特定社会文化的延续,同时也有多元文化重组与整合的含义。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中,社会化也是超越单一文化获得文化整合的过程,它既指文化系统内部的文化濡化过程,也指文化系统之间互相吸收、彼此整合的文化涵化过程。
从濡化和涵化意义上说,社会化成为一切社会进行运转的功能性前提条件,这对任何社会的文化与社会再生产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化是获得文化整合的涵化过程。
社会化既包括特定社会文化的濡化与延续,同时也有多元文化重组与整合的过程含义。
也就是说,它既包括儿童成长为成年人这一初级社会化过程,也包括文化传承的次级社会化过程。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体质人类学)【圣才出品】
第四章体质人类学1.体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答:体质人类学试图了解当今和过去人类的体质结构,该体质结构在人类行为中发挥了怎样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和行为如何与人类生存环境相整合等问题。
也就是说,在体质人类学领域,纵向的研究是追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起源与进化过程;横向的研究则是探讨族群的多样性、人类生物性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与反应等。
而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研究,都是从人的生物属性角度理解文化、环境、行为等诸多因素对人类生物特性的塑造,以及人类生物属性进化和多样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体质人类学关注以下几个领域的问题:人类的多样性、人类的起源、分子生物学证据、行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等。
2.人类的起源与大致进化过程是怎样的?答: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通常认为两足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发达的大脑、语言和意识以及社会组织等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而人类的这些特征是何时、何地、如何起源的则众说纷纭,也是人类学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1)早期人科和直立行走南方古猿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科化石。
人科有别于人类,它包括南方古猿属和人属。
专家对直立行走的意义给予了归纳,即运送说、视野说、散热说、节能说、收获说、展示说。
运送说认为直立行走将双手从行走中解放出来。
(2)能人和直立人按照时间顺序,南方古猿之后,出现了能人,指的是这个物种是能制造工具的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们经过研究确认了人属的另一个种,即直立人,过去,一直被称为猿人。
我们常听说的北京周口店的中国猿人、爪哇的直立猿人、阿尔及利亚的毛里坦阿特拉猿人,虽然地区性不同,但均属直立人种属。
在亚、非、欧三大洲都发现了直立人化石,大约生活在距今200万至20万年前。
在1929年开始的北京直立人遗址的发掘过程中,除了发掘出来自40多个直立人的头骨、锁骨、月骨等化石和大量石器等,还发现了用火的痕迹,主要是很厚的灰烬并夹有烧焦的木炭。
这成为追溯人类进化历史的一个重要发现。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十一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1.11.1 复习笔记第一节社会变迁一、社会变迁的含义与类型1.社会变迁的含义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既包括社会整体的变化,也包括部分的变化,但一般社会学家更关注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方面的变化。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的一切变化,特别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
2.社会变迁的类型依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变迁可以区分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1)按照社会变迁的规模,可以分为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
整体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结构和制度体系的变化,局部变迁是社会的某一或某些部分的变化。
(2)按照社会变迁的方向,可以分为进步与倒退。
那些有利于促进人类的福利、平等和发展的变迁被称为社会进步,而阻碍甚至与此相反的变迁被认为是倒退。
(3)按照变迁的性质,可以分为进化与革命。
进化是社会缓慢的、有秩序的变化形式。
革命则是社会剧烈的、本质性的变化,它是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4)按照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程度,可以分为自发的变迁与有计划的变迁。
自然而然发生的社会变迁称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它并非是人们刻意追求、有意干预而发生的。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设计而推动的社会变迁。
二、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环境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制度因素、社会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因素、科学技术因素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等等。
其中,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对于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作用。
三、社会变迁的理论1.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马克思的社会变迁理论主要包括如下基本原理:(1)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会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
(2)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建立于其上的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具有反作用。
(3)社会变迁具有整体性特征,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带来整个社会的变化。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考古与文化)
第七章考古与文化5.7.1 复习笔记第一节考古文化一、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archaeology),或称考古人类学(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在美英的学术传统中是人类学的四个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去,研究方法是通过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或者与人类社会相关的遗迹、遗物或者遗迹现象进行研究。
和人类学其他分支一样,考古学也总是通过研究某一特定时空的社会和文化来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
在理论上,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性及其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考古工作的共同旨趣。
二、考古的人类学研究1.考古学文化考古学家认为,可以将含有相同或相似器物的组合合并到一起,建立一种与人类学中“文化”概念相类似的单位,即“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家致力于构建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架构。
文化史的重建成为这个时期考古学研究的主旋律。
2.功能与聚落考古(1)对于文化变迁的观点也受当时人类学界传播论学派的影响,在研究中注重对文化传播现象的关注,并引入“文化圈”的概念来概括和比较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
(2)一些美国考古学者试图对文化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复原,将其视为理解文化、研究文化功能的一个出发点泰勒(w.Tylor)在1948年发表的《考古学之研究》一书中,把文化功能观点引入了考古学。
他主张把具体文化当做系统而不是文化特征的集合。
从保存在考古材料中的各种信息来探索功能关系,不但使个别器物的意义变得更为重要,而且有可能从整体上把史前文化作为一种系统来复原。
聚落考古也成为对史前社会展开综合研究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3.新考古学(1)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的新考古学(new archaeology)思潮中,宾福德(L.Binford)发表《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强调考古学要全面研究人类“文化”这个系统,更明确了美国考古学的人类学特征,并在世界范围引起很大的反响和认同,开启了“新考古学”的篇章。
在美国以宾福德为首的新考古学派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就成为美国考古学界的正统。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族群研究)
同等学⼒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平考试⼤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社会学概论-族群研究)第⼗⼀章族群研究5.11.1 复习笔记第⼀节族群与族性⼀、族群1.族群的要素族群是分享共同的历史、⽂化或祖先的⼈群。
⼀般来说,族群具有如下要素:(1)共同的名称;(2)共同祖先的神话;(3)共享的历史记忆;(4)共同的⽂化元素;(5)历史家园的联系;(6)团结感。
这就表明,族群成员共享将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化传统和历史。
因为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所以族群成员共享某些信仰、价值观念、习惯、风俗以及规范,⼜因为共享的⽂化特征,所以他们将⾃⼰界定为与他⼈不同的和特殊的成员。
族群的区分主要涉及语⾔、宗教、历史经历、地域和家园、亲属关系和祖先、⽣活⽅式和群体认同等特征。
然⽽需要注意的是,族群成员在族籍诉求上常常带有明显的主观⽂化认定,在族群范畴上则具有场景的变动性与可拆合性。
2.民族和族群民族和族群是有区别的。
民族(nationality)就是⼀个带有家园感情与拥有政治⾃主权利的族群,⽽家园则是他们拥有独占权的地理区域。
这种区分强调民族是⼀种被制度化了的族群⼈类共同体,它不像族群那样富有场景的可拆合性。
国家(state)常与民族(nation)组合起来指称为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实体。
3.三种分类体系现时世界的情况显⽰,对于族群/民族⾝份的确⽴存在三种分类体系:(1)国家分类体系,主要⽬的在于进⾏有效的⾏政管理,在法律上和权利上保障不同族属的平等地位;(2)学者分类体系,这⼀体系所探讨的族群,与采⽤法律形式之命名相当不同,但有时学术与国家之间也存在协商与共谋的关系;(3)族群⾃⾝的主观认定,即族群⾃⾝的⾃我分类。
⼆、族群的特质1.起源神话⼀个族群的出现,通常有两种⽅式:(1)⼀个现存族群的⼀部分分裂⽽形成⼀个新族群;(2)两个或更多的现存族群的成员融合⽽形成⼀个新族群。
每⼀个族群都有族群起源的神话。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笔记和课后习题(应用社会学-环境社会学)
第六章环境社会学3.6.1 复习笔记第一节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一、环境问题及其由来1.环境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它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其中心事物是人类。
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
根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环境加工改造的程度,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环境可分为以下四类: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与环境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不仅影响到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人类社会自身构成了威胁。
(1)环境问题的类型理论上讲,按照环境问题产生的动力不同,它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
①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②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另一类是由于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
(2)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①土地资源严重流失,荒漠化面积越来越大;②森林资源越来越少,热带雨林破坏严重;③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面临危机;④城市恶性膨胀;⑤垃圾成灾;⑥物种不断减少,野生动植物大量灭绝;⑦世界人口急剧增加;⑧渔业资源急剧减少;⑨臭氧层破坏;⑩全球变暖;⑪酸雨污染;⑫水域严重污染;⑬放射性污染和有毒化学品(包括农药)污染普遍增加。
其中,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和酸雨也被称为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3)中国的环境问题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具体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风沙、生活垃圾污染、绿化不足、森林破坏、公共场所污染、农药污染、荒漠化、工业垃圾污染、海域污染、野生动植物减少、耕地减少和质量下降,等等。
二、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社会学答: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我国学者郑杭生给社会学下了如下定义: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也即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二、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认识?答:(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应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应当把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视角并将之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②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不能把学科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作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③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社会学的特征是什么?答:社会学的特征主要包括:(1)综合性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综合性特征表现在:①社会学不是仅仅研究某一类社会现象,而是以研究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社会现象为己任,并且在研究这些社会现象时不是从某一社会关系中去研究现象或事物的某一种属性,而是要联系多种关系、多种因素对某种社会现象作综合分析。
②它在研究某一领域的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借用这个领域专门学科的观点和概念,使其与社会学的观点联系起来,对现象作综合考察。
(2)经验性社会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这是因为社会学的经验性特征比较突出。
经验性特征表现在:①社会学知识体系中的经验研究是这个学科的基础,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理论和方法,没有经验研究就不会有社会学。
②它最初是在实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把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变成一门科学。
(3)应用性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1.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有哪些阶段。
答:任何一项完整的社会调查研究都需要经历准备与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等几个基本阶段。
(1)准备与设计阶段准备与设计阶段包括确定研究课题、初步探索和调查研究总体设计等步骤。
①进行一项社会调查研究首先必须确定研究课题,即必须说明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进行这样的研究,研究的类型和基本假设是什么。
确定研究课题为整个研究规定了工作方向、目标。
②课题确定后,要围绕课题进行初步探索,包括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形成初步的研究假设,并将假设经过操作化转化为具体测量指标。
③准备的第三个步骤是调查研究的总体设计,其内容包括确定研究范围、研究单位和研究内容,选择收集资料的方法,制定调查问卷或调查量表,并在人员、物质、日程上作出具体安排。
(2)资料收集阶段收集资料阶段包括确定调查对象、运用具体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对资料进行初步编录整理。
资料收集是调查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经常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有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访问法等。
(3)资料分析阶段在资料分析阶段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统计、描述和总体推断、检验理论假设、提出新问题、撰写调查报告等。
2.社会研究主要有哪些类型?答:在确定了研究课题之后,研究者必须首先根据研究的性质和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研究类型:(1)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这是从研究性质上来划分的研究类型。
①应用研究侧重解答各个社会领域、各个实际工作部门中的具体问题,它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来了解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并运用社会理论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说明和解释,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政策性建议。
应用研究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和社会问题。
②理论研究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来发展和丰富社会科学理论,并提供有关社会规律的知识。
它的主要目的是解答学科领域内的重大理论问题或疑难问题。
(2)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这是从研究目的上对研究类型的划分。
同等学力申硕《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课后习题(生计方式与文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生计方式与文化1.试述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念。
答: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阐述了环境资源、生计技术和运用技术利用资源时采取的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1)斯图尔德在早期研究中,比较了不同环境中的游猎采集者,并先后提出文化核心、文化类型和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等概念。
文化核心是基本特征,具有由地方的生态适应和相似的社会文化整合水平而来的相似的功能上的相互关系,核心特征相同的文化可划归同一文化类型。
后来的研究者将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理解为各种社会文化系统有不同的层次、水平、级别,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互相作用有不同水平。
(2)对传统的修正人类学的研究还修正了传统想象中游猎采集社会人、技术与资源非整合的困窘关系状态。
以前,学术界认为游猎采集社会中人们依靠不稳定的自然资源始终处于饥荒威胁之下,所关心的仅仅是生存。
斯图尔德开始的文化生态学田野调查表明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在仅存的游猎采集社会中进行的民族志调查显示,游猎采集者的工具和技术知识、组织自身有效获取食物的方式、对周围环境资源的利用等,一直保证他们处于不错的生活状态中。
斯图尔德的观点激发了其他学者研究狩猎采集社会时,与其栖息地环境结合起来思考。
(3)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解释要点可以概括为:①验证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调整适应是否需要特定行为,或者说人们的反应是否可以有相当大的自由度;②提供一种包括三个步骤的方法:a.分析生计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b.分析与具体生计技术配合的行为模式;c.确定具体生计系统具有的行为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文化的其他因素。
2.人类学如何看待游耕生计方式?答:(1)人们一直对现代农业评价很高,因为能收获更多作物和养活更多的人口。
而刀耕火种则被指责为浪费土地和“不经济”的落后习俗。
康克林研究菲律宾的游耕者哈努诺人,却发现游耕农业存在着复杂的农业体系,具有完善的农艺管理,并且单位劳动力投入能取得相当高的回报。
在热带地区,农业专家曾尝试清理大面积土地,实行单一种植、犁耕和使用化肥等现代农业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社会交换理论
2.8.1 复习笔记
社会交换理论是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与结构功能主义不同,它以人际关系中的交换现象为基本出发点,试图解释竞争、冲突、整合、权力等重大社会现象。
它的主要代表有乔治·霍曼斯和彼得·布劳。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
社会交换思想主要来源于古典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三个方面。
早期社会学家只有齐美尔比较重视交换研究,认为团体成员之间存在一种互惠交换模式。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
古典经济学研究了人们通过相互行为满足欲望的问题。
最早是英国的洛克和亚当·斯密,他们认为交换使双方互利。
社会交换理论借用和修正了古典经济学中的下述假设: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第二,个人拥有某类资源越多,对这种资源的需要便越小;
第三,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第四,垄断下的价格高于自由竞争下的价格。
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学方式解释非经济领域中的社会现象,从经济学中借用了许多概念和思路。
二、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
人类学家对初民社会的研究表明:初民社会没有现代市场,盛行的是以物易物的实物交换。
除此之外,初民社会中各种赠礼风俗、馈赠仪式莫不具有交换的含义。
上述风俗除了具有物质性交换的一面外,还包含非物质性社会内容,这有助于建立相互间的义务,维系人们之间的联系。
甚至亲属模式、婚姻关系都可以用交换来解释。
人类学的研究促使交换思想摆脱经济学功利主义的束缚,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
其代表人物有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摩斯、列维—施特劳斯等。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刺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模式,相信对动物行为的实验可用来推断人类的行为。
其代表斯金纳对习得行为,特别对惩罚、强化给行为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成果直接被社会交换理论家霍曼斯所借鉴。
社会交换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人类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将人与人之间的所有互动行为视为计算得失的理性交换行为。
第二节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乔治·霍曼斯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
霍曼斯早期受功能主义影响,后来通过对功能主义的批评创立了交换理论。
霍曼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单位是个人,对社会现象的合理解释必须以个人心理结构为基础。
宏观社会现象可以分解为个人行动,必须由涉及人的行动的命题来解释,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说到底是一种交换过程。
一、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概念
1.行动,指群体成员的行为表现,其特征是追求报酬、逃避惩罚。
2.报酬(奖赏),指能满足有机体某种需求的强化物,包括物质性的(如金钱)和非物质性的(如感激)。
3.价值,指刺激提供报酬的程度。
4.情感,指群体成员之间所具有的内在兴致,如好感、反感、赞同、反对等。
在交换中情感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
5.规范,指群体中公认的行为准则,人们以它为标准调整自己的行为。
6.代价(费用),指人们在行动中失去的报酬或受到的惩罚。
7.资源,指人们在交换中可以用来投资的全部特性和经验。
8.利润,指人的行动结果中,报酬减去代价后剩下的纯报酬,包括物质性的与非物质性的。
9.公正性期待,指个人在过去行动中所付费用和所得报酬的比例关系基础上的主观期待。
二、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
个人的某种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这一命题主要涉
及行动和报酬之间的次数关系,即人最可能从事那些经常获得报酬的行动。
2.刺激命题
相同的刺激可能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动。
这一命题的意义是用过去发生的情况预测目前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往的经验会变成日后行动的准则。
3.价值命题
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他就越可能采取该行动。
这一命题揭示了人们在选择行动时要考虑价值的大小。
4.剥夺与满足命题
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这一命题揭示了价值受时间制约的特点,与经济学中边际效益递减率是一致的。
5.攻击与赞同命题
一个人期望得到的报酬没有得到,就会产生愤怒情绪和攻击行动;反之,当得到的报酬超过期待值或没有得到预期惩罚时,就会出现高兴和赞同的心理。
这一命题指出报酬期待与实际报酬不一致,就可能产生情绪波动。
6.理性命题
人们在选择行动时,不仅考虑行动后果价值的大小,而且考虑获得该后果的可能性,通过理性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
该命题表明,理性只是根据以往实现目标的或然率来确定期望价值,因而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估计,理性只能运用于存在规律的场合。
霍曼斯将上述六个命题看成一组“命题系统”,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每一单个命题只是对人类行动的局部解释,只有将六个命题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解释人类的全部社会行动。
而对人类社会行动的解释,可以推广到解释社会制度,这是霍曼斯的最终理论目标。
三、行为交换论对重要社会现象的解释
1.对群体整合的解释
在同一群体中生活的人,由于经常进行行为交换,慢慢培养出共同信仰、传统和友谊,彼此之间相互接受和肯定会形成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维持着群体的整合。
2.对权力的解释
社会交换遵循对等性原则,但由于社会资源分布不平均,人们提供报酬的能力各不相同,有可能出现不对等交换关系。
在不对等交换关系中,双方对交换关系的依赖程度和从中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获得利益较小的一方于是获得了权力,而获益较大又无力回报的一方只能以服从对方当作补充性回报手段。
这就是权力产生的“最小利益原则”,即获益最小的一方获得最大权力。
3.对地位分化的解释
社会交换遵循着平等、公正的原则,报酬能力越强,理应得到回报越多。
由于人们之间报酬能力的差异,在平等交换中便产生不了平等的地位分化:拥有较强报酬能力的人获得了较高地位,而那些报酬能力低弱的人只能屈居较低地位。
四、霍曼斯的理论缺陷
1.心理还原主义
霍曼斯把所有社会现象还原为人的行动,把全部人的行动归结为简单的心理行为,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来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忽视了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突生性。
2.经济人假设
霍曼斯把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假设引进社会学,认为个人在交往中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利益,人的行动是精于计算的理性行动,这一点并不符合实际。
在实际生活中,许
多行动并不是理性的,而是出于非理性的偏好、习惯和情感。
3.同义反复
由于霍曼斯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循环定义的,因而导致他的一些理论命题出现同义反复的错误,这类命题根本无法用经验材料加以检验。
第三节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理论
一、布劳的理论目标
1.理论目标
布劳(1918—2002)的交换理论着重考察社会交换过程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其理论目标是既克服结构功能主义忽视对人的研究的缺陷,又弥补霍曼斯理论局限于人际互动和小群体范围之不足,试图从人际关系的最小单位推演到较大单位——社会结构,探讨权力、规范、制度化等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结构问题,为分析非制度化的人际互动和制度化的结构关系提供一般性交换理论框架,填补理论社会学中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之间的鸿沟。
2.理论建构的步骤
(1)从微观交换过程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和原理,用以解释社会结构的发生,换句话说,从基本的交换现象中获得对社会结构形成过程的深入认识;
(2)不断扩大研究领域,并随对象层次的递升补充新的概念和原理,用以认识宏观社会交换网络,在此基础上,考察受社会结构制约的宏观交换过程。
由于布劳的理论重点是社会结构的交换基础、基本交换过程对形成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业已形成的社会结构对交换:交换过程的制约,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结构交换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