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一历史试题卷
20132014学年下期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_3
2013—2014学年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一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16分)⑴特点: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城市商业繁荣,布局突破了坊市界限;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直接监管;城市打破了对商业活动时间的限制;城内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和场所;消防机制渐趋完善,主要由开封府负责;城市行政和军事因素减弱,经济功能增强;(4分,任四点)⑵主要原因:近代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其根本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推动城市的兴起;殖民扩张的推行,积累了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资本;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6分,任三点)⑶趋势:中国城市化率总体呈上升态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的差距日渐缩小;(2分)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领域的深入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使其向城市流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和内陆城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等。
(4分,任两点)32.(14分)⑴态度:封建保守势力联合打击;封建官府视其为异端;令其强行关闭;对民族资本家进行“治罪”。
(3分,任答三点)⑵态度变化:由严格限制转变为放松限制,允许民间投资设厂。
(1分)影响: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推动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兴起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入侵。
(2分,任两点)⑶概况:一战期间(1912-1919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迎来“短暂的春天”;国民政府的前十年(1927-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其取得较快发展;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其遭受空前残酷打击;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美国经济入侵及官僚资本压榨,其陷入绝境。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试题卷自带并保留,只交答题卷。
2.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钢笔或0.5毫米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海瑞治家严谨B.儒学地位衰落C.理学摧残人性D.世风每况愈下3.毛泽东说:“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与此诗句相关的思想是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明清之际的新思潮D.阳明心学4.“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5.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
如果再补充一张合适的卡片,你认为应是A.《圣经》B.《神曲》C.《百科全书》D.《论法的精神》6.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江西省上饶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历史 扫描版含答案
上饶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26.(1)义利观:重义轻利。
(1分)理解:一个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如果充满了仰视权力和拜金主义的风气,“国危”就是必然的结局。
这一观点阐述了重利轻义的危害.鲜明地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3分)(2)观点:亚当·斯密认为个人追逐私利最终会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这种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2分)这一观点是片面的,虽然它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纵容了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泛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2分)(3)观点:主张义利合一、以义取利。
(2分)意义: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科学发展。
(2分)27. (1)城市: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
(4分)(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欧洲掠夺海外原材料的同时,大量输出商品和资本。
(2分)条件: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最终确立;(2分)殖民扩张及两次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
(2分)(3)因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加强与世界的联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4分)28.(1)19世纪上半叶:目的:英国为了扩大对外贸易。
(1分)影响:(对英国)有利于英国对外倾销商品、进行经济扩张,称霸世界;(对世界)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初步形成)。
(4分)1929~1933年:目的:缓解经济危机。
(1分)影响:导致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4分)(2)努力: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署《关贸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4分)影响: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世界经济开始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解析)
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大传》记载:“人道亲亲也。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据此可知()A.宗法制维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与稳定B.分封制加强了王室对地方的统治C.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礼乐制度强化了社会的等级结构2.隋唐对江南运河的疏浚,使得水上运输畅通无阻。
从贞观到天宝年间,江南运河沿线四州的户数增长率为353.3%,户口增长率为570.7%,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江南地区的冶炼、造船、制瓷、编织、制盐、造纸、制茶等行业也迅猛发展。
这反映了()A.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交通建设影响经济发展C.运河沿线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D.国家高度重视运河运输3.1411年,明朝设奴儿干都司管辖黑龙江流域: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这些举措反映了()A.各族人民支持国家的统一稳定B.明清政府积极维护国家的统一C.明清政府的执政策略比较灵活D.明清政府在边疆推行羁縻政策4.表1为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机器输入总额变化表(单位:千两白银),下列不属于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年份1912年1913年1914年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19年总额589580868640476664705907786115336表1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B.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D.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5.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边区政府即设立审计处。
1939年4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条例》第17条中规定了审计处的部分职权,如表2。
据此可知,审计处的设置()一对边区各个机关的预算决算事项进行审核。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考生注意:1.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考号和姓名。
一.选择题(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英法两国由等级君主制转向君主专制的关键因素是①采邑分封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国家的形成④教会势力的壮大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2.15世纪是西欧社会风气剧烈变革时期:当时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视之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之所在。
导致这一巨变的根本原因是A.圈地运动的深入B.商品货币关系发展C.新大陆发现D.殖民扩张与掠夺3.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人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得益于A.政府的支持B.社团的支持C.王室的支持D.军队的支持4.“16世纪,有知识的欧洲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最终完成这一命题证明工作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A.迪亚士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5.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下列哪一地区受益最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大西洋沿岸B.印度洋沿岸C.地中海沿岸D.太平洋沿岸6.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1304-1374)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里,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唯物主义D.浪漫主义7.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
持此观点的是A.马丁•路德B.利奥三世C.查理一世D.孟德斯鸠8.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公开对议员说:“的确可以把国王叫做神,因为他对人行使某种神权或类似的权,假如你们想一想上帝的特征,就会看出这些特征如何适合于国王这个人……”。
这一言论被概括为A.君主专制B.王在议会C.君权神授D.王在法下9.英国革命中议会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A.葛底斯堡战役B.马斯顿荒原战役C.萨拉托加战役D.纳西比战役10.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上饶市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5分,28题17分,共50分。
)26.(18分)答案:(1)思想:“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
(2分)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答任意三点即可)(6分)(2)影响: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习俗,促进观念变革。
国货滞销,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答任意二点即可)(4分)(3)特点:走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结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国初,生产力低下,物质不丰富;计划经济体制;朴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
(答任意三点即可)(3分)原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改善;思想解放,审美观念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影响力扩大。
(答任意三点即可)(3分)27.(15分)答案:(1)特点:以工代赈:(2分)影响: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改善环境,造福后世。
(3分)(以上五点中答出三点,给3分)(2)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生产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妨碍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影响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答出三点,给6分)(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
(答出两点,给4分)28.(17分)答案:(1)农奴制、种植园奴隶制、封建幕府统治和封建分裂割据的阻碍。
2014年高一历史期末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调查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诗中描述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翻车B.高转筒车C.风力水车D.曲辕犁2.“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
”“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
”以上描述的是古代中国A.领先世界的冶金技术B.享负盛名的丝织技术C.技艺精湛的制瓷技术D.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C.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都城中东西二市开始出现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文中体现的经济思想是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5.鸦片战争前白银兑换铜钱数如下表,造成表中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B.鸦片输入逐年增长,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铜钱贬值C.通商口岸开放后,外商以白银购物使银价高涨D.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花费大量白银购买外国机器6.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倡导的是A.反清革命 B.易服、废止缠足C.全盘西化 D.婚姻自由7.某学者认为:“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6)
甘肃兰州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从远古到商周时期,人们的生活由频繁迁移逐步走向定居。
这主要是由于A.农业生产的发展B.手工业的进步C.商业的发展D.政局逐步走向稳定2.对中国古代三种形态手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世界领先B.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用于家庭消费C.明朝中后期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D.明朝中后期,在官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元朝政府在南方一些港口先后设立了七个市舶司,还制定市舶法则,主要是为了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加强对外贸的管理C.增加政府收入D.实行“海禁”4.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A.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B.商品经济的发展C.封建土地私有制D.贵族地主的压迫5.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本杰明·基恩)由此可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A.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证实了地圆学说B.是旧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反映C.直接导致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兴起D.有利于欧美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6.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从而引发了英荷战争。
主要是由于该条例A.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B.禁止荷兰进行海外贸易活动C.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D.威胁到荷兰的领海安全7.《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公元649年,孝德天皇下诏,令“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国司就是由中央派遣下来管理“国”的官员,“国”之下的“郡”的长官为郡司,里长则由当地的人来担当。
该措施( )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推动了幕府统治的建立C.加速了战国时代的到来D.有效传播了唐朝文化2.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备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这一评价主要针对雅典民主政治中()A.民主范围的狭小B.直接民主的性质C.公职任期的限制D.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3.玛雅人创造了一套精密的数学理论,满足按年记事的需要,决定播种和收成的时间,并对季节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时间准确地加以计算。
据此可知,玛雅人创造和发展数学主要是基于A.按年记事和发展农业的需求B.记录文明发展的需求C.丰富天文和历法知识的需求D.按时种植玉米的需求4.“封赐土地必须举行一定的仪式,受赐者必须对赐予者宣誓效忠的仪式被称为‘臣属宣誓’,臣属宣誓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金字塔式的封建主内部的等级关系。
”上文体现的制度是A.种姓制度B.元首制C.封君封臣制度D.城市自治制度5.“人们深以自己能传承古希腊文明为荣,作家们以典雅的古希腊语写作。
当西欧正沉沦于黑暗时代时,他们却维持一个有教养的、博学的社会……”。
材料中的“他们”来自于下列哪个国家A.英国B.阿拉伯帝国C.查理曼帝国D.拜占庭帝国6.李小彤参观了古代墨西哥文明的展览之后,在自己的“博文”上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古代印第安人的创造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
李小彤“博文”题目的准确含义是A.印第安人创造了人类文明B.印第安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现代文明建立在古代文明基础之上D.现代人仍享受着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成果7.在印加王族中,每隔一两年,年满16岁的男子就要面临一项被称为“瓦拉库”的严峻考验:先是6天的斋戒,紧接着是长跑比赛,真刀真枪的演习等。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言论中不能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2、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21世纪教育网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汉B.唐C.宋D.清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晚清政府的自救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4、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B.东汉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C.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D.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抑制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实际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7、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8、某人根据一份20世纪50年代的旧报纸上一则“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道。
江西上饶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试题(含答案)满分: 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仙人洞遗址位于万年县东部的大源镇小荷山脚下。
20世纪90年代,中外考古专家在这里出土了栽培稻和陶器,距今一万年以前,是现今已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和原始陶器之一。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较早的种植了水稻B、中国的原始农业最发达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D、中国的手工业技术发达2、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轴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辑,联翩方载,钲鼓镗鎝。
”这首赋说明了北宋()A、打破了商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的限制B、东京人口激增C、对外贸易发达D、官府严格控制对外贸易3、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对商业和商人采取了保护措施,定商税‘三十税一’,还规定书籍笔墨农具……舟车丝布之类皆免税,并下令裁撤税课司局364处,使商税较元末大大简约”。
这些措施()A、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政策B、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C、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改变了明朝的经济结构4、据史料记载:“宋太宗时,每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年增加,到神宗时达六百余万贯,比唐代多二十倍,但仍不能满足需求。
”据此可知,宋代()A、商品经济发达B、财政赤字严重C、通货膨胀严重D、岁币支出增多5、高寿仙在《中国与英国的原始工业化:资本与制度问题》中写道:“明清时期,随着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村中失地农民大部分沦为佃农或雇工,但在农业雇佣比较发达的地区,雇工家庭也不超过8%。
”作者意在说明()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C、土地兼并现象加剧 C、农村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有历史学家认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和开创人。
”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B、创办福州船政局C、实现了富国强兵意图D、创办轮船招商局7、在1914—1921年,中国面粉进口在最少时仅有0.5万担,国产面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上饶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饶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命题人:翁吟姜一平周国华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贞观长歌》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贞观年间的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有A.在市中心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肆中休闲消费B.在东市或西市购物时发现由市令直接管理市场交易C.人们用纸币“交子”购买商品D.可以在逛夜市时品尝各种小吃2.宋人朱或的《萍溯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3.下列关于景德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景德镇是我国瓷器的发祥地,素有“瓷都”之称B.宋代五大名窑不包括景德镇C.景德镇位于江西D.明清时期,镇上有许多专为皇室贵族烧制瓷器的官窑4.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若说近代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文中“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不包括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坊市界限不复存在C.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D.出现早市、夜市5.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6.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7.19世纪中期,有一位经济学家这样描述英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我们的棉田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13—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xié) ”。
(即协,三耒共耕)关于卜辞中“众人曰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 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 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2.下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A. 拉丁美洲B. 南非C. 巴尔干半岛D. 印度3.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
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
”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C.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土地私有制4.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
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5.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
这说明A.明朝废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商品经济相对发达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清朝贵族生活方式的西方化C.许多瓷器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D.这些产品都出自官营手工业7.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
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江西省南昌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扫描版)新人
江西省南昌市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扫描版)新人教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昌市期末终结性测试卷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B2.C3.B4.D5.D6.B7.B8.A9.D 10.C 11.A 12.A 13.B14.D 15.A 16.C 17.A 18.C 19.C 20.B 21.C 22.B 23.D 24.D 25.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28题13分,29题为12分,共50分。
26.(1)剪发辫;更新服饰。
(2分)肯定西方社会生活习俗,否定传统生活习俗;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
(2分)(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并颁发了许多法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分)(3)不属于。
(2分)因为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一些大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并不显著;社会上还有一些人眷念过去,存在浓厚的皇权心态,如袁世凯掌权后企图复辟帝制等。
(2分)27.(1)1929—1933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工人罢工,社会矛盾激化。
(任意4点,4分)(2)破坏性大;时间长;范围广。
(2分)(3)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2分)方面:财政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2分)(答新政的其他内容也可给分。
)(4)不能。
(1分)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分)28.(1)工业化建设运动。
(2分)突出特点是重点发展重工业,如机床、汽车、拖拉机制造业和航空工业等。
(2分)(2)农业集体化运动。
(2分)不同:所走的道路不同,中国走的是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道路;苏联走的是集体农庄的道路。
(2分)(3)问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2分)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陈振崑在《当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融会》一书中指出,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观念中,把以往对于“来生”的不朽盼望转变成专注于“此世”生活之美善的经营。
一个理想的人的典型不再是禁欲的僧侣;而是一个能在“此世”欢乐地完成各种成就以充分实现人性的“完全人”。
上述思想()A.与儒家学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B.是对“仁义礼智信”的继承和发展C.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D.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2.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这部电影,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3.在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应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子技术的应用D.网络技术的应用4.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
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A.一化三改B.市场经济C.改革开放D.国企改革5.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6.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7.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易服和不缠足等社会现象②因为维新人士的倡导,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8.下图是民国时期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江西省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 (2014上饶二模) Word版含解析 byshi[ 高考]
上饶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生分,共计14 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永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
”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推向”,下述思想明显与其不同的是A.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B.《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C.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蠢”之一D.《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经济政策,其中B项中涉及的含义是商业的重要性,ACD强调的是商业地位的地下,所以B项符合题意。
25.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
其主要依据是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答案】C考点:古代政治体制。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三公和三省六部制度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九卿主要是处理皇室事务。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26.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
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B.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D.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
古代把民按其职业分为四种,即士(知识分子)、农(农民)、工(手工业者)、商(即贾,做生意买卖的人),叫作“四民”。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写到答题纸上)1. 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在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收录与“丝”有关的古字多达一百几十个。
如红(帛赤白色)、紫(帛蓝赤色)、绿(帛青黄色) 、纨(素缯)、绮(文缯)、缣(并丝缯)。
这些记载反映出A.东汉丝织业开始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B.丝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C.汉代是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顶峰时期D.汉代的丝织品花色品种繁多4.“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B.战国、秦汉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5.“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清末黄遵宪诗中提到的“大错”实际指的是A. 打击了出口商品生产,导致中国海外贸易停顿B. 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阻碍了中国国家统一C. 禁止官民出海贸易,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D. 妨碍开拓海外市场,中国与世隔绝而落伍6.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
这主要是由于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君主专制制度的没落C.商品经济的发展D.抑商政策的松动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2013-2014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试题
高一历史月考试卷本试卷共两部分,选择题60分,非选择题 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 铁犁牛耕B 个体牛耕C 刀耕火种D 石器锄耕2、中国的耕犁达到完善阶段的标志是A、耦犁的出现B、代田法的出现C、曲辕犁的出现D、耕耙技术的出现.3.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4、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5、古代中国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是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局生产的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7、从哪一时期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美誉?A西汉时 B东汉时期 C唐朝时期D明清时期8、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于A .夏朝B .商朝C .春秋D .战国9、.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10、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A汉代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C宋代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氏——“交子”D隋唐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开始打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高一历史试题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贞观长歌》艺术地再现了“贞观之治”的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贞观年间的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有A.在市中心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肆中休闲消费B.在东市或西市购物时发现由市令直接管理市场交易C.人们用纸币“交子”购买商品D.可以在逛夜市时品尝各种小吃2.宋人朱或的《萍溯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3.下列关于景德镇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景德镇是我国瓷器的发祥地,素有“瓷都”之称B.宋代五大名窑不包括景德镇C.景德镇位于江西D.明清时期,镇上有许多专为皇室贵族烧制瓷器的官窑4.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若说近代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
”文中“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不包括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坊市界限不复存在C.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D.出现早市、夜市5.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欧洲6.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7.19世纪中期,有一位经济学家这样描述英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我们的棉田差不多扩展到地球上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动力和物质条件是A.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B.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火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与使用C.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D.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大规模的商品、资本输出8.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9.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
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A.女权民主运动的推动B.工业革命使妇女就业机会增加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技术革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10.据国民政府经济部《报告》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
下列述评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力图改变我国工业布局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工业的垄断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己的实力11.建国初期,有人说:“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春组织,夏垮台,待到明年再另来”这最可能出现在下图哪一运动中?A.农民欢迎土改工作队B.农民参加合作化运动C.镇压反革命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2.有学者描绘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的传统畜牧业经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别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13.下列史实违背中共八大精神的有①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定的总路线②“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③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④“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粮食问题的举措是①推行人民公社制度②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③培育杂交水稻④取消了票证制度A.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15.“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面临空前困难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
”下列措施属于“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的是A.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B.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C.制定《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D.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调整世界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有①联合国安理会②世界银行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④“关贸总协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影视中的历史”时发现,电视剧《潜伏》中多次出现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将领抢购黄金和美元的情节。
当时美元像黄金一样被抢购的重要原因应该是A.《布雷顿森林协定》的规定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发表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签署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18.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A.《申报》B.《民报》C.《时务报》D.《新青年》19.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这种情景符合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市场经济体制20.《欧洲联盟条约》的签订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它表明欧共体朝着一个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等多种职能兼备的联合体方向发展,使欧洲发展局势“脱胎换骨”。
这里的“脱胎换骨”是指A.欧洲取得世界局势的主导地位B.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C.由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发展D.彻底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21.近年来,希腊等欧盟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结果遭到民众和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各种罢工游行此起彼伏。
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A.加剧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B.片面照顾高收入阶层利益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D.使一些国家财政赤字严重22.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
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
”这说明当时A.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23.有人画了一幅有关当今世界货币体系的漫画(右图)。
此漫画反映了A.联合国要控制各国货币的发行权B.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C.美元丧失强势的地位D.呼吁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2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改变单—集中的管理模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新中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增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年份的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A.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B.生产力活跃,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5分,28题17分,共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宋恕等人认为:“盖欲化除文武满汉之域,必自更官制始;欲通君、臣、官、民之气,必自设议院始;欲兴兵、农、礼、乐之学,必自改试令始。
三始之前,尚有一始,则曰: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其原由为:“盖耳目不新,则精神不振,主持不彰,则趋慕不一”。
康有为鉴于“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故“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
”———摘自刘力《衣冠之制的解体:中国传统服饰的近代化》材料二:1912年1月12日,《大公报》上登文《易服以保存国货为要义》,它说:“易服不易料。
……我国人民半持丝绸以为生活存也,安可弃其料而不用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
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
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全国掀起削减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影响的运动……开始流行列宁装等,“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女孩子喜欢穿俄国风情的“布拉吉”。
1978年以来,人们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
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改易服饰”的核心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3)20世纪50年代“列宁装”的流行反映出新中国的政治外交、社会经济哪些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原因。
(6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
此外,1933年美国还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
材料二: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中说道:“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这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