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作品典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莫扎特作品的典范

摘要:通过对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音乐及演奏法的分析,以图揭示莫扎特作品的古典性及歌剧性。

关键词:风格古典性歌剧性演奏法

拉婓尔·布朗斯坦所著的《小提琴演奏的科学》中谈到:“莫扎特的作品比其他任何作曲家的作品都更容易建立起艺术化演奏的

基础。莫扎特作品的清澈性、古典性,尤其重要的是他的歌剧性,使我们非常清楚地认清和解释构成优秀艺术演奏的那些因素,并且使我们能对这些原理进行一定的调整,用到演奏其他时代作曲家的作品中去。”

布朗斯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莫扎特作品的特点:清澈性、古典性和歌剧性。清澈性是从听者的感观而言的,他的音乐带给我们这样的优美效果(这几乎是每一个听者的共识,我在这里就不再详谈);歌剧性即指作品中交替有序的表现着各种平面,就像歌剧的各种角色;古典性指的是古典风格,古典风格有着优美的轮廓线条,结构匀称,每个线条对整个作品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古典风格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我们就可以表现各个时期作曲家的作品。

我们听莫扎特的音乐所得到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我们看一座希腊的半身雕塑像,体验着明朗的线条美,各个平面明暗的对比,唤起一种可以摸得到的美感。听莫扎特作品时所引起的这种感情,可以和贝多芬的作品相比较。贝多芬的作品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很实

在的感情,这种感情,似乎可以深入到人类灵魂的深处。这就为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也就是通过训练有素地控制呼吸和气息,把各种不同的平面表达出来,并且把每个线条很自然地联接起来。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作品622),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作品,单簧管音乐的典范之作,也充分体现了莫扎特作品的上述特点。它是为当时维也纳宫廷乐队的单簧管演奏大师斯塔德勒而作,因此又叫斯塔德勒协奏曲,是古典时期的优秀作品之一。这首协奏曲在演奏技巧上不仅合适地使用了单簧管的最佳音区,还巧妙地运用了高、中、低各个音域音色的迥异,并尽量用最低音附近的音域及最高音附近的音域做对比而产生奇妙的效果。它不仅将独奏乐器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充分发挥了其灿烂的演奏技巧。正是这种大胆的运用使得整首乐曲在古典的线条中丰富地蕴涵了各种歌剧角色。乐曲中担当主角的绝不仅仅是单簧管,而在单簧管与乐队的彼此交相呼应中,乐队也对整个乐曲的艺术结构负有同等重要的责任,而且独奏乐器不时也挑起伴奏的担子,这些都使得此曲具有了一定程度的交响性因素,仿佛歌剧中时而独唱,时而合唱,人物丰富又不失个性,把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呈现在听众的脑海中。下面分别对三个乐章在风格、结构及演奏技巧上简要分析。

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是莫扎特把歌剧的写作技巧用到作品中去的良好例子。呈示部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亲切的室内乐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

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仿佛歌剧的合唱声部层次清楚地逐渐进入,一点点勾画,渐渐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单簧管独奏段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且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刻画出忧伤的女高音形象。紧接着演奏到展开部,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优美的旋律线条就像是中音区和高音区的对话被从容地联接在一起。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再现部独奏单簧管用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

这个乐章勾画古典音乐画条的完整性是通过技巧上的独立性而表达出来的:也就是说演奏完一个乐句,一组音,甚至一个音,再不受前面演奏动作影响地演奏下一个乐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或是《唐·璜》,每个角度都有自己的性格,或者称之为“面孔”(没有两幅面孔时相同的)他们有时是独唱,有时是合唱,但是从来不失掉自己的个性。我们在内心中,在艺术上想象整首曲子的内容;但是在技巧上,在物质上,我们则是分别地刻画好每一幅面孔,来取得艺术上的完整性。

单簧管演奏者是通过控制呼吸与气息,或是演奏法的不同来刻画“面孔”的。有时一句是一个面孔,有时几个音,甚至一个音就是一副面孔。要刻画完一副面孔之后,再不受前面气息影响的刻画下一幅面孔。而每一个手指就像戏剧中的演员一样保持正确节奏的

“讲话”。例如开始的忧郁主题是用控制平稳的轻柔气息来演奏的,到第9小节,通过平稳的加强气息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一扫前面的阴郁情绪。到13小节,吐音刻画出坚定的形象,连续的两个二分音符g和f像是两个儒雅高贵的绅士邀请出b引领的一串高音代表的女士形象,通过跳跃式的欢快的十六分音符翩翩起舞,愉快地结束了主题的第一段落;呈示部结束之前的第14小节,演奏者需要用强而坚定地力度演奏出一串上行音阶,开始时吐音,两小节后转为连音,第四小节是第三小节的低八度需要立刻转为弱奏,演奏法的自然转变和没有任何过渡的突然弱奏表现了不同的形象,也极大地考验了演奏者对气息的控制力。像这种例子充满了整个乐曲。

这个乐章在演奏时要保持安静的情绪,对演奏者气息的控制是极大地考验,要求非常均匀平稳的呼吸。开始的旋律部分要在保持连贯线条的基础上随着音型作出微小的起伏,不能因为换气产生重音,使人感到句法断开。每个音都要把时值吹满,充分歌唱。由于这首柔板对演奏者的气息控制和音乐表现要求极高(这正是古典作品演奏的基本要求),常常单独拿来作为音乐会的演出曲目。因为作者在完成该曲的两个月后便突然辞世,所以,有人称此段音乐为莫扎特的“天鹅之歌”。

第三乐章是6/8拍子的回旋曲式,在这一乐章中,一改前面慢板沉重的曲调,显得轻松而有趣,它以音域或节奏的对比造成几分幽默的气氛,在表达欢乐光彩的同时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怨。莫扎特

用了三个愈来愈欢腾的副题,分别出现在回旋曲主题的各次反复间。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紧接着又急转直上,比前次升的更高。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手法简朴,炉火纯青。当回旋曲的主题第四次出现后,乐曲在乐队全奏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不愧为大师的莫扎特,写作手法简朴而又炉火纯青。第三乐章是莫扎特充分发挥单簧管这种乐器灿烂的演奏技巧的典范,通过尽可能的扩大其音区营造最佳的对比效果,以增加其在完整线条内的歌剧效果。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只是体现莫扎特作品特点的其中一部优秀作品。莫扎特一生只写了这一部单簧管协奏曲,但此曲却成为音乐学院里单簧管学科的必修曲目,是演奏家的音乐会曲目,也是国际比赛的固定曲目。除了因为它具有的无与伦比的音乐之美以外,这首古典作品的代表作对演奏者的极其精准的严格要求也成为单簧管演奏者基本功的试金石。演奏得不慌不忙,把每个句子有始有终地演奏好,这当然是任何时期的任何作曲家作品的共同要求。但是在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这些要求则更加严格。这是完美地艺术性演奏的非常基本的原则。因此,人们往往忽视它们作为表现手段的价值,但是我们演奏的艺术性还是建立在不断地巩固这些简单原则基础上的。某些表演概念,例如,通过技术上的独立取得音乐的完整,不要抢拍子,左右手的动作,呼吸的控制等,是我们的演奏具有表现力的保证。但是,还有一种最根本的事情,那就是演奏者的内心感情,它要求把演奏者的艺术性和技巧的均匀性结合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