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能力的研究》
作者:实验教师来自:教科室点击:1117 最后更新:2013/3/18 16:23:08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和广泛推行,我们教师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都能运用精当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课堂为学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给我们学生带来了个性张扬的幸福的教育生活。但随着教育改革的迅速发展,蕴涵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不容忽视:课堂仍然存在“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象,教师课堂滔滔不绝,表面精彩,实则和学生的学脱钩,并不能促使学生改善思维品质、提升能力。对此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这一课题,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数学课本,精心指导学生阅读,进一步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让他们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加速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使教师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课堂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关键性作用,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质量提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规律,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要切实树立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观,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永恒的追求。
二、课题发展的趋势:
教科书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阅读是获得书本知识的基本方法。许多学生不会读数学课本,以为阅读数学课本就是看结论、背公式。其实,阅读也是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不仅能让学生与教材相互作用、新知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顺利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数学阅读有助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素养的培养;数学阅读有助于个别化的学习;数学阅读有助于教科书作用的发挥。数学阅读有利于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2.本课题的研究是市教体局提出的“惜时增效、轻负高效”课题实验要求下的子课题。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而这正是我市课题的的要求和目的所在。
3.本课题研究是对我校“四环节教学模式”、“引导自学”和“艺术在各学科”中的渗透的课题实补充和完善。这一课题实验是对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引导自学”教学理念的细化和提升,更是对教学艺术的提升,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的课题实验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读标题。标题是教材章节内容的高度概括,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细细体味标题的内涵,使之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标题的阅读,让学生能宏观地把握一个单元的知识脉络和知识要点,在学习中就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2、读例题。例题是说明相关数学知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是教学专家们经过深思熟虑的产物。在预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使他们初步领会其中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以及思维方法的运用,从而能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益处。特别是新课程提倡教师也是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教材,因此,教师的课堂中往往会使用一些与课本上不同的、有教师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例子时,万变不离其宗,学生的思维更是有例可循,学起来会更加轻松又不觉得枯燥无味。
阅读例题时,不能只是让学生读读、看看、念念,要注重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作用,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阅读,在阅读中能读出例题中隐含的内在思维发展的滋味来。
3、读教材插图。数学课本中的插图具有内容简明、主题突出、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很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文字所不能代替的独特的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插图,
领会其中的道理,对于一些插图的呈现,书本上呈现的往往是学习过程中的某个场景的定格或是结论,而不能展示其发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的教材,更是以具体直观的图片为主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推导、思维、想像等过程,深刻感受整个的学习过程。通过把插图过程还原,可以使学生获得对知识更深入的理解,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4、读算式。教师应要求学生用语言准确地读出算式,明白算式代表的含义。有些学生虽然懂得解题的方法,心里明白却又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比较课本上的规范形式与自己的解答,从中找出异同,发现纰漏,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标准的格式,养成严谨深刻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我要求我的学生不要带着书来问问题,而是记住题目后来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来问问题的学生少了,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多读题、多读算式,在读中他们慢慢地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5、读结语。读懂结语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要点和知识的前后联系,另外也使学生容易形成一类处理问题的方法,读结语与读标题一样,能使学生形成从总体把握知识网络的能力,但是两者又有不同之处,读标题是初步从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的脉络,是将要学习的内容;而读结语,是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有的结语都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经过学生的口总结出来的。因此,读标题是条分缕析的过程,读结语是一种综合应用的过程。。
从使用的教材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结语都不是直接
给出的,而是用想一想,以问题的形式提请学生思考得出的,这说明了读结语前,首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结语
五、研究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1)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重点、目的、要求以及阅读时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圆的画法”前,教师可导语:什么样画圆呢?请大家自己看书P94。然后再出示思考题:①画圆的工具是什么?②圆心的位置是由圆规的哪只脚决定的?圆的大小呢?③画圆时还要注意些什么?这样,有了具体的阅读目标,学生在阅读时思维更集中,也能更迅速地发现问题,阅读的效率就更高。阅读思考题的设计,除了具有启发性、指导性、探索性,有思考价值外,还要注意难度上的层次性,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学习能力的思考题。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还可以自己根据阅读内容,确定阅读的目的和要求。
(2)分层阅读。从学生阅读时深入的程度和系统性来看,主要可分为粗读、间读、精读等。粗读是指对于学生已比较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课文中容易理解的过渡性的导语等阅读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一带而过;精读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以及发现问题时,要把相关内容反反复复地推敲、揣摩,力求理解、领会,如果因能力和水平的限制实在不懂的问题,应做出记号,便于重点听讲或质疑。精读概念,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定义中的字、词、句,并能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