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细则.doc

合集下载

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电流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电流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

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电流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发布时间:2023-02-03T07:34:06.64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9月第18期作者:高岭[导读]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电力领域的改革。

高岭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着电力领域的改革。

当下,随着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为了能够确保整个高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就需要电力工作者及时的做好高压电力电缆的监测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仍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导致高压电力电缆产生故障。

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加强对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电流的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电流主要故障及原因;其次探讨了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电流在线监测故障诊断技术。

关键词:高压电力电缆;护层电流;在线监测;故障诊断1 高压电力电缆的故障问题1.1电缆质量不过关统计线缆出现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发现出现问题的线缆通常由于线缆自身的质量存在缺陷,而存在质量问题的线缆投入使用后则给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结合电缆运行的外界环境来看,高压电缆通常暴露在室外,而室外环境通常有着强烈的日照和温度差,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给线缆外部的绝缘层带来极大的破坏,而温度的强烈变化也会导致绝缘橡胶层加速老化开裂,其绝缘能力也随之大大下降。

1.2负荷过载当前工业用电和民用用电的用电需求都逐渐地增加,而电力运输的电缆材质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电缆材质,同时电缆铺设覆盖面积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输电过程中,线缆的运行处于过载情况,导致输电效率大打折扣,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也给电力系统的运行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1.3施工不规范在进行高压线缆铺设过程中,高压线缆施工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高度精密性的工作。

因此对于高压线缆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并且做好施工规范管理,以此来保证电缆运行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

电缆接地有何安全规定(3篇)

电缆接地有何安全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电缆接地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人身安全。

正确的电缆接地不仅可以有效防止雷电、操作过电压等对电缆的损害,还可以降低故障发生时的故障电流,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下是关于电缆接地的一些安全规定。

二、电缆接地原则1. 电缆接地应遵循“先接后装、先装后接”的原则,即先完成接地工作,再进行电缆安装。

2. 电缆接地应保证接地电阻符合规定,以降低接地电流,确保接地效果。

3. 电缆接地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接地材料和接地装置。

4. 电缆接地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接地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三、电缆接地方式1. 电缆接地方式分为直接接地和经保护器接地。

(1)直接接地:将电缆金属护套、铠装层等直接接地,适用于电压等级较低、线路较短的电缆。

(2)经保护器接地:将电缆金属护套、铠装层等通过接地保护器接地,适用于电压等级较高、线路较长的电缆。

2. 单芯电缆接地方式: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应至少有一点直接接地,其余部分可通过接地保护器接地。

3. 三芯电缆接地方式:三芯电缆的金属护套、铠装层等应在电缆线路两端直接接地。

四、电缆接地安全规定1. 接地电阻(1)直接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2)经保护器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2. 接地线截面(1)接地线截面应满足接地电流的要求,一般不应小于接地电阻的1/20。

(2)接地线截面应满足接地装置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要求。

3. 接地装置(1)接地装置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接地材料和接地装置。

(2)接地装置应安装牢固,确保接地效果。

4. 接地检查(1)接地检查应定期进行,一般每年不少于1次。

(2)接地检查应包括接地电阻、接地线截面、接地装置等方面。

5. 接地保护(1)接地保护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接地保护器。

(2)接地保护器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保护器处于良好状态。

6. 接地标识(1)接地装置应设置明显的接地标识。

(2)接地标识应清晰、醒目,便于检查、维护。

110kV电缆线路护层接地方式及保护

110kV电缆线路护层接地方式及保护

110kV电缆线路护层接地方式及保护发布时间:2021-12-15T01:29:42.638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20期作者:史庆岩[导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与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电力系统整体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促使整个电网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与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电力系统整体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促使整个电网架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为了满足发展需要,我国整体的电网行业加大了对110kV电缆线路的投入。

但是当过电压在击穿110kV电缆外护层的绝缘部分之后,便会造成110kV电缆金属护层多个位置上出现故障问题,进而使得环流及热损耗增强,甚至会使得110kV电力电缆无法得到正常工作,并会对其使用年限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在故障出现之后,无法通过测寻、修复来进行解决,更无法通过停电检修来进行解决,因此需要做好护层保护工作。

本文先分析了常见护层的接地方式,然后对其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关键词:110kV;电缆线路;护层;接地方式;保护1常见护层的接地方式1.1单端接地单端接地是最为常见的护层接地方式,通常是在电缆线路大于500米的时候采用的一种接地方式。

这种方式接地的时候通常采用电缆金属护套在终端位置由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则经过非线性电阻保护器间接接地的连接方式。

在这种接地方式中,由于金属保护套的其他部位对地绝缘,所以在这样的方式中护套和地构不成完整地回路,也就影响不了电缆正常工程的使用。

1.2交叉互联交叉互联接地的方式也是比较常见的护层接地方式。

利用此方法进行护层接地,一般需要将电缆线分成若干个大段,而且每个大段原则上需要分成长度相当的三个小段,每个小段直接用绝缘接头的方式进行连接。

在绝缘接头处金属护套的三项之间要用同轴电缆经过接连地箱的连接片进行换位连接。

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分析

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分析

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分析摘要:为切实提升高压电缆运行质量及安全,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满足用户的基本电力能源使用需求。

本文将对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进行分析与研讨,本文首先对电缆铠装接地技术规范进行阐述,其次对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进行分析,最后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本文论点进行再次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引言:220KV高压电缆具有输电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220KV高压电缆的安全运行关系着电网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高压电缆进行定期检查。

因此,对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进行显得尤为重要。

1、电缆铠装接地技术规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的绝缘被损坏时,可能出现漏电现象,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漏电,将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进行连接,被称为保护接地。

接地技术标准: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以及局部接地装置,都需要与主接地极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接地网。

主接地极需要使用抗腐蚀的钢板构建,面积不得少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得低于5mm。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需要与所有的辅助接地母线相连。

需要使用断面不低于50mm2的裸铜线、断面不低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是断面不低于100mm2的镀锌扁钢。

以110KV电缆保护层接地技术规范为例:环境温度-45℃-55℃,海拔不得高于4500mm。

电源频率:58-62Hz,外部环境中不能存在含化学腐蚀性气体、蒸汽以及具有爆炸性质的尘埃。

工频电压不得高于保护器正常运行电压,针对间隙产品,安装点的工频电压的升高范围也不能高于保护器的额定电压。

现阶段常用的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方式共有3种,可用于220KV、110KV、35KV、10KV、6KV、0.4KV等不同高压等级电缆之中,特点分述如下:(1)单端接地。

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要求(第二版)doc

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要求(第二版)doc

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要求1、设备布置情况所有监测单元安置于110-220kV杆塔或中间接头工井内高压电缆上,工控机服务器安装在需方指定控制室内,软件安装在工控机上和需方指定电脑上。

2、应遵循的技术标准2.1 合同中所有设备、备品备件,包括卖方自其他单位获得的所有附件和设备,除本规范书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投标人如果采用自己的标准或规范,必须向买方提供中文或英文复印件并经买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但不能低于DL、GB和IEC的有关规定。

2.2 执行的标准(产品应满足以下规范及标准,但不仅限于以下规范及标准。

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2887-89 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T 9361-1988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DL/T 720-200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GB/T17626.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IEC60870-5-103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3、运行环境条件3.1海拔高度: ≤1000 m3.2环境温度运行温度: -15 o C~+55 o C最大日温差: 20o C保证精度温度:-5 o C~+50 o C3.3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小于80%日平均值: 小于95%月平均值: 小于90%3.4电源与抗干扰3.4.1电源监测装置供电要求利用特制CT从运行中的110kV或220kV电缆上感应电压,通过整流、滤波、稳压等后续电路处理后,提供给电子电路所必需的电源,要求监测设备低功耗运行,最小启动和运行的电缆负荷电流不大于40A。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原理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原理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原理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原理是指在电缆线路中,通过测量外护套接地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缆是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的一种检测方法。

当电缆线路正常运行时,电缆外护套接地电流为零或很小。

然而,当电缆线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如电缆外护套破损、接地不良或绝缘损坏等,就会导致外护套接地电流增大。

因此,通过测量外护套接地电流的大小,可以判断电缆是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

测量外护套接地电流的方法通常采用钳形电流表或专用的外护套接地电流测试仪进行。

这些仪器可以直接夹在外护套上,测量接地电流的大小。

通过定期检测外护套接地电流,可以及时发现电缆线路中的潜在故障或异常情况,从而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保证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

总结来说,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原理是通过测量外护套接地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缆是否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的一种检测方法。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细则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细则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细则1 检测条件1.1 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检测均在良好大气条件下进行,且检测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

a)检测温度不宜低于5ºC;b)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若在室外不应在有雷、雨、雾、雪的环境下进行检测;1.2 待测设备要求a)待测设备处于运行状态;b)接地点位置满足测试人员带电安全距离要求,测试人员应能顺利到达测试部位开展检测。

1.3 人员要求进行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带电检测的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a)了解高压电缆设备(电缆接头、终端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b)熟悉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的基本原理;c)了解钳形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钳形电流表的操作方法;d)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e)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

1.4 安全要求a)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b)带电检测工作不得少于两人。

检测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检测前,检测负责人应向全体检测人员详细布置安全注意事项;c)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该项工作,风力大于5级时,不宜进行该项工作;d)检测时应与设备带电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e)进行检测时,要防止误碰误动设备。

1.5 仪器要求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带电检测工作一般采用钳型电流表。

主要技术指标a)检测电流范围:0A~500A。

b)分辨率:不大于0.2A。

功能要求a)钳型电流表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测量结果重复性好;b)应具备多量程交流电流档;c)钳型电流表钳头开口直径应大于接地线直径。

2 检测准备a)检测前,应了解被试设备型号、制造厂家、安装日期等信息,掌握被试设备运行状况、历史缺陷以及家族性缺陷等信息,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b)配备与检测工作相符的图纸、上次检测的记录、标准作业卡。

电缆外护套破损定位技术

电缆外护套破损定位技术

2 接地环流在 线监测参考标 准
当电缆 负荷 电流相对 稳 定 时 ,若 接 地环 流采 集
数据在一定时间内出现上升 ,并随时间推移存在继
1 接地环流在 线监测 系统构建
续 上升 的趋 势或 保持 相对 高 数据 趋势 时 ,则该 监 测
大 庆 油 田供 电公 司 于 2 0 1 4 年 开 发 并 安 装 应 用 电缆存在护层破损的可能性 ;若接地环流采集数据 了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系统 ,其主要 由在线 由长期相 对 较高 的数 据逐 渐 降低 ,则 该监 测 电缆 存 取 能 模块 、接地线 电流测 量互 感器 、测 量 单元 、数 在 护层 多点 破损 的可 能性 。 据 通 讯 网络 、后 台 服务 器 、客 户 端 软 件 等 部 分 组 当 电缆 负荷 电流相 对稳 定 时 ,若 电缆接 地环 流 成。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架构 ,功能模块间采用高 采 集 数 据保 持在 电缆 实 时 负荷 电流 的 5 %以下 ,则 内聚低耦 合方 式 连接 ,便 于功 能 和硬件 的扩充 。系 电缆护层绝缘状态 良好 ;若电缆接地环流处于电缆
( 跨 步 电压 法 ) 。 3 5 k V杏 二 十 四线 电 缆 型 号 为 Y J L V一2 6 / 3 5—
NT精确 定 点 两部 分 组成 ,MF M1 0测 量 系统 可 以 同时检 测 、预 定位 电缆 防护 层 的损伤 ,E S G NT
对 电缆 外 防护层 损 伤进 行 精 确 定位 。安 装在 电缆 护套 接 地 线上 的数据 采 集 电流 互感 器 , 实时测 试 护 套接 地 环 流 ,从 而掌握 金 属 护套 接 地 环 流 的 变化状 况 。接 地 环 流在 线监 测 系统 和 电缆 外护

电缆线路护层试验

电缆线路护层试验

总感应电压的向量和为零 不可能产生环形电流
感应电压最高值小于50V
110kV单芯电缆护层保护
护层接地及保护方式
护层交叉互联的作用:
交叉 互联 箱
通过交叉互联箱换位 —— 限制护层感应电压小于50V
两端直接接地 —— 环流很小 不受电缆线路长度限制 —— 可装多个绝缘接头满足要求 装设护层保护器 —— 有效限制雷电及操作过电压
3.外护套绝缘是金属护套与加强带良好的防 腐层,一旦外护套绝缘性能受到破坏时, 故障点将有电流的流进或流出,而产生交 流腐蚀,则损坏金属护套。 4.具有良好绝缘的外护套,还有防止化学腐 蚀的作用。运行中的电缆外护套,通过对 其绝缘性能的测量,还可以验证电缆是否 受到外力破坏。

综上所述,必须通过试验,来确认外护套 绝缘性能是否完好,以保证电缆线路安全运 行。
110kV单芯电缆护层保护
护层保护原理
单芯电缆-----按照经济合理的原 则采用不同的接地方式 (110kV及以上) • 因为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护层的关系,可看作一个 单匝变压器。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 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 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 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 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
• 金属护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 50%--95%,使金属护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 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 此建议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仅在个别情况使用,护 层<10V或者电缆很短,功率很小的情况下)
需单端接地!
110kV单芯电缆护层保护
护层保护原理
高压单芯电缆护层过电压保护的原理和方式

GB50169-92接地标准

GB50169-92接地标准

GB50169-92接地标准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grounding connection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送审稿)××××—××—××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GB×××××-××××代替GB50169-92目次前言 (ⅱ)1总则 (1)2术语和定义 (2)3电气装置的接地 (4)3.1一般规定 (4)3.2接地装置的选择 (5)3.3接地装置的敷设 (7)3.4接地体(线)的连接 (9)3.5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 (10)3.6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 (11)3.7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 (11)3.8调度楼、通信站和微波站二次系统的接地 (12)3.9电力电缆终端金属护层的接地 (13)3.10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 (14)3.11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 (14)4工程交接验收 (16)本规范用词说明………………………………………………………………………………………………17ii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一~二○○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在《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992的基础上修订的。

该规范发布实施已有十多年了,规范中所规定的不少条款,与实际有较大的出入,因此,需要对本规范进行修订。

输电设备状态检测技术方案

输电设备状态检测技术方案

电力设备运维检测服务技术方案 2014-101. 前言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网在规模、电压等级、可靠性和耐久性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引入大量新的输电设备与技术,为了适应这些新的输电设备和技术及日益增长的供电可靠性要求,传统的检测方法和检修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输电网络日常维护的需求,弊病日渐体现。

状态检修时根据设备运行状态,采用危险点预控、设备状态评价、带电作业等管理和技术手段,使得输电网设备停电次数、时间和人员配置大幅度降低,使得检修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提高了检修的效率,确保了设备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近年来随着在线绝缘状态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于110kV 变电站主设备的带电绝缘状态检测上,如局部放电在线检测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SF6 气体泄漏成像技术、X 光探伤技术等,对及时发现设备内部存在的绝缘缺陷和隐患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可靠稳定运行。

2. 油浸式高压电力变压器带电检测技术内容2.1 油浸式高压电力变压器油化检测油浸式变压器长期运行,绝缘油不可避免地逐渐劣化,因此油化检测结果是最直接反映变压器运行状况的参考标准。

油化检测按GBT 14542-2005 运行变压器油管理导则要求执行。

2.2 油浸式高压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由于绝缘材料的性质不同,加上设计或制造上的原因以及绝缘部分存在气泡及杂志等因素,造成了绝缘结构中电场分布不均匀,甚至在局部区域电场过于集中,极易产生局部放电,因电场集中易发生局放的几种典型位置为:●引线部分●端部绝缘结构部分●突出的金属电极●杂质和气泡变压器的机械损伤、线圈变形、绝缘损伤及导电回路接触不良等内部故障,最终也将以放电性故障或过热性故障的形式表现出来。

电气绝缘的破坏或局部老化,多数是从局部放电开始的,它的危害性突出表现在使绝缘寿命迅速降低,最终影响安全运行。

也就是说,一台内部存在缺陷的油浸式高压电力变压器,尽管它可能通过了所有的出厂和验收绝缘试验(如外施工频耐压、感应耐压、雷电冲击试验等)。

接地电流监测在高压电缆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接地电流监测在高压电缆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接地电流监测在高压电缆在线监测中的应用杨宇峰;孙满法;尤灵伟【摘要】介绍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在高压电缆在线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对高压电缆有着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开发的新思路.【期刊名称】《电力安全技术》【年(卷),期】2015(017)009【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作者】杨宇峰;孙满法;尤灵伟【作者单位】杭州交联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1;杭州交联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1;杭州交联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1【正文语种】中文0 前言交联聚乙烯电缆因其性能优良、施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载流量大、耐热性能好等特点,取代了传统的油纸绝缘电缆,在配电网、输电线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005年后,全国电网再未投运过新的充油电缆线路,交联聚乙烯电缆已构成城市供电和主网架的重要环节。

相比架空线路,因交联聚乙烯电缆敷设的隐蔽性,其运行性能状况及缺陷等现象难以被直观发现。

为全面动态把握电缆运行状况和缺陷,国内外专家已对电缆在线监测研究了20多年,并研发了多种电缆在线监测系统。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在正常环境中的使用寿命为20~30年,然而由于电缆一般都敷设在电缆沟中或直埋于地下,敷设环境及使用状态会极大地影响电缆寿命。

一旦地下电缆发生故障,将带来很大损失。

高压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系统可随时对电缆绝缘的老化状态进行监视,对电力电缆的可靠运行、减少停电次数、实现状态检修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电缆的劣化机理及在线监测方法电缆绝缘材料的劣化主要有热劣化、电气劣化及化学性劣化等几种类型。

(1) 热劣化主要是指电缆在承载负荷电流时,在导体自身电阻损耗发热、电缆绝缘部分泄漏电流损耗发热等过程中引起的交联聚乙烯材料劣化。

(2) 电气劣化主要有电树枝劣化和水树枝劣化。

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

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1KV及以下为低压电缆;1KV~10KV为中压电缆;10KV~35KV为高压电缆;35~220KV为特高压电缆。

其中高压电缆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1KV=1000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的主干道。

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导体、绝缘、内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

当然,铠装高压电缆主要用于地埋,可以抵抗地面上高强度的压迫,同时可防止其他外力损坏。

下面小编来讲解一下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测量1.1试验目的初步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老化,检查耐压试验后电缆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

绝缘电阻下降表示绝缘受潮或发生老化、劣化,可能导致电缆击穿和烧毁。

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

1.2测量方法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屏蔽(金属护套)、铠装层一起接地。

采用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mA)。

0.6/1kV电缆测量电压1000V。

0.6/1kV以上电缆测量电压2500V。

6/6kV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对110kV及以上电缆而言,使用5000V或10000V的电动兆欧表,电动兆欧表最好带自放电功能。

每次换接线时带绝缘手套,每相试验结束后应充分接地放电。

1.3试验周期交接试验新作终端或接头后1.4注意问题兆欧表“L”端引线和“E”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充分放电,时间约2-3分钟。

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

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接触。

如果电缆接头表面泄漏电流较大,可采用屏蔽措施,屏蔽线接于兆欧表“G”端。

1.5主绝缘绝缘电阻值要求交接:耐压试验前后进行,绝缘电阻无明显变化。

预试:大于1000MΩ电缆主绝缘绝缘电阻值参考标准注:表中所列数值均为换算到长度为1km时的绝缘电阻值。

换算公式R算=R测量/L,L为被测电缆长度。

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

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

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曾懿辉;刘高;罗向源;王道龙【摘要】本文从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两方面介绍了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系统综合应用了多种技术,实现了大电流及温度的采样、GPRS数据传输、SQL server数据存储、Web数据展示及阈值报警等功能。

系统的成功研制为电力部门提供了全新的、高效的、稳定的、低成本的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监测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The paper introduces composition and principle of ground current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of high voltage cable metal sheath from hardware structure and software design. The system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techniques to achieve Large current sampling and Temperature sampling, GPRS data transfer, SQL server data storage, Web data display and threshold alarm function. The system has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it provides a new, efficient, stable, low-cost method for cable metal sheath ground current monitoring, the system has good prospects of application.【期刊名称】《计算机系统应用》【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5页(P51-54,83)【关键词】电力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阈值报警【作者】曾懿辉;刘高;罗向源;王道龙【作者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佛山528000;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佛山528000;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佛山528000;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佛山 528000【正文语种】中文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是表征高压电缆外绝缘状况的重要参数之一.现阶段引起电缆接地电流值异常的主要因素有:外力破坏、交叉互联系统接错线、接地线被盗、白蚁咬蚀、化学物品侵蚀等.接地电流值异常易造成电缆局部温度升高,加速电缆绝缘的热老化,影响电缆线路的载流量,增加线路运行损耗,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高压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而停止供电[1].因此,监测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高压电缆运行环境中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监测手段逐渐无法满足电力电缆的运行需求,亟待引入新的手段加强对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的监测.本文设计一套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为供电部门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的接地电流监测方法.本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在线监测终端,由数据采样单元和DTU(Data Transfer unit)数据传输单元组成.数据采样单元主要功能是进行电缆线路负荷电流采样,电缆线路金属护层接地电流采样,电缆终端尾管处温度以及环境温湿度采样,并将采样数据通过串口进行传输.DTU(Data Transfer unit)数据传输单元,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2].2)数据监控服务器,主要用于各在线监测终端的综合管理,如轮询各在线监测终端的工作状态,定时向在线监测终端发送采样指令,接收并储存各监控点传回的采样数据.3)采用B/S架构为用户提供实时数据展示、历史数据查询、接地电流波动图绘制等功能.系统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次在线监测终端在线监测终端由悬浮式电磁感应取能装置、电缆终端尾管温度监测传感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负荷电流与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采样模块、DTU数据传输单元以及MCU组成.硬件组成原理图如图2所示.3.1 悬浮式电磁感应取能装置悬浮式电磁感应取能装置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装置通过取能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由铁磁式互感器从高压电缆上感应得到交流电能,然后经过整流、滤波、稳压后,输出稳定的5V直流电压,为在线终端提供工作用直流电源,功率25W,取能装置启动所需的高压电缆最低负荷电流为40A.3.2 大电流采样转换电路负荷电流及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负荷电流的采样CT变比为1000A:5A,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的采样CT变比为350A:5A.通过采样CT将实际电流转换成最大幅值不超过5A的标准信号,然后再利用采样电路中的5A/2.5mA的CT,将最大幅值不超过5A的电流转变为mA级小电流,接着通过一个小阻值的采样电阻将其转换为与实际电流成正比的模拟交流电压信号,最后经整流滤波转换成与实际电流幅值成正比的直流电压信号送入单片机的AD转换模块.另外增加保护电路防止大电流的冲击.3.3 电缆终端尾管处温度及环境温湿度采样当电缆终端铜制尾管处的封铅工艺未达标或接地线耳接触电阻过大时,即使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值处于正常范围内,也可引起电缆终端尾管处异常发热.因此,系统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3]监测电缆终端尾管处温度,采用SHT11监测环境温度[4]作为温度超限预警的参考值.DS18B20的分辨率为0.5℃且具有防水、防潮、耐高温、体积小等特点.DS18B20与MCU的连接图如图5所示.SHT11的分辨率为0.1℃和0.1%RH且具有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SHT11与MCU的连接图如图6所示.3.4 DTU远程数据传输单元DTU是专门用于将串口数据转换为IP数据或将IP数据转换为串口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传送的无线终端设备.设备采用低功耗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内嵌标准TCP/IP协议栈,支持域名或IP地址访问中心,采用5V~35V电压,供电电源适应性更宽.MCU与DTU串口连接图如图7所示.3.5 MCU微处理单元MCU选用MSP430F147,MSP430系列单片机具有如下特点:1)低电源电压范围,1.8~3.6V.2)超低功耗,拥有5种低功耗模式.3)处理能力强大,具有16位RISC结构,有七种寻址方式和27条内核指令以及非常多的模拟指令,且自带硬件乘法器.4)拥有丰富的片内外设资源,能有效节约PCB空间,同时也能降低设计的成本,提高了硬件系统的可靠性[5].MSP430F 147的工作电路如图8所示.4.1 监测终端的下位机程序设计本文采用 IAR公司的集成开发环境 IAR Embedded Workbench嵌入式工作平台及调试器C-SPY进行下位机程序开发.监测终端的主要功能对电缆负荷电流及金属护层接地电流进行数据采样和数据发送.监测终端上电开始工作,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初始化串口通信、ADC、定时器、中断使能等.然后进行系统自检并通过DTU 向上位机发送检测结果及终端上线信息.接着监测终端进入“待命状态”,等待来自上位机的“工作指令”,当终端接收到“工作指令”之后依次采样电缆负荷电流以及三相金属护层接地电流、三相电缆终端尾管处温度、环境温湿度.最后通过串口将采样数据发送至DTU,DTU接收到串口数据之后立即将其封装在TCP包里通过APN网络发送至上位机.监测终端下位机工作流程图如图9所示.4.2 上位机在线监测终端管理程序的设计本文采用VB6.0开发上位机程序,程序通过引用了DTU厂家提供的通讯驱动链接库来实现同下位机的通讯功能.通讯驱动链接库包含了与DTU通讯所需要的全部API函数,如服务的启动与停止、数据的发送与接收等.上位机程序的主要功能有:1)刷新下位机的工作状态,以接收下位机检测报告和DTU心跳包的方式更新终端列表中的下位机工作状态.2)接收、储存下位机采样数据,首先由上位机向在线下位机发送“工作指令”,然后等待接收下位机的返回的采样数据,最后将采样数据存入SQLServer Enterprise中.3)超阈值报警,接地电流是跟据电力运行规程以负荷电流值的10%为报警阈值,电缆终端尾管处温度是在环境温度的基础上增加10℃设为报警阈值.当报警触发后,上位机程序调用供电部门内部的短信接口,向指定线路负责人发送包含详细信息的报警短信,并更新数据库中相关的报警记录.上位机程序的工作界面如图10所示.4.3 应用B/S架构提供数据服务本文应用B/S应用程序构架向用户提供监测数据实时展示、历史数据查询、监测电流值变化率统计以及接地电流值对负荷电流值的比例计算等功能.B/S架构具有开发简单、维护成本低、功能易于扩展等特点[6]. Web服务端应用程序通过ASPX网页内嵌代码的形式进行开发.内嵌代码可实现SQLServer Enterprise数据库服务器的远程访问、数据统计、数值计算、图形绘制等功能.在完成服务端应用程序开发之后,通过微软的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进行ASPX的部署和发布.用户查看数据Web页面如图11所示.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研发了一套高压电缆金属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系统,系统现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应用状况良好.系统的数据采样精度和频度完全满足电力部门的日常运行需求.超阈值报警、实时数据直观展示、历史数据查询及数据日曲线图绘制等简单实用的功能受到了电力运行人员的好评.本系统的应用有效的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电缆线路运行的可靠性,同时监测终端采用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芯片解决方案降低了设备的部署与维护成本,有利于系统的推广与应用.【相关文献】1徐绍军,黄鹤鸣,陈平.单芯高压电缆金属护套环流异常分析及对策.供用电,2007,24(5):50−51.2刘教瑜,吴美玲,谭杰.GPRS DTU的设计及研究.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26(3):89−91.3朱丽娟,王康元,张洁.用DS18B20进行温度检测的方法和技巧.仪器仪表学报,2003,24(z2):235−236.4马显英,葛荣雨.基于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的温湿度监控系统.自动化仪表,2006,27(1):59−61. 5李昕曲,梦可荣,誉尹,雪莉.基于MSP430的单片机低功耗温湿度计的设计.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437−1438.6马霞歌.基于BS结构的网上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煤炭技术.2011,30(2):243−245.。

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制度

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制度

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制度对于维护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能够将电力设备的接地电阻降到一个安全的范围内,防止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触电事故。

因此,严格执行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制度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环节。

首先,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应定期进行。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电力系统中的接地装置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试验。

在此基础上,对于特定重要设备,则可以适当缩短检查和试验周期,以确保其安全性。

这种定期的检查和试验制度有助于及时发现接地装置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应包括多个方面。

首先是接地装置的视觉检查,包括检查接地装置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接地体是否完好无损、接地导线是否连接牢固等。

其次是接地电阻的测量,可以使用专用的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值不超过规定的安全范围。

还应进行电流注入试验,用来验证接地装置的可靠性,确保其能够承受额定电流而不产生过热或破坏。

另外,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还应包括接地导线的绝缘电阻测量和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是判断接地导线绝缘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绝缘电阻的测量和试验,可以判断接地导线是否存在漏电、漏气等绝缘故障。

确保接地导线绝缘电阻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防止因绝缘故障导致的漏电事故和其他安全隐患。

总之,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制度是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

通过定期的检查和试验可以及时发现接地装置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合理的检查和试验包括了多个方面,如视觉检查、接地电阻测量、电流注入试验和绝缘电阻测量等。

只有严格执行接地装置的检查和试验制度,才能有效预防电力系统的接地故障,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电力电缆接地电流检测-参考资料

电力电缆接地电流检测-参考资料
对于单芯电缆,当芯线流过交变电流时,交变电流的周围会产生交变磁场,形成与电缆回路 相交链的磁通,其必然与电缆的金属护层相交链,金属护层上将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3. 电力电缆护层接地电流的产生
电缆护层接地线上的电流主要由感应电流、电容电流、泄漏电流3部分组成。感应电流由金 属层的感应电动势作用在金属层的自阻抗、接地点间的导通电阻、接地线的电阻等阻抗上形成,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感应电动势成正比,与回路中的总阻抗成反比,当电缆护层仅单点接地时,感 应电流为零。电容电流由工作电压作用在导体与金属护层间电容上而产生,与电缆长度、电缆截 面尺寸、工作电压等因素有关。泄漏电流为工作电压作用在电缆主绝缘层的绝缘电阻上产生,绝 缘正常时泄漏电流幅值极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4. 护套中点接地方式
电缆线路采用一端接地太长时,可以采用护套中点接地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在电缆线路的中 间将金属护套接地,电缆两端均对地绝缘,并分别装设一组保护器。每一个电缆端头的护套电压 可以允许50V,因此中点接地的电缆线路可以看做一端接地线路长度的两倍。
当电缆线路长度为两盘电缆,不适合中点接地时,可以采用护套断开的方式。电缆线路的中 部(断开处)装设一个绝缘接头,接头的套管中间用绝缘片隔开,使电缆两端的金属护套在轴向 绝缘。为了保护电缆护套绝缘和绝缘片在冲击过电压时不被击穿,在接头绝缘片两侧各装设一组 保护器,电缆线路的两端分别接地。
任务一:电力电缆接地电流分析
一 电力电缆基本知识 二 电力电缆接地基本知识 三 电力电缆护层接地电流形成机理 四 电力电缆接地电流分析 五 电缆接地异常引发故障典型案例介绍
一、电力电缆基本知识
1. 电力电缆线路
电力电缆是指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产品 的技术性能主要是导体的导电能力(载流量),高电场下的电场均匀性和绝缘稳定可靠性, 整体结构的热平衡性(散热能力要与运行中的发热量保持平衡),电动应力承受能力,以 及电缆在安装、敷设、运行中机械力的承受能力。电力电缆线路作为一个完整的输配电线 路,包括电缆本体、接头、终端,视情况不同还可能带有不同功能的配件,如护层保护器、 交叉互联箱、温度警示装置等。有些电缆线路还包括相应的附属土建部分,如电缆沟、排 管、竖井、隧道等。

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要求

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要求

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要求
1.设备可靠性要求: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应具备稳定可靠
的性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不易受外界干扰。

装置应具备自动故障处理
能力,如自动报警、自动断电等功能。

2.测量精度要求: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应具备高精度的测
量能力,测量误差应小于1%,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响应时间要求: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应能够实时监测电
缆护层的接地电流,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发出警报,防止事故的
发生。

4.数据传输要求: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应能够实现数据的
在线传输和存储,数据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网络,以便及时监测
和处理数据。

5.内部测试与诊断要求: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应具备内部
自检、自校准和自诊断功能,能够自动检测装置的运行状态,保证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6.远程监控与管理要求: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应能够实现
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云平台或远程控制中心实时查看装置的运
行状态,并能够远程配置参数、操控设备等,提高应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7.设备安全要求: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加密传输、访问权限的控制、装置的防雷、防水、防尘等
性能。

8.规范要求: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
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如《电力工程电缆护层接地技术规范》等。

总之,电缆护层接地环流在线监测装置的技术要求包括设备的可靠性、测量精度、响应时间、数据传输、内部测试与诊断、远程监控与管理、设
备安全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并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做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进。

电力电缆试验规程

电力电缆试验规程

11电力电缆线路11。

1一般规定11。

1。

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

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11.1。

2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直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11。

1。

3试验结果异常,但根据综合判断允许在监视条件下继续运行的电缆线路,其试验周期应缩短,如在不少于6个月时间内,经连续3次以上试验,试验结果不变坏,则以后可以按正常周期试验。

11.1.4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直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11。

1。

5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11.1。

6除自容式充油电缆线路外,其它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时,必须用低于常规直流耐压试验电压的直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值的直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1min;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常规的直流耐压试验。

11.1。

7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或2500V 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直流耐压试验。

11。

1。

8直流耐压试验时,应在试验电压升至规定值后1min以及加压时间达到规定时测量泄漏电流。

泄漏电流值和不平衡系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只作为判断绝缘状况的参考,不作为是否能投入运行的判据。

但如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如系终端头表面泄漏电流或对地杂散电流等因素的影响,则应加以消除;如怀疑电缆线路绝缘不良,则可提高试验电压(以不超过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试验直流电压为宜)或延长试验时间,确定能否继续运行。

高压电力电缆外护层带电检测技术探析 张子殷

高压电力电缆外护层带电检测技术探析 张子殷

高压电力电缆外护层带电检测技术探析张子殷摘要:基于现代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依赖,电力运行的质量需要得到保障,因此,高压电里电缆外护层的检测工作就十分重要。

高压电力电缆外护层的检测技术中,有一项带电检测工作,通过带电检测工作的周期展开,可以发现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的变化,因此具备保障电力运行质量的功能,而本文就针对高压电力电缆外护层的检测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压电缆;电缆外护套;带电检测引言在我国社会的科技发展之下,电力电缆也随着进步,现已具备影响小、隐蔽性高、耐用等优点。

基于电力电缆的优点,许多35kV或以上的电压输电线路当中,会常常运用到电力电缆,而在大规模的输电线路背景下,电力电缆的维修相对困难,容易出现工作上的失误,而为了保证电力线路的运行顺利,就必须保证电力电缆的状况良好,因此,带电检测技术就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崇,带电检测技术,主要是指在不停电的状态下进行检查,其具有适用性好、灵敏度高、方便操作等优点,基于不停电的特点上,侧面对社会的发展进行不会形成影响。

而基于不带电电力电缆检测工作的开展方面,还需要对故障危害、检测技术进行了解。

1带电检测概述带电检测,即为一种不停电的检测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不影响周边用电的正常运作。

基于电缆检测的层面,主要的电缆检测分类有两种,即为在线检测与带电检测,在线监测是用过安放设备与目标之上,进行常年的监查以测量[2]。

而带电检测,是通过相关的仪器装置,对电缆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目的在于检测出电缆运作时存在的故障和隐患。

一般来说带电检测不涉及继保动检测,仅对电气进行检测。

而带电检测的适用性方面,带电检测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常见的有35kV~110kV等等。

在进行带电检测工作时,常常会使用一些辅助设备来帮助检测工作的进行,例如红外热成像谱、局放测试仪等。

而对于工具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针对带电检测的检测项目来选择,常见的带电检测项目有,局部放电、发热、气体渗漏等现象故障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章制度编号:xxx(运检/4)***-2016
xxx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
第9分册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细则
xxx
二〇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III)
1 检测条件 (2)
1.1环境要求 (2)
1.2待测设备要求 (2)
1.3人员要求 (2)
1.4安全要求 (2)
1.5仪器要求 (2)
2 检测准备 (3)
3 检测方法 (3)
3.1检测原理 (3)
3.2检测步骤 (3)
3.3检测验收 (3)
4 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3)
5 检测原始数据和报告 (3)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报告 (4)
前言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变电运检管理水平,实现变电管理全公司、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xxx运检部组织26家省公司及中国电科院全面总结公司系统多年来变电设备运维检修管理经验,对现行各项管理规定进行提炼、整合、优化和标准化,以各环节工作和专业分工为对象,编制了xxx变电验收、运维、检测、评价、检修通用管理规定和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五通一措”)。

经反复征求意见,于2017年1月正式发布,用于替代xxx总部及省、市公司原有相关变电运检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系统各级单位。

本规定是依据《xxx变电检测通用管理规定》编制的第9分册《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细则》,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内的单芯高压橡塑绝缘电缆。

本规定由xxx运维检修部负责归口管理和解释。

本规定起草单位:**、**。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细则
1 检测条件
1.1 环境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检测均在良好大气条件下进行,且检测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

a)检测温度不宜低于5ºC;
b)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大于80%,若在室外不应在有雷、雨、雾、雪的环境下进行检测;
1.2 待测设备要求
a)待测设备处于运行状态;
b)接地点位置满足测试人员带电安全距离要求,测试人员应能顺利到达测试部位开展检测。

1.3 人员要求
进行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带电检测的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a)了解高压电缆设备(电缆接头、终端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
基本因素;
b)熟悉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的基本原理;
c)了解钳形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钳形电流表的操作方法;
d)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e)经过上岗培训并考试合格。

1.4 安全要求
a)应严格执行xxx《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的相关要求;
b)带电检测工作不得少于两人。

检测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检测前,检测负责人应
向全体检测人员详细布置安全注意事项;
c)应在良好的天气下进行,如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该项工作,风力大于5级时,不宜进行
该项工作;
d)检测时应与设备带电部位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e)进行检测时,要防止误碰误动设备。

1.5 仪器要求
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带电检测工作一般采用钳型电流表。

1.5.1 主要技术指标
a)检测电流范围:0A~500A。

b)分辨率:不大于0.2A。

1.5.2 功能要求
a)钳型电流表应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测量结果重复性好;
b)应具备多量程交流电流档;
c)钳型电流表钳头开口直径应大于接地线直径。

2 检测准备
a)检测前,应了解被试设备型号、制造厂家、安装日期等信息,掌握被试设备运行状况、历史缺
陷以及家族性缺陷等信息,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b)配备与检测工作相符的图纸、上次检测的记录、标准作业卡。

c)掌握被试设备历次测试数据;
d)检查环境、人员、仪器、设备满足检测条件。

e)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办理工作许可手续。

3 检测方法
3.1 检测原理
单芯高压电缆线路接地方式采用单端接地或交叉互联接地,正常情况下金属护套上接地电流为零或很小。

单芯高压电缆线路外护层发生老化或破损等现象时,金属护套上接地电流将有明显变化。

通过测量单芯高压电缆线路金属护套接地电流,可以及时反应电缆线路外护层的健康状况。

3.2 检测步骤
a)检测前,钳型电流表处于正确档位,量程由大至小调节,测试接地电流;
b)记录负荷电流。

c)做好测量数据记录。

3.3 检测验收
检查检测数据是否准确、完整。

4 检测数据分析与处理
a)结合电缆线路的负荷情况,依据下列试验标准比较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测试标准要求: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100A,且接地电流与负荷比值<20%(注意值)
b)对于接地电流异常的电缆线路进行跟踪分析,对于问题严重设备应在一周内进行复测。

5 检测原始数据和记录
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记录整理并录入PMS系统,报告格式见附录A。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报告
A.1 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报告
表A.1 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