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家调控政策分析
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形势及抑制房价的措施
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我国房地产形势及抑制房价的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居住条件将不断得到改善。
我国房地产业的潜力相当巨大,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必将日趋激烈。
因此,如何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纵观房地产市场,在房价已经经过几十年稳步上涨行情之后,房价问题已经是大多数购房者不堪重负的话题。
近几年来,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抑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但效果总是不太理想。
基于购房者“买涨不买跌”心理,进一步推动了住房价格上升。
因此,如何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地发展,政府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措施,这是要慎重研究的问题。
二、从需求与供给角度分析我国的房价现状房地产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房地产商品量,它的大小由多方面因素决定,其中包括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房地产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国家政策等等。
房地产供给和房地产需求是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房地产开发企业愿意生产并销售的房地产商品的数量。
在我们国家,由于房地产开发商没有意愿承担社会责任等原因,导致现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结构不平衡。
别墅等大户型的供给过剩,而普通住宅等小户型供给严重不足。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政治因素考虑影响房地产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国家或地区政局的稳定性。
二是政府基本政策的导向。
三是政府有关政策的连续性和透明度。
国家目前政局是稳定性的,政府鼓励和支持发展房地产业,而且政策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连续性,所以此因素影响需求的权重较小,应从下面经济因素考虑。
(2)从经济因素考虑影响房地产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人口状况,包括人口的绝对量、人口的增长速度、家庭的结构和人口的移动。
我国房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家调控政策分析
1 关 于我 国房价 的经 济学分 析
1 基 于市场 供 给的分析 . 1 根 据经 济学原 理 ,商 品价格 由市 场供求 关系决 定 ,从 根本 上说 ,房价是 由房地 产供 给和需 求决 定的 。土地价 格 是房 地产 主要开 发成本 ,影 响和制 约着房 地产供 给 ,根据 供求 关系理 论 ,土地价 格 由土地供 给和需 求决定 。在 我 国 土地 属于 国有 ,土地供 给 由土地划拨 和土 地 出让 的规模 决 定 ,近年来 房地 产用 地的有 限供 给 ,使得 土地供 给小 于房
地产 日益 繁荣带 来 的规模不 断扩 大的土 地需求 ,从而 导致
1 基 于市场 需求 的分析 . 2
1 _ 人 口城 市化 和 家庭结构 的 变化 增加 了房地 产 的刚性 _1 2 需求
近年我 国城 市化进 程持续 快速发 展 ,大量农 村人 口迁
移到 本 已拥 挤不 堪的城 市 ,根 据 2 1 0 1年 l 月 出版 的 《 1 社
景 ,就 高房价 问题 产 生的原 因以及 未 来房 地产 市场走 势进 行 了剖 析和 阐述 ,并 着重分析 了国家现 行调控 政 策及其 效果 。
[ 关键 词 ] 房价 ;供给 ;需 求 ;调控政 策 [ 中图分 类号 ] F 2 13 [ 献标识 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0 0 5—6 3 ( 0 2 7— 0 8—0 4 2 2 1 )2 0 5 2
区域 营销
中国市场 21 02年第2 期 ( 7 总第60 9 期)
我 国 房 价 背 后 的 经 济 学 原 理 和 国 家 调 控 政 策 分 析
牛 静
00 0 ) 3 0 1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审计署 太原特 派办, 山西 太原
经济学如何解释房价波动
经济学如何解释房价波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房价的波动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居住需求,还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房价波动到底是由哪些因素所驱动的呢?首先,供求关系是影响房价波动的核心因素之一。
当对住房的需求增加,而供应相对不足时,房价往往会上涨;反之,当需求减少,供应过剩时,房价则可能下跌。
需求方面,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都会推动住房需求的增加。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这就需要更多的住房来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
同时,居民收入的增加也使得他们有更强的购房能力和意愿,进一步刺激了需求。
而在供应方面,土地政策、建筑成本以及开发商的决策等都会影响住房的供应。
土地的供应受到政府规划和政策的严格限制,如果土地供应不足,就会限制新住房的建设数量。
建筑成本的上升,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也会使得开发商减少住房的供应,从而影响房价。
其次,货币政策也在房价波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会使得资金成本降低,从而鼓励更多的人贷款购房,增加住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
相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抑制购房需求,对房价产生下行压力。
利率的调整对房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低利率环境下,购房者的房贷负担减轻,能够承受更高的房价,从而推动房价上升。
而高利率则会增加购房成本,减少购房需求,导致房价下跌。
再者,经济增长和就业状况也会影响房价。
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机会增多,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更愿意购买房产,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相反,在经济衰退时期,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减少,购房需求下降,房价也会受到抑制。
另外,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也对房价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市场普遍预期房价将上涨,投资者和购房者会纷纷涌入市场,进一步推动房价上升;而如果预期房价将下跌,则可能导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需求减少,房价下跌。
房价经济学:为什么房价会涨跌
房价经济学:为什么房价会涨跌房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房价的涨跌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经济利益,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运行。
房价的波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既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也受到市场供需关系、人口流动、城市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房价涨跌的原因。
一、供需关系房价的涨跌与市场的供需关系密切相关。
当市场上房屋供应过剩,需求不足时,房价往往会出现下跌的趋势;相反,当市场上房屋供应不足,需求旺盛时,房价则会呈现上涨的态势。
供需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房价的波动,因此政府和开发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合理调控房屋供应,以维护房价的稳定。
二、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例如,货币政策的宽松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房价上涨;而货币政策的收紧则会抑制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导致房价下跌。
此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也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引导房价的合理波动,避免出现房价过快上涨或暴跌的情况。
三、人口流动人口流动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一个城市的人口持续增加,而房屋供应不足时,房价往往会上涨;相反,当人口外流或者人口增长放缓时,房价可能会下跌。
人口流动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供需关系,进而影响到房价的波动。
因此,城市规划部门需要密切关注人口流动的情况,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以保持房价的稳定。
四、城市发展规划城市的发展规划也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当一个城市规划中新增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者规划中出现了新的商业中心、科技园区等,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口涌入,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相反,如果一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停滞不前,或者出现了负面消息,可能会导致房价下跌。
因此,城市规划部门需要科学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保持房价的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房价的涨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供需关系、经济政策、人口流动、城市发展规划等因素都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政府部门、开发商、投资者等都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合理调整自己的策略,以适应房价的波动,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房价经济学:为什么房价会涨跌
房价经济学:为什么房价会涨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市场成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房价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和投资,但是为什么房价会涨涨跌呢?这背后有着房价经济学的奥秘。
市场供求关系房价涨跌首先受制于市场供求关系。
当市场上的供应量少于需求量时,房价可能会上涨;相反,当供应量超过需求量时,房价可能会下跌。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供求的变动是房价变动的唯一因素。
供给方面,政府的土地供应政策、土地成本以及建筑成本等都会影响供应量的变化。
需求方面,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贷款利率、政策调控等也都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政策调控政策调控是房价涨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通过调控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来影响房价的走势。
常见的政策手段包括购房限制、贷款利率调整、房产税等。
政策的松紧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房价的涨跌幅度和速度。
政策调控旨在平衡房地产市场,防止房价的过快上涨和泡沫的产生,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然而,政策调控也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刚性需求受限、投资回报率下降等。
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周期的波动也对房价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购买力和投资意愿增强,房价可能上涨;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的购买力减弱,需求下降,房价可能下跌。
经济的波动与就业、收入、消费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经济发展较快时,人们更愿意投资购房;而当经济增速放缓或停滞不前时,人们会更加谨慎对待房地产投资。
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也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繁荣的一线城市和发展中的新兴城市往往拥有更高的房价。
这是因为这些城市有着更多的经济机会、更好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更高的生活品质等。
城市发展也会不断改变房价的格局。
比如,新建地铁线路、商业中心的迁移、城市扩展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地区的房价走势。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看到房价涨跌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产生的。
市场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经济周期波动、地理位置和城市发展都是房价涨跌的主要原因。
在选择购房或投资时,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同时综合考虑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
住房市场调控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住房市场调控政策的经济学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房市场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
住房问题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住房市场的竞争催生下,政府不可避免地需要制定调控政策。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住房市场调控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部分:住房市场的供需关系住房市场是典型的供求市场,房屋供应和需求的平衡关系是决定房价的重要因素。
在市场上,房屋的供需关系是随时变化的。
一方面,当人们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支出更多的资金购买房屋时,房屋需求量就会增加。
另一方面,当土地、建材、劳动力等成本上涨,房屋供应的成本也在上涨。
房价的变化是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
当房价上涨超过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引发房产泡沫,从而威胁金融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政府需时刻关注房屋市场中的供需关系,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二部分:住房市场的调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政策金融政策是调节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贷款利率等方式,影响房屋市场的金融环境。
当央行提高房屋贷款的利率,房屋购买者的贷款成本上升,房屋购买成本相对高,房屋的需求减少,房价就有可能降低。
而当央行降低利率,房屋贷款成本相对降低,对房屋的购买力也就增加,房价上涨的压力会更大。
2. 土地政策靠近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土地的供求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房价。
因此,土地政策成为了住房市场的重要调节工具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方式、土地使用权期限、土地增值税等方式来增加土地供给、调节房价。
另外,政府可对抑制炒房的土地政策进行收紧,出台一些增加供给的新政策,以满足市场需求。
3.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包括:房屋税、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投资、购房补贴、提高购房交易税等。
政府采取财政政策可以影响房价,因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影响各个方面的市场环境。
第三部分:住房市场调控政策的评估调控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不仅仅是租房者和购房者,还影响到雇主和建筑商等其他人群。
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因素分析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房价在近年来也一路攀升,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策、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四个方面分析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因素。
一、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一直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2005年《房地产法》施行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控制房价,其中包括:限购、限贷、税收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人的购买力下降,一些开发商的营收受到了影响。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政策,房价的上涨趋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从人民币贷款利率、一二线城市购房限制政策到土地供应环节等方面,都表现出国家层面加强房地产调控的态度。
二、经济因素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济因素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因素涉及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等复杂的问题。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少人通过购房来维护自己的财富。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开发商的利润也要求更高,并受到人民币贬值、国内外金融环境变化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制约。
此外,当市场供需关系失衡时,房价的上涨(或下跌)将由此引发,从而可能会造成其他方面的影响。
三、社会文化因素随着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
在当下中国,像城市化、教育和医疗资源的差异等问题,都会促使买家、租户考虑房产的价值。
同时,不同文化对房产的看法也会影响人们的决策。
自身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对子女教育的需求、面子和虚荣等心理因素也都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
四、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通常指从房地产的机理、物理性质到位置等多个方面,如地质环境、水、暴雨、地震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在中国,大约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大城市都位于潜在灾害区域,如地震和洪水等。
房价波动的经济学解释
房价波动的经济学解释房价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支出之一。
然而,房价的波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房价波动的原因,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一、供需关系房价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当房屋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房价往往会下降;相反,当房屋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房价则会上涨。
供需关系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土地供应等。
当人口增长迅速或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房屋需求量会增加,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而土地供应的不足也会导致房价上涨,因为土地是房屋建设的基础,供应不足会限制房屋的供应量。
二、经济周期房价波动还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经济周期通常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在繁荣期,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房屋需求量上升,房价也会随之上涨。
而在衰退期,经济增长放缓,人们的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房屋需求量减少,房价也会下降。
在复苏期,经济逐渐恢复,人们的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强,房屋需求量上升,房价也会上涨。
因此,房价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
三、金融政策金融政策也对房价波动起到一定的影响。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市场利率和信贷供给,进而影响房价。
当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下降,信贷供给增加,人们购买房屋的成本降低,房价上涨的压力增加。
相反,当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上升,信贷供给减少,人们购买房屋的成本增加,房价下降的压力增加。
因此,金融政策的变化对房价波动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四、投资需求房地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资产,其价格波动也受到投资需求的影响。
当其他投资渠道收益率较低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市场,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相反,当其他投资渠道收益率较高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从房地产市场转移出去,房价则会下降。
因此,投资需求的变化也是房价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房价波动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受到供需关系、经济周期、金融政策和投资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国房价上涨背后的经济因素
中国房价上涨背后的经济因素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房价的持续上涨成为社会热门话题。
然而,房价上涨并非偶然现象,它背后隐藏着多个经济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供需关系、城市化进程、货币政策等方面来分析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
首先,供需关系是影响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房需求逐渐增加。
人口的流动、城市化进程以及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了对住房的需求的增加。
与此同时,供应方面的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土地供应的限制以及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控制,房屋供应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其次,城市化进程也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了对住房的需求。
然而,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完善以及政府土地政策的限制,城市内部的住房供应无法满足需求,这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此外,货币政策也对房价上涨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国政府在面对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时,往往会通过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控。
低利率政策和信贷宽松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是一种刺激,可以提高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从而推动房价的上涨。
除此之外,国际因素也对中国房价上涨造成一定的影响。
全球化的经济使得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
外国的资金流入以及国际市场的波动都会对中国的房价产生一定的冲击。
例如,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其中包括鼓励购房的政策,导致了房价的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经济因素不仅仅是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它们之间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
例如,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会导致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又会进一步影响供需关系。
因此,要解决中国房价上涨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综合应对。
总结起来,中国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供需关系、城市化进程、货币政策以及国际因素等多个方面。
只有深入了解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找到解决房价上涨的途径,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政策解读与分析
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政策解读与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政府政策进行解读与分析。
一、背景与目的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房地产业的发展既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制定的政策既要保持市场稳定,又要防范风险,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调控政策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旨在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保持市场的稳定。
政府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政策措施来达到这一目标:1. 限购政策:通过设定购房限制,限制个人或家庭的购房数量,以控制市场需求,防止投机炒房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2. 贷款政策:政府通过调整房屋贷款利率、首付比例等手段,控制购房者的资金来源和购房成本,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
3. 土地供应政策: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储备情况,合理规划土地供应,避免房地产市场供需失衡。
4. 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政策:政府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管理,包括审批、资质要求、信用评估等,提高开发商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三、效果与问题过去几年来,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政策的实施有效遏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并防止了楼市泡沫的形成。
其次,购房者的购房需求也得到了一定的引导,减少了投机炒房现象,提高了市场的理性。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调控政策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
政府的政策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
其次,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有时政策的实施受限于地方政府的执行能力和资金等因素,导致政策的效果不如预期。
四、新趋势与展望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将面临新的趋势和挑战。
一方面,政府需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调整。
另一方面,政府还需要关注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防范,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
政府对于房地产采取的政策调控及其分析
政府对于房地产采取的政策调控及其分析(一)原理:政府调控手段对房地产价格既有抑制作用,又有拉动作用。
政府通过信贷、税收及土地等政策,可以调控房地产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变动。
(1)房地产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的调高,能有效地抑制房地产信贷需求的过快增长,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
同时,商业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利率提高,有利于控制房地产投资商的投资冲动,减少房地产的供给,从而增加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压力。
(2)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控房地产用地的数量与结构。
一方面,国家减少商品房用地的供给,会推升房地产价格;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促进房地产价格的下降。
(3)政府通过税收手段,可以调控房地产交易的数量。
比如,政府提高房地产交易的税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易的规模;如果政府降低房地产交易的税率,又会增加房地产交易的规模。
另外,增加或减少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的纳税环节,也可以对房地产供求关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房地产的价格变动(二)我国对房地产的历年的重要宏观调控:分别发生在1993年、1998年、2003年、2005年、2008年、2010年。
代表性调控政策包括国十六条、国八条、国六条、(新)国十条、23号文件、18号文件等。
透过历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我们不妨做个清晰的研判。
1993-1996年:我国第一次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时间:1993-1996年现状:首次出现房地产热——房地产开发公司急剧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以炒地皮、炒钢材、炒项目为主的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尤其是海南、广西北海等地,房地产开发过热,形成了较严重的房地产泡沫,经济运行出现严重过热态势和通货膨胀。
对策:1993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提出整顿金融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政策措施(通称“国16条”);1994年系列出台《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颁布。
年楼市调控政策的解读房价上涨的原因与未来趋势
年楼市调控政策的解读房价上涨的原因与未来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楼市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年楼市调控政策的解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房价上涨的原因以及未来趋势两个方面,对年楼市调控政策进行解读。
一、房价上涨的原因1.供需关系失衡随着人口城镇化的推进,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和建筑材料导致供应不足,市场上的住房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进而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2.投资投机需求由于楼市投资回报率的高涨,许多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房地产市场。
这些投资者不仅购买住房用于自住,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投资目的,通过炒卖房产来获取巨额利润。
这种投机需求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3.金融杠杆金融杠杆也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银行在满足个人购房需求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使得购房者可以通过借贷来支付更高的房价。
这种杠杆效应使得房价得以进一步上涨。
二、年楼市调控政策的解读1.调控手段多样化为了应对楼市的火热态势,年楼市调控政策的手段逐渐多样化。
政府采取了限购政策、限贷政策、提高房地产税等一系列措施,以抑制投资投机需求,压缩房地产泡沫,稳定房价。
2.推动租赁市场发展为了解决居民居住问题,政府将发展租赁市场作为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加大租赁住房供应的力度,提高租赁住房的质量和数量,吸引投资者进入租赁市场,通过租赁住房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从而缓解住房供需关系的紧张。
3.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年楼市调控政策还包括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政府将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等住房保障项目的建设力度,向有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低租金或贴息租赁住房,提高居民的住房保障水平。
三、未来趋势1.调控政策的深化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逐步落地,未来的调控政策将更加深化。
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投机性购房的打击力度,引导购房者理性投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从而实现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2.租赁市场的繁荣随着住房保障政策的逐步完善和租赁市场的发展,未来租赁市场将迎来繁荣的时期。
房价的经济学原理
房价的经济学原理房价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涉及到了市场供求、政府政策、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
在分析房价的经济学原理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供求关系是决定房价的基本原理之一。
供求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房价的涨跌。
当房屋供应量增加或需求量减少时,房价往往会下降;相反,当房屋供应量减少或需求量增加时,房价通常会上涨。
供给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供应、建筑成本、房地产开发商的意愿等;而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增长、家庭收入水平、金融政策以及政府补贴等。
其次,地理因素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资源丰富程度等都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例如,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或核心城市的房价往往较高,而位于交通不便或经济相对滞后地区的房价则相对较低。
此外,金融市场也对房价产生着重要影响。
利率水平是决定购房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利率较低时,购房成本相对较低,鼓励人们购房,这会推动房价上涨;相反,当利率较高时,购房成本增加,人们购房的积极性下降,这会抑制房价上涨。
政府政策也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的土地政策、房地产税收政策、贷款政策等都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政府通过提供土地补贴、降低房地产税等政策来刺激房地产开发,这会推动房价上涨;相反,政府也可以通过限制土地供应、加大房地产税等手段来抑制房价过快的上涨。
此外,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人们对房价的预期、对未来房价走势的信心或担忧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购房行为和市场行为。
当人们普遍预期房价将上涨时,购房热情会高涨,促使房价上涨;相反,当人们普遍预期房价将下跌时,购房热情会下降,促使房价下跌。
总结起来,房价的经济学原理主要涉及供求关系、地理因素、金融市场、政府政策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
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房价涨跌的基本原则;地理因素、金融市场以及政府政策也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而社会心理因素则通过影响人们的购房行为和市场心态进一步影响房价。
房价变动的原理
房价变动的原理房价变动是由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房价变动的一些主要原理:1.供需关系:房价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供需关系。
当市场上供应的住房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时,房价往往上涨;相反,当市场供应过剩时,房价则会下跌。
供需关系受到多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增长、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等。
2.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对房价变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的增长会带动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从而带动房价上涨。
此外,经济发展也会吸引外来投资和人口流入,对房价产生正向影响。
3.金融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对房价变动有重要影响。
例如,低利率政策可以降低贷款成本,刺激购房需求,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相反,高利率政策会对购房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导致房价下降。
4.土地供应:土地供应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供应受限的地区,由于土地稀缺,房价往往上涨。
相反,地方政府增加土地供应,提高建设用地供应量,会对房价产生一定程度的压制作用。
5.税收政策:税收政策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或地区对房产征收高额的房产税或印花税,会使购房成本增加,对房价产生下行压力。
相反,减少或免征房产税等税收政策可能会刺激购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
6.市场心理:市场心理对房价也有重要影响。
当市场上出现“投资炒房”热潮时,投资者倾向于购买房产进行短期炒作,推高房价。
相反,当市场预期房价下跌时,投资者会观望,导致房价下降。
7.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房价还受到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例如,位于繁华地段、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房产,价格往往高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房产。
这是因为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对生活便利度和居住环境的影响,决定了房产的价值。
综上所述,房价的变动是供需关系、经济发展、金融政策、土地供应、税收政策、市场心理、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使得房价变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经济学与房地产与房价
经济学与房地产与房价近年来,经济学与房地产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房价的波动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经济的状况也直接影响着房地产市场的运行。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房地产与房价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供求关系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对房地产市场的房价起着决定性作用。
供给方面,土地稀缺性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土地供应受到限制,土地供给不足导致房价上涨。
此外,建筑成本、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等都对供给有着直接的影响。
需求方面,人民的购买力和消费习惯是推动房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使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住房的能力增强,这进一步促进了需求的上升。
此外,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购房需求以及投资属性的变化都会对房价产生重要影响。
二、金融政策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和房价的影响不可忽视。
利率是金融政策中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影响居民的购房行为。
当利率较低时,购房成本降低,房贷利息减少,这将刺激人们购买住房,推动房价上涨。
相反,如果利率上升,购房成本增加,居民购房需求减少,房价可能出现下降。
此外,货币政策也会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一定的影响。
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流动性,央行可以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融资状况,从而间接影响房价。
货币政策的宽松会促使房地产市场的融资活动增加,资金供应充足,推动房价上涨;相反,货币政策的收紧则会对房价产生抑制作用。
三、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对房地产市场和房价同样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的收入增加,购房需求上升,房价往往会出现上涨。
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的收入减少,购房需求下降,房价则有可能下降。
此外,经济周期还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在经济增长阶段,房地产投资增加,房价上涨;而在经济衰退阶段,房地产投资减少,房价可能下降。
结论综上所述,经济学与房地产与房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供求关系、金融政策和经济周期等因素都会对房价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解读与影响分析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解读与影响分析房地产市场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和人民的居住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会制定一系列的调控政策。
本文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市场的影响。
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解读1. 限购政策限购政策是最常见的调控手段之一。
它主要通过限制购房者购买住房的数量来稳定市场需求。
一般情况下,政府会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购房限制条件,如户籍限制、房产证限制等。
通过限购政策,政府可以有效控制市场投机行为,避免市场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2. 限售政策限售政策是对于已经购房的居民或投资者而言的。
它通过限制房产的转让来控制市场的供应量。
政府常常通过设定房屋持有期限、资金来源等条件来实现限售的目的。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短期内大量的房源涌入市场,保持市场供需的平衡状态。
3. 融资限制政策融资限制政策是指对购房者的贷款进行限制的政策措施。
政府会通过提高首付款比例、收紧贷款额度等方式,限制购房者的融资能力。
这样一来,可以有效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杠杆效应,防止房价泡沫的产生。
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影响分析1. 价格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遏制投机性购房行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
限购和限售政策能够抑制投资投机需求,保护刚性需求,并通过控制供需关系,避免市场出现严重的价格波动。
2.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出台,可以有效遏制投资投机需求,鼓励房地产企业进行合理的运营和开发。
政府通过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培育市场主体,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3. 保障购房者权益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实施可以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限定购房条件和加强合同监管,购房者的利益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此外,购房者也可以通过政府出台的政策,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房源,提高购房者的选择权和话语权。
4. 调整投资结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出台,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领域,从而调整投资结构。
中国当前房价的经济学原理分析
中国当前房价的经济学原理分析王广辉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MBA(1)班【摘要】近年来,中国的高房价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房价深深的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高额的房价让很多人望房而叹。
在北京,上海等地房价更是被炒到了天价。
本文从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切入,结合中国政治和文化背景,就高房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房地产走势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房价,供给,需求,土地,价格1 我国房价高位运行的经济学分析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因此,理论上来讲,高房价也应该是由房地产的供给和市场需求来决定的。
1.1 市场供给分析土地价格是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成本,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制约和影响着房地产的供给状况。
按供求理论,土地的价格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我国,土地属于国有,土地供给由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规模决定。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有限土地供给,使得土地供给小于房地产的繁荣带来的土地需求,从而导致住宅用地的价格攀升,也决定了房产价格的高位运行。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也是造成土地和房价虚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高地价导致高房价,高房价拉动高地价,形成了恶性循环。
不同地区的商品存在价格差异时会产生套利的机会,即低价地区买进,到高价地区卖出,但房子是固定资产,不具备地域流动性,因此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地域差异,房地产的供给缺乏弹性。
住房兼具民生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大多数国家均是既有商品房又有保障性住房。
而我们国家过去数十年间主要是通过市场商品房解决住房需求的,而保障性住房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住房供给结构失衡,且仅有的少量保障性住房又因腐败问题而没能流入它应属的那部分市场。
因此,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也是我国住房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
1.2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自然增加了住房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现代社会主要以小户家庭为主,这也增加了住房需求,且近年来条件改善性住房的需求明显增加,这更加大了城市住房的供需矛盾。
2021年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
2021年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之一。
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2021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这些政策的背景和影响。
一、调控政策的背景1. 经济发展形势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控制,国内外经济逐渐恢复,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面对这种形势,政府需要出台政策来引导市场。
2. 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房价过快上涨、资金链断裂等。
这些都给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 政策的调整以往的房地产政策也需根据市场需要和发展形势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
二、调控政策的内容1. 限购政策针对个人购房者,政府出台了限购政策,限制购房者的购房数量和范围,以控制市场需求。
2. 限贷政策银行对购房者发放贷款时加强了审查和控制,以控制购房者的负债率和风险。
3. 控制房价政策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规划调整等手段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供应,以控制房价的上涨。
4. 增加供应政策政府鼓励各地增加住房的供应,支持开发商开发住房,以满足市场需求。
5. 宏观调控政策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如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三、调控政策的影响1. 对于购房者限购政策和限贷政策使得购房者面临更多的限制,购房成本增加,购房难度增加。
2. 对于开发商增加供应政策使得开发商有更多的土地和机会来开发住房,但同时政府对于房价的控制也使得他们面临更多的挑战。
3. 对于市场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使得市场更加稳定,但同时也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
四、结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引导市场健康发展,保障购房者的利益,同时也使得市场更加稳定。
房产限购应用的经济学原理
房产限购应用的经济学原理1. 引言房产限购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种限制性措施,旨在限制个人或机构购买房产的数量或者减少购买资格,以抑制房价上涨和调控房地产市场。
本文将分析房产限购政策的经济学原理和其对于市场的影响。
2. 背景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持续上涨的时期。
在一些热门城市,房价的暴涨导致了社会不公平、房产泡沫等问题的出现。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房产限购政策。
3. 房产限购的经济学原理房产限购政策基于以下经济学原理:3.1 需求与供给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供需市场,房屋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直接影响房价的涨跌。
房产限购通过限制购房需求,减少市场需求,从而对房价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2 营销学原理房产限购政策通过设置政策限制,对购房者实行差别化的价格歧视。
购房者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购买房产,例如购房者的居住证情况、社保缴纳情况等。
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杂乱需求,减缓房价上涨速度。
3.3 资金约束理论房产限购政策通过加大购房者的资金压力,增加购房者的购房成本。
因为购房者需支付更高的首付比例或者其他额外费用,这样会减少购房者的购买能力,从而减少市场需求。
3.4 税收理论房产限购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影响购房者的意愿和行为。
例如,政府可以对购房者收取高额的购房税,这样会增加购房成本从而降低购房需求。
4. 房产限购政策的市场影响房产限购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房价下降:房产限购政策使购房需求减少,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房屋价格下降。
•市场交易量减少:由于购房者的购买能力受到限制,市场上的交易量大幅减少。
•二手房市场受影响:房产限购政策限制购房者购买多套房产,从而降低了二手房市场的交易量。
•房地产市场调控:房产限购政策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之一,有助于稳定市场价格。
5. 房产限购政策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房产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房价上涨和调控房地产市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市场扭曲:房产限购政策会导致市场供需不平衡,可能引发投机行为和市场扭曲。
房地产行业楼市调控政策解析
房地产行业楼市调控政策解析房地产行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房价的飞速上涨和楼市泡沫的出现,房地产市场风险不容忽视。
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和保护购房者的权益,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
本文将就这些政策进行解析和分析。
一、限购政策限购政策是指通过政府对购房者的购房资格进行限制,限制某些购房者购买房产的数量和性质。
这种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控制市场需求,防止投机和炒房行为导致房价过快上涨。
限购政策可以分为户籍限购和非户籍限购。
户籍限购是指政府根据购房者的居住地户籍进行限制,对非本地户籍人员购房进行限制。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避免外地投机者进入本地市场炒房。
非户籍限购是对本地居民购房进行限制,限制购房者购买多套房产。
这种政策的目的是避免购房者投资房产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二、限贷政策限贷政策是指通过限制购房者的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
这种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遏制投机行为和过度杠杆化,防止房地产市场风险进一步扩大。
限贷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首付比例、调整贷款利率、限制商业贷款额度等。
通过加大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和还款压力,限贷政策可以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意愿,有效控制市场需求。
三、供应调控政策供应调控政策是指通过控制房地产市场的供应量来控制房价上涨。
这种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保证房屋供应与市场需求的平衡,避免供需失衡导致房价过快上涨。
供应调控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土地供应、加快房地产项目审批和开发速度、打击违法建设等。
通过增加房屋的供应量,供应调控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房屋供需紧张状况,稳定房价水平。
四、税收调控政策税收调控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情和投机行为。
这种政策的出台主要是为了增加房地产市场交易成本和资金成本,抑制投机性需求。
税收调控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征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
通过增加相关税收的成本,税收调控政策可以减少购房者的投资回报率,降低投机需求,促使市场回归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房价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国家调控政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房价过高成为政府和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文章从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切入,结合国家经济背景,就高房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进行了剖析和阐述,并着重分析了国家现行调控政策及其效果。
[关键词]房价;供给;需求;调控政策1 关于我国房价的经济学分析
1.1 基于市场供给的分析
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从根本上说,房价是由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土地价格是房地产主要开发成本,影响和制约着房地产供给,根据供求关系理论,土地价格由土地供给和需求决定。
在我国土地属于国有,土地供给由土地划拨和土地出让的规模决定,近年来房地产用地的有限供给,使得土地供给小于房地产日益繁荣带来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土地需求,从而导致住宅用地价格持续上涨,也决定了房价的高位运行。
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是引发地价持续上涨并最终导致高房价的重要原因,很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取得。
近10年来,全国地方政府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快速增长,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不断攀升。
有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地方政府土地有偿使用收入达到2.91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全国地方财政总收入的71.68%。
同时,高房价也带动地价不断上涨,地价与房价相互作用和影响、交替上涨。
不同地区的同一种商品存在价格差异时会产生套利机会,可以通过低买高卖的跨地区交易活动获取收益。
而房地产因其区域性特点,不具备地区间流动性,住房无法由低价地区运输到高价地区进行交易,从而使市场供求趋于平衡,房地产的这种地域性特点和不可替代性,以及地价、房价上涨未能产生足够的更多供给,使得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
由于住房兼具民生和商品双重属性,大多数国家既有不享受政府优惠的自建或市场化的商品房,又有政府支持投资的保障性公共住房,比如日本的公营住房和新加坡的组屋。
而我国在过去10多年主要通过房地产市场解决人民住房需求,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供给比例过低,造成住房供应的结构性失衡。
因此,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也是造成我国住房供给不足,导致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1.2 基于市场需求的分析
1.2.1 人口城市化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增加了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近年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本已拥挤不堪的城市,根据2011年11月出版的《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数据,我国近三成农业户籍人口已居住在城镇,2011年城镇居民的比例超过农村居民。
新增的城市人口以及原有城市人口自然增长扩大了住房需求。
同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现代人生育观念、生活观念的改变,现代社会主要以小户家庭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住房需求。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条件改善型住房需求明显增加,这也加大了城市住房的供需矛盾,带来房价上涨的压力。
1.2.2 消费者对房价的上涨预期影响购房需求
现实中需求曲线不总是向下倾斜,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会影响当前的消费水平。
某种情况下,人们会有一种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心理,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会持观望态度,希望价格更低时购买;当价格上涨时,则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认为之后
价格可能会依然上升,从而进行购买。
而当需求大量增加时,短期内供给量不会大幅度增加,会导致价格会不断上升。
近年来房价不断持续上涨,认为房价会继续上涨的心理预期使得人们愿意购买住房,需求增加,房地产市场繁荣,形成房价高涨不落的局面。
1.2.3 投资投机住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
土地和房屋既是生产要素,又是财富,具备资产和资本双重属性。
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作为资本或财富持有,而不是生产要素来使用,这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
对房价的上涨预期使得房地产投资投机需求日益旺盛,住房消费存在严重的投机需求,囤积房源、恶意炒作等行为,对高房价持续走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就使得在房屋短期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高收入者拥有多套房屋,而低收入者可能无房可住。
近年来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市场流动性充足,尤其是2009年我国信贷规模过度膨胀,新增信贷规模将近10万亿元,M2达到61.0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8.42%。
资金充裕必然会刺激投资需求,而在当时一些实体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尚未完全走出低谷时,大量资金已涌入房地产市场,造成房价过快、大幅上涨。
为应对金融危机,积极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拖慢了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步伐。
1.3 我国房价长期走势
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结构,未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将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实现理性回归。
如前所述,人口结构会影响房地产需求进而影响房地产走势。
据《中国日报》报道,自发生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下跌超过30%,原因不仅在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引发负面效应,更是受到美国人口结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需求和购买力的影响。
我国也是如此,按照联合国有关数据,预计2015年后我国人口增速将减缓,202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5亿,我国人口红利将在2025年下降到全球平均水平,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完全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结构。
2 我国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及效果分析
201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调控基本上坚持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市场刚性需求的政策。
长期来看,调控手段可能从限购、限价等行政行为逐步转变为市场手段,但抑制投资性需求、增加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不会变。
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0年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国十一条”、“国十条”和“9.29新政”,201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明确房价控制目标,限购政策更广而且更严厉”等一系列政策。
原有调控措施未能有效遏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势头,是政府2011年推出“国八条”的最直接原因。
限购是在前期间接调控手段未能奏效的情况下,以一种“物理疗法”给高烧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直接通过行政手段抑制市场需求。
在有效抑制投资、投机需求方面,限购令是比调整税收、金融信贷等调控措施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从短期来看,限购令实现了政策预期,取得了明显效果,地价和房价增长趋势得到了遏制。
2012年第1季度,全国土地推出量继续下滑,全国10个重点城市中,9个城市住宅用地供应量出现同比下跌,7个城市成交量出现同比下跌。
土地出让金排行前十名的城市中,除3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同比上涨外,其余7个城市全部出现较大跌幅。
房地产开发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减少13.6%,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28个百分点。
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持续下降,同比涨幅持续下降至负增长。
限购令的强势出台和实施,不仅是给房地产市场降温的过渡性调控手段,也是为政府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其余各项房地产调控措施,为更深层次的房地产调控争取时间。
在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回归到相对理性和有序状态时,限购令“以政策换时间”的使命也将完成。
限购令和增加保障性住房等调控政策同步推进,是政府对失灵的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社会资源重新配置。
限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已成为我国房地产调控的长期性政策导向。
总体上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矛盾突出,消费者购房需求较大,而市场供给不足,因此,在坚决抑制投机性需求的同时,还应着力满足自住型刚性需求。
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采取灵活的“有保有压”的措施,一方面保证刚性购房需求,另一方面抑制投机需求。
在满足刚性需求方面,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首套购房要求,降低其税费、银行贷款等各项购房成本。
2012年5月28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交易情报2012.5.21-5.27》显示,其监测的40个城市中,25个城市房地产市场继续向暖,成交量持续上涨同比上升,10城市同比涨幅超过50%,且苏州、厦门、温州、海口同比增幅都在100%以上。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房地产泡沫有所收缩,房地产投资逐渐趋于理性,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稳定,刚性需求呈不定期释放。
下一阶段,在中央保增长、预调微调,信贷适度宽松的大背景下,市场成交量将逐渐趋稳。
参考文献:
[1]谭华风,冯大腾.目前中国房地产供需矛盾分析[J].特区经济,2011(7).
[2]解决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是当务之急[EB/OL].,2012-03-07.
[3]张茉楠.人口变化是制约房地产走向的根本因素[N].中国日报,2011-06-20.
[4]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