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卷试题评价
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I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
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A. 冰雪路面B. 湿滑路面C. 松软路面D. 干燥路面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较往年难吗?
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较往年难吗?
一.总评
2017年的高考数学(全国Ⅱ卷)试题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风格,同时也在题目设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
既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符合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适度创新,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体现出命题人关注考生学习数学所具备的素养和潜力,倡导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
二.整体第一感觉
拿到试卷的第一感觉是知识点比较亲切,大部分试题均在笔者帮助学生复习及预测环节中有所体现,如:理科解答题第17题,笔者完全命中,该题考查的是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部分中的知识点;其他命中的题型还有复数、函数、概率、圆锥曲线、导数等等
今年试题注重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题目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简单题目的设计并没有太多的陷阱,但是需要注意计算问题,复杂题目数量较少,整套试卷更关注平时的基础和熟练程度,符合高考改革的方向。
通过今年的高考题,我们再次看到,试题绝对难度其实并不大,但是对于平时基础的学习要求却很高,对于计算能力的考察也是重点,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
高考一定是侧重能力的考查,我们更应该关注是数学的本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注意理解,不要把数学变成一种机械的形式主义,一味死板的操作,注意数学的逻辑性、目的性,善于观察题目、分析题目、反思题目。
近年来,数学考试其实是稳中有降的,但是还是着重考察基础知识的,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笔者希望同学们可以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的学数学,真正把数学一点一滴的学明白,理解透彻,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为什么,从根本上理解数学,善于用数学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数学,才是得分的王道!。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Ⅲ卷)数学理科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卷Ⅲ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22x y y x│,则A B=(,)(,)1│,B={}x y x y+=中元素的个数为A.3 B.2 C.1D.0【答案】B【解析】【考点】交集运算;集合中的表示方法。
【名师点睛】求集合的基本运算时,要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这是正确求解集合运算的两个先决条件。
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
2.设复数z 满足(1+i)z=2i ,则∣z ∣= A .12 BCD .2【答案】C 【解析】【考点】 复数的模;复数的运算法则 【名师点睛】共轭与模是复数的重要性质,注意运算性质有: (1)1212z zz z ±=± ;(2) 1212z z z z ⨯=⨯;(3)22z z z z⋅== ;(4)121212z z z z z z -≤±≤+ ;(5)1212z zz z =⨯ ;(6)1121z z z z =。
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答案】A【解析】动性大,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
【考点】折线图【名师点睛】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相邻的矩形的上底边的中点顺次连结起来,就得到一条折线,我们称这条折线为本组数据的频率折线图,频率分布折线图的的首、尾两端取值区间两端点须分别向外延伸半个组距,即折线图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近似,他们比频率分布表更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样本的分布规律。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II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Ⅲ卷)语文含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Ⅲ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2017高考全国卷难度分析_高考试卷难不难
2017⾼考全国卷难度分析_⾼考试卷难不难 全国卷考什么?难度怎么样?命题和安徽卷有什么不同?距离⾼考只有⼀个多⽉的时间了,对于再次⾯对全国卷的我省考⽣和⽼师来说,这些⽆疑都是最为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由店铺收集整理的2017⾼考全国卷难度分析,欢迎阅读! 试题难度适中“不任性” 对于我省考⽣来说,最关⼼的就是全国卷难不难,偏题、怪题多不多。
⽽此次参加论坛的各位名校校长和专家也给我省考⽣吃了⼀颗定⼼丸,认为全国卷不任性、没有偏怪题,但是题⽬难度会有梯度。
以英语为例,全国卷的英语命题要求是“稳中求变、与时俱进、重在内容创新”,试题的难度分为易、中、难,总体难度控制在0.55~0.58 之间。
所以考⽣在复习选题时,不要选择偏题、怪题,以中档题为主,适当做些综合性较强的试卷。
全国卷的学科试卷在时间安排上也有讲究,英语学科的阅读、七选五的时间建议给35 分钟,完形填空、语法填空时间为30 分钟,短⽂改错和书⾯表达时间为35 分钟。
这样的时间安排从现在就需要开始训练,以便考场上能从容应对。
数学因为容易拉分,加上难度变幻不定,可以说是我省考⽣最为害怕的⼀个学科,第⼀天下午开考的数学考得如何直接决定着考⽣第⼆天的考试情绪。
不过相对于安徽卷来说,全国卷近5 年来的难度都属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选择、填空题会以基础题呈现,属于中等难度。
选择题在前六题的位置,填空题在前⼆题的位置;解答题属于中等难度,且基本定位在前三题的位置。
理综中的物理也是考⽣头疼的⼀个环节,⽽从近年来全国I 卷的表现来看,全国卷物理部分都⽐较中规中矩,不任性,⼏乎没有怪题。
但这并不代表物理卷没有难度,全国卷的试卷⽐较成熟,题⽬设置上有梯度,实验题和⼒学题都是难度较⼤的题型。
“倒计时”促进法要慎⽤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搞倒计时,⽼师们挂在嘴边的⼀句话是‘没有时间了’,这种⽅法其实从学习效率上来说是最低的⼀种。
”中科院附属学校执⾏校长王⾦战说。
因为距离⾼考越来越近,为了增加紧迫感,倒计时被⼴泛运⽤,但这种在焦虑环境下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理科数学(附答案解析)
(2)若 PA=PD=AB=DC, ∠APD = 90o,求二面角 A−PB−C 的余弦值.
19.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
16 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 cm ).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正
( ) 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 N µ,σ 2 .
x − y ≤ 0
15.已知双曲线 C
:
x2 a2
−
y2 b2
= 1(a
> 0,b > 0) 的右顶点为
A ,以
A 为圆心, b
为半径作
圆 A ,圆 A 与双曲线 C 的一条渐近线于交 M 、 N 两点,若 ∠MAN = 60o,则 C 的离心
率为__________.
16.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 O,半径为 5 cm,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中心为 O.D,E,F 为圆 O 上的点,△DBC,△ECA,△FAB 分别是以 BC,CA,AB 为底边的 等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 BC,CA,AB 为折痕折起△DBC,△ECA,△FAB, 使得 D,E,F 重合,得到三棱锥.当△ABC 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积(单位:cm3) 的最大值为______.
(1)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 X 表示一天内抽取的 16 个零件中其尺寸在
( µ − 3σ , µ + 3σ ) 之外的零件数,求 P ( X ≥ 1) 及 X 的数学期望; (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 ( µ − 3σ , µ + 3σ ) 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
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ⅰ)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 (ⅱ)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 16 个零件的尺寸:
高考试卷分析(模板)
四川省开江中学高2016级教师高考试卷分析---——----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理科化学分析人:_赵思平_________一、试卷总体评价——信息量与难度适中从总体情况看,全国卷Ⅲ理综试卷化学试题紧扣《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的规定范围和命题要求,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2017年全国卷Ⅲ理综化学试题以新课标和考试大纲为本,考查了考生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全面考查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更注重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试题情境新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区分度良好.二、选择题——重要核心考点,反应原理及电化学易错纵观近年全国卷的高考真题及模拟试题,选择题都是围绕着核心考点(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电化学、速率和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展开。
I卷7个选择题,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关于燃料燃烧和环境保护的常识;第8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此题需要掌握有机的常见反应和物质的鉴别;第9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第10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需要学生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基本计算;第11题是电化学,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第12题是元素周期律,题目考查了学生对于元素推断和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掌握能力;第13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以图像为载体,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溶度积和平衡判断的能力。
总体看来,选择题难度适中,易出错的是化学反应原理题和电化学综合题。
三、非选择题——化学基本素养和化学计算能力的综合考查第26题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综合考查了学生对装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分析;第27题考查学生流程推断的能力,以重铬酸钾的制备为载体,结合图像考查学生对成分的推断、对流程操作的理解;第28题以砷为载体,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盖斯定律、平衡判定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第35题考查物质结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化学键与杂化轨道理论、晶体结构及其简单计算;第36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有机合成流程,能从所给流程中提炼出有效信息迁移运用。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7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三附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 !"!已知双曲线 %+#$$ 02-$$ '!+&#的 右 顶 点 为 "以 " 为
圆心2为半径作圆"圆 " 与双曲线% 的 一 条 渐 近 线 交 于 3 1 两点!若.3"1'	则 % 的离心率为!!!!! !&!如图圆形 纸 片 的 圆 心 为 4半 径 为"4:该 纸 片上的等边三角形 "$% 的中心为4!&0 . 为圆4 上 的 点/&$%/0%"/."$ 分 别是以$%%""$ 为底 边 的 等 腰 三 角 形!沿 虚线剪开后分别以 $%%""$ 为 折 痕 折 起
复
数
(
满
足
! (
(#则
(('
'$&若复数( 满足($(#则(('
'(&若 复 数(!#($ 满 足(!($(#则(!'($'
'- &若 复 数((#则((! 其 中 的 真 命 题 为 $! ! %
)%'!#'(! !
*%'! #'-
+%'$#'(! !
,%'$ #'-
-!记 )* 为 等 差 数 列 !+*"的 前 * 项 和 !若 +- /+" '$-#)& '-.#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已知集合 "'!#"##!"#$'!#"(# #!"#则$!!%
2017年全国文综卷试题评析
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试题评析临颍一高赵占广一、试题总述2017年全国文综试题以主干知识为依托,注重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呈现相对稳定,难度合适,有很好的区分度,试题较好的发挥了高考选拔功能和引领中学历史教学的作用。
二、试题特点1、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家国情怀,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责任意识。
与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试题相比,2017年全国三套文综试题更加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如全国1卷中25分的问答题41题考查的是中外民族主义、全国3卷中的25分的问答题40题考查的是外国侵略和国家统一、全国3卷中41题考查的中国近代史上的自强求存运动,“家国情怀”素养试题在今年高考试题中的分值比重尤大,这是试题一大特色。
2、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史料实证”,辨析史料真伪。
与2016年三套全国文综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一大特点即每套试题均不同程度增加了“史料实证”,辨析史料真伪的试题,如1卷中的的26题,2卷中的25题、35题,3卷中的27题;要形成对历史正确的价值观,对史料的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重要的环节。
在这一核心素养上,今年高考试题有侧重,2018年高考试题应会有延续。
3、图表类试题增加,材料解读能力要求提升。
在图表类试题上,2017年高考试题明显增多,尤其在全国1卷体现更为突出,4个表格,1个图示,分别为25、26、33、42和34题;在2卷中1图、1表格,分别为42、24题;在3卷中2图,1表格,分别为24、31、26题。
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基本以1表格、1图示为主,而在今年,尤其1卷试题中,增加颇多,这对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都不同程度增加。
4、不回避现实热点问题,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领历史教学传统文化、改革、民族精神是当今的社会热点,今年三套高考试题均不同程度涉及这些主题,如1卷中的41题民族主义,45题的工资改革,47题的传统文化;2卷中的45题城市管理改革,47题的传统文化;3卷中40题的国家统一,41题的自强图存运动,46题的经济改革;5、党史考查的比例上升,以增强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解析
2017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解析(正式版)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2高考英语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英语本试卷共15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
15 B.£9。
18 C.£9。
15答案是C。
1.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A.Do some exercise。
B.Go shopping. C. Wash her clothes。
2.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A .To cancel a flight。
B. To make an apology。
C. To put off a meeting.3.How much more does David need for the car?A.$ 5,000。
B.$20,000. C.$25,000。
4.What is Jane doing?A.Planning a tour。
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理综试题(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理科综合化学能力测试绝密★启用前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C【解析】A.PM 2.5是指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C.煤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加入氧化钙后,可与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但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属于高频考点,侧重化学的实际应用,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难度不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KMnO溶液鉴别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4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A.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由于分子内含碳碳双键,因此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C H O),但由于n值为B.淀粉和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且分子式均为6105n不定值,所以淀粉和纤维素均为混合物,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与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此法鉴别,故C错误;D.溴苯与苯均为不溶于水的液态有机物,二者互溶,因此无法用水进行分离,两者沸点相差较大,所以可采用蒸馏法分离,故D错误。
2017全国新课标II卷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_语文检测试卷及答案(3)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_语文检测试卷及答案(3)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生有;B项把国际国内公平问题,粗暴地归纳为“限制排放”不当。
C项“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当,原文说的是“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不对。
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与原文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不符。
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题。
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
5.【答案】(1)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
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
(2)塑造人物形象。
学科@网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3)揭示主题。
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
可以从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角度答题6.【答案】(1)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
(2)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
(3)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因为听不懂蒙古族群众的话所以成了谜,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的技巧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
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原文有“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
8.【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A.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普通高考(全国卷化学试题评析一、坚持立徳树人,传承优秀科技文化
1. 呈现中国成就,传递爱国情怀
通过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以及情景设置等角度, 着力引导考生关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挖掘历史文献和顶级
科研论文的合适资料, 以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编制试题, 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化学, 为
国奉献。
例如 I 卷以我国古代由砷矿提取三氧化砷技术为背景考查元素化合物分
离基本操作方法 ;II 卷以我国科学家在《 Science 》上发表的文章,世界上首个五氮
阴离子化合物为题材考查物质结构基础理论。
2. 渗透研究过程,激发科学精神
对于苯结构的阐释和研究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过程。
I 卷第 8题以 3个分子式均为 C6H6的化合物展开设问。
这三种物质结构是 19世纪中后期, 三位化学家
提出苯的三种结构。
包括 1865年由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的凯库勒式, 1867年由杜瓦
提出具有双环结构的杜瓦苯。
1869年拉敦保格提出来的三棱柱结构。
由于凯库勒结构比较符合苯的化学性质, 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这结构还不能解释苯的某些性质, 所以在凯库勒之后仍有一些科学家继续探索研究苯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这道试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尊重物质化学性质的事实和证据, 不迷信已有的研究成果,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健全考查体系,科学选拔优秀人才
1. 落实大纲修订思路,考查必备知识内容
2016年底对高考化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完善了考核目标和考查内容。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设计贯彻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 通过科学设计试卷结构, 落实考查目标
和考查要求。
首先是落实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既有自己的科学体系, 又有与之适应的学习方法。
中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体现在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理论两个层面, 以两大理论为指导, 学习常见无机物和有机
物的组成、结构、反应和应用。
必备知识内容,包括熟悉最为基本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及其相互转化规律, 化学反应原理和结构知识的精髓, 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
和实验设计思想。
调整了模块的设置, 看似删去了化学与技术模
块, 实际上是将几个模块内容融合一起命制试题,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例如Ⅰ、Ⅲ卷 13题均以电解质溶液平衡为题材,呈现平衡数据关系图, 加大考查学生运用平衡原理、元素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2. 呈现真实化学问题,考查应用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并且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联系紧密,是这些科学的基础 ; 化学又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通过日益发展的合成技术,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农药、化肥、医药和种类繁多的新材料等等。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编制正是从化学科学这一特点出发, 牢牢把握化学应用性在学习化学中有力杠杆作用, 广泛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 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 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
例如, 今年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 所运用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
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 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3. 创新试题情境素材,探索创新意识考查
在化学学科领域, 创新思维的能力形式包括合成新物质、阐释反应机理或新的结构理论、发现新的合成方法以及应用新的分析测试技术等。
今年的高考化学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推理实验现象、设计合成路线、阐释结构与性质的规律三个方面:①对于推理实验现象的考查, 基本思路是给出探究目的和装置等, 要求学生根据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 选择合适的检查药品并推测实验中的现
象。
例如 III 卷 26题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并通过残留物的颜色推理分解的产物, 并通过选择品红和硝酸钡等试剂进行验证推理。
②对于合成路线的设计, 是以有机化合物为考查载体, 要求考生对于给定的目标有机物, 利用逆合成分析方法解
析目标有机物, 将其分解为题目提供的简单有机物, 将已经学过的反应和题目给出的反应信息相结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合成路线。
例如 I 卷 36题“设计用环戊烷和
2-丁炔为原料制备 #FormatImgID_0#的合成路线”。
③阐释结构与性质的规律,要求能根据给出的物质性质数据或者图表,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 总结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及变化规律。
例如 III 卷 35题要求学生分析二氧化碳、氢气、甲醇和水沸
点从高到低的顺序,并阐释沸点高低的原因。
三、展现学科价值,灌输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是一门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学科, 并且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相融合产生了诸多的交叉学科 ; 化学又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通过化工生产和日益发展的合成技术, 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农药、化肥、医药和种类繁多的新材料等等。
化学知识和理论是实施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和新材料、新物质合成制备的技术储备和理论支撑。
全国化学试题均设计了化学与生活试题, 分别从合成纤维 (Ⅰ卷、健康化学 (Ⅱ卷、环境化学与环境保护 (Ⅲ卷等领域设计考核知识点, 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
试题选材设计废弃物品综合利用, 展现化学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 实验过程注重尾气吸收,使学生牢固树立绿色化学和环保理念。
如 II 卷中的水中溶氧测定实验、Ⅲ卷中的由砷废渣制取砷酸盐等, 均体现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的绿色化学思想。
四、加强难度调控,积极引导教学
对于理科综合卷中的化学试题, 根据使用省份的特点, 采用基本相同的内容和试卷结构设置, 不同的问题设计思路, 考查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
为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 将与数学计算有关的内容的考查重点放在化学原理以及化学概念上。
对于氧化还原的计算, 重点放在方程式的配平和物料关系上。
将晶体相关计算放在晶胞的组成、化学式的推断以及数量的转换关系上。
例如 I 卷 35题只要求学生推导 K 与 O 间的最短距离以及 II 卷 35题五氮阴离子的晶胞参数相关计算。
只有那些计算不是很复杂的内容, 才要求学生计算出结果, 其他等计算稍显复杂的内容均
只要求列出计算的表达式即可。
例如 I 卷 26题氮的质量分数计算、 III 卷 27题重铬酸钾产率的计算、 II 卷 28题水中含氧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