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天◆假日阅读 记忆风铃:探秘“文章线索”(练习题)
第1课时 第四单元整体阅读-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学习任务单————————核心任务:单元预习————————学习目标1.了解本单元阅读主题与策略。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课文。
3.初步理解本单元重点词语的词义。
4.了解本单元文学文化常识。
学习资源教科书第四单元课文、学习任务单、彩笔学习任务任务一:阅读课本P65单元概述,圈画本单元人文主题和学习策略。
然后完成下面的测评。
【测评】补全下面的单元学习框架图。
任务二:每组领取一篇朗读任务。
各组组长分配朗读任务,分别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互相纠正错误。
对疑难生字词,要用彩笔涂出,查注释和工具书解决。
集体交流,各组代表汇报各自任务,注意:其他组同学要标记本组没有朗读的课文生字词。
然后完成下面的测评。
任务三:用彩笔在文中标出注释的词语。
同桌结合,一人联系上下文,推断词义;一人读注释予以纠正。
然后完成下面的测评。
【测评】根据后面括号内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1.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________民族主义和________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2.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____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3.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____________,而是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____________的共产党员。
(心里充满热情。
忱,情意。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
)(原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不掺杂别的成分的。
)4.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____________;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____________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____________、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总结
本文档主要总结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
诗歌研究
本单元主要研究了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包括以下内容:
- 诗歌的特点:自由、抒情、意境深远等;
- 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言简意赅等;
- 如何朗读诗歌:重音、停顿、节奏感等。
通过诗歌研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之处,提高自己的
语感和表达能力。
作文指导
本单元还包含了作文指导的内容,帮助同学们提升写作能力,
主要包括:
- 创作思路的培养: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自己的创作灵感;
- 描写细节的重要性: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能够提高作文的质量;
- 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要注意语法、标点等方面的正确使用。
通过作文指导,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文章的表达和写作水平。
古诗赏析与创作
本单元还介绍了一些优秀的古诗作品,帮助同学们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同时,也提供了创作古诗的机会,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古诗的艺术表达。
课外阅读
除了课堂研究之外,本单元还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通过广泛阅读,我们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我们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总结
本单元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旨在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通过研究诗歌、作文以及古诗赏析与创作,我们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并且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研究,积极参与,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点总结。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B. 寓言一般都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C. 《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D.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所写毛泽东字润之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答案】A【解析】A项“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理解有误《雨的四季》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出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B. 图书馆是文化积淀的载体、知识的殿堂和信息的集散地C. 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D.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答案】B【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C项语序不当应是“如何认识、把握、管理”D项语意重复“广泛”和“极大”意思重复删去一个即可故选B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有些人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默不关心B. 我开始啄磨牧羊人的年龄C. 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D.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答案】D【解析】A项“默不关心”应写作“漠不关心”B项“啄磨”应写作“琢磨”C项“干躁”应写作“干燥”故选D4.下列句子画线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学而不思则罔/博学而笃志B. 人不知而不愠/四十而不惑C. 俭以养德/非宁静无以致远D. 思而不学则殆/则是无信【答案】D【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B项表转折/表顺承C项表目的/介词用来D项均为连词就故选D5.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开篇就用君子之行这种道德规范来要求其子并以此告诫人生在世首先要修身养德B. 《诫子书》中提到的修身养德的方法就是“静”与“俭”C. “静以修身”强调周围环境的安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D. “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答案】C【解析】“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6.(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画线字标注读音①自缘身在最高层_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_______________6.(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6.(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孔子云何陋之有?6.(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答案】(1)①yuán, ②tiáo【解析】(1)①“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应读作“yuán” ②“可以调素琴”的“调”应读作“tiáo”【答案】C【解析】(2)A项出名有名/说出B项神异/聪明灵敏C项两个都是“大”的意思D项形体躯体/表现故选C【答案】(3)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解析】(3)①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②陋简陋何陋之有宾语前置句应为“有何陋”【答案】(4)①托物言志, ②这首诗借写诗人身在高处纵情远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解析】(4)①在《陋室铭》中作者托物言志借对自己陋室的描写来表明自己的志向②在《登飞来峰》一诗中作者寓情于景借写诗人身在高处纵情远眺的体会表现了诗人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7.(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蕃 _______________②濯清涟而不妖濯 _______________7.(2)把语段【甲】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3)【甲】文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7.(4)语段【甲】和语段【乙】都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答案】(1)①多, ②洗【解析】(1)①句意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②句意经过清水的洗涤但不显得妖艳濯洗【答案】(2)洁净地挺立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但不可以靠近赏玩【解析】(2)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亵玩靠近赏玩【答案】(3)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解析】(3)从句式看【甲】文以散句为主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文中也有骈句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答案】(4)语段【甲】用陶渊明爱菊花、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独爱莲” 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语段【乙】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孤高品质【解析】(4)作答本题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分析文章的主旨了解衬托写法的作用【甲】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 层层深入地写来文虽短而意蕴无穷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这是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到篇末作者再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乙】文是一篇观梅散记全文以赏梅为中心以时间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表达了作者钟情于梅寄情于梅的雅士情怀选文部分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多年以来远赴“游屐罕至”的洞庭山观梅的习惯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孤高品质8.(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①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②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③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 ④是以见放_______________8.(2)用“/”为下面句子标出两处停顿晋陶渊明独爱菊8.(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何故而至此?8.(4)小虞和小尚因选择哪种花来形容屈原而产生分歧想听听你的意见请写下你的观点和理由【答案】(1)①多, ②更加, ③竖立, ④这【解析】(1)①句意值得喜爱的非常多蕃多②句意香气远闻更加清芬益更加③句意洁净地挺立植竖立④句意因此被放逐是这【答案】(2)晋/陶渊明/独爱菊【解析】(2)首先通读全句了解句子的大意然后找出句子中的专有名词比如人名、地名、朝代、物件等这些词语内部不要断开第三步找出句子的主谓宾成分在各个成分之间找到需要语气或意义停顿的地方标出即可本题在朝代“晋”和主语“陶渊明”后停顿【答案】(3)①我只喜爱莲花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②为什么(什么原因)到了这种地步?【解析】(3)①予我独只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②何故为什么什么原因至此到这种地步【答案】(4)示例一我认为应该用“莲”形容屈原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他如莲一般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 坚守自我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示例二我认为应该用“莲”形容屈原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屈原如莲一般正直不屈敢于进谏即便被排挤、被流放亦不改初心【解析】(4)解答时最好以“莲”形容屈原找到文章中最能体现屈原美好品质的语句与《爱莲说》中“莲”的特征对应说明理由即可例如我认为应该用“莲”形容屈原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他如莲一般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 坚守自我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9.(1)解释下列画线字词①诫子书()②淫慢则不能励精()9.(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9.(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①告诫劝勉, ②振奋精神【解析】(1)①句意为劝勉儿子的书信诫告诫劝勉②句意为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励精振奋精神【答案】(2)不能做到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有办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解析】(2)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明明确坚定致达到【答案】D【解析】(3)D项表述错误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修身“和“养德” 没有对“治国”方面的论述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_、细雨翻萍、_____________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10.(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小溪阴阴, 鹅鸭戏水【解析】(1)作答此题可结合注释理解诗意“阴阴溪曲绿交加”的意思是在草木阴阴的映照下弯曲的小溪显得格外碧绿写的是“小溪阴阴”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的意思是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此句写的是“鹅鸭戏水” 据此概括即可【答案】(2)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解析】(2)“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1.(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11.(2)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概括怎样才能有效地减少肥胖的发生11.(3)请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出你对小雪的建议及原因【链接材料】小雪平时很在意自己的体型午餐只吃七分饱尤其是因为妈妈做了自己不喜欢吃的豆角上完体育课更是感觉饥饿难耐打算课间去食堂买个麻辣鸡翅和可乐加餐A. 肥胖会压抑青少年潜能的发育让其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B. 凡是体重正常的学生多数不会挑食即使挑食也不会很严重C. 体重肥胖的学生多半都有挑食现象只有小部分没有挑食现象D.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知道怎么样保护自己的生命是更高级的学习课程【答案】A【解析】(1)A项有误根据材料一中的“肥胖还会阻碍其心理行为发展压抑潜能的发育肥胖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容易受到歧视自我意识受到损害喜欢独处并伴有自卑、抑郁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出现”可知本项表述过于绝对【答案】(2)控制对含糖饮料的摄入每周坚持进行5天中强度运动少吃零食养好良好的饮食习惯【解析】(2)根据材料三中的“摄入过多糖会造成糖尿病、心血管病等疾病的产生”可得控制对含糖饮料的摄入根据“梁晓峰建议青少年应每周进行5天中等强度的运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可得每周坚持进行5天中强度运动根据“孩子的零食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可得少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答案】(3)①不要挑食营养均衡才能保证体重正常②少喝可乐可乐是含糖饮料应该多喝白开水③不要吃麻辣鸡翅减少对多盐多油零食的摄入④少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解析】(3)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根据“尤其是因为妈妈做了自己不喜欢吃的豆角”可提出建议不要挑食要做到营养均衡根据“打算课间去食堂买个麻辣鸡翅和可乐加餐”可提出建议少喝可乐因为含糖过高可以多喝白开水不要吃麻辣鸡翅因为里面含有过多的盐和油要少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12.(1)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12.(2)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12.(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①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②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12.(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苇花有着深厚的情感?【答案】(1)①“我”采苇花做装饰②村人割芦苇当柴火③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④村人用苇花编毛窝【解析】(1)③到⑧段写“我”采苇花做装饰根据第⑨段“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 第⑩段“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 第⑪段“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可概括出村人割芦苇当柴火、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答案】(2)①“温暖”交代中心苇花让人们在贫寒年代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爱的温暖在现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②“苇花”交代写作内容贯串全文成为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解析】(2)“温暖的苇花”指在贫寒年代人们用苇花温暖自己苇花也承载着家人对自己的爱“温暖”一词为本文定下了温馨的情感基调点明了文章“爱”的主旨“苇花”则作为本文的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答案】(3)①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苇花比作老妇人的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苇花平静温和的特点给人温暖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苇花的喜爱之情②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苇花的可爱形象和作者对苇花的喜爱之情【解析】(3)①“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芦花比成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花沧桑而又温暖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芦花的喜爱之情②“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芦花的温和、可爱表现出作者对苇花的喜爱之情【答案】(4)因为苇花作为一种物资帮助人们度过了贫穷的年代在今天被人们重新加工后又变为艺术品继续为人们做着贡献同时苇花所具有的团结精神所营造的独特景象也都让作者喜欢【解析】(4)通读文章可知芦花在过去的时光给家乡的人们带来温暖现在又以艺术品的身份发光发热结合文章内容从实用和精神两个方面作答即可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请写出一个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13.(2)请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补写一句话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朋友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答案】(1)示例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示例二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也是人生的止痛药【解析】(1)能根据积累写出关于交友的名言警句书写规范、正确即可【答案】(2)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 更是逆境中的雪中送炭【解析】(2)例句中所述的对象是生活中的人和事句式是“……不只是……更是……” 根据例句仿写时要先选择人或事物如“朋友”“读书”“成长”等然后按照递进关系阐明人或事物的意义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4.(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_______________》14.(2)下面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描写请写出对应的人物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_______________)②我其时觉得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_______________)【答案】(1)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解析】(1)在《狗·猫·鼠》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借动物比喻人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资产阶级反动文人《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据此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狗·猫·鼠》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二十四孝图》【答案】(2)①范爱农, ②衍太太【解析】(2)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依据文本材料①中“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的人物特点可知这个人物是范爱农他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依据文本材料②中的教唆人“拿首饰去变卖”、教人学坏的事可知这个人物是《锁记》中的衍太太。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的内容。
一、课文内容概述
第四单元的课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故事阅读:介绍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文字的重要性及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古代文字和文化。
2. 中外巧合:通过对比中外名字巧合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化
意识与审美能力。
3. 诗词鉴赏:研究和欣赏经典的唐诗宋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诗词欣赏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
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故事阅读:
- 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
- 文字的重要性及传播方式。
2. 中外巧合:
- 中外名字巧合的现象;
- 文化背景对名字巧合的影响。
3. 诗词鉴赏:
- 经典唐诗宋词的欣赏;
- 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
三、研究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我提供以下研究建议:
1. 细读课文内容,理解文字故事的发展历程和古代文字的重要性。
2. 多进行中外名字的对比研究,增强对文化背景的认识和文化
差异的理解。
3. 多阅读经典的唐诗宋词,培养诗词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以上整理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在语文研究中取得进步!。
部编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探秘与发现》教学课件(共4课)
13
导入新课
牧鹅散记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自主、合作阅读课文,整理相关的信息。 2、体味语言,学习准确、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导入新课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讲授新课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讲授新课
字词积累
tián
恬静
luî
繁殖
zhí qī
bō
拨拉
落落大方
欺辱
疼爱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讲授新课
整体感知
快速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开始是透过什么引出写 鹅的?作者对鹅的看法是怎样的?(一句话概括)
作者的;作者通过对鹅的观察认为鹅并不笨,
讲授新课
读文章的第十自然段,说说好在哪里。 我喜欢第十段,因为
“每个窝都立有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
号”,把发现并查找丢蛋事件的依据写得清清 楚楚,一丝不苟。
讲授新课
读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说说好在哪里。 我喜欢第十一段,因为
这段用了一系列动词 写出了鹅是怎么偷蛋的。
如:“拨拉”、“钩”、“伸”
等动词。
讲授新课
字词积累
卉( huì )
瀛(yíng ) 番( fān )
勰( xiã )
滹沱( hū tuï ) 瀼(ràng )
涪( fú )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讲授新课
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用圈点勾画的方 法划出文章的主要信息,整合出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一)(1):花香鸟语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2—7):主要介绍了唐宋诗歌中揭示出的一些物候 现象和一些物候规律。
最新整理部编版七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资料讲解
第四单元本单元教学大纲教学导航【主题分析】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体验和思考,还有个人修身经验的总结。
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教学目标】1.规范书写、积累、掌握和运用常用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初步读出语气。
3.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4.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时,能抓住关键的语句,品味语言,理解课文。
2.在阅读过程中能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感悟和理解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自相对照反思,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3.学会利用网络、书籍来搜集、整理资料,帮助理解课文,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4.尝试组织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教学指导】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的作用和特点。
【课时安排】《纪念白求恩》 2课时《植树的牧羊人》 2课时《走一步,再走一步》 1课时《诫子书》 2课时13 纪念白求恩教学导航【教学内容】课本第70—72页【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学习文中对比的作用。
3.理解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及有关常识,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白求恩的精神。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4.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得到答案了。
(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所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
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堂笔记一、第一单元1. 重点字词读准字音朗润(rùn):明朗润泽。
酝酿(yùn niàng):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窠巢(kēcháo):鸟兽昆虫的窝。
卖弄(mài nong):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喉咙(hóu lóng):咽喉。
应和(yìng hè):(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嘹亮(liáo liàng):(声音)清晰响亮。
烘托(hōng tuō):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使物象鲜明;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静默(jìng mò):寂静;没有声音。
风筝(fēng zheng):一种玩具,在竹篾等做的骨架上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抖擞(dǒu sǒu):振作;奋发。
健壮(jiàn zhuàng):强健。
理解词义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繁花嫩叶:花儿繁茂叶子嫩绿。
形容美好的春色。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2. 文章结构盼春:开篇点题,表达对春的盼望之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绘春: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生长出来的情态,“钻”字表现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春花图:从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味(花里带着甜味儿)、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等方面描写春花,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春风图:“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触觉(抚摸)、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听觉(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等方面描写春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包括了《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和《古诗四首》等文章。
这些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品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文章、品味词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秋天的景色,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品味关键词语。
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教师设置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6单元基础知识点梳理 (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4-6单元基础知识点【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字音字形】冀jì派遣pài qiǎn 殉职xùn zhí出路chū lù狭隘xiáài 动机dòng jī极端jí duān 热忱rè chén 冷清lěng qing纯粹chún cuì佩服pèi fú高明gāo míng 鄙薄bǐ bó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 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 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见异思迁jiàn yì sī qiān【词语解释】派遣:赋予权利委派。
动机: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事物发展达到的顶点;非常,十分。
热忱:热情;热衷;热诚。
忱,情意。
冷清:冷落,寂寞凄凉。
纯粹:指不搀杂其它成分的。
佩服:钦佩;信服。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轻视。
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以身殉职:指忠于职守而献出生命。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褒义)拈轻怕重:接受工作、任务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抓,捏。
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不带宾语)(贬义)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文中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贬义)精益求精:事物已经非常出色了,却还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还求更好。
益,更加。
求,追求。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不专一。
文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变动。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亲情寻踪,故事探秘
学习资源
已完成的亲情 01 故事记叙文。
得2-3颗星。
3.文段中仅有一处使用修辞手法、特殊句式、叠词等,
或使用的手法不能为表达感情服务,得1颗星及以下。
第三课段 /写故事,表真意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段任务
写作实践,从亲 身经历中选取感受深 切的事情,写一篇不 少于500字的亲情类记 叙文。
核心 任务
学习 任务
从自己亲身经历中选取 感受深切的事情,选取恰切 的语词、抓住动人的细节, 条理清楚地记叙亲情故事, 抒发真挚的情感,写一篇不 少于500字的亲情类记叙文。
学习资源
《秋天的怀念》
01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04
02 《散步》
03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活动一:抓要素,写清楚
根据第一、二课段的学习,再次阅读《散步》一文, 梳理故事的经过,并选取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 的事,仿照《散步》一文的记叙要素,构思自己的亲情 故事,完成《写作任务单1》。
核心任务
班级准备编制一期主题为《亲情寻踪》 的班刊,请你准备一则亲情故事作品,参加 作品评选活动。
学习课段
第一课段
读故事 感亲情
第二课段
品故事 探写法
第三课段
写故事 表真意
第四课段
讲故事 言心声
第一课段 / 读故事,感亲情
课时安排:3课时
课段任务
通读单元选文, 梳理课文内容和感情 脉络,根据提示绘制 一幅思维导图。
取合适的表现手法,真切地写
2.能选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表达自己的 ☆☆☆☆☆ 感受和心情,得2-3颗星;
3.能够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
初一语文上第四单元
一、背景——追本溯源 (一)作者资料
法布尔:法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月 22日,出生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 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那里一起 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 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迫于生计不 得不出门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后来自 学考取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 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 文获得博士学位。晚年详细观察栖息于农垦地中的 各种昆虫和蜘蛛,并将研究所得,陆续写成《昆虫 记》十卷。除此之外,主要著作还有《自然科学编 年史》、《荒石园》等。
课文分析(五)
•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 • 最后,诗人专门用了一节 诗照应第二节,巧妙作答, 幽雅, 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 结尾句“长眠地下刚苏醒 自然, 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 么令人神往、惊讶!”不 刻家! 只是对第二节诗诗意的重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申与反复,而是水到渠成,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画龙点睛,总结全诗,有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力收束。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 惊讶!
精彩赏析:
1.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把云写得生动形象。(请从原文找出并分析) 2.运用分类别、打比方的说明手法 。(举例说明)
第十八课 绿的蝈蝈
一、背景——追本溯源 (一)作者资料 (二)写作背景 二、课文分析 三、中心意旨 四、结构图解 五、探手法,学以致用
课文分析(四)
•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 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 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 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 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 引颈长吼 • 在“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 息地向近代进发”的过程 中,是化石,“为历史留 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保 存了“生命的档案”;是 化石,使我们得以复原恐 龙、猛犸,让我们仿佛看 见了它们的“引颈长吼”; 是化石,使我们得以重现 远古的林木,一睹它们 “葱茏、幽雅”的风姿。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速记清单】)
第四单元13、纪念白求恩冀jì 派遣pài qiǎn 殉职xùn zhí动机dòng jī狭隘xiá ài极端jí duān热忱rè chén冷清lěng qīng纯粹chún cuì佩服pèi fú高明gāo míng鄙薄bǐ bó出路chū lù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见异思迁jiàn yì sī qiān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
热忱:热情。
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掺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鄙视菲薄,轻视。
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
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这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14、回忆我的母亲佃农(diàn)祖籍溺(nì)劳碌私塾(shú)榨油(zhà)妯娌(zhóu lǐ)和睦(mù)周济(jì)俭朴宽厚仁慈庚子(gēng)为富不仁豪绅(shēn)衙门(yá)差役蛮横(hèng)慰勉不辍劳作(chuò)饱尝佃农:租入全部或大部分土地,自己从事劳动的农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第6课时__组文阅读课“葑菲采时皆有道”名师课件
葑菲采时皆有道
学习内容
图书:
《一件小事》 《迷途笛音》 《瓶水之爱》
学习目标
1.默读三篇文章,简略地了解文章的内 容。
2.细读关键词句,有目的地仔细阅读文 章内容。
3.理解借事说理类文章的主题思想。
阅读方法
读
找
悟
怎么读
找什么
悟什么
默读全文
1.圈点勾画出三篇文章中的涉及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的语句。
2.三篇文章分别以什么为线索,请任 选角色,根据角色复述课文。
默读全文
怎么读呢?
A.空间的方位顺序:由近到远、由上到 下、由外到内等;
B.时间的先后顺序:春、夏、秋、冬或 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
精读语段
1.细读语段,勾画关键句,勾画精美 语段。
2.美读文中写人写景的句子。 3.品味文中写人写景的句子,表现了 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突出了人物怎样的 性格特点?
A.写景:表达喜爱和赞美之情,反之则 反;
B.写人:赞美文中人物高尚的品德(助 人为乐、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等),反之, 批评和憎恶文中人物卑劣品德;
悟什么呢?
C.写事:事情总是人做出来的,通过事件 来刻画人物,通过事件来说明道理;
D.写物:侧重于所写事物的功能和使用方 法。
明事说理
1.阅读《一件小事》《迷途笛音》《瓶 水之爱》三篇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思考探讨作者的人生经验。
2.通过本次阅读体验,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葑菲采时皆有道 群英荟萃展风采 抓关键句 找描写句
谢谢观赏
找什么呢?
细读语段,抓关键句,包括(描写句、寓 意深刻的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中心句、 过渡句)
2-1 单元整体预读:亲情寻踪,故事探秘(任务单)-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____________。(毫无规律地发大火。)
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____________的那些花都死了。(经营照管。)
3.她____________的脸上现出____________般的神色。(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恳求。)
文体知识:散文诗
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能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的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文体知识:古代笔记体小说
笔记体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笔记体志怪小说的代表是东晋干宝的《搜神记》,笔记体志人小说的代表是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捶打沉寂侍弄
絮叨仿膳豌豆
暴怒砸碎翻来覆去
憔悴瘫痪
星宿宿舍整宿
诀别决堤抉择
熬过嫩芽水波粼粼
咕咕蹲下拆散
分歧一霎时取决
散步散漫
熬白菜熬夜
铺床当铺
匿笑沐浴祷告
菡萏徘徊慈怜
荫蔽心绪嗅
并蒂花瑞攲斜
姊妹莲蓬罗摩衍那
荷叶荷锄梗
雪骤柳絮奕
太傅凝
尊君在不差可拟
任务三:猜词比赛二人组
用彩笔在文中标出注释的词语。同桌结合,一人联系上下文,推断词义;一人读注释予以纠正。然后完成下面的测评。
19.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____________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荷花的别称, 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4单元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设计说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
此次专题学习活动的主题,着眼于学生当下和未来的阅读实践,围绕“阅读”展开,提出三个活动任务,以“资料夹”的形式呈现了四则材料,包含图表、非连续性文本、调查问卷、名家论述等信息。
课程计划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呈现,倡导学生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旨在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目前的阅读状况,找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制定改进措施。
学习目标1.分析图表,设计图表,从图表中提取信息,了解国民阅读状况。
2.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分析调查数据,了解自身阅读状况。
3.探讨阅读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搜集关于读书的论述,深化对读书意义的思考与认知。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找寻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读书计划。
2.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互动,提升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明白读书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法点拨评价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鲁迅的《读书杂谈》、朱光潜的《谈读书》。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梁晓声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同学们,阅读给予我们营养,阅读赐予我们力量。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让我们一起走进阅读的世界吧!二、预习任务1.仔细阅读教材中的“资料三”,补充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汇总,丰富问卷的内容,制订电子调查问卷。
2.分组合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搜集数据,面向初中三个年级的同学,增强问卷调查的科学性。
3.对搜集到的问卷进行科学的分类统计,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归纳发现的问题。
4.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检索搜集名人读书方法、读书言论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天◆假日阅读记忆风铃:探秘“文章线索”(113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之忆王紫研①冬天总是令人难忘。
②假如我是动物,一定是冬眠动物,挨不过这刺骨的寒冷,乐得把一季的苦痛换一席长梦。
当然也可以做南飞的大雁,但我又懒,受不了那颠簸,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待明年春暖花开,我醒了,又是生龙活虎的。
③但老天爷不让我做动物。
逃不过这个宿命的季节,所以只好想办法给自己“冬眠”——周末了,管它作业如山,先给自己放个假,吃过晚饭,急往被窝里钻,一边享受着惬意的温暖,一边想着明天是必须早起的。
可谁承想,到了早上,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依然半梦半醒魂游天外……冬天,就是一个和寒冷“搏斗”的季节!④东北的亲戚说下雪了,才猛地想起北京已经好久没见一星半点雪沫了。
连续的暖冬快要让人忘记雪花的模样,记得小的时候也下过挺大的雪,奇怪怎么天气越“暖”自己却越来越怕冷?⑤小时候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开动记忆的搜索器,找到一些零散的片段。
⑥天刚亮,奶奶就起身了,她习惯每天早起赶去菜场买菜。
我闹着要跟她一起去,她说外面好冷的,丫头再多睡会儿。
我说我不怕,非要起来不可,可奶奶还是撂下我一个人走了。
“好玩”的事都不带我去,让我每每感到很失望。
⑦下雪了,雪轻轻柔柔地飘落,伸手去捧,在指缝间倏地溜走了。
门外墙边有一堆砖,上面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从砖面上刮下一层,捏成一团,和小朋友打雪仗,兴奋得满脸通红。
结果浑身衣服湿透,回去被妈妈狠骂一通,呵斥着换衣服。
⑧冷吗?真的很冷。
小学规定不准戴手套,据说是为了锻炼小孩子的意志,做早操的时候寒风凛冽,十指连心地痛。
坐在教室里,虽然有暖气,但教室门总是被捣蛋的男生们一次次故意打开,一脸怪笑地向冻得瑟瑟发抖的我们发出挑衅,所有脚趾都毫无知觉,手指也麻木得不听使唤,偏偏还被老师叫到黑板前去做题目。
使出吃奶的劲儿勉强握住粉笔,写出来的字只能连猜带蒙……冬天,就是恨透了那些“坏小子”的季节!⑨真正的冬是属于北方的,记忆中北方的冬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一整夜便厚可没膝,一积就一个多星期,捧在手里不化,踩在脚下硬成冰,尽显着雄奇的风格。
和三五好友手牵着手,踩着滑溜溜的冰面小心翼翼挪行,每一步都要付出极大勇气。
不时从冰层下面传来“哗啦啦”一阵闷响,便齐刷刷被吓得尖声惊叫,定格一样地僵住,仿佛冰面上随时会裂开大口把我们吞进去。
当我们蹚过地雷区似的连挪带滑溜到岸边时,我们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
⑩原来,冷,可以让记忆如此饱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认真阅读本文,请你概括一下作者回忆了儿时的哪些事?(3)阅读文章第②段,说说作者为什么一心想做“冬眠动物”。
(4)文中作者是带着记忆中哪些饱满的情感去回忆冬的?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祖屋农人祖屋,是我内心深处最鲜活的那一处,秘不示人,只怕她遭了风雨的侵蚀,抑或因晾在空气下而变质。
在我心中,她由高大到矮小,由缤纷到简单,由喧嚣到沉寂,到后来一直缩进我的梦里,晶莹成了枕边的一颗泪滴。
在很长的时间里,祖屋是我的整个世界。
或许是自第一次睁开眼睛,我便开始了探寻祖屋的秘密。
接下来,便用小小的身躯,摸爬丈量着这个宅院……祖屋的大门朝东南。
所谓的大门,只是一个枝条编成的柴扉而已,柴扉上钉着小扣,上着一把几乎锈透了的老锁,其实只是做做样子。
主屋是三间西屋,石头砌垒的底层墙上,土坯一直到顶,其上是用厚厚的黄草拍成的蓑衣似的草屋脊。
正屋用细泥糊就的外墙面,被风雨侵蚀,一条条的细槽沟和窄缝遍布其上,斑驳着岁月的手艺。
我对在祖屋里的童年,有两段似真似假分辨不清的记忆。
一段是,我还在院里手脚并用奋力爬着的时候,忽然看见从正屋墙面的坯缝里,伴着土屑和沙子掉下来一只壁虎,我赶上前去,同它有一段对话。
仿佛一直记得,它告诉我,它可不是新人,它来自一百多年前,几乎和这老屋同龄,只是又刚蜕了一层皮而已。
它还说了些什么,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回忆,有时候想得头痛,也未能够再清晰地忆起。
另一段是在大门外的土堰上,长着一棵柳树,有一天早晨,爷爷同住在下院里的带着儿子、拿着锯来锯树的木子爷爷发生了一场争执:“这树是我栽的,全村人都知道!”“怎么会是你栽的呢,是它自己从堰缝里冒出来的,这树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
”“就是我栽的!”“是你栽的?你问问这树,让它自己说,是不是自己冒出来的。
”①争执的结果是,这棵树下成了一个纳凉的好地方,夏天里见惯了村里人开心地散在大大的阴凉里,咀嚼..着日子。
呼吸着祖屋院子里几代人呼吸过的空气,我渐渐长大。
祖屋却总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模样。
看起来同样一成不变的,是屋檐下的那个燕子窝。
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来,我同忙碌着的燕子有过一次对话,刚刚北归的它,身上还附着南方的暖意。
我对燕子说:“佐罗先生,你好。
”燕子瞅着我发愣,看来这家伙健忘,过了个冬天就把老朋友给忘了。
“它不是你那只燕子了,这是它的孩子,我认得。
”奶奶在一旁边喂鸡边对我说。
噢,原来燕子也是在变的。
那时候,无论上学还是上班,在外面游荡累了,总要回祖屋住上几天。
每到清晨,爷爷奶奶便会在院子里说起话来。
有时是催我们起床,有时则是云彩啦天气啦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原来他们只是需要一个话头来打破这农家院的寂静罢了。
早上飘荡在祖屋院里或高或低的说话声,或许是我所有关于故乡的记忆中最难割舍的情愫。
再后来,没有了人气养着的祖屋,就像当年我的祖父,到最后老得连眼皮都不愿眨一下,坐在他那把咯吱作响的躺椅上,用愈发丰富的大脑与岁月摽着劲儿思考。
②没有悬念,一切都抵御不了岁月的磨洗,我的祖屋,虽然拼命挣扎着使劲站直身子,拼命挣扎着不被风雨剥去最后一层外衣,拼命挣扎着给这个院落和世界留下最后一点记忆。
但在一个风雨之夜,最终还是轰然倒下——这当然是父亲后来告诉我的。
若干年下来,我觉得她那轰然倒下的身影,一直实实在在地压在我心上。
现在,站在已无往日印迹的祖屋的院子里,思绪飞扬。
一阵从岁月深处的角落里吹来的风,抚着我的耳朵,轻轻告诉我:“她也经常思念过去。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贯穿全文的写作线家是什么?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行文的?(2)作者回忆写了哪两件模糊的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结合上下文,体会画线句子①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试选取某角度(如表现手法修路等),对画线句子②进行赏析。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享受春雨厉彦林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
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
山川、河流、乡村、房屋、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
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
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摸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
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
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
春雨从不埋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
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
雨点噼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
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
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
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叽叽喳喳地把头缩回去。
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
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
雨刚下了一会儿,就停了。
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
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
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
真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
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
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散文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
”那么,本文是以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2)请阅读②③④段,分别说说春雨的特点。
(3)请结合选文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第⑥段“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这个句子的理解。
(4)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1(1)【答案】冬天里难忘的回忆(或冬之忆)。
(2)【答案】奶奶不带我去买菜;和小朋友玩雪被训斥;小学上学捩冻;和好友险走冰面。
(3)【答案】冬天怕冷,自己又懒。
(意思对即可)(4)【答案】失望、兴奋、刺激等情感。
2(1)【答案】以祖屋的变化为线索(或“我"对祖屋难以割舍的感情为线索)。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敬畏、怀念、留恋、惋惜等。
(意思对即可)(2)【答案】第一件事:隐约记起“我”与壁虎的对话。
第二件事:“我”爷爷和木子爷爷争执老树的归属。
这两件插叙的事件,都告诉我们祖屋的年代久远,与前文“便用小小的身躯,摸爬丈量着这个宅院”相呼应,又为下文写祖屋的倒塌埋下了伏笔。
(3)【答案】“咀嚼"在这里是指反复体会生活的乐趣理解生活的内涵,品味生活的真谛。
(4)【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祖屋拟人化,既形象生动,又蕴含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祖屋的不舍。
同时也表明随着岁月的流逝,祖屋消失是无法避免的,只是时间问题。
3(1)【答案】“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
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人物、事物、事情、地点、时间、感情等,一般题目或是在文中出现较多的字眼便是文章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