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道德在两难选择中得到升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道德在两难选择中得到升华 [转载]

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而当今社会里,道德与法制、理想与现实、利益和操守等诸多冲突,不仅激发与涤荡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更错综复杂地影响着人们的判断、选择、舆论和行为,也为当代学校德育设置了难题。为此,如何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在教学中设置两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内心价值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思考、辨别、选择,以达到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提高心理、道德水平,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感得到升华。

一、两难问题的价值导向要注重多元并存

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品德教学更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内容公布,也就意味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应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公民个人价值层面,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价值观的多元就应该让主流价值观教育在品社课中,逐步通过两难问题的价值比较,引导学生去自觉接受,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信仰选择,在道德教育实践中进行自我价值观的定向,所以两难问题的价值导向要注重多元并存,需要教师正确把握品社课的价值导向原则,在两难问题案例讨论总结的环节,要引导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多元价值并存的合理性和导向性,理解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

如教学《社会呼唤诚信》(人教版下同五上)“诚信是金”这一教学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故事:“小丽的烦恼”,大意是在中心校作文比赛中,我班派出的代表小明得了第一名,但我发现,他的作文是抄一本《作文大全》里的,如果我告诉学校,我们班就没有第一名了,大家都会恨我,说我是叛徒,如果我知而不报就是不诚实的人,我该怎么办?同学们,假设你就是小丽,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发言)他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在四人小组内针对以上问题纷纷发表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最后我总结后让学生明白了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诚信都会利大于弊,在诚信、荣誉、利益等层面中,理解诚信是为人之本的道理,这种价值导向应该对他们面临真实的诚信两难选择有好处。

二、两难问题的情境设置要贴近学生实际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两难问题是小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根据道德两难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两难问题情景时,必须贴近学生实际,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设计的情景必须是真实的、可信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教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家人的爱》,若设计

父母是否可以偷看孩子日记的两难问题,就不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不是真实的,而对三年级下册《家人的爱》,设计同样的问题,对于已经要求写日记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就知道什么是秘密了,这时让学生进行讨论才有意义,学生比较理解其中的道德冲突。二是设计的情景必须包括两条简单的道德规范,并且只包括两条简单的道德规范。有些问题确实属于两难问题,但冲突双方不是或者不完全是道德规范,因而不属于道德两难问题。有些道德冲突情景异常复杂,涉及三种或更多的道德规范。这已超出两难问题。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不适合用过于复杂的道德冲突。尽量采用比较简单的情景设计。但对于高段的小学生来说,有时候可以适当采取这种复杂的情况,从而引起他们更深刻的思考。三是“道德两难”案例的情境设置必须具有开放性“基础”课道德两难案例的情境设置,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前提条件。只有围绕道德两难案例的问题系统完整地体现对道德冲突多方面的考察,并且这些情境容纳品社课的价值引导性,才可能实现道德两难案例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三下)时,我设计“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设置的情境问题:海因茨该偷药吗?为什么应该或者不该?假定要死的是一个陌生人,海因茨应该为陌生人偷药吗?为什么人们应该尽其所能搭救别人的生命?不论用什么方式都行?为什么人们一般都应该尽其所能避免犯法,不论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如此?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具有开放性的讨论空间,只有如此才可能在充分的讨论基础上实现价值观引导。

三、两难问题的运用方式要根据需要选择

两难问题的运用方式有多种多样,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提高课堂实效。

1.采用讨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感悟。

对设置“两难问题”,在教学时先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失衡,然后学生采用推理方式,寻求较高层次的认知平衡,再将自己的判断用于实践的过程。因此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可完成这过程。小组讨论能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能放开思想顾虑,无拘无束地与别人讨论、交流。这样能激发每一位学生思索,寻求较高层次的认知平衡,从而得到感悟,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如教学上例《诚信是金》这一教学环节,设计的“小丽的烦恼”故事,小丽到底该不该报告,是不是一个不讲诚信的孩子呢?我引导学生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讨论,并且老师在针对学生疑惑的地方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在小结的时候说:“我们说诚实能使我们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谊。诚实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诚实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的重要品质和资源;诚实能使社会生活更加和谐。只有社会成员都以诚相待,才能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

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健康。”那么通过这样实在的例子,学生就明白了以后应该如何处理这样的事情。

2.模拟表演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根据“两难问题”设计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让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和发展。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如教学《诚信是金》一课,我设计了“面对癌症晚期的病人,接诊医生该不该将实情告诉病人?”的模拟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接诊医生”和“晚期患者”,分派角色让学生自己体会,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医生与病人各自角色的情绪、心理活动的变化。表演中,“病人”表现出在病危时的意志消沉和欲问寻诊断结果时急切、害怕的沉重心理;“医生”则表现出在职业道德与善意美德间抉择时的犹豫心理。当学生处在两种道德思想间矛盾纠缠时,人与人之间的真和善就自然而然的烙印于心中了。

3 .组织辩论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辨。

“辩论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在两难问题时,采取辩论方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并勇敢地、诚恳地面对对方的新观点、新见解,从而延伸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更深刻的、更广泛的思考。如教学《学会拒绝》(六上),我设计了辩论题“好朋友在考试遇到难题时要我给他答案,我该不该给?”,分男女双方让同学们辩论中,通过同学们的激烈辩论,同学们认识到自己应该学会拒绝,同时也理解到好朋友不是给不给答案问题,而是应该在考后给予帮助问题,提升了学生对道德的认知。

总之,在教学中,学生要不断对“两难问题”进行探讨,在问题的设置和引导上要注意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的结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展开思维,运用已有观点和生活经验,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判断、推理活动,以求解决问题。科学合理地运用“两难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