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称谓漫谈

合集下载

汉族 汉 仡佬族标准简称

汉族 汉 仡佬族标准简称

汉族汉仡佬族标准简称
仡佬族,又称侗佬族,是汉族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国有六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

从古至今,仡佬族一直生活在中国的西南部,以湖南省为中心,主要分布在云南、湖南、江西、湖北和广西等地。

仡佬族共有400多万人,是我国仅次于壮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

仡佬族的族习俗和家风独特。

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保留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影子,使恢复两千多年前的生活方式。

从平面上来看,仡佬族是一个民族,它有它自己的习俗、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并且擅长参加各类宗教活动,如庆贺节日、祭祀爱神等,具有鲜明的宗教特色。

此外,仡佬族也有自己繁多的歌舞形式。

他们以民族舞蹈、节庆舞蹈和歌曲为主,用手拉琴、芦笙和小鼓等传统乐器作伴奏,每个节日都有精彩的歌舞。

仡佬族的文字也有自己的特色,它的文字是1991年成立的“五洲仡佬字”,仅由321个字符组成,在仡佬族文化保护方面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仡佬族也有自己不可缺少的族饮食文化,包括周公粥、米豆腐、酒糟鸡、豆腐干等,水平丰富,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总而言之,仡佬族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统,在我们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仡佬族是汉族的重要分支,它的宗教、文化、文字、习俗和饮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影响着汉族文化的发展。

仡佬族正在发扬自己的特色,为汉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汉族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仡佬族

仡佬族

(农历三月初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节,届时要准备鸡、酒、 肉、饭等敬奉山神或土地,认为敬了这些神就会保佑 平安。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当地 仡佬族人民叫做过年。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 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 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仡佬族在贵州分布广泛,特别是在黔中,黔北 各县均有不同数量的分布,语言,习俗差别也 较大,但仡佬族都来源于古代濮人。其习俗任 有一致的相似性。下面就说一下仡佬族的节日:
(农历十月初一) 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祈愿 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还要给牛披红挂彩,打 糍粑挂在牛角上,表示替牛祝寿。
• 仡佬族食粮,住平坝丘陵者以大米、玉米为主,居高 山者以玉米、薯类为主。有“三天不吃酸,人要打捞 窜”之说。糍粑常作亲把祖宗神灵供品,亦为待客和 节日食品。 仡佬族人爱饮酒,多为自酿。先年有咂酒,用时含管 吸饮。 • 筵席常以酥扣(亦称烧白)、昨扣为主肴,俗称“大 水席”。大矸、三桥一带近年盛行“三 幺台”,即 筵席分三台吃完,先酒次茶后饭,或先茶次酒后饭。 坐席多为每桌10人(上下席各2人,左右席各3人)。
仡佬族
仡佬族的族源,大致可分三个时期,即: 濮人-僚人-仡佬族。 远在商周直到魏晋时期,仡佬族先民称 为“百濮”或“濮”。濮人是中国古代 的一个强大族群,遍及中南、西南各地, 贵州的居多。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将濮人住的区域纳 入了管辖范围。古书记载,夜郎的主体 居民先是濮人,后是“僚”人。 隋唐到两宋,南宋朱辅《南蛮丛笑》把 “僚”改为“佬”,即成今之“仡佬”。 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人的传统服 饰很有特色,男女 都穿筒裙,裙料由 染色羊毛和麻编织 而成,穿时以裙自 头上贯通而下,故 又名为“通裙” 。

古老的仡佬族

古老的仡佬族

古老的仡佬族仡佬族即中国古代“僚人”聚居在贵州省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仡佬族人口57.94万。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节庆、礼仪食俗、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

一族源迁徙仡佬族是贵州的古老民族。

与古代的“濮”、“像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商、周、西汉时期,始有“百濮”或“濮”的称谓,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称“濮”“僚”或“夷僚”。

隋、唐以后,则称“仡僚”、“葛僚”、“革僚”等,解放以后统称仡佬族。

毕节境内的仡佬族,多是在清代中叶以后因躲避灾荒或经商等原因陆续由邻县迁入。

有高、刘、陈、张、赵、余、李、龙、杨、金、王等11个姓氏。

分布在普宜、朱昌、阴底、鸭池、燕子口、龙场营等乡(镇)及毕节城区。

二、语言文字仡佬语属汉藏语系。

作词头,“把”(ba+)没有独立的单一文字。

作词尾,由于长期与其它民族交错杂居毕节境内仡佬语的特点,现在能讲本民族语言人已经很少,日常生活中均通用汉语。

三、居住环境境内仡佬族居住之地,多在边远高寒山坡地带。

住房的结构和建筑材料,大体与邻近的汉族族相仿。

住房一般分三间,中间为堂屋,不住人,两边为卧室和厨房。

山地以茅草土墙居多。

少数在坝区的,为木板结构的瓦房。

个别特别贫困的,住的是树条、树枝等编织成的“篱笆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仡佬族的生活条件也随着不断改善,砖墙平房代替土墙茅草的逐年多起来了。

四、饮食嗜食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

农作物以玉米为主。

也种植水稻、小麦及其它作物。

饮食以玉米为主,辅之以大米、小麦及蔬菜类。

仡佬族对糍粑特别爱好,逢年过节,走亲串戚,婚丧嫁聚以及追荐祖先等场合,都要打上糯米糍粑。

仡佬族爱饮酒,有宾客来家,必置酒盛情招待,无酒则觉得脸上不光彩。

清《大定府志文微五》“……古……传至把幕腊,男女好饮,饮必酩弗已,一卧数日方起”的记载。

道真仡佬文化

道真仡佬文化
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道真仡佬傩戏
傩戏——这一种神秘、古老的文化,由道真农民千百年传承到今天,道真从此获得了“傩戏王国”的美誉。“傩”本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吕氏春秋·季冬“云:命有司大傩”。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大傩”在古代皇宫
里举行时是十分隆重的,《后汉书·礼仪志》说:“先腊一日曰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衣毛角;中黄门行之,冗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中黄门倡, 侲子和曰 :“……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欢呼周遍,前后省三过,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驱逐疫鬼仪式不仅在皇宫举行,乡下也有类似活动,《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那场面虽然比不上皇宫的豪华,热闹的程度是一点也不逊。
仡佬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与古代僚人有渊源关系。仡佬族旧称“鸠僚”、“葛僚”、“革僚”,南宋以后始称“仡佬”。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余万,除部分散居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云南文山自治州,贵州遵义、织金、仁怀、黔西、安顺、普定、正安等县市外,主要聚居在黔北的务川和道真两个自治县。仡佬族有语言无文字,除了广西隆林,贵州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遵义市的遵义县,仁怀市等地有六千多人会说仡佬话之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也基本相同。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
主客在饮酒喝茶之际,正是互诉衷肠、增进情感之时,待酒足茶酣以后,才撤去碗盏进入第三台:吃饭。吃饭也叫正餐,是最为讲究的一台。菜肴一般有烧白、猪脸、肚扣、酥肉、木耳、黄花、笋子、海带、豆腐丸等。如今人们生活好了,还增加了鸡、鸭、鱼等。但另有四盘是必不可少的:豆芽泡菜、萝卜丝、霉豆腐、洋芋片。佐饭的菜肴一般不能少于16个。

仡佬族

仡佬族


正月初一赶庙会开始至正月十四 仡佬族的年文化 ——过年习俗, 叫过大年,十四夜要大祭,是大 汉族人过年叫“过春节”,仡乡 人 年的巅峰。仡佬人到了二十四 打 过年叫过“仡佬年”。在务川仡 佬乡,从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 、 扫扬尘;三十吃“年饭”贴春联 山 挂灯笼,点燃香烛,焚烧冥钱, 送灶神上天开始到腊月三十叫过 祭祀先祖。 小年。三十夜要小祭,是小 年的高潮。
务川县成立于1987年 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 部大娄山、东南麓, 是遵义乃至贵州进入重 庆、长江出境的县城之一
人口41万余人,辖10镇5 乡,有民族17个 ,其中 苗族,仡佬族占85% 。
县 境 内 多 系 崇 山 峻 岭 、
溪 流 纵 横 、 银 瀑 飞 溅
林 木 幽 生 、 景 色 迤 逦
素 有 “ 黔 北 多 佳 境 ,
风 是都 “ 丹 物 著“ 砂 在 名 古 思 的 县 州 ” “ “ 仡 ” 的 佬 铝 美 之 矿 称 源 之 。——一座文化古城,蕴含着一千 舞蹈——“弦子舞”蜻蜓点水,前三 后 多年的人文底蕴,龙潭仡佬民族文化村 一,有小勾脚,三步弦,大摇摆,老牛 擦痒,小马摇铃,栽秧 等8种动作。 西南最大的草场 :栗园草场;世界最长 回音壁:灵崖回音壁;独具民族风情的 仡佬盛宴:三幺台、、、
主 诞 生 时 的 情 景 。
仡佬族居住文化
仡 以 所 巨 有 有 还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最为古老的一 佬 “ 居 木 木 石 有 族 干 屋 , 结 结 茅 个民族,有人认为它是“古夜郎” 先 栏 去 上 构 构 草 的后裔。仡佬族大多住在山区。民 民 ” 地 覆 的 的 房 谚说:“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 的 为 数 杉 “ 石 在岩旮旯。” 叶 穿 板 民 特 尺 斗 房 居 色 , 架 房 形 以 ” 式

水城仡佬族

水城仡佬族

水城仡佬族◇熊家红水城仡佬族是一个古老民族,也是贵州土著民族,古人称之为古老族,古老族首都“播哩”在今安顺和普定之间,人烟比较发达,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在那里安居乐业,嫁娶随俗,丧葬礼数井井有条,男耕女织,过着喜气祥和的日子。

没有想到的是水西彝族人孟获和扎弟兄由云南冬川出发至贵州分兵两路进攻古老族首都,孟获从东北,扎从西南进攻,古老族首都“播哩”被攻跨。

都城崩溃,仡佬人民四处逃灾躲难,流离失所,多数被俘虏,彝族人将战败的古老族人分散居住,以十户彝夹一户仡,谓之隔居,从此古老族就被称之为仡佬族,意思就是隔居的民族。

土司制将仡佬族分成两类,一种称为打铁仡佬,另外一种称为打簸簸仡佬,都是为土司制造农具、家具的奴仆,在这一段期间,苗族则称仡佬族为“keǐ”,译音为奴用的意思。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水城地区又称仡佬族为“彝仡佬”。

仡佬族是一种非常具有创作天赋的民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仡佬族村落曾保留着自己祖先制作的石器时代的“石斧”,铜器时代的“刀”,铁器时代的农具“铧”,以及诸多的工艺品。

逃散的仡佬族人民,到苗寨的就变为苗族,到汉族村寨的就变成了汉,进入布依族村寨的就变做了布依……。

就这样,仡佬族渐渐的被异族同化,失去了本民族语言,同时与异族通婚等使仡佬族人越来越少。

还有部分躲到了深山老箐靠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甚至以狩猎为生,并结识了部分爱狩猎的苗民兄弟,使得这两种民族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成了生在一起,死葬一处的友谊,钟山区放马坝(过去称水城放马坝)附近出现诸多苗坟和仡佬坟交错混葬于一个地方。

原杨柳镇教场管理区放马坝(过去称“世乐坝子”)是苗族和仡佬族聚居的地区,仡佬族古坟较多,而且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他们从放马坝迁居其他地方,最末的是清乾隆二年,如郭老幺、周静、杨玉平等的子孙。

在此的仡佬族,除古坟外,还有成寨的宅基遗迹,田产名称等仍有可考。

仡佬族人民没有文化,无法记录下自己祖辈走过的坎坷历程,大多都是靠祖辈口述和一代一代的传颂,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杨梅区罗盘乡伍佐河的仡佬族知识分子穆绍清曾讲述过仡佬族人民荣辱辛酸的历史过程,以及仡佬人民的手工艺制作和仡佬人民古老的风俗礼仪。

仡佬族

仡佬族

学院:护理学院班级:143 学号:20144840352 姓名:张骞凯仡佬族介绍一、起源仡佬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地区,仡佬族同时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二、分布地及地理特征1、种族分布仡佬族是云贵高原中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包括遵义、仁怀、安顺、关岭、普安、清镇、平坝、黔西、大方、织金、金沙、贞丰、晴隆、六枝、水城等20多个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马关、富宁等县。

3、地理特征仡佬族及其先民起初大都居住在群山之间的一处处平畴、谷地上。

仡佬族的住地,大多交通不便,地少而土瘠。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三、宗教信仰仡佬族及其先民在历史上广泛地存在着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观念意识,其信仰崇拜主要表现为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内容的原始宗教。

四、民族文化特色语言-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目前只有千余仡佬族人还会说这种语言。

因为居住分散,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多数仡佬族人会说汉语、苗语、彝族、布依语等多种语言。

仡佬族民间流传有诗歌、谚语等口头文学。

节日-三月三山王菩萨生日。

八月节: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仡佬节、吃虫节、吃新节、敬雀节、祭山节、抢春水、六合宴等。

戏曲-傩戏,由原始的巫术活动演变而来。

高台戏,以搭简易高台演出而得名。

舞蹈-踩堂舞,又叫踩台舞,是居住在我市茅坝镇哑塘等地的仡佬族人民的一种丧葬仪式,尤以哑塘仡佬民族点一带最为盛行。

民间工艺—雕刻:务川仡佬族的木雕、石雕历史悠久,造型生动,写实写真兼备,装饰性。

剪纸:民间较为普遍。

图案诸如花鸟、鱼虫、家禽、走兽、龙凤、山水等。

少数民族文化--仡佬族

少数民族文化--仡佬族

仡佬族,现有437997⼈。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治县。

其余少数散居在云南、⼴西地区。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量居全国平均数之⾸,有丰富的⽔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稻,⼭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化类型。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僚”、“葛僚”、“(亻⾰)僚”、“仡佬 ”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有⾃⼰的语⾔,属汉藏语系。

语族语⽀的归属,学术界尚未定论。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字,以汉字为共同⽂字,⽬前也只有少数⽼年⼈通仡佬语。

年节喂树 仡佬族⼀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个是春节,别⼀个仡佬年。

春节的时间和习俗⼤致与汉族相同。

⽽仡佬年则是农历三⽉初三,且有“喂树”的特殊内容。

“喂树”⼜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树)崇拜。

仡佬年的第⼀个虎⽇,各家备好⽶酒、猪⾁、鲜鱼、糯⽶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拜树。

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粗壮的古树烧纸焚⾹跪拜。

拜毕给树“喂”祭品:⼀⼈执⼑在树⽪上砍3个⼝⼦,另⼀⼈“喂”些⾁饭酒于⼑⼝中,最后⽤红纸把⼑⼝封住,给树除草培⼟。

“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

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给坨坨”,表⽰预祝果实累累。

“喂”树之后,⼈们欢聚宴饮。

有些地区在农历⼋⽉⼗五也捧着⽜⼼和新⽶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风趣的婚俗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开始“哭嫁”。

娶亲时新郎不亲迎,⽽是于婚期前⼀⽇派轿夫天⿊时到⼥家。

进门前,⼥⽅有专⼈主持“栏门礼”,要⾏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说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轰笑。

仡佬族

仡佬族

仡佬族民族成分:仡佬族人和中国古代“僚”人(音老)有密切关系。

大约在2000年前,古代僚人就在贵州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后来不断迁徙散布到其他地区。

自明代以来,许多史籍上都记载着:“仡佬,古称僚”。

居住分布:贵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其余各省份都有分布,以杂居为主。

贵州聚居地主要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分布于贵阳、六盘水、遵义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

特征:古代仡佬族的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贵州北部地区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住宅样式。

仡佬族人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穿筒裙,裙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编织而成。

历史延革: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人与古代贵州一代的僚人有渊源关系。

“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

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

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

典型人物:熊先煜,字继璜,仡佬族,三桥永锡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入黄埔军校洛阳分校第四期,继入陆军大学第五期。

军校毕业后,曾任参谋主任、处长、团长、49军275师参谋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司令部参议、重庆步校军事教员、重庆市文史馆馆员等职。

刘家华(1910-1985)出生于大磏镇大磏村上场口。

1934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红2军团的第4师第11团第2连的班长。

1935年11月,加入中四共产党。

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人民功臣”称号。

1951年4月,调贵州遵义专区盐务局任局长。

1955年8月后,历任贵州省盐务局副局长、省商业医院院长等职。

仡佬族的民族简介

仡佬族的民族简介

仡佬族的民族简介仡佬族的民族简介 1仡佬族的民族简介 1仡佬族,现有159328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仡佬族自治县。

“仡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壮语和侗语的侗水语支,与毛南语和侗语非常接近。

由于仡佬族与汉族、壮族等民族交往密切,仡佬族语言吸收了大量汉壮词语,大部分汉语流利,部分还会说壮语。

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

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

佬族山乡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仡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

仡佬族历史仡佬族人和中国古代“僚”人(音老)有密切关系。

大约在2000年前,古代僚人就在贵州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后来不断迁徙散布到其他地区。

自明代以来,许多史籍上都记载着:“仡佬,古称僚”。

仡佬族人主要从事农业,以玉米为主,其次还产稻、麦、薯等。

早在清代,仡佬族人中就出现了一批专业的铁匠,铸犁、制作鸟枪,被人们称为“打铁仡佬”。

仡佬族人因为长期与汉族人杂居在一起,所以生活习俗等方面已和当地的汉族相似,但至今仍保存一些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节日庆典、饮食习惯。

因为仡佬族人数少又居住分散,所以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就连语言也有很大差别,往往分散居住在一个县内的族人也不能通话。

新中国成立前,仡佬族人过着贫困悲惨的生活。

解放后,仡佬族人享受到民族平等的权利,生产水准不断发展,生活水准不断提高。

仡佬族音乐仡佬族有5.3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仁怀、遵义、安顺、镇宁、大方、金沙等县,少数在广西、云南两省的部分地区。

他们信奉多神教,普遍讲汉语,使用汉语。

音乐以歌唱为主,有山歌,儿歌,酒歌等。

著名的『地戏』是仡佬族人民所喜爱的表演形式。

『打花龙』是仡佬人喜爱的娱乐活动,乐曲描绘了这一欢乐热烈的场面。

仡佬族礼仪仡佬族礼仪是不成文的规矩,是仡佬族千百年来在人际交往中自然而然建立起来的行为准则。

仡佬族

仡佬族

仡佬族仡佬族《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0月28日第07 版)仡(gē)佬(lǎo)族总人口为550746人(2010年),大部分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冈、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

仡佬族原来分为许多不同的支系,每个支系的名称各不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同意,1956年公布统一称为仡佬族。

1983年,随着民族识别、民族成分恢复工作的进行,根据国家的民族政策,又有25万多人恢复了仡佬族民族成分。

山管人丁水管财仡佬族的居住依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大多同宗聚族居住,一个宗族的各个家户毗邻建房形成村寨。

住房构造形式及建筑材料,则视其经济条件、人口多少,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

居住在丘陵河谷、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多依山傍水建房,房屋一般较高;居住在高山的仡佬族群众,通常选取向阳避风处建造,房屋大多比较低矮。

往往注重房屋地址的选择,有“山管人丁水管财”之说。

建筑房屋时,房屋的高度喜欢选取尾数为八的尺寸,以中柱为例,取一丈六顶(尺)八,其余依次类推,其实是选取谐音,表达对家庭的美好愿望。

有依山建“吊脚楼”房者,设栏杆走廊,楼上住人,楼下作畜厩。

过去多为土木竹结构的草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农村住房日益改善。

20世纪70年代石木结构的房屋盛行一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都修建砖石结构的瓦房和楼房,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钢筋混凝土的多层楼房逐渐兴起。

仡佬族的服装文化因时损益,独具特色。

清代及其前,服装多为家织麻布染青蓝二色制成。

男着无领长衫,抄襟,长至膝下,袖大而短,常束腰带,劳动时撩衣前后一角扎于腰间。

女衣短装,抄襟,缀花边。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19世纪中叶,仡佬族妇女上衣短仅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无褶长桶裙,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段用羊毛织成,染成红色,上下两段多用麻织,一般有青白色条纹,外罩青色无袖长袍,长袍前短后长,均绣有花纹,穿时从头上套下,脚穿钩尖鞋。

仡佬族

仡佬族

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 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进门前, 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 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 遭哄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 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 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 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 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 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 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能在本寨玩,不论贫富之家都要玩到(有孝 服人家除外),通宵达旦,尽欢而散。 十五 晚上各家要插路烛。将点燃的蜡烛,从房前 屋后一支去插到户外的路上去。据说将路照 明,以利蛇虫蚂蚁向外行走。同时要做拖草 鞋虫游戏:由一个小孩用草绳拖着一只烂草 鞋在前面走,另一个小孩用树枝在后面打, 口喊“撵草鞋虫!”。
大年初一不能叫人起床。初一早晨睡大觉俗
称“挖窖”,意为做梦挖到地下的宝藏,故 不能惊扰其发财梦。 大年除夕和大年初一,要到附近的祖坟去点 烛烧香化纸,俗称“上亮”给同祖先拜年。 大年初二日,女婿女儿要到岳父母家拜年。 俗话说:“初一的儿子,初二的女婿,初三 初四,去吃狗屁”。
正月十五“过大年”。入夜、花灯、龙灯只
年夜饭后,要封甑子,不能打开。到正月初二日早 上,家庭主妇将甑子抱到户外去打开,舀着饭向野 外抛撒,念道:“放蚊子啊!放你飞,飞远点;飞 到阴山背后去,好让这里干净点!” 除夕之夜忌串 门。半夜子时要放鞭炮开财门。有一首守岁诗念 “已闭财门莫乱敲,年年守岁到通宵,客来甜酒粑 粑煮,恭喜一声运气高。” 除夕之夜要洗脚。洗脚不能洗到膝盖以上,俗 话说:洗翻山了来年走人户撞不到嘴(碰不上吃东 西)。

仡佬族资料

仡佬族资料

仡佬族资料概况仡佬族散居贵州、云南、广西及越南等地,被后来民族如汉族等称为“仡佬”,“老户”,“土人”,“土蛮”等。

居住地降水丰富,气候温暖,适合开展农业等多种经营活动。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宗教信仰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

清代渐习汉俗,崇奉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

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

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

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

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

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

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祸,益寿赐福。

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

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

传统仡佬族服饰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十九世纪中叶,仡佬族妇女上衣短仅及腰,袖背上绣鳞状花纹,下穿无褶长桶裙,整个裙子分为三段,中段用羊毛织成,染成红色,上、下两段多用麻织,一般有青、白色条纹,外套圆领无袖、前短后长的贯头衣,头盘大发髻,用三条一丈多的布包之,后面露出六个头穗。

穿时从头上套下,脚穿钩尖鞋。

男子多穿对襟衣,男女均以长帕包头。

大约在三、四十年前,仡佬族服饰大多与邻近汉族或其他民族相同了。

饮食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农忙季节日食三餐,农闲多食两餐,正餐之外,尚有“过早”、“歇闹(歇劳)”、“宵夜”等习俗。

肉食以猪肉为主,鸡、鸭、羊肉次之,多数人不吃牛马肉和死禽死畜肉。

嗜吃酸味和论辣食品,有“三天不吃酸,人要打捞窜(l o chu n)"之说。

民族风情:仡佬族

民族风情:仡佬族

民族风情:仡佬族仡佬族即中国古代“僚人”,散居在贵州省西部的织金、黔西、六枝、关岭等20多个县,少数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文山、富宁、马关等县。

人口437997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仡佬族有自已的语言,但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

仡佬语属汉藏语系。

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还会仡佬话,汉语已成仡佬人进行交际的工具。

一部分人还会讲苗语、彝语或布依语等。

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仡佬族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仡佬族主要从事农业。

手工打铁业比较发达,因此,史书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称为“打铁仡佬”。

仡佬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生活习俗等方面和当地汉族相似。

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春节是他们的节日。

禁忌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内;妇女生孩子未满40天的,不能跨门槛,也不能到井边挑水。

日常食俗仡佬族习惯日食三餐,早餐稀饭或酸汤(发酵发酸后的肉菜汤)烫饭,中餐和晚餐多为干饭,即大米干饭或玉米干饭。

仡佬族制作的玉米干饭很别致,一种是先将玉米磨成细粒,放入锅内蒸熟或半熟,然后摊开碾碎、拌水,再复蒸两次,成饭后软香可口;另一种是将玉米磨成小粒,用水浸淘一次,直接入锅煮成半熟后捞出再蒸熟食用。

平坝地区的仡佬族喜食玉米大米混合饭,制作时先将玉米粒和大米分别蒸成半熟,然后拌匀再蒸即可食用。

糯米食品,是仡佬族最喜食用的食品之一。

糯米一般都用来制作糯米粑,做糯米粑时先将糯粑,烤、炸、煮均可。

因制作方法不同,各具不同的风味。

食用时,常配以蜂蜜、红糖、白糖、芝麻、苏子等。

仡佬族大都喜欢把鲜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姜混合腌制的酸辣菜,用香椿芽腌制的腌香椿,不仅可以凉拌,单独作菜,而且还可用来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肉类主要有猪肉、羊肉和牛肉、马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菜肴是用猪骨头、鸡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种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时既可单独做汤,又可与其他菜相配,制成各种风味菜肴。

仡佬族简介

仡佬族简介

一、族源商周时期,我国南方有一种被称为“濮”的古族群,因其分布辽阔,人口众多,而有“百濮”之称。

伊尹的“四方令”里即已提及:“正南:甄、邓、桂国、损子、百濮、九菌。

”武王发纣推翻商王朝统治后,于成周大会诸侯及“四夷”,西南地区的濮人曾以特产丹砂前往朝贺。

《逸周书.王会》载,“卜人以丹砂”,孑L晁注:“卜人,西南之蛮也”,“卜即濮也”。

另一种使用有肩石斧、有段石磙的古族群为“越”,他们散布在东南沿海及今广西一带,人们泛称为“百越”。

春秋战国时,广西境内的部分越人,溯水北上西进,移入西南地区,与濮人杂错而居,人口渐繁,以致《华阳国志·南中志》误认为,“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

杂居于西南地区的濮人、越人生活习俗互相影响渗透的部分,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族群——“僚”(“僚”原写作“獠”,作为族称当读作“佬”)。

战国时期即有“僚”人出现。

《华阳国志.蜀志》载,保子“帝攻青衣,雄张僚焚”。

汉代的僚人已是夜郎国的主体居民。

唐初,僚人中的一部分发展为单一民族——“仡佬”。

《六祖坛经·行由品》载慧能法师语:“汝是岭南人,又是葛僚,若为堪作佛。

”《元和郡县志》卷三十载,洛浦县“甚险固,仡僚反乱,居人皆保其土”。

宋《溪蛮丛笑》始写作“仡佬”。

南朝《水经注.温水》载,“遂雄夷濮”的夜郎承袭者于汉武帝时被杀,引起“夷僚成怨”,明确僚人是由濮人演变而成。

彝族先民与仡佬族的先民接触较早,确知濮人是仡佬族的先民,《平远州志·艺文志》载,彝族民问“依仿先朝IH~II:满三年一普夥。

普谓称仡佬,夥谓祭献”。

“普”即濮人。

彝语为谓语后置,普夥意为祭仡佬族的先祖濮人。

至今彝语仍呼仡佬为濮,呼仡佬族的发祥地北盘江为“濮吐诸衣”,意为仡佬族开凿的河流。

元《异域志.僚人》谓,“僚……有打牙者,为打牙葛僚”。

(明嘉靖)《贵州通志》谓,古称僚,一日倬佬”,确指仡佬族系从僚人中分化出来的。

濮人和僚人相继是仡佬族先民。

贵州各族共认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民族。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

浅谈道真县仡佬族民族文化姓名:韩焦班级:09应数学号:200910010010仡佬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是最早开发西南地区的民族之一,也是境内的土著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仡佬族先后有过濮人、僚人、仡佬族之称。

在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统称为仡佬族。

而道真就是一个以仡佬族聚居的地方,仡佬族在这块土地上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迄今为止,仡佬族文化已成为了道真富有无穷魅力的特色文化之一。

道真县成立二十年以来,高度重视仡佬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成立了民族研究所和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研究会。

道真以仡佬族傩戏原生态元素编排而成的仡佬民族民间舞蹈更是曾在遵义市获得金奖。

道真仡佬傩戏包含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审美价值,被学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

因此,道真也被誉为“傩戏王国”。

20多年以来,道真尽力收集各类仡佬文化实物,其中包括仡佬族傩戏面具、服饰、乐器、道具等,收集整理后编辑出版了《仡佬族故事集》,《仡佬族歌谣选》,《仡佬族哭嫁歌》等一大批仡佬族文化书籍,并且,仡佬族傩戏、仡佬族高台舞狮和仡佬族三幺台等已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

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三幺台”作为仡佬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之一,也是道真仡佬族独有风味的食俗,浓缩了仡佬族食俗的精华。

“三幺台”是道真仡家人最具特色且最隆重的一种食俗礼仪。

养身之道仡佬族为啥也称“僚”?

养身之道仡佬族为啥也称“僚”?

养身之道仡佬族为啥也称“僚”?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

“仡僚”、“葛僚”、“僚”、“仡佬”,“土蛮”等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

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

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

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

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

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

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

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

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

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

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

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

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当时是江南一带征讨西南的汉族士兵,大量驱赶土著民族仡佬族,让仡佬族从平坦富饶的土地向山区迁徙(至今安顺一带的汉族屯堡村落均流传屠杀和驱赶仡佬族的传说故事,当地也留下很多仡佬族人生活的遗迹),而未受迫害留在坝子地区的仡佬族,如黔东北古思州地区(务川沿河)的仡佬族,则在和当地土著汉人的杂处中被渐渐同化。

再论仫佬族族称、族源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再论仫佬族族称、族源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再论仫佬族族称、族源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摘要]当前,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南方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民族之一的仫佬族族称、族源和民族关系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

本文从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学科角度重新论证和探讨上述问题,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关键词]仫佬族;族称;族源;民族关系[作者]吴国富,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宁,530006;林义雯,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11级本科生。

上海,200042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 (2014)06-0052-007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由政府主导、政府和学者共同推进的少数民族族别身份识别活动。

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自报登记的民族称谓有400多个。

为了弄清楚我国的民族状况,中央组成8个调查组到东北、西北、西南、华南、东南等地进行识别调查。

经过识别和归并,确认了38个民族。

当时的广西省民委和中南民委联合组成调查组,对广西境内的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等民族进行民族识别、调查,先后整理出了《罗城仫佬人情况调查》等报告上报。

1955年4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广西省的调查材料《关于桂北若干少数民族的识别问题》,经研究确定仫佬族、毛难族为独立民族。

1956年2月21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给广西省人民委员会的函中正式确认广西的仫佬族、毛难族各为单一民族((56)民政汪字第101/008号)。

1956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深入到仫佬族聚居的广西罗城县进行实地调查,全面地搜集和整理关于仫佬族语言系属、经济状况、社会状况、历史来源、风俗习惯、民族关系等方面的资料。

因时代条件和研究方法论局限,未充分考虑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得出的结论,对仫佬族历史来源和民族形成及民族关系缺乏深入研究。

不少学者对学术界有分歧的问题缺乏分析、研究,甚至以讹传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仡佬族称谓漫谈贵贵州州省省遵遵义义市市第第五五中中学学韩韩忠忠彧彧((贵贵州州 遵遵义义556633000000))摘要:仡佬族是散居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除极少数人会说仡佬话之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也基本相同。

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

称谓是人们由于血缘、婚姻和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因为身份、职业而得来的名称。

就对象而言,有自称,他称和泛称;从范围来说,有亲属间的称谓,年龄的称谓,性别的称谓,社会关系的称谓,职业的称谓,代称称谓等。

仡佬族他称中的亲属称谓与汉族有不少相异之处。

研究称谓,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关键词:仡佬族 他称 亲属称谓 案例 分析仡佬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与古代僚人有渊源关系。

仡佬族旧称“鸠僚”、“葛僚”、“革僚”,南宋以后始称“仡佬”。

仡佬族现有人口四十余万,除部分散居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云南文山自治州,贵州遵义、织金、仁怀、黔西、安顺、普定、正安等县市外,主要聚居在黔北的务川和道真两个自治县。

仡佬族有语言无文字,除了广西隆林,贵州安顺市的西秀区、普定县,遵义市的遵义县,仁怀市等地有六千多人会说仡佬话之外,绝大部分通用汉语,风俗习惯与汉族也基本相同。

但在一些山寨和村落里面,家人和亲友之间的称谓与汉族习惯称呼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保持了本民族古朴的生活习俗。

称谓是人们由于血缘、婚姻和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因为身份、职业而得来的名称。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称呼。

例如:有一位高校女教师,虽然在户口簿上只有一个姓名,然而,她出生时有乳名;发表文章可能有笔名;学生称她“老师”、“先生”;按学衔称她“博士”;按职称,叫她“教授”;按职务,可能称她为“校长”、“书记”、“主任”、“主编”;如果参加几个学术团体,又可能称她为“会长”、“理事长”、“秘书长”;在家里,丈夫称她“妻子”“老伴”,孩子叫她”妈妈”,父母称她乳名;各位亲属则可能称她为”姐”、“妹”、“姨”、“婶”、“姑”、“舅妈”、”“嫂子”、“侄儿媳妇”、“婆婆”、“奶奶”;周围的人会称她“小姐”、“夫人”、“女士”、“太太”;老同学见面会称她的绰号;走在街上,陌生人问路,会喊她是“同志”,等等。

用起来简单,想起来还真的很复杂。

生活中,我们对称谓问题往往习焉不察,但如果真要深究,那就大有学问——机构里的尊称:姓氏+职衔。

职衔比祖宗的符号更重要。

前缀与后缀的不同,就是你与众人的差异,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发声”的资本,同时也是别人不得不鼓掌的理由。

时下,姓名的前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总的趋势:越喊越大,有“大大泡泡糖”之嫌。

尊称繁衍出一系列“繁称”,相当于金融界的衍生品,泡沫多、内核少;有价格、无价值。

如大会主持者介绍坐于主席台上者:“副主任(局长)某某某。

”马上有人补充:“副的也是主任。

”言外之意: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倘若就姓“付”,永远扶不了正,则乖巧地尊称:局长付某某。

高校的尊称:姓氏+学衔。

现在学术称呼也“通货膨胀”了,教授前要有博导、长江学者之类符号,最好是院士。

倘若报了一长串头衔后,最终忘了读出姓名,高级知识分子不会怪你:倘若掐头去尾、只剩下孤零零的尊姓大名,他可能会嫉恨你一辈子。

现在的一些学者,倘若没有前缀后缀、名校衬托,你就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生意场上,改革初期,经理是一厂之长,所以“某经理”是尊称,后来经济体膨胀了,统辖经理的总经理诞生了,“某总”变得时髦了。

再后来私企发达了,总经理再大,还是打工的。

所以现在的尊称是“某董”,就是老板的雅称,说明你是拥有者,而不是雇佣者。

过去俗称的“老板”,现在成了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人员的尊称,教师称呼校长----“老板!”研究生称呼导师:----“老板!”老板不仅拥有经费,而且拥有雇佣权;不仅可以决定你的房贷按揭的高低,而且可以决定你的房贷按揭的准时与否。

没有父姓、没有头衔、只有绰号的,仅限于儿时可以一道做淘气事的“好朋友”之间,比如:“阿三,老鹰来了!”这是望风者的提示。

简称+同志,那是革命+友谊,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的称呼。

现在,“某某同志”的句式成为“某些同志”的口头禅,被称呼者一定是高于自己的大人物,暗示出称呼者与被称呼者属于“粘得牢”的朋友。

父姓+同志,比如陈同志、王同志,那是居委会的阿姨们对片警的称呼,平等而亲切。

父姓+职业,比如张木匠,那是弄堂里邻居们的昵称。

父姓+先生,那是最近十年流行于小白领中的复古旧称。

夫姓+太太,那是最近几年流行于小白领间的港式嗲称,表明老公养得起她。

姓氏+伯伯,那是弄堂里对年长者的尊称。

老+姓氏,老职员的称呼。

“老李”,是局里干部,“李老”,是局级干部。

一正一反,咸鱼翻身。

小+姓氏,则是老男人对老女人的“嫩称”;全称+同志,较多用于正式的场合;无前缀无后缀的“裸称”,仅限于新生报到或者法官对你的称呼;无姓无名又无衔,那是住院护士的吆喝:“×床,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称谓是最复杂的人情世故,其中的文化内涵值得玩味。

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迄今尚未出现系统论述的专著,连有关的论文也不多见,而关于仡佬族的称谓研究更是一个空白。

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做好民族地区工作,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在这方面作一点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称谓,就对象而言,有自称,他称和泛称;从范围来说,有亲属间的称谓,年龄的称谓,性别的称谓,社会关系的称谓,职业的称谓,代称称谓等。

限于资料和笔力,笔者主要就仡佬族他称中的亲属称谓作一点初探。

亲属称谓是对家庭成员及有关亲戚的称谓。

要了解亲属称谓,首先必须了解古人心目中关于亲属的范围,因为这是与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

我国古代的家庭以男系为中心,以宗法制度为基础,把亲属分为宗亲、外亲和妻亲三大类。

宗亲是亲属关系的主体。

宗亲,就是指同一祖宗所出的男性亲属及其配偶,以及未出嫁的女子。

宗亲的上下限为九族,即自己上面四世的高祖辈到自己下面四世的玄孙辈,包括自己一辈,共九辈,是为九族。

凡出嫁的女子即成为夫家宗亲成员,不再是自己亲生父母所在宗族之人。

继子与继父、庶子与嫡母、公婆与媳妇、妯娌之间,虽无血统关系,却因父权或夫权中心的纽带而成为宗亲。

外亲,是指女性血统的亲属,如母亲、祖母、姑母、姐妹、女儿、侄女、孙女等血亲。

外亲的范围比宗亲窄得多,例如母亲的血亲只包括三世,即母亲的兄弟姐妹,上推到母亲的父母,下推到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越过这个范围的就不属于亲属了。

妻亲的范围更窄,严格来讲,只包括妻子的父母。

宗亲、外亲和妻亲的这许多亲属,古代又按亲疏分为五等,称为“亲等”,在亲人亡故时分别穿不同的丧服,即斩衰(子服父母丧,丧服用至粗麻布,不缝下边,服期三年),齐衰(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丧,丧服用粗麻布,缝下边,服期一年),大功(两代以外,丧服用粗麻布,缝下边,服期九个月),小功(三代以外,丧服用熟麻布,缝下边,服期三个月),缌麻(四代以外,丧服用熟麻布,缝下边,服期一个月),称为“五服”。

“五服”以外的就只能算作葭莩之亲,严格意义上讲也就不算亲戚了。

一、高祖辈“高祖”,即曾祖之父,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者,高祖之妻称为高祖母,或“高祖王母”。

仡佬族对高祖之前的历代远祖称为“起祖”。

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他祖母说“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的祖父,应称为“外高祖”。

仡佬族则称为“家(变读为“gā”)高祖”。

二、曾祖辈曾祖父,即祖父之父,曾祖之妻称为曾祖母。

在仡佬族中,曾孙称呼曾祖父为“老祖”,称曾祖母为“老祖婆”。

三、祖父辈在仡佬族中,孙子孙女称呼祖父为“公”,祖母叫“妈”,伯祖母,叔祖母则称呼为“婆”,祖父母称孙子孙女是“蛮孙”。

四、父辈仡佬族亲属称谓中,儿女称呼父母比较复杂。

有的称为“爹”、“母”,有的叫“父”“母”,还有把父亲称为“伯伯”,“幺爷”,甚至叫“牙”的。

汉族地区通用的“爸爸”、“妈妈”在仡佬族中很少使用。

儿女对父亲一辈的人,年纪比父亲小的男子,血缘关系在三代以内的叫“叔”,三代以上的叫“爷”,对排行第三的叔父喊为“筛爷”。

部分地区对姑母使用了男性化的称呼,喊成“大爹”,“二爹”,“幺爹”等等。

父辈对儿女子侄,无论男女,不管排行都叫做”“幺儿”。

五、夫妻仡佬族夫妻之间的称谓非常微妙,无儿无女的时候含糊称呼“你”“我”;有儿女后互称“他乌爹”、“他乌母”;相距较远,需要呼叫时以儿女的名字代之,但究竟是叫配偶还是喊儿女,声音高低疾徐有所不同,外人不懂,但是一家人分得清;在外人面前,丈夫称妻子为“屋头的”,“穿鞋的”,妻子称丈夫叫“当家的”、“门前人”。

六、兄弟姐妹仡佬族兄姐对弟妹,称为“官儿”,务川仡佬族称兄弟为“毛”。

七、外亲仡佬族亲戚之间,外孙称外祖父母叫“家公”、“家婆”(“家”变读为“gā”),称姨妈为“大舅”、“二舅”、“幺舅”等,丈夫称岳父岳母为“父”、“母”或“亲爷”、“亲娘”,背着妻儿,在外人面前则称岳父为“老丈儿”,岳母为“老丈母”,称内兄内弟为“舅子”。

八、其他仡佬族亲属之间,辈份高的叫“老辈子”,辈份低的称为“小辈儿”。

同一姓氏的人,无论亲疏都叫“一家人”,“一家人”之间不能通婚,由婚姻形成的异姓亲属称为“亲戚”。

外人最容易误会的是。

父母常常以儿女的身份称呼人,明明是兄弟,却喊成“伯伯”,“爷”,是表兄弟却喊成“表叔”,而应答双方一点也不会误解。

有时,人们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互称对方为“家公”、“家婆”、“舅子”、“老丈儿”、“幺儿”、“蛮孙”,请不要以为他们是亲戚,那是在骂人,而且骂得非常的刻毒。

研究称谓,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

希望有识之士多做一点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1)袁庭栋《古人称谓漫谈》中华书局,1997(2)刘孝存《姓名属相人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3)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78(4)应劭(东汉)《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5)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6)马贤伦《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7)《道真县志》(8)《务川县志》(9) 贵州仡佬族学会编《仡佬族文化百科全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2011年4月22日,发表于《贵州民族报》民族研究专栏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