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为了他的尊严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为了他的尊严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抓住重点句,并以此辐射全文,以点带面,提升阅读整体性,提升阅读品质。
以妇人的话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砖前后外貌、心理、语言、身份等的不同进行比较、感悟,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3、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由不情愿到搬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乞丐搬砖前后心理发生变化的语句,懂得妇人所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20xx年的春节晚会有一个特别精彩的节目得到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你们猜猜是哪个节目?(千手观音)对了,(出示图片)这就是千手观音。
谁来说说当你看完这个节目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5生答)2、那些表演千手观音的人都是一些连音乐都听不见、听不懂的残疾人,但他们之所以获得人们的肯定,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就是因为他们不懈的努力,可以说他们身残志不残。
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理解,也获得了自己的尊严。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尊严的文章。
(板书:为了他的尊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提出疑问,整体感知。
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为了谁的尊严?他是谁?为了他的尊严发生什么事?谁为了他的尊严?)2、现在同学们四人小组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刚才提到的问题。
3、读完课文,谁知道课题中的他是谁?。
《为了他的尊严》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为了他的尊严》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教育学生珍惜友谊,勇于面对困境。
(3)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学会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
(3)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准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具。
2.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3.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4.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如人物形象、心理变化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5. 课堂巩固:(1)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课文内容。
(2)进行口语练习,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优秀品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结合课文内容,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一个人物形象及心理变化的故事。
课文为了他的尊严教案
《为了他的尊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情节的分析与人物形象的把握。
3. 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知识点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课文情节的深入分析与人物内心的把握。
3. 课文句子的仿写与创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3. 课文中的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纸张与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提问学生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尊严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词义。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探讨,分享心得。
4. 文化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
(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5.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收集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为了他的尊严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为了他的尊严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抓住重点句,并以此辐射全文,以点带面,提升阅读整体性,提升阅读品质。
以妇人的话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砖前后外貌、心理、语言、身份等的不同进行比较、感悟,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自读自悟把握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3、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由不情愿到搬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乞丐搬砖前后心理发生变化的语句,懂得妇人所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2005年的春节晚会有一个特别精彩的节目得到了观众最热烈的掌声,你们猜猜是哪个节目?(千手观音)对了,(出示图片)这就是千手观音。
谁来说说当你看完这个节目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5生答)2、那些表演千手观音的人都是一些连音乐都听不见、听不懂的残疾人,但他们之所以获得人们的肯定,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就是因为他们不懈的努力,可以说他们身残志不残。
他们用自己的劳动获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理解,也获得了自己的尊严。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尊严的。
(板书:为了他的尊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提出疑问,整体感知。
1、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为了谁的尊严?他是谁?为了他的尊严发生什么事?谁为了他的尊严?)2、现在同学们四人小组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刚才提到的问题。
《为了他的尊严》教案与简评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为了他的尊严》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为了保护尊严所做出的努力。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1. 理解主人公为了尊严所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材《为了他的尊严》及相关辅助材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3. 小组讨论所需道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1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1.2 学生齐读故事,预测故事内容。
2. 讲述故事(15分钟)2.1 教师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注意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2 学生认真倾听,跟随教师一起感受故事的魅力。
3. 分析讨论(15分钟)a. 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在众人面前保持尊严?b. 主人公为了尊严做出了哪些努力?c.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主人公的行为?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5分钟)4.1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尊严的理解。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5. 总结提升(5分钟)5.1 教师总结故事的主题,强调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5.2 学生齐读故事,加深印象。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概括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2. 写一篇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短文,可以是故事、日记或感想。
五、简评本教案以故事《为了他的尊严》为载体,旨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述故事、分析讨论、情感体验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感悟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整体来看,本教案设计紧凑,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doc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设计江西黎川日峰二小简桂华一、设计理念:1、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语文教学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4、语文教学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三惟目标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二、教学方法:1、自读自悟法;2、合作交流法;三、教材分析本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头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慷慨、鄙夷、西装革履等词”的意思;2、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个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的道理;4、了解文章中“双手健全的乞丐”在表达中心时的作用;五、教学过程(—)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见过怎样的乞丐,你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学生自由回答)。
有一•位妇人她的看法和做法和你们可不一样,在她认为乞丐沿街乞讨是没有尊严的表现,于是她就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唤醒他们的尊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
揭示课题,学生齐读。
(-)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这篇文章讲述的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我们先一起来听听,好吗?师出示课件:配图课文朗读(三)自读课文,整体感悟文章主要写了几个怎样的乞丐,这位妇人是怎样做的?结果又如何呢?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课文,好吗?读的时候要求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为了他的尊严》教学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 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尊严,不嘲笑、歧视他人。
(2) 学生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三、教学内容课文:《为了他的尊严》课文大意:本课讲述了一个关于尊重他人尊严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穷学生,他在一次课堂上被老师误解,被罚站。
他并没有而自卑,反而坚定地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他的勇敢和坚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课文主人公,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生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实践活动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故事,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5. 课后作业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的大意,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型;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尊严,学会关爱他人。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为了他的尊严》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课文相关图片或插图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材料5. 课后作业模板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如拼音、笔画、词语辨析等。
《为了他的尊严》优秀教案
《为了他的尊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2. 使学生掌握尊重他人尊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4.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尊重他人尊严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并学会尊重他人尊严。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学会换位思考。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案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教学内容。
2. 教学案例:收集一些关于尊重他人尊严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题: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尊重他人尊严的话题,以便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尊严的思考。
2. 讲解课件:介绍尊重他人尊严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尊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学会换位思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提升: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他人尊严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尊重他人尊严的实践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尊重他人尊严的理解和实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是否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案内容是否全面、生动,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尊严的重要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了他的尊严》教案与简评
《为了他的尊严》教案与简评一、教案设计教案名称:《为了他的尊严》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2. 通过故事讨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教学内容:1. 导入:讲解尊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 故事分享:《为了他的尊严》,讲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尊严的故事。
3. 故事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尊重他人尊严的方法。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要点,强调尊重他人尊严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尊重他人尊严的计划,回家后与家人分享。
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为了他的尊严》2. 讨论卡片:用于分组讨论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尊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为了他的尊严》,讲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尊严的故事。
3. 故事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4. 小组分享(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尊重他人尊严的方法。
5. 总结提升(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要点,强调尊重他人尊严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尊重他人尊严的计划,回家后与家人分享。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对尊重他人尊严的认识。
2. 学生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课堂的优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分享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尊重他人尊严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发言和表现,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强与家人的沟通交流。
《为了他的尊严》教案2
《为了他的尊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有尊严,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原因轻视、歧视他人。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体会尊重他人给他人带来的快乐和自身得到的满足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体会尊重他人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身尊重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2.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讨论题:提前为学生准备好讨论题目,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一组关于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1.2 教师简要介绍课题《为了他的尊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2.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如同学之间互相嘲笑、歧视等,让学生观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正。
3. 知识讲解3.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讲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3.2 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4. 小组活动4.1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让学生编写关于尊重他人的标语或口号。
4.2 学生展示成果,全班投票选出最佳标语或口号。
5. 总结提升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表示要在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6. 课后作业6.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场合,思考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为了他的尊严》教案与简评
一、教案概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说《为了他的尊严》的主题,体会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坚守尊严的勇气。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维护自己尊严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1. 章节一:介绍小说背景及主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 章节二:分析主人公在第一次困境中表现出的尊严,引导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章节三:讨论主人公在第二次困境中的选择,引导学生理解维护尊严的意义。
4. 章节四:通过主人公与他人的互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主人公的行为,让学生深入体会尊重他人、维护尊严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章节一:2课时2. 章节二:2课时3. 章节三:2课时4. 章节四:2课时5. 章节五:1课时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尊重他人、维护尊严的认同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小说《为了他的尊严》文本。
2. 相关阅读材料,如评论、文章等。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八、教学步骤1. 章节一:介绍小说背景及主要人物,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a.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背景。
b. 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c. 学生阅读章节一,了解故事梗概。
2. 章节二:分析主人公在第一次困境中表现出的尊严,引导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a.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在困境中的表现。
b. 学生讨论主人公的行为,分享自己的看法。
3. 章节三:讨论主人公在第二次困境中的选择,引导学生理解维护尊严的意义。
a.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在第二次困境中的选择。
b. 学生讨论主人公的选择,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为了他的尊严》.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为了他的尊严》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
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觉得上完本课有以下几个体会:1、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想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的小问题去理解独臂乞丐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授课伊始,我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句子,揣摩出他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并通过朗读“揣摩乞丐搬砖时的几次心理变化”。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感情。
2、本课着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领悟内容,体验情感,对文中的人与事谈看法、谈感受。
运用商讨式、猜测式的各种提问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如评价独臂乞丐;分析完独臂乞丐和双臂乞丐的形象,让学生说说他们想赞美谁,让学生多说,多发表看法,这对他们理解“尊严”有帮助,为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有效的铺垫。
3、本课教学,我让学生“找出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语句”,展开教学。
学生找出乞丐在外貌、表情和神态的语句加以对比,在对比中逐步领悟尊严:如“可怜的独臂乞丐”变成“体面的独臂董事长”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尊严;“本来以为搬砖是‘捉弄’他,看见女主人也用一只手示范时,却‘怔往’了”;“本来‘生气’的乞丐却变得‘感激’”等等,这都是因为女主人唤醒他的尊严:他明白了一只手也能干活,只有靠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才能改变命运;“不搬砖的永远只能是乞丐。
”于是,理解女主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以这个为一条线索,加之女主人的话也为一条线索,两条互相映衬,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在课上实施的不够好,导致后面十分钟思路有点乱掉,可能学生就没有前30分钟体会的那么深刻。
4、主要存在一下几个不足:A、课件中出错的字,可以在学生提出时当场改过来,省的一直强调说那个字打错了,浪费了点时间B、过渡不是很自然,有时感觉有点突兀C、指导朗读是不错,但是学生读的是否够味,给的评价比较模糊性,“有点味道了”,那到底该怎么读呢?老师最好示范读一读,让学生有个明确的概念说再稍微改进下就可以了,而不宜放到学生课后多读再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
wtt为大家整理的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1
回顾我所执教的课文——《为了他的尊严》,课文记叙的是一位女主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头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我所教学的第二课时,重点研讨的是乞丐搬砖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想象并进行学法指导。
首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读的训练,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感悟对比赏析读的方法,通过抓住乞丐搬砖前后外貌不同与对待搬砖神态不同的两句话,让学生对比朗读,鼓励学生读出个性。
从读中让学生的情感从对乞丐的同情发展为敬佩,从而引到主题“尊严”。
其次是挖掘教材因素,启发想象。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课文重中这重,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形象地刻画出乞丐搬砖后的内心活动。
我没采用读中发现,启发想象的方法,让学生来填补空白,学生的感受源自于语言文字,说的话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这样的处理,使理解、感悟、表达融为一体。
最后引领文本进行读写结合。
我主要让学生迁移第四自然段“乞丐怔住了”的写法,提供中心句让学生写“我怔住了”的一个场面。
因为有了文章范例的铺垫,再加上对语句的挖掘及习作的指导,因此学生写起来思路较流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因此在课堂语言的评价中我鼓励学困生、在提问时倾向学困生,问题设计上关注学困生,让他们各有所学,各有所感。
当然,我在教学中还是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1、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内容还不够丰富。
学生的激情还没得到很好的激发。
2、对一些关键词的指导还不到位。
如第四自然段“我怔住了”的教学,我只是要求学生去观察、品味乞丐怔住的情景,而对于“乞丐为什么会怔住了”这重点内容的挖掘却忽视了,这样造成上下文的脱节。
3、由于担心时间的不足,因此在教学环节中会出现“抢”孩子发言的现象,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层性问题显得还不够,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我想,只有今后在教学中不断进取与探求,才能接近教学的真谛。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2
【1】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
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觉得上完本课有以下几个体会:
1、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想让学生通过一个个的小问题去理解独臂乞丐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授课伊始,我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句子,揣摩出他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并通过朗读“揣摩乞丐搬砖时的几次心理变化”。
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感情。
2、本课着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领悟内容,体验情感,对文中的人与事谈看法、谈感受。
运用商讨式、猜测式的各种提问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如评价独臂乞丐;分析完独臂乞丐和双臂乞丐的形象,让学生说说他们想赞美谁,让学生多说,多发表看法,这对他们理解“尊严”有帮助,为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有效的铺垫。
3、本课教学,我让学生“找出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语句”,展开教学。
学生找出乞丐在外貌、表情和神态的语句加以对比,在对比中逐步领悟尊严:如“可怜的独臂乞丐”变成“体面的独臂董事长”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尊严;“本来以为搬砖是‘捉弄’他,看见女主人也用一只手示范时,却‘怔往’了”;“本来‘生气’的乞丐却变得‘感激’”等等,这都是因为女主
人唤醒他的尊严:他明白了一只手也能干活,只有靠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才能改变命运;“不搬砖的永远只能是乞丐。
”(学生语)于是,理解女主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以这个为一条线索,加之女主人的话也为一条线索,两条互相映衬,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在课上实施的不够好,导致后面十分钟思路有点乱掉,可能学生就没有前30分钟体会的那么深刻。
4、主要存在一下几个不足:
A、课件中出错的字,可以在学生提出时当场改过来,省的一直强调说那个字打错了,浪费了点时间
B、过渡不是很自然,有时感觉有点突兀
C、指导朗读是不错,但是学生读的是否够味,给的评价比较模糊性,“有点味道了”,那到底该怎么读呢?老师最好示范读一读,让学生有个明确的概念说再稍微改进下就可以了,而不宜放到学生课后多读再解决。
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3
回顾我所执教的课文——《为了他的尊严》,课文记叙的是一位女主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头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
我所教学的第二课时,重点研讨的是乞丐搬砖内心活动、引导学生想象并进行学法指导。
首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读的训练,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于是我在教学中设计了感悟对比赏析读的方法,通过抓住乞丐搬砖前后外貌不同与对待搬砖神态不同的两句话,让学生对比朗读,鼓励学生读出个性。
从读中让学生的情感从对乞丐的同情发展为敬佩,从而引到主题“尊严”。
其次是挖掘教材因素,启发想象,教学反思《《为了他的尊严》教学反思》。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课文重中这重,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形象地刻画出乞丐搬砖后的内心活动。
我采用读中发现,启发想象的方法,让学生来填补空白,学生的感受源自于语言文字,说的话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这样的处理,使理解、感悟、表达融为一体。
最后引领文本进行读想结合。
我主要让学生联想第四自然段“乞丐怔住了”的写法,提供中心句让学生想象“乞丐怔住了”的这个场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1、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内容不够丰富。
学生的激情没得到很好的激发。
2、对一些关键词的指导不到位。
如第四自然段“我怔住了”的教学,我只是要求学生去观察、品味乞丐怔住的情景,而对于“乞丐为什么会怔住了”这重点内容的挖掘却忽视了,这样造成上下文的脱节。
3、由于担心时间的不足,因此在教学环节中会出现“抢”孩子发言的现象,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中没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整堂课没有突出课文的重点:读。
一味地赶时间,使得一节课匆匆忙忙,学生学的不踏实,老师教的也不踏实。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突出,学生的质疑能力还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我想,只有今后在教学中不断进取与探求,才能接近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