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电网的技术特性
特高压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第一篇:特高压输电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采用直流或交流电源,通过数千千伏以上的电压等级,将电能从发电厂输送至远距离的用户或电网节点的一种高压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高电压能够降低电阻,减少电能在输电线路上的损耗,从而实现长距离、大规模电能输送,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少输电线路对环境的影响。
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特殊的技术特点和市场价值。
其可实现用更少的输电线路支撑起更多的电网负荷,能够降低输电线路建设和维护的成本,对于提高电网负荷能力和升级电力供应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新能源设施的逐渐扩大,特高压输电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市场方的重视。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和美国曾分别开始了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研制和建设。
1970年代,欧洲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其中包括庞大的联合欧洲电力网项目。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始于1986年,当时我国在西南地区试建了第一条5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随后逐步发展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高压输电系统。
目前,全球特高压输电技术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应用和推广面临着多种技术、经济和政策等方面的制约。
随着数码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特高压输电系统也将逐步实现信息化和互联网化,这为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能源传输和供求数字化打下了重要基础。
第二篇: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现状、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随着能源消费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推广正在得到加速。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一系列普遍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大型输电网络,其中以中国和印度最为突出。
此外,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正在扩大特高压输电能力的建设规模,旨在加强能源安全和可靠性,降低碳排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对于整个能源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改变。
其可实现从长距离甚至跨国界地输送更多清洁能源,实现能源消费和生产的更优化匹配。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我国电网的发展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我国电网的发展摘要: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电网特点是资源和负荷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客观上存在长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
特高压电网是指1100kV级交流和±800kV级直流的输电电网。
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是为更经济、更可靠地解决当前大规模、远距离输电问题。
经济性是特高压输电的重要基础。
基于此,本文对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与我国电网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特高压;电网;输电1特高压输电技术1.1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1.1.1大容量输送能力自然功率是评价线路输电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时,电感吸收的无功和电容发出的无功保持平衡。
大容量输电线路通常装设高压电抗器或串联补偿装置,以解决无功平衡和过电压问题。
据测算,采取相同并联补偿度时,1100kV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是550kV线路的4.2倍。
1.1.2长距离输送能力阻抗与电压平方成反比,1100kV特高压线路阻抗折算到550kV线路,约为后者的1/4。
输送相同容量时,采用1100kV特高压线路时,其输电距离要远大于550kV线路。
据测算,输送2000MW电力时,单回1100kV线路输送距离可达1300km,而550kV常规线路输送距离仅为400km。
1.1.3线路损耗低线路损耗包括电阻性损耗和线路电晕损耗,其中电阻性损耗受电阻率、长度和电流的影响,电晕损耗受气象条件、导线型号及电压的影响。
以典型线路为例,在导线截面、输送容量相同的条件下,1100kV线路比550kV线路的电流降低1/2,电阻降低3/4,综合损耗降低约54%。
1.1.4节省线路走廊和占地面积采用11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其线路走廊宽度大为降低,约为550kV线路走廊宽度的30%。
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中采用特高压输电,能提高走廊利用率,大幅节省土地占用面积,经济性显著。
1.2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1.2.1电网结构简单,易调控特高压直流输电采用大功率、远距离、点对点的输送模式,无中间落点,直接将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综述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综述作者:刘迎光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4期摘要:随着全球各个国家发生的能源问题越来越多,并不断趋于严重化,所消耗的化石能源日益增多,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探寻出可以代替传统能源的环保能源愈发开始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其中,我国现如今具有较为严重的能源问题为,能源分布较为集中,且一次能源以及负荷呈逆向分布状态,所以,有关部门十分有必要着重于发展容量较大且传输距离较远的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以有效降低我国各类能源问题产生的几率以及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运行特性中图分类号:TM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4-0175-02现如今,我国电网正处于发展“强直弱交”的关键阶段,多种新形态故障出现的频率普遍较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电网实施更为有效的控制。
同时,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出现,使相应资源的配置规模得以大幅度提升以及使相应优化措施的实效性职能更为充分的发挥了出来,促进了直流发电在特高压工程中的有效发展。
1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比较此类技术中的交流输电特征包括:第一,输电性能较强、应用区域较广、低耗损以及所需应用的输电走廊数量较少,多应用在距离较近、容量较大的输电区域中。
第二,可以以实际的电源分布以及电力传输特点等,实施具体的骨干网建设操作。
此类技术中的直流输电特征包括:第一,输电容量较大以及线路走廊直径较小等,较为广泛的应用于距离较远、功率较大的输电区域内。
第二,无落点,相对架构较为精简,可直接对电能实施运输至负荷中心的操作,且不需要同时进行网间操作。
第三,处于直流系统闭锁状态时,将会使得两端的交流系统遭受功率相对较大的冲击影响,并对相应设备等造成损害[1]。
2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运行特性研究我国在具体实施特高压输电网发展操作时,普遍较为注重促进交直流的共同发展,通过将超高压交流电网利用特高压交流输电骨干网进行合理替代,以及对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实施有效应用的方式,推进相应技术以及电网的发展进程,使得个别区域能源的开发外送以及电能的外送操作可以发挥出更为优良的实效性作用。
特高压输电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是一项能够实现远距离输电的重要技术,它以其高电压、高效率和低损耗的特点,正在成为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原理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采用极高的输电电压进行远距离输电的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电压降低输电线路上的电流,从而降低传输损耗和线路成本。
相比于传统的输电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电压:特高压输电技术采用超过1000千伏的高电压进行输电,相较于通常采用的500千伏输电电压,电流相应减小一半,从而降低了传输损耗和线路压降。
2. 高效率:特高压输电技术采用了直流输电方式,相较于交流输电方式,直流输电具有更高的输电效率。
此外,特高压输电技术还能够实现多线路并行输电,进一步提高了输电效率。
3. 低损耗:由于采用了高电压和直流输电方式,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降低电阻损耗、感应损耗和电容损耗,从而减少了电能的损失和物料的消耗。
二、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应用特高压输电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其应用领域包括远距离输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集中接入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等方面。
1. 远距离输电: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实现长距离的电能输送,有效解决了远离能源中心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将发电站产生的电能迅速传输到远离发电站的用电负荷中心,满足远距离电力输送的需求。
2. 可再生能源集中接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成为其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的关键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能够将集中分布的可再生能源的电能汇集起来,并高效地传输到用电负荷中心,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大规模利用。
3. 智能电网的建设:特高压输电技术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适应了智能电网对大容量、高效率、低损耗的要求,能够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景特高压输电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高端技术,正在逐步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的电力系统中。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应用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应用一、概述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高效能、低损耗、远距离长输、抗干扰能力强且可靠性高的电力输电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电网的无功角,提高稳定性,而且还可以优化电网的结构布局,提高电能利用率。
二、技术原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交流电进行整流、变换、滤波处理后,形成直流电,再通过输电线路对直流电进行传输的一项新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由换流站、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终端换流站等组成。
电源通过换流站的交流侧接入,变为直流电后经过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送到接收站,再通过终端换流站变为交流电接入电网。
三、优点1. 低损耗:采用直流输电可避免交流输电过程中会产生的电抗、电流互感等损失。
2. 远距离高效能输电:直流输电线路作为可替代交流输电的新型电网架构,其输送长度远高于交流输电,可在远距离长距离输送电力。
3. 抗干扰能力强: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功率变化、相位跳跃、短时间过载、负载波动以及输电线路受到外来干扰等情况下仍能保证良好的电能传输和供应。
4. 可靠性高:通过对换流站、输电线路、终端换流站等设备进行可靠性设计,并采取智能化技术,可确保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应用1. 遥远地区电力输送: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长距离超远距离输送电力,为遥远地区的电力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并充分利用负载率,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利用。
2. 解决电网瓶颈问题: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输电长度远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交流输电在电网瓶颈问题上的限制。
3. 可再生能源输送: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用于传输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
4. 铝、铜资源集中地输电:利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将铝、铜等原材料在世界范围内集中输电,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布局。
五、发展前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未来电力送输的主要方向。
作为一项领先的电力技术,其优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将推动电力输送的新型模式。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及技术特点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概况和技术特点电气0707王彦洁1071180724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概况和技术特点王彦洁(华北电力大学,电气0707,北京市)【摘要】文章论述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概念和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特点和工程设计问题,阐述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对我国电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0.引言特高压电网是指由特高压骨干网架、超高压、高压输电网、配电网及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共同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大电网。
其中,国家电网特高压骨干网架是指由1000kV级交流输电网和±600kV级以上直流输电系统构成的电网。
电力工业的快速增长、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对输电技术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发展“西电东送”的需要;电网增容及改善电网结构的需要;全国联网的需要: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需要。
而特高压电网能够提高输送容量;缩短电气距离,提高稳定极限;降低线路损耗;减少工程投资;节省走廊面积;降低短路电流;加强连网能力。
其经济高效使特高压输电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1.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1.1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概念直流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力大国解决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电网互联的一个重要手段。
直流输电是将交流电通过换流器变换成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输电线路送至受电端并通过换流器变成交流电,最终注入交流电网。
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是指±800kV(±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及相关技术。
1.2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瑞典Chalmers大学1966年开始研究±750kV导线。
1966年后,前苏联、巴西等国家也先后开展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研究工作,80年代曾一度形成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热潮。
特高压交流与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对比分析
特高压交流与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对比分析1 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技术特点(1)特高压交流输电中间可以落点,具有电网功能,可以根据电源分布、负荷布点、输送电力、电力交换实际需要构成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
特高压交流电网明显的优点是:输电能力大(每提高一个电压等级,在满足短路电流不超标的前提下,电网输送功率的分区控制规模可以提高两倍以上,见表附-1)、覆盖范围广(可以覆盖全国范围)、网损小(铜耗与电压平方成反比;为了降低地面场强、减少电晕损耗,特高压交流线路一般采用八分裂导线,导线电流密度一般选择0.5~0.6A/2mm 左右)、节省架线走廊(如果都按照自然功率输送同等容量的电力1000万千瓦,采用500kV 交流输电,需要8~10回;采用1000kV 交流输电,仅需要2回,可以明显减少输电走廊,如果采用同塔双回,将进一步节省输电走廊,这对寸土寸金的长三角地区是很有意义的)。
特高压交流电网适合电力市场运营体制。
适应随着时间推移“西电东送、南北互补”电力流的变化。
附表-1短路电流控制水平及相应的系统分区控制规模(2)随着电网发展装机容量增加,等值转动惯量加大,电网同步功率系数逐步加强(设功角特性曲线的最大值为M P ,运行点功角为0δ,则同步功率系数为功角特性曲线上运行点功率的微分,0δCOS P P M S =,0δ越小,S P 越大,同步能力越强),交流同步电网的同步能力得到较充分利用。
同步电网结构越坚强,送受端电网的概念越模糊,如欧洲电网那样普遍密集型电网结构,功角稳定问题不突出,电压稳定问题上升为主要稳定问题。
法国联合电网1978年“12.19”大面积停电事故剖析:这次事故损失负荷29GW,约占当时全法国负荷75%,停电8.5小时,少送电1亿kWh。
造成这次大面积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低温造成系统负荷大量增加,系统无功备用容量不足,导致系统电压崩溃。
当时法国气温比往年同期低5~7℃,负荷水平比预计多1.2~1.3GW。
超高压输电和特高压输电
超高压输电和特高压输电超高压输电开放分类:电子工程超高压输电是指使用超高电压等级输送电能。
若以220千伏输电指标为100%,超高压输电每公里的相对投资、每千瓦时电输送百公里的相对成本以及金属材料消耗量等,均有大幅度降低,线路走廊利用率则有明显提高。
超高压输电- 正文使用超高电压等级输送电能。
超高电压是指330千伏至765千伏的电压等级,即330(345)千伏、400(380)千伏、500(550)千伏、765(750)千伏等各种电压等级。
超高压输电是发电容量和用电负荷增长、输电距离延长的必然要求。
超高压输电是电力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电能利用的广泛发展,许多国家都在兴建大容量水电站、火电厂、核电站以及电站群,而动力资源又往往远离负荷中心,只有采用超高压输电才能有效而经济地实现输电任务。
超高压输电可以增大输送容量和传输距离,降低单位功率电力传输的工程造价,减少线路损耗,节省线路走廊占地面积,具有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另外,大电力系统之间的互联也需要超高压输电来完成。
超高压输电的使用范围大致如表所列。
若以220千伏输电指标为100%,超高压输电每公里的相对投资、每千瓦时电输送百公里的相对成本以及金属材料消耗量等,均有大幅度降低,线路走廊利用率则有明显提高(图1~4)。
超高压输电超高压输电超高压输电超高压输电超高压输电1952年瑞典首先建成了38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由哈什普龙厄到哈尔斯贝里,全长620公里,输送功率45万千瓦。
1956年,苏联从古比雪夫到莫斯科的400千伏线路投入运行,全长1000公里,并于1959年升压至500千伏,首次使用500千伏输电。
1965年加拿大首先建成735千伏的输电线路。
1969年美国又实现765千伏的超高压输电。
在直流输电方面,苏联于1965年建成±400千伏的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此后美国、加拿大等国又建成±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研究
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及运行特性研究摘要:建设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不可再生资源和需求之间发生的矛盾,可以满足各种能源的需求及新能源的研发。
本文就主要对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和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先对我国特高压电网的特性进行了叙述,然后对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研究,最后对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主要是为了使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能够适应目前电网的运行特性,进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稳定。
关键词: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运行特性;新能源;研究如今资源的枯竭已日渐明显,同时对化石燃料的严重消耗而造成环境的恶化也非常的严重,找到环保资源来代替污染资源已变得极其重要。
目前我国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不可再生资源和负荷的分布是逆向的,为了使资源能够合理地使用,环保能源能够有效地输送,我国电网企业就推出了一些战略措施,为了解决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能够支持远距离、大容量的输电。
由于实现了交直流电网大规模、远距离的输电,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将特高压交直流电网同时运行的国家。
但是,目前我国的电网正处于直流强交流弱的时期,经常出现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的故障,所以我国对电网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特高压交直流电网输电技术的概况(一)交流电网输电技术的现状与研究成果由于我国对特高压技术坚持不懈地研究,终于得到了很大地突破,深入地探索了电压、潜供电流的控制方面,研发出一套具有知识产权、水平极其高超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我国的电网企业展开了大约三百项的与特高压输电技术有关的研究,还聚集了国内一百多家的电工装备单位加入进了对特高压输电设备的研究,成功研究出了先进的、一整套的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包括特高压变压器、并联电抗器等。
我国电网企业还建设出了特高压交流的实验基地、建成杆塔试验基地以及国家电网仿真中心等,创建出了当前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试验研究体系。
(二)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和研究成果按照换流站的个数,可将直流输电技术分成两种:两端直流输电技术和多端直流输电技术。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摘要:伴随输电技术的不断突破,当前我国呈现出特高压输电广泛应用的状况。
本文对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特性进行细致阐释,对比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经济性特点。
以此为基础,探讨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在多个场合的具体应用情况。
关键词: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发展1 引言特高压电网通常是1100kV级交流和±800kV级直流输电电网。
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使我国大规律、远距离输电得到解决,并且呈现稳定性和低成本的特点。
特高压输电的经济性是其核心基础。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处于持续性的探索和创新状态,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特高压交、直流两种输电方式在未来的具体应用才是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深入分析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根本特点,重点阐释其应用场合和带来的具体经济性优势。
2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根本特性2.1电网结构并不复杂,调控操作简单特高压直流输电通常传输模式为大功率、点对点、远距离,没有中间落点,电力直接被输送至负荷中心。
在送、受端已经确定之后,采取直流输电方式能够成功形成交、直流电网并联输电的状态,也可以采取非同步联网输电,电网结构明朗,调控简单。
2.2可以更好的限制短路电流通常直流输电线路用来连接交流电网。
直流系统自身能够成功实现定电流控制,将系统中短路电流进行限制,避免系统短路容量在电网互联的情况下逐渐加大。
2.3系统稳定性、可靠性较为突出可控硅换流器的使用能够实现直流输电技术中对有功功率进行快速调整,改变电流方向。
此外,正常状态下直流系统可以提供稳定的输出,一旦出现事故,能够立即对故障系统开展支援。
所以,交、直流电网互联的情况下,如果交流电网线路短路,可以采取短暂增大直流输送功率的措施用于对电源端的发电机转子速度进行控制,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提升。
2.4降低年电能损耗,线路成本不高交流架空线输电由三根导线组成,直流由两根导线组成,电阻损耗较小,线路感抗和容抗的无功损耗、交流工况下的集肤效应都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导线截面;直流输电方案如果采取大地作为回路或者海水作为回路,一根导线即可完成,降低了投资成本,在前期投资以及运行费用方面体现护经济性。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成果方面,研 究者们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特性、稳定性分析、优化控制等方面进行 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在应用实践方面,特高压直流输电 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多条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中国的三峡工程、巴西的 美丽山二期工程等,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和社会效益。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在我国 的应用前景
目录
01 一、特高压直流输电 技术现状
02
二、特高压直流输电 技术特点
03
三、特高压直流输电 技术应用前景
04 四、特高压直流输电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成为 了电力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输电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 等特点,对于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 义。本次演示将介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1、输电距离远: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电压等级较高,一般为1000kV及以上, 使得电能能够远距离传输,大大扩展了电力系统的覆盖范围。
2、容量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输送容量较大,一般在1000万至2000万 千瓦之间,甚至更高,使得大规模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可能。
1、能源传输: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远距离输送特点使得不同地区的能源 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例如,可将中西部地区的丰富能源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 线路输送到东部地区,满足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紧急救援:在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迅 速恢复受灾地区的电力供应。例如,通过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向受灾地区输送电 力资源,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分析
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分析发布时间:2022-11-30T09:06:22.00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2期作者:郭兴[导读] 设计的1000kV电压等级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强度是传统500kV线路杆塔设计强度的四倍以上。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变电公司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摘要: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是解决我国电力能源分布不均匀,降低电力负荷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有大量的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在未来几年中,也将会开通大量的交流特高压线路。
在这一背景下,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的维护工作也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障交流特高压线路能够安全运行,必须要总结关键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检修效率,下面就针对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特性现如今我国的电力输变系统中,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应用等级为1000kV,因此在整个电力传输系统中,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实现跨地区电能输送以及新能源二次配置的应用需求。
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结构设置特征: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在运行期间需要合理设置间距以及间隙,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杆塔,同时将绝缘子串的高度保持在1m以上,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对地的距离则保持在26m以上。
由于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所设置的杆塔高度大多数设置在50m以上,杆塔长度设置在80m以上,在进行杆塔强度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要以杆塔塔高以及杆塔应力为基础进行方案设计,由于特高压导线的重量较大、杆塔的设计高度在50m以上,因此杆塔的使用应力极高,设计的1000kV电压等级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强度是传统500kV线路杆塔设计强度的四倍以上。
1.交流特高压线路特点分析1.1杆塔结构交流特高压线路的运行需要的间距与间隙,必须要设置较高的杆塔,绝缘子串长度需要保持在10m以上,线路对地距离需要保持在26m 以上,特高压线路杆塔高度保持在50m以上,同杆并架线路杆塔长度需要控制在80m以上。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分析与探究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分析与探究摘要:特高压直流输电不仅可以改善电网结构,以此有效缓解电能压力,还可以解决我国远距离输电的问题,提高输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企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上的用电需求。
基于此文章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该技术的发展与优化,并研究了技术应用的发展前景,最后提出实际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技术分析1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概述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指±800kV及以上的电压,随着近几年我国各地区对输送电容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使我国电力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正不断深化,现已可以实现超远距离输电这一目标,解决了自然资源和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直流输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换流器将交流电先整流再逆变,输电过程中注重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该技术的应用能够节约设备占地面积、减少输电损耗,满足我国各地区用电逐年递增的使用需求。
为推动能源革命,将其转变为绿色经济,我国电力专家开始广泛关注并对技术进行改进,要求在建项目不可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总结特高压输电相关设备运行维护经验,确保我国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断创新完善。
在如今全世界电力系统大规模采用直流输电的情况下,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综合比较现有的高强度输电手段,该技术的经济效益更高、适用范围更广,能够在使用中灵活改变输电方式,电能输送会最终注入交流电网,不仅可以保证地理优势不明显地区资源的合理利用,且能够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线路损耗,提高一次能源利用率。
2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2.1电网结构简单,易调控特高压直流输电(UHVDC)在输送过程中中间没有其他的输电落点,可以直接将电力输送到终点,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远,电压高,可用于电力系统非同步联网,可以简单地调控电网的结构。
2.2可以更好地限制短路的电流直流系统可以更好地控制电流的传送速度,可以将系统中出现的短路电流进行控制,这样系统不会因为短路的问题造成容量的增大。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和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型,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远距离的电力传输方式,在我国能源战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包括其技术原理、发展历程、主要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我们将探讨特高压直流输电在解决能源分布不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推动新能源发展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以期为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现状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
在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多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包括±800千伏、±1100千伏等多个电压等级,总输电容量和输电距离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技术成熟度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成熟的技术路线,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设备国产化率高:我国在特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有效降低了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运行经验丰富: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已经稳定运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
通过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故障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不断完善和优化输电系统的运行策略,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应用范围广泛: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了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跨区电网互联、新能源接入等多个领域,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电力市场的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为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未来,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在我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技术的比较
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技术的比较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主要特点(1)特高压交流输电中间可以有落点,具有网络功能,可以根据电源分布、负荷布点、输送电力、电力交换等实际需要构成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
特高压交流电网的突出优点是:输电能力大、覆盖范围广、网损小、输电走廊明显减少,能灵活适合电力市场运营的要求。
(2)采用特高压实现联网,坚强的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中线路两端的功角差一般可控制在20°及以下。
因此,交流同步电网越坚强,同步能力越大、电网的功角稳定性越好。
(3)特高压交流线路产生的充电无功功率约为500千伏的5倍,为了抑制工频过电压,线路须装设并联电抗器。
当线路输送功率变化,送、受端无功将发生大的变化。
如果受端电网的无功功率分层分区平衡不合适,特别是动态无功备用容量不足,在严重工况和严重故障条件下,电压稳定可能成为主要的稳定问题。
(4)适时引入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可为直流多馈入的受端电网提供坚强的电压和无功支撑,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500千伏短路电流超标和输电能力低的问题。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主要特点(1)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间不落点,可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直接将电力送往负荷中心。
在送受关系明确的情况下,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实现交直流并联输电或异步联网,电网结构比较松散、清晰。
(2)特高压直流输电可以减少或避免大量过网潮流,按照送受两端运行方式变化而改变潮流。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潮流方向和大小均能方便地进行控制。
(3)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电压高、输送容量大、线路走廊窄,适合大功率、远距离输电。
(4)在交直流并联输电的情况下,利用直流有功功率调制,可以有效抑制与其并列的交流线路的功率振荡,包括区域性低频振荡,明显提高交流的瞬时、动态稳定性能。
(5)大功率直流输电,当发生直流系统闭锁时,两端交流系统将承受大的功率冲击。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分析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与应用分析摘要: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人们对电力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传输效率,为电力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和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应用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和政府部门对特高压电网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电力资源存在着分布不均衡的特点,2009年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特高压输电大规模应用时代拉开帷幕。
特高压电网指的就是1100kV级交流和±800kV级直流的输电电网,加强对相应技术的研究,能有效解决我国电力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也是实现大规模电力运输所必须要采取的手段。
本文就从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为切入点,对其进行了分析。
1.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用电需求不断上升,而且我国在电力资源分配上存在着不均衡的特点,努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通过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能够实现电力资源的远距离传输,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国国情决定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稳定性高、容量大等应用优势,将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的资源,合理分配到其他地区,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的发展。
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一系列设备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再通过换流站将其转换成交流电,可满足不同地区的用电需求。
2.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2.1电网结构简单特高压直流输电主要采用了点对点的传输模式,不会在电力资源传输过程中造成浪费,在较远距离的电力传输上,能够直接实现从该地区向另一地区的传送,利用直流输电的方式就可以完成交流、直流电网并联输电,电网的整体结构十分简单,而且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控,只需要确定送电端口和受电端口即可。
特高压的原理范文
特高压的原理范文
特高压(UHV,Ultra-high voltage)是指电网中的电压达到或超过1000千伏的一种电网电压等级。
特高压技术是电力系统领域的一项关键
技术,在能源输送、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高压的
原理主要涉及到断面的放电特性和绝缘材料的可靠性,下面将详细介绍特
高压的原理。
1.放电特性:特高压的电场强度较大,容易引起电场分布不均匀和局
部放电现象。
为了防止电场分布不均匀,特高压输电线路通常采用多串线
和多回线的形式,通过提高远远高于标称电压的架空宽度和间隙,减小电
场梯度以增强绝缘的可靠性。
2.绝缘材料: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材料需要具备抗击穿、耐压、抗
沿面电晕等特性。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玻璃绝
缘子和复合绝缘子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能够满
足特高压电网的要求。
3.电磁辐射:特高压输电线路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
为了减小辐射磁场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通常采用三
相六线制,通过互补磁场的方式来减小辐射磁场的强度。
4.输电损耗: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降低输电损耗,提高能源传输效率。
主要原因是电流在输电过程中的电阻损耗和电感损耗相对较小,线路电阻
损耗可以通过采用大截面导线来降低,而电感损耗可以通过提高线路电压
来降低。
以上是特高压的主要原理,特高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和问题,如线路充电和电压波动等。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高压技术
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在能源输送和供电可靠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高压电网的技术特性我国特高压电网包括特高压交流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两种形式,交流为1000kV;直流为±800kV。
根据我国未来电力流向和负荷中心分布的特点以及特高压交流输电和特高压直流输电的特点,在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中,将以1000kV交流特高压输电为主形成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以实现各大区域电网的同步强联网;±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则主要用于远距离,中间无落点、无电压支持的大功率输电工程。
特高压电网的系统特性主要反映在技术特点、输电能力和稳定性三个方面。
1000kV交流输电中间可落点,具有电网功能,输电容量大,覆盖范围广,节省输电线路走廊,有功功率损耗与输电功率的比值小;1000kV交流输电能力取决于各线路两端的短路容量比和输电线路距离,输电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运行点的功角大小。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中间不落点,可将大量电力直送大负荷中心,输电容量大、输电距离长、节省输电线路走廊,有功功率损耗与输送功率的比值大,其输电稳定性取决于受端电网的结构。
一、关键技术分析1、特高压系统中的过电压电力系统的过电压是指由于内部故障、开关操作或遭受雷击,而造成瞬时或持续时间较长的高于电网额定允许电压并可能导致电气装置损坏的电压升高。
我国特高压系统具有线路距离长、输送容量大;各地电网差异性大;部分特高压线路可能经过高海拔或重污秽地区等特点。
这些都使得过电压问题成为特高压系统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表3-1为国外特高压系统的过电压水平情况。
目前我国尚无特高压过电压的标准,为了便于研究,经过反复计算和比较,并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初步建议下列的绝缘水平,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考和依据。
1) 工频过电压:限制在1.3p.u.以下(持续时间≤5s),在个别情况下线路侧短时(持续时间≤0.35s)允许在1.4p.u.以下。
2) 相对地统计操作过电压(出现概率为2%的操作过电压):对于变电站、开关站设备应限制在1.6p.u以下。
对于长线路的线路杆塔部分限制在1.7p.u以下。
3) 相间统计操作过电压:对于变电站、开关站设备应限制在2.6p.u以下。
对于长线路的线路杆塔部分限制在2.8p.u以下。
1.1工频过电压产生工频过电压的主要因素有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线路甩负荷效应和线路单相接地故障。
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限制工频过电压:1) 使用高压并联电抗器补偿特高压线路充电电容。
由于我国西电东送和南北互供等远距离送电的要求,相当一部分特高压线路都比较长。
单段线路的充电功率很大,必须使用高压并联电抗器进行补偿。
日本由于每段特高压线路较短,没有使用高压电抗器,而前苏联和美国的特高压电网研究中均考虑采用固定高压电抗器。
2) 采用可调节或可控高抗。
线路补偿度一般在80%~90%左右。
重载长线在80%~90%左右高抗补偿度下,可能给无功补偿和电压控制造成相当大的问题,甚至影响到输送能力。
对此问题较好的解决办法为采用可调节或可控高抗。
在重载时运行在低补偿度,这样由电源向线路输送的无功减少,使电源的电动势不至于太高,还有利于无功平衡和提高输送能力;当出现工频过电压时,快速控制到高补偿度。
3) 使用良导体地线(或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可有利于减少单相接地甩负荷过电压。
4) 使用线路两端联动跳闸或过电压继电保护,该方法可缩短高幅值无故障甩负荷过电压持续时间。
5) 使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限制短时高幅值工频过电压。
随着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性能的提高,使得MOA限制短时高幅值工频过电压成为可能,但这会对MOA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在采用了高压并联电抗器后,不需要将MOA作为限制工频过电压的主要手段,仅在特殊情况下考虑。
6) 选择合理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方式,以降低工频过电压。
过电压的高低和系统结构及运行方式密切相关,这在特高压线路运行初期尤为重要。
1.2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是决定特高压输电系统绝缘水平的最重要依据。
特高压系统主要考虑三种类型的操作过电压:合闸(包括单相重合闸)、分闸和接地短路过电压。
接地短路时在正常相产生的过电压,主要依靠线路两端的MOA限制。
因此,在特高压系统的操作过电压研究中以此作为限制操作过电压的底线,将合闸和分闸过电压限制到其适当的范围内(1.6~1.7p.u.水平之下)。
又由于相当一部分限制操作过电压措施是建立在限制工频过电压基础上,因此除上述采用的限制工频过电压措施外,还要考虑下列措施:1)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
近年来随着MOA制造水平的提高,其限制操作过电压能力也不断提高,成为目前国际上限制操作过电压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现阶段特高压研究中,变电站和线路侧都采用额定电压为828kV的MOA。
2) 断路器合闸电阻限制合闸过电压。
合闸时,断路器辅助触头先合上,经过一段时间(合闸电阻接入时间),主触头合上,以达到限制合闸过电压的目的。
在国外,美国BPA合闸电阻为300Ω,前苏联合闸电阻为378Ω,意大利使用分合闸电阻为500Ω,日本由于线路较短,采用高合闸电阻,使用分合闸电阻为700Ω。
在我国,综合各种因素后,初步确定1000kV断路器合闸电阻取400Ω。
3) 使用控制断路器合闸相角的方法来降低合闸过电压。
使合闸相角在电压过零附近,以降低合闸操作过电压。
199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对相控断路器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认为通过分析计算和现场试验可以证明相控断路器的有效性。
4) 用断路器分闸电阻来限制甩负荷分闸过电压。
分闸时,主触头先打开,经过一段时间(分闸电阻接入时间),辅助触头打开,以达到限制分闸过电压的目的。
但由于分闸电阻所需的能量很大,分闸电阻在有的线路中还会影响到限制合闸过电压的效果,一般用线路两端MOA就可以将大部分分闸过电压限制在要求水平以下,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不采用分闸电阻。
5) 选择适当的运行方式以降低操作过电压。
1.3 雷电过电压雷电过电压指雷云放电时,在导线或电气设备上形成的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类。
其中直击雷过电压对任何电压等级的线路和设备都可能产生危险,而感应雷过电压通常只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线路和设备构成威胁。
为了防止雷击导线,我国110kV及以上架空线路几乎全部采用避雷线。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高度很高,导线上工作电压幅值很大,比较容易由导线产生上行先导,使避雷线屏蔽性能变差。
例如雷电活动不太强烈的前苏联的1150kV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在不长的运行时间(3000km·年)内已发生雷击跳闸21次,跳闸率高达0.7/ km·年,这比我国500kV输电线路的运行统计值0.14/100km·年高得多。
这些跳闸的基本原因是在耐张转角塔处雷电绕击导线。
国内外对架空输电线路雷电绕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前苏联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采用水平拉线V型杆塔,杆塔高度约为46m,而日本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同塔双回路、三相导线垂直排列的自立式杆塔,塔高88~148m。
我国已对拟建的交流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四种塔型(M型水平排列、M型三角排列、3V 型水平排列和3V型三角排列)的避雷线屏蔽性能进行初步研究。
通过对各种塔型在不同保护角情况下的雷击跳闸率分析比较表明,在工程设计中要充分关注雷电绕击防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耐张塔和转角塔也要专门研究、精心设计、务必使其也具有较小的保护角。
对于山区、因地形影响(山坡、峡谷),避雷线也可能要取负保护角。
国内对架空输电线路的雷电反击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在这方面也专门开发了计算程序,并获得了运行经验的验证。
对于不同的塔型,雷电反击跳闸率不同,如表3-2所示。
另外,杆塔接地电阻也是影响雷击杆塔反击耐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特高压变电站的雷击保护问题,国内外也在避雷器的保护范围、保护方式、进线线路保护角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结果表明,特高压变电站雷击防护问题与超高压变电站情况基本类似。
2、特高压电网的绝缘和绝缘配合电网中电气设备在运行中会受到工频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等各种电压的作用。
电气设备的绝缘,即指在上述各种电压作用下呈现相应的绝缘强度。
而绝缘配合则指在考虑运行环境和过电压保护装置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电网电气设备上可能出现的电压,科学合理地选择电网中电气装置的绝缘水平。
随着电网电压等级的提高,特别是在特高压电网中,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在操作过电压下呈现饱和特性,这使得电网中电气装置的绝缘占据电网设备投资的份额越来越大。
而特高压电网因其输送容量巨大,绝缘故障后果将非常严重。
因此,绝缘配合问题在特高压输电领域更值得关注。
2.1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子特高压输电工程对绝缘子在高机械强度、防污闪、提高过电压耐受能力和降低无线电干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前苏联1150kV特高压线路普遍采用玻璃绝缘子;美国、日本1100kV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中采用盘型悬式绝缘子,日本特高压输电线路使用防雾型瓷绝缘子;意大利的1000kV试验线路中采用玻璃绝缘子。
部分特高压绝缘子的特性参数如表3-3所示。
基于国内外超高压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在污秽地区的良好运行特性,在较重污秽地区的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也宜采用复合绝缘子。
俄罗斯直流研究所的专家极力推荐采用合成绝缘子,认为这是电力系统中一项影响深远的新技术。
前苏联1150kV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约采用了700多支复合绝缘子。
在绝缘子串形和片数选择方面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综合考虑国内外特高压架空输电工程经验,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形和片数选择汇总如下:1) 1000kV级输电线路杆塔中相可采用V串,边相采用I串;而对同塔双回的情况,则宜采用I串。
2) 对于1000kV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选择,在轻污秽地区和污秽不太重的地区,应采用300kN和400kN的双层伞型和三层伞型瓷绝缘子。
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绝缘子的具体选择如表3-4所示。
4) 对于更高海拔地区的绝缘子片数的选择,将根据已有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选择。
5) 绝缘子串长度除应考虑上述工作电压的要求外,还应考虑运行中作用于其上的操作过电压要求及绝缘子串和同时受到该电压的杆塔上空气间隙的绝缘配合问题,以最终确定绝缘子串的长度。
2.2 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空气间隙空气是特高压输电工程中重要的绝缘介质之一。
空气间隙在交流工作电压、操作/雷电过电压作用下,呈现不同的放电电压。
前苏联、意大利、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都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外绝缘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试验条件与实际运行条件并不完全相符,因而设计架空线路时,这些数据不可直接利用。
我国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空气间隙在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和雷电过电压下的选择要求如表3-5所示。
特高压变电站空气间隙的选定由操作过电压决定,如表3-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