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合集下载

说课稿--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说课稿--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不 足
论从史出 学有所得
• 学习了本课,你认为要使国家繁 盛,唐朝的哪些政策可以借鉴? 政治、经济、人才方面
课堂总结对比
政治 经济
唐太宗 完善三省六部制
武则天 打击敌对官僚
唐玄宗
整顿吏治, 裁撤冗员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 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 发展经济,
励发展生产
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改革税制
人才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 注重文教, 格审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编修经籍
形成局面 共同点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经济上:以民为本,改善民生; 用人: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和考核
开元盛世
教学反思
亮 点
1、资料丰富,直观。
2、学生活动多样。
3、课堂气氛活跃,在有 限时间内有效完成教学。
2、课件和导学案在功能 上的补充作用没有很好 地体现,要使其达到最 优,则能更高效的进行 教学、 3、知识的宽度仍可拓展。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贞观之治
一、说教材
开元盛世

走向鼎盛
贞观遗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相关知识及武则天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的意义;(重点)
过程与方法:
选取唐人街、玄武门之变等相关史料、图片或影视片断、唐朝的诗等, 结合课本内容,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分析问题,主动探究 问题的答案;








开元盛世
整顿吏治教 编修经籍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问题设置 阅读法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篇: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人教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第二课内容。

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再者,贞观之治上承文景之治、开皇之治,下接开元盛世、康乾盛世,所以学好本课,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掌握封建社会盛世这个专题知识,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 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2)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说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1 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精品)(新课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精品)(新课标)

三、“开元盛世”
虢国夫人游春图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1.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唐玄宗 李隆基
——杜甫《忆昔》
2.此诗描绘了当时什么样的情景?
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
3.唐玄宗在位前期,哪些治国措施推动了“开元盛世”的出现?
武则天的统治措施
阅读课文P8-P9的“女皇武则天”部分, 找出下列信息: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重稻视米农 流业脂生粟政产米,白治发,展公上经私济仓等廪俱……丰实。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
打败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镇,使唐朝影响力达到天山一带。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二 学情概况
学情分析
七 年 级
七年级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的历史学习,对 于历史学习方法和理解能力有了一个初步的 基础,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七年级学生 对于历史充满大量兴趣和无限的探索欲望, 但由于部分影视作品的传播,其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易受到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生对于历史的兴 趣,通过一系列史料和图片,启发其自主探 索的积极性,培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打败西突厥,控制西北地区,击败吐蕃,夺取安西四 军事上 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镇,使唐朝影响力达到天山一带。 武则天(624年-705年),名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这些措施为当时的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读材料,说说唐太宗实施这些治国措施后的结果如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说一下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的第2课,主要介绍唐朝由唐太宗开始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特别介绍唐朝发生的大事、国家制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国家制度和文化艺术。

2.掌握唐朝的主要大事、代表人物及其历史地位。

3.了解唐朝的国际关系和对外贸易。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历史背景,唐朝的国家制度和文化艺术。

2.难点:唐朝对外贸易和国际关系。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引出问题1.为什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2.唐朝为什么被称为“盛世”?3.唐朝为什么与外国交往频繁?二、讲解唐朝的历史背景1.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2.唐高宗时期的“肃宗中兴”3.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三、唐朝的国家制度1.统治者的政治和军事制度2.地方行政制度3.科举制度四、唐朝的文化艺术1.唐朝的诗歌和绘画2.唐剧、唐诗、唐词等文学形式五、唐朝对外贸易和国际关系1.唐代对外贸易2.中外关系六、总结复习1.唐朝历史背景和主要国家制度、文化艺术的特点。

2.唐朝的主要大事和代表人物。

3.唐朝的食品、服装、住房等方面的变化。

4.唐朝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关系。

五、教学方法1.板书法2.讲述法3.问答法4.案例分析法5.小组讨论法6.展示法7.实验法六、教学设备1.多媒体投影仪2.教科书3.黑板、笔4.图书、参考资料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唐朝的历史,更好地学会历史知识。

七、教学方式1.课堂讲解课堂讲解是本节课的基本教学形式,通过详细的讲解、丰富的实例和图表,展现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及互动关系情况,使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唐朝。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动手分析、比较,加深对唐朝历史时期的认识和理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三、科举取士制度
三、科举取士制度
1.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 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 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 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 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2.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 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 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 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隋朝的统一 与灭亡
科举 取士 隋朝 灭亡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
优 势 不 足
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 运算阶段过渡时期; 知识储备; 历史学习方法。
影视剧、网络游戏的误 导,学生认知上存在偏 差;
教师应予以正确引导。
四、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
采用小组合作 探究的方法,以论 从史出、史论结合 为原则,培养学生 的史料实证能力、 合作探究的能力以 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说课 目录
一、课标要求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 六、教法学法 七、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知道隋朝的统一;
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
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隋的 统一 开通 大运河
六、板书设计
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
隋朝的统一 大运河的开通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的建立与统一中国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李世民的登基与贞观之治的开始1.2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官制的改革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的完善政治纪律与法治的加强1.3 贞观之治的经济繁荣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与贸易的繁荣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稳定的维护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武则天的崛起与登基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与权谋武则天登基为帝的历史背景与争议2.2 武则天的政治改革与政策推行科举制度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与削弱地方势力推行佛教与文化建设2.3 中宗复位与神龙革命中宗李显的复位背景与过程神龙革命的政治意义与影响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3.1 玄宗登基与开元政策的推行玄宗李隆基的登基与政治改革的意图推行开元政策的目标与措施3.2 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创新改革官僚制度与选拔官员的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的监督与管理推行科举制度的新改革3.3 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农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货币制度的改革与经济的稳定增长文化艺术的繁荣与文化交流的扩大第四章: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4.1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影响安史之乱的背景与原因安史之乱的过程与战乱的影响4.2 唐朝的衰落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与中央政权的削弱宦官专权与政治腐败的问题4.3 唐朝的晚期与灭亡唐朝晚期的政治动荡与社会问题唐朝灭亡的原因与历史意义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5.1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与政治稳定政治改革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与意义5.2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与文化成就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的贡献文化与艺术成就的影响与传承5.3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作为中国历史重要时期的影响与评价对后世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启示与影响第六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6.1 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贞观之治时期户籍制度的完善开元盛世时期土地制度的进一步改革6.2 婚姻制度和丧葬制度的演变唐朝时期婚姻制度的变迁丧葬制度的改革与对社会的影响6.3 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完善贞观之治时期教育制度的改革开元盛世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第七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军事外交7.1 贞观之治的军事改革唐朝的军事组织和战术的改进边疆安全和对外征战的成果7.2 开元盛世的外交关系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往来对外交往中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7.3 边疆地区的稳定与扩张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边疆地区的稳定和扩张对国家的影响第八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文化艺术8.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诗歌、散文、小说的发展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创新8.2 宗教文化的盛行佛教、道教和儒教在唐朝的传播和发展宗教文化对社会和艺术的影响8.3 学术思想的繁荣儒学、玄学、佛学等学术思想的交锋和发展学术研究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影响第九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民生生活9.1 城市发展与乡村建设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发展乡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9.2 社会福利与救济制度唐朝的社会福利和救济制度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的影响9.3 民间风俗与生活习惯唐朝民间的风俗习惯和节日庆典社会风貌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第十章: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10.1 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创新和传承10.2 对后世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文化艺术成就的传承和影响10.3 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深远影响唐朝的民族政策和边疆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对民族关系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七、八、九、十章:这些章节详细介绍了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社会制度、军事外交、文化艺术、民生生活以及遗产与影响。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二课内‎容。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

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

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以及‎李隆基统治‎前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元盛世将唐‎朝的发展推‎向顶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李隆基的开峰。

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掌握开元盛‎世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学习贞‎观之治唐太‎宗虚心纳谏<。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②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3、教学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依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讲解

教案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讲解

教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❶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618年,李渊推翻隋朝,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多媒体出示问题:李世民登基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李世民的年号和庙号是什么?(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的庙号是唐太宗。

)3.(多媒体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读教材,合作探究,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多媒体出示图片:从唐太宗的名言,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由此总结贞(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边疆管理。

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后说课稿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后说课稿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东宁二中 付兵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东宁二中的历史教师付兵。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中历史2011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下面我将主要从教学背景,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处理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内容要点,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认识唐朝前期的政策与唐朝走向强盛的关系。

唐朝历史最重要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在贞观年间推行、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和措施,适应了当时的形式,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乱世变成了治世;武则天当政期间,采取了许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巩固政权的措施,使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实施一系列改革,唐朝的国力前所未有的强大。

从太宗贞观年间到玄宗开元年间,虽政局经历变动,但各项制度与政策基本延续下来,从而使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唐朝国力空前强盛。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即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三部分以时间为序,围绕唐朝走向盛世的过程展开。

贞观之治开创了盛世局面,武则天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唐玄宗前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则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三)学生情况:对于初中学生,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基于以上对于课标的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目标确立如下: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2. 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即位后,年号贞观,他统治期间,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隋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对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内容,以及唐朝的繁荣和衰落,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概念,从而达到对这两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特点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掌握唐朝的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唐朝繁荣的标志,理解国家兴衰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唐朝的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背后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进行分析,理解国家兴衰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史料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展示唐朝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的历史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隋朝的建立和灭亡,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5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2.626年,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 ”,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3.(1)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

(2)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生产。

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5.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6.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

8.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 )A.581年B.589年C.618年D.626年2.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中宗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简介唐太宗李世民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背景和统治时期强调李世民的英勇和智慧1.2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分析贞观之治的政治背景和原因探讨李世民实施的政治改革,如整顿官僚制度、选拔贤能等1.3 贞观之治的经济繁荣研究贞观之治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1.4 贞观之治的文化成就探讨贞观之治时期的文化发展强调文学、艺术和学术的成就强调贞观之治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简介武则天了解武则天的历史背景和统治时期强调武则天的政治才能和手腕2.2 武则天的政治改革分析武则天实施的政治改革,如选拔贤能、整顿官僚制度等探讨武则天的统治对贞观之治的延续和发扬2.3 中宗复位与神龙革命了解中宗复位和神龙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强调这一事件对唐朝政治和历史的影响2.4 武则天的文化成就探讨武则天时期的文化发展强调文学、艺术和学术的成就强调中宗复位对唐朝政治和历史的重要性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3.1 简介唐玄宗李隆基了解唐玄宗李隆基的历史背景和统治时期强调李隆基的政治才能和智慧3.2 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措施分析开元盛世时期实施的政治改革,如整顿官僚制度、选拔贤能等探讨这些改革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3.3 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研究开元盛世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强调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3.4 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探讨开元盛世时期的文化发展强调文学、艺术和学术的成就强调开元盛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变迁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变迁过程强调不期的政治特点和变化4.2 政治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探讨政治变迁的原因,如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等分析政治变迁对唐朝社会和历史的影响4.3 政治变迁中的重要人物介绍在政治变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如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强调他们的政治才能和贡献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5.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过程强调不期的文化特点和传承5.2 文化传承的原因和影响探讨文化传承的原因,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分析文化传承对唐朝社会和历史的影响5.3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重要文化成就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重要文化成就,如文学、艺术、学术等强调这些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六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变迁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变迁过程强调不期的社会特点和变化6.2 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探讨社会变迁的原因,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等分析社会变迁对唐朝社会和历史的影响6.3 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事件介绍在社会变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如改革措施、灾害应对等强调这些事件对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七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对外关系7.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外交政策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外交政策特点强调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态度7.2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探讨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朝鲜、日本、越南等强调唐朝的辐射力和影响力7.3 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强调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对外贸易的发展7.4 文化交流与影响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文化交流和影响强调唐朝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八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民族关系8.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民族关系特点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民族关系特点强调唐朝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治理8.2 与边疆民族的关系探讨唐朝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如突厥、吐蕃、回纥等强调唐朝的包容力和民族政策8.3 民族融合与交流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民族融合与交流强调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8.4 民族地区的治理与发展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的民族地区治理与发展强调唐朝对边疆地区的关注和支持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第九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9.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遗产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遗产,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强调这些遗产对后世的影响9.2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评价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评价和地位强调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9.3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对后世的政治影响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强调唐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9.4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与影响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与影响强调唐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和传承强调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第十章: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启示10.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智慧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智慧,如政治改革、选拔贤能等强调这些智慧对现代政治的启示和借鉴10.2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经验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经济发展经验强调这些经验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和借鉴10.3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与创新探讨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与创新强调这些创新对现代文化发展的启示和借鉴10.4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治理与和谐研究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治理与和谐强调这些经验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和借鉴1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2.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3.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4.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变迁5.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文化传承6.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社会变迁7.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对外关系8.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民族关系9.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遗产与影响10.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启示1. 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政治改革:重点关注政治改革的措施和影响,以及这些改革如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兴起1.1 教学目标: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贞观之治的背景。

掌握贞观之治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理解贞观之治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李世民的治国理念:民为本、法治、选拔贤能。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建立、战乱后的恢复。

政治成就:改革政府机构、整顿官僚制度、选拔贤能。

经济成就: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改革税制。

文化成就:推崇儒学、发展文学艺术、科举制度的发展。

1.3 教学活动:讲述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和贞观之治的背景。

分析贞观之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

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贞观之治的场景。

学生小组讨论贞观之治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武则天的统治与中宗复位2.1 教学目标:了解武则天的统治背景和她的政治作为。

掌握中宗复位的经过和背景。

理解武则天和中宗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武则天的统治背景:贞观之治的衰落、宫廷政治的斗争。

武则天的政治作为:改革政治制度、选拔贤能、发展经济。

中宗复位的经过:武则天晚年的政治斗争、中宗复位的过程。

2.3 教学活动:讲述武则天的统治背景和政治作为。

分析武则天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武则天和中宗复位的情景。

学生小组讨论武则天和中宗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开元盛世的政治与经济3.1 教学目标:了解唐玄宗的开元政策及其背景。

掌握开元盛世的政治和经济成就。

理解开元盛世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唐玄宗的开元政策:整顿政治、选拔贤能、改革税制。

政治成就:改革政府机构、整顿官僚制度、推行科举制度。

经济成就: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改革币制。

3.3 教学活动:讲述唐玄宗的开元政策和背景。

分析开元盛世的政治和经济成就。

通过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开元盛世的情景。

学生小组讨论开元盛世对唐朝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开元盛世的文化与艺术4.1 教学目标:了解开元盛世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掌握唐朝文学、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
一、说教材:
学好本课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唐王朝的历史贡献,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盛唐气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生:
七年级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可塑性强,他们正处在从外部条件制约到受内部道德约束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让他们能客观、准确的去看待历史。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
知识目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技能目标:知道“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历史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一、【教学方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精品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2. 使学生掌握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3.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

2. 开元盛世:唐玄宗的政治改革、经济繁荣、文化创新、对外交往等。

3. 唐朝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和故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涵及其意义。

2. 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3. 史料的分析与综合归纳。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唐朝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和故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讨论。

4. 史料分析法:让学生阅读和分析相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贞观之治:介绍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的内涵。

3. 讲解开元盛世:介绍唐玄宗的政治改革、经济繁荣、文化创新、对外交往等,让学生了解开元盛世的内涵。

4. 分析史料:让学生阅读和分析相关史料,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

5. 案例分析:分析唐朝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和故事,如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政治风貌。

6. 讨论:引导学生就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史料分析:评估学生在史料分析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准确理解史料、是否能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等。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部编七年历史级下册第2课《“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教材通过生动的史实,展示了唐朝在这两个时期取得的辉煌成果,让学生感受到唐朝盛世的繁荣与富强。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资料,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唐朝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掌握这两个时期的成就。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唐朝盛世的繁荣与富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的繁荣景象,培养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全面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历史地图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盛世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唐朝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共同提炼观点。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第一章:贞观之治的出现1.1 贞观之治的背景唐朝的建立与李渊的统治隋朝的灭亡与教训1.2 唐太宗李世民的崛起李世民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玄武门之变与李世民的登基1.3 贞观之治的政治改革改革政府机构与选拔制度推行“科举制”与选拔贤能1.4 贞观之治的经济与文化发展发展农业与商业贸易繁荣的文化与科技成就第二章:贞观之治的成就与影响2.1 政治稳定与法治建设推行法律制度与监察机构加强中央集权与地方治理2.2 军事扩张与边疆稳固征服东突厥与扩张疆域建立边疆防御体系2.3 文化繁荣与学术交流推崇儒学与佛教的发展吸引外来文化并与之交流2.4 贞观之治的影响与评价对唐朝未来的影响与奠定基础历史学家对贞观之治的评价第三章:开元盛世的开端3.1 唐玄宗的登基与改革唐玄宗的背景与登基过程实施“开元之治”的改革措施3.2 开元的政治改革与机构调整精简机构与选拔贤能推行“考试制度”与选拔官员3.3 开元的经济发展与贸易繁荣发展农业与商业贸易推动“丝绸之路”的贸易发展3.4 开元的文化交流与艺术成就推崇文学与诗歌的发展推动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繁荣第四章:开元盛世的政治与社会问题4.1 政治腐败与权力斗争宦官专权与政治腐败现象皇族间的权力斗争与内乱4.2 边疆问题与军事动荡边疆民族的侵扰与战乱军事将领的权力过大与兵变4.3 社会矛盾与民生问题贫富差距与社会不公农民起义与民生疾苦4.4 开元的衰落与衰败原因开元末年的政治腐败与经济问题社会动荡与外患的加剧第五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启示5.1 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政治稳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政治改革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作用5.2 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改革举措对后世的影响在不断变革中寻求创新与发展5.3 文化与科技的推动作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文化繁荣对国家的影响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5.4 历史经验的借鉴与启示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历史经验对现代治国理政的启示总结历史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借鉴第六章:唐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6.1 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生活耕作技术的进步农民的生活状况与社会保障6.2 手工业的繁荣与商业贸易手工业的技术创新城市商业与市场交易6.3 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活长安城的建设与规划城市居民的生活与文化娱乐6.4 社会阶层的结构与流动士、农、工、商的身份划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与晋升途径第七章:唐代的文化与艺术成就7.1 文学的黄金时代诗歌、散文与小说的发展著名的文学家和他们的作品7.2 艺术的多元化与创新绘画、书法与音乐的艺术成就宗教艺术与民间艺术的繁荣7.3 学术研究的兴盛儒学、佛学与道教的研究历史、天文与医学的进展7.4 文化交流与外来影响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外来文化对唐代社会的影响第八章:唐代的宗教与社会思想8.1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佛教文化与寺院生活8.2 道教的本土化与流行道教的起源与唐代的发展道教信仰与仪式活动8.3 儒学的复兴与思想变迁儒学在唐代的传承与创新儒家思想在社会的应用8.4 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宗教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宗教与政治、经济的联系第九章:唐代的边疆民族与外交关系9.1 边疆民族的分布与特点东北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的民族9.2 唐代的边疆政策与管理边疆防御与和亲政策羁縻州与边疆治理9.3 唐代的外交关系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与合作9.4 唐代的海外交往南海贸易与南洋华人社群与日本、朝鲜的交往与影响第十章:唐代的衰落与五代十国10.1 安史之乱与唐代的衰落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影响唐代国力的衰退与政治动荡10.2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更迭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地方割据与政权更迭10.3 社会经济的复苏与变革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恢复社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变化10.4 文化艺术的传承与转型文学艺术的继续发展宋代文化的兴起与唐代的影响第十一章:唐代的军事与防御体系11.1 唐代的军事组织与制度府兵制与募兵制的变迁军事机构与将领的职责11.2 边疆防御与军事建筑长城的修筑与防御体系军事要塞与城堡的建设11.3 唐代的军事战役与战略重要的军事战役分析唐代的军事战略与战术11.4 武器装备与军事技术冷兵器的创新与使用火器与爆炸武器的早期应用第十二章:唐代的民间信仰与风俗习惯12.1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与普遍性土地公、城隍等地方神信仰保生大帝、妈祖等海神信仰12.2 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庆祝方式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活动与习俗的传统12.3 婚丧喜庆的社会习俗婚礼的仪式与习俗丧礼的仪式与悼念方式12.4 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唐代的饮食习俗与食材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兴起第十三章:唐代的科学与技术创新13.1 天文历算的发展唐代的天文观测与历法改革数学的进步与代数学的发展13.2 医学的传承与创新中医学的理论与实践药物学与外科技术的进步13.3 技术与机械的创新农业工具的改进与发明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13.4 唐代的地理探索与地图制作地理学的进步与地图的制作航海技术的发展与海上探险第十四章:唐代的杰出人物与历史影响14.1 政治家与军事家的贡献唐太宗、武则天等政治家的治国策略杰出军事家与战役的指挥14.2 文学家与艺术家的成就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文学贡献阎立本、吴道子等艺术家的创作14.3 思想家与宗教领袖玄奘、慧能等思想家的影响道教宗师与佛教高僧的贡献14.4 唐代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唐代杰出人物的历史地位他们对中华民族与文化传承的影响第十五章:总结与反思15.1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特点与意义两个治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对中国国家发展的历史意义15.2 唐代的成就与不足唐代的亮点与辉煌成就期的社会问题与局限性15.3 历史经验的吸取与借鉴从唐代经验中吸取的教训对现代社会与未来发展的启示15.4 唐代研究的方法与视角历史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跨学科研究与唐代的综合理解重点和难点解析1.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唐朝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意义。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一篇介绍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文章。

文章主要阐述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通过实施一系列、经济、文化改革,使得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唐朝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全面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此外,学生应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繁荣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唐朝会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主要措施。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后世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讨论成果,进行总结讲解,深入剖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经济、文化特点。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重要性。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内容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我将从以下7 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为了有效组织并实施教学,我对本课内容作出如下分析:该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二课,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材通过“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三个子目讲述了唐朝是如何从治世走向盛世。

从历史发展的逻辑来看,唐朝在隋朝的物质基础上,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为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武周之治则使得唐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唐玄宗时期则达到了盛世的顶峰。

而三位帝王一脉相承的政治措施,是将唐朝推向了鼎盛的主要原因。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主题定为:唐朝政治的发展。

根据教学主题,我将本课内容整合为三个子目“大唐立国,治世贞观”、“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恢弘开元,磅礴盛世”。

二、学情分析: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

”本课教授的对象为某普通初中初一学生。

从学生的知识状况看,学生通过影视剧以及历史故事对唐朝有一定的了解,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人并不陌生,知道唐朝的强盛与开放,这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很好的知识基础。

但碎片化的历史印象,无法建构系统性的历史认识,因而教学中应讲解唐朝逐步发展过程中的措施以及之间的关系,理解唐朝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

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分析,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拥有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但还不能对历史事件有全面与深入的认识。

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一些重要问题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思考问题。

三、教学目标: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课标要求,我把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定为以下四点:1.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掌握唐朝的建立、盛世发展阶段等基本史实2.通过材料展示和问题探究,学生学会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等采取的改革措施3.通过分析、对比改革措施,能找出唐太宗和唐玄宗治国策略的相似之处,进而认识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并感受太宗、武则天、玄宗的治国智慧与个人魅力四、重难点:根据课标和学情分析,可以看出本课内容的重要性,为此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了解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措施。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ppt课件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ppt课件

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对 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在唐朝的鼎盛时期感受中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 同时激励学生为中国崛起而努力学习的激情。
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重难点的突破将在教学过程中展现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生”,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 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图示法、小 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模拟法。
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材料等的能力,形成对 历史的独特看法。
以践行前面对本课的分析与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 包含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回顾、小结作 业。
(一)导入新课
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 被称为“唐人街”,唐 朝强盛,威震海外各国, 他们对中国的一切均以 “唐”加称,如唐人、 唐山、唐字,“唐人者, 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 海外诸国尽然。”—— 《明史•真腊传》
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毛泽东评价:“武则天确是个治国天才,她
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
术”
设 通过视频的播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补充和引用名人之评 计 意 价,加深学生对于武则天的认识,使其对历史杰出人物的品质有一定的感 图 悟。
活动三开元盛世
教 创设情境 学 过 程 设问质疑

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

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计 设问质 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繁盛的局面。分组讨论开元盛世 疑 出现的原因及结果
探究展 学生探究、丁小组展示

学生探究、戊小组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说课稿沽源县白土窑乡寄宿制学校刘春茹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二课内容。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

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

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以及李隆基统治前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将唐朝的发展推向顶峰。

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掌握开元盛世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学习贞观之治唐太宗虚心纳谏。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②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3、教学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依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因此,学生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后面的学习和对整个唐朝历史的认识。

以及这一时期我国文化在当时乃至现在世界特别是亚洲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通过学习,了解唐朝的建立,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教学难点:对武则天的正确评价「依据」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时代背景,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会带着感情色彩,单纯的从“好”和“坏”出发,不能客观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说教法学法(一)教法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的共同体,应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同时,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材料分析法。

(二)学法先教后学,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纠正其错误的理解.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知识积累较少,所以,要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分析资料,自主获取信息。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武则天,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说教学模式本节课的主题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建立和发展) 、女皇武则天(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开元盛世(鼎盛).三个子目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通过对三个环节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唐朝建立,发展和走向鼎盛的过程及治理国家的措施.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MV武则天.一首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又不乏女人味的《无字碑》唱尽武则天一生荣辱心酸,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评价武则天"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出示标题.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的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局面呢?带着这两个问题由此进入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依据」通过课件演示,增加历史学习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课堂气氛。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环节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画像,简介唐太宗其人,然后出示探究问题:(1)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都城时间(2)你知道什么是“贞观之治”吗(3)你认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再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阅读情况并进行指导3、第一个问题学生易于理解,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需要补充材料加以说明,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因势归纳出三个方面:A、唐太宗开明的治国思想多媒体展示文献资料:材料一:太宗尝谓公卿曰:“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含义.--《贞观政要·论求谏》教师小结:唐太宗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能虚心纳谏,并展示谏臣魏征和房谋杜断. 在唐太宗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优点,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因接受他人正确意见而受益非浅呢?请举例说明。

(让学生说身边的事情,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思考这段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唐太宗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他以史为鉴,居安思危,深刻认识到君民关系有如舟水,贞观年间的许多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开明思想而制定的。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又有哪些?B、唐太宗的治国措施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多媒体展示.教师小结:根据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我们来看看成效如何?C、唐太宗的治国成效多媒体展示两段资料:“(贞观初期)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纳谏》“(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线,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 ——《资治通鉴》学生讨论两段资料的含义,对比说明唐太宗治国措施所起到的作用,及治世局面的形成-----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为“贞观之治”。

学生观察敦煌壁画“唐朝雨中耕作图”,感受经济繁荣景象,认识到治世局面的形成离不开人民的辛勤劳作。

体现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补充史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环节二:女皇武则天1、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画像.教师设问:你了解武则天么?2、(设计意图:学生看到画像结合自己看到的电视剧会从不同方面说出对武则天的了解,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简介武则天经历,强调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出示探究问题:郭沫若为什么评价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了解情况并指导。

学生自己看书能够回答出主要是因为武则天正确的治国措施.)3、根据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引导学生概括武则天的政绩: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4、多媒体展示无字碑及其文字介绍,设问:我们究竟该怎样来评价她呢?(设计意图:分组讨论,学生会根据自己看过的电视剧和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评价,但绝大多数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好坏来评价,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不能客观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学生说完,教师小结给出客观评价-----功大于过.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她在位期间唐朝经济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但武则天也有不少消极行为。

他崇佛教,建寺院,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在打击政敌的过程中也不免滥杀无辜。

教师小结:继承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并将其发展推向顶峰的李隆基,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史称“开元盛世”。

环节三:开元盛世1.多媒体展示唐玄宗简介.2.(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

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

南诣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即凉州,今甘肃)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茂,道路畅通,行旅安全。

到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八十六万一千二百三十六(最多时逾千万),人口四千五百四十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五,比之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材料二:唐玄宗时期全国耕地面积6.6亿亩。

唐朝的版图,比之于汉代,有新的拓展;大运河把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全国经济的增长。

史称:“开元、天宝之际,耕者益力,高山绝壑,耒耜亦满”。

根据现有史料推算,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当下的中国为18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

远远超过中国今日的平均数(1.4亩)。

3.教师设问:根据材料讨论开元盛世的表现答案提示:物美价廉;商业繁盛;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等。

教师引导:为什么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如此繁盛的局面。

分组讨论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及结果。

4.多媒体展示开元盛世的原因-----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①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5.结果: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教师补充相关史事: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

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来加以说明唐玄宗整顿吏治.教师小结:政治上,唐玄宗特别注意选贤任能,且从基层做起,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斥退不合格者。

姚崇极力主张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佛寺道观营造,重奖进谏之臣;宋璟主张放宽赋税、减轻刑罚、选拔人才、官吏称职。

唐玄宗对他们重用为相,致使政治清明。

经济上,唐玄宗重视农耕、垦荒,大力兴修水利。

农业生产大大发展。

(可让学生背诵杜甫《忆昔》体会一下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社会情景。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