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勾股定理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3.如图, 把长方形的纸片折叠,使BC
边与对角线BD重合,点C落到点F处,
折痕为BE ,已知CD边长4cm,BC边长
3cm,求出CE的长.
A
B
F
D
C
E
8/17/2020
3、如图, 把长方形的纸片折叠,使BC
边与对角线BD重合,点C落到点F处,
折痕为BE ,已知CD边长4cm,BC边长
3cm,求CE的长。
A
B
3
F
3
2X
D
C
4-X E x
X2+22=(4-x)2
8/17/2020
如图, 棱体的底面边长为2.5cm的正方形,侧面都 是长为12cm的长方形,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棱体的 表面从A点爬到B点,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2.5 B
2.5
12
C A
8/17/202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勾 股 定 理》
【定向目标】
1、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利用勾股 定理及逆定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2、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 3、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 程中,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1、复习并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内 容。
2、回忆勾股数概念,熟记常见的勾股 数。
8/17/2020
碰撞反刍 已知两条线段长二分别为5cm,12cm,则
当第三边平方为
多少时这三条线段构成直角三角形。 (169cm或119cm)
注意: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长但没有 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时,应分类讨论。
8/17/2020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勾股定理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坚持是成功的终点!七年级数学个性化培优讲义第五讲:勾股定理任课教师:张修伟数学学科辅导讲义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掌握勾股定理的公式及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考点分析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流程及授课详案第五讲勾股定理知识点归纳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b,c、为勾股数,那么ka,kb,kc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时间分配及备注3. 判断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其他方法:(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2)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三角形;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若a2+b2>c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为最大边)4.注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个锐角等于30°,则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则该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5. 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
(3)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n 的线☆ Round 1 ☆ 小试牛刀(一)结合三角形:1.已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0)()(22=-+-c b b a ,则∆ABC 为 三角形2.在∆ABC 中,若2a =(b +c )(b -c ),则∆ABC 是 三角形,且∠ ︒90 3.在∆ABC 中,AB=13,AC=15,高AD=12,则BC 的长为4.已知,0)10(8262=-+-+-c b a 则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是5.在△ABC 中,AB 边上的中线CD=3,AB=6,BC+AC=8,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6.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正方形A 的边长为6cm ,正方形B 的边长为5cm ,正方形C 的边长为5cm ,则正方形D 的面积是_______cm 2.7.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面积分别为5和11,则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8.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已知点P 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PD+PE+PF 等于9.如图Rt △ABC 中,AB=BC=4,D 为BC 的中点,在AC 边上存在一点E ,连接ED ,EB ,则△BDE 周长的最小值为( )A 、25B 、23C 、25+2D 、23+210.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a-b ,a ,a+b 且a 、b 都为正整数,则三角形其中一边长可能为( )A 、61B 、71C 、81D 、91 11.已知2512-++-y x x 与25102+-z z 互为相反数,试判断以x 、y 、z 为三边的三角形的形状。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探索勾股定理(1)》 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3.1探索勾股定理(1)》教学设计案例名称3.1 探索勾股定理(1)(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由测量猜想勾股定理,再由方格纸验证勾股定理;(2)会运用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三角形卡片进行测量,从“数”的角度猜想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接着借助方格纸从“形”的角度进一步验证,进而得到勾股定理并会简单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大胆猜想、严格论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努力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归纳、概括和有条理地表达活动过程及结论的能力,初步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勾股定理的探索和验证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难点:勾股定理的验证和应用.课前准备分发学案,学具,板书需要用到的图形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双边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视频《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变化发展》120米50米你能求出深圳湾大桥上斜塔的长度吗?时间2分钟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师:你能求出深圳湾大桥上斜塔的长度吗?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具有怎样的关系呢?由《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变化发展》导入新课,出示斜塔问题,能更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勾股定理与我们息息相关;讲授新课第一部分玩转纸片初探究两人一张直角三角形卡片,动手操作进行测量,猜想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要求:积极测量、计算,合作完成表格。
时间:3分钟学生活动:2人小组合作学生测量并计算各边长的平方,完成表格,小组展示成果师:哪位同学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表格?(汇总表格)观看三组数据,请同学们猜想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平方关系,哪位同学来回答?活动效果:第1组:同桌2人,一人说a、b、c三边的测量结果,另一人说三边平方的计算结果。
第2组、第3组补充:不同的测量和计算结果的数据展示。
猜想:一位同学直角三角形中,1.通过动手测量、计算、填表,让学生从“数”的角度猜想三边关系,学生可带着问题进行交流,提升了学习效率。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3.1探索勾股定理(二) 优质教案
课题鲁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 1.探索勾股定理(二)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探索勾股定理》是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本节有二课时,本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数与形密切联系起来,在几何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同时勾股定理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途。
勾股定理是反映自然界基本规律的一条重要的结论,它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在勾股定理的探索中,让学生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为勾股定理的出现,使数学从单一的纯计算进入了几何图形的证明,所以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这一数学思想,让学生亲自动手,互相协作,因此引入了“等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初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类比、转化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发表自己的见解。
另外,在学本节课时,通过前置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直角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从直观把握直角三角形的一些特征,为此在授课时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个性的发挥提供机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勾股定理,初步理解割补拼接的面积证法.通过动手实践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2. 能利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几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猜想、拼图、证明等操作深刻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历史介绍及交流,让学生体会它的文化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其初步应用 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 设情景问题, 引入课题1.名言激趣: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
七年级数学上册3.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教学设计2鲁教版五四制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教材分析:本节位于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三章第3节,在前面学习了应用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探究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学生能够通过简单操作发现在圆柱侧面找最短路径方法,会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初步感受应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后面探究它的应用做铺垫●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勾股定理是一个新的认识,初二的学生对于符号语言不是很规范,所以在讲解时,注意扮演步骤。
且本节课的内容较难,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多发现问题,多交流●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应用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2、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立体图形中求两点距离最短的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1、应用定理解决问题时,感受勾股定理的奥妙2、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利用勾股定理求立体图形侧面两点的最短距离●教学难点:如何把立体图形侧面转化为平面图形●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动手操作以及学生的互动合作相结合.●教学工具:圆柱体,多媒体,导纲●教学过程:是上底面的直径。
点我们叫上下两底面的相对点。
你能沿侧面画出连接A,C的最短的五、探究活动二:勾股定理的逆运用六、硕果飘香——小结你知道了什么知识?你体会了什么数学思想?你还有疑问吗?七、拓展提高:一个长方体盒子,它的长、宽、高分,8cm,12cm,一只蚂蚁想沿侧面从盒底的点A爬到盒顶的点,最短路径是多少?九、布置作业作业: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1)教学设计。
最新2019-2020年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1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按照“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活动,让学生能够应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综合性和拓展性较强,教材图文并茂,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含有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通过与同伴交流,培养协作与交流的意识。
3.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增加遇到困难时选择其他方法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教学重点:1.能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最短路径问题。
2.探索空间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两个定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最短路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课前准备:制作长方体、彩纸、白纸、圆柱、双面胶。
.教法方法:互动式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思考(一)1. 复习勾股定理,巩固勾股定理的公式、符号语言及变形公式。
2. 小结:勾股定理实质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可以求出第三条边。
[设计意图]:通过定理的回顾熟悉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找直角三角形和求边长的意识。
二、定理的应用(一)1.问题情景一:爸爸指着墙角的桌子对小明说:“桌面的角是直角,我测出来两条桌边的长是5分米和12分米,你能计算出桌面的对角线的长度吗?”“太简单了。
”你知道小明是如何计算的吗?[设计意图]:(1)轻松的话题引到在桌面(一个平面)的求边的问题,从而给学生建立起一种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模型。
七年级数学上册 3.3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教学设计3 鲁教版五四制 教案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探究了勾股定理后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内容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立体图形表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可以直接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部分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判断所构造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勾股定理的两方面实际应用,第一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边和其他两边等量关系时,要运用方程思想求未知边;第二是决策问题:判断车能否过隧道问题,构造已知两边的直角三角形,判断第三边。
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的直接应用后,当已知两边能熟练求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
因此本课时的重点利用勾股定理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求未知边,和通过计算判断并作出决策。
其中难点是在决策问题中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当所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边已知时,可以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解决问题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一类决策问题过程与方法在探究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方程思想方法,感受构建方程模型的必要性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资源PPT课件、几何画板课件、三角板等教学设计思路复习总结→创设问题引入新课→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巩固提升→梳理总结升华收获五、教学实施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前面学习了勾股定理,知道根据勾股定理能求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请看:1、如图,在Rt△ABC中,∠C=90°,则总结并板书1)已知两直角边能求斜边2)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能求另一直角边【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直角三角形已知两边第三边能直接运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为下面例1中只知一条边时求边要借助方程的方法,不能直接运用勾股定理做好铺垫.师:勾股定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鲁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
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初步理解割补拼接的面积证法.通过动手实践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猜想、拼图、证明等操作深刻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勾股定理的介绍及交流,让学生体会它的文化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验证勾股定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仅仅是通过测量和数格子,对具体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同学们还记得吗?齐声回答。
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是否成立呢?这需要进一步验证,如何验证勾股定理呢?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几百种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这节课我们也将去验证勾股定理。
意图:(1)复习勾股定理内容;(2)回顾上节课探索过程,强调仍需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介绍世界上有数百种验证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效果: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明确了:仅仅探索得到勾股定理还不够,还需进行验证.当学生听到有数百种验证方法时,马上就有了去寻求属于自己的方法的渴望。
(二) 探索交流,讲授新知探究活动1:为了寻求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小明对大正方形适当画线后,得到图2所示的图形(1)将图2中所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用a ,b ,c 的关系式表示出来;(2)图2中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多少?你有哪些表示方式?与同伴进于行交流。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4人小组交流);(3)你能利用图2验勾股定理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S正方形ABCD =(b-a )2 s 正方形ABCD =C 2 - 4×21ab =C 2 - 2ab 所以 (a-b)2=c 2-4×ab ,并得到 222c b a =+图1 图2得出结论:勾股定理: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22c b a =+探究活动2:介绍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据载最早是三国时期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时给出的,我国历史上将图2弦上的正方形称为弦图.2002年的数学家大会(ICM-2002)在北京召开,这届大会会标的中央图案正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弦图,这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的风车,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探究活动3:利用图1,你还有其他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吗?学生独立完成。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新)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数勾股树勾股定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勾股定理是怎样验证出来的.②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2)能力目标:①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 ②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3)情感目标: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养成教育,善于独 立思考,敢于克服困难和创新精神. 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并能利用它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回顾(二)基础知识例1.小明家要建房子,已知房屋的俯视图为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经测量∠A =90°,AB =24米,AC =7米,为了进行成本预算,需要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如果不利用测量的方法,同学们能求出BC 边的长吗?例2.五年后,小明家经济富裕起来了,决定以旧屋的三边为长分别规划三个正方形地块,用作车库、花园、新屋的建设用地,如图所示,请问三块建设用地的总面积是多少?例3.小明周末到小张家玩,发现两家的房屋设计相同,如图所示,小张告诉小明,住房、花园、车库都是正方形形状,其中住房面积为225平方米,花园面积为144平方米,车库面积为81平方米,请问:你能判断△ABC 的形状吗?例4.小张的爸爸在一旁听着两个小孩的讨论,不禁插上一句:如果不知道车库、花园、住房的面积,只知道△ABC三边a、b、c满足条件,你们能判断△ABC的形状吗?(三)综合应用例5.有一天,小明的爸爸告诉小明,我们家打算把旧屋拆掉,做重新的设计,需要了解墙角A处到围墙BC处的最短距离AD.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吗?思考: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10,AC=17,BC=21,求BC边上的高AD.知识延伸:在△ABC中,AB=15,AC=20,BC边上的高AD=12,求BC的长.(四)走进生活例6.据气象台预报,台风“桑美”即将登陆小明家所在的城市,经测得台风中心在小明家的正西方向40千米处,现正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30千米的范围内将受到影响,问小明家是否受到台风影响?如果会受影响,那么受影响的时间有多长?(五)课堂练习例7.如图,Rt△ABC中,∠C=90°,AB=10,AC=6,将△ABC沿直线AD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C'处,求CD的长.【课堂小结】本节课以小明家的房屋设计为线索,利用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1探索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
a2 b2 c2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c
b
勾
弦
股
我们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
c
c
c
c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2.3.2322.3.2317:59:0317:59:03March 23, 2022
•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3月23日 星期三 下午5时59分3秒17:59:0322.3.23
•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3月 下午5时59分22.3.2317:59M arch 23, 2022
9
16
?
怎么求SR的大小? 有几种方案?
P
Q CR
用“补”的方法
SR
49 4 ( 1 4 3) 2
25.
P
Q CR
用“割”的方法
SR
4
1 2
4
3
1
25.
探究勾股定理
(1)在图中,正方形A中含
C A
B
有 9 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 是 9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B的面积是__9__ 个单位面积.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1个单位面积)
C A
(2)在图2中,正方形A, B,C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 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B
图1
C A
B
图2
(3)你能发现图1中三个 正方形A,B,C的面积之 间有什么关系吗?图2呢?
七年级数学上册 3.1 探究勾股定理教案2 (新版)鲁教版五四制
我方侦查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向公路400m处侦察,发现一辆敌方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他赶紧拿出红外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m,10s后,汽车与他相距500m,你能帮小王计算敌方汽车的速度吗?
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图形,其中A点表示小王的位置,点C、D分别表示两个时刻敌方汽车的位置,由于小王距离公路400m,因此∠C是直角,那么就可以由勾股定理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2)图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你有哪些表示方式?与同伴交流。
(3)你能利用这个图形验证勾股定理吗?
做一做
你能利用这个图形来验证勾股定理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历史介绍:
如图,弦上的正方形称为“弦图”
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ICM2002)在北京召开,这届大会会标的中央图案正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弦图”,它既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又像一只转动的风车,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们!
作业:必做:如图,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根竹竿离地面3m处折断倒下,竹竿顶部落在里竹竿底部4m处,竹竿折断之前有多高?
选做:
一架云梯长25cm,如图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低端离墙7m,
(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
(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m吗?
板书
设计
勾股定理2
练习:
(1)如图是某沿江地区交通平面图,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该地区拟修建一条连接M,O,Q三城市的沿江高速公路,已知沿江高速公路的建设成本是5000万元千米,该沿江高速公路的造价预计是多少?
(2)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150m,接着向正东方向走到离家250m远的地方,小明向正东方向走了多远?
发现探究:
重点
勾股定理的证明及其应用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探索勾股定理》3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3.1探索勾股定理(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验证,并能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在上节课对具体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的基础上,经历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勾股定理的验证活动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并通过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用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验证勾股定理.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环节:复习设疑,激趣引入(3分钟,问答式)内容:教师提出问题:(1)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2)上节课我们仅仅是通过测量和数格子,对具体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发现了勾股定理,对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是否成立呢?这需要进一步验证,如何验证勾股定理呢?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几百种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这节课我们也将去验证勾股定理.第二环节:小组活动,拼图验证.(15分钟,学生合作,全班交流)内容:活动1:教师导入,小组拼图.教师:今天我们将研究利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请你利用自己准备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活动2:层层设问,完成验证一.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得到两个图形:图2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1)如图1你能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能用两种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4人小组交流);(2)你能由此得到勾股定理吗?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a+b)2=4×21ab+c 2.并得到222c b a =+) 从而利用图1验证了勾股定理.活动3 : 自主探究,完成验证二.教师小结:我们利用拼图的方法,将形的问题与数的问题图1结合起来,联系整式运算的有关知识,从理论上验证了勾股定理,你还能利用图2验证勾股定理吗?第三环节:例题讲解初步应用(7分钟,学生合作探究)例题:我方侦查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向公路400m处侦查,发现一辆敌方汽车在公路上疾驶。
新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3.3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教案
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
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解:设水池的水深AC为x尺, 则这
根芦苇长为
AD=AB=(x+1)尺,在直角三角形
ABC中,BC=5尺.
由勾股定理得:BC2+AC2=AB2. 即
52+ x2= (x+1)).
25+x2= x2+2x+1.
2x=24.
x=12, x+1=13.
答:水池的水深12尺,这根芦苇长13尺.
2、第二站:(学生自做,计时5分钟竞赛)
你想知道博物馆旗杆的高度,而又不能把旗杆放倒测量,当地工作人员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2米,当他们把绳子下端拉开8米后,绳子刚好斜着拉直下端接触地面,你能算算旗杆的高度吗?
~尸十严 ~~尸 k h ~
3、第三站:
美食街是个单行车道,你乘坐的车要通过一个拱门,此拱门的截面是一个半径为3.9m的半圆形,你乘坐的车高3.5m、宽3m你能顺利通过该拱门吗?(本环节是教学重点:1、我通过演示拱门和汽车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汽车过拱门单行道走中间。
2、学生会根据立体图形画出几何图形,进行合理探究。
)
利用三种方法进行探究,方法一、先引导学生通过已知汽车宽度、半径、求出能通过的汽车的最大高度,与已知高度进行比较进行决策;方法二、利用已知高、宽求能通过
的最小拱门的半径,再与已知半径进行比较进行决策(这是课本的方法);方法三、利用已知高、半径求能通过的汽车的最大宽度,与已知宽度进行比较进行决策(学生自己总结此方法)。
本环节主要探究第一种,其他两种孩子自然就很容易想到。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课件
小试牛刀
1.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 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 km/h的 速度向正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 5 km/h的速度向正北行走.上午10:00, 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小试牛刀
解:如图:已知A是甲、乙的出发点, 10:00甲到达B点,乙到达C点.则:
北
AB=2×6=12(km)
做一做
(2)李叔叔量得AD长是30 cm, AB长是40 cm,BD长是50 cm,AD 边垂直于AB边吗?为什么?
解:AD²+AB²=900+1600=2500
BD²=2500 所以AD²+AB²=BD² 所以三角形ABD是直角三角 形 ∴AD和AB垂直.
做一做
(3)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 20 cm的刻度尺,他能有办法检 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BC边 与AB边呢?
食物
B
A
举一反三
1.如图,在棱长为10 cm 的正方体的一 个顶点A处有一只蚂蚁,现要向顶点B处 爬行,已知蚂蚁爬行的速度是1cm/s,且 速度保持不变,问蚂蚁能否在20 s内从A
B
爬到B?
B
A
举一反三
2.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 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 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 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的中央有一根 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 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 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 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中国古代人民 的聪明才智真 是令人赞颂 !
举一反三
解:设水池的水深AC为x尺,则这根芦苇 长为AD=AB=(x+1)尺,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C=5尺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三章3.1探索勾股定理 教案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教师提问:
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
1.知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
2.方法: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应用;
勾股定理(gou-gu theorem):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
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
(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树顶落在离树根24m处.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
(教师板演解题过程)
练习:2、生活中的应用1:
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厘米长和46厘米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应用2: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要飞行多少米?
3.思想:①特殊—一般—特殊;
②数形结合思想.
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拓展新知
作业:1.教科书习题及配套练习册的习题;
2.搜集勾股定理的有关资料;
意图:作业1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而设计;作业2是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而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学习勾股定理。引出课题交代目标。
最新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1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题: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勾股定理的应用举例》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围绕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按照“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活动,让学生能够应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综合性和拓展性较强,教材图文并茂,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增强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含有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性。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通过与同伴交流,培养协作与交流的意识。
3.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增加遇到困难时选择其他方法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教学重点:1.能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最短路径问题。
2.探索空间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两个定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最短路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课前准备:制作长方体、彩纸、白纸、圆柱、双面胶。
.教法方法:互动式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思考(一)1. 复习勾股定理,巩固勾股定理的公式、符号语言及变形公式。
2. 小结:勾股定理实质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可以求出第三条边。
[设计意图]:通过定理的回顾熟悉知识,引导学生建立找直角三角形和求边长的意识。
二、定理的应用(一)1.问题情景一:爸爸指着墙角的桌子对小明说:“桌面的角是直角,我测出来两条桌边的长是5分米和12分米,你能计算出桌面的对角线的长度吗?”“太简单了。
”你知道小明是如何计算的吗?[设计意图]:(1)轻松的话题引到在桌面(一个平面)的求边的问题,从而给学生建立起一种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知道勾股定理是怎样验证出来的.
②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
(2)能力目标:①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
②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养成教育,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克服困难和创新精神.
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并能利用它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回顾
(二)基础知识
例1.小明家要建房子,已知房屋的俯视图为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经测量∠A=90°,AB=24米,AC =7米,为了进行成本预算,需要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如果不利用测量的方法,同学们能求出BC边的长吗?
例2.五年后,小明家经济富裕起来了,决定以旧屋的三边为长分别规划三个正方形地块,用作车库、花园、新屋的建设用地,如图所示,请问三块建设用地的总面积是多少?
例3.小明周末到小张家玩,发现两家的房屋设计相同,如图所示,小张告诉小明,住房、花园、车库都是正方形形状,其中住房面积为225平方米,花园面积为144平方米,车库面积为81平方米,请问:你能判断△ABC的形状吗?
例4.小张的爸爸在一旁听着两个小孩的讨论,不禁插上一句:如果不知道车库、花园、住房的面积,只知道△ABC三边a、b、c满足条件,你们能判断△ABC的形状吗?
(三)综合应用
例5.有一天,小明的爸爸告诉小明,我们家打算把旧屋拆掉,做重新的设计,需要了解墙角A处到围墙BC处的最短距离AD.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解决吗?
思考: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10,AC=17,BC=21,求BC边上的高AD.
知识延伸:在△ABC中,AB=15,AC=20,BC边上的高AD=12,求BC的长.
(四)走进生活
例6.据气象台预报,台风“桑美”即将登陆小明家所在的城市,经测得台风中心在小明家的正西方向40千米处,现正以3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30千米的范围内将受到影响,问小明家是否受到台风影响?如果会受影响,那么受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五)课堂练习
例7.如图,Rt△ABC中,∠C=90°,AB=10,AC=6,将△ABC沿直线AD折叠,使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C'处,求CD的长.
【课堂小结】本节课以小明家的房屋设计为线索,利用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