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艺术作品欣赏与评价教学大纲
艺术作品欣赏与评价教学大纲一、引言艺术作品欣赏与评价是美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将以艺术作品欣赏与评价的教学大纲为主线,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这一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对审美价值的鉴别和辨别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思辨与判断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通过多元化的艺术作品展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 艺术作品的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流派的特点,例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以及具体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内涵。
2. 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指导学生在观赏艺术作品时,注意细节的观察和情感的体验,了解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来传递信息和情感。
3. 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教授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如对主题、意境、技巧、构图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评论。
4. 艺术作品的创作激发:通过与艺术家的交流和合作,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想象力。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主动发现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和美感。
2. 视听教学法:通过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学生的视听体验,在艺术作品欣赏中增强学习效果。
3. 艺术创作互动:通过实践性活动,如模仿创作、扮演角色、改编艺术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4. 艺术史知识融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增加对艺术作品的深度理解。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作品展示:定期组织学生作品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同伴评价和讨论。
2. 学生观点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等形式,鼓励学生就不同艺术作品发表个人观点和评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1.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是指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和物质媒介(色彩、线条、形体、音响、人体动作等).
艺术语言的要求:(1)准确地体现本门类艺术的特点;(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
2.艺术形象
1.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2)雕塑是“诗”。便于抒情,宜于象征,要象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雕塑更接近于音乐和建筑。
(3)雕塑因其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立于通衢大道则带有“强迫性",使人非看不可。
(4)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
2.雕塑艺术的语言
(1)物质实体性的形体,以及因形体变化而造成的光影。
(2)圆雕:以立体的形体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作者的精神世界,供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3)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高浮雕与浅浮雕。
(一)绘画艺术的语言
1.绘画艺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思想感情.“视觉空间的艺术”。
2.绘画艺术语言:(1)线条;(2)形体;(3)色彩;(4)色调;(5)明暗;(6)笔墨(笔触);(7)结构。
3.绘画的分类方式及各类绘画的主要特点,侧重介绍油画与国画。
3.提高文化全面素养,丰富生活阅历,是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 建筑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
音乐艺术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音乐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音乐艺术欣赏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开课部门:旅游系一、本课程性质及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本课程是旅游系必修课之一,是一门音乐综合课程,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导课,从音乐语言、民歌、器乐、声乐等方面进行一般性介绍,目的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在教学活动中配合大量音乐课外活动,包括欣赏音乐电影以及民歌竞赛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之门和培养高尚品德、开发智力、提高欣赏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背景和理解音乐语言、掌握音乐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初步解决学生对音乐欣赏困难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音乐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鉴赏音乐,提高人文素质、提高自身对真善美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一名合格公民。
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教学内容:第一章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第一节音乐语言的内部结构第二节音乐语言的特殊性第三节怎样欣赏音乐重点: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难点:语言第二章声乐艺术了解声乐艺术的发展原理及西方声乐艺术,掌握声乐作品体裁。
重点:声乐作品表演难点:实践第三章民歌理解民歌的概念,了解民歌的形式,掌握民歌的体裁第一节中国民歌第二节外国民歌重点:民歌的基本特征难点:欣赏第四章中国曲艺和戏曲第一节曲艺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及曲种欣赏第二节戏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及曲种欣赏重点:大鼓和弹词的特征风格、京剧欣赏难点:曲艺和戏曲曲种的辨析第五章中外乐器介绍及器乐艺术欣赏了解中外乐器,区分各类乐器音色,掌握中国乐器的色彩第一节中国民族乐器第二节西洋乐器第三节管弦乐欣赏及乐器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吹奏乐器及曲目欣赏、弹奏乐器及曲目欣赏、拉奏乐器及曲目欣赏、打击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弓弦乐器、弹线乐器、键盘乐器。
难点:实际操作、弓弦乐器第六章综合艺术欣赏第一节流行音乐概括第二节流行音乐的流派及特点第三节流行音乐对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影响第四节现代通俗名曲欣赏教学体系:课堂讲授:音乐欣赏是一门抽象思维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对音乐语言要进行必要的讲授、分析和示范。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析作用。
现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分音乐欣赏课和美术欣赏课,是普通高中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音乐欣赏课一、教学目的(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三)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内容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
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等及其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
4、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的要求:1、欣赏内容应该是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体现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的原则。
2、欣赏曲目的选择要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弘扬祖国的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注意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必选曲目:中国作品:《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梁山泊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陈钢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古曲《十面埋伏》古曲外国作品:《第五交响曲》[德]贝多芬《1812年序曲》[俄]柴科夫斯基《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管弦乐)[奥]约翰施特劳斯曲(四)参考曲目:中国作品:《玫瑰三愿》黄自曲《嘉陵江上》端木蕻良词、贺绿汀曲《故乡》张帆词、陆华伯曲《长征组歌》肖华词、晨耕、生茂茂、唐诃、遇秋曲苏州评弹选段京韵大鼓选段新疆《十二木卡姆》选段京剧《霸王别姬》选段京剧《徐策跑城》选段豫剧《花木兰》选段《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梅少山、张敬安、杨会召、欧阳谦叔词“看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张敬安欧阳谦叔曲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吴祖强、杜鸣心、五燕樵等曲舞剧《卓瓦桑姆》选段《大浪淘沙》华彦均传谱《良宵》刘天华曲《空山鸟语》刘天华曲《行街》《雨打芭蕉》《梅花操》《绥远组曲》马思聪曲《东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桑桐曲《长城随想曲》刘文金曲《山林》(钢琴协奏曲)刘敦南曲《春节组曲》李焕之曲《雅鲁藏布江》罗念一曲《嘎达梅林》(交响诗)辛沪光曲《长征交响曲》丁善德曲外国作品《菩提树》[奥]舒伯特《春潮》[俄]拉赫玛尼诺夫曲《弥赛亚》选段“哈利路亚”[德]亨德尔曲《森林之歌》(清唱剧)[苏]肖斯塔科维奇曲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奥]莫扎特曲《无穷洞》[意]帕格尼尼曲《c小调革命练习曲》[波]肖邦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贡》[俄]柴科夫斯基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德]门德尔松曲《降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匈]李斯特曲《邀舞》[德]韦伯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管弦乐)[德]巴赫曲《罗马的松树》[意]雷斯庇基曲《芬兰颂》[芬]西贝柳斯曲《大海》[法]德彪西曲《蓝色狂想曲》[美]格什温曲《第九交响曲》合唱乐章[德]贝多芬曲《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德]舒伯特曲《c小调第九交响曲》[捷]德沃夏克曲三、教学要求(一)音乐欣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认识、理解、鉴赏音乐。
《中国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中国美术发生的种类、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2、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趋势。
3、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及作品、美术现象与重要流派,培养、提高分析和鉴赏能力。
4、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知识,总结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使学生具有设计创作研究能力。
5、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基本理论与知识,胜任社会美术与设计领域工作。
6、了解中国优秀的艺术文化思想;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美术鉴赏》
2.主要参考书
《中国美术通史》(全8卷) 《中国美术史》。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实施细则一、教师信息姓名:周颖职称:讲师办公室: 1312 电话:电子信箱:答疑时间:每周二下午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美术鉴赏课程名称(英文):Art Appreciation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 2 总学时: 32 学分:2先修课程:无开设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工作)三、课程简介美术鉴赏是任意选修课程。
运用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本课程以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为主线来欣赏评析美术发展史上的经典美术作品以及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
研究和展示外国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甚至摄影、表演、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现代美术发展的多样性的展示开始,提升同学对艺术发展的兴趣,然后回到美术发展的源头开始,西方美术以时间为线索,分艺术风格步骤的学习经典的作品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风格特点,中国美术主要绘画等发展的大的种类和主题阐述各时代的艺术的差异,最后着眼点回到现代回到当下,全球视野下的艺术发展和中国艺术现状。
四、课程目标同时通过对中国和外国美术赏析中若干对比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大美术概念的认知,以及对当下艺术发展的关注,从而注意发现周遭的“美”并进行独立自主的评议,对美术发展探讨,掌握基本的对中外美术艺术评价和认知。
通过课程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
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
运用现场观摩参观、录像解析、投影图像分析、亲自体验实践等手段方法,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想象力、思维力,鉴赏判断力。
了解美术一般概念、美术的本质,美术在艺术大家庭中的位置,美术鉴赏的对象等内容。
《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
《艺术欣赏》思政教学课程规划1. 课程概述《艺术欣赏》课程旨在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本课程重点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多个领域,同时结合现代艺术形式,让学生在感受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2. 教学目标通过《艺术欣赏》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美;- 认识和分析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内涵;- 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观。
3. 教学内容3.1 艺术欣赏基本理论- 艺术欣赏的概念与意义;- 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与评价标准。
3.2 中国传统艺术欣赏- 中国绘画艺术: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中国雕塑艺术:佛像、道教神像、石刻等;- 中国建筑艺术:古代宫殿、寺庙、园林等;- 中国音乐艺术: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
3.3 现代艺术欣赏- 现代绘画艺术:油画、水彩画、版画等;- 现代雕塑艺术:抽象雕塑、装置艺术等;- 现代建筑艺术: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等;- 现代音乐艺术: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电子音乐等。
3.4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4.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艺术欣赏的基本理论,分析艺术作品的思想政治内涵;- 欣赏:组织学生欣赏各类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演,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5. 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将采用以下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期中考核:艺术作品分析报告,占比30%;-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占比40%。
幼儿园艺术欣赏教学方案 幼儿园艺术教学
幼儿园艺术欣赏教学方案一、概述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艺术教育在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艺术欣赏教学是幼儿园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幼儿对美的体验和认知,促进其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心智发展和情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艺术欣赏教学方案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敏感性和表现力,培养其审美情感。
2. 帮助幼儿了解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培养其对艺术的理解和解析能力。
3. 促进幼儿与艺术作品的情感通联,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其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艺术形式:绘画、音乐、舞蹈等2. 艺术作品:名家作品、儿童绘画、儿歌等3. 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引导幼儿对不同内容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感知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观摩导入法:通过向幼儿展示艺术作品,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启发式提问法: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话语表达。
3. 情景再现法:通过幼儿角色扮演、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幼儿亲身感受艺术作品表现的情境。
4. 创意互动法:通过手工制作、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将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和展示。
五、教学手段1. 视听教具:图画、霓虹灯、幻灯片、录像带等2. 实物教具:绘画和雕塑作品、乐器、舞蹈道具、手工制品等3. 虚拟教具: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音乐、网络资源等六、评价方法1. 通过幼儿的表现和言语描述,评价他们对艺术作品情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深度。
2. 通过观察记录和作品展示,评价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和想象力发展情况。
3. 通过问卷调查和家长反馈,评价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喜爱程度。
七、教学活动设计1. 以绘画艺术作品欣赏为例:引导幼儿学习名家画作,并通过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
2. 以音乐艺术作品欣赏为例: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并进行音乐游戏。
《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现代设计史》课程标准
《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现代设计史》课程标准《现代设计史》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现代设计史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课学期:大二第一学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工业革命之后,传统手工业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矛盾中诞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结合艺术与技术以及艺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不同规律,以及时代和技术的变化对设计艺术理念和风格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①设计的内涵:即什么是设计的问题;②设计的起源:即最早设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③设计的发展与分期:设计的历史分期的研究,应该结合每个时期的设计工具、材料,以及它对人们生活方式影响及设计风格进行研究。
现代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设计发展状况。
由于中国没有经过工业革命的过程,而作为工业革命反响的现代设计发生于西方,因此关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更多的是西方的设计。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此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为学生以后能更好地学习家具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打下基础。
(五)教学参考书1.《世界现代设计史》,编著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年度:2002;2.《外国工艺美术史》,编著者:张夫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3.《外国美术简史》,编著者:中央美院外美史教研室,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教学目标和要求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设计作品赏析。
在讲授设计历史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设计艺术实践内容。
人文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人文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人文艺术欣赏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36授课对象:大学专科二、教学目的《人文艺术欣赏》旨在提高高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欣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了解和继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类文化遗产,提高文学思辨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造就新世纪具有较高文化科技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人文艺术欣赏概述1.1人文艺术欣赏的基本特征1.2人文艺术欣赏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人文艺术欣赏的基本特征,掌握人文艺术欣赏的基本要求。
重点与难点:1、人文艺术欣赏是以“共鸣”为重要特征的一种心理感受活动2、人文艺术欣赏的基本要求第二章先秦人文艺术欣赏2.1 先秦文学概述2.2 《诗经》赏析:《蒹葭》、《采薇》2.3 春秋诸子散文概述2.4 例文赏析:《论语》、《秋水》2.5屈原与《湘君》2.6战国历史散文赏析:《战国策》《左传》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对先秦文学作品《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关基本知识。
同时,着重掌握课课本中涉及到范文。
重点与难点:1、《诗经》的时代、分类、赋比兴的表现手法2、哲理散文《秋水》、《论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特点。
3、屈原的《湘君》与他的骚体文学。
4、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在记事、记言和刻画人物方面的特点。
第三章两汉人文艺术欣赏3.1两汉文学概述3.2 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上邪》3.3 司马迁与《史记》3.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思潮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两汉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特点,掌握司马迁、陶渊明等作家的代表作的背景知识,欣赏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品味文学内涵。
重点与难点:1、汉乐府民歌《有所思》、《上邪》的创作精神和叙事性。
2、《史记》的体例、思想内容和《垓下之围》的叙事、写人方面的特点。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艺术欣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审美理论和不同艺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本课程将涵盖视觉艺术、音乐、戏剧和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以帮助学生发展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2. 教学目标2.1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2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3 培养学生在审美价值观上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内容3.1 艺术史- 介绍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发展历程,包括古代艺术、文艺复兴、现代艺术等。
- 分析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风格和主题,深入了解不同艺术流派和运动。
3.2 视觉艺术- 讲解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 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构图、色彩、光影等要素,探讨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现手法。
3.3 音乐- 探索不同音乐流派和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 学习乐理基础知识,培养对音乐表演和创作的欣赏力。
3.4 戏剧- 分析经典戏剧作品及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 学习表演技巧,提高学生在戏剧表演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5 电影- 解析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如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等。
- 培养学生对电影语言和技术的理解,探讨影片中的主题和意义。
4. 教学方法4.1 讲授与示范:老师通过讲述艺术知识和展示经典作品来引导学生对艺术形式的理解。
4.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艺术手法。
4.3 实践体验:组织学生参观画廊、音乐会、剧场等实际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体验。
4.4 讨论与合作: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创作,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评价与考核5.1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表演,展示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艺术欣赏教案设计
艺术欣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艺术欣赏以及艺术欣赏的意义。
2、掌握艺术欣赏方法,并能够独立进行艺术品鉴定。
3、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品,如绘画、雕塑、音乐,以及其特点和流派。
4、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水平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艺术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2、艺术欣赏方法及其实践,如艺术品欣赏的主、客观标准。
3、绘画作品的欣赏,包括手绘画与数字绘画、中国画与西方画派的绘画欣赏。
4、雕塑作品的欣赏,包括苏州园林的石刻雕塑、西方雕塑流派的设计欣赏。
5、音乐作品的欣赏,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音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如何掌握艺术欣赏方法,并能够将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2、了解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品的欣赏标准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讲:艺术欣赏的概念和意义。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展现出多种艺术品,如画作、雕塑、音乐等,引发学生对于艺术品的认知和感性认识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欣赏的概念、意义和目的,使学生对艺术欣赏有更深入的认知。
第二讲:艺术欣赏方法及其实践。
教师介绍艺术欣赏方法并分别对主、客观标准进行讲解,特别的讲解艺术品的质量标准和鉴定方法。
随后教师将艺术品分组,在小组内进行欣赏和评价,培养他们的个人品味和量化艺术欣赏的能力。
第三讲:绘画作品的欣赏。
教师介绍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分别讲述手绘画和数字绘画的工具、技巧和特点,并在观赏和分析前提下让学生通过实践比较不同类别绘画的差异。
第四讲:雕塑作品的欣赏。
教师介绍西方和东方雕塑给学生以艺术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雕塑作品中各种实体表达手法,如雕刻和塑造技巧、材料与表现特点等,并通过复制和模拟来让学生观察和感受,达到感性、理性并行的效果。
第五讲:音乐作品的欣赏。
教师介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和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音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历史和特点,分析音乐作品的构成和情感表达,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和角度去欣赏音乐的魔力与感染。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和艺术素养。
通过学习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艺术背后的创作理念、艺术家的意图,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判断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丰富他们的艺术阅读体验;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艺术作品激发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本课程涵盖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在每个形式内以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作品为教学重点。
以下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1. 绘画-认识不同绘画形式和技法,如素描、油画、水彩画等;-学习分析绘画作品的构图、线条运用和色彩表现等要素;-欣赏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包括写实主义、抽象主义、印象派等;-学习了解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 雕塑-了解雕塑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学习分析雕塑作品的形态、质感和空间感;-欣赏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包括现代雕塑、雕塑装置艺术等;-学习了解著名雕塑家及其代表作品。
3. 音乐-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高、节奏、音色等;-学习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学习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了解著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舞蹈-了解不同舞蹈形式,如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等;-学习分析舞蹈作品的舞姿、舞步和编排结构;-欣赏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包括古典舞剧、现代舞作品等;-了解著名舞蹈家及其代表作品。
5. 戏剧-了解戏剧的基本要素,如剧本、角色、舞台美术等;-学习分析戏剧作品的故事情节、表演方式和舞台表现;-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戏剧作品,包括话剧、音乐剧、舞台艺术等;-了解著名戏剧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欣赏、实践等相结合。
教师将通过举例、比较、解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艺术欣赏导引:艺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中小学艺术欣赏课程提供指导,帮助教师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艺术欣赏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艺术欣赏能力;2. 增加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及其特点的了解;3. 引导学生通过艺术欣赏的过程,提升其审美体验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拓展其思维空间。
二、教学内容1. 艺术形式与鉴赏方法艺术欣赏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不同艺术形式的介绍和鉴赏方法的讲解。
涵盖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引导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2. 艺术作品的解读与分析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解读与分析,帮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手法。
教师可以选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结构、造型、色彩、节奏等要素。
3. 艺术欣赏与情感体验艺术欣赏不仅仅是理性的分析和了解,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传达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艺术欣赏发现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可以使用投影仪播放图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2.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视觉艺术实践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视觉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学生可以亲自动手,通过创作实践体会艺术的乐趣和挑战,提升自己的艺术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艺术欣赏的教学评估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情况。
《美术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3.期末考试:占40%,综合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包括中外美术史、著名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等。
十三、教学支持与服务
1.提供课程辅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设立学习交流平台,方便学生提问、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校内展览:策划并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览,展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3.校外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美术馆、博物馆,接触更多美术作品,拓宽艺术视野;
4.艺术讲座:邀请艺术家、评论家来校进行讲座,分享艺术创作经验与鉴赏心得。
十二、教学考核标准
1.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培养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
3.定期组织实地参观,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提升实际鉴赏能力;
4.结合课堂讲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九、教学资源建设
1.建立课程专用资料库,收录高清美术作品图片、艺术评论文章、艺术家生平介绍等;
2.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分享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3.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二十二、学生发展与指导
1.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艺术创作等方面的指导;
2.设立学生艺术社团,鼓励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3.建立学生激励机制,对在学习、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三、教学研究与创新
1.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3.学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拓展美术鉴赏视野。
七、课程模块设计
舞蹈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舞蹈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导言: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已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舞蹈,人们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同时也可以展示身体的灵活性和美感。
舞蹈赏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不同舞蹈形式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本文将探讨舞蹈赏析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部分:舞蹈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舞蹈赏析课程中,了解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将通过学习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舞蹈形式,了解舞蹈在不同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古代舞蹈形式,如古希腊的舞蹈,以及现代舞蹈的发展和变革。
通过对舞蹈历史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舞蹈的演变和发展。
第二部分:舞蹈的基本元素舞蹈的基本元素包括动作、节奏、音乐和空间。
在舞蹈赏析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和理解这些元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舞蹈演员的动作和姿势,分析节奏和音乐与舞蹈的关系,以及舞台布置和灯光的运用。
通过对基本元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舞蹈作品的美学价值。
第三部分:不同舞蹈形式的赏析舞蹈赏析课程还包括对不同舞蹈形式的赏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舞蹈,如古典芭蕾舞、现代舞和民族舞。
学生将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不同舞蹈形式的艺术价值,了解各种舞蹈形式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对不同舞蹈形式的赏析,学生将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第四部分: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演绎在舞蹈赏析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舞蹈作品的创作和演绎过程。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舞蹈编排的过程,了解舞蹈编舞师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表达方式。
学生还可以参与舞蹈演绎的实践活动,通过模仿和表演舞蹈动作,体验舞蹈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对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演绎的学习,学生将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结语:舞蹈赏析课程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舞蹈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舞蹈的基本元素、不同舞蹈形式的赏析以及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演绎。
美术鉴赏教学大纲
4.第四周:鉴赏原则之创造性,探讨创造性的表现及在艺术作品中的价值。
5.第五周:鉴赏原则之审美性,讨论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
6.第六周:鉴赏原则之历史性,研究历史背景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九、教学互动与讨论
1.第七周至第八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前期学习的鉴赏原则,分析具体作品。
1.难点: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不深。
解决策略:通过案例教学,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2.难点:学生在鉴赏过程中难以把握作品的艺术价值。
解决策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评价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力。
3.难点:学生实践能力较弱,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解决策略: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鉴赏能力。
七、教学建议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八、课程具体安排
1.第一周:美术鉴赏导论,介绍课程目标、要求及学习方法。
2.第二周:美术鉴赏的基本概念,探讨美术鉴赏的定义及其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分享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定期评估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成绩、学生作品等检验教学成果。
十七、教学总结与展望
1.教学总结:在每个学期末,教师应对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得失,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参考。
2.教学展望: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欣赏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特别是通过作品的赏析,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及学生的审美素质。
与本课程相关的专科类课程有文学概论、美学原理及部分文学类课程。
前者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分析艺术现象的观点与方法,后者又提供了与多种艺术门类比较的对象,这为我们学习艺术欣赏课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
第一章艺术欣赏引论【教学要求】通过本章使同学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及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认识。
(一)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实现艺术的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
艺术欣赏的特点:1.感觉与认识,感情与理解的统一,潜移默化过程。
2.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寓教于乐。
3.体现美感中反映与再创造的统一。
(二)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艺术美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来源于客观现实,但不等于现实。
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艺术家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一种形式。
艺术美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1)艺术形象对现象的再现;(2)艺术家对现实的感受、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3)艺术家的精湛技巧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
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个性与社会性、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但在不同艺术门类中,再现与表现有不同的特点。
1.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指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段和物质媒介(色彩、线条、形体、音响、人体动作等)。
艺术语言的要求:(1)准确地体现本门类艺术的特点;(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
2.艺术形象艺术以形象性为其基本特征。
艺术语言是为构成一定的艺术形象服务的。
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的一般构成规律:典型与意境。
3.艺术意蕴艺术意蕴即典型与意境的审美内涵。
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
对艺术意蕴的把握是一个领悟的过程。
4.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
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
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创作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们提倡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
(三)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1.在艺术欣赏的实现中提高欣赏能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的学习,包括艺术的一般规律,部门艺术的特征、形式法则等。
3.提高文化全面素养,丰富生活阅历,是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
(一)建筑艺术的语言1. 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1)建筑的双重性;(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4)建筑艺术的群体性(社会性)。
2. 建筑艺术的语言:(1)面;(2)体形;(3)体量;(4)空间;(5)群体;(6)环境。
在建筑艺术语言中对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
3.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一建筑艺术特殊的文化价值。
(二)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1.对形式美法则的了解与掌握。
多样统一的美的规律在造型艺术上的具体体现。
多观察与分析,主动与对象对话。
对其他艺术门类欣赏体会的借鉴。
2.要具备一些建筑学的知识。
艺术美与生活美(技术美、环境美)的统一。
建筑的善和真。
3.体会情绪意境。
通过对形式美的欣赏,积极进行物我双方的交流和再创造,达到与建筑艺术作品整体形象的共鸣。
4.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
联系作品所处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广阔文化环境去认识作品。
第三章绘画艺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绘画的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笔触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油画与国画作品的赏析,提高对作为视觉空间艺术的绘画本质特征的理解,特别是加深对国画优秀传统的认识;学会初步运用欣赏绘画艺术的一般方法,欣赏具体的绘画作品。
(一)绘画艺术的语言1.绘画艺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思想感情。
“视觉空间的艺术”。
2.绘画艺术语言:(1)线条;(2)形体;(3)色彩;(4)色调;(5)明暗;(6)笔墨(笔触);(7)结构。
3,绘画的分类方式及各类绘画的主要特点,侧重介绍油画与国画。
(二)绘画艺术的欣赏方法1.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原因、背景,领悟作品的意蕴以及作品的结构、形式的特点,达到与作品在感情上的交流。
2.注意积累文化史和艺术发展史的知识,力求把握绘画的发展脉络,把握代表作品的特征,从而获得一些赏析绘画的标尺。
3.多看和思考画作,并注意在生活中观察物体与景色,从而培养和提高对艺术形式的感觉,逐步具备对绘画艺术语言的感受力。
4.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对画作的直觉,在画作面前驰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达到心旷神怡的最佳审美境界。
第四章雕塑艺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雕塑的实体性形体、光影、圆雕、浮雕、具象、抽象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
(一)雕塑艺术的语言1、雕塑艺术的特点(1)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2)雕塑是“诗”。
便于抒情,宜于象征,要象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雕塑更接近于音乐和建筑。
(3)雕塑因其高度概括,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
立于通衢大道则带有“强迫性”,使人非看不可。
(4)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及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化的艺术。
2、雕塑艺术的语言(1)物质实体性的形体,以及因形体变化而造成的光影。
(2)圆雕:以立体的形体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作者的精神世界,供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不同角度进行欣赏。
(3)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
高浮雕与浅浮雕。
(4)具象与抽象。
(二)雕塑艺术的欣赏方法1、雕塑艺术的根本特点是“立体性”、“三维性”、也就是要去了解和欣赏占有三维空间的体积之美。
2、要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之美,懂得不同体积的组合所形成的某种节律美和韵律美。
3、要懂得欣赏雕塑的基本“影像”,也就是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
4、要懂得雕塑和环境的结合,要从建筑和雕塑、园林和雕刻、广场街道和雕塑,以至山川和雕塑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它们的有机联系。
【重点学习作品目录】1.牛河梁出土的裸体陶塑2.大位口等地出土的兽形壶、狗、鸟等3.殷商人面鼎4.西周利簋5.广汉青铜面具6.战国中山国错金银、铜虎7.战国青铜物架8.战国犀牛尊9.秦始皇陵的将军俑第五章工艺美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赏析,了解这门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初步学会欣赏工艺美术的一般方法,并运用它赏析具体的装饰工艺品和实用工艺品。
(一)工艺美术的特点1.工艺美术是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工完成的艺术。
2.工艺美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代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3.除特种工艺以外,工艺美术一般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实用目的与装饰趣味相统一。
工艺美术可基本分为装饰美术和实用美术两大类。
(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中国的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我国陶瓷、染织、编织、雕塑以及种类繁多的现代工艺中,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漆器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
1.陶器我国陶器的发展历史和著名产地。
彩陶的造型和色彩,彩陶《三足规》。
江苏宜兴紫砂陶壶。
2.瓷器我国瓷器的发展历史和艺术价值。
东晋《青瓷多耳罐》。
宋代五大名窑。
北宋《青花轮花大盘》。
明清的青花瓷。
现代陶瓷工艺。
丰富多彩的江西景德镇日用陶瓷。
3.青铜器我国青铜器发展简史。
殷商青铜器和特色。
《乳丁纹平底爵》。
《利簋》。
现代仿古青铜器。
4.玉器我国玉器的发展历史。
古代玉器的特殊功用。
商代《鸟鱼形玉佩》。
周代《玉佩垂饰》。
琢玉的方法和俏色玉雕,现代玉雕《玛瑙龙盘》和《岱岳奇观》。
5.漆器我国漆器发展历史。
战国《彩漆动物座屏》。
汉代《漆耳杯》。
现代脱胎漆器和漆画。
6.染织刺绣、木雕、牙雕、竹编、玻璃、搪瓷等其他工艺美术品。
旅大玻璃器皿。
(三)工艺美术的欣赏方法1.装饰美术(装饰工艺品)(1)不同材料的装饰性绘画、雕塑作品,主要看其立意、主题、构图和色彩;(2)牙、玉、石等材料的工艺品还应看其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如巧施俏色、雕刻技法等;(3)年画类长期欣赏的作品,主要看其题材的内涵和构图的丰满程度;(4)商品的包装、装磺及广告招贴,要概括、简洁,使人一目了然。
2.实用美术(日用工艺品)(1)看其使用功能是否完备,操作是否简便;(2)看器物的尺寸、比例是否适度,注意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看其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发挥得如何;(4)看其色彩配合如何,特别是服装、纺织品的特殊要求;(5)注意传统工艺美术品、民间工艺美术品和现代工艺美术品的不同风格;(6)作为商品,看其是否切合生活的需要,能否引起人们的购买欲、是否符合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第六章音乐艺术欣赏【教学要求】通过音乐的节奏、乐句、乐段、旋律、音色、织体、主题、曲式结构、体裁等,了解其艺术语言的特点;并结合音乐作品的赏析,加深对音乐基本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音乐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音乐作品。
音乐是一个特定的音响过程,一个多种要素结合一道,涵载着一定生活内容、思想感情的、活跃、流动、组织有序的音响过程。
它作用于人的听觉,引发人们的种种体验和联想,使人步入艺术审美地,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
(一)音乐艺术的语言1、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作为音乐艺术材料的声音,是一个超脱了自然原型的特殊的音响体系。
(2)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展现要在一定的过程中完成。
音乐稍纵即逝的弱点所转化的特殊手法。
(3)音乐是表现的艺术。
“音乐形象”是经过联想而形成于人们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形象,表现性与再现性的互补。
(4)音乐是再创造的艺术。
2、音乐艺术的语言:(1)节奏;(2)节拍; (3)调式;(4)调性;(5)动机;(6)乐节;(7)乐句;(9)旋律;(10)和声;(11)复调;(12)音色;(13)配器;(14)织体;(15)主题;(16)曲式结构;(17)呈示;(18)展开;(19)再现;(20)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