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基层

合集下载

古今基层治理制度对比

古今基层治理制度对比

古今基层治理制度对比
基层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历来受到高度重视。

古代与现代的基层治理制度虽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古今基层治理制度的异同,以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在古代中国,基层治理主要依靠乡绅、宗族和地方官员。

乡绅是当地的知名人士,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影响力,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协助解决纠纷。

宗族则是基于血缘关系的群体,通过族长和族规来维护宗族内部的秩序。

地方官员则是中央政府的代表,负责执行中央政策,维持地方稳定。

现代基层治理则更加注重制度化、法律化和科学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治理主要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社区治理。

村委会和居委会是由村民和居民自主选举产生的组织,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调解纠纷、组织活动等。

社区治理则更加注重居民的参与和合作,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现社区的和谐、安全和便利。

古今基层治理制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代基层治理依靠的是乡绅、宗族和地方官员的个人影响力,而现代基层治理则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法律保障;其次,古代基层治理通常基于血缘、地缘等传统关系,而现代基层治理则更加注重居民的参与和合作;最后,古代基层治理通常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现代基层治理则更加注重监督和评估。

通过对比古今基层治理制度,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基层治理的进步之处,同时也为未来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提高居民的自治意识和能力;最后,我们应该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演变趋势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演变趋势
一、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演变趋势
1、封建时代——以血缘认同为主的治理模式
封建时代,整个政治制度以宗法分为两层:封建(皇室)政权和地方官制两个层面,以血缘认同、婚姻及职位分配为主的治理模式渐渐形成。

认同于封建家族的家庭,以其对家族和封建领地的管理,来构建封建政权。

2、明清时代——以人为主的科、业制
明清时代,地方行政系统更加成熟和完善,按照“科举制”以人为主的治理模式渗透到基层。

明朝实行科举制,考试只有考取状元、榜眼、举人、进士四等,只要 “任
人唯贤”,有能者,便有机会被评上官。

清朝扩大了文官官位晋级的范围,加开了
乡试、知县考试,以及比较宽松的关于爵位的分级制度等,使参加官制的机会增多。

3、近代时代——法治和民主的开始
近代时代基层治理上,有两个重要的特点:法治和民主。

随着近代中国的政治制
度的发展,各种法律和政策被制定,使基层治理逐渐受到法治的约束。

另外,伴随着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一些民主改革初步在各地开始,以一定程度民主化政策和制度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支持。

总之,从封建时代的血缘认同、明清时代的以人为主的科业制,到近代时代的法治和民主的开始,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一直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势头,为中国现代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是指古代中国社会中对于基层组织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在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组织的基石,也是国家政权的基础。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商代的封建制度。

商代以封建制度为基础,通过君主与诸侯的封爵和封地来建立基层组织。

各地的领主负责管理自己的封地,包括治理土地、征收赋税、组织军队等。

这种基层管理制度不仅帮助君主统一了国家,也为后来的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

古代中国的基层管理制度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郡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和县,县设有官员负责管理,郡县系统成为基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郡县官员负责管理土地、征税、维护法律和秩序等,同时还兼任军事指挥官的职务。

这种基层管理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清朝。

在唐宋时期,基层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唐代的州县制度和宋代的路籍制度都是对基层管理的重要创新。

唐朝的州县制度分为三级,即州、县和乡,官员负责管理各级行政区域。

宋朝的路籍制度则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路,路下辖若干个州,进一步加强了基层管理的层级性和组织性。

古代中国的基层管理制度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后,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

这套制度体系不仅有助于国家统一和治理,也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古代中国基层管理制度的特点包括层级性、组织性和官僚性。

它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权力制约,确保基层管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基层管理制度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套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并对今天的社会管理和组织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启示。

我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我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我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一、政府管理在古代中国,政府管理是基层管理制度的核心。

古代中国政府在基层管理上采取了比较严密的制度和措施,以保证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秩序。

首先是设立州、县、乡等行政单位,对各地的事务进行管理。

在每个县设有县官,负责管辖和管理本地的政务、经济、民生等事务。

县官由中央政府任命,具有一定的权力和职责。

在每个乡设有乡长、村长等官员,负责管理本地的村落和居民。

其次是设立吏部、户部、刑部等中央部门,对全国各地的事务进行监督和管理。

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稳定。

吏部负责选拔和管理官员,户部负责民生和税收,刑部负责司法和治安等事务。

这些中央部门有着明确的职责和分工,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转。

政府管理制度在古代中国非常完善,对于安定社会、保障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军事管理在古代中国,军事管理也是基层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军事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权益至关重要。

古代中国设立了统帅部、统领部、指挥部等军事机构,负责组织和指挥军队的行动。

统帅部由皇帝或大将军任命,负责军队的整体规划和指挥。

统领部为各地的将领所组成,负责具体的军事行动。

指挥部则是由军队的指挥官组成,负责实施战术和战斗。

古代中国的军事管理制度非常完善,对于保卫国家的疆土和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还实行兵役制度,每个男子在到达一定年龄时都要服兵役,为国家贡献力量。

军队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社会管理除了政府管理和军事管理外,古代中国的基层管理制度还包括了社会管理。

古代中国实行分官制度,各行各业都有专门的管理官员,负责监督和管理相应事务。

比如在农业方面,设有农官负责监督和管理农业生产;在商贸方面,设有商官负责监督和管理商贸活动。

古代中国还设有诸侯和地方领主,负责管理本地的事务,并向中央政府纳税进贡。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基层管理制度非常完善,包括政府管理、军事管理和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治理制度,它不仅建立在基层经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而且还制定了中央政府机构对基层的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有:
一、分县制度。

中国古代的基层管理制度,以县为最小的行政单位,县是由乡下建立的,乡下又由村落组成,村落又由家庭组成。

县以上单位是省、郡和府,以下单位是乡、村。

这种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统治基层社会,有效地维护当时的社会结构。

二、地方治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地方治理制度十分完善,建立了一套地方行政结构,由县长、乡长、村长共同管理基层社会,并实行责任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纳贡制度。

中国古代的纳贡制度,既指中央政府对地方的要求,也指地方对中央的忠诚。

地方政府有义务向中央政府交纳贡物,这些贡物可以是货币、财物、粮食等,也可以是服务性的,例如劳动力。

纳贡制度的实行,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

四、家庭治理制度。

中国古代家庭治理制度是基层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家庭为最小的社会组织,家长是家庭的统治者,
有权严格管理和指导家庭成员,不仅催促家庭成员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还要求家庭成员努力工作,做好家庭经济。

家庭治理制度的实行,有助于促进家庭责任的落实,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

总之,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以分县制度、地方治理制度、纳贡制度、家庭治理制度为主要特点,维护和管理着当时的社会结构,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顺利进行,堪称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柱。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A.维护儒家伦理道德 B.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C.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D.保证选官相对公平
思考:中国古代实行户籍制度的意 义是什么?
形成认识: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有利于: 强化对人民的人身控制; 稳定社会秩序; 保证赋役征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维护等级秩序; ……
角度3 户籍制度的特点
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 制度。由于官僚贵族享有特权,所以编户齐民是国家赋役 的主要承担者。
4)隋朝:制定“输籍法”,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 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实行“大索貌阅”即按 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检查是否谎报年龄, 诈老诈小。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 户口被查出,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二、古代基层治理
1、组织构成: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县下设乡和里。 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以体现族权的宗
族组织为基础,以拥有绅权的士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乡村自 治政治。 2、中国基层管理,大体以中唐为界,分成前后两个发展阶 段的。 中唐之前是“乡官制”,配套的“乡里制”。 中唐之后是“职役制”,配套的“保甲制”。
知识拓展:
秦汉时期: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 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官、里正、亭长 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战争频繁,乡里制度受到严重冲击,形 成以宗族或乡里为基础的坞堡。 也出现了与之相近的闾党制。 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实 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后设保甲 制维护地方治安。里长、甲首的职责主要是“催办钱粮,勾摄公务”。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概念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概念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概念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是指中国历史上在县以下的乡村社会中,通过各种方式对基层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在古代中国,基层治理主要由地方政府、士绅和宗族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地方政府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征收赋税、维持治安、处理纠纷等事务。

同时,地方政府也会通过举办科举考试、推广儒家文化等方式来提高基层社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士绅是古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通常是地方上有文化、有财产、有社会地位的人士。

士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协助地方政府处理一些基层事务,同时也会通过举办慈善活动、修建水利工程等方式来服务基层社会。

宗族是古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同一姓氏的族人组成。

在基层治理中,宗族可以通过制定族规、处理家族内部纠纷等方式来维护基层社会的稳定。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哎呀,说起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

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老村长,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大爷。

王大爷那可是个厉害人物,别看他平时笑呵呵的,处理起村里的事儿来,那叫一个公正严明。

有一次,村东头的李家和村西头的张家为了块地吵得不可开交。

两家都说是自家的地,谁也不让谁。

王大爷知道后,二话不说,直接跑到地里,拿着锄头一挖,挖出个界碑来。

原来,这地界早就有碑,只是两家都忘了。

王大爷拿着界碑往地上一插,说:“这碑在这儿,地界就在这儿,谁也别争了!”两家一看,都傻眼了,只好乖乖认了。

王大爷这招,其实就是古代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那时候,村里的长老、族长,还有像王大爷这样的村长,都是基层治理的关键人物。

他们不仅要懂法律,还得懂人情世故,处理起事情来,既要有理有据,又得让人心服口服。

还有一次,村里闹旱灾,庄稼都快枯死了。

王大爷急得团团转,最后想了个办法,组织村里人一起挖井。

他带头干,村里人也都跟着干,没几天,井挖成了,水有了,庄稼也得救了。

这事儿让我明白,古代的基层治理,不仅是处理纠纷,还得解决实际问题,带领大家一起渡过难关。

王大爷常说:“治理一个村,就像治理一个小国家。

”这话真不假。

古代的基层治理,讲究的是“德治”和“法治”相结合。

德治,就是靠道德、礼仪来约束人;法治,就是靠法律、规矩来管理人。

王大爷处理事情,总是先讲道理,道理讲不通,再讲规矩。

这样一来,大家既服气,又不会觉得被压着。

我记得还有一次,村里有个小伙子偷了邻居家的鸡,被抓了个正着。

王大爷知道后,没急着处罚,而是把小伙子叫到家里,给他讲了一晚上做人的道理。

第二天,小伙子主动去邻居家赔礼道歉,还把鸡还了回去。

王大爷这才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你看,古代的基层治理,就是这么有人情味儿。

它不像现在的法律条文那么冷冰冰,而是充满了人情世故,充满了智慧和温情。

王大爷常说:“治理一个村,最重要的是人心。

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古代农村基层治理的特点

中国古代农村基层治理的特点

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特点
第一,传统社会基层治理模式的变动,都与底层社会经济状况的变迁密切相关。

乡遂制的实行迎合了夏商周奴隶制国家土地国有制生产方式的需要,乡官制正是维护封建大一统国家刚刚建立之初尚属娇弱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中唐以后,随着均田制的废弛、两税法的实行,地主阶级内部构成发生了变动,原来实行乡官制的乡里制度,开始向职役制转化”。

第二,传统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组织及其职位设置具有官方或者半官方的色彩,但是政治国家的权力触角却并没有直接触及乡里社会。

里甲等组织的掌权人多为乡村能人、经济大户、德高望重者,来源于本乡本土,并且与其在乡村中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他们的职权更多地来源于国家的“认可”而非授权。

第三,传统乡村社会的基层治理模式体现了国家政权与宗族权力、底层社会自治权的一种平衡和博弈。

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也是间接式的,其利用乡村社会的权威,实现了对乡村社会资源的汲取、社会的管控和文化的控制。

在这种依赖的关系中,国家实现了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同时乡村社会也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

第四、中国古代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也由周之乡遂到明清保甲,辗转相承,代有兴革,绵延不绝,有它的对应性,都以巩固基层、维持治安、寓教于民、保障民生为目的。

中国古代基层

中国古代基层

明朝统治秩序建立后,作为军事制度的卫所制度在全国各地逐渐推行,凡重要地方设卫,次要地方设所。卫设指挥,所设千户、百户,统领本卫所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明中期以后,卫所制受到破坏,亦兵亦农的乡兵应运而生,成为乡村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的乡兵组织,因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呈不同形式,主要有团练、义兵、宗法武装。它们组成乡村防御体系,成为保护乡里的重要力量。明代的乡里教育十分发达,官府专门设立了许多乡村社学对乡里民众进行教育。教学内容除识字和一般生活知识、历史故事外,也灌输纲常伦理道德观念,以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清代沿袭了宋明时期的里社制和保甲制,里社、保甲和宗族组织并存是清代乡里组织的一大特点。清代乡里组织的构成十分复杂,里社、保甲、宗族组织互相交错,构筑了清代的地方统治基础。但在清代前期,保甲制不如里社组织重要。摊丁入亩后,人丁编审受到忽视,以里甲控制乡村户口的制度被彻底破坏。保甲制逐渐取代了里社制,成为清代后期地方基层组织制度。清代保甲制度规定,每户发给印信纸牌一张,书写姓名、丁男口数于上。出则注明所住,入则稽其所来。十户立一牌头,十甲立一保长。月底令保长出具无事甘结,报官备查。甲头、保长由村庄内村民充当,具有半官半民的身份性质,是国家在基层立言行事的代表。清代保甲组织除延续了宋明时期的加强乡村治安、承办公差、乡村教化的职能外,又增加了赈灾救荒的职能。
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乡里体制也进行了改革。规定五家为保,保有长。保伍为闾,闾四为族,皆为正。畿外置里正,比闾正,党长比族正。在乡村事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里正、党长。乡、党、里构成了隋朝乡村的政治体系。唐代县以下的地方基层组织机构是乡、里、邻保。一般情况,每里百户,五里一乡。里有里正,负责一里之事,里正的职责主要为按比户口、均田授田、催驱赋役和乡村治安。里之下设有邻、保。四家为邻,五家为保,保有保长。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古代社会的部落制度。

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基层管理制度经历了不同的演进和发展,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

本文将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三个时代来探讨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发展的初期阶段。

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组织以部落为单位,君主通过委任贤能的人担任官职来管理部落。

在夏朝,最高领导者称为天子,下设诸侯、大夫、士等下属。

夏朝的基层管理制度主要是建立在封建制度之上的,官员们负责管理一定范围内的土地、人民和资源,同时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到了商朝,基层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商朝建立了郊社、里社和家社等基层组织形式,实行分级管理。

郊社负责管理大范围内的土地,如郊野、牧场等;里社负责管理城市的事务,如市政、土地分配等;家社是最基本的单位,负责管理个人家庭内的事务,如家族维持和家产传承等。

商朝的基层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为后来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秦朝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基层管理制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秦朝在统一天下后,通过设置郡县、派遣官吏等手段实行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

郡县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层管理制度的主要形式。

郡县设立官员,负责管理一定区域内的政务、征收赋税和军事等事务。

此外,秦朝还设立了州县、乡、里等层级,进一步细化了基层管理制度。

这一时期的基层管理制度注重行政管理,由中央政府派遣的官员直接管理基层单位,实行集中权力。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在唐朝,基层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州县制。

州县下设乡村,乡村设立官员,负责管理农田、人民和资源等事务。

唐朝在管理基层单位时更注重依法行政,官员需要根据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需要尊重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这一时期的基层管理制度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后来的基层管理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到了宋朝,基层管理制度进一步和完善。

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式的演变

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式的演变

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式的演变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式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乡官制:在隋代开皇九年之前,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采用乡官制。

乡官制是一种国家财政发给报酬的制度,乡官负责基层的行政、教育、治安等工作。

乡官制下,乡、亭、里三级组织比较完善,乡领导班子设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等职位。

2.职役制:隋代开皇九年以后,中国古代基层组织逐渐演变为职役制。

职役制是一种赋役义务,取代了乡官制的国家财政发给报酬的方式。

在职役制下,基层组织的职责和功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弱化。

3.汉代细化组织:汉代在秦代乡、亭、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里以下的组织,建立了什伍制度。

什伍制度是指5家为1伍,设伍长;10家为1什,设什长。

至于里以上组织,100家即10什仍为1里,设里魁;10里为1亭,设亭长;10亭为1乡,置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除相当于乡长的有秩系郡府委任的以外,其余都是县衙委派。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少地方基层组织废置,即使保留也多因袭汉制。

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多仿西周之制,实行邻、里、族党三级制。

5.宋元时期:宋元时期,基层组织形式有了新的发展。

乡镇设置逐渐规范,乡村基层组织逐渐演变为以保甲制为主的形式。

保甲制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基层组织形式,每十户为一甲,设甲长;每十甲为一保,设保长。

保甲制主要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和征收赋税等事务。

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基层组织形式基本延续宋元时期的保甲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

明代实行里甲制,清代实行保甲制。

在明清时期,基层组织的职责和功能进一步明确,包括治安、赋税、教育、军事等方面。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基层组织形式的演变经历了从乡官制到职役制、从乡亭里到什伍制度、从魏晋南北朝的邻里族党制到宋元明清的保甲制等不同阶段。

在不同时期,基层组织的形式和职责有所变化,但总体上保持着维护地方治安、征收赋税、教育教化等基本功能。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是一种被社会坚实的社会治理结构所托付、为常人服务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现了古代社会经常因为这种体系所散发出的智慧和能力。

在,这种制度,基层政府行政机构成为挂牌当局,处理全民的官务和民务。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根基植根于夏朝时期,距西周时期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一直发展,有春秋战国、秦汉、晋朝、隋唐时代等等历史发展阶段,分别实行了不同的政治管理、行政分权、角色分配等各种措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实现。

基层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说是一种瞭望完善中央集权制度的立足,它努力建立的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社会治理结构,这种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提高国家政治效能,实现快速管理和统一控制。

二是既把服务统一,又纳入适当社会分工的管理制度。

基层政府负责审理和处理全民官务、民务,满足民众的需求,可以言,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实施,也建立了一个既纳入社会管理的体系,又服务于全民的社会治理结构。

三是实行分阶制度,及时改革行政制度。

基层管理制度的实施,主要通过制定清楚明确的行政制度,以及确定基层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能分配和职责分配,实行三档分配制度,从来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与人民之间形成了正常的行政体制。

四是独立行使权力,但受集中管理的制约。

古代基层管理制度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使基层政府在行政执行中独立行使权力,以一定的公正理性处理民众权益事务。

但同时,它也严格控制着基层政府的活动,遵守上级政府的政策要求,使之得以服从管理。

五是按地域实行分级行政。

基层政府主要包括乡、里、店、社、局、州等各种地方政府机构,按地域实行分级行政,使各个层次的行政机构形成了沟通的桥梁,从而有助于实施行政管理。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考虑了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政府的行政管理,形成了完善的社会治理结构,充分调动了流动民众对官务、民务上的服务,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公平、社会稳定、人口秩序,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依据与参考意义。

中国古代对社会基层的管理

中国古代对社会基层的管理

中国古代对社会基层的管理
中国古代对社会基层的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军事。

政治方面,古代中国实行了类似封建制度的政治体系,基层社会由官僚体系和地方领导组成。

官僚体系通过官员的任命和管理,负责维持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民众的纠纷。

地方领导则负责在基层社会中执行政府政策和管理事务,同时也充当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调停者和联系人。

经济方面,古代中国实行了相对集中的农业经济体系,基层社会主要依靠农民的劳动来维持生计。

为了管理和监督农业生产,政府设立了各级官员和土地所有者来管理土地和收取税收。

同时,政府也实行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鼓励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的权益和解决农民的问题。

教育方面,古代中国实行了科举制度,基层社会的教育主要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这种制度使得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官员和学者,为社会基层的管理提供了人才支持。

文化方面,古代中国强调儒家思想和道德伦理的教化,在基层社会普遍传承和倡导儒家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社会基层通过传统的仪式和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强调家庭、关系和社区的互助和和谐。

军事方面,古代中国设立了军队和武装力量来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基层社会通过组织义务兵和保甲制度来参与社会安全的管理和维护。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主要依靠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同时也借助教育和文化的手段来教化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中国古代基层乡里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乡里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乡里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基层乡里管理制度是指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于乡村的管理与治理所采取的制度安排和管理方式。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秩序、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改善乡村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基层乡里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乡”,也称乡政府或乡村委员会。

乡政府的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乡里的农田、水利、林木等自然资源;二是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纠纷和矛盾冲突,维护乡村安定;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农业技术培训和社会福利等工作,推动乡村的发展进步。

乡政府的组织架构一般由乡长、乡老、乡盐长、乡医、乡教师等人组成。

乡长是乡政府的首脑,负责全面领导乡里的工作。

乡长通常由地方官员任职,主要负责农业生产的组织和领导,以及乡里的整体管理工作。

乡老则是乡政府的重要成员,由乡里的有声望和经验的人担任,负责协助乡长开展工作,处理社会矛盾和冲突等问题。

乡盐长是负责管理盐业和收取盐税的官员,乡医是负责乡里卫生保健和医疗救助的官员,乡教师则负责教育和普及文化知识的工作。

在乡政府的下设部门中,也有一些专事农业生产的机构,如农具所、仓库、饲养场等。

乡政府通过这些机构,进行土地的平均分配和管理,或者对土地进行调配,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农作物的合理种植。

此外,乡政府还负责农民的税赋征收和治安维稳工作。

乡政府依法制定税收政策,对农田、房屋等进行评估,确定农民的纳税额度,并对纳税人进行监督和检查。

同时,乡政府组织维护社会稳定的义勇军和巡夜队,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农田、房屋等财产的安全。

此外,乡政府还注重宣传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

乡里设立的学堂和师傅制度,为农民提供了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普及农业知识、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

乡村的节庆和社交活动也是培养农民素质的重要渠道。

通过这些活动,农民可以交流经验,学习技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基层乡里管理制度以乡政府为核心,通过乡老、乡盐长、乡医、乡教师等组织机构和成员的协作,开展土地管理、税收征收、社会秩序维护、宣传教育等工作,促进乡村的稳定发展。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及基层治理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及基层治理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及基层治理如下:
1.地方行政制度: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省五个时期。

2.基层治理:乡里保邻制度。

中国古代地方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分为诸侯和大夫两级。

春秋礼崩乐坏,各国诸侯在吞并邻国之后开始在其故地设置郡或县,至战国逐渐形成郡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

后因经济开发,人口增殖,中原各诸侯国北部边境的郡开始分县而治,中原腹地的县逐渐划小,数目增多,于是在县上置郡,形成郡县两级政区。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指的是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为了对社会秩序进行管理和维持社会稳定所设立的一系列制度。

这些基层管理制度通常由地方政府、农村社团和家族等组织来实施和执行,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组织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乡镇制度乡镇制度是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制度之一、乡镇是自古以来形成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单位,通常包括一定范围内的农村村庄和居民。

乡镇制度的主要职能包括负责行政管理、农业生产、人民收入等方面的工作。

乡镇的管理人员通常由地方政府任命,主要由乡长、村长等组成。

2.保甲制度保甲制度是古代中国一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管理的制度。

它是在宋代建立起来的一种社区自助管理组织。

保甲制度的主要职能包括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社会福利、协助乡镇政府执行各项政策等。

每个保甲通常包括数十户或上百户家庭,由一位负责人担任领导,并与其他保甲的负责人组成守望相助的群体。

3.社团组织社团组织是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团组织通常包括行业协会、农村合作社、宗教团体等。

这些组织的主要职能包括服务、协调、监督、调解等社会管理工作。

在古代中国社会,社团组织对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行业协会可以维护行业的权益,农村合作社可以帮助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宗教团体可以为信教的人提供心理慰藉和社会支持。

4.家族管理制度家族管理制度是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中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的家族通常是以同姓为主的大规模亲属群体,拥有共同的家族财产、祭祀、血缘关系等。

家族管理制度的主要职能包括维护家族秩序、管理家族财产、组织祭祀活动等。

家族的管理人员通常由家族内部的长辈或家族成员共同推选产生,他们对家族成员的行为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约束和影响力。

5.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中国古代基层管理制度中一种比较灵活的制度。

它是指由村民自行制定并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

这些规范通常涉及到社会道德、权力分配、财产修复等方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里制度是农业文明国家形态及其政治体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清人陆世仪说过:“治一国,必自治一乡始;治一乡,必自五家为比、十家为联始”(《保甲书·广存》)。

目录1概念2乡里制度的演变1概念编辑乡里制度,就是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政区划的制度。

乡村社会实行乡里制行政管理,这是古代中国不同于中世纪西欧的地方。

乡里制度具有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些特殊性。

历代乡里制度都是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织原则的。

它是君主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结构中原基层的行政单位,拥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被称为“治民之基”(《周书·苏绰传》)。

2乡里制度的演变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白钢认为,中国乡里制度大体以中唐为界分成前后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乡官制,第二阶段为职役制。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乡里制度的起源时期,自秦汉以来,乡里制度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步由乡官制变成职役制,一直到明清两代。

历朝历代乡里制度在名称上、形式上虽有变革,但做为乡村社会实行乡里制行政管理的基本形态是一直沿袭的。

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的演变[作者:赵金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745 更新时间:2010-9-28 文章录入:]“乡”本义指方向,在先秦文献中常被引申为表示某个方向的地域。

“里”是人类的聚居地,是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而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乡、里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基层社会组织,是国家加强地方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先秦时期,原始村落是“里”的初期阶段。

它是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及改造而逐渐形成的。

这时的村落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中心,只具有经济性质,不具备政治功能。

夏商时期,随着国家的出现,原始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行政性质的社会共同体—邑或邑聚。

这时的邑或邑聚则具备了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意义。

邑聚作为居民的聚居点,大小不一,有大邑聚和小邑聚之分。

西周时期,小邑聚逐渐发展成“里”。

“里”是西周农民的聚居单位,是附着于土地的一种农村社会组织。

因每“里”都设有社,故“里”作为一个地方区划也叫里社或书社。

周代宗族里社的政治、经济功能较之夏商邑聚得到初步的发展,随着国家机器的强化,其基层行政组织的性质日益明显。

春秋时期,各国在自己的辖区内都建立了地域性的行政系统,并都把乡、里作为国家政权的基层组织。

这个时期,由于中央集权的确立和郡县制的实行,国家通过行政管理、连坐制度、宗教控制、人口控制加强了对乡、里的统治。

战国时期,乡、里作为地方基层组织的职能已经基本形成,具有了组织生产、征派徭役、维持治安、乡里选举、防灾防疫、婚丧祭祖等一系列社会职能。

秦汉时期,乡、里的政治意义逐渐加大,在国家政权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乡、里管理体制由乡、里自治体制、治安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构成。

这三者相辅相成,有效的构筑了国家在乡、里统治的基础。

乡里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则以人口的增减而变更。

乡官主要有三老、啬夫、游徼、乡佐;里吏主要有里正、父老、什长、杜宰、里监门等。

乡里治安由亭长、游徼负责,其治安职责有三:一是追捕盗贼,维护治安;二是协助都试;三是调解诉讼。

亭作为一个地方行政机构,除亭长外,还有亭侯、亭佐、亭父、求盗等。

这个时期,乡、里的社会职能更加完善,举凡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及地方教化、狱讼、治安、乡里选举等,无不由其承担。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长期分裂,战争频繁,乡里制度受到严重冲击。

人们为了自保避乱,纷纷脱离原来的里伍编制,以宗族或乡里为基础,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坞壁,或称为坞、村坞、堡、村堡等。

坞壁种类复杂,主要有流民坞壁、家族坞壁、豪强坞壁。

在坞壁内,坞主的产生有自立和推选两种形式。

一般情况下,豪强坞壁的坞主都是自立,且世代相袭。

其他坞壁的坞主一般由推举产生。

坞主行使最高领导权,原来作为聚落首领的里长的功能逐渐淡化了。

北魏统一北方后,实行了三长制,使三长取代宗主成为乡村的领导者。

三长制实行以后,村落在维护治安、生活生产和教化整体等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这些作用的增强,村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取代了三长下的党、族、邻组织,成为独立的整体单位。

自然村设村长、路都、三老等,统称村司,取代了秦汉时期的里吏。

村的社会职能逐渐取代了秦汉以来“里”的职能。

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以来的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对乡里体制也进行了改革。

规定五家为保,保有长。

保伍为闾,闾四为族,皆为正。

畿外置里正,比闾正,党长比族正。

在乡村事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里正、党长。

乡、党、里构成了隋朝乡村的政治体系。

唐代县以下的地方基层组织机构是乡、里、邻保。

一般情况,每里百户,五里一乡。

里有里正,负责一里之事,里正的职责主要为按比户口、均田授田、催驱赋役和乡村治安。

里之下设有邻、保。

四家为邻,五家为保,保有保长。

宋朝初期,乡里制度大体上是后周制度与唐代乡里制度的延续。

但由于长期战乱对乡里制度的破坏,乡村数量减少,使得宋代的乡里制度与前代又有所不同。

从编制上看,唐代“五里一乡”的状况已不复存在,而基本上是一乡一里、乡里合一,乡的影响日渐淡化。

从里正的职责看,由于乡里合一,宋初的里正和按乡配置的“乡书手”共同“课督赋税”。

在乡里合一的情况下,原来只是村落首领的里正成为乡里合一基层组织的主要首领,乡职逐渐消失,只有以书算文字工作为职责的乡书手保留下来,但行政关系上确隶属于里正。

开宝七年(974年)宋朝又实行“废乡分为管”,即废除乡级设置,将原来的乡分为若干“管”。

管的行政机构由耆长、户长和壮丁组成。

耆长的职责主要是“管干斗打、贼盗、烟火、桥道”等公事;户长的职责主要是“督课赋税”;壮丁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州管与州县间“解送公事”和“承受诸般判状贴引”。

管与里一样,成为宋代乡村基层组织。

但乡作为实施国家赋税稽征的单项行政建制仍然保留了下来,所不同的是乡不再是居民村落以上的一级行政机构,而只是编制户籍和稽征赋税的计算单位和实施单位。

宋朝熙宁新政时期又实施“保甲制度”。

规定相邻十家为一小保,五十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

无论主户与客户,只要家有二丁、年满十五岁的就编入保甲。

保人共同维护保内利益,轮流巡查,共同御贼。

同保之内,相互制约,一家犯法,同保连坐。

后来保甲制度不断充实,增加了“捕盗”、“弭盗”的内容,使保甲制度在乡村统治中的职能更加完备。

保甲制度的建立在全国农村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治安网。

熙宁新政失败后,保甲制度并没有被宋王朝废止,而是一直延续到南宋。

直到南宋灭亡,保甲制度一直是乡村统治的基层行政制度。

只是在南宋时,保甲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

乡与都保从北宋时期的无隶属关系发展到都保成为乡以下的一个行政单位,保长的选任由乡司安排。

南宋时期的乡里管理体制呈乡—都—保的三级组织系统。

元朝入主中原前,南方在宋朝的统治下实行保甲制度。

北方处在金朝的统治下实行坊里制,即农村以乡、村为编制,置里正、主首司其职。

五家为邻,五邻为保。

村社随户众寡为乡,置里正以按比户口,催督赋役,劝课农桑。

元朝建立后,最初承袭金制。

至元七年颁布里社法令,始在北方各地农村推行村社制,但同时里正、主首也保留了下来。

村社是元代社会的基层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结成的民间乡村组织,具有农村民众互助和政府基层行政组织的双重性质。

规定五十家为一社,推举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者立为社长。

如一村五十家以上,只为一社,增至百家者,另设社长一员。

不及五十家者,与附近村并为一社。

村社的职能已有单纯的劝农桑向多元发展,如乡里教化、互助、维护治安、征办科差等。

社长和主首都是里正的助手,协助里正处理乡村事务。

这样,元朝形成了以里正、主首、社长为首的乡里管理组织。

明朝建立后,以人户为中心建立了乡、都、图(里)的地方基层组织。

始于北宋的都保在明代被都图代替。

都保以地域划分为主,属鱼鳞图册系统。

都图则以人户划分为主,属黄册里甲系统。

图就是里,每图或每里之下又置有十甲,因此这种编制被称为里甲制或图甲制。

规定以一百一十户为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

甲十户,名全图。

甲不足十户,名半图。

乡都曰里,里各编一册,册首为总图。

里长、甲首的职责主要是“催办钱粮,勾摄公务”。

明朝统治秩序建立后,作为军事制度的卫所制度在全国各地逐渐推行,凡重要地方设卫,次要地方设所。

卫设指挥,所设千户、百户,统领本卫所的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社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明中期以后,卫所制受到破坏,亦兵亦农的乡兵应运而生,成为乡村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的乡兵组织,因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呈不同形式,主要有团练、义兵、宗法武装。

它们组成乡村防御体系,成为保护乡里的重要力量。

明代的乡里教育十分发达,官府专门设立了许多乡村社学对乡里民众进行教育。

教学内容除识字和一般生活知识、历史故事外,也灌输纲常伦理道德观念,以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清代沿袭了宋明时期的里社制和保甲制,里社、保甲和宗族组织并存是清代乡里组织的一大特点。

清代乡里组织的构成十分复杂,里社、保甲、宗族组织互相交错,构筑了清代的地方统治基础。

但在清代前期,保甲制不如里社组织重要。

摊丁入亩后,人丁编审受到忽视,以里甲控制乡村户口的制度被彻底破坏。

保甲制逐渐取代了里社制,成为清代后期地方基层组织制度。

清代保甲制度规定,每户发给印信纸牌一张,书写姓名、丁男口数于上。

出则注明所住,入则稽其所来。

十户立一牌头,十甲立一保长。

月底令保长出具无事甘结,报官备查。

甲头、保长由村庄内村民充当,具有半官半民的身份性质,是国家在基层立言行事的代表。

清代保甲组织除延续了宋明时期的加强乡村治安、承办公差、乡村教化的职能外,又增加了赈灾救荒的职能。

清代乡里的宗族组织与里社、保甲组织并存,构成了清代地方基层统治的基础。

每个宗族都有族正或族师、族长,族正在宗教组织处理族内事务上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各宗族都有严厉的宗规、族规。

乡绅在宗族组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政治上,乡绅是官吏的补充,可参与乡里管理事务。

经济上,乡绅享有赋税和徭役的优免权。

另外,乡绅还是民事纠纷的仲裁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有关官吏的司法权。

乡绅成为乡村社会最活跃的一支力量。

清代的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治上具有治安、防范和消弭农民反抗的功能,在经济上具有催征、赈灾济贫的功能,在文化上具有祭祠、兴办义塾的功能,是清朝加强地方统治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