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第3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数字推理答题技巧(公开版)
![数字推理答题技巧(公开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dbfcd049649b6648d7475b.png)
数字推理答题技巧施久亮解题突破五大要诀――抓住数列的阿喀琉斯之踵一、先加减,后乘除,根据数字大小变化的规律判断属于何种数列类型1、数字快速增减的2、数字平稳增减的3、数字高低起伏的4、数字非常接近的二、分析项数,确定关键项,注意项与项之间关系,注意数列的级数(确定是几项关联、几级数列或组合还是间隔)1、项数低于或等于5项的2、项数为6项的3、项数大于6项的4、项数超多的三、抓住关键项,分析敏感数字1、平方数、立方数及其相邻数2、0、1及其相邻数以及常见变化3、基本数列4、分数题注意通分后的变化,关注小分子分母项四、找准起步点1、特别注意1、2项之间的关系五、寻找薄弱环节,确定关键数字,一举突破1、数列的不和谐部分、与众不同部分2、敏感数字,如0或1及其附近数3、从选项中找突破口基本功练习一、心算练习二、数字基础三、熟练基本数列四、中央及浙江真题练习数字推理基础一、基本数列(加减乘除)1、加减法数列差的几种形式:等差(常数):3例1:2 5 8 11 14自然顺序数:1、2、3、4、5例1:2 3 5 8 12 17平方数或立方数例1:5 6 10 19 45 70加减法单项数列1、2、3、4、5加减法双项数列2 3 5 8 13 21 例1:56,79,129,202,325 ()例2:3,-1,5,1,()A.3B.7.C.25D.64加减法三项数列例1:1 2 4 7 13 24 ()例2:1 4 3 5 2 6 4 7 ()2、乘除法数列乘除法单项数列乘除法双项数列例1:3,4,12,48,()A 96B 36C 192D 5763、加减法和乘除法混合数列例1:16 17 36 111 448 ( )例2:5,( ),39,60,105.A.10B.14C.25D.30例3:-2 ,-1, 1, 5 () 29A.17B.15C.13D.11例4:172,84,40,18,()例5:-1,0,1,2,9,()A.11B.82C.729D.730例6:3, 7, 16, 107,()A.1707B.1704C.1086D.1072二、数列的组合和延伸一级数列二级数列三级数列间隔组合数列分段组合数列对称组合数列三、题目类型1、单项数列例1:27 16 5 ()1/7例2:1\7 1\26 1\63 1\124 ( )例3:-1,0,27,()。
公务员考试之数字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
![公务员考试之数字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881e0dc7375a417876f8fad.png)
公务员考试之数字推理类(解题规律总结)本文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数量关系测验类(一)、考点分析(二)、解题技巧及规律总结(三)、题型分析二、数学题快速获得答案方法之-----十字相乘法一、数量关系测验类(一)、考点分析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测验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的能力,体现了一个人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测验主要是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考查考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的双重性质。
在速度方面,要求考生反应灵活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其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小学与初中水平,甚至多数是小学水平。
如果时间充足,获得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
但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要求考生答题既快又准,这样,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可见,该测验难点并不在于数字与计算上,而在于对规律与方法的发现和把握上,它实际测查的是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因此,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的直觉能力,还需要具有判断、分析、推理、运算等能力。
1.数字推理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点:一是反应要快;二是掌握恰当的方法和规律。
一般而言,先考察前面相邻的两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关脑中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直接推出答案;如果假设被否定,就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
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中间开花”向两边推也是较为有效的。
两个数列规律有时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
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单数项与双数项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是80%了。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大全(有答案详解)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大全(有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112c606b4daa58da0114a5f.png)
目录:单击进入相应的页面☺目录:F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数学运算题型及讲解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部分:数字推理题典!!·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字的整除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继续题典····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题典说明如下:本题典的所有题都适用!1)题目部分用黑体字2)解答部分用红体字3)先给出的是题目,解答在题目后。
4)如果一个题目有多种思路,一并写出. 5)由于制作仓促,题目可能有错的地方,请谅解ts_ljm 06-3-7中午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行政能力倾向测试是公务员(civil servant)考试必考的一科,数字推理题又是行政测试中一直以来的固定题型。
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数字推理并不难;但由于行政试卷整体量大,时间短,很少有人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完,尤其是对于文科的版友们来说,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应用题)以及最后的资料分析是阻碍他们行政拿高分的关卡。
并且,由于数字推理处于行政A类的第一项,B类的第二项,开头做不好,对以后的考试有着较大的影响。
应广大版友,特别是MM版友的要求,甘蔗结合杨猛80元书上的习题,把自己的数字推理题解题心得总结出来。
如果能使各位备考的版友对数字推理有所了解,我在网吧花了7块钱打的这篇文章也就值了。
数字推理考察的是数字之间的联系,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
所以,文科的朋友不必担心数学知识不够用或是以前学的不好。
只要经过足够的练习,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至少不会拖你的后腿。
抽根烟,下面开始聊聊。
2一、解题前的准备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7a7d3f5727a5e9856a6133.png)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
1 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
2 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
3 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
4 若自己一时难以找出规律,可用常见的规律来“对号入座”,加以验证。
常见的排列规律有:(1)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2)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3)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如:2 4 8 16 32 64()这是一个“公比”为2(即相邻数之间的比值为2)的等比数列,空缺项应为128。
(4)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如:4 2 2 3 6 15相邻数之间的比是一个等差数列,依次为:0.5、1、1.5、2、2.5。
(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如:0 1 3 7 15 31()相邻数之间的差是一个等比数列,依次为1、2、4、8、16,空缺项应为63。
(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如例题23;(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如:5 3 2 1 1 0 1()相邻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空缺项应为-1。
(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如:2 3 10 15 26 35()1*1+1=2, 2*2-1=3,3*3+1=10,4*4-1=15......空缺项应为50。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4265e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9.png)
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公务员考试是一项重要的选拔机制,而数字推理题是其中的一项难点。
在数字推理题中,考生需要通过数字、图表等信息,寻找一定的规律和推理思路,从而解决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应对数字推理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题技巧和思路。
一、理解题目和数据在做数字推理题时,首先需要认真阅读题目和给出的数据,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
在阅读中要注意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总结,分析数字间的关系和规律。
二、寻找常见数字规律数字推理题中存在着许多常见的数字规律,例如:相邻数的关系、乘法和除法关系、平方、倒数等规律。
若能找出这些规律,便能够轻松解决此类推理题。
三、寻找图形规律数字推理题中,常常会配有一些图形数据。
对于这些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性和特点,来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如,周期性图形的规律常常是循环或对称性;封闭型图形的规律常常是不变性或连通性。
通过这些规律,我们可以迅速地推断出答案。
四、确定类型和答案数字推理题大致可以分为数列和图形两类。
对于数列题,我们可以看其中的差值和倍数规律,以及数列的加和、中位数、众数等;对于图形题,我们可以寻找变化和相似性规律,以及图形的方向、角度、面积和比例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先推断出答案,然后再用已有的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
五、注意隐形陷阱在数字推理题中,经常会隐藏着一些陷阱,这些陷阱可能会导致我们犯错。
例如,数据中可能存在重复数字、相同数字或相同图形,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辨;同时也要注意看清题目要求,不要遗漏信息或多读信息。
总之,数字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难点之一,但是只要我们掌握题目信息,查找数字和图形规律,注意隐形陷阱,便能够较为轻松地应对此类题目。
希望以上简单的技巧和思路能够对大家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所帮助。
数字推理技巧总结
![数字推理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53a8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4.png)
数字推理技巧总结数字推理技巧是一种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来推断答案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和推理推断过程中,数字推理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得出结论。
本文将从数字序列、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概率统计等方面总结数字推理技巧。
一、数字序列推理数字序列是数字按一定顺序排列而形成的序列,通过观察数字序列中的规律可以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或者找出隐藏的规律。
常见的数字序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等。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两个数之间差值相等的数列。
观察数字序列中相邻数字的差值,如果差值相等,则可以判断为等差数列。
根据已知数字序列的首项和公差,可以推算出下一个数字。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相邻两个数之间比值相等的数列。
观察数字序列中相邻数字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则可以判断为等比数列。
根据已知数字序列的首项和公比,可以推算出下一个数字。
3. 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的数列。
观察数字序列中的数字之间的相加关系,如果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则可以判断为斐波那契数列。
根据已知数字序列的前两个数字,可以推算出下一个数字。
二、数学运算推理数学运算是通过对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推导出结果的过程。
在数学运算推理中,常见的技巧包括逆运算、代入法和重复运算法等。
1. 逆运算:逆运算是指对已知的数学运算进行反向操作,从结果推算出原始的数字。
例如,已知两个数的和,可以通过减去其中一个数,得到另一个数。
2. 代入法:代入法是指将已知的数字代入到数学公式或方程中,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例如,已知一个等式中的一部分数字,可以将这些数字代入到等式中,求解未知的数字。
3. 重复运算法:重复运算法是指通过多次进行相同的数学运算,逐步逼近目标结果。
例如,已知一个数字进行重复的加法运算,每次加上相同的数,直到达到目标结果。
三、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通过观察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断出隐藏的规律或者答案。
在逻辑推理中,常见的技巧包括排除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
数字推理规律及六大解题方法
![数字推理规律及六大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e9992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1d.png)
数字推理规律及六大解题方法数字推理真题,结合常见的数字推理规律,总结出几条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优先法则:1.数列项数很多,优先考虑组合数列。
2.数列出现特征数字,优先从特征数字入手。
3.数字增幅越来越大,优先从乘积、多次方角度考虑。
4.数列递增或递减,但幅度缓和,优先考虑相邻两项之差。
5.数列各项之间倍数关系明显,考虑作商或积数列及其变式。
6.分析题干数字的同时要结合选项中的数字,进一步判断数列规律。
要真正掌握数字推理难度很大,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给出了数字推理的六大解题方法,并结合典型真题进行了解题分析,希望能给考生以最大的帮助。
一、从相邻项之差入手考虑数列相邻项之差是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第一思维,在各类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中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出现的频率很大,也是必考题型,通过对数列相邻两项依次求差,得到新的数列,然后分析这个新数列的规律,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得到原数列的规律。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所涉及的题型主要有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和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很多情况下(三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需要连续做差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特别注意的是,当所缺项位于数列中间时,由于从题干入手不能持续求差,这些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难度,此时需要假设其中的规律,然后通过做差加以验证。
例题:1.5,5,5,12,5, ( )A.3B.1C.24D.26解题分析:此题的题干数字对解题的提示作用不大,思路不明的时候还是从相邻两项之差入手,相邻两项之差依次是3.5,0,7,-7,这几个数的特征和规律也是很不明显,再次做差得到-3.5,7,-14,可以看出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此题便得到了解决。
等差数列的变式情况很多,上题即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变式,由于第三级数列是一个正负交替的等比数列,所以题干数字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递增和递减趋势,这一类题难度较大。
在思路不明的情况下,分析相邻两项之差是很重要的方法。
二、分析相邻项之间的商、和、积当题干数列某两项(或三项)的和、积、商关系明显时,可以优先考虑这种方法,此时从局部分析数列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d4628d6f78a6529657d539f.png)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篇一:_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大全剖析(5)_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大全剖析(5)1.1_,96,1_,84,_2,( )A.36B.64C.70D.722.1,32,81,64,25,(),1A.5B.6C._D._3.-2,-8,0,64,( )A.-64B._8C._6D.2504.2,3,_,_5,( )A.3_25B.3_51C.3_59D.3_525.3,7,_,1_,( )A.__B.__C.1_6D.1_21.A【解析】拿到题一看,数列5项呈现一大一小的波浪型,可知运用交替规律,进一步思考就可得出结果是A.2.B【解析】数字由小到大再到小,立即考虑使用乘方规律.本题就是乘方规律的变化运用,底数分别是1,2,3,4,5,6,对应的指数分别是6,5,4,3,2,1.3.D【解析】可以看出给出的数字稍加变化都是一些数的乘方,分析一下可知是自然数1,2,3,4立方的各项,对应乘以另一个数列-2,-1,0,1所得,下一个应该是5的立方乘以2,得出答案是D.4.B【解析】这道题更加明显,四个选项的数字很大,必用乘方规律.可以看出_5的平方是3_25,但不适用前面项,又知3_51比_5的平方大26,恰好是前一项_的2倍.推算可知,前项的2倍加上后项的平方等于第三项,因此,答案就是B.5.A【解析】同样,这道题的四个选项也比较大,但可以看出这些数和一些数的乘方离得较远.再看能不能用乘法呢?从前两项直接是看不出的,但是我们发现_与1_的积和__相近,相差5,往前推发现,前两项的积减去5就等于后一项,因此答案是A.篇二:考前必看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大全技巧归纳写在前面的话数字推理是行测中很多人眼里的〝难题〞,面对题目时有人因为惧怕而格外重视,也有人因为不会做而彻底放弃.我自己同样很怕做数字推理题.想过放弃,也想过题海战术,不过最后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有不切实际的地方.放弃,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保证其他部分都做对,来补回放弃的这些分数.题海,也不科学.行测.申论,再加上法律加试,这么多类型中,数字推理只是一小部分了.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小部分题目上,只能是弊大于利了.所以我最终选择的是:掌握最基本的,保证基础题目不丢分.放弃有难度的,保证学习和做题有效率.当然,这种方法只适合我这样对数字没什么感觉的人了,如果你学有余力,完全可以精益求精.常见且易被忽视的数列:1.质数列:(质数—只有1和其本身两个约数)2,3,5,7,_,_,_,_,23,29,31,37,41,43??例:6 8 _ _ 23 ( )A. 32B.34C.36D.381,1,2,3,4,7,()A.4B.6C._D._选B两两相加组成质数列_日更新例题3,7,_,45,()A.58B.73C.94D._6选D2 -13 -25 -37 -4(_ -5)2.合数列:4.6.8.9._._._._._._._??这2个数列大家很容易忽视,论坛里好多帖子实际上就是因为忘记这2个数列所以才不会做.请大家注意.众所周知,行测考试做题时间很关键.要做好行测尤其是数列部分是需要技巧的,这没人不同意吧.但是大家往往忽视了基本功.为什么有些人一看到数列题就很快得出答案呢?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他们对数字的敏感.这里面有天赋的成分,但我相信刻苦训练也是可以锻炼出这种敏感的.所以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数列很重要.就拿指数数列来说吧,要求必须熟记1—_的平方.立方,2.3.4.5的N次方.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看到9时立刻想到9=3平方或9=2立方+1.对这几个数字,必须是熟记.5的立方算谁不会算?可是数列题不是叫你算5的立方是多少的,当4.28._._6这样的数列放在你面前时,忽增忽减看似毫无规律,你还会想到这里有5的立方吗?所以必须熟记.熟到不能再熟.以下是我看过论坛上的一些题目之后,把大家最爱问的.经常不会做的题目整理在一起,总结的数列常见方法.分组法相邻项为一组,各组规律相同.或差为常数.或和为常数.4,3,1,_,9,3,_,5(A)A_ B_ C_ D_4.5,3.5,2.8,5.2,4.4,3.6,5.7,( A)A.2.3 B.3.3 C.4.3 D.5.3拆分相加(乘)法把一个多位数每个位上的数字分别相加或相乘(目前还没见过相减相除的)得到一个新数,再看规律.这类题变型比较多,为方便大家自己总结,所以我写出例题的解答过程.8757 36 _ ( ) 1A. _B._C._D._选D8_7+1=575_7+1=363_6+1=_1_9+1=_0_1+1=1256 ,269 ,286 ,3_ ,()A.254B.3_C.294D.3_选B2+5+6=_256+_=2692+6+9=_269+_=2862+8+6=_286+_=3_?=3_+3+2=3_隔项法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组成新的数列0,_,24,_,_0,_,( )A:280 B:32 C:64 D:336选D奇数项为0,24,_0,?0=_-124=33-3_0=53-5?=73-7三项相加法这种题其实比较简单,但大家也容易疏忽.三项相加后得到一个新数列,再看规律2,3,4,9,_,_,_,()答案:272+3+4=93+4+9=_4+9+_=25??C=A平方-B及其变型3,5,4,_,(A),446A.-5 B.25C.30 D. _3变型1:可以是A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变数)3,5,_,(240)变型2:A立方加减常数(或有规律的变数)-1,0,1,2,9,(730)关于平方.立方还有很多类型,比如自然数列的平方加减常数(或规律变数).常数的N次方加减常数(或规律变数)??其实都差不多.只要掌握我前面所说的〝熟练记忆〞,再加上一定练习相信是可以过关的了._日23:23更新下面这道题用的方法,我今天第一次见.提供者,〝江歌歌〞.大家先看看0,3,_,95,()答案:5991平方-11_2平方-11_2_3平方-12_3_4平方-12_3_4_5平方-1_日 _:_更新很巧妙数字大小写之间的转换,就当作是轻松一下吧,看过之后会觉得数字推理原来也可以这么有意思1,_,3,5,()A._B.9C._D.4选D题目变为:一.十.三.五??分别是1划.2划.3划.4划分解相乘把原数分解成2个数字的积,分解之后,变成2个新数列,再看它们之间的规律 2,_,36,80,()答案:_02_13_44_95__6,_,40,96,()A.2_B.2_C._6D._6选B2_3=63_5=_5_8=408__=96___=2_2,3,5,8,_,_相差1,2,3,4,5,补充:一.有分数的数列,通常的方法是将各数都转化为分数. 0,1/2,8/_,5/6,8/9,()A.31/34B.33/36C.35/38D.37/40选C0 = 0/31/2= 3/68/_ = 8/_5/6 = _/_8/9 = 24/27分母.分子相差为3各分母.各分子间差为3.5.7.9二.基本规律1,一大一小交替出现,首先考虑隔项数列;2,由小到大再到小,必与指数有关;3,注意观察是否平方/立方的变形(或者不同数的平方/立方相加/相减等);要求对以上前提篇的熟练运用4,跳跃较大则考虑乘积/次方,跳跃较小则考虑差/二重差;5,尝试把各数间差,及二重差列出,寻找规律;6,尝试把各数变化成某平方式,看是否存在规律;数算部分以下都是最基础的,原本以为不用写上来.可是今天看到还是有人不会.所以加上.一.立方和公式:a立方+b立方=(a+b)(a平方-ab+b平方)a立方-b立方=(a-b)(a平方+ab+b平方)二.特殊数列前N项和1+2+3+4+5+6??+n=n(n+1)/22+4+6+8+_+??+2n=n(n+1)1+3+5+7+??+(2n-1)=n平方1平方+2平方+3平方+4平方+??+n平方=n(n+1)(2n+1)/61立方+2立方+3立方+4立方+??+n立方=n (n+1) /4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Sn=n(a1+an)/2(2) Sn=na1+n(n-1)d/2例: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座位?A.__B._50C._70D._80 流水行船问题基本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上面2个公式的变式: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逆)/2 特别要分清楚的是,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这四个概念.38.一只船顺流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顺水漂流1小时的航程为:A3千米 B4千米 C5千米 D6千米该例题中,有航速.顺水航行.逆水航行.顺水漂流几个概念,如果搞不清楚,就没办法应用公式了.航速,其实就是顺水或逆水航行的速度,题目中的30千米/小时,即为顺水速度. 顺水漂流,也就是船本身不运动,随波逐流.所以顺水漂流的速度就是水速题虽然不难,但是我感觉出的很好.很能检验这部分的知识学的是否到位. 解答:设船速为a,水速为ba+b=3030_3=5_(a-b)得a=24 b=6顺水漂流时的速度即为水速,所以1小时航程为6千米〝牛吃草〞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草的总量均匀变化.解答这类问题,困难就在于草的总量在变,它每天都在均匀地生长,时间愈长,草的总量越多.草的总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①草场上原有的草量;②草场每天(周)生长而新增的草量.因此,必须设法找出这两个量来.抓住这个特点,其实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举个例子:牧场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_头牛吃_天,或者可供_头牛吃_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设1头牛1天吃1份草.则有:_头牛_天吃的草量=_=原有草量+_天的新增草量_头牛_天吃的草量=_0=原有草量+_天新增草量这样就很清楚了,_天的新增草量=_-_0=50那么草场每天新增5份草.再来算草场原有的草量就很简单了._-__5=1_或者_0-__5=1_只要抓住这两个始终不变的量以及它们和题目已知条件间的关系,不管题目怎么变化,我们都可以轻松应对.比如:牧场上有一片青草,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生长,这些草供给_头牛吃,可以吃_天,供给1_头羊吃,可以吃_天.如果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相当于篇三:数字推理题解题技巧大全-第3部分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一.题型: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例题1】2,5,8,()A _B _C _D _【解答】从上题的前3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_,即答案为B.【例题2】3,4,6,9,(),_A _B _C _D _【解答】答案为C1,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_□ 等比数列及其变式【例题3】3,9,27,81()A 243B 342C 433D _5A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例题4】_60,();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_3=_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_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例题5】8,_,26,50,()A 76B 98C 1_D 1_【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_2-2=98.□等差与等比混合式【例题6】5,4,_,8,_,_,(),()A _,_B _,32C _,32D _,32【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 □ 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例题7】34,35,69,1_,()A _8B _9C _3D _9【解答】答案为C34+35=69,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例题8】5,3,2,1,1,()A -3B -2C 0D 2一项5与第二项3之差就是未知项,即1-1=0C.□ 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例题9】_()_等于第一.第二项之积,第四D.【例题_】1_,50,2,25,()A 1B 3C 2/25D 2/5【解答】这个数列则是相除形式的数列,即后一项是前两项之比,所以未知项应该是2/25,即选C.□ 求平方数及其变式【例题_】1,4,9,(),25,36A _B _C _D _【解答】答案为D.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试题,直觉力强的考生马上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第一个数字是1的平方,第二个数字是2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35.6的平方,所以第四个数字必定是4字的平方得数是很有必要的.【例题_】66,83,1_,_3,()A _4B _5C _6D _7【解答】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_,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_的平方再加2,得_6 □ 求立方数及其变式【例题_】1,8,27,()A 36B 64C 72 D81【解答】答案为B.各项分别是23,464.【例题_】0,6,24,60,_0,A _6 B 2_ C 2_ D _6B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_3的立方减3,第四个数是4的立方减4,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2_【例题_,259,_3,261,_8,263,()A 275B 279C _4D _3【解答】答案为D.通过考察数字排列的特征,我们会发现,第一个数较大,第二个数较小,第三个数较大,第四个数较小,??.也就是说,奇数项的都是大数,而偶数项的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项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之间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257,259,261,263,是一种等差数列的排列方式.而偶数项是_8,_3,_8,(),也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应为_8-5=_3.顺便说一下, 该题中的两个数列都是以等差数列的规律排列,但也有一些题目中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不过题目的实质没有变化.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也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常见的形式.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80%了. □ 简单有理化式二.解题技巧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有帮助.1?而解;2?3?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 4?(1))或偶数);(2)(3);如:2 4 8 _ 32 64()2)的等比数列,空缺项应为_8.(4);如:相邻数之间的比是一个等差数列,依次为:0.5.1.1.5.2.2.5.(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如:0 1 3 7 _ 31()相邻数之间的差是一个等比数列,依次为1.2.4.8._,空缺项应为63.(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如例题23;(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如:5 3 2 1 1 0 1()相邻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空缺项应为-1.(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如:2 3 _ _ 26 35()1_1+1=2, 2_2-1=3,3_3+1=_,4_4-1=_......空缺项应为50.(_)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如:1 2 6 _ 31()_._31+25=56. 4道最BT1._,_,54,(),2_A 1_B 1_C _3D _22._88的_89次方+_89?3.4.5._,7_,( )A 1__,B __2,C _1_,D 1__6.3/2,9/4,25/8,( )A 65/_,B 41/8,C 49/_,D 57/8。
数字推理规律总结
![数字推理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56865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4.png)
数字推理规律总结
一、数字推理基本规律
1、相邻数字之和: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两两相邻,则其和可能是一定的数,如1+2+3+4+5=15;
2、相邻两数之积: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两两相邻,则其积可能是一定的数,如1×2×3×4×5=120;
3、等比数列之和:对于一组等比数,若其公比为q,则其和可能是:Sn=a1(1-qn)/(1-q);
4、等比数列之积:对于一组等比数,若其公比为q,则其积可能是:Pn=a1qn-1;
5、数字变换:对于一组数字,如果规律的进行某种变换,有时可以更容易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它们反过来,把它们的相反数,把它们连续加和;
6、质数求解: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则可以尝试把它们转化为质数求解,如2+3+5=10,就可以转化为2×5=10;
7、补集求解:对于一组数字,如果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则可以尝试把它们的补集求解,如3+4+7=14,可以转化为10-3-4=7;
二、数字推理的应用
1、统计:数字推理可以用于统计,比如分析市场需求、测定价格走势、统计购买者的消费习惯等;
2、投资:数字推理也可以用于投资,如投资期货、股票、基金等,用于分析价格走势,做出投资决策;
3、游戏:数字推理也可以用于游戏,比如拼图游戏、数独游戏、算术游戏等,通过推理的方式解决游戏的问题;
4、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数字推理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规划资源分配、设计预算方案等。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必知的30个规律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必知的30个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c216a6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a.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必知的30个规律公务员考试中,数字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
数字推理是指通过对数字、图形、文字等信息的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数字推理中,有很多规律需要掌握。
本文将介绍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必知的30个规律。
一、数字规律1. 数字序列规律数字序列规律是指在一组数字中,数字之间的关系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数字序列规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2. 数字排列规律数字排列规律是指在一组数字中,数字的排列顺序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数字排列规律有逆序、顺序、交替等。
3. 数字替换规律数字替换规律是指在一组数字中,数字被替换成其他数字的规律。
常见的数字替换规律有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
4. 数字组合规律数字组合规律是指在一组数字中,数字之间的组合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数字组合规律有排列组合、加减乘除等。
二、图形规律图形旋转规律是指在一组图形中,图形的旋转方向和角度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图形旋转规律有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等。
6. 图形翻转规律图形翻转规律是指在一组图形中,图形的翻转方向和方式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图形翻转规律有水平翻转、垂直翻转等。
7. 图形平移规律图形平移规律是指在一组图形中,图形的平移方向和距离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图形平移规律有水平平移、垂直平移等。
8. 图形缩放规律图形缩放规律是指在一组图形中,图形的缩放比例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图形缩放规律有放大、缩小等。
9. 图形填充规律图形填充规律是指在一组图形中,图形的填充方式和颜色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图形填充规律有交替填充、渐变填充等。
三、文字规律10. 文字替换规律文字替换规律是指在一组文字中,文字被替换成其他文字的规律。
常见的文字替换规律有字母替换、数字替换等。
文字排列规律是指在一组文字中,文字的排列顺序所遵循的规律。
常见的文字排列规律有逆序、顺序、交替等。
12. 文字组合规律文字组合规律是指在一组文字中,文字之间的组合所遵循的规律。
数字推理题的基本题型和规律
![数字推理题的基本题型和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81a02b4d941ea76e59fa040b.png)
数字推理题的基本题型和规律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数字推理题的基本题型和规律归纳总结:数字推理的主要是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法来寻找数列中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出最后的答案。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我们根据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1、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2、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3、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4、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5、等比数列: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6、二级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比数列7、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8、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9、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10、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11、全奇、全偶数列12、排序数列二、数列中每一个数字本身构成特点形成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
1、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 的平方构成或者是n 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构成2、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3、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考生必须掌握。
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这就需要学员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
这里我们提供为刚刚接触数字推理题型的学员提供一种最基本的解题思路,学员按照这种思路来训练自己,能够逐步熟悉各种题型,掌握和运用数字推理的基本规律。
当学员对题型和规律已经很熟悉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总结的简单方法来解答问题。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
![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e4432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0.png)
行测数字推理题技巧数字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包含数字序列、数字关系、数字分类等多种形式。
数字推理题不仅考察了考生的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了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数字推理题的技巧和方法。
一、数字序列题数字序列题是指给出一组数字序列,要求考生根据规律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或者缺失的数字。
数字序列题考察的是考生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数字序列题的常见规律和解题方法。
1.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相等的数列,例如1、3、5、7、9……。
在等差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相等,这个差值称为公差。
在数字序列题中,等差数列的规律通常是给出前几项,要求考生推断出下一项或者缺失的项。
解题方法是求出公差,然后根据公差推断出下一项或者缺失的项。
2.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相等的数列,例如1、2、4、8、16……。
在等比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之比都相等,这个比值称为公比。
在数字序列题中,等比数列的规律通常是给出前几项,要求考生推断出下一项或者缺失的项。
解题方法是求出公比,然后根据公比推断出下一项或者缺失的项。
3.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是指第一项和第二项都为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的数列,例如1、1、2、3、5、8……。
在斐波那契数列中,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这个规律称为递推关系。
在数字序列题中,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通常是给出前几项,要求考生推断出下一项或者缺失的项。
解题方法是根据递推关系推断出下一项或者缺失的项。
二、数字关系题数字关系题是指给出一组数字之间的关系,要求考生根据这些关系推断出其他数字之间的关系。
数字关系题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能力。
下面介绍一些数字关系题的常见关系和解题方法。
1.加减乘除加减乘除是数字关系题中最为常见的关系,例如1+2=3,2-1=1,2×3=6,6÷2=3等。
在数字关系题中,加减乘除的规律通常是给出部分数字和运算符号,要求考生推断出其他数字和运算符号。
数字推理全方法介绍(绝对经典)
![数字推理全方法介绍(绝对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0bf7ac26ccbff121dd368356.png)
数字推理全方法介绍写在前面的话1、希望能给数字推理比较弱的同学帮助2、做数推,重点不是怎么做,而是:“你怎么会想到这种做法?思路在哪?突破口呢?”3、只要你认真看完这个帖子,你的数字推理一定会有进步4、例子来源于真题5、觉得好一定要顶,让更多的人能来交流言归正传(一)等差、倍数关系介绍要学会观察变化趋势(1)数变化很大,一般和乘法和次方有关。
如:2,5,13, 35,97 ()-------------A*2+1 3 9 27 81=B又如:1,1,3,15,323,()---------------数跳很大,考虑是次方和乘法。
此题-------------(A+B)^2-1 =c再如:1 ,2 ,3 ,35 ()------------(a*b)^2-1=c0.4 1.6 8 56 560 ()--------4 5 7 10倍,倍数成二级等差A、2240B、3136C、4480D、784009国考真题14 20 54 76 ()A.104 B.116 C.126 D1449+525-549+5…(2)数差(数跳不大,考虑是做差)等差数列我就不说了,很简单下面说下数字变化不大,但是做差没规律怎么办?一般三种可以尝试的办法(1)隔项相加、相减(2)递推数列(3)自残(一般用得很少,真题里我好像没见过?也许是我忘了吧)09江苏真题1,1,3,5,11,()A.8 B.13 C.21 D.32满足C-A=2 4 8 16-3,7,14,15,19,29,()A 35B 36C 40D 42------------------------------满足A+C=11 22 33 44 5521,37,42,45,62,()A 57B 69C 74D 8721+3*7=4237+4*2=4542+4*5=6245+6*2=57(3)倍数问题(二)三位数的数字推理的思路(1)数和数之间的差不是很大的时候考虑做差(2)很多三位数的数字推理题都用“自残法”如:252,261,270,279,297,()252+2+5+2=261261+2+6+1=270270+2+7+0=27909国考真题153, 179, 227, 321, 533, ( )A.789B.919C.1079D.1229150+3170+9200+27….左边等差,右边等比(三)多项项数的数字推理多项项数的数推”比如:5,24,6,20,(),15,10,()上面个数列有8项,我习惯把项数多余6项的数列叫做“多项数列”。
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
![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703fd2c7375a417866f8f33.png)
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数字推理之解题技巧》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注:a、b为前后数)2)深一层次的,①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1、2、5、10、17。
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②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注:前一就是高中数学常说的差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作出合理的分组。
如7,9,40,74,1526,5436,可以划分为7和9,40和74,1526和5436三组,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和位数级别,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小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①,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7+14=10+11=9+12。
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②,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里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如何了。
如6、24、60、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
(注意,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大家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25、58、811、1114 ,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fjjngs所解答的一道题:256,269,286,302,(),2+5+6=132+6+9=172+8+6=163+0+2=5,∵256+13=269269+17=286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破解数字推理题的12个实用小技巧
![破解数字推理题的12个实用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ac4c70ef12d2af90242e63e.png)
(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 (2)深一点模式,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1、2、5、10、17。
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B,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做出合理的分组。
如7,9,40,74,1526,5436,7和9,40和74,1526和5436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级,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A,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 7+14=10+11=9+12。
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B,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了。
如6、24、60、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
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25、58、811、1114 ,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答:256,269,286,302,(),2+5+6=13 2+6+9=172+8+6=163+0+2=5,∵256+13=269 269+17=286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公务员数字推理题解析技巧与答题思路
![公务员数字推理题解析技巧与答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11dfe4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c.png)
公务员数字推理题解析技巧与答题思路数字推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一类题型,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数字序列或规律,推断出下一个数字或者填入适当的数字。
下面将介绍一些解析技巧和答题思路,帮助考生在这类题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观察规律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首先需要观察数字序列中的规律或者模式。
这些规律可能涉及数字间的运算、排列顺序、数字之间的关系等。
通过观察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如,给定数字序列:2, 4, 6, 8, 10,问下一个数字是多少?观察可知,该序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12。
二、数学运算数学运算在数字推理题中经常出现,包括四则运算、平方、开方、乘方等。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需要善用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各种运算法则。
例如,给定数字序列:1, 3, 6, 10, 15,问下一个数字是多少?观察可知,该序列是一个递增的自然数序列。
进一步观察可知,每一项是前一项加上一个自然数。
这表明每一项与自然数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即前一项加上当前自然数等于当前项。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15加上下一个自然数,即20。
三、几何图形有些数字推理题中给出的数字序列可能是几何图形中的数字。
考生需要观察图形的形状、结构以及数字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规律。
例如,给定数字序列:1, 4, 9, 16, 25,问下一个数字是多少?观察可知,该序列是平方数的序列,每一项都是前一项的平方。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36。
四、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数字推理题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通过观察数字序列中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下一个数字的值。
例如,给定数字序列:1, 3, 6, 10, 15,问下一个数字是多少?观察可知,该序列中的每一项可以通过将前一项加上一定的数字得到。
进一步观察可知,每一项与与它的位置数相等的数之和等于当前项。
因此,下一个数字应该是15加上下一个位置数,即21。
五、试错法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有时候需要进行试错。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c135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4.png)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数字推理题是一类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律或模式来推断或填充数字的问题。
这类题目常见于智力测试、数学竞赛等场合。
解决数字推理题通常需要观察数字序列中的规律,并据此找到正确的解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1. 找规律:仔细观察数字序列,寻找其中的规律或模式。
这可能涉及到数字之间的运算、递增规律、几何形状等。
2. 算术运算:检查数字序列中相邻数字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算术运算关系,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这些运算关系可以用于推测下一个数字或填充缺失的数字。
3. 几何形状:数字序列有时可能构成一些几何形状,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斐波那契数列等。
找到这些几何形状有助于推断下一个数字。
4. 奇偶性:观察数字的奇偶性,有时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例如,每两个数字之和是偶数,或者奇数和偶数交替出现等。
5. 位数和数字之和:考虑数字的位数和各位数字之和。
有时规律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例如数字之和是某个特定值,或者数字的位数遵循某种规律。
6. 填空法:如果有多个数字序列,可以尝试在其中的一个序列中找到规律,然后应用相同的规律到其他序列中。
7. 找出特殊模式:有时数字序列中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模式,例如重复、对称、交替等,这些模式可以帮助你找到规律。
8. 试错法:如果找不到明显的规律,可以尝试一些常见的数学运算和规律,并检查是否满足给定的条件。
例子:给定数字序列:2, 4, 8, 16, __观察到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因此下一个数字应为16 的两倍,即 32。
这只是数字推理题的一种解法,具体的方法可能因题目而异。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耐心观察、灵活思维和多角度思考都是很有帮助的。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4fa4afe6f1aff00bfd51e08.png)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一.题型:●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例题1】2,5,8,()A 10B 11C 12D 13【解答】从上题的前3 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例题2】3,4,6,9,(),18A 11B 12C 13D 14【解答】答案为C.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等比数列及其变式【例题3】3,9,27,81()A 243B 342C 433D 135【解答】答案为A.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例题4】8,8,12,24,60,()A 90B 120C 180D 240【解答】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该题是1997 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例题5】8,14,26,50,()A 76B 98C 100D 104【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 2 倍减 2 之后得到后一项.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等差与等比混合式【例题6】5,4,10,8,15,16,(),()A 20,18B 18,32C 20,32D 18,32【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其中奇数项是以5 为首项、等差为 5 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 为首项、等比为 2 的等比数列.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例题7】34,35,69,104,()A 138B 139C 173D 179【解答】答案为C.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例题8】5,3,2,1,1,()A -3B -2C 0D 2【解答】这题与上题同属一个类型,有点不同的是上题是相加形式的,而这题属于相减形式,即第一项 5 与第二项 3 的差等于第三项2,第四项又是第二项和第三项之差……所以,第四项和第五项之差就是未知项,即1-1=0,故答案为C.●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例题9】2,5,10,50,()A 100B 200C 250D 500【解答】这是一道相乘形式的题,由观察可知这个数列中的第三项10 等于第一、第二项之积,第四项则是第二、第三两项之积,可知未知项应该是第三、第四项之积,故答案应为D.【例题10】100,50,2,25,()A 1B 3C 2/25D 2/5【解答】这个数列则是相除形式的数列,即后一项是前两项之比,所以未知项应该是2/25,即选C.●求平方数及其变式【例题11】1,4,9,(),25,36A 10B 14C 20D 16【解答】答案为D.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试题,直觉力强的考生马上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第一个数字是 1 的平方,第二个数字是2 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3 的平方,第五和第六个数字分别是5、6 的平方,所以第四个数字必定是 4 的平方.对于这类问题,要想迅速作出反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是很有必要的.【例题12】66,83,102,123,()A 144B 145C 146D 147【解答】答案为C.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2 的平方再加2,得146.这种在平方数列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初看起来显得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但只要把握住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划繁为简了.●求立方数及其变式【例题13】1,8,27,()A 36B 64C 72 D81【解答】答案为B.各项分别是1,2,3,4 的立方,故括号内应填的数字是64.【例题14】0,6,24,60,120,()A 186B 210C 220D 226【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 1 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2 的立方减2,第三个数是3的立方减3,第四个数是4 的立方减4,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 6 的立方减6,即210.●双重数列【例题15】257,178,259,173,261,168,263,()A 275B 279C 164D 163【解答】答案为D.通过考察数字排列的特征,我们会发现,第一个数较大,第二个数较小,第三个数较大,第四个数较小,…….也就是说,奇数项的都是大数,而偶数项的都是小数.可以判断,这是两项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之间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257,259,261,263,是一种等差数列的排列方式.而偶数项是178,173,168,(),也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应为168-5=163.顺便说一下,该题中的两个数列都是以等差数列的规律排列,但也有一些题目中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不过题目的实质没有变化.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也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常见的形式.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80%了.●简单有理化式二、解题技巧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1 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2 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3 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4 若自己一时难以找出规律,可用常见的规律来“对号入座”,加以验证.常见的排列规律有:(1)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2)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3)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如:2 4 8 16 32 64()这是一个“公比”为2(即相邻数之间的比值为2)的等比数列,空缺项应为128.(4)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如:4 2 2 3 6 15相邻数之间的比是一个等差数列,依次为:0.5、1、1.5、2、2.5.(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如:0 1 3 7 15 31()相邻数之间的差是一个等比数列,依次为1、2、4、8、16,空缺项应为63.(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如例题23;(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如:5 3 2 1 1 0 1()相邻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空缺项应为-1.(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如:2 3 10 15 26 35()1*1+1=2, 2*2-1=3,3*3+1=10,4*4-1=15......空缺项应为50.(10)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如:1 2 6 15 31()相邻数之间的差是完全平方序列,依次为1、4、9、16,空缺项应为31+25=56.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汇总1、15,18,54,(),210A 106B 107C 123D 1122、1988 的1989 次方+1989 的1988 的次方……个位数是多少呢?3、1/2,1/3,2/3,6/3,( ),54/36A 9/12,B 18/3 ,C 18/6 ,D 18/364、4,3,2,0,1,-3,( )A -6 ,B -2 ,C 1/2 ,D 05、16,718,9110,()A 10110,B 11112,C 11102,D 101116、3/2,9/4,25/8,( )A 65/16,B 41/8,C 49/16,D 57/87、5,( ),39,60,105.A.10B.14C.25D.308、×48933=()A.6B.6C.7D.89、今天是星期二,55×50 天之后().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10、一段布料,正好做12 套儿童服装或9 套成人服装,已知做3 套成人服装比做2 套儿童服装多用布6 米,这段布有多长?A 24B 36 C54 D 4811、有一桶水第一次倒出其中的6 分之一,第二次倒出3 分之一,最后倒出4 分之一,此时连水带桶有20 千克,桶重为5 千克,,问桶中最初有多少千克水?A 50B 80C 100D 3612、甲数比乙数大25%,则乙数比甲数小()A 20%B 30%C 25%D 33%13、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相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3 倍,每个隔10 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行人.每个隔20 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骑车人,如果公交车从始发站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交车?A 10B 8C 6 D414、某校转来6 名新生,校长要把他们安排在三个班,每班两人,有多少中安排方法?A 18B 24C 36D 4615、某人把60000 元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其中股票的年回报率为6%,债券的年回报率为10%.如果这个人一年的总投资收益为4200 元,那么他用了多少钱买债券?A. 45000B. 15000C. 6000D. 480016、一粮站原有粮食272 吨,上午存粮增加25%,下午存粮减少20%,则此时的存粮为( )吨.A. 340B. 292C. 272D. 26817、3 2 5\3 3\2 ( )A.7/5 B.5/6 C.3/5 D.3/418、1\7 1\26 1\63 1\124 ( )19、-2 ,-1,1,5 ()29(2000 年题)A.17B.15C.13D.1120、5 9 15 17 ( )A 21B 24C 32D 3421、81301512(){江苏的真题}A10B8C13D1422、3,2,53,32,( ) A 75 B 5 6 C 35 D 3423、2,3,28,65,( )A 214B 83C 414D 31424、0 ,1,3 ,8 ,21,( ) ,14425、2,15,7,40,77,( )A96 ,B126,C138,,D15626、4,4,6,12,(),9027、56,79,129,202 ()A、331B、269C、304D、33328、2,3,6,9,17,()A 19B 27C 33D 4529、5,6,6,9,(),90A 12,B 15,C 18,D 2130、16 17 18 20 ()A21B22C23D2431、9、12、21、48、()32、172、84、40、18、()答案1、答案是A 能被3 整除嘛2、答:应该也是找规律的吧,1988 的4 次个位就是6,六的任何次数都是六,所以,1988 的1999 次数个位和1988的一次相等,也就是8后面那个相同的方法个位是 1忘说一句了,6 乘8 个位也是83、C (1/3)/(1/2)=2/3 以此类推4、c 两个数列4,2,1-〉1/2(依次除以2);3,0,-35、答案是11112分成三部分:从左往右数第一位数分别是:5、7、9、11 从左往右数第二位数都是:1 从左往右数第三位数分别是:6、8、10、126、思路:原数列可化为1 又1/2, 2 又1/4, 3 又1/8.故答案为4 又1/16 = 65/167、答案B.5=2^2+1,14=4^2-2,39=6^2+3,60=8^2-4,105=10^2+58、答直接末尾相乘,几得8,选D.9 、解题思路:从55 是7 的倍数减1,50 是7 的倍数加1,快速推出少1 天.如果用55×50÷7=396 余6,也可推出答案,但较费时10、思路:设儿童为x,成人为y,则列出等式12X=9Y 2X=3Y-6 得出,x=3,则布为3*12=36,选B11、答5/6*2/3*3/4X=15 得出,x=36 答案为D12、已X,甲1.25X ,结果就是0.25/1.25=20% 答案为A13、B14、无答案公布sorry 大家来给些答案吧15、0.06x+0.1y=4200 , x+y=60000, 即可解出.答案为B16、272*1.25*0.8=272 答案为C17、分数变形:A 数列可化为:3/1 4/2 5/3 6/4 7/518、依次为2^3-1,3^3-1,……,得出6^3-119、依次为2^3-1,3^3-1,……,得出6^3-120、思路:5 和15 差10,9 和17 差8,那15 和( ?)差65+10=15 9+8=17 15+6=2121、81/3+3=30,30/3+5=15,15/3+7=12,12/3+9=13 答案为132222、思路:小公的讲解2,3,5,7,11,13,17.....变成2,3,53,32,75,53,32,117,75,53,32......3,2,(这是一段,由2 和3 组成的),53,32(这是第二段,由2、3、5 组成的)75,53,32(这是第三段,由2、3、5、7 组成的),117,75,53,32()这是由2、3、5、7、11 组成的)不是,首先看题目,有2,3,5,然后看选项,最适合的是75(出现了7,有了7 就有了质数列的基础),然后就找数字组成的规律,就是复合型数字,而A 符合这两个规律,所以才选A 2,3,5,后面接什么?按题干的规律,只有接7 才是成为一个常见的数列:质数列,如果看BCD 接 4 和6 的话,组成的分别是2,3,5,6(规律不简单)和2,3,5,4(4 怎么会在 5 的后面?也不对)质数列就是由质数组成的从 2 开始递增的数列23、无思路!暂定思路为:2*65+3*28=214,24、0+3=1*3,1+8=3*3,3+21=8*3,21+144=?*3.得出?=55.25、这题有点变态,不讲了,看了没有好处26、答案30.4/4=1,6/12=1/2,?/90=1/327、不知道思路,经过讨论:79-56=23 129-79=50 202-129=73 因为23+50=73,所以下一项和差必定为50+73=123 ?-202=123,得出?=325,无此选项!28、三个相加成数列,3 个相加为11,18,32,7 的级差,则此处级差应该是21,则相加为53,则53-17-9=27答案,分别是27.29、答案为C思路:5×6/5=6,6*6/4=9,6*9/3=18(5-3)*(6-3)=6(6-3)*(6-3)=9(6-3)*(9-3)=1830、思路:22、23 结果未定,等待大家答复!31、答案为1299+3=12 ,12+3 平方=21 ,21+3 立方=4832、答案为7172/2-2=84 84/2-2=40 40/2-2=18 18/2-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数字推理题的各种规律一.题型: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例题1】2,5,8,()A 10B 11C 12D 13【解答】从上题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
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
【例题2】3,4,6,9,(),18A 11B 12C 13D 14【解答】答案为C。
这道题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一道非常容易的题目。
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
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
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一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 等比数列及其变式【例题3】3,9,27,81()A 243B 342C 433D 135【解答】答案为A。
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等比数列。
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一个常数。
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
【例题4】8,8,12,24,60,()A 90B 120C 180D 240【解答】答案为C。
该题难度较大,可以视为等比数列的一个变形。
题目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一项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
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
我们在这里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
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大学毕业生考试的原题。
【例题5】8,14,26,50,()A 76B 98C 100D 104【解答】答案为B。
这也是一道等比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比例关系,而是中间绕了一个弯,前一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一项。
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
□ 等差与等比混合式【例题6】5,4,10,8,15,16,(),()A 20,18B 18,32C 20,32D 18,32【解答】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等差、等比数列的混合题。
其中奇数项是以5为首项、等差为5的等差数列,偶数项是以4为首项、等比为2的等比数列。
这样一来答案就可以容易得知是C。
这种题型的灵活度高,可以随意地拆加或重新组合,可以说是在等比和等差数列当中的最有难度的一种题型。
□ 求和相加式与求差相减式【例题7】34,35,69,104,()A 138B 139C 173D 179【解答】答案为C。
观察数字的前三项,发现有这样一个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34+35=69,这种假想的规律迅速在下一个数字中进行检验,35+69=104,得到了验证,说明假设的规律正确,以此规律得到该题的正确答案为173。
在数字推理测验中,前两项或几项的和等于后一项是数字排列的又一重要规律。
【例题8】5,3,2,1,1,()A -3B -2C 0D 2【解答】这题与上题同属一个类型,有点不同的是上题是相加形式的,而这题属于相减形式,即第一项5与第二项3的差等于第三项2,第四项又是第二项和第三项之差……所以,第四项和第五项之差就是未知项,即1-1=0,故答案为C。
□ 求积相乘式与求商相除式【例题9】2,5,10,50,()A 100B 200C 250D 500【解答】这是一道相乘形式的题,由观察可知这个数列中的第三项10等于第一、第二项之积,第四项则是第二、第三两项之积,可知未知项应该是第三、第四项之积,故答案应为D。
【例题10】100,50,2,25,()A 1B 3C 2/25D 2/5【解答】这个数列则是相除形式的数列,即后一项是前两项之比,所以未知项应该是2/25,即选C。
□ 求平方数及其变式【例题11】1,4,9,(),25,36A 10B 14C 20D 16【解答】答案为D。
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试题,直觉力强的考生马上就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第一个数字是1的平方,第二个数字是2的平方,第三个数字是3的平方,第五和第六个数字分别是5、6的平方,所以第四个数字必定是4的平方。
对于这类问题,要想迅速作出反应,熟练掌握一些数字的平方得数是很有必要的。
【例题12】66,83,102,123,()A 144B 145C 146D 147【解答】答案为C。
这是一道平方型数列的变式,其规律是8,9,10,11,的平方后再加2,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12的平方再加2,得146。
这种在平方数列基础上加减乘除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数列,初看起来显得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但只要把握住平方规律,问题就可以划繁为简了。
□ 求立方数及其变式【例题13】1,8,27,()A 36B 64C 72 D81【解答】答案为B。
各项分别是1,2,3,4的立方,故括号内应填的数字是64。
【例题14】0,6,24,60,120,()A 186B 210C 220D 226【解答】答案为B。
这也是一道比较有难度的题目,但如果你能想到它是立方型的变式,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至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道题的规律是:第一个数是1的立方减1,第二个数是2的立方减2,第三个数是3的立方减3,第四个数是4的立方减4,依此类推,空格处应为6的立方减6,即210。
□ 双重数列【例题15】257,178,259,173,261,168,263,()A 275B 279C 164D 163【解答】答案为D。
通过考察数字排列的特征,我们会发现,第一个数较大,第二个数较小,第三个数较大,第四个数较小,……。
也就是说,奇数项的都是大数,而偶数项的都是小数。
可以判断,这是两项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排列方式。
在这类题目中,规律不能在邻项之间寻找,而必须在隔项中寻找。
我们可以看到,奇数项是257,259,261,263,是一种等差数列的排列方式。
而偶数项是178,173,168,(),也是一个等差数列,所以括号中的数应为168-5=163。
顺便说一下,该题中的两个数列都是以等差数列的规律排列,但也有一些题目中两个数列是按不同规律排列的,不过题目的实质没有变化。
两个数列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也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常见的形式。
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多组数列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80%了。
□ 简单有理化式二、解题技巧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
1?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前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设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
2?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
3?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边同时推导。
4?若自己一时难以找出规律,可用常见的规律来“对号入座”,加以验证。
常见的排列规律有:(1)奇偶数规律:各个数都是奇数(单数)或偶数(双数);(2)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
(3)等比: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如:2 4 8 16 32 64()这是一个“公比”为2(即相邻数之间的比值为2)的等比数列,空缺项应为128。
(4)二级等差: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了一个等差数列;如:4 2 2 3 6 15相邻数之间的比是一个等差数列,依次为:0.5、1、1.5、2、2.5。
(5)二级等比数列:相邻数之间的差或比构成一个等比数理;如:0 1 3 7 15 31()相邻数之间的差是一个等比数列,依次为1、2、4、8、16,空缺项应为63。
(6)加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和等于第三个数,如例题23;(7)减法规律:前两个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如:5 3 2 1 1 0 1()相邻数之差等于第三个数,空缺项应为-1。
(8)乘法(除法)规律:前两个数之乘积(或相除)等于第三个数;(9)完全平方数:数列中蕴含着一个完全平方数序列,或明显、或隐含;如:2 3 10 15 26 35()1*1+1=2, 2*2-1=3,3*3+1=10,4*4-1=15......空缺项应为50。
(10)混合型规律:由以上基本规律组合而成,可以是二级、三级的基本规律,也可能是两个规律的数列交叉组合成一个数列。
如:1 2 6 15 31()相邻数之间的差是完全平方序列,依次为1、4、9、16,空缺项应为31+25=56。
4道最BT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汇总1、15,18,54,(),210A 106B 107C 123D 1122、1988的1989次方+1989的1988的次方…… 个位数是多少呢?3、1/2,1/3,2/3,6/3,( ),54/36A 9/12,B 18/3 ,C 18/6 ,D 18/364、4,3,2,0,1,-3,( )A -6 ,B -2 ,C 1/2 ,D 05、16,718,9110,( )A 10110,B 11112,C 11102,D 101116、3/2,9/4,25/8,( )A 65/16,B 41/8,C 49/16,D 57/87、5,( ),39,60,105.A.10B.14C.25D.308、8754896×48933=()A.428303315966B.428403225876C.428430329557D.4284033259689、今天是星期二,55×50天之后()。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三D.星期四10、一段布料,正好做12套儿童服装或9套成人服装,已知做3套成人服装比做2套儿童服装多用布6米,这段布有多长?A 24B 36 C54 D 4811、有一桶水第一次倒出其中的6分之一,第二次倒出3分之一,最后倒出4分之一,此时连水带桶有20千克,桶重为5千克,,问桶中最初有多少千克水?A 50 ??B 80????C 100 ????D 3612、甲数比乙数大25%,则乙数比甲数小()A 20%B 30%C 25%D 33%13、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和一个步行人相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的3倍,每个隔1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行人。
每个隔20分钟有一辆公交车超过一个骑车人,如果公交车从始发站每隔相同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间隔几分钟发一辆公交车?A 10B 8C 6 D414、某校转来6名新生,校长要把他们安排在三个班,每班两人,有多少中安排方法?A 18B 24C 36D 4615、某人把60000元投资于股票和债券,其中股票的年回报率为6%,债券的年回报率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