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复习测试题及答案与解析

合集下载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含解析)八年级下学期名校期中好题分类汇编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含解析)八年级下学期名校期中好题分类汇编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八年级下学期名校期中好题分类汇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自发的伟大创造。

材料所述的“制度”()A.实现了农民土地私有B.让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C.有利于农民集体劳作D.使得土地收归国家所有2.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根据80年代初山西太谷县乡镇企业的相关资料,整理绘制了如下数据统计表。

你认为出现如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B.山西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C.山西全方位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

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

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A.按劳分配B.股份制改革C.政企分开D.多种所有制并存4.1994年,重庆大江车辆总厂第一次资产重组,打乱厂际界限,根据生产要求各分厂统一调配设备和人员、自负盈亏,被“逼向”市场。

各分厂由此各显其能,职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大江厂的发展历程表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B.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C.政企分开是改革的被迫举措D.资产重组扰乱了市场的规律5.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曾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这段话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的()A.背景B.性质C.进程D.作用6.中国经济中的周期性变化并非是线性单调的趋势。

通过下面的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曾几次出现了短暂的触底反弹后重新高速增长。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同步(0002)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同步(0002)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1978年,安徽省一些地区遇到大旱,田地干裂,农村秋种难以进行。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农村放宽政策,把土地借给农民种粮种菜,生产度灾。

此举意在()A.深入推行土地改革政策B.推动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C.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A.土地改革B.民主与法制建设C.国有企业改革D.建立经济特区3.1980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津自行车厂进行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试点,明确企业享有在“资金使用”“定价”“用人”等十个方面的权力。

这一做法旨在()A.拉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C.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1958年建成投产的华北制药厂,在1991年成立了华北制药集团,随后被国务院列为首批55家试点集团之一,1992年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组建了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华药股份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它所反映的改革体现的领域是()A.农村经济体制B.城市教育体制C.城市经济体制D.社会保障体系5.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

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也在摸索中发展。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这反映了党和国家()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6.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社时,他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初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课时练及答案

初中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课时练及答案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23广东丰顺汤坑中学入学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最先开始于( )A.农村B.城市C.国有企业D.集体企业2.(2023河南封丘二模)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契约。

这种新的土地经营形式是指( )A.农业合作化B.人民公社化C.土地集体经营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2023贵州铜仁中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在农村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据此,在农村采取的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农业合作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2023山东济南莱芜、钢城中考)某同学在学习笔记中,记录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包干到户”“自负盈亏”“农村生产力大解放”等关键词句。

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2023河北赵县第四次月考)我国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对外开放不断扩大B.计划经济体制的废除C.农业机械化的实现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6.(2023河南镇平期中)1978—1982年,农村改革使城乡农贸市场得到恢复和繁荣,出现了农民长途贩运、异地经商,还出现了各种专业市场,如浙江温州、台州、义乌等地的小商品市场。

这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对外开放首先从浙江省开始C.国内改革释放社会经济活力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7.(2021山东潍坊中考)下图是《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变化柱状图》(单位:万个)。

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B.市场经济建立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8.(2023江苏秦淮期中)“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68%;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8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解析版)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一、选择题1.“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导致凤阳花鼓词中安徽凤阳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当地()A. 进行了土地改革B. 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 进行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 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D.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3.“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天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两次“分田”指的是()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C.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1990年桓台县2.6万公顷粮田平均单产达到1020公斤,成为长江以北第一个全年粮食亩总产量超过1000公斤的“吨粮县”。

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 淄博对外开放走在全国前列B. 家庭联产承包解放生产力C. 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创新活力D. 农村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5.对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

以下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是()A. 捐弃前嫌共对敌,陪都谈判展大义B.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1/ 14C.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6.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下列对这一契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 农民拥有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D. 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7.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高一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答案及解析1.有经济学者认为:“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

”对材料中“政治改革”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演变的表现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了分离,这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生了变化。

所以答案选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变化2.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

”这种方法体现在①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④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信息“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首先在安徽、四川试点,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首先在广东、福建试点,故答案选择C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3. 1983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其根本目的是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答案】B【解析】利用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理论解答本题。

1983年中国农村已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加强农村的政治建设,是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

八下历史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八下历史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训练1.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

这表明()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了推广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普遍共识C.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D.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取得新认识2.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

这反映出A.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国企改革全面展开C.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3.观察下面两幅图,这两幅图可以用来说明()A.农民翻身做主人B.土地经营权的变化C.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D.土地使用权的变化4.1978年秋天,由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启的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实践为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榜样。

下列最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的是()A.逐步废除国有企业的自主经营权B.强化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C.“大锅饭”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5.据统计,1990年中国流动人口为2135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89%;五年后流动人口几乎翻了两番,达到7073万人,占比提高到5.86%。

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高新科技企业的迅速发展B.外国大型融资集团的吸引C.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6.1985年,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改为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国家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的效益挂钩。

这一改革()A.揭开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调动了科研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D.体现了政府对科研投资持续加大7.下图所示,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单位:亿吨)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A.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B.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题库及答案(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热点题库)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题库及答案(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热点题库)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

a、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b、稳中求进c、坚持科学发展观d、打响“破垄”攻坚战参考答案:d2.我国经济工作要适当()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

a、扩大b、减少c、平衡d、控制参考答案:a3.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是()。

a、扩大内需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稳中求进d、科学发展参考答案:c4.调整产业结构与提高产业素质的亮点是()。

a、增强创新驱动力b、扩大内需c、科学发展d、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参考答案:a5.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的重要概念。

a、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b、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改革开放参考答案:a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

a、打响“破垄”攻坚战b、突破固化利益格局的羁绊c、稳中求进d、坚持科学发展观参考答案:b7.优化结构的“战略重点”是()。

a、化解产能过剩矛盾b、加快发展服务业c、增强创新驱动力d、扩大内需参考答案:b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是()。

a、提高质量和效益b、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科学发展d、实现国民经济倍增计划参考答案:b9.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是()。

a、科学发展b、稳中求进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扩大内需参考答案:b10.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处理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b、处理好大陆和港澳台之间的关系c、处理好国内和国外的关系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参考答案:d11.()提出市场体系的基本机制就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思路和实践水准,大大提升了一步。

a、十二届三中全会b、十三届三中全会c、十三大d、十四大参考答案:c12.我国经济工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政策。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测试题(含答案)

甘肃省张掖市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测试题一、选择题1.邓小平说:“这些年来搞改革的一条经验,就是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利下放给农民。

”下列能够体现这一主张的是()A.农业合作社B.农业集体化C.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读下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

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

该日记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这一规定通过的时间是()A. 1978年B. 1982年C. 1993年D. 1997年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

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和重点分别是()A.1978年、国有企业改革B.1980年、扩大招商引资C.1979年、扩大招商引资D.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6.“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7.请仔细观察下图,导致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D.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8.“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落。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而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50万千克。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试题和复习资料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试题和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判断题1.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正确√ 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2. 10年后,中国将有2亿多农民变为市民。

正确√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 无3.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正确√ 中,对某些及本国制度不符的管理措施,以清单形式公开列明。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 无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正确√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5.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正确√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6. 20世纪初90年代初期出现了质疑市场改革的思潮,邓小平南方讲话重申十三大改革思路,力排非议,中央决策层审势正确√ 度势,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资金的三分之一正确√ 以上依靠土地财政积累。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8.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正确√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 无9.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正确√ 构,关键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答案分析: 无10.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多元的,而决定性作正确√ 用是一元的。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答案分析: 无第二部分 ;单选题1. 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正确√ 重发挥()才能,加快科技创新。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题及答案)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试题及答案)

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观打响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强创新驱动力扩大内需城镇化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新农村4 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是()。

(分值:10.0/得分:10.0)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稳中求进科学发展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

(分值:10.0/得分:10.0)打响“破垄”攻坚战突破固化利益格局的羁绊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观6 调整产业结构与提高产业素质的亮点是()。

(分值:10.0/得分:10.0)增强创新驱动力扩大内需科学发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7 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战略性调整。

(分值:10.0/得分:10.0)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8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总的原则不包括()。

(分值:10.0/得分:10.0)分业施策尊重规律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稳中求进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是()(分值:10.0/得分:10.0)实现国民经济倍增计划提高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0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分值:10.0/得分:10.0)处理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处理好大陆和港澳台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和国外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下面是余秋雨经典励志语录,欢迎阅读。

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关于年龄1.一个横贯终生的品德基本上都是在青年时代形成的,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的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带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

结果,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

2.我不赞成太多地歌颂青年,而坚持认为那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年代。

陷阱一生都会遇到,但青年时代的陷阱最多、最大、最险。

3.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的生命力。

但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越需要鼓动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的坚持相斡旋。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含答案解析)八年级历史下册每课必背考点与同步试题训练(部编版)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含答案解析)八年级历史下册每课必背考点与同步试题训练(部编版)

第8课达标提升练习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 推行公司制C.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 废除国有制2、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三大C. 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五大3、《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第1版收录了“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等词语,至1996年第3版增加收录“市场经济、国有经济、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现代汉语词典》将“市场经济”收录其中源于( )A. 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 中共十三大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4、20世纪70年代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签下包干到户的契约(见下图)。

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5、安徽凤阳1980—1982年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C.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6、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农村发展之路。

1978年后,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新路的是( )A. 进行土地改革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 发展农村乡镇企业7、下列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阐述错误的是( )A. 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C.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D. 在所有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8、对联可以看出一定的历史信息。

八年级历史下册《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设计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设计及答案

《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知识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

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

”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 A.农村B.城市C.外资企业D.国有企业2.请仔细观察如图“大包干纪念馆”里18个农民按手印群雕,从中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四川农民率先建立生产合作社B.安徽农民率先实行土地私有C.四川农民率先实行政社合一D.安徽农民率先分田包产到户3.1979年至1988年,徐州粮食产量年均增长6.0%,累计生产3391.15万吨,相当于前30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昔日贫穷落后、缺粮少吃的徐州农村变成苏北粮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C.农民土地所有权的获得D.南方谈话的正式发表4.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

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C.使农业收入得到平均分配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知识点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5.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民主与法制建设D.国有企业改革6.下图是1986年某省企业的变化情况,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工业化B.三大改造C.对外开放D.国有企业的改革知识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发展乡镇企业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03能力提升9.如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元)”。

(完整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有答案和解释)

(完整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有答案和解释)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有答案和解释)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1.“……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歌颂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答案:B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率先进行了改革。

当时在农村中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齐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

下列对民谣解读有误的是( ) A.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高兴心情 B.农民获得了自主分配农产品的权利 C.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故A项说法错误。

B、C、D三项均正确。

答案:A 3.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

该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解析:由表格信息可得出农村收入及消费水平均高于城镇。

故B项正确。

答案:B 4.1984年以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 ) A.创办乡镇企业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1984年开展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好。

故选C项。

答案:C 5.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同步练测(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同步练测(含解析) 岳麓版必修2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它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成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上述材料评论的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给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

依据右图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

该表反映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 4.5%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5.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

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B.管理模式的创新C.所有制方面的创新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6.1992年,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A.借鉴资本主义市场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非选择题(共40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

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

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1.下图是1977-2003年安徽省GDP增长曲线变化图。

下列说法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A.经济腾飞的起点①归因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经济最低点②出现是因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致C.经济最高点③出现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该曲线变化图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见证【答案】D【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突破曲线图中各个时间点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①点197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召开,故A不正确;②处经济低谷与国外变化没有太大关系,故B错误;③处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确立,故C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项。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2.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

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

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

这主要得益于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B.分配关系的调整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D.农村改革的支撑【答案】B【解析】利改税是中国改革国家与国营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一项重大措施。

核心内容是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

所以材料所述现象出现是因为分配关系的改革,故选B。

3.下图为某学者所描绘的1700年以来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

其中与中国相符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

1700年以来中国经济在1820年以前处于世界经济顶端,1840年以后由于列强侵略,中国经济落后与世界,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腾飞,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建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潮流,故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

4. 1982年,首都钢铁公司作为改革试点,实施“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全留,歉收自负”的办法,企业效益连年大幅增长。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测试含答案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测试含答案

第1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45分,每题3分)1.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

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反映了A. 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 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C。

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2.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A。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 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C。

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D. 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3.有学者认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该观点提出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大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4.1978年,国有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是973。

65亿元,1979年为923。

62亿元,至1980年下降为889。

58亿元。

上述现象反映了A. 国家与企业利润分配的矛盾B。

国有企业数量大幅减少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 民营企业财政收入增多5.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

下列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A. 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B。

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C。

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用问题D。

阻碍了城乡市场的一体化6.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7月规定,将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定价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由1992年定价目录颁布时管理的141种(类)减少为13种(类)。

这是我国当时A。

农村经济改革的需要B.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C. 履行世贸责任的需要D。

高二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

高二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

高二历史经济体制改革试题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A.城镇B.大中城市C.农村D.沿海地区【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的改革也为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这首歌曲歌颂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下列关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B.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C.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无大小之分D.个人活动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就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杰出人物的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因为时势造英雄,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

【考点】史学理论·史观·唯物史观3. 1978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改革农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不难得出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结合改革开放的具体举措可以明显判断出②项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改变农村土地的公有制属性,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所以排除②项答案选C。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二第四单元第2节经济体制改革 练习含答案

第1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1.“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1984年每个农业劳动力所创农业产值近890元,比1980年提高34.8%,年均增长7.8%,大大超过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1.2%的水平。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

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调整D. 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2.下面为中国1953~1999年部分经济周期GDP年平均增长率及振幅(周期内年增长率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变化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 “一五”计划期间轻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稳定增长C。

改革开放促使GDP年平均增长率连续攀升D。

市场机制逐步成长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稳定度3.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登了本省55名厂长、经理联名写给省委、省政府的一封公开信(见下图)。

这封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厂长、经理们的“呼吁”源于A。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B. 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阻碍农业发展C. 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深入人心4.英国《卫报》专栏作家评价:“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材料中的“完全不同的历史”是指中国( )A. 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

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D. 实现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5.下表为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增长率(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有关数据编制)。

该表反映出A.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城市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C。

废除农业税增加了农民收入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缓慢6.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部分)如下,其中顺差额持续增加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表(1994-1998)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体制改革复习测试题及答案与解析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2课时经济体制改革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1.(2009年浙江卷)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解析:此题隐性考察历史时间。

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

答案:A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对这句1978年出自安徽凤阳农民的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②表
达了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

①②③均正确,④的说法绝对,不是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而是基本解决。

答案:B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在于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析:正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答案:D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改革管理体制 B.增加企业活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改革分配制度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B正确。

答案:B 5. (2009年绍兴模拟)1994年,鲁冠球带领杭州万向集团在深圳上市,使万向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

万向集团获得这一新发展的政策背景是 A.中央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
定》的出台 C.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的决定 D.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A、B、C三项均与题干时间“1994年”不符,故选D项。

答案:D 6.(2010年上海普陀区调研)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前农民年纯收入133.6元;如今增加到4140元,30年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大约有2.5亿,如今在耕地减少、人口增加的情况下,贫困人口减至2500万……导致中国农村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
变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度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中国对三
农政策的倾斜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

农村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度,生产资料仍归国家或集体所有。

答案:C 7. (2009年合肥模拟)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年~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年~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关键词是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民工潮” C.“民工潮”、“新农村建设”、“乡镇企业” D.“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民工潮” 解析:改革最先进行的是发展乡镇企业,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出现了“民工潮”,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案:A 8.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下列歌曲不可能入选其中的是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走进新时代》 D.《我是公社小社员》解析:D项《我是公社小社员》反映的是人民公社时期的歌曲,而不是改革开放30年的歌曲,故选D。

答案:D 9.右图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不成,我们全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这份契约签订的背景是 A.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实行C.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D.农村解决了温饱,正向小康迈
进解析:正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为了提高生活水平,
小岗农民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分田。

答案:A 10.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见右图)。

1983年12
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

从此,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

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①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③中国逐渐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凭票供应,说明物资短缺,是计划经济的表现,故B正确。

答案:B 12.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解析:票证被取消,说明物质短缺的状况改变了,这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C项最符合题意。

A项时间与题意不符;B项与事实不符;D项主要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具有片面性。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 (2009年南京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材料三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四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人口(亿) 上网用户总数(万) 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624.1 1.7 57.5 2001年 95933 4.56 6800 41.9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
“重新焕发生机”?(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解析:第(1)(2)问可从图表中提取信息解决,材料二可根据“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去分析;第(3)问可从表格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城镇人口、上网人数、恩格尔系数等
几个方面去分析。

答案:(1)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决策: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举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变化: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4.(2009年济南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
接下来的20年时间里,党和人民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探索,试图找到
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探索过程中,我国政府进行的成功和失败的探索各
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结合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说明新时期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特点是什么?指出图3所示
的地区与前两者开发时相比,在经济运行环境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3)说明材料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图表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呈现
出哪些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出哪
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进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解析:第(1)问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当时背景去分析;第(2)问要围绕“特区”、“沿海开发区”等角度去分析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第(3)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总结答案。

答案:(1)成功:《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出开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经济领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答对2点即可)失误: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答对2点即可)(2)逐
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格局。

特点是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优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3)现象:GDP持续增长,GDP同比增速呈现波动;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趋势: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持续
提高。

原因:社会稳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科教兴国。

(可以有不同见解,答出4
点即得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