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空间天气学十问答
空间天气学十问答一、 什么是空间天气学?(魏奉思中科院空间中心)二、 空间灾害性天气对人类航天活动有什么影响?(赵华中科院空间中心、朱文明航天工业总公司501部)三、 空间灾害性天气对人类通信、导航活动有什么影响?(郭兼善中科院空间中心、吴健信息产业部22所)四、 空间灾害性天气对人类地面技术系统(电力、输油(气)和资源等)和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汤克云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所、焦维新北京大学)五、 空间天气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魏奉思中科院空间中心)六、 如何监测空间天气的变化?(焦维新北京大学、王家龙北京天文台、万卫星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徐寄遥中科院空间中心)七、 空间灾害性天气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肖佐北京大学、王家龙北京天文台八、 目前关于空间灾害性天气变化的预报能力如何?(王家龙北京天文台、高玉芬国家地震局地球所)九、 国际空间天气研究的态势如何?(冯学尚中科院空间中心、张贵银总参大气所)十、 我国在推动空间天气学方面正在作出哪些努力?(于晟国家基金委地学部、朱志文国家基金委地学部)资料:重要的空间灾害性天气事件简介(冯学尚中科院空间中心)一、什么是《空间天气学》?魏奉思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天气研究实验室千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洪涝、水旱,地球上这些恶劣的天气变化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带来灾难。
地球20-30公里以上的高空,甚至千万公里的空间(或称太空),也存在恶劣的空间天气变化。
例如,当太阳上高温、高超音速的物质喷发所形成的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有时会使卫星失效、提前陨落、通信中断、导航、跟踪失误、电力系统损坏以及人的健康与生命带来严重危害,却是近2-30年来才逐步认识到的新事实。
我们现在知道,从太阳到地球这个日地空间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它由太阳大气、行星际介质、地球的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所构成。
这个空间环境自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人类的航天、通信、导航以及军事活动等从地表扩展到成百、上千公里的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高高度、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电导率等独特的环境条件既为人类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又为航天、通信、资源探测、军事等活动提供地面不可能有的便利;它阻止和吸收来自太阳的X射线、紫外线、高能带电粒子以及超音速的太阳风暴对地球人类的直接轰击,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护层。
科学院派出的科学使者_名人故事
科学院派出的科学使者航天专家潘厚任保存了很多看起来不太重要的东西:一所中学孩子们的打分表,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孩子们画的画,还有各地学生写来的信。
在信里,有人问候他的身体,有人请教他问题,比如“近地轨道空间将来会不会有饱和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这位退休研究员,曾参与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
现在,他的职业成就感来自另一个领域。
81岁的潘厚任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成员。
这個科普团成立于1997年,现有成员60人,平均年龄超过65岁,80岁以上的8人。
其中不乏曾经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专家。
截至2017年年底,这些老科学家跑过1600多个县(市),举办了2。
3万多场讲座,听众数量达到820万。
他们去过最多的地方是学校、政府、社区,也去过寺院和监狱。
在山里的寺院,他们为僧人和信众讲解地震科学知识。
他们在高墙内介绍宇航进展,吸引了很多见不到外面世界的服刑人员。
他们还十分认真地回答听众有关外星人是否存在的问题。
潘厚任形容自己像永不停息做着无规则运动的微小粒子,是个“做布朗运动的老头”。
只不过,他的“布朗运动”一直在科学的轨道上。
20世纪80年代末,潘厚任作为中国航天专家代表访问美国时看到,著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尚未发射,美国宇航局给学生的科普小册子就已准备好。
美国规定科研经费必须抽出部分用于科普,这样的理念对他触动很大。
潘厚任潘厚任的柜子中存着厚厚的一沓资料,都是他从各国收集来的航天科普材料。
每次出国交流,他都特地去收集这些材料。
几十年后,它们派上了用场。
每场讲座下来,学生都一窝蜂地围上来问问题,拉着他们合影、签名。
2018年还没到来时,这一年的演讲已经开始预约。
还有学校把科普团到校演讲的事情写入招生简章。
一次,科普团去云南的一所山区学校讲课,本来说好只面向一个年级,但到了现场,校长红着脸问:“机会难得,能不能让全校学生都来听讲?”最后,讲座被安排在操场上,台下坐了2000多人,学校还专门从教育局借了一个巨大的电子屏用来放映幻灯片。
内辐射带高能粒子的投掷角分布
质子P1P2P3P4P5重离子HeLi高能电子探测器电子ElE2E3E4E52.9MeV~5.4MeV5.4MeV~11.7MeV11.7MeV~40MeV40MeV~100MeV100MeV一300MeV14.1MeV~103MEV28.3MeV~206MeV0.15MeV~0.35MeV0.35MeV~O.60MeV0.60MeV~1.20MeV1.20MeV~2.OMeV2.OMeV~5.7MeV3高能粒子投掷角分布的分析“实践五号”高能粒子仪器探测的是粒子的方向通量,利用几何因子将方向通量转化为微分方向通量。
数据结果显示卫星所在轨道粒子主要分布在南大西洋异常区和极区。
通过对宁静期南大西洋异常区上空的高能粒子数据的处理.得NT每个微分方向通量对应的带电粒子相对于磁力线的投掷角。
处理结果显示该轨道的粒子投掷角变化较大,从10。
~90。
变化。
分析投掷角分布数据时,对数据做了一个近似,即在很短的时间内(≤lOs),卫星飞行距离小于80kin,将这段距离近似成轨道空间的一个“空间点”,对应的地磁坐标L、B变化不大也看成一个“点”。
这样对应每一个L、B的“点”都包含有几组微分方向通量和其对应的投掷角,每个“点”就得到一个关于微分方向通量和投掷角的函数关系。
图1高能质子投掷角分布图2商能电子投掷角分布哪晰珊鼬鼬啪蛳—X、lt8々jk图1、2分别给出了高能质子和高能电子投掷角分布及其拟合曲线,图中的每个实心点代表一个探测数据,曲线为拟合曲线。
其拟合公式的基本形式为y=a+bsin7口,其中口是投掷角,y是微分方向通量。
对应不同的L和B,拟合公式中的a、b、Y也不同,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投掷角分布的经验公式。
3.1高能质子投掷角分布表1给出了不同L、B处高能质子投掷角经验公式的系数,质子能量范围是2.9MeV~5.4MeV。
表1.高能质子投掷角分布经验公式LBy=a+6Sml印1.20O.176a1.7E3b7.78E2(6.81E1)Y2.76(0.75)’1.280.169a5.0E3b2.58E3(4.42E2)y3.17(1.51)1.400.171a3.5E3b2.24E3(8.86E1)Y2.07(0.28)1.60O.178a4.5E2b1.02E3(9.42E1)Y2.78(0.65)1.630.179a2.0E2b9.72E2(1.18E2)Y3.0l(0.94)1.650.180a2.0E2b7.73E2(8.18E1)Y2.45(0.57)1.660.180a2.0E2b8.63E2(6.54E1)Y4.84(0.85)1.790.186a5.0Elb3.54E2(4.37E1)Y6.49(2.09)1.800.186a2.OElb4.36E2(3.2轭1)Y8.62(1.82)}()内为拟合误差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磁场强度B先减小后增大,是卫星穿过辐射带的过程,在辐射带中心区域(B=0.169)Y偏大。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 术专业
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 术专业和飞行器设计专业
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
据2020年4月中心官网显示,中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野 外台站4个;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点4个、学术型硕士研究所培 养点5个、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个。截至2019年底在读研究生433人(其中硕士生231人,博士生202人)。
2012年,该中心共有在研项目665项(包括新增项目235项)。
《空间科学学报》(ChineseJournalofSpaceScience)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空间科学与应 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该期刊刊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以及与空间特殊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 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日地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学和空间环境科学、太阳系与行星科学、微 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化学、地球空间科学、空间基础物理实验、空间天文学以及空间科学探测实验和 应用等相关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王赤、魏奉思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专职):姜景山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吴季、刘振兴、徐荣栏
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副主席、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吴季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冯学尚、徐寄遥、王赤
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
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研究基金课题管理办法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2年制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研究基金课题管理办法1.总则1.1为促进微波遥感技术领域研究的深化,加强学术交流,本实验室设立《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研究基金》(简称NMRS Lab基金),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加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1.2本实验室每两年公布一次《NMRS Lab基金指南》,国内、外同行学者与科技工作者均可通过所在单位提出申请。
1.3NMRS Lab基金资助方式共分四种,按申请类别给予相应的资助。
这四种方式是:a.申请者在原单位完成研究工作的;b.申请者按研究计划安排一定时间在本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的;c.申请者拟在本实验室内完成全部研究工作的;d.申请者自带课题和经费,利用本实验室条件进行研究工作的。
2. NMRS Lab基金课题的申请2.1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硕士、博士毕业生(包括在职博士),均可在《NMRS Lab基金指南》规定的范围内提出资助申请。
2.2NMRS Lab基金接受符合下列条件研究课题的申请:a.符合《NMRS Lab基金指南》资助范围;b.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或重要应用前景,特别是本领域学科发展前沿的研究;c.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d.申请者与课题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课题的研究能力,有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实验条件;e.经费预算实事求是。
2.3申请者必须是课题的实际主持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者,必须有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2.4申请者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申请项数,连同在研的其他基金课题不得超过两项。
已获得NMRS Lab基金资助者再次申请,在申请书上需附上已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报告及主要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所分布一览表
上海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上海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上海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南京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南京分院
南京
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
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合肥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
固体物理研究所
合肥
合肥分院
合肥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合肥
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所分布一览表
地 区 代 码
地区 名称
培养单位
单位网址
00
北京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北京
力学研究所
北京
物理研究所
北京
高能物理研究所
北京
声学研究所
北京
理论物理研究所
北京
国家天文台
北京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北京
理化技术研究所
北京
化学研究所
北京
过程工程研究所
北京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武汉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
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武汉
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武汉
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
武汉
武汉分院武汉Leabharlann 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
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武汉病毒研究所
长沙
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沈阳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
沈阳分院
沈阳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北斗二代)成立大会暨导航专题研讨会召开
中国科学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成立大会暨导航专题研讨会召开2010-07-16 | 编辑: | 【大中小】7月7日,中科院高技术局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成立大会暨导航专题研讨会。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中科院副院长阴和俊,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办”)主任冉承其、航天研发中心主任樊士伟、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董永初,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副总经理赵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4所党委书记郁蔚铭、10所副所长张建军、29所副所长苟坪、39所副总工张根洋、54所副总工蔚保国等。
中国科学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以下简称“总体部”)主任相里斌、副主任郭际、沈学民、刘晓群、总工吴海涛、副总工梁旭文、施浒立、袁洪、总体部顾问艾国祥院士以及总体部依托单位光电研究院党委书记牛红兵,参加大会的还有专项办、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研发中心,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电集团相关所的代表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内23个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共计130多人。
成立大会由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董永初主持。
成立大会首先由董永初宣读了《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的通知》和《关于聘任中国科学院二代导航专项总体部主任、总工程师和高级顾问的通知》两个文件;随后,中科院阴和俊和专项办冉承其主任为总体部揭牌,正式宣告总体部成立。
揭牌仪式后,相里斌代表总体部做了总体部工作报告。
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总体部对其定位与职能的理解、对中科院拟承担任务的考虑、总体部前期工作回顾和对下一步工作的部署等。
成立大会上,牛红兵代表总体部的依托单位发言表示,光电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总体部依托单位的作用,在人力、物力、环境条件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为总体部工作提供良好支撑。
成立大会最后,冉承其和阴和俊分别发表了讲话。
冉承其祝贺总体部的成立。
他指出中科院目前面临的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他要求,中科院加强自主创新;坚持开放合作,联合国内外的优势力量,开展合作与竞争,切实发挥战略方面军的作用;严格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
个人主要先进事迹
个人主要先进事迹丁瑞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丁瑞军,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材料器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红外焦平面技术研究。
负责完成多项国家型号任务中的核心探测器件研制工作,解决了红外探测器阵列研制、深低温CMOS读出电路设计及红外焦平面可靠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动实现了红外焦平面技术从应用研究向工程化应用的转化。
目前,丁瑞军同志带领团队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等十几项研究任务。
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制定了GB/T17444国家标准“红外焦平面阵列特性参数测试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9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刘羽寅同志主要先进事迹刘羽寅,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大本学历,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从事钛合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研究30多年,是我国钛合金领域的知名专家,为我国航空、船舶等领域的多个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第二发明人,她参与研制成功的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高温钛合金被某先进发动机选用,使我国高温钛合金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她主持研制的某舰船发动机用钛合金,达到国际水平,已经批量应用于我国船舶某高新工程;主持建立的钛合金棒线丝生产基地,推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化升级。
承担完成了钛合金材料国家重点配套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
获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和荣誉称号。
闫保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闫保平,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
任院信息办主任期间主持我院历史上首个信息化规划——“十五”信息化规划,并圆满组织实施。
她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e-Science理念和“数字化科学院”,并主持我院“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研究工作。
此后一直致力于e-Science的应用实践。
星内LED无线光通信技术
星内LED无线光通信技术贾文远;杜蓉【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而航天领域的星内无线光通信也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本文针对近几年星内无线光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通过简要的描述星内无线光通信系统的模型,并和传统无线光通信进行对比,总结出星内无线光通信中的几项关键技术,包括关键器件的选型,无线光通信收发技术。
本文还根据星内无线光通信的实际发展情况,得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With the coming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especially the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aroused general concern in the aerospace field.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the model of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described an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the pape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several main technology of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vital devices and the technology of receiving and sending in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e end,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according to the real development of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6(024)015【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LED;无线光通信;航天领域,应用【作者】贾文远;杜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北京 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3光通信分为有线光通信和无线光通信。
中科院教授演讲名单简介
主讲题目主讲人嫦娥探月、神州华彩-载人航天应用纪实张厚英(航天专业)张厚英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
曾任高能物理所常务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发展局局长、高技术局局长;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空间总体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个奖项。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珠津贴;荣获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汝欲学做诗,功夫在纸外——怎样学好物理?王邦平(物理学)王邦平首都师大附属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从农村小学、农村中学、职业高中、区重点高中、至市重点高中、担任教育工作40载。
被聘为北京市海淀区兼职教研员、物理学科带头人和首都师大物理系《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兼职主讲教师。
曾参加北京市21世纪初中物理教材(新课标)和海淀区高中物理教材的编写工作;参加多项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多年来潜心研究中学物理“教与学”的规律,运用自学辅导模式进行教学。
发表《高中物理教学中还应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高中物理课导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高考物理复习策略与方法》、《文字→情境→模型→规律→解决问题——物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学生注意力合理配置的探讨——兼谈物理教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的建构》等多篇论文。
南极、北极与人类未来位梦华(南北极)位梦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探险协会国际成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中国自然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次年去南极,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
回国后对南极进行了综合研究,先后出版《奇异的大陆-南极洲》等著作和大量科普文章。
作为主要作者之一,撰写了《神奇的南极》丛书中的《南极属于谁》和《冰雪世界的资源》。
该丛书荣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第四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821地球与空间探测技 术 01.星载探测器设计、仿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
条一号 电话:010-62582784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人:张作和 许贺楠
备 注
12
任琼英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飞行器设计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是我国空间科学技 术领域的核心研究机构,已有 50 年的发展历史。空间中心在 50 年的变革与发 展中,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各类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工程、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和月球探测工程等重大空间科研任务的完成做出了重 要贡献。
单位代码:80073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
070802空间物理学 01.空间天气学(磁层物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
条一号 电话:010-62582784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人:张作和 许贺楠
备 注
14
冯学尚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070821) 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是伴随地球物理探测、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 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球与空间探测原理与方法、探测物理及仿真、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包括海洋探测技术)、空间探测工程技术、数据采集与处 理等研究。地空探测技术专业根据地球物理探测、空间环境研究以及航天工程 发展需求,综合地球内部结构研究、航天器空间环境监测保障的要求,结合相 关的技术进步,研究和发展新型地空探测的物理原理、方法以及相关的探测技 术设备。重点培养开展探测器物理设计仿真、传感器设计研制、仪器定标试验、 探测数据处分析理、能够运用探测电子学、计算机控制与通信、机械电子和光 机等专业知识和先进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实验物理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着重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和技 术。空间中心在多年的载人航天应用任务、资源卫星、天文卫星、实践系列卫 星等型号任务中,致力于开拓计算机在空间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并逐步形成 了自己的特色技术,以全面提高我国的卫星设计水平,为我国卫星设计技术的 发展提供新技术、新方法,推动我国空间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内容包括: 计算机视觉与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技术,图像采集与压缩技术,信息共享与 文件管理,星上数据网络,大容量高速数据存储及处理技术,星-星、星-地链 路的通信技术,高速高可靠性星上计算机。
及数据分析
王月
英语一③361高等数学(乙
付利平
)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0
彭吉龙
8电动力学或856电子线路
王世金
朱光武
梁金宝
叶依众
孙越强
李保权
02.星载探测器的传感器技 王世金
同上
术及其信号处理技术 朱光武
孙越强
吕建工
03.空间环境效应研究与应 韩建伟
同上
用
王世金
朱光武
徐跃民
吴逢时
孙海龙
王月
黄建国
▲飞行器设计 (082501) 空间飞行器是人类从事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和空间实验活动的重要工具, 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空间中心在该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空间飞行器轨道/姿 态动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设计与 CAD 研究;数字仿真技术研究。
说明:博士每年分春、秋两季招生。 报名时间以中科院研究生院公布的网上报名时间为准
04.空间磁场探测技术
王劲东
同上
05.空间环境探测与模拟技 王咏梅
同上
术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1.微波遥感探测与成像的 刘和光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理论和技术
张云华
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56
吴季
电子线路或859信号与系
董晓龙
统或900微波技术基础
李靖
单位代码:80073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目前主要承担的科研任务还包括: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工 程、多颗应用卫星的有效载荷和相关支持系统的任务、以及空间物理基础研究、 国家重大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和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方面的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空间物理基础前沿问题、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连锁变化过 程、天基和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与探测、空间环境预报和空间环境效应预测及相 关研究,航天器综合电子技术研究、空间系统的仿真与综合性信息技术以及微 波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空间中心科研任务饱满,实验配套科研仪器设备种类 齐全、技术先进、科研档案资料完整,具备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雄厚基 础,为研究生学习、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以微波遥感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研究为主线,系统开 展新型微波遥感探测机理、应用基础理论、数据传输、遥感器总体设计和应用 示范等研究。星载、机载和陆基微波遥感器系统的研制、微波遥感测量和定标 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以及微波遥感的示范性应用研究。涵盖了电磁波与 微波技术专业研究的电磁场理论与技术(包括电磁理论与应用、天线理论与技 术、电磁波传播、复杂媒质中的场与波、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环境电磁学与电 磁兼容技术等)、微波与毫米波理论与技术(包括微波电路、微波网络、微波 集成电路、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微波信息处理与成像等)和电子系统等应用。
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学生报考。
单位代码:80073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
二条一号 电话:010-62582784
邮政编码:100190 联系人:张作和
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仿真
崔海英
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10
理论力学或857自动控制
理论
02.飞行器结构CAD/CAE 杨萱
同上
03.空间碎片研究与应用 刘静
同上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0年博士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是我国空间科学技术领域
的核心研究机构。空间中心目前主要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深空探测和
中国科学院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0 年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二条一号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A0413 研究生部
邮 编:100190 电 话:010-62582784/984 联系人:张作和 许贺楠 E-Mail:yjs@ 网 址: 招生专业:空间物理学 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
多颗应用卫星的有效载荷和相关支持系统的任务、以及空间物理基础研究国家重大项
目、多项863项目、中科院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和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方面的任务等工
作。主要研究方向有太阳、行星、及地球空间物理基础前沿问题,灾害性空间天气事
件连锁变化过程,天基和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与探测,空间环境预报和空间环境效应预
测及相关研究,航天器综合电子设备、空间系统的仿真与综合性信息技术以及空间微
、 电离层物理、中高 王赤
英语一③360高等数学(甲
层大气物理、等离子体 物理)
史建魁 徐寄遥 秦刚
)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0 8电动力学
沈超
魏奉思
曹晋滨
杨国韬
陈涛
刘振兴
02.空间环境研究与应用 龚建村
同上
刘静
刘四清 师立勤 黄文耿
钟秋珍
蔡燕霞
胡雄
03.行星空间环境研究
赵华
同上
李磊
单位代码:80073
空间中心是 1978 年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单位之一,师 资力量强大,开展研究生教育已有 30 多年的历史,已培养研究生近 700 人, 现在读研究生 300 人,博、硕士导师约 100 名,现有 4 个博士学位点,5 个硕 士学位点(具体详见招生专业介绍),并设有空间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空间 中心实行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善,生活待遇优厚。研究生毕业就业按照研究生就 业政策,实行双向选择的分配原则。
波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
空间中心现有5万平米的科研实验楼,设备先进齐备,文献资料丰富,科研实力 雄厚,导师年富力强,并设有空间物理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为培养研究生提供了优
良的环境。空间中心实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和研究助理制度,毕业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的分配原则。欢迎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计算机科
联系人:张作和 许贺楠
备 注
张健
姜秀杰
刘波
02.空间信息与信号处理技 李霁野
同上
术
曹松
朱岩
王春梅
白云飞李慧军陈斌源自魏本杰张忠伟李立钢
杨震
孟新
03.软件工程
于强
同上
吕良庆
04.数据网格应用技术与信 邹自明
同上
息发布管理技术
佟继周
05.空间智能仪器研究
翟光杰
同上
于强
蒋远大
周炳红
082501飞行器设计 01.飞行器动力学、控制与 郑建华
同上
究
郭伟
王振占
04.先进微波遥感器及其关 张升伟
同上
键技术研究
张德海
刘浩
张祥坤
张卫国
阎敬业
姜景山
李靖
王振占
05.THZ成像与探测技术
吴季
同上
张德海
06.空间通信系统
熊蔚明
同上
孙越强
屈晨阳
姚秀娟
姜亚祥
梁显锋
郭丽莉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1.飞行器综合电子系统技 陈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