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1.学生通过听说读《祖父和我》这篇文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的重要性;2.学生能够正确地阅读并领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并能够在口头表达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来;3.学生能够通过写作的方式,准确地传达自己对文章中情感与意义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地阅读把握本文的情感与内涵。

难点:正确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并能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

3.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的内容包括:1.祖父和孙子在一起的故事;2.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内涵。

4. 教学方法1.组织课前预习;2.课堂导入,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调整学生的情绪;3.集中讲解,以教师为主导,对文章进行解读并引导学生探究文章中的情感与内涵;4.互动式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由讨论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引导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播放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在视觉上对话题有所感知。

2. 阅读与理解(1)整体阅读祖父和我这篇文章。

(2)课堂讲解文章中的重点难点,梳理文章中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文章中的情感与内涵,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3. 语言运用(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对文章的感受与总结。

(2)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公开表述自己的感受与总结。

4. 教学归纳通过课堂教学与小组讨论共同对文章中的情感与内涵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够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述出自己的感受与总结,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

三、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了对文章的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语准确地表述出来。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堂氛围也更加轻松活跃。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也是有思想性、有文化性的,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心理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知识面。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1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1

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 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3、初步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作用4、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2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有家真好”,选择的都是和“家”有关的各类文章,本文是单元中的第一篇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将祖孙间浓浓的亲情表现得趣味盎然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非常强,因此在设计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文中那童真的世界和温馨的亲情3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活动2【讲授】朗读二、朗读课文1.标上小节号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三、朗读指导1、提问: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快乐、自由)板书:感情基调2、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3、朗读课文30小节,体会并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向往自由的情感板书:朗读语气教师指导:尝试用不同的语气(如轻快的、活泼的、舒缓的…)反复朗读,比较朗读时的不同感受,说说哪种语气更适合4、阅读第四页《朗读中的语调》,简单交流,并试读一下这几个句子板书:朗读语调小结:我们懂得了朗读需要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气、朗读语调活动3【活动】品读深入品读1.文中哪些画面最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些语段?找出来读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教师示例:老师也找了些句子段落,大家一起读一读,并说说写得好在什么地方?(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2)第7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眼中的大榆树例:来了风,这榆树先啸;——听觉,声音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视觉,形态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视觉,亮度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明确: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法指导:说出比喻的作用时,应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并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来理解和说出它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大家按以下的形式来在书上写一写这三句比喻句的表达作用:(多媒体出示)一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3. 以上述方法对圈划的语句作些批注,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和修辞方法的分析活动4【作业】作业1.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2.圈画出阅读过程中让你感到疑惑的部分,第二节课上共同商讨解决3.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如:1、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2、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4、文章写了哪些事?怎样分段?5、我和祖父是怎样的人?。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课文原文、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课文原文、教案及反思

【导语】课⽂重点写了作者(萧红)在园中⾃由⾃在的童年⽣活。

跟着祖⽗在园中,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于采摘黄⽠、追捕蜻蜓、采倭⽠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

玩闹累了,就在园⼦⾥睡下。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呼兰河这⼩城⾥边住着我的祖⽗。

我⽣的时候,祖⽗已经六⼗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就快七⼗了。

我家有⼀个⼤花园,这花园⾥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极⼩,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红蝴蝶,满⾝带着⾦粉。

蜻蜓是⾦的,蚂蚱是绿的,蜂⼦则嗡嗡地飞着,满⾝绒⽑,落到⼀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个⼩⽑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个果园。

祖母喜欢吃果⼦就种了果园。

祖母⼜喜欢养⽺,⽺就把果树给啃了。

果树于是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就只有⼀棵樱桃树,⼀棵李⼦树,为因樱桃和李⼦都不⼤结果⼦,所以觉得他们是并不存在的。

⼩的时候,只觉得园⼦⾥边就有⼀棵⼤榆树。

这榆树在园⼦的西北⾓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榆树先就冒烟了。

太阳⼀出来,⼤榆树的叶⼦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样了。

祖⽗⼀天都在后园⾥边,我也跟着祖⽗在后园⾥边。

祖⽗带⼀个⼤草帽,我戴⼀个⼩草帽,祖⽗栽花,我就栽花;祖⽗拔草,我就拔草。

当祖⽗下种,种⼩⽩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窝,⽤脚⼀个⼀个地溜平,哪⾥会溜得准,东⼀脚的,西⼀脚的瞎闹。

有的把菜种不单没被⼟盖上,反⽽把菜⼦踢飞了。

⼩⽩菜长得⾮常之快,没有⼏天就冒了芽了,⼀转眼就可以拔下来吃了。

祖⽗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拿不动那锄头杆,祖⽗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锄头乱勾⼀阵就是了。

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

往往把⾲菜当做野草⼀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穗留着。

珠山区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

珠山区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

1 祖父和我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

2.了解“我”自由、快乐的生活源自于祖父的爱.2学情分析预初学生刚刚开始初中的学习生活,必须要给他们以适应的时间,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想对作者写作意图、结构特点等问题并不适于落实,于是我试图把对课文的理解化入学生的朗读中,在激发他们不断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读”、“这样读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等,从而让他们自己感悟.3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本课重点。

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

活动2【活动】熟悉课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散读课文,要求:1.标上小节号。

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留待解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

活动3【讲授】理解课文1、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28年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等影响,1932曾参加宣传反满抗日活动,代表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达到了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感悟。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一(1-2)交待地点、人物、环境。

二(3-7)生动描写我家的大花园。

三(8-28)详写祖父和“我”之间温情、淳美的生活场景。

四(29-30)描写园里动植物自在的生存状态。

3、梳理了课文之后请在划线处填入适当的短语来形容“祖父”、“我”、“花园”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明溪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1沪教版五四制

明溪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1沪教版五四制

1 祖父和我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 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3、初步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作用4、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2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有家真好”,选择的都是和“家”有关的各类文章,本文是单元中的第一篇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将祖孙间浓浓的亲情表现得趣味盎然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非常强,因此在设计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文中那童真的世界和温馨的亲情3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2。

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4教学过程4。

1第一学时4.1。

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活动2【讲授】朗读二、朗读课文1.标上小节号2。

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三、朗读指导1、提问: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快乐、自由)板书:感情基调2、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3、朗读课文30小节,体会并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向往自由的情感板书:朗读语气教师指导:尝试用不同的语气(如轻快的、活泼的、舒缓的… )反复朗读,比较朗读时的不同感受,说说哪种语气更适合4、阅读第四页《朗读中的语调》,简单交流,并试读一下这几个句子板书:朗读语调小结:我们懂得了朗读需要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气、朗读语调活动3【活动】品读深入品读1.文中哪些画面最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些语段?找出来读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教师示例:老师也找了些句子段落,大家一起读一读,并说说写得好在什么地方?(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2)第7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眼中的大榆树例:来了风,这榆树先啸;-—听觉,声音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视觉,形态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视觉,亮度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明确: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法指导:说出比喻的作用时,应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并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来理解和说出它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大家按以下的形式来在书上写一写这三句比喻句的表达作用:(多媒体出示)一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3. 以上述方法对圈划的语句作些批注,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和修辞方法的分析活动4【作业】作业1.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2。

沪教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

沪教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

界。
丽的大花园。
2 、 要 求 学 生 根 据 2. 用简洁的语言
自己的理解有感情 说说
地朗读课文,感知 自己在朗读过程中
作者自由快乐的童 所感受到的作者的
年生活:
童年生活
1)作 者描绘了哪
些童年生活画面?
2)这 些画面最吸
引你的是什么?请
把这些语句挑选出
来,带着情感读一
读,体会其中流露
这节课主要 练习朗读课 文的能力, 朗读课文是 理解课文的 基础,“书 读百遍,其 意自现”, 朗读能帮助 我们理解文 章,提高我 们的表达能 力,同时也 能够给听众 带来美好的 享受。
注上序号;圈画出 书、注释解决简单 六年级学生
读不出或读不准的 的字词问题。
的要求。
词语;尽量做到有
感情的朗读文章。
教师巡回指导,将
共性问题板书。预
设板书:蚂蚱、似
的、啸、蚌 、谷
穗、倭瓜、水瓢。
教师明确注音,并
总结多音字和形似 ( 2)作者回忆了
字的现象。
童年时候“我”和
祖父在大花园的一
( 2 ) 用 简 洁 的 语 些有趣的事,表达
话说简单的概括出 等。
来。从这些趣事中 “ 我 ” 是 一 个 天
可以看出我和祖父 真、
是怎样的人。
调皮的孩子,祖父
2、指导学生朗读这 是 一 个 慈 爱 的 老
些趣事的文字,从 人,爱护我。
哪些方面体现祖父 1. 用轻快、活泼
和我的性格。课文 1、全文很多文字描 1、第 3--7 节中的 从总体上感受文章
一背,看谁背得快 背得好。
生动优美的语句。
作业布置
1、用 “ ABB”结构 按要求完成作业。 的词造句,要求语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三篇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三篇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三篇导读:本文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体味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所带来的感受2、结合自己的童年,反复朗读文章体现人的自由和天性的片段,并谈谈个人体会。

[辅助资料]:一、对女作家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的介绍。

二、1、[作家简介]: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

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

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

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

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

1942年1月22日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

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萧红,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中国才女作家萧红,她红颜薄命,被死神紧追不舍,年仅三十一岁便离开了苦难的人世。

她的一生如同白雪一样美丽纯洁,在寒风中零落成了泥土。

[作品介绍]《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沪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祖父和我教学目标:一、一般常态教学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浓浓的祖孙之情,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

二、口语交际训练目标:要求学生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语文基础积累目标: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四、阅读要突出的核心问题:通过阅读课文,感受童贞,体会亲情。

五、写作训练借鉴目标:1、学习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表现事物的方法。

2、学习文中描写方法,回忆过去,表现亲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印象深刻的事,今天我们学习《祖父和我》,看看作者萧红写了她童年时的哪些事。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全文。

2、作者主要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体验文本,感悟理解1、我家的大花园里有些什么?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是从颜色、形状等角度描写景物,这样能把景物写得更加生动更形象。

2、“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你认为这样比喻恰当吗?————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时美丽的样子3、根据“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再说一句话。

————例如:教师里边静悄悄的,写的写,想的想,专心致致。

4、祖父对我怎样?我是一个有着怎样个性的孩子?————祖父对我充满了“慈爱、宽容”,而我却是一个“天真、顽皮、对自然热爱”的孩子,学生圈划文中的语句。

四、朗读训练教师范读29、30节,学生散读,要求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小结:《祖父和我》描绘了童年时我和祖父之间的生活画卷,写出了浓浓的祖孙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作业布置1、摘抄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2、学习文中描写方法,选择一处自然景色,加以描写。

或者写写自己童年时的事情,写出与亲人之间的感情。

2《凡卡》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课前有效预习,能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沪教版六年级上《祖父和我》教学设计

沪教版六年级上《祖父和我》教学设计

沪教版六年级上《祖父和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3、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品读语句,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印象深刻的事。

请介绍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

(学生简介。

)2.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3.揭示课题。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萧红及其作品,老师适时补充。

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

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

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读后交流。

三.体验文本,感悟理解1.再读课文,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体会作者的天真烂漫、热爱自然)2.交流。

沪教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

沪教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
课堂小结
强调明确朗读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生动的语言||,感受文章中浓浓的祖孙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大花园和祖父的感情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紧密结合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速读课文
整理内容
1、我回忆了哪些趣事?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要求:
(1)给每个小节注上序号;圈画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词语;尽量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教师巡回指导||,将共性问题板书||。预设板书:蚂蚱、似的、啸、蚌、谷穗、倭瓜、水瓢||。
教师明确注音||,并总结多音字和形似字的现象||。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教师大屏幕提示||。
后这段文字是单纯地写景
还是另有含义呢?
提示:思考作者描写的这些动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合全文内容思考||。
2、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花园中美好的自然和自在的生存状态||,抒发了作者对亲情的赞美以及对美好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通过集体交流共同解决难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
读读背背
预设||,能找到相应的文字并用自己的话说简单的概括出来||。从这些趣事中可以看出我和祖父是怎样的人||。
2、指导学生朗读这些趣事的文字||,从哪些方面体现祖父和我的性格||。
1、跟祖父栽花、播种||,拔草、狗尾草事件、吃黄瓜、追蜻蜓、绑蚂蚱等||。
“我”是一个天真、
调皮的孩子||,祖父是一个慈爱的老人||,爱护我||。
《祖父和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调有感情的朗读有感染力的句子||。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六上《祖父和我》word教案

(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六上《祖父和我》word教案

祖父和我【教学目标】1.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

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

3.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学习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感受语言的生动、形象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祖孙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刚从童年走过来,一定有很多趣事让你们记忆犹新。

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述下你记忆中最有趣最深刻的一件事?(二)整体感知1.散读课文,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

(教师板书落实,加深印象)闪烁(shuò)蚌壳(bàng)谷穗(suì)倭瓜(wō)腻(nì)遮(zhē)2.在散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答:人物: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我”景:大花园事:童年和祖父在一起时的趣事(三)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划分段落。

①、(1-2):交待地点、人物。

人物祖父和我地点大花园事件童年时我和祖父在一起的事②(3—7):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我”家的“大花园”。

问: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我家的大花园,这花园里有些什么?答:有各种各样漂亮的不漂亮的小昆虫,有樱桃树、李子树与会“发光”的大榆树。

从颜色、形状等角度描写景物,把景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问:运用了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比喻,拟人。

分析:(4)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蜂子可爱的形象。

)(7)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啸”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吹榆树的声音很响,体现了树大叶密的特点。

“像蚌壳”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的画面,使人产生联想。

③(8—28):详写祖父和“我”之间温情、淳美的生动场景。

第一层(8-9):“我孩童时期学着祖父的样子劳作。

第二层(10-23):祖父教我辨别狗尾草和谷子的方法。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1沪教版五四制20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1沪教版五四制20

1 祖父和我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 能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圈划等方法,把握文中有感染力的语句,由此感受文中浓浓的亲情3、初步了解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作用4、引导学生用孩子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2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有家真好”,选择的都是和“家”有关的各类文章,本文是单元中的第一篇作者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将祖孙间浓浓的亲情表现得趣味盎然考虑到文章的可读性非常强,因此在设计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文中那童真的世界和温馨的亲情3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活动2【讲授】朗读二、朗读课文1.标上小节号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三、朗读指导1、提问:你从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快乐、自由)板书:感情基调2、圈划,并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3、朗读课文30小节,体会并读出作者所表达的向往自由的情感板书:朗读语气教师指导:尝试用不同的语气 (如轻快的、活泼的、舒缓的… )反复朗读,比较朗读时的不同感受,说说哪种语气更适合4、阅读第四页《朗读中的语调》,简单交流,并试读一下这几个句子板书:朗读语调小结:我们懂得了朗读需要注意感情基调、朗读语气、朗读语调活动3【活动】品读深入品读1.文中哪些画面最吸引你?你最喜欢哪些语段?找出来读读,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教师示例:老师也找了些句子段落,大家一起读一读,并说说写得好在什么地方?(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2)第7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四五岁小女孩眼中的大榆树例:来了风,这榆树先啸;——听觉,声音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视觉,形态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视觉,亮度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明确: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学法指导:说出比喻的作用时,应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点,并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来理解和说出它的表达效果现在请大家按以下的形式来在书上写一写这三句比喻句的表达作用:(多媒体出示)一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本体)的(特点)3. 以上述方法对圈划的语句作些批注,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和修辞方法的分析活动4【作业】作业1.圈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2.圈画出阅读过程中让你感到疑惑的部分,第二节课上共同商讨解决3.用“人(或实物)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样做的”的格式概括本文事例如:1、蜻蜓、蚂蚱、蜂子在园子里自由地活动2、榆树在不同的时候尽显风姿4、文章写了哪些事?怎样分段?5、我和祖父是怎样的人?。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祖父和我教学目标:一、一般常态教学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浓浓的祖孙之情,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

二、口语交际训练目标:要求学生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语文基础积累目标: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四、阅读要突出的核心问题:通过阅读课文,感受童贞,体会亲情。

五、写作训练借鉴目标:1、学习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表现事物的方法。

2、学习文中描写方法,回忆过去,表现亲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印象深刻的事,今天我们学习《祖父和我》,看看作者萧红写了她童年时的哪些事。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全文。

2、作者主要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体验文本,感悟理解1、我家的大花园里有些什么?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是从颜色、形状等角度描写景物,这样能把景物写得更加生动更形象。

2、“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你认为这样比喻恰当吗?————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时美丽的样子3、根据“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再说一句话。

————例如:教师里边静悄悄的,写的写,想的想,专心致致。

4、祖父对我怎样?我是一个有着怎样个性的孩子?————祖父对我充满了“慈爱、宽容”,而我却是一个“天真、顽皮、对自然热爱”的孩子,学生圈划文中的语句。

四、朗读训练教师范读29、30节,学生散读,要求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小结:《祖父和我》描绘了童年时我和祖父之间的生活画卷,写出了浓浓的祖孙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作业布置1、摘抄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2、学习文中描写方法,选择一处自然景色,加以描写。

或者写写自己童年时的事情,写出与亲人之间的感情。

2《凡卡》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课前有效预习,能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祖父和我教案4(六年级语文)nwnnHP

祖父和我教案4(六年级语文)nwnnHP

祖父和我教学目标:一、一般常态教学目标: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浓浓的祖孙之情,体会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

二、口语交际训练目标:要求学生正确清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语文基础积累目标: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四、阅读要突出的核心问题:通过阅读课文,感受童贞,体会亲情。

五、写作训练借鉴目标:1、学习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表现事物的方法。

2、学习文中描写方法,回忆过去,表现亲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印象深刻的事,今天我们学习《祖父和我》,看看作者萧红写了她童年时的哪些事。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全文。

2、作者主要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三、体验文本,感悟理解1、我家的大花园里有些什么?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是从颜色、形状等角度描写景物,这样能把景物写得更加生动更形象。

2、“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你认为这样比喻恰当吗?————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时美丽的样子3、根据“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再说一句话。

————例如:教师里边静悄悄的,写的写,想的想,专心致致。

4、祖父对我怎样?我是一个有着怎样个性的孩子?————祖父对我充满了“慈爱、宽容”,而我却是一个“天真、顽皮、对自然热爱”的孩子,学生圈划文中的语句。

四、朗读训练教师范读29、30节,学生散读,要求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小结:《祖父和我》描绘了童年时我和祖父之间的生活画卷,写出了浓浓的祖孙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作业布置1、摘抄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2、学习文中描写方法,选择一处自然景色,加以描写。

或者写写自己童年时的事情,写出与亲人之间的感情。

潮安县三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

潮安县三小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2沪教版五四制

1 祖父和我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

2.了解“我”自由、快乐的生活源自于祖父的爱.2学情分析预初学生刚刚开始初中的学习生活,必须要给他们以适应的时间,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想对作者写作意图、结构特点等问题并不适于落实,于是我试图把对课文的理解化入学生的朗读中,在激发他们不断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读”、“这样读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等,从而让他们自己感悟.3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本课重点。

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

活动2【活动】熟悉课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散读课文,要求:1.标上小节号。

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留待解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

活动3【讲授】理解课文1、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28年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等影响,1932曾参加宣传反满抗日活动,代表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达到了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感悟。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一(1-2)交待地点、人物、环境。

二(3-7)生动描写我家的大花园。

三(8-28)详写祖父和“我”之间温情、淳美的生活场景。

四(29-30)描写园里动植物自在的生存状态。

3、梳理了课文之后请在划线处填入适当的短语来形容“祖父”、“我”、“花园”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沪教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

沪教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

祖父和我教案
说明:这是该篇目教学过程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体味文章中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的结合表现童年生活的场景。

2.感受“我”自由、快乐的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祖孙情深的怀念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本课重点。

2.通过赏析重点段落与字词让学生体会“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是密不可分的。

3.通过赏析重点段落与字词让学生理解本文的主题不仅仅是“祖父对我的爱”,而是“浓浓的祖孙情”。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法
教学设计的亮点:本文是单元中的首选的篇目,其主题的深刻却不易被学生理解。

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即“童年趣事”入手,勾起学生们的共同回忆;通过朗读和品析关键段落和词句感受文字传达的孩子眼中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祖父对“我”的爱;通过讲述萧红的经历让学生们了解她之所以如此怀。

南丰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有家真好 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2 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上

南丰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有家真好 第1课《祖父和我》教案2 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语文上

1 祖父和我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

2.了解“我”自由、快乐的生活源自于祖父的爱。

2学情分析预初学生刚刚开始初中的学习生活,必须要给他们以适应的时间,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想对作者写作意图、结构特点等问题并不适于落实,于是我试图把对课文的理解化入学生的朗读中,在激发他们不断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读”、“这样读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等,从而让他们自己感悟。

3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本课重点.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由学生大多有和祖辈生活的经历,导入课文《祖父和我》,看看文中的“我”和祖父的一段生活经历。

活动2【活动】熟悉课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散读课文,要求:1.标上小节号。

2.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留待解决.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读音问题,教师协助(预初新生或许没有带字词典的习惯,需要教师协助解决).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

活动3【讲授】理解课文1、作者介绍: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28年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等影响,1932曾参加宣传反满抗日活动,代表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等,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以女性的目光一次次透视历史,达到了对历史、文明以及国民灵魂的感悟。

2、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一(1-2)交待地点、人物、环境。

二(3-7)生动描写我家的大花园。

三(8-28)详写祖父和“我”之间温情、淳美的生活场景。

四(29-30)描写园里动植物自在的生存状态。

3、梳理了课文之后请在划线处填入适当的短语来形容“祖父"、“我"、“花园”的特点,并说说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体味文章中作者描写的童年趣事所带来的感受2、结合自己的童年,反复朗读文章体现人的自由和天性的片段,并谈谈个人体会。

[辅助资料]:一、对女作家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的介绍。

二、1、[作家简介]: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

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

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

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和九龙。

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

1942年1月22日终于在最后这所临时医院里逝世。

这时,她只有三十一岁。

萧红,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中国才女作家萧红,她红颜薄命,被死神紧追不舍,年仅三十一岁便离开了苦难的人世。

她的一生如同白雪一样美丽纯洁,在寒风中零落成了泥土。

[作品介绍]《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

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

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有讽刺,也有幽默。

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论萧红的〈呼兰河传〉》)2、提供部分田园景色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堂形式]通过反复朗读,师生互动、探究、品味、感悟检查预习抽查文中的一些生字生词:谷穗、倭瓜、玩腻了、遮在脸上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刚从童年走过来,或许有很多有趣的事你们已经记的不太清晰了,但始终有些经历和感觉让我们记忆犹新。

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讲述一下你记忆中最有趣最深刻的一件事?这些事都给你留下了怎么的印记?有什么感受?对你现在有影响么?(回答,达成目标中的一部分,结合自己的童年谈谈感想)提供资料,或者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提供给大家。

了解相关情况后开始进入课堂的主体阶段——阅读体味、欣赏感悟阶段阅读体味1、齐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读全文。

分组交流读后感受,谈谈感想。

(合作学习)3、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童年的欢乐和情趣,写出了浓浓的亲情,更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

让学生感悟出这一点后,从文章中找出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再反复朗读,细细体味。

欣赏感悟1、在进行完阅读体味后,大家展开探究性的互动探讨。

方式如下:A、文章中非常有特色的句子拿出来探究。

a、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b、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地就和一个萧毛球似的不动了。

(作者的观察是否和细致?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来?)c、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作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d、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

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B、文章中或许有同学们不认同的地方,也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大家讨论,毕竟我们和作者生活的年代相隔比较久远,虽然有过相似的经历,或许我们也有我们的不同的经历经验和感受。

可以提出疑问或者疑义。

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空间和阅读空间,可以做比较阅读和拓展式的阅读,提供相关资料。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罗大佑的歌曲《童年》及其相关的诗选等。

推荐作业(自主选择两道题目,带“★”号为必作题)一、积累字词句(词语不少于5个、句子不少于2个) ★二、写一则日记,回忆你的童年并且探讨一下——童年对一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你觉得你的童年快乐吗?你是个快乐的人吗?三、根据你了解的资料为萧红作传——《萧红小传》四、阅读萧红的其他作品五、摘抄精彩语段篇二知识与技能:1、正确清楚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

2、学习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语调、重音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思。

2.了解“我”自由、快乐的生活源自于祖父的爱。

3、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朗读培养品味重点语句的意识。

2.了解“我”自由、快乐的生活源自于祖父的爱。

3、感受文章中浓浓的祖孙情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

重点1、作者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2、感受浓浓的祖孙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难点1、作者从色彩,形状等角度观察事物2、感受浓浓的祖孙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印象深刻的事,今天我们学习《祖父和我》,一起走进萧红童年时的那些事……作者简介:1911 年6 月2 日(农历五月初六),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

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

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

1919年8 月母亲病故。

幼年时一直和祖父生活,无忧无虑,代表作《呼兰河传》就是回忆那时生活的。

萧红原名张乃莹,她的名字就是由祖父起的,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

这里面的后花园,也就是后来出现在《呼兰河传》里面的大花园,一个拥有她很多记忆的地方。

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她在上学的时候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曾多次得奖。

大文学家鲁迅对她的影响很大,她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一些记叙她童年趣事的小说,十分有趣。

她被誉为“30 年代的文学洛神”作家茅盾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一、走进文本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以默读。

读的时候顺手给每一段落标上序号。

(认真仔细的读课文,找出拿不准的字词,或者你认为应该重点掌握的字词,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蚂蚱蚌壳啸种zhǒng zhòng 谷穗倭瓜水瓢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二、再次走进文本,细细品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美的语段,或者最感动你的语段。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选出最经典的推荐给大家,我们一起研读。

1、讲解写作特点,找出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等等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快乐、自由等。

有感情地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给予充分的朗读时间)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

3、30 自然段中“愿意……愿意……”“愿意……愿意……若不愿意……”的句式。

(请同学们造句)植物是自由生长的,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怀念。

4、学生对大花园的理解——生机勃勃、自由自在、美丽……这样美好的环境从何而来?请大家再读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他们把美好的大花园和慈爱的祖父联系起来,让他们领悟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都是祖父营造的啊(“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是祖父日复一日地维系着这个园子;我调皮、胡闹,祖父都不责备我;祖父对我并非放任自流,他也会适时教我知识等等)通过指导朗读,体会我与祖父的深情,了解“我”自由、快乐“我”之所以喜欢大花园并不仅仅因为那里的生活源自于祖父的爱。

美丽、生机勃勃,更因为那里有“我”最为喜爱、怀念的祖父。

因此我想在学生了解到“我”对大花园喜爱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这样美好的环境是疼爱“我”的祖父为“我”营造的,是因为祖父的爱才有了这片自由的天地。

在激发他们不断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会这么读”“这样读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等,从而让他们自己感悟。

分析祖父和我的形象,通过哪些词语来表现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2 段。

比较阅读:“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句式,用到了很多表现色彩的词语。

三、走出文本,畅谈童年趣事。

同学们,你们刚从童年走过来,或许有很多有趣的事你们已经记的不太清晰了,但始终有些经历和感觉让我们记忆犹新。

哪位同学起来给大家讲述一下你记忆中与亲人间最有趣最深刻或者是最感人的一件事?这些事都给你留下了怎么的印记?有什么感受?对你现在有影响吗?品析文章《我要个疼爱我的妈妈》,小组合作学习。

现在的孩子童年生活也可谓丰富,学弹琴、学画画……与课文中的小女孩相比,你更愿意选择拥有怎样的童年生活?为什么?四、作业:写一篇短文《童年的温情》,字数不限,题材不限。

附板书设计祖父和我萧红我:活泼、快乐、自由祖父:慈祥后花园:美丽、有生机。

篇三教学目标: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能准确、清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祖孙情和作者向往自由的情感。

[设计说明]: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要善于运用朗读促说话、朗读促写作、朗读促理解及朗读促感悟。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本课重点。

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设计说明]:学生在读到大花园的美景时,往往把那里的美丽、生机勃勃和祖父隔离开来。

因此在学生了解“我”对大花园喜爱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感受这样美好的环境是疼爱“我”的祖父为“我”营造的,是因为祖父的爱才有了这片自由的天地,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凝聚着温情的字眼,有家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