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79380汇编
汇编语言的名词解释
汇编语言的名词解释1. 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语言(Assembly Language)是一种低级计算机语言,用于直接控制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编程语言。
它是由一系列符号化的指令组成,每条指令对应着一条特定的机器码(二进制代码)。
汇编语言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紧密相关,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用不同的汇编语言。
与高级语言相比,汇编语言更接近底层硬件,并且更加直观。
通过使用特定的助记符和操作码,程序员可以直接操作寄存器、内存和其他硬件资源。
尽管汇编语言通常比高级语言更难以理解和编写,但它可以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对底层硬件的更好控制。
2. 汇编指令集2.1 指令在汇编语言中,指令是最基本的操作单位。
每条指令执行一个特定的操作,并且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操作数。
2.2 寄存器寄存器是位于CPU内部的小型存储单元,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执行算术逻辑运算。
不同架构的计算机具有不同数量和类型的寄存器。
例如,x86架构的计算机有通用寄存器、段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
2.3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在汇编语言中,内存可以通过地址来访问。
地址可以是直接指定的常数,也可以是通过寄存器间接指定的。
2.4 操作数操作数是指令所操作的数据。
它可以是立即数(常数)、寄存器、内存位置或者两个操作数之间的运算结果。
2.5 标志位标志位是一组二进制标志,用于表示某些特殊状态或条件。
例如,零标志位(ZF)用于表示上一条指令执行结果是否为零。
3. 汇编语言与机器码汇编语言与机器码之间存在一对一的映射关系。
每条汇编指令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机器码,它由一串二进制数字表示,并被计算机硬件直接执行。
汇编语言使用助记符(Mnemonic)来代替复杂而难以记忆的二进制代码。
例如,MOV指令用于将数据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在x86架构中对应着机器码89。
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时,程序员需要将高级语言代码转换为汇编指令。
这可以通过手动编写汇编指令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汇编器(Assembler)自动将高级语言代码转换为汇编指令。
微机原理之名词解释
CPU:中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EU:执行部件,负责指令的译码、执行和数据的运算BIU:总线接口部件,管理CPU与系统总线的接口,负责CPU对存储器和外设进行访问IP:指令指针寄存器,指示主存储器指令的位置SP:堆栈指针寄存器,指示堆栈栈顶的位置(偏移地址)CS:代码段寄存器,指示当前代码段的起始位置DS:数据段寄存器,指示当前数据段的起始位置SS:堆栈段寄存器,指示当前对战短的起始位置时钟周期:CLK时钟信号的周期,是CPU的最小时间单位,也叫T状态总线周期:CPU通过系统总线对存储器或接口进行一次访问的时间指令周期:完整执行一条指令所用时间段寄存器:是因为对内存的分段管理而设置的,8086/8088具有4个16位段寄存器:CS、DS、SS、ES字节:相邻八位二进制数物理地址:1MB存储区域中某一单元的实际地址逻辑地址:由段基地址和偏移地址(偏移量)组成,存储单元的地址可以用段基地址和段内偏移量来表示,段基地址确定它所在的段居于整个存储空间的位置,偏移量确定它在段内的位置,这种地址表示方式称为逻辑地址BCD码: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的编码ASCII码:由8位二进制数组成,用来表示26个英文大小写字母以及一些特殊符号,便于计算机的识别的一种编码堆栈: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采用“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存取操作方式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指示性语句:不可执行语句,汇编时不产生目标代码,用于指示汇编程序如何编译源程序指令性语句:可执行语句,在汇编中要产生相应的目标代码,CPU根据这些代码执行相应操作伪指令:即指示性语句OFFSET:返回变量或标号的偏移地址ASSUME:明确段寄存器与逻辑段之间的关系SEGMENT:定义一个逻辑段,并给逻辑段赋予一个段名ORG:控制位置计数器,把表达式的值赋给当前位置计数器$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CPU可对RAM的内容进行随机的读写访问ROM:只读存储器,存储器的内容只能随机的读出而不能写入EPROM:用紫外光擦除,擦除后可编程,允许用户多次擦除和编程的只读存储器接口:CPU和存储器、外部设备或者两种外部设备,或者两种机器之间通过系统总线进行连接的逻辑部件(或称电路),它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是CPU与外界交换信息的通道I/O 端口:输入输出端口,用于CPU和外部设备连接和数据交换的接口,能被指令直接寻址的输入输出口I/O 端口独立编址:从存储空间划出一部分地址空间给I/O设备,把I/O接口中的端口当作存储器单元一样进行访问,不设置专门的I/O指令的编址方式,也称存储器映射编址I/O 端口统一编址:对接口中的端口单独编址而不占用存储空间,使用专门的I/O指令对端口进行操作的编址方式,也叫I/O映射编址总线:连接两个以上数字系统元器件的信息通路,是传递信息的一组共用信号线(导线)中断:指计算机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当出现异常情况或特殊请求时,计算机停止现行程序的运行,转向对这些异常情况或特殊请求的处理,处理结束后再返回现行程序的间断处,继续执行原程序。
汇编名词解释
1、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简称微型计算机。
2、微型计算机系统: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和辅助电路,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3、端口:指接口电路中能被微处理器直接访问的寄存器的地址。
4、总线周期:CPU访问(读或写)一次存储器或I/O接口所花的时间,称为一个总线周期。
5、CPU响应可屏蔽中断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无总线请求、CPU被允许中断以及CPU执行完现行指令。
6、存取周期:又称存储周期或读/写周期,是指对存储器进行连续两次存取操作所需要的最小时间间隔。
7、I/O端口编址方式:存储器映像编址和独立编址两种方式。
8、EU(执行单元):是8086微处理器中的两个基本功能部件之一,由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算术逻辑单元(ALU)和EU控制系统等组成。
EU从BIU的指令队列中获得指令,然后执行该指令,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
9、8288:是8086CPU工作在最大模式下构成系统中的总线控制器。
在最大模式下,8086CPU不直接提供用于存储器或I/O读写的读写命令等控制信号,而是将当前要执行的传送操作类型编码为3个状态位输出,由总线控器8288对状态信号进行译码产生响应控制信号。
10、NMI:8086CPU的不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
无论标志寄存器中IF标志位的状态如何,CPU收到有效的NMI必须进行响应;NMI是升沿有效;中断类型号固定为2;它在被响应时无中断响应周期。
不可屏蔽中断通常用于故障处理如协处理器运算出错,存储器校验出错,I/O通道校验出错等。
11、即插即用:在加上新的硬件以后,微机系统就能自动进行它的配置工作保证资源空间的合理分配,以避免发生系统资源占用的冲突,这一切都是开机后由系统自动进行的,无需操作人员的干预。
12、等待周期TW:当8086CPU访问一些慢速设备时,在一个基本的总线周期内无法完成数据的读、写,此时,允许在T3与T4之间插入等待周期TW。
汇编语言术语
汇编语言术语汇编语言是一种底层的计算机语言,用于编写机器指令。
在学习和掌握汇编语言的过程中,了解并熟悉各种术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汇编语言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汇编语言。
一、汇编语言基础概念1.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机器语言的符号表示形式,通过助记符来代表不同的机器指令。
它比机器语言更加易于阅读和编写。
2. 汇编器汇编器是将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工具。
它将汇编源代码中的助记符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指令。
3. 汇编源代码汇编源代码是程序员编写的用于描述机器指令的文本文件,其中使用助记符和操作数来表示不同的指令。
4. 目标文件目标文件是由汇编器生成的二进制文件,包含了机器指令和其他数据。
它通常被链接器用于生成可执行文件或者库文件。
5. 符号符号是在汇编语言中用于表示地址或者常数的标识符。
它可以是变量、函数名或者其他标识符。
6. 伪指令伪指令是一种特殊的汇编指令,它不会生成机器指令。
它通常用于定义常量、变量以及其他汇编程序的相关信息。
二、寄存器和指令1. 寄存器寄存器是用于存储临时数据的高速存储器。
不同的计算机架构可能包含不同数量和类型的寄存器。
2. 程序计数器(PC)程序计数器是用于存储当前执行指令的地址的寄存器。
它用于指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3. 累加器累加器是用于存储和操作算术运算的寄存器。
它通常用于存储中间结果和累加操作。
4. 指令寄存器(IR)指令寄存器是用于存储当前执行指令的二进制代码的寄存器。
它用于指示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
5. 加载指令加载指令用于将数据从内存加载到寄存器中。
6. 存储指令存储指令用于将数据从寄存器存储到内存中。
7. 跳转指令跳转指令用于改变程序执行的流程,使程序跳转到指定的地址继续执行。
8. 条件跳转指令条件跳转指令根据某个条件是否满足,决定是否跳转到指定的地址执行。
9. 算术指令算术指令用于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三、栈和堆1. 栈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临时数据和函数调用的返回地址。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名词解释及问答题教学内容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名词解释及问答题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名词解释及问答题主机: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合起来构成计算机的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
运算器:计算机中完成运算功能的部件,则ALU和寄存器构成。
外围设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设备。
数据:编码形式的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作为程序的操作对象。
指令:构成计算机软件的基本元素,表示成二进制数编码的操作命令。
透明:在计算机中,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的特性称该特性是透明的。
位:计算机中的一个二进制的数据代码(0或1),是数据的最小表示单位。
字:数据运算和存储单位,其位数取决于计算机。
字节:衡量数据量以及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1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信息。
字长:一个数据字包含的位数,一般为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
地址:给主存储器不同的存储位置指定的一个二进制编号。
存储器: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
存储器的访问:对存储器中数据的读操作和写操作。
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
硬件:由物理元器件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硬件是一个能够执行指令的设备。
软件:由程序构成的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兼容:计算机部件的通用性。
操作系统:主要的系统软件,控制其他程序的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件。
汇编语言:采用文字方式(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大部分指令和机器语言中的指令一一对应。
编译程序:将高级语言的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件。
解释程序:解释执行高级语言程序的计算机软件,,解释并执行源程序的语句。
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进行命令解释、操作管理、系统维护、网络通信、软件开发和输入输出管理的软件。
应用软件:完成应用功能的软件,专门为解决某个应用领域中的具体任务而编写。
汇编语言名词解释
汇编语言名词解释汇编语言(Assemblylanguage)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可编程的机器语言,其中的指令允许在计算机上进行非常简易的程序操作。
汇编语言是编程语言的基础,通过它可以指导计算机完成操作。
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实现功能。
汇编语言由两部分组成:符号和机器码。
符号是汇编命令的缩写,机器码是硬件识别的位模式,它可以被解释为正确的机器指令。
其中有一种称为“汇编器”的基本程序,它将汇编语言代码转换为机器码,使计算机能够更好地理解程序代码。
汇编中的几个重要名词,如寄存器(Registers)、指令(Instructions)和条件代码(Condition Codes)等,有助于理解汇编程序的功能。
寄存器(Registers)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暂时信息的芯片。
它们位于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之外,能够加快计算机运行程序时的数据传输。
寄存器有多种形式,如字节寄存器(byte registers)、字寄存器(word registers)和整数寄存器(integer registers)等。
指令(Instructions)是一系列的计算机执行的步骤,它们被解释为汇编语言中的命令。
指令可以用来控制计算机行为,包括从内存读取数据、从内存把数据写入计算机运算器、让计算机运算器执行运算随后写入内存等。
条件代码(Condition Codes)是个特殊的指令,它主要是检测运算结果以及决定程序应该继续执行下去还是中断。
当指令执行结束后,它会向计算机发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可以被解释为条件代码,以确定程序的执行状态。
这些汇编语言的名词有助于开发者完成底层代码的编程,从而学习计算机工作的机制,从而给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以及计算机安全等领域的开发和设计带来巨大的帮助。
最后,汇编语言的名词解释概括为:寄存器(Registers)是一种能够存储暂时信息的芯片;指令(Instructions)控制计算机行为,包括读写内存和运算;条件代码(Condition Codes)用于检测运算结果,并决定程序应该继续执行下去还是中断。
单片机相关常用名词解释l
总线指能为多个部件服务的信息传送线,在微机系统中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互通信。
地址总线(AB):地址总线是单向的,用于传送地址信息。
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6位,因此基外部存储器直接寻址64K,16位地址总线由P0口经地址锁存器提供低8位地址(A0~A7),P2口直接提供高8位地址(A8~A15)。
数据总线(DB):一般为双向,用于CPU与存储器,CPU与外设、或外设与外设之间传送数据信息(包括实际意义的数据和指令码)。
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由P0口提供。
控制总线(CB):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控制信号的总称,在控制总线中传送的是控制信息。
由P3口的第二功能状态和4根独立的控制总线,RESET、EA、ALE、PSEN组成。
存储器:用来存放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包括程序、原始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及最终结果等。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在使用时,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因此一般用来存放一些固定程序,如监控程序、子程序、字库及数据表等。
ROM 按存储信息的方法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掩膜ROM:掩膜ROM也称固定ROM,它是由厂家编好程序写入ROM(称固化)供用户使用,用户不能更改内部程序,其特点是价格便宜。
2、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PROM):它的内容可由用户根据自已所编程序一次性写入,一旦写入,只能读出,而不能再进行更改,这类存储器现在也称为OTP(Only Time Programmable)。
3、可改写的只读存储器EPROM:前两种ROM只能进行一次性写入,因而用户较少使用,目前较为流行的ROM芯片为EPROM。
因为它的内容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彻底擦除,擦除后又可重新写入新的程序。
4、可电改写只读存储器(EEPROM):EEPROM可用电的方法写入和清除其内容,其编程电压和清除电压均与微机CPU的5V工作电压相同,不需另加电压。
它既有与RAM一样读写操作简便,又有数据不会因掉电而丢失的优点,因而使用极为方便。
cs 汇编语言术语
cs 汇编语言术语
!
1. 汇编程序:汇编程序是指由汇编器翻译为机器语言程序的计算机程序,它是计算机硬件对外功能的低级编程语言。
2. 汇编器:汇编器是一种翻译机,它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的机器语言指令。
3. 寻址模式:寻址模式是指在汇编语言中,一条指令采用何种方式指定运算数及结果的存储位置,它决定了操作数的提取以及结果的存储方式。
4. 存储位置:存储位置是指程序中的变量在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中的物理位置,被称为变量的地址。
5. 段寄存器:段寄存器是一种特殊的寄存器,用于存储段基址的16位地址,以及段的属性,这些属性包括读写类型、段长度等。
6. 移位算术:移位算术是指对一个二进制数进行位移操作。
移位运算可以通过移位指令或者通过乘除法实现。
7. 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指汇编语言中常用的一种功能结构,它由多个汇编语句块(procedure)组成,各层之间通过相互调用和返回实现。
8. 冲突检测:冲突检测是指汇编器在解析某一条指令时使用的一种技术。
它=首先检查指令的参数和运算是否正确无误,并判断操作数之间是否会发生冲突。
9. 标号:标号是汇编语言中常用的一种功能,它的基本作用是作为程序中的某一行的“名字”,以及作为其他行指令的操作对象。
10. 符号:符号是汇编语言中使用的一种字母或图形表示,用来表示某一种概念。
例如,“+”表示加法运算,“-”表示减法运算,“*”表示乘法运算。
汇编的名词解释
汇编的名词解释汇编是一种低级编程语言,用于将可读性强的高级语言代码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
它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桥梁,能够直接访问和操控底层硬件资源。
在计算机科学的领域中,汇编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对于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进行底层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汇编的起源和发展在早期计算机时代,编程是通过操作二进制码来完成的。
然而,这种方式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因此汇编语言应运而生。
汇编语言使用助记符来代替二进制指令,提高了可读性和易用性。
汇编语言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发展紧密相连,随着技术的进步,汇编语言也逐渐演变出不同的版本和架构,如x86、ARM等。
二、汇编语言的基本特点1. 低级语言: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直接操作和控制计算机硬件。
与高级语言相比,它更接近机器语言,不需要经过编译器的转译过程。
2. 助记符:汇编语言使用助记符来代表不同的操作码和寄存器。
例如,ADD代表加法指令,MOV代表数据传送指令。
助记符的使用使得汇编语言相对直观和易懂。
3. 直接使用硬件资源:汇编语言可以直接访问和操作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如内存、寄存器等。
这使得程序员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程序的执行过程,并进行底层优化。
4. 可移植性差:由于不同计算机架构的指令集和硬件资源不同,汇编语言在不同平台上的可移植性较差。
编写的汇编程序很难在不同的计算机上直接运行。
三、汇编语言的应用领域1. 操作系统开发: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汇编语言在操作系统的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编写与硬件直接交互的底层代码,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管理和调度。
2. 嵌入式系统编程:嵌入式系统通常对性能要求较高,因此汇编语言在嵌入式系统的编程中经常被使用。
汇编语言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底层硬件资源,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3. 反汇编和调试:汇编语言具有直接操作机器指令的特性,使得它在程序反汇编和调试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和修改汇编代码,程序员可以深入了解程序的工作原理和流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基本名词解释
指令: 要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的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精确度、功能和速度。
指令流、数据流:指令和数据统统放在内存中,从形式上看,它们都是二进制数码。
一般来讲,在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是指令流,它流向控制器;而执行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数据流,它由内存流向运算器。
接口:接口部件在它动态联接的两个功能部件起着缓冲器和转换器的作用,以便实现信息传送SRAM:静态读写存储器,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EEPROM:电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并行存储器:采用时间或空间并行技术的存储器,提高CPU和主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双端口存储器,多体交叉存储器)相联存储器:不根据地址而是根据存储内容来进行存取的存储器多体交叉存储器:由多个相互独立、容量相同的存储体构成的并行存储器,每个存储体独立工作,读写操作重叠进行。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意向硬件技术。
规格化数:规格化数是浮点数的一种格式,要求尾数部分用纯小数表示,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为零,以表示较多的有效数据,并使数据有惟一的浮点数编码。
上溢:两个正数相加,结果大于机器字长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下溢:两个负数相加,结果小于机器字长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全相联映像:将主存中的一个块和块的内容一起存入cache的行中,其中块地址存与cache 的标记部分中组相联映像:cache的一种地址映象方式,将存储空间分成若干组,各组之间是直接映象,而组内各块之间则是全相联映象。
虚拟存储器:在内存与外存间建立的层次体系,使得程序能够像访问主存储器一样访问外部存储器,主要用于解决计算机中主存储器的容量问题。
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寻址方式:形成操作数或指令地址的方式,通常分为两类,即指令寻址方式和数据寻址方式;变址寻住:相对寻址:指令格式:是指令字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结构形式,通常由操作码字段和地址码字段组成。
汇编源程序名词解释
汇编源程序名词解释
汇编源程序,也被称为汇编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源程序,是指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
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编程语言,其指令集与计算机的机器语言指令集一一对应。
因此,汇编源程序是人类可读的文本文件,包含了按照特定语法规则编写的指令。
然而,汇编源程序在机器上不能直接执行。
它必须经过一个称为“汇编”的过程,即翻译过程,才能变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
汇编程序的核心功能是将汇编指令逐条翻译成机器指令,这正是汇编语言中“汇编”一词的含义。
汇编源程序的文件扩展名通常为.asm,经过汇编以后生成的浮动地址二进制文件扩展名为.obj。
这个.obj文件还需要经过连接才能生成可执行文件.exe。
总的来说,汇编源程序是计算机程序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介于高级语言源程序和机器语言之间,既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又能直接对应到计算机硬件指令,因此在某些特定的应用场合(如系统编程、嵌入式系统开发等)有着广泛的应用。
汇编语言名词解释
1 作业:所谓作业就是用户一次请求计算机系统为它完成任务所进行的工作总和。
2.临界资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3虚拟存储器:为了给大作业(其地址空间超过主存可用空间)用户提供方便,使他们不再承担主存和辅存的具体分配管理工作,由操作系统把主存和辅存统一管理起来,实现自动覆盖,即一个大作业程序在执行时,有一部分地址空间在主存,另一部分在辅存,当访问的信息不在主存时,则由操作系统(而不是由程序员安排的i/o指令)把它从辅存调入主存,从效果上看,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好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容量比主存大得多的存储器,这个存储器称为虚拟存储器,这样的存储器实际上并不存在,而只是系统增加的自动覆盖功能后,使用户感到他有一个很大的主存,在编写程序时再不受主存容量的限制了。
4中断:对异步或例外事件的一种响应,这一响应自动地保存CPU状态以便将来重新启动,自动转入中断处理程序。
5进程(多种):行为的一个规则叫做程序,程序在处理机上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称为进程。
6互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由于不能同时使用同一临界资源,只能一个进程使用完了,另一进程才能使用,这种现象称为进程互斥。
7地址重定位:一个逻辑地址空间的程序装入到物理地址空间时,由于两个空间不一致,就需要进行地址变换,或称为地址映射,即地址的再定位。
8.DMA:9通道:10进程同步:一个进程到达了某些点后,除非另一个进程已完成了某些操作,否则就不得不停下来等待这些操作的结束,这就是进程间的同步。
11PMT:页面变换表(Page Mapping Table - PMT)在内存中,为每个作业开辟一块特定区域,建立一张作业的逻辑页与主存的存储块之间的对应表格关系。
这种对应表称为“页面映象表”,简称页表。
13原语:所谓“原语”,是指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构成的并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这段程序在执行期间是不可分割的。
14SMT15文件系统: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称为文件管理系统,简称文件系统。
名词解释汇编源程序
名词解释汇编源程序英文回答:An assembly source program is a set of instructions written in assembly language that can be understood by a computer. Assembly language is a low-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 that is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computer architecture. It uses mnemonic codes to represent machine instructions, making it easier for humans to read and write compared to machine code. Assembly source programs are usually written using a text editor and saved with a specific file extension, such as .asm.Assembly source programs consist of a series of instructions that are executed sequentially by the computer's processor. These instructions can perform various operations, such as arithmetic calculations, data manipulation, and control flow. Each instruction in the program corresponds to a specific operation that the computer can perform. For example, the "add" instructionadds two numbers together, while the "jump" instruction transfers control to a different part of the program.Assembly source programs also include directives and comments. Directives are instructions to the assembler, which is a program that translates assembly language into machine code. Directives can be used to define constants, allocate memory, or specify how the program should be assembled. Comments, on the other hand, are non-executable statements that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gram. They are used to explain the purpose of the code, document its behavior, or make notes for future reference.Assembly source programs are typically used in situations where low-level control over the computer's hardware is required, such as operating systems, device drivers, and embedded systems. Writing programs in assembly language allows for fine-grained control over thecomputer's resources and can result in highly optimized code. However, it also require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uter's architecture and can be more time-consuming and error-prone compared to higher-level programming languages.中文回答:汇编源程序是一组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指令集,可以被计算机理解。
单片机名词解释
单片机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微处理器:即中央处理器CPU,它是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器件总称。
2.单片机(单片微型计算机):把CPU、存储器、I/O接口、振荡器电路、定时器/计数器等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一台具有一定功能的计算机,就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3.程序计数器:程序计数器PC是一个不可寻址的16位专用寄存器(不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用来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具有自动加1的功能。
4.数据指针:数据指针DPTR是一个16位的寄存器,可分为两个8位的寄存器DPH、DPL,常用作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地址寄存器,也可寻址64K字节程序存储器的固定数据、表格等单元。
5.累加器:运算时的暂存寄存器,用于提供操作数和存放运算结果。
它是应用最频繁的寄存器,由于在结构上与内部总线相连,所以一般信息的传送和交换均需通过累加器A。
6.程序状态字:程序状态字PSW是一个8位寄存器,寄存当前指令执行后的状态,为下条或以后的指令执行提供状态条件。
它的重要特点是可以编程。
7.堆栈:堆栈是一组编有地址的特殊存储单元,数据遵循先进后出的存取原则。
栈顶地址用栈指针SP指示。
8.软件堆栈:通过软件唉内部RAM中定义一个区域作为堆栈(即由软件对SP设置初值),称软件堆栈。
9.振荡周期(晶振周期):振荡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的周期,是最小的时序单位。
10.时钟周期:把2个振荡周期称为S状态,即时钟周期。
1个时钟周期=2个振荡周期。
11.机器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1个机器周期=12个振荡周期。
12.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指令周期。
MCS-51单片机的指令周期一般需要1、2、4个机器周期。
13.地址/数据分时复用总线:是指P0口用作扩展时,先输出低8位地址至地址锁存器,而后再由P0口输入指令代码,在时间上是分开的。
14.准双向并行I/O口:当用作通用I/O口,且先执行输出操作,而后要由输出变为输入操作时,必须在输入操作前再执行一次输出“1”操作(即先将口置成1),然后执行输入操作才会正确,这就是准双向的含义。
2019年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半期试题(堂下开卷)
2018-2019学年〈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半期试题(堂下开卷)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试解释下列名词的含义。
1.OF标志OF是溢出标志位,overflow flag的缩写,何时是1由不同的指令决定。
用于加减时表示带符号的溢出,当两个同符号相加时,结果的符号与之相反;或两个异号数相减时,结果的符号与减数的符号相同时,则OF=1.2.直接寻址直接寻址是一种基本的寻址方法,其特点是:在指令格式的地址的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在内存的地址。
3.变址寻址把变址寄存器的内容(通常是首地址)与指令地址码部分给出的地址(通常是位移量)之和作为操作数的地址来获得所需要的操作数就称为变址寻址。
4.段寄存器段寄存器就是提供段地址的寄存器8086CPU有4个段寄存器:CS、DS、SS、ES当8086CPU要访问内存时,由着4个寄存器提供内存单元的段地址5.地址指针寄存器用于提供内存单元逻辑地址中的偏移量或构成偏移量的分量,总共包括五个十六位寄存器,分别为BX,SP,BP,SI,DI.二.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试按照各小题的要求给出计算过程与计算结果。
1.对于8位补码10101010,请写出其对应二进制真值,并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答:补码=原码取反再加1的逆运算。
10010110是补码,应先减去1变为反码,得10010101;由反码取得源码即除符号位外其他为按位取反,得11101010,即十进制数的-106 2.对于8位二进制数– 01010011,请写出该数的8位补码,并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答:补码=原码取反再加1的逆运算。
01010011是对应正数的原码,取反得反码10101100,加一得补码101011013.假设(CL)=11001011,(BL)=10001111,执行指令ADD CL, BL后,OF=?请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答:11001011+1000111101011010最高位产生进位,舍去。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名词解释
主机: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合起来构成计算机的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操纵器构成。
运算器:计算机中完成运算功能的部件,则ALU和存放器构成。
外围设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包含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设备。
数据:编码形式的各种信息,在计算机中作为程序的操作对象。
指令:构成计算机软件的根本元素,表示成二进制数编码的操作命令。
透明:在计算机中,从某个角度看不到的特性称该特性是透明的。
位:计算机中的一个二进制的数据代码〔0或1〕,是数据的最小表示单位。
字:数据运算和存储单位,其位数取决于计算机。
字节:衡量数据量以及存储器容量的根本单位,1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信息。
字长:一个数据字包含的位数,一般为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
地址:给主存储器不同的存储位置指定的一个二进制编号。
存储器:计算机中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和外存两种。
存储器的访问:对存储器中数据的读操作和写操作。
总线:计算机中连接功能单元的公共线路,是一束信号线的集合。
硬件:由物理元器件构成的系统,计算机硬件是一个能够执行指令的设备。
软件:由程序构成的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种。
兼容:计算机部件的通用性。
操作系统:主要的系统软件,操纵其他程序的运行,治理系统资源并且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汇编程序:将汇编言语程序翻译成机器言语程序的计算机软件。
汇编言语:采纳文字方法〔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言语,其中大局部指令和机器言语中的指令一一对应。
编译程序:将高级言语的程序转换成机器言语程序的计算机软件。
解释程序:解释执行高级言语程序的计算机软件,,解释并执行源程序的语句。
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的一局部,进行命令解释、操作治理、系统维护、网络通信、软件开发和输入输出治理的软件。
应用软件:完成应用功能的软件,特意为解决某个应用领域中的具体任务而编写。
指令流: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与CPU之间形成的不断传递的指令序列。
汇编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补码:
计算机处理带符号数的编码,正数的补码就是其本身,负数的补码是原二进制码取反后加一。
BCD码:
用4位二进制表示1位十进制数的编码;分组合BCD码和非组合BCD码两种形式。
逻辑地址:
逻辑地址由两个16位的地址分量构成,其中一个为段基址的高16位,另一个为偏移量。
偏移量:
逻辑地址的一部分,又称为有效地址,为某存储单元距离段基址的字节数。
寻址方式:
指令获取操作数或操作数地址的方式;
寻址方式包括“寄存器寻址”、“立即数寻址”、“存储器寻址”、“I/O接口寻址”等。
立即数:以数值形式直接给出的操作数称为立即数,立即数不能作为目的操作数。
位移量:直接以数字形式出现的偏移量的分量之一。
伪指令:用于指示编译(汇编)程序如何进行编译的指令。
位操作指令:
能精准到位对其进行读写的计算机指令,包括逻辑运算和移位及循环移位指令。
中断过程:中断请求、中断响应、中断处理、中断返回。
2022考研计算机备考:计算机组成原理名词解释(4)
2022年计算机考研复习已经开始,在此整理了2022考研计算机备考:计算机组成原理名词解释(4),希望能帮助大家!第4章指令系统(2001年)1.堆栈:数据的写入写出不需要地址,按先进后出的顺序读取数据的存储区。
(2001年)2.立即寻址方式:操作数直接在指令中给出。
3.指令系统:计算机中各种指令的集合,它反映了计算机硬件具备的基本功能。
4.计算机指令:计算机硬件能识别并能直接执行操作的命令,描述一个基本操作。
5.指令编码:将指令分成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码的几个字段来编码。
6.指令格式:指定指令字段的个数,字段编码的位数和编码的方式。
7.立即数:在指令中直接给出的操作数。
8.指令字长度:一个指令字所占有的位数。
9.助记符:用容易记忆的符号来表示指令中的操作码和操作数。
10.汇编语言:采用文字方式(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大部分指令和机器语言中的指令一一对应,但是不能被计算机的硬件直接识别。
11.伪指令:汇编语言程序所提供的装入内存中的位置信息,表示程序段和数据段开始信息及结束信息等。
且不转换成2进制机器指令。
12.大数端:当一个数据元素的位数超过一个字节或者一个字的宽度,需存储在相邻的多个字节的存储位置时,将数据的最低字节存储在最大地址位置的存储方式。
13.小数端:当一个数据元素的位数超过一个字节或者一个字的宽度,需存储在相邻的多个字节的存储位置时,将数据的最低字节存储在最小地址位置的存储方式。
14.操作数寻址方式:指令中地址码的内容及编码方式。
15.系统指令:改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状态的指令。
16.特权指令:改变执行特权的指令,用于操作系统对系统资源的控制。
17.自陷指令:特殊的处理程序,又叫中断指令。
18.寻址方式:对指令的地址码进行编码,以得到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地址的方式。
19.相对转移:转移到的目标指令的地址与当前指令的地址有关,是用当前指令的PC与一个偏移量相加,和为目标指令的P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部分●室内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室内热环境主要由室内气温、适度、气流速度以及避免热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室内微气候。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因素的总称。
●有效温度(ET):半裸的人与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瞬时热感觉是表示室内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对人体的综合影响的指标●热应力指数(HST):人体所需的蒸发散热量/该室内环境中最大可能的蒸发散热量●可照时数在晴天时,从日出到日没一天内阳光照射大地的时间。
●日照百分率实际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比值。
●逆温现象上层空气较接近地面的空气热的现象●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定容积的空气所能容纳的水蒸气的分压力的极限值●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1. 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饱和状态下的绝对湿度用饱和蒸汽量表示2.相对湿度是一定温度和大气压力下,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蒸气量的比值。
●降水量指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或渗透流失而积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降水时间指一次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微气候指小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如某个住区、街区、甚至一个居住组团等,由于建筑形式、布局等的不同导致相同城市气候条件下微环境的差异。
●热岛效应由于城市人为热及下垫面向地面附近大气层散发的热量比郊区多,气温也就不同程度的比郊区高,而且由市区中心地带向郊区方向逐渐降低,这种气温分布的特殊现象叫做“热岛效应”。
●混合高度热岛效应的影响高度,小城市50/大城市500●城市热岛强度市区最高温与郊区温度之间的差,大城市1.1~6.5℃●稳定温度场(传热)& 非稳定温度场(传热)空间中各点的温度分布称为“温度场”1. 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则称为“稳定温度场”。
两个稳定温度场之间发生的传热过程,称为“稳态传热过程”2. 温度场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则称为“非稳定温度场”。
两个非稳定温度场之间发生的传热过程,称为“非稳态传热过程”●导热是指物体中有温差时由于直接接触的物质质点作热运动而引起的热能传递过程●热流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通过壁体的导热热量●导热系数在稳定传热状态下,当材料厚度为1m两表面的温差为1℃时,在1小时内通过1 ㎡截面积的导热量●对流发生在流体之中或者固体表面与其紧邻的运动流体之间,它是因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层流边界层在对流换热过程中,因受摩擦力的影响,在紧贴壁面处有一平行于固体壁面流动的流体薄层,称为层流边界层●自然对流由于温度变化,使流体冷热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的热量流动●受迫对流温度变化+外力作用(如风吹泵压)而迫使流体产生对流。
外力愈大,对流速度愈大。
●辐射是指热量以热射线的形式把热量由一个物体传向另一个物体的现象●全辐射本领(E)单位时间内在物体表面上辐射的波长从0到∞范围的总能量●单色辐射本领(E λ)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某一波长的能量●黑体能发射全波段的热辐射能力,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大。
黑体不但能将一切波长的外来辐射完全吸收,也能向外发射一切波长的辐射。
●灰体其辐射光谱具有与黑体辐射光谱相似的形状,且对应每一波长的单色辐射能力与同温同波长的黑体的单色辐射能力比值为一常数。
用“发射率”或“黑度”表示。
●白体对外来辐射全反射的物体●选择性辐射体其辐射光谱与黑体光谱不同,只能吸收和发射某些波长的辐射能,并且单色辐射本领总小于同温度黑体同波长的单色辐射本领●辐射系数表征物体向外发射辐射能的能力,与辐射本领成正比●灰体的黑度灰体的全辐射本领与相同温度下绝对黑体的全辐射本领的比值称之为灰体的黑度,处于0~1。
在数值上=灰体的辐射系数/黑体的辐射系数●温室效应玻璃制作的温室,能透入大量太阳辐射热(短波)而阻止室内长波辐射向外透射的现象●平壁总传热系数室内外的空气温度相差为1 ℃时,1小时内通过1 ㎡的平壁所传出的热量●稳定传热:是指我们所研究的物体或者体系,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保持与时间无关的恒定温度状态,或者说在传热过程中,各点温度都不随时间改变●不稳定传热: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及围护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也随着时间而变动。
●半无限厚壁体是一侧由一个平面所限制,另一侧延伸到无限远处,不能确定其厚度的壁体●材料蓄热系数(S)把某一匀质半无限厚材料一侧受到周期性热作用时,迎波面(直接受到外界热作用的一侧表面)上接受的热流振幅Aq与该表面的温度振幅Af之比称为材料的蓄热系数。
●材料层的热惰性指标(D)表示围护结构反抗温度波动的能力,对单一材料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即其热阻与材料蓄热系数的乘积。
●露点温度:在大气压力一定、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未饱和的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结露(冷凝):由于温度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水蒸汽液化析出的现象●体型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所包围的体积之比●最小传热阻是根据室内计算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允许温度差而确定的,能够保证在采暖系统正常供热及室外实际空气温度不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前提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致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的热阻。
●经济传热阻指围护结构单位面积的建造费用与使用费用之和达到最小值时的热传阻●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
●采暖期指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5℃,需要有室内采暖设备提供热量以保证室内热环境需求的时期。
●冷凝界面最易出现冷凝、而且凝结最严重的界面●冷热桥围护结构中冷热量容易通过的构件或部位。
如,外墙体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圈梁、板材中的肋等●高湿房间指冬季室内温度18~20 ℃以上,相对湿度高于75%的房间●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是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方位角是太阳直射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向所夹的角,●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房屋之间,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隔距离。
●光谱光视效率曲线:人眼观看同样功率的辐射,在不同波长时感觉到的明亮程度不一样。
人眼的这种特性常用光谱光视效率曲线来表示。
●视觉尺寸需要辨别的对象的最小尺寸。
●视角视觉尺寸与眼睛到物体距离的夹角,称为视角。
●眩光是指在视野范围里出现了极高的亮度或极高的亮度对比(空间和时间上),以致引起视觉的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
●光源色& 物体色光源色是指由光源发出的色刺激。
物体色是指光被物体反射或透射之后的颜色叫物体色,即被感知为物体所具有的颜色。
●色温& 相关色温通常把某一种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黑体的色品完全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光源的色温。
通常把某一种光源的色品与某一温度下黑体的色品最接近时黑体的温度称为光源相关色温。
●光源的显色性照明光源对物体色表的影响,它表示了与参考标准光源相比较时,光源显现物体颜色的特性。
●采光系数是在室内给定平面上的某一点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与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限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的比值。
●临界照度室内全部利用天然光进行工作时的室外最低照度●采光均匀度在假定水平面上的采光系数的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或者是室内照度最低值与室内照度平均值之比●发光效率光源所发出的光通量除以其耗电量的比值,单位lm/w。
●配光曲线把灯具各方向的发光强度在三维空间里用矢量表示,并将矢量的终端连接起来,构成的封闭的体称为光强体。
平面截光强体所得的曲线称配光曲线●遮光角光源的下端与灯具下缘连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遮光角,又称灯具保护角。
●截光角遮光角的余角称为截光角。
●灯具效率η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灯具发射出光通量Φ与灯具内全部光源发射的总光通量Φ0 之比●光幕反射是在视觉对象上规则反射和漫反射重叠出现的现象,光幕反射由于规则反射的作用,降低了视觉对象和背景之间的亮度对比,致使部分地或全部看不清细节。
●纵波& 横波1、媒质质点的振动方向是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一致的波2、将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相互垂直的波。
●声线是自声源发出的代表能量传播方向的曲线。
在各向同性的媒质中,声线就是代表波的传播方向且处处与波阵面垂直的曲线●波阵面是指空间同一时刻相位相同的各点的轨迹曲线●倍频带两个频率限值之间的连续频率●声功率表示声源单位时间内向外发射的声能,记作W,单位W(瓦)●声强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所通过的声功率,记作I,单位为W/m 2●声压空气质点由于声波作用而产生振动时所引起的大气压力,记作P,单位Pa●瞬时声压⎪⎭⎫ ⎝⎛++=R rQ L L W p 44lg 102π 媒质因声波存在引起的压强变化量,单位Pa 。
● 有效声压取瞬时声压在一个周期或更长时间内的平方平均值,再取平方根值。
● 响度级表示人们对声音的感觉量,单位是方(phon ),与1000Hz 纯音等响时,所对应的1000Hz 纯音声压级,是主观量● 响度是人们听觉判断声音强弱的属性。
单位是 宋(sone)。
● 时差效应两个同样声音可以集成为一个声音的时差为50ms ,相当于声波在空气中17m 的行程 ● 听觉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掩蔽声音的存在而提高的现象。
提高的数值称为掩蔽量。
● 稳态声压级只要室内持续发声,室内的声音就保持在一定的声压级,称为稳定声压级● 临界半径当直达声与混响声的声能密度相等,距离r 称为临界半径● 混响半径当Q=1时的临界半径又称混响半径。
● 共振吸声结构由于共振作用,在系统共振频率附近对入射声能具有较大的吸收作用的结构,称为共振吸声结构。
● 吻合效应因为声波入射角度,噪声的声波作用与隔墙中弯曲波传播速度相吻合而使隔声量降低的现象,而叫做吻合效应● 吻合频率出现吻合效应的最低频率● 噪声评价数NR等于中心频率为1000Hz的倍频带的声压级●语言干扰级SIL评价噪声对语言遮蔽影响的单值量构造部分●耐火极限是指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发生穿透性断裂或背火一面温度升高到220℃时所持续的时间。
●震级& 地震烈度1.一次地震中所释放的能量大小。
2.当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燃烧性能是指建筑构件在明火中或高温辐射的情况下,能否燃烧及燃烧的难易程度。
●房屋总高度& 房间的净高1. 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2. 指下层地板面或楼板上表面到上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混合结构混合结构是以砌体墙作为竖向承重体系,来支承由其他材料构成的屋盖系统或楼面及屋盖系统的一种常用结构形式。
●基层& 垫层1. 基层指设于面层以下的结构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荷载,并将荷载分布在垫层或土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