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4)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们对于故事理解的能力,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2.积极参与故事讨论,分享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们的准确阅读和朗读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们了解到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珍惜时间,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永生的眼睛》的主要内容,积极参与故事讨论,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们准确阅读和朗读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开始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猜测寓言故事和故事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们展示寓言故事《永生的眼睛》的图片,带领学生们仔细观察图片,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猜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引导学生们思考和讨论。
3.阅读与理解(2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永生的眼睛》。
(2)学生交流和讨论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寓言故事《永生的眼睛》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的?b.与故事中的小鸟相比,你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和感受?请谈谈你的观点。
4.默读与朗读(15分钟)(1)学生们进行静默阅读,并回答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2)学生们小组内展开对故事的朗读,鼓励学生们用适当的语音、语调和情感来朗读故事。
5.深入理解与讨论(15分钟)老师根据学生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1)小鸟为什么选择放弃变老呢?他在故事中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我们在生活中如何珍惜时间和我们拥有的一切?6.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学生们发表自己对于故事的感悟和启示的观点,鼓励学生们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验。
(2)老师复述故事内容,带领学生们对故事的情节和主题进行总结。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3篇】【教学内容】《永生的眼睛》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眼睛”单元的第三篇主体课文,是美国的琳达·里弗斯。
课文叙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预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题目“永生的眼睛”中,“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和善和美妙,“永生”则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消灭。
从更深的意义上理解,“永生的眼睛”表达的就是一种喜爱生命的情怀。
【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一家人捐献器官、帮忙他人并为此感到快乐和傲慢的高尚情操。
培育学生喜爱生命、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体会、理解一家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忙他人而感到快乐和傲慢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配乐朗读)“你的眼睛,像远方淡蓝的大海;那永恒的苦痛,像尘埃,隐没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犹如水底的珍宝,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我曾经是一位远离光明的人,当我在黑暗中倍受煎熬苦痛徘徊的时候,我多么想去看看身边的亲人朋友,去看看初生的旭日,去看看心中渴望的一切。
我是幸运的,由于我承受了温迪捐献的角膜。
是她给了我其次次光明,其次次生命。
我要去查找那位光明的使者,温迪,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师:这是一位承受角膜移植手术重见天日的人的呼声,他要召唤、感谢的是谁?(学生齐答)对,是金发碧眼的温迪!今日,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走进《永生的眼睛》,看看温迪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回忆上节课学习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的三位亲人去世后捐赠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评析:课初,赵教师以获得器官捐献者写下的一首感谢诗导入新课,再配之教师深情的朗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和阅读期盼。
】(二)品尝永生,感受语言美、人性美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琳达的亲人有(板书):母亲、父亲、温迪2、体会的感情变化:(1)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想想琳达在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件事前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生汇报:由开头的剧烈反对捐赠母亲的眼角膜到后来主动捐赠女儿的眼角膜。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教案编辑专员: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提炼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提炼。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提炼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小组讨论(1)设置讨论话题,如:“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捐献眼睛?”(2)学生分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关爱亲人、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我最尊敬的人”的作文。
六、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7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7篇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讲授《永生的眼睛》这课时,总体感觉比平时要好很多,因为学生认真听了,思维也紧紧跟着我的思路在运转着,所以感觉课堂气氛很好,尤其最后游戏活动,使学生再次感受了通过捐赠给他人获得新生的美好。
课堂上学生能展开丰富联想从各个角度来说眼睛的作用,即失明给盲人带来的切实痛苦,更有甚者,学生自动联系到以前学的《语言的魅力》里的句子,将这个环节引向高潮。
但我觉得自己美中不足的就在于没有能按照现在倡导的理念,多指导学生读,有感情地读,抓住重点词句读,展开想象让学生更理解课文,与文本产生共鸣。
今后我将更塌实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今天的不足会让我明天更完美。
当然,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寻找一种明天会比今天更进步的感觉。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继续学习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思想感情的方法,阅读课文,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4.学习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运用抓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2.揭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2.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捐赠盲童屡屡遵从搂住突如其来不假思索热泪盈眶栩栩如生重见天日(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介绍自己是怎么概括的。
三、再读,迁移读法。
1.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触摸春天》一课,是怎么体会小女孩热爱春天、渴望自由的情感的?(抓关键词语来体会。
)2.什么是“永生”?(不会灭亡,永不消失)课文哪些语句告诉我们妈妈、爸爸的眼睛是“永生”的?再读课文,找出这些语句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doc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理解作者一家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调查,搜集信息1.调查采访:你周围的人对捐献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2.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有关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
一、启动情智1.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学生说调查结果,并着重分析不愿意捐献的原因:(1)有的人怕医生会因为自己是捐献器官志愿者而疏忽对他的救治。
(2)有些人认为现在还很健康,谈这事不吉利。
(3)死后被摘取器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不愿意那样做。
2.很多人都有这种“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但是世界上有不少像安静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盲人,她多么盼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感人至深的课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以后,一定会对器官捐献,移植产生新的看法的。
板书课题《永生的眼睛》,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
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
2.学生朗读课文3.课文中的词语大家能读准字音吗?来试一试吧!(出示文中词语)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振聋发聩仍然4.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怎么解决。
(学生互相交流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1.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2.你试一试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024年《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命的珍贵和亲情的力量。
2.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情感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理解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准备1.课文《永生的眼睛》。
2.课件、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作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看到的美好事物。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2.教师挑选学生进行朗读,关注语音、语调、表情等。
(三)整体感知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性格和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二)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母亲为什么愿意将眼角膜捐献给他人?”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三课时(一)情感体验1.教师邀请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2.学生分享扮演过程中的感受。
(二)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生命的价值”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学生当堂完成写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课时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二)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
2.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深入分析课文《永生的眼睛》,使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关注和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提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描述《永生的眼睛》的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并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3)能够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和亲情的尊重和珍视。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永生的眼睛》故事文本。
2.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
(2)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引发对故事主题的兴趣。
(2)展示故事封面,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引导讨论,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人物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每组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进行展示和分享。
(3)教师引导讨论,总结人物性格特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能力。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永生的眼睛》。
2. 参考资料和图片。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故事文本《永生的眼睛》的打印版,每人一份。
2. 准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肖像,以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时使用。
3. 准备黑板和粉笔,以记录学生的讨论点和重点。
4.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以供学生写作练习使用。
七、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如:“你们认为什么是永生?你们认为眼睛在生命中扮演什么角色?”展示故事封面,引导学生对故事产生兴趣。
2. 阅读理解(2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之后,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
《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抓住任务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4。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方法:自读法导读法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来到了,你想说些什么?你想看到什么?我们能用眼睛看见这美丽的春天,真好!一位盲姑娘说:“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带着他美好的心愿,深深的期盼学习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题目就是lt;永生的眼睛gt;深情地读一读这个课题。
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2。
师通过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些什么?生:我读懂了课文讲了琳达一家三代人都捐献了自己的角膜。
生:我读懂了,父亲是个有爱心的人。
3。
师:你们真会读书,读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
三、品读词句,理解内容。
1。
师:让我们走入文中,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如果有你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
2。
师: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看看谁读的更有感情,并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生:互相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3。
集体交流。
师:谁能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说给我们听听?生:我找到的感动的句子是:”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父亲非常有爱心,他不仅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而且也希望他死后,他的女儿和外孙女也能捐献眼睛角膜。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想
1.针对知识掌握: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词和修辞手法。同时,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设想一: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3.针对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法和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的价值。
-设想一:让学生代入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设想二:分享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反思生命的意义,培养敬畏生命的态度。
4.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篇以“生命”为主题的短文。
2.选做作业:
-收集关于生命价值的名言警句,与同学分享,并讨论其寓意。
-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了解身边人的感人故事,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家长参与作业:
-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课文,讨论课文中关于生命价值的问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生互动: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眼睛所传递的情感和信息。
3.教学过渡: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出今天的新课——《永生的眼睛》,强调眼睛在传递情感、价值观中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1.课文阅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2.知识讲解:针对课文的生词、短语、句型等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4.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小学四年级永生眼睛教学及教案设计(6篇)
小学四年级永生眼睛教学及教案设计(6篇)篇1:永生的眼睛小学四年级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通过读中感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内涵。
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3.指名回答。
(四)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_0.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
[3、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小书签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课文:我们昨天已经读过了课文,谁来说说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我们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
当时琳达只有14岁,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当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琳达和爸爸的表现截然不同。
快速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画出琳达的表现,浪线画出父亲的表现。
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汇报:指读琳达的表现。
3、琳达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着,琳达发疯似的哭喊着,可是父亲却这样说,4、谈感受。
指导读。
5、看似普通的话语,女儿却感到是振聋发聩的,你怎么理解振聋发聩?接着学生的回答,问:爸爸的话使琳达受到了哪些触动?6、那振聋发聩的话是什么呢?我们也记住这句话,慢慢的理解、慢慢的体会吧。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父亲那振聋发聩的话语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父亲便开启了琳达那扇爱的大门――导读5-7自然段。
2、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流露出了怎样的心情?指读。
3、父亲曾说过: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
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能从他的的话中感受到吗?谈读结合。
4、在谈论生与死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儿!我们再来通过朗读感受一下父亲那伟大的心愿吧!女、男分读两次话。
四、学习并感受骄傲:1、父亲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琳达感到骄傲,事实上不仅是琳达,就连14岁的温迪都为此而感到骄傲。
所以在后面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词就反复出现了多次,这个词就是骄傲。
2、默读下文,画出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4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4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协作手法。
课前准备:●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有关资料或事例。
●调查:身边的人对器官捐献了解多少,他们愿意在去世后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触摸春天》的盲姑娘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
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就好了。
但器官捐献,这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结合这个问题大家在课下进行了调查,你周围的人对此有什么看法?谁来谈一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感人至深的课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以后,一定会对器官捐献、移植产生新的看法的。
二、学习新课1、检查生字认识,朗读课文。
2、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地方。
3、教师质疑,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围绕重点解决问题1、“身体发肤,受之与父母”“入土为安”的传统思想,琳达也有,她也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儿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的离去”后谈体会指导朗读:你能够读出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吗?2、琳达一开始极力的反对,他的看法改变了吗?能够简单地说说吗?学生:强烈反对捐献母亲的角膜→遵从遗愿捐献父亲的角膜→主动捐献女儿琳达的角膜3、是什么促使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你能从文章中找出依据吗?采取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边读边划4、全班交流1)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8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8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永生的眼睛》是美国著名的作家琳达向我们讲述了他们一家三代人的感人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质。
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不理解,到成年以后亲自捐献了因病去世的父亲和因车祸丧生的女儿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传统观念和思想认识的升华。
当年十四岁的“我”和现在十四岁的女儿,对亲人捐献角膜的两种不同态度,也反映了前辈的言传身教对后辈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法。
2.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捐献器官的资料,调查周围人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欧洲谚语:“一颗善良的心,就是一桌永恒的筵席。
”正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人间处处显真情。
可见,善良和爱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
我们领略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和受众人爱戴的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精神,这都源于他们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源于他们对世人的一种大爱的精神境界。
今天,让我们带着一颗温润的心,一颗感恩的心,走进琳达一家,领略他们一家三代无私而伟大的爱。
二、读通课文1.初读课文。
提示:a自由放声朗读课文一次,遇到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多读几遍,力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b读后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2.检查词语捐赠角膜给予重见天日不假思索平静热泪盈眶3.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说说什么是“角膜”以及对“角膜”的认识及其捐献角膜的意义。
三、理解课文1.这篇课文讲一件什么事?2.琳达,琳达的父母亲,还有琳达的女儿温迪,她们对捐献眼角膜的态度一样不一样?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亲人的敬爱之情,懂得珍惜家人。
(2)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亲人之间的感情表达。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态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产生期待。
(2)利用图片或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课堂讲解:(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解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3. 课堂练习:(1)设置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并得出结论。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涉及的亲人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通过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家人,关心身边的人。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强调学生要在新课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6.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意,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写下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教学难点: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1.课文《永生的眼睛》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眼睛有什么作用吗?(二)自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永生的眼睛》,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学生交流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注意发音。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词义,并进行拓展。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中讲述了哪些关于眼睛的故事?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2.谈话:同学们,你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三)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活动: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
五、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六、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教学过程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眼睛除了让我们看到世界,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甲:眼睛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还能看到亲人的笑容。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问询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启示,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生命价值。
(2)学会从课文中获取启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和作品背景。
(2)引发学生对生命、亲情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问询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亲情、友情和生命价值。
5. 实践环节:(1)学生表演课文故事,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对亲情、友情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彩教案(精选
2024年《永生的眼睛》四年级下册语文精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永生的眼睛》选自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及寓意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理解“永生的眼睛”寓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寓意及作者表达情感方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对眼睛的重要性的思考,进而导入课文学习。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加深记忆。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述眼睛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永生的眼睛”寓意。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永生的眼睛”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永生的眼睛》2. 生字词:展示生字词,标注音节、部首和组词。
3. 课文结构:绘制课文结构图,标注重点段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眼中的美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例文:我眼中的美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通过这扇窗户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
阳光照耀在大地上,万物生长,鸟儿欢唱,蝴蝶翩翩起舞。
这些都是我眼中的美好。
我要珍惜我的眼睛,用它去发现更多的美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用画笔或文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如“角膜”、“移植”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亲情、友情以及关爱他人的情感。
(3)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a.选择题:针对文章内容设计一些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
b.简答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新词汇,回答关于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的问题。
c.作文题:以“永生的眼睛”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永生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捐献眼角膜等善举对于社会、他人的意义。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2)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通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新闻,引发学生对眼睛重要性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并尝试用课文中的新词汇描述文章情节。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8篇)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优秀8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精品教案篇一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6岁。
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
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
我痛苦难忍,冲进了自己的房间。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
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他说,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
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
1980年,父亲患严重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
他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
"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我告诉温迪她外公的心愿。
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她14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
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作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令你骄傲吗?"我问。
"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那天我紧紧地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生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文章结构。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亲情、友情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价值。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4.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5. 课堂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友情的小作文。
3. 思考:课文中的故事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启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
学设计(4)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四年级语文:《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尤其是“父亲”和“温迪”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一家人以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2、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2008 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我们每位同学、老师及社会上很多有爱心的人为他们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才使得今天四川的儿童重返校园、四川人民重建家园,这都是因为人人心中充满一颗爱心。
爱是永恒的话题,今天让我们走入课文《永生的眼睛》感受琳达一家人的爱心之旅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感受作者一家人奉献了怎样的爱。
(交流)
(预设:父亲按他们生前的约定捐母亲的眼角膜、我捐父亲的眼角膜、温迪准备捐眼角膜……
三、自读自悟,品析感悟
1、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导读梳理一下今天要解决哪些问题?(交流)
出示阅读思考:
(1)画出文中深受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
(2)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做标题?
2、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过渡:从大家刚才自读课语文找语句的时候,老师感觉你们非常认真,谁先来把自己找到的语句和大家交流交流。
3、交流感动的语句
1)抓住父亲的语言描写(自由调控)
句子一:“你能给予他人的……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引导抓关键交流体会)课文中提到的有意义的死是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师: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感受父亲的爱心,正好抓住本课训练重点。
小结:可见,这是一位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父亲。
请你带着平静的关心他人,为别人着想语气读一读吧!(生读)过渡:父亲还说了什么话?
句子二:“如果一个盲童……那有多么美妙!”
句子三:“想想看……又会多么骄傲。
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把你的感受容入句中读一读吧。
充分发挥想象,父亲的眼角膜在一位位盲人身上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交流)
请你读出父亲的美妙,读出父亲的骄傲来吧!(生读)
2)、深刻体会父亲的话
让我们把父亲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
父亲曾愉快地对我说:“……”
父亲曾骄傲地对我说:“……”
你认为自己读的最好的一句读给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听一听(交流品读说一说:父亲曾()地对我说(“”)。
3)交流感受“骄傲”的真正含义
(生说)“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
”
(1)、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2)、外公是因捐眼角膜而让温迪感到骄傲,想想温迪为母亲骄傲的原因是什么呢?(板书:勇于奉献、)
(3)、你能读出骄傲的语气吗?
4、通过理解课文中的语句,下面你们四人小组共同探讨解决第二个问题。
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做标题?(交流)(时间、精神)
过渡:让我们全体起立深情的读一次课题以表对他们一家人的敬意(生齐读课题)
四、回归课文感受课文对我们的影响。
1、同学们,让我们带着你们的感动之心,再一次走入温迪一家人的伟大无私的故事。
(放flash动画)
看完动画,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些什么?
五、回顾课文作者是在课文中多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语言、神态……)
本节课我们通过感受作者笔下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感受人间的爱是心的永生的。
(板书;)
六、最后请同学们欣赏一位盲人获得眼角膜捐献,重见光明写的一首感恩诗
七、作业超市:
1、找出课文中让你感动语句,把它摘抄到札记本上。
2、围绕一个主题,运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里想法。
板书:
永生的眼睛
富有爱心
勇于奉献感动
热爱生命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