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MSDS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000字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1.化学品名称:二氯甲烷(CH2Cl2)2.化学品分子式:CH2Cl23.主要用途:工业用途,如作溶剂、漆涂剂等。
4.安全注意事项:(1)接触: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
应使用防护手套、眼镜、面罩等装备,保持通风良好。
(2)吸入:可能会造成头晕、疲劳、乏力、头痛、恶心甚至失去知觉,应避免大量吸入二氯甲烷。
(3)食入:二氯甲烷可通过皮肤、黏膜和呼吸道吸收,不应食入。
(4)灭火:使用二氧化碳、泡沫、干粉、水喷雾等灭火剂。
5.紧急响应:(1)皮肤接触:立即将接触区域的衣服脱下,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部位,立即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持续至少15分钟,如果配戴隐形眼镜,应将其取下。
立即就医。
(3)吸入:立即将服用人员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安静,呼吸道不畅通时,使用人工呼吸和心脏复苏术,立即就医。
(4)食入:不要催吐,立即将服用人员送往医院治疗。
6.危险特性:(1)易燃性:不易燃。
(2)爆炸性:不易爆。
(3)毒性: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等。
7.储存与运输:(1)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2)避免与易燃物质、氧化剂、酸性物质等混合存放;(3)不得与食品、饲料、药品放在一起;(4)储罐应设有接地装置,定期检查并消除火源和静电。
8.包装规格:包装量为250毫升、500毫升、1升、5升等,用铁罐或塑料瓶包装。
9.操作规程:(1)使用前应注意通风条件,应避免在密闭空间中直接使用。
(2)使用防护手套、工作面罩、防护眼镜以及穿戴防护服等。
(3)操作人员应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和使用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在使用前应先进行疏通管道,防止管道中积聚二氯甲烷。
10.处理方法:(1)液体泄漏处理:用沙土、二氧化碳、干粉等进行吸收和分散,装入合适的容器中安全处理。
(2)废弃品处理:将废弃物分类并发往专业处理企业进行处理。
二氯甲烷_MSDS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车间空气中间二氯甲烷卫生标准(GB 16218-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200
前苏联MAC(mg/m3):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二氯甲烷(METHYLENE CHLORIDE) MSDS
二氯甲烷(METHYLENE CHLORIDE)MSDS1.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二氯甲烷- 商品号码:N/A- CAS 号码:75-09-2- 分子式:CH2Cl2- 商标名称:N/A- 其他标识:N/A2. 成分和配方3. 危险性概述- 3.1 急性毒性:经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二氯甲烷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有害影响。
潜在危险性取决于剂量、暴露时间和个体敏感性。
- 3.2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二氯甲烷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损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潜在危险。
长期或重大暴露可能导致器官损害,并可能对生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 3.3 特殊危害:二氯甲烷具有易燃性,在空气中能够形成可燃的混合物。
接触火源可能发生爆炸。
对于生命体很具有毒性。
4. 急救措施- 4.1 吸入:将受害者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区域。
如呼吸困难持续存在,立即就医。
- 4.2 皮肤接触:立即将受害者的被污染衣物脱掉并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如症状出现,请寻求医疗帮助。
- 4.3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就医。
- 4.4 摄入:不要诱导呕吐。
给予受害者大量清水漱口。
如症状出现,请寻求医疗帮助。
5. 防护措施- 5.1 个人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如有吸入风险,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设备。
- 手部防护:使用防化学品手套。
- 眼睛防护:佩戴密闭式的安全眼镜。
-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戴适当的防护服,以防止任何接触。
- 5.2 环境控制措施:确保在使用二氯甲烷时提供良好的通风,并避免产生可燃气体的火源。
避免与强氧化剂接触。
6. 意外释放措施- 6.1 个人防护措施:根据防护措施章节中的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 6.2 环境防护措施:避免二氯甲烷进入水源、地下室或闭合区域。
远离排水系统、水源和下风处。
- 6.3 清理方法:使用防止触电的工具将泄漏物收集到合适的中。
不要将泄漏物排入下水道或表面水体。
- 6.4 清理及处置:将泄漏物包装妥善处置,并遵守相关环保法规。
二氯甲烷MSDS
废弃处理注意事项
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六
搬运储存使用时注意事项
A搬运注意事项
B储存注意事项
C使用注意事项
A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D1.33g/cm3
E-96.7℃/39.8℃
四
燃烧爆炸危险性
A燃烧性
B危险特性
C稳定性
D禁忌物
A可燃。
B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C受热易分解。
D碱金属、铝。
五
毒性及健康危害
A接触限值
B侵入途径
C健康危害
A LD50:1600~2000 mg/kg(大鼠经口)
七
危急处理方法
A灭火方法
B急救方法
C泄漏处理
A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B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制定:
审核:
批准:
日期:所
编号
一
物质名称
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
二
新版MSDS——二氯甲烷
二氯甲烷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生殖毒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对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 注意。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61552 1593 O53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 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 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 除去。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危险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应急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二氯甲烷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 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200 50 OSHA 500ppm; ACGIH 50ppm,175mg/m3 未制定标准 气相色谱法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 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防化学品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 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二氯甲烷和聚醚多元醇MSDS
须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
知
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
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
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用 用作树脂及塑料工业的溶剂
途
危险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DLS-WI-RS-009-B.0
604.9kj/mol。蒸汽相对密度 1.05。微溶于水, 溶于乙醇, 乙醚。
危险特性: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
物 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化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 性 质 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
危险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DLS-WI-RS-009-B.0
名称
二氯甲烷
分子式 CH2Cl2
别名
二叉二氯
分 类 GB6.1 类 61552;UN No.1593 编号
性 质:
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带芳香气味, 有刺激性。相对密度(水=1)1.33。相对密度(空
气=1)2.93。熔点-96.7℃。沸点 39.8℃。临界温度(℃):237。临界压力(Mpa):6.08。燃烧热
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相对湿度不超过 8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
二氯甲烷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氯甲烷化学品英文名:dichloromethane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二氯甲烷≥98.0% 75-09-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 类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
重者昏迷,可有肺水肿。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等。
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二氯甲烷MSDS
二氯甲烷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 英文名称:技术说明书编码:753 CAS No.:75-09-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二氯甲烷≥99.0%75-09-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
重者昏迷,可有肺水肿。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等。
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氯甲烷的MSDS
反应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碱金属、铝。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
护
措
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健康危害:
二氯甲烷是麻醉剂,可引起呼吸和循环中枢麻痹,可引起肺水肿。
急性中毒:病人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出现神志昏迷等麻醉症状。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消失、动作迟钝、嗜眠等。可致皮肤损害,出现皮肤脱脂、干燥、脱屑和皲裂。
IARC评价:2B组,可疑人类致癌物。人类证据不足,动物证据充分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50mg/m3
美国TWA:OSHA 500ppm;ACGIH 50ppm,175mg/m3
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经口属中等毒类
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
DCM的MSDS
防止水污染法:款307主要污染物、款313主要化学物或款401.15毒性物。
EPA有害废物代码:U080。
资源保护和回收法:款261,有毒物或无其他规定。
资源保护和回收法:禁止土地存放的废物。
安全饮水法:最大污染水平(MCL) 0.005mg/L。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604.9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燃烧性:
可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
无闪点(常规方法测定)
自燃温度(℃):
615
爆炸下限(V%):
15.5(O2中)
爆炸上限(V%):
66.4(O2中)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放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能积聚静电,引燃其蒸气。
二氯甲烷(DCM)MSDS
标
识
中文名:
二氯甲烷;亚甲基氯;亚甲基二氯
英文名:
Dichloromethane;methylene chloride
二氯甲烷msds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二氯甲烷≥%75-09-2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
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
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回目录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类毒害品;车间空气中间二氯甲烷卫生标准 (GB 16218-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
浓度及检测方法。
二氯甲烷MSDS-GH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氯甲烷化学品英文名:dichloromethane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GHS危险性类别:对皮肤的腐蚀、刺激类别2急性毒性,口服类别4对眼有严重的损伤、刺激类别2对靶器官、全身毒害性(多次/反复接触)类别2致癌性类别2GHS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害说明:吞咽有害,对皮肤有刺激,刺激眼睛,由于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肝脏损害,怀疑可致癌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碱金属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本品及容器的处置应遵循地方/国家法规规定。
物理化学危害: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
二氯甲烷实验室常用化学品MSDS
二氯甲烷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753CAS No.:75-09-2分子式:CH2Cl2分子量:84.94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二氯甲烷≥99.0%75-09-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急性中毒:轻者可有眩晕、头痛、呕吐以及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较重者则出现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
重者昏迷,可有肺水肿。
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主要有头痛、乏力、眩晕、食欲减退、动作迟钝、嗜睡等。
对皮肤有脱脂作用,引起干燥、脱屑和皲裂等。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二氯甲烷msds
物质的理化常数2. 对环境的影响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对水生生物应给特别注意。
还应注意对大气的污染。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
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
已经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
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品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
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
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
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
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
但对其在土壤中的行为尚须测定。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经口属中等毒性。
急性毒性:LD501600~2000mg/kg(大鼠经口);LC5056.2g/m3,8小时(小鼠吸入);小鼠吸入67.4g/m3×67分钟,致死;人经口20~50ml,轻度中毒;人经口100~150ml,致死;人吸入2.9~4.0g/m3,20分钟后眩晕。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4.69g/m3,8小时/天,75天,无病理改变。
暴露时间增加,有轻度肝萎缩、脂肪变性和细胞浸润。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700ppm。
DNA 抑制:人成纤维细胞5000ppm/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250ppm(7小时,孕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异常。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
关于病人是否应把二氯甲烷视为动物和人的致癌物,动物实验数据和人类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充分。
然而,鉴于最近在对大鼠和小鼠的吸入研究中的发现,且这些数据在任务组会议之后已可加以应用,故应将二氯甲烷视为一种对人类潜在的致癌物。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氯甲烷化学品英文名:dichloromethane;methylene chloride;methylene dichloride化学品别名:亚甲基氯;甲撑氯CAS No.:75-09-2EC No.:200-838-9分子式:CH2Cl2分子量:84.93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对皮肤有刺激性。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气体可能会引起头晕或窒息。
有轻微致癌性风险。
短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
长期暴露有严重损伤健康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效应,类别3;致癌性,类别2;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类别1;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怀疑会致癌,对器官造成损害,长期或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穿戴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罩/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
二氯甲烷MSDS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类毒害品;车间空气中间二氯甲烷卫生标准(GB 16218-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50mg/m3
检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
废弃
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料同其他燃料混合后焚烧,燃烧要充分,防止生成光气。焚烧炉排气中的氮氧化物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运输信息
危规号:61552
UN编号:1593
包装分类:O53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折射率: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
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
禁忌物:碱金属、铝。
燃烧(分解)产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毒
理
学
资
料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二氯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化学品名称:二氯甲烷,英文名为Dichloromethane。
该化学品主要被用作树脂、塑料、医药、胶片等工业的溶剂。
该化学品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在高温下,内压力会增大,可能导致开裂或爆炸。
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该产品被归为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此化学品的标签上应该包括危险象形图和警示词“危险”,并且应该注明该化学品可能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可能致癌,可能对器官造成损害,以及可能导致昏睡或眩晕。
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会对器官造成损害。
为了防范此化学品的危险,使用前应该先取得专业说明,并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XXX。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作业后应该彻底清洗。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使用时应该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和戴防护面具。
如果发生事故,应该立即求医/就诊。
如果误吸入,应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果接触到此化学品或者怀疑接触到此化学品,应该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并且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果进入眼睛,应该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果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应该取出隐形眼镜并继续冲洗。
此化学品在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
遇潮湿空气能水解生成微量的氯化氢,光照亦能促进水解而对金属的腐蚀性增强。
因此,存放时应该加锁,并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密闭。
废弃时应该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作用,会对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急性中毒症状包括眩晕、头痛、呕吐、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
严重中毒症状则包括易激动、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嗜睡,甚至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和肺水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安全资料(MSDS)
二氯甲烷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年月日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二氯甲烷
化学品分子式:CH2Cl2
分子量:84.93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号二氯甲烷 100% 75-09-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 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其致癌效果无充分证据。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保持通风。
饮用大量水。
谨防呕吐。
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几乎不可燃。
其蒸气比空气重。
遇火可产生有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盐酸,碳酰氯.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粉末、泡沫。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
喷水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勿吸入其蒸汽或浮质,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保持空气流通。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禁止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根据化学品性质进一步处置。
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戴头罩工作。
勿吸入其蒸汽。
避免产生其粉尘。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避免光照。
常温储存,保持容器密封。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无资料。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液体,无色,甜味。
pH值:中性(20 °C)
动态粘度:0.43 mPa*s (20 °C)
熔点(℃):-95
沸点(℃): 40(1013 hPa)
闪点(℃):无资料
爆炸上限%(V/V):22
密度:1.33g/cm3(20 °C)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9
引燃温度(℃):605
爆炸下限%(V/V):13
燃烧热(kJ/mol): 饱和蒸气压(hPa):475 (20 °C)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30 (计算值)
溶解性:
醚混溶(20 °C)
水20 g/l (20 °C)
有机溶剂易混合
其他理化性质:热分解温度:> 120 °C ;挥发度:1.9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碱金属,碱土金属,氮氧化物,醇化物,氨基碱,高氯酸,硝酸,非金属氧化物,氧,铝,叠氮化钠。
避免接触条件:加热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危险分解产物:见第五章。
其他信息:稳定剂:叠氮化钠、2-甲基2-丁烯(戊烯)。
对光,热敏感。
不可与各种塑料、橡胶、轻金属、金属、钢铁制成的工具接触。
加热后其蒸气可与空气爆炸。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Lo: 357 mg/kg..(人经口)
LD50: 1600 mg/kg.(大鼠经口)
LC50: 88 mg/l /30 min.(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眼睛刺激测试:轻微刺激(兔)。
皮肤刺激测试:刺激(兔)。
皮肤过敏试验:无刺激(人体)。
吸入后:刺激粘膜。
产生醉意,昏迷,不省人事。
皮肤接触后:刺激。
可导致皮肤脱脂,甚至发炎。
眼睛接触后:轻微刺激。
可导致角膜云翳。
吞食后:反胃,呕吐。
呕吐可危及消化道。
吞食可对肝,肾造成危害。
吞食大量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头晕,血压下降,呼吸麻痹,呼吸压抑,产生醉意,昏迷。
致癌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其他:同样使用于脂肪族卤代烃:系统性疾病:昏迷,心血管疾病。
对肝,肾造成危害。
处理产品时通
常应当小心。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对水域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对水生生物有剧毒。
鱼毒性: P.promelas LC50: 310 mg/l /96 h; L.macrochirus LC50: 220 mg/l /96 h. 水蚤毒性:水蚤Daphnia magna EC50: 1682 mg/l /48 h.
微藻毒性: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 IC50: >660 mg/l /96 h.
细菌毒性: 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EC50: 1000-2880 mg/l /15 min microtox test.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不能发生。
(log P(o/w) 1-3).
分布:log p(o/w): 1.30 (calculated).
生物降解性:5-26 % /28 d
其他有害作用:严禁排入水系统和土壤中。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方法:对化学品残存物的处置没有统一的国家法规。
化学残存物一般作特殊废物。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我们建议您联系相关机构或认可的废物处置公司,他们会建议您如何处置特殊废物。
包装: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用外理污染物一样的方法来处理污染的包装。
如果没有特别规定,未污染的包装可作家庭废物对待或再循环使用。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61552
包装标志:有毒
UN 编号:1593
包装类别:III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 年1 月9 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动部发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6.1 类毒害品。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