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引言蛋白质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系统性方法,通过分析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相互作用关系,可以揭示生物体内各种生物过程的分子机制。
在植物病害的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蛋白质组学简介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组的学科,目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蛋白质的表达与定量研究和蛋白质互作与功能研究。
在植物病害方面的应用中,主要集中在蛋白质的表达与定量研究,从而揭示病害对植物蛋白质组的影响。
2.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2.1蛋白质组学与病害标志物的发现通过分析植物在感染或受到病害侵袭过程中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以鉴定出一些新的病害标志物,为病害的检测提供依据。
2.2蛋白质组学与病害诊断通过对不同植物组织中蛋白质组的比较研究,可以鉴定出与不同病害相关的蛋白质,并通过这些蛋白质对病害进行诊断。
2.3蛋白质组学与病害预测通过对受感染植物与健康植物蛋白质表达差异的研究,可以发现一些与特定病害相关的蛋白质,从而为病害的预测提供基础。
3.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害机理研究中的应用3.1蛋白质组学与植物抗病相关蛋白的鉴定通过分析植物在感染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可以鉴定出一些与植物抗病相关的蛋白质,并揭示其在抗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3.2蛋白质组学与病原微生物蛋白的研究通过研究病原微生物蛋白质的表达和相互作用网络,可以揭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3.3蛋白质组学与宿主病原互作蛋白的研究通过分析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蛋白质的表达和相互作用关系,可以揭示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互作机制,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蛋白质组学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4.1蛋白质组学与新型抗病相关蛋白的筛选与应用通过研究植物在抗病过程中表达的蛋白质,可以筛选出一些新的抗病相关蛋白并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
蛋白质组学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蛋白质组学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刘永杰;张克山;卢国栋;尚佑军;刘湘涛【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年(卷),期】2011(032)006【摘要】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动物疾病,能发现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及其变化特征,为相关疫苗和新型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论文从蛋白质组在动物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及其他营养代谢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页数】3页(P139-141)【作者】刘永杰;张克山;卢国栋;尚佑军;刘湘涛【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46;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46;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46;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46;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161【相关文献】1.DNA疫苗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石军;陈安国;洪奇华2.DNA芯片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 [J], 马艳平;陈豪泰;马丽娜;周建华;张杰;丁耀忠;王猛;刘文倩;刘永生3.DNA芯片技术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马艳平; 陈豪泰; 马丽娜; 周建华; 张杰; 丁耀忠; 王猛; 刘文倩; 刘永生4.蛋白质组学在食品非热杀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钱静亚; 张咪; 孙文敬; 代春华; 霍书豪; 马海乐5.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剧柠;苟萌;张彤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蛋白质组学在牛属动物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蛋 白质 组 学是 对 基 因组 学研 究 的 重 要 补 充 , 生命 的 各 个 过 程 都 受 到 蛋 白质 问 相 互 作 用 的 控 制 。 它是 一 个 客 观
的、 复杂的、 交错 并 精 密 调控 的反 应 网 络 。在 动 物 发 育 、 生理生态、 疾病 等 研 究 中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 如 何 利 用 系统 生 物 学 的理 念 , 将 这些研 究成果加 以整理 、 整合 , 从 而 在 蛋 白质 水 平 上 对 生命 现 象 加 以 解释 , 这需要遗 传学 、 化 学、 生 物
分离 检测低 丰度 蛋 白 , 极 端 酸 碱 性 蛋 白 和 疏 水 蛋 白
在 蛋 白质 组可 以理解 为一种 生物 、 个体 、 器官 、 组织 、
制某个 体 系的蛋 白质作 用 的 网络 图谱 , 称 为相 互 作
用蛋 白质组 学 。 蛋 白质 组 的 研 究 一 般 分 为 3个 步 骤 : 第一 , 蛋 白
由 Wa s i n g e r V. C . ( 1 9 9 5 ) … 3 提 出, 是 指 由一个 基 因 组编 码 的所 有蛋 白质 。澳大 利亚 学者 wi l k i n s M R & Wi l l i a ms K L ( 1 9 9 7 )[ 4 第 一 次 在 专 著 中使 用 并
关键 词 : 蛋 白质 组 学 ; 牛; 疾病; 生物信息学 ; 乳房 炎; 蛋 白 质 芯 片技 术
1 蛋 白质 组 学 的发 展 背 景
1 9 5 3 年, Wa t s o n和 C r i c k建 立 了著 名 的 DNA 双 螺旋结 构模 型 , 标 志 着基 因时 代 的 到来 。 1 9 9 0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各领域的解决方案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农业生物科研领域、疾病机理机制研究、药物研究、海洋环境、植物胁迫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蛋白组学的研究通常遵循以下思路:蛋白质组学研究思路图 1 蛋白质组学研究思路一、蛋白质组学在农业生物科研领域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农业生物科研领域的应用为作物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畜牧兽医学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现代农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1 .蛋白质组学在农作物研究中的应用农业是我国人口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品系鉴定、品质改良、逆境胁迫应答等关键环节的应用,为农业作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巨大的参考价值。
蛋白质组学可系统研究农作物在特定环境或某个发育阶段的组织和器官中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有助于作物发育过程机制的理解。
Jia等人利用SWATH等技术对四种玉米组织中的蛋白质进行定量分析:包括未成熟雌穗,未成熟雄穗,授粉后20天的幼胚和14日龄幼苗的根。
在玉米的4种组织中总共鉴定到4551个蛋白质,其中在雌穗,雄穗,幼胚和幼根中分别鉴定到3916、3707、3702和2871种蛋白质。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将蛋白质组和转录组进行关联分析,并且进一步分析组织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和蛋白,以了解玉米组织结构和器官发生的调节机制,为研究玉米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关成果2017年发表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
图 2 实验流程图文献来源:Jia HT, Sun W, Li MF, et al. An integrated analysis of protein abundance, transcript level and tissue diversity to reveal developmental regulation of maize [J]. J. Proteome Res, December 18, 2017.2.蛋白质组学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在食品安全研究中,蛋白组学的出现为食品科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食品科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 C o l l e g e o f A n l m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h i h e z i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i h e z i 8 3 2 0 0 3 , S i n k i a n g C h i n a ; 2 . F e e d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S i n k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 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 U r u mq i 8 3 0 0 0 0 , C h i n a )
摘
要 :蛋 白质作为功能基 因的主要体现者 ,其表达模式和功能成为 当今研 究的热点 。随 着后基 因组 时代 的
到 来,蛋 白质组学技术 的发展将会在 动物科学的研 究领域 产生 巨大的促进作 用。文章综述 了蛋 白质组 学的概 念、
相 关技术及其在动物精液质量检测、动物疾病和动物 营养研 究等方面的应 用。
Ab s t r a c t : As t h e ma i n v e h i c l e f o r f u n c t i o n a l g e n e s , e x p r e s s i o n p a t t e r n s a n d f u n c t i o n s o f p r o t e i n b e c a me a h o t
p r o d u c e a h u g e r o l e i n p r o mo t i n g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a n i ma l s c i e n c e . T h e c o n c e p t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p r o t e o mi c s , a p p l i — c a t i o n o f p r o t e o mi c s i n a n i ma l s e me n q u a l i t y t e s t i n g , a n i ma l d i s e a s e s a n d a n i ma l n u t r i t i o n w e r e r e v i e w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Ke y wo r d s : p r o t e o mi c s ; p r o t e o mi c s t e c h n o l o y; g a n i ma l s c i e n c e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应用
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蛋白质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和研究领域,正在逐步发展和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蛋白质组学,简单来说,就是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它包括对蛋白质结构、功能、表达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蛋白质组学研究和应用,以及它们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影响。
一、蛋白质组学研究1. 蛋白质组学技术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蛋白质质谱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质谱技术是将蛋白质分离后用质谱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得到蛋白质的质量、序列、结构和表达水平等信息。
而蛋白质芯片技术则是将蛋白质固定在芯片上,利用芯片上的探针检测蛋白质的表达和相互作用。
2. 蛋白质组学研究内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蛋白质组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比如通过分析肿瘤细胞的蛋白质组成进行癌症诊断,或者通过分析抗生素对细菌蛋白质的影响,寻找新型抗生素。
(2)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以揭示细胞信号传导、代谢调控等生命活动的机制。
(3)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是研究蛋白质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基础,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可以揭示生命活动的机理。
二、蛋白质组学应用1. 药物研发与筛选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发与筛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识别关键蛋白质作用靶点等技术,可以研发出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的药物,并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提高药物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2. 病理诊断与治疗蛋白质组学在病理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通过分析患者体液和组织中的蛋白质组成,可以帮助诊断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
此外,蛋白质组学还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的靶点,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
3. 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结合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蛋白质功能和相互作用。
蛋白质组学在牛属动物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牛属动物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摘要:蛋白质组学是对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补充,生命的各个过程都受到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控制。
它是一个客观的、复杂的、交错并精密调控的反应网络。
在动物发育、生理生态、疾病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何利用系统生物学的理念,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整理、整合,从而在蛋白质水平上对生命现象加以解释,这需要遗传学、化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工程学、数学、信息学等多学科学者共同的努力。
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发展背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对蛋白质组学在牛属动物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同时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牛;疾病;生物信息学;乳房炎;蛋白质芯片技术1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背景1953年,Watson和Crick建立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基因时代的到来。
1990~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ic Project,HGP)的完成。
2001年2月15日,在Nature上一篇“现在应该是蛋白质组了”的消息,宣布了人类蛋白质组组织( 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HU-PO)成立,并提出了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Proteome Project,HPP),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由不同基因经转录、翻译,传递到相应蛋白质进行表达,表现为生命活性。
目前,以对生物体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进行鉴定和结构功能分析为基础,获得蛋白质水平上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营养吸收等过程的全面认识为研究目标的蛋白质组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蛋白质组( proteome)的概念最早由Wasinger V.C.(1995)提出,是指由一个基因组编码的所有蛋白质。
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 M R& Williams K L(1997)第一次在专著中使用并定义为:一个基因组或组织所表达全部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2008,29(2):76278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张爱玲1,王兴龙23(1.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2.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62) 摘 要:蛋白质组学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对生命载体进行研究,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热点。
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包括双向凝胶电泳、生物质谱及生物信息学。
双向凝胶电泳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质量分离蛋白质,而质谱技术已成为鉴定蛋白质的极为灵敏而迅速的工具。
由此得到的肽质量图谱结合准确全面的数据库技术,就使得新的蛋白质或多肽得以鉴定。
近年来,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已应用到多种生命科学领域中,在兽医学研究领域中尤其是兽药开发方面也将会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兽医学;双向凝胶电泳;质谱中图分类号:S85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5038(2008)022*******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重心已开始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生物功能的研究,于是产生了功能基因组学。
这一新学科从基因组整体水平上对基因的活动规律进行阐述,如在mRNA水平上通过DNA芯片技术检测生物基因的表达模式,其前提是细胞中mRNA的水平反映了蛋白质表达的水平。
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从DNA2mRNA2蛋白质,存在3个层次的调控,即转录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及翻译后修饰水平调控。
从mRNA角度考虑,实际上仅包括了转录水平调控,不能全面代表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蛋白质特有的活动规律如蛋白质的修饰加工、转运定位、结构变化、蛋白质与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均无法从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来获知。
因此,对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和功能模式的研究就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
蛋白质组学研究现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学科之一[123]。
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一、引言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世界中,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也随之快速发展。
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作为两个重要方向,已经成为研究癌症、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等疾病的热点领域。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二、蛋白质组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是对蛋白质组的全面检测和定量分析。
在医学领域中,蛋白质组学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治疗和预后。
1. 疾病的发生机理蛋白质组学可以揭示疾病相关蛋白质的表达变化,从而推断相关疾病发病机理。
例如,研究一些癌症患者的蛋白质组,可以发现某些蛋白质表达异常,从而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2. 疾病的诊断蛋白质组学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例如,肿瘤标志物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癌的标志物之一,可以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得到。
3. 疾病的治疗蛋白质组学可以用于筛选靶向性药物或生物治疗药物。
研究表明,在肿瘤治疗中,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联合应用可以预测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而使治疗更加精确。
4. 疾病的预后蛋白质组测序技术可以分析血清和组织中的蛋白质组,揭示患者疾病预后的可能情况。
例如,研究表明蛋白质组在乳腺癌的预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基因组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是对基因组的全面检测和定量分析。
在医学领域中,基因组学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遗传基础、疾病筛查、个性化药物治疗和预后等。
1. 疾病的遗传基础基因组学可以精准分析个体基因组,从而寻找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突变。
例如,基因组学可以揭示DNA损伤修复基因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2. 疾病的筛查基因组学可以用于大规模疾病筛查。
例如,基因组学可以筛查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突变,从而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
3. 个性化药物治疗基因组学可以揭示药物代谢和药物靶点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实现个体化药物治疗。
动物科学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
动物科学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摘要:现代基因组研究正处于先进阶段。
近年来,各国的生物研究人员研究了越来越多的细胞和生命。
蛋白质组学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主要理论成果和研究手段之一。
本文对蛋白质组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应用蛋白质组学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动物科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动物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动物蛋白质组学,我们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好的动物产品。
动物科学的方法通常包括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从不同角度描述现行生命规律,蛋白质组学是动物科学中的重要表示。
一、对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初步分析蛋白质组学始于国外,首次提出是1994年。
这一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基因理论。
蛋白质组学的基础研究是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蛋白质组学的基础研究是进行全面准确的蛋白质模拟。
总体而言,蛋白质组学研究非常广泛,尤其是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结构。
第一个是蛋白质模式表达,第二个是蛋白质模式功能。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是蛋白质组学的结构、蛋白质组学表达和功能蛋白质组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长期改进和发展了蛋白质组学。
主要调查是各种各样蛋白质。
对这些蛋白质组学的详细研究需要不同的方法,例如生物学和研究,蛋白质主穴的要点是巨大的、系统的研究。
通过研究蛋白质的特征和结构几表达的意思和内涵,将其转化为可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研究蛋白质中不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性质和蛋白质的不同结构。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从而估计生命的性质和存在。
在这方面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从事蛋白质组学研究。
今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利用蛋白质组学进行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对蛋白质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研究,以了解蛋白质的种类、数量和序列。
表达蛋白质组学中,一些生物学研究技术主要用于蛋白质组成成分和蛋白质定量分析。
1.结构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结构主要研究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物种分析等。
动物科学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
20动物科学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黄珍盖(天津农学院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 300300)摘 要:近年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在生物研究方面的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
蛋白质在基因组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能够直接展现出生物的结构功能以及生理功能,能够较为直接的向人们展现出生命之中所蕴藏的本质以及规律,因此要对蛋白质主学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对蛋白质主学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也进一步对如何将蛋白质组学技术运用到动物科学中,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动物科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现代的基因组研究已经步入了后期发展时代,各个国家的生物研究科学家在对于各种细胞以及生命方面的研究,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深入,研究水平不断的在提高。
蛋白质组学就是生物科学家在研究之中所获得的一大重要理论成果以及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发展非常的迅猛。
蛋白质组学能够较为系统的研究蛋白质的构造以及蛋白质的表达,同时也能够将蛋白质的各种功能进行详细而科学的阐述,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蛋白质研究学科。
1 对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初步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进行着长期的完善与发展,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之中,主要的研究对象就是各种各样的蛋白质组。
对这些蛋白质组进行详细的研究,需要采用到各种各样的方法,比如说,会涉及到生物化学方面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方式。
蛋白质主穴的研究规模是非常大的,并且研究的内容是非常系统的。
主要是为了了解蛋白质的各种明显的特征以及蛋白质之间的各种结构,通过将蛋白质的各种表达的意思以及内涵进行研究,转换成人们可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并且也要研究蛋白质其中各种各样的蛋白质群体所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反应方式。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对蛋白质的构造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推测出生命的本质以及所存在的各种规律。
在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技术,在不断的进步研究水平也在逐步的得到提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出来了,在近年来有了越来越多的生物研究科学家开始关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相信在以后的生物研究领域将会有更多的科学家使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展。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医药领域的不断壮大,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热度不断上升。
作为生物医药在分子层面的研究工具,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近年来也成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那么,什么是蛋白质组学技术呢?蛋白质组学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有何关联?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和介绍。
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概念和作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是指对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进行综合性地分析、测定和鉴定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它的主要作用是研究蛋白质组的结构、功能、代谢和调节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为研究生物体内各种疾病的分子基础提供支持。
同时,蛋白质组学技术还能为制药公司提供帮助,帮助这些公司设定新药开发策略和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PCR和NGS等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揭示分子基础和生物学机制方面,他们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相比还是显得略显局限,这也是蛋白质组学技术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1.分析疾病机理及诊断: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蛋白质组谱,在辨别细胞、组织和血清等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而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或协助对疾病进行定量化诊断。
例如,科学家利用蛋白谱分析技术成功的对乳腺癌晚期患者进行了基础研究,从而探究了乳腺癌的分子机制。
2.药物筛选及治疗: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药物筛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药物的运用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它与细胞内部的分子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因此,对于药物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蛋白质组学技术正是一种能够测定特定药物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性质的科学工具。
通俗地说,就是将药物与蛋白质混合,进而观察它们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结合情况,进而了解药物对蛋白质的影响情况。
因此,蛋白质组学技术不仅可以对药物的开发进行指导,而且可以对制药公司开发的药物进行治疗验证,增强药物的准确性,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从而保证人们身体健康。
动物科学中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
动物科学中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作者:夫浩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4期摘要:现阶段,社会进步迅速,随着国家力量的强盛和经济水平的发展,畜牧养殖业也取得飞速发展,但随着畜牧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势必引起养殖环境的恶化,由此带来的畜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这也为畜牧从业者和研究者带来挑战。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在于动物营养和健康养殖两方面。
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动物蛋白质种类鉴定、功能互作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可在动物营养与健康养殖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文章在概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目前该技术在动物营养研究、动物健康养殖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做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这项技术能更好的服务于畜牧养殖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动物科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引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断发展让生命科学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进步,蛋白质作为结构功能和生理功能的直接体现者,能够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有效的阐述。
在细胞和生命整体水平上的深入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成为了一门强大的学科。
1蛋白质组学的概述蛋白质组学指的是运用分子生物学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技术手段,对生物体细胞或组织中的蛋白质进行鉴定,并分析当研究对象处于不同生长阶段或生理环境中蛋白质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进而探讨研究环境和自身因素的改变对细胞代谢、蛋白质功能、互作及对机体整体代谢的影响,力求在蛋白质水平上解释生命的现象和本质。
蛋白质组学研究分类的方法很多,一般情况下都是依据蛋白质组学方面研究的方法策略和研究目的进行分类,在此依据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目的可以将其简单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表达蛋白质组学:表达蛋白质组学(也可称之为差异蛋白质组学),既可以对同一物种组织细胞处于不同状态时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进行研究,亦可对不同物种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进行研究(Walther,等2010)。
蛋白质表达差异对鉴定、识别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组织或体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及药物靶标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用到 多种 生命科 学领域 中, 兽 医学研 究领域 中尤其是兽 药开发方 面也将会 有很 广 阔的应 用前景。 在 关键词 : 白质 组学 ; 医学; 蛋 兽 双向凝胶 电泳 ; 质谱
中圈 分 类 号 : 8 2 2 ¥5.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75 3 ( 0 8 0 — 0 60 1 0 — 0 8 2 0 ) 20 7 —3
组 的所有 蛋 白质 构 成 的整 体 , 不 是 局 限 于一 个 或 而
几个蛋 白质 。由于 同一 基 因 组 在 不 同细 胞 、 同组 不
维普资讯
动 物 医 学 进 展 ,0 8 2 ( ) 7 —8 2 0 ,9 2 :67
Pr gr s n V e e i r e ii e o e si t rna y M d cn
蛋 白质 组 学 及 其 在 兽 医 学 中 的 应 用
究热点 。 目前 , 白质 组 学技 术主要 包括 双向凝胶 电泳 、 蛋 生物质谱及 生物信 息 学。双 向凝胶 电泳根 据蛋 白质
的 等 电点 和 分 子 质 量 分 离蛋 白质 , 质 谱 技 术 已成 为 鉴 定 蛋 白质 的 极 为 灵 敏 而 迅 速 的 工 具 。 由 此 得 到 的 肽 而 质 量 图谱 结合 准 确 全 面 的 数 据 库 技 术 , 使 得 新 的 蛋 白质 或 多肽 得 以 鉴 定 。 近 年 来 , 白质 组 研 究 技 术 已应 就 蛋
白质 表 达 的 水 平 。 但 事 实 上 并 不 完 全 如 此 , 从 D A— NA 蛋 白质 , 在 3个 层次 的 调控 , N mR 一 存 即转录
不是 一个封 闭的 、 概念化 的稳定 的 知识体 系 , 而是一
蛋白质组学方法及其在农业生物科研领域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方法及其在农业生物科研领域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是研究蛋白质组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通过高通量的蛋白质分离、识别和定量技术,如二维凝胶电泳、质谱分析和蛋白质芯片等,来揭示蛋白质的全面信息,从而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物学功能和基因调控网络。
在农业生物科研领域,蛋白质组学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方法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及其在农业生物科研中的应用:1.二维凝胶电泳(2D-PAGE):这是一种经典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可以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按照电荷和分子质量进行分离。
在农业生物科研中,2D-PAGE常用于分析作物品种间或处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差异,从而研究作物的生长、应激和发育过程。
2.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蛋白质鉴定和定量技术。
在农业生物科研中,质谱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分析作物蛋白质组的组成、富集和修饰,以及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代谢途径和信号传导等关键过程。
3.蛋白质芯片技术(Protein microarray):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平行分析技术,可以在微型固相载体上同时检测和研究成千上万个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结构和功能。
农业生物科研中的应用包括筛选和阐明作物蛋白质与病原体、逆境响应和抗性相关的相互作用。
4.蛋白质组数据分析:处理蛋白质组数据需要大量的计算和统计分析。
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中的数据挖掘、基因功能注释和系统生物学方法被应用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解读和整合,以发现潜在的生物学信息和关键的调控网络。
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在农业生物科研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会,可以促进作物生产和对抗病虫害的进展,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加抗逆性。
它为农业生物科研领域提供了深度分析和全面了解作物蛋白质组的能力,有助于推动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蛋白质组学在牛属动物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牛属动物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李 伟1,王 芳2,殷元虎1,郭春晖1,殷溪瀚3(1.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161005;2.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161006;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63319)摘要:蛋白质组学是对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补充,生命的各个过程都受到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控制。
它是一个客观的、复杂的、交错并精密调控的反应网络。
在动物发育、生理生态、疾病等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何利用系统生物学的理念,将这些研究成果加以整理、整合,从而在蛋白质水平上对生命现象加以解释,这需要遗传学、化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工程学、数学、信息学等多学科学者共同的努力。
本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发展背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并对蛋白质组学在牛属动物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阐述。
同时对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牛;疾病;生物信息学;乳房炎;蛋白质芯片技术1 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背景1953年,Watson和Crick建立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基因时代的到来。
1990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ic Project,HGP)的完成。
2001年2月15日,在Nature上一篇“现在应该是蛋白质组了”的消息,宣布了人类蛋白质组组织(Human Proteome Organization,HUPO)成立[1],并提出了人类蛋白质组计划(Human Proteome Project,HPP)[2],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由不同基因经转录、翻译,传递到相应蛋白质进行表达,表现为生命活性。
目前,以对生物体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进行鉴定和结构功能分析为基础,获得蛋白质水平上关于疾病发生,细胞代谢,营养吸收等过程的全面认识为研究目标的蛋白质组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蛋白质组(proteome)的概念最早由Wasinger V.C.(1995)[3]提出,是指由一个基因组编码的所有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在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作者:路锌雯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8期【摘要】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方法。
在文章中主要探讨了蛋白质组学在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农业生物科学;应用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新兴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提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一、蛋白质组学应用于植物保护领域(一)植物在不同的生命活动中,其蛋白质种类以及表达量是有所不同的同一植物的不同组织以及器官功能的分化存在着差异,曾经有研究人员对水稻不同的组织以及叶绿体的蛋白进行研究以及检测,研究结果发现一共有4892个不同的蛋白点,从而得到的不同水稻蛋白质具有100多个。
后来相关的研究人员又成功地建立起关于水到组织和器官的系统蛋白质组。
(二)关于同一种植物的非生物胁迫伤害机制与适应机制在关于同一种植物的非生物胁迫伤害机制与适应机制方面的研究中,相关的研究人员利用蛋白质组学来对水稻的叶鞘在受到伤害后蛋白质的变化进行研究与观察,发现叶鞘的蛋白质发生了被诱导表达以及被抑制表达,被诱导表达的蛋白质至少有10个,包括了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钙调素相关蛋白等;被抑制表达的蛋白质共有19个,包括了钙网蛋白、血红蛋白、组蛋白H1等,其中存在与机械伤害相应具有关联性的蛋白质。
在我国国内,研究人员也曾经使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来研究不同幼苗(Lee68和N2899)的蛋白质,发现了650多个蛋白质点,存在多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
二、蛋白质组学应用于农业制药领域在农业制药领域中,可以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来寻找重大疾病的抗性蛋白标志物,从而发现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从而为农药防治害虫的领域带来了新契机。
在蛋白质表达的研究中,选择了经过杀虫剂处理后的害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蛋白表达水平的研究,发现蛋白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的蛋白点共有22个。
动物科学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A 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2017 , 38 ( 11 ): 43-47动物科学中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1.江苏省蚕种所,江苏 无锡 214151;2.河北省唐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河北 唐山 063000)王欣 1,唐婕2摘要: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断发展进步,让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蛋白质作为结构功能 和生理功能的直接体现者,阐明了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随着在细胞和生命整体水平上的深入研究, 蛋白质组学得以迅速发展,并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结构、表达和功能的一门强大学科。
对蛋白质组学的研 究内容、最新技术和方法及其在动物科学上的应用和前景等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动物科学领域的研究 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生命科学;动物科学 中图分类号:Q51;Q503;S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顺序编号:1672-5190(2017)11-0043-05Application of Proteomics Technology in Animal Science ResearchesWANG Xin1,TANG Jie2(1.Silkworm Egg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Jiangsu Province,Wuxi 214151,China;2.Tangsha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nd Inspection Bureau,Tangshan 063000,China) Abstract:With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he researches in life science are entering into the era of postgenome. Protein is the direct embodiment of structural function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 which expounds the essence and rules of the life phenomena. The intensive researches at the cellular level and at body leve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oteomics which has become a powerful subject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animal science,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the latest techniques of proteomics as well as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animal science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proteomics;proteomics technology;life science;animal science(protein) 与 基 因 组 学 (genomics), 指 由 一个 基 因 组 大规模系统地研究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 调节控制,从而在细胞和生命的整体水平上阐明生 平的提高,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 发展。
动物科学中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
2020年第1期 兽医实验室
动物科学中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组学技术的应用
周燕 /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北部库区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杨钦 /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摘 要: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断发展让生命科学的研究得到了 更多的进步,蛋白质作为结构功能和生理功能的直接体现者,能 够对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有效的阐述。在细胞和生命 整体水平上的深入研究中,蛋白质组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 也成为了一门强大的学科。 关键词:动物科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
的差异。Dileep 等人还发现鸡蛋在储藏期间的蛋清蛋白质组 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且不同蛋白质的丰度也会发生不同 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与蛋清的稀薄化有着很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在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之下,动物科学 研究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正在不断的发展,为畜牧生产实际 能够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根据。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应 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动物科学研究可以提供更多的依据。
蛋白质组产生于国外,在 1994 年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 基础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基因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拓 展。蛋白质组学的基础研究方向对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 研究,它的核心研究方向就是对蛋白质进行综合的分析,通 过这样的方式对蛋白功能进行精准的阐述。一般来说,蛋白 质组学研究内容是比较丰富,大体上会包含着结构蛋白质组 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种主要是对蛋白 质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第二种就是对蛋白质的功能模式进 行分析。对于蛋白质组学来说,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结构蛋 白质组学、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 1.1 结构蛋白质组学 结构蛋白质组学主要对蛋白质的氨 基酸序列、三维结构解析和种类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 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对抗体进行利用对蛋白质进行鉴定,还 有化学降解法和质谱法。 1.2 表达蛋白质组学 表达蛋白质组学经常会在分析蛋白 质的丰度上,比如说对复杂的混合蛋白质进行分离或者对组 成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等。比较常用的技术有双向凝胶 电泳、多维高效液相色谱、MD-HPLC、Bio-MS 等等。 1.3 功能蛋白质组学 功能蛋白质组学就是将细胞内部某 个特定功能的蛋白质群体作为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 亚细胞结构定位,然后对其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作用机理进行 一定的探究。一般来说,能够直接进行大规模蛋白质功能测 定的技术就是功能呆蛋白质芯片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医学进展,2008,29(2):76278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张爱玲1,王兴龙23(1.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2.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62) 摘 要:蛋白质组学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对生命载体进行研究,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研究热点。
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包括双向凝胶电泳、生物质谱及生物信息学。
双向凝胶电泳根据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质量分离蛋白质,而质谱技术已成为鉴定蛋白质的极为灵敏而迅速的工具。
由此得到的肽质量图谱结合准确全面的数据库技术,就使得新的蛋白质或多肽得以鉴定。
近年来,蛋白质组研究技术已应用到多种生命科学领域中,在兽医学研究领域中尤其是兽药开发方面也将会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兽医学;双向凝胶电泳;质谱中图分类号:S85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5038(2008)022*******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重心已开始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生物功能的研究,于是产生了功能基因组学。
这一新学科从基因组整体水平上对基因的活动规律进行阐述,如在mRNA水平上通过DNA芯片技术检测生物基因的表达模式,其前提是细胞中mRNA的水平反映了蛋白质表达的水平。
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从DNA2mRNA2蛋白质,存在3个层次的调控,即转录水平调控、翻译水平调控及翻译后修饰水平调控。
从mRNA角度考虑,实际上仅包括了转录水平调控,不能全面代表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蛋白质特有的活动规律如蛋白质的修饰加工、转运定位、结构变化、蛋白质与蛋白质及其他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均无法从基因组水平上的研究来获知。
因此,对生物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和执行者———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和功能模式的研究就成为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
蛋白质组学研究现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最活跃的学科之一[123]。
1 蛋白质组与蛋白质组学的概念1994年,澳大利亚Wilkins等首先提出了蛋白质组的概念[4]。
蛋白质组指由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
它是对应于一个基因组的所有蛋白质构成的整体,而不是局限于一个或几个蛋白质。
由于同一基因组在不同细胞、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生理条件甚至不同的环境影响下,其蛋白质的存在状态也不尽相同。
因此,蛋白质组是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蛋白质组学是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提示蛋白质的功能与细胞的活动规律,就像基因组学一样,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化的稳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领域。
蛋白质组学集中于动态描述基因调节,测定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水平,鉴定疾病、药物对生命过程的机制,解释基因的调控[5]。
2 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国外大部分蛋白质组表达谱的研究论文发表于2000年下半年以后,且大多数建立在已完成基因表达谱的基础上,表明在基因组或转录组基础上开展蛋白质组表达谱的研究是一个新的方向。
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组研究通常采用比较蛋白组分析方法。
近年来,蛋白质组技术在研究细胞的增殖、分化、异常转化、肿瘤形成等方而进行了有力的探索,涉及到白血病、乳腺癌、结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和神经母细胞癌等[628],鉴定了一批肿瘤相关蛋白,为肿瘤的早期诊断、药靶的发现、诊效判断和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1995年国际上发表第1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后不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即酝酿并于1997年设立了重大项目“蛋白质组学技术体系的建立”。
经过几年努力,我国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的建设有了飞跃的发展,若干研究单位重点建立了技术①收稿日期:2007210210作者简介:张爱玲(1981-),女,山东曲阜人,硕士,主要从事微生物免疫学研究。
3通讯作者平台,并在方法学的跟踪与创新上做了不少工作,使现有技术平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的学者己经在蛋白质分析技术与方法,重大疾病如肝癌、维甲酸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启动模型,维甲酸定向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系统分化的模型等以及一些重要生理和病理体系的蛋白组成分研究方面获得不少成就[9]。
3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主要技术方法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主要涉及的技术有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蛋白质结构研究、数据库的应用等方面。
3.1 双向凝胶电泳在蛋白质的分离鉴定中,双向凝胶电泳(2D2 PA GE)在蛋白质组分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双向凝胶电泳是首先用等电聚焦电泳(IEF)根据蛋白质等电点进行分离,然后进行SDS2PA GE,根据蛋白质分子质量进行分离[10]。
虽然传统的双向凝胶电泳以其高分辨率、较好的重复性和兼具微量制备的性能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分离方法,但仍有其局限性。
如即使是试验条件或操作上的微量改变也会导致22D E 胶不能很好的重现,使得图谱上蛋白质点之间差异表达研究陷入困境[11212]。
为进一步提高22DE的重复性及工作效率,荧光差异凝胶电泳(difference in gel electrop horesis,DIGE)技术应运而生[13214]。
其优点是:①设有内标,使得多个样本之间可以直接进行量的比较。
②使用3种不同荧光染料分别标记内标,避免了不同批次胶与胶之间的误差,反映了蛋白质的真实改变程度,降低了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
③人为因素干扰少而实现了高通量及试验的准确性。
3.2 生物质谱质谱(MS)技术是目前蛋白质组研究中发展最快,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技术。
它通过测定蛋白质的质量来判别蛋白质的种类。
20世纪80年代,蛋白质鉴定的常规方法为Edman降解法测N端序列。
该方法费用高、速度慢,限制了在蛋白质高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后,生物质谱得到了迅猛发展。
生物质谱根据软电离离子化技术的不同,可分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2TOF2MS)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2MS)。
此两种方法操作方式不同,但其所获得的信息互为补充[15]。
前者以多肽质量/电荷比为依据同数据库资料进行比较,进而对蛋白进行鉴定,此法通常被称为多肽质量指纹分析。
后者由离子谱推得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并依据这些氨基酸序列进行蛋白鉴定,此法较多肽质量指纹分析鉴定更准确、可靠[16]。
当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双向凝胶电泳2质谱技术,即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将蛋白质分离,然后利用质谱对蛋白质逐一进行鉴定。
3.3 数据库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也是一个关键[17]。
可以利用的蛋白质结构数据库包括肽谱指纹数据库、氨基酸序列数据库、新生多肽序列数据库、蛋白质质谱分析数据库等。
已有相应的工具软件可供研究者使用,用于鉴定蛋白质种类、分析蛋白质理化性质、预测蛋白质可能的翻译后修饰以及三级结构[18220]。
3.4 蛋白质组研究技术二维色谱(2D2L C)、二维毛细管电泳(2D2CE)、液相色谱2毛细管电泳(L C2CE)等分离技术都有补充和取代双向凝胶电泳之势[21]。
以质谱技术为核心,开发质谱2鸟枪法、毛细管电泳2质谱联用(CE2 MS)等直接鉴定全蛋白组混合酶解产物。
此外,蛋白质芯片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并已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应用。
4 在兽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蛋白质是由基因转录和翻译而成,作为基因的最终产物及细胞中的活性大分子,蛋白质无疑是与疾病相关的主要一员。
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改变是与疾病、药物作用或毒素作用直接相关的[22],因此蛋白质组学在兽医学研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蛋白质组学在兽医学研究中最大的应用前景在于药物开发领域,不但能证实已有的药物靶点,进一步阐明药物作用的机制,发现新的药物作用位点和受体,还可用来进行药物毒理学分析及药物代谢产物的研究。
Mujer C V等[23]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析了布鲁菌的蛋白质组及其致病株16M的蛋白表达模式,鉴定了所有表达的蛋白质,并对6种布鲁菌减毒疫苗Revl的蛋白质图谱进行了广泛研究。
这为发展疫苗,建立宿主专一性、进化相关性及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J ungblut P R等有关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 um t uberculosis)和牛分支杆菌(M.bovis)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对新疫苗的研制和结核病的防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外,蛋白质组学在兽医学中的应用还包括致病机理的研究。
能够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组谱的变化是蛋白质组研究非常明显的优势。
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些蛋白或多肽水平的变化,从而能够了解疾病发生的机理。
通过77张爱玲等: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兽医学中的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有助于发现与其致病性有关的基因[20]。
Deiwick等通过对有毒株和无毒株的鼠伤寒沙门菌(Sal monell a t y p hi m uri um)蛋白质组的比较,确定了致病性基因,而且发现了毒力岛2 (SPI2)调节子。
将蛋白质组学方法用于致病机理研究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蛋白质组学是在蛋白质水平上大规模研究基因功能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信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的完善进步,蛋白质组学研究将不断深入发展。
不仅能为阐明生命活动规律提供物质基础,也能为探讨重大动物疾病的机理、疾病诊断[25]、疾病防治和新药开发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解决途径,从而对兽医学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1] 马 静,葛 熙,昌增益.蛋白质功能研究:历史、现状和将来[J].生命科学,2007,19(3):2942300.[2] 明 亮,刘 杰.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2):1512153.[3] Avram Z,Asher D.Transplantation proteomics[J].NIHPAAut hor Manuscript,2005,9(6):7002711.[4] Reynolds T.For proteomics research,a new race has begun[J].J Natl CancerInst,2002,94(8):5522554.[5] 陈志强.蛋白组学及其在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40241.[6] 周丽萍,宋卫青.疾病蛋白组学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7,7(1):1082111.[7] Mc Gregor E,Dunn M J.Proteomics of t he heart unravelingdisease[J].Circulation Research,2006,98:3092320.[8] 龙 娟,杨晓红,于桂宝.微生物蛋白组学的发展及前景[J].生物技术通报,2006,增刊:91294.[9] 赵旭东.蛋白质组学研究[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24(2):90293.[10] 潘运刚.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6):48249.[11] 叶妙水,钟克亚,胡新文,等.双向凝胶电泳的实验操作及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6(3):5210.[12] Zhou G,Li H M,DeCamp D,et al.2D differential in2gel elec2trophoresis for t he identification esophageal scans cancer spe2 cific protein markers[J].Mol Cell Proteomics,2002,(1):1172124.[13] 赵宏伟,田秀珠,王 波.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应用进展[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4):45247. [14] Mann M,Hendrickson R C,Pandey A.Analysis of proteinsand proteomes by mass spectrometry[J].Annu Rev Biochem,2001,70:4372473.[15] Patterson S D,Spahr C S,Daugas E,et al.Mass spectrome2tric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s released from mitochondria un2dergoing permeability transition[J].Cell Deat h Differ,2000,7:1372144.[16] David S R.Bioinformatics2trying to swim in a sea of data[J].Science,2001,291:126021261.[17] 成 军.蛋白质组学与肝脏疾病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0):227622279.[18] 来茂德.医学科学研究中的生物信息学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3(2):91294[19] J ennifer S D,Matt hew E,Qian W J,et al.Advances in pro2teomics data analysis and display using an accurate mass andtime tag approach[J].Mass Spectrom Rev,2006,25(3):4502482.[20] 柳 斌,杨金亮,魏于全.蛋白组学中非2D2PA GE的一些新技术[J].华西医学,2005,20(1):1642166.[21] 罗元明,刘彦信,郑德先.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23(2):1132118. [22] 刘文江,欧阳五庆.蛋白质组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J].动物保健品,2004,8:70271.[23] Mujer C V,Wagner M A,Eschenbrenner M,et al.G lobal a2nalysis of Brucella melitensis proteomes[J].Ann N Y AcadSci,2002,969:972100.[24] 宫 霞,赵 骏,郭本恒.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病原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木,2006,3:1052107.[25] Nilofer S.Proteomics in clinical trials and practice[J].MolCell Proteomics,2006,5:181921829.Proteom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V eterinary MedicineZHAN G Ai2ling1,WAN G Xing2long2(1.College of V eteri nary Medicine and A ni mal Science,J ilin Universit y,Changchun,J ilin,130062,Chi na;2.T he Military V eterinary I nstit ute,A cadem y of Military Medicine of PL A,Changchun,J ilin,130062,China) Abstract:Proteomics,aiming to analyze t he proteome and research t he carrier of life on a whole level,has beco me a focus of life science in t he era of po st2genomics.At t he p resent time,t he major proteomic tech2 niques consist of two2dimensio nal gel elect rop 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and bioinformatics.Two2dimen2 sional gel elect rop horesis separates proteins bot h in terms of t heir isomet ric point(p I)and molecular weight.Mass spect romet ry can be used as an ext remely sensitive and rapid tool for identification of p ro2 teins.The resulting peptide mass map is compared wit h correspo nding map of known sequences in data2 base.A novel p rotein or polypeptide t hus is identified.In t he recent years,t he proteomics research ap2 proach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and it has extensive application p rospect s in veterinary medicine especially in veterinary drug discovery.K ey w ords:p roteomics;veterinary medicine;two2dimensional elect rop horesis;mass spect romet ry 87动物医学进展 2008年 第29卷 第2期(总第17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