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技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https://img.taocdn.com/s3/m/24586df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1.png)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
作为一项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医务人员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才能进行操作。
本文将对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
1. 的操作方法是将一根管子插入到深层的静脉或静脉窦中,通过管子进行输液或营养支持。
操作时一般需要消毒器具和患者的皮肤,接着用无菌手套拿起针头,将其插入到特定位置,最后通过向管内注入液体来确认管子已正确置入。
由于需要在血管内操作,而且操作较为复杂,所以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
2. 常见并发症尽管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但不能保证100%的成功率,操作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2.1 血肿穿刺静脉时针头可能会损伤到血管壁,导致血液从穿刺处渗出,如不及时进行止血,易导致血肿。
2.2 血管炎症在插入管子时,若消毒不彻底或管子使用时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会引起血管炎症。
血管炎症一旦发生,容易形成血栓等严重问题。
2.3 感染操作是在血管内进行的,一旦操作人员的手部或穿刺部位存在细菌,就有可能导致感染。
2.4 内瘘形成重复插入穿刺管对血管壁的刺激作用可能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出现内瘘形成。
内瘘的形成容易导致血流量减少,甚至导致血管狭窄。
3. 针对的预防措施针对的并发症,医务人员需要在操作前进行完整的术前准备,认真检查操作工具及穿刺部位,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且穿刺过程中要遵循三级防护标准。
操作时更要注意清洁卫生,不使用过期或有裂痕的操作工具,避免操作不得当,减小患者的不适。
综上所述,是危重病人治疗中的常见操作。
正常的操作过程和规范的无菌操作标准可以有效避免的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时医护人员要注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及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安全无恙。
深静脉穿刺术
![深静脉穿刺术](https://img.taocdn.com/s3/m/8876147f33687e21af45a977.png)
包
如抽出鲜血,立刻停止抽吸,并严密观
穿
察有无心包填塞; 先夹闭橡皮管再拔针,以防空气进入。
刺
术后静卧,并注意血压。脉搏。呼吸及
术
心脏变化,严密观察有无气胸、血胸、 心包填塞等并发症。
并发症
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心
急性心包填塞;
包
气胸、血胸;
穿
感染;
刺
术
适应症
用于诊断胸腔积液性质;
静
感染。
脉
解剖
心
胸骨、剑突
包
肋骨、肋间隙
穿
心脏相对浊音界 心脏及心包在体表的投影
刺
术
心 包 穿 刺 术
心脏和心包的体表投影
适应症:
心
了解心包积液性质和致病原;
包
解除心包填塞或缓解心包压迫症状;
穿
对化脓性心包炎,借穿刺抽脓并注入抗 元素;
刺
术
术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
锁
紧贴于锁骨后缘以避免气胸; 穿刺困难时,可行Valsalva手法(将口鼻
骨
闭住,关闭声门,强行呼气,以增加胸
内压,从而减少静脉回流)以增大静脉
下
口径。
静
脉
并发症
气胸、血胸
锁
局部血肿
骨
心律失常 神经损伤
下
胸导管损伤
静
空气栓塞
脉
血栓形成和栓塞 感染
心包填塞
解剖
置
无法穿刺外周静脉以建立静脉通路;
管
特殊用途如心导管检查、安装心脏起搏 器等;
术
禁忌证
深
深静脉穿刺置管
![深静脉穿刺置管](https://img.taocdn.com/s3/m/c4faa9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00.png)
深静脉穿刺置管深静脉穿刺置管,这个听上去复杂的名字,其实在医疗行业里经常被提起。
说白了,就是在我们的身体深处,尤其是大腿根部和颈部那块,插入一根小管子,目的是为了输液、抽血或者监测血压。
简单来说,深静脉穿刺就像是在大海中找到一条通往生命之源的航道,虽然听上去有点吓人,但其实也没那么可怕。
一、什么是深静脉穿刺1.1 定义和目的深静脉穿刺置管,顾名思义,就是把管子放进深静脉。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长期输液、营养支持或者药物治疗。
有些病人因为生病需要长时间住院,传统的静脉注射可能会让手臂又肿又疼,这时候就需要用到深静脉穿刺。
就好像给植物浇水,根部是最重要的地方,给他们最直接的滋养。
1.2 适应症和风险适应症其实挺广泛的,像重症监护、癌症患者、肾脏透析等情况下都需要用到。
可是,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
比如说,感染、出血、气胸等,听上去都让人心惊肉跳。
就像打游戏时,你总得冒点险才能通关。
要说这技术,绝对得找个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做,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二、准备工作2.1 心理准备在进行深静脉穿刺前,病人心里难免会有点紧张。
其实,医生会提前跟你沟通,告诉你流程和注意事项。
心里有底了,紧张自然会减少。
就像上台演讲之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心里总能踏实一些。
2.2 身体准备身体准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会要求病人保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要多喝水。
这时候,身体的血管会更饱满,穿刺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
正所谓“好马配好鞍”,你准备充分,医生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2.3 环境准备然后就是环境了。
深静脉穿刺一般在无菌环境中进行,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
你会看到一大堆设备,比如消毒液、针头、导管等,看起来复杂,但每一样都是为了你的安全。
三、实际操作3.1 穿刺过程在穿刺的过程中,医生会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通常是锁骨下静脉或者股静脉。
然后,他们会用消毒棉球把那个地方清理得干干净净。
接着,医生会用针头小心翼翼地插入。
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刺痛,但一瞬间的疼痛换来的是后续的舒适,真是值得。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https://img.taocdn.com/s3/m/73998fd4aaea998fcd220e3e.png)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一、概念.经体表穿刺至相应的静脉,插入各种导管至大血管腔内或心腔.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同时也可为各种治疗提供直接便利路途。
是急诊抢救和危重手术的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临床输血输液扩容、输注全静脉营养液,甚至安装临时起搏器的前提。
乃是重症病房、大手术和救治危重病员不可缺少的手段.二、适应证1治疗: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长期输液治疗;大量、快速扩容通道;胃肠外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2监测: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CVP监测;Swan—Ganz导管监测;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3急救:放置起搏器电极;急救用药三、禁忌证:广泛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穿刺局部有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不合作,燥动不安病人。
四、常用的深静脉穿刺术:1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2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3股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一、适应症:1.静脉内营养疗法。
2.中心静脉压测定3.需长期输液而周围血管硬化,纤细或萎陷脆弱不易穿刺者。
二、解剖:在颈部,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及迷走神经包含在颈动脉鞘内,位置相对固定,颈内静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外侧靠前.其上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内动脉后方;中段位于胸锁乳突肌两个头的后方、颈内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段位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的三角间隙内、颈总动脉的前外侧,最后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
三、穿刺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有3种入路:中路、后路及前路。
一般选择中路:不易误入颈动脉,也不易伤及胸膜腔。
方法简便、可靠。
多选择右侧颈内静脉,原因:①距上腔静脉较近。
②避免误伤胸导管。
③右侧胸膜顶稍低于左侧.④右侧颈内静脉较直;而左侧较迂曲。
四、操作步骤:(一)锁骨上入路操作1、病人仰卧、去枕.肩下垫薄枕。
头尽量转向对侧。
头低位,15°~30°,使颈内静脉充盈,以便穿刺成功,且可避免并发气栓。
操作者站在病人头前。
2、找出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三者所形成的三角区,该区的顶部即为穿刺点。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把手教你做)资料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把手教你做)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1579186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7.png)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把 手教你做)资料
欢迎参加我们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手把手教学。在这个资料中,我们将分享 操作步骤、所需工具和材料、手把手视频教学、常见问题解答、术后护理和 注意事项、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及结论和总结。
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消毒工具和宽余衣裤手套,选择好置管
局部麻醉
2
点位。
注射局部麻醉药以减轻疼痛。
观察感染迹象
留意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或渗 液。
避免碰撞与拉扯
避免过度活动或使用不合适的 压力。
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正确定位
确保正确选择置管点 位。
细心操作
穿刺和插入导管时要 注意细节。
良好固定
用合适的敷料和固定 胶布稳定导管。
遵循卫生规范
使用消毒工具和穿戴 手套。
结论和总结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患 者的安全和康复至关重要。通过手把手教学,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医护 人员掌握这项技术。
专业讲解
实地演示பைடு நூலகம்
由专业医生提供易于理解的讲解。 医生亲自演示操作技巧。
常见问题解答
1 是否需要局部麻醉? 2 如何选择合适的导管? 3 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是的,局部麻醉可以减轻 痛感。
导管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 患者情况选择。
保持穿刺点位干燥,避免 碰撞和感染。
术后护理和注意事项
保持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注意穿刺点位 的清洁。
3
穿刺置管
用穿刺针穿刺静脉后,将导丝置入静脉。
插入导管
4
通过导丝将导管插入静脉。
5
固定导管
用敷料和胶布固定导管。
所需工具和材料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https://img.taocdn.com/s3/m/8c60575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4.png)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简称CVC)是分别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将一根软管导管移经静脉放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以后,放置于近心端位置,通常所说的中心静脉导管。
它是一项经典的医疗技术,适用于许多临床领域,包括血液透析、ICU、心脏病、肿瘤与化疗等。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医学技术,被广泛用于临床工作中。
CVC 的优点是确保连续而可靠的大流量的给药,监测的便利和可靠性,及其适合危重症患者。
此外, CVC的留置时间长,可以轻松、有效地缩短在住院期间的多次静脉穿刺过程和疼痛,降低了主动脉内导管植入和药物输注的风险。
需要医疗人员采用一些预防措施,包括必须遵循严格的消毒程序、戴护手套、穿梭穿刺过程等。
在穿刺过程中,医护人员须先行进行消毒以提高穿刺的成功机率,还需准确地定位穿刺点,以免影响置管困难等问题。
CVC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技术,经常用于在 ICU、设施用于消化系统外营养输注的人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等治疗过程中。
此外,CVC还常用于需要频繁输血的患者,并且可以减少多次穿刺引起的疼痛和相应的危险。
CVC在医生和护士当中非常流行,这是由于它的优点,同时它也是最常用的患者治疗手段之一。
CVC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以确保该技术是否适用,同时,CVC还需要在放置后进行维护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虽然CVC有许多好处,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风险,在每个步骤中必须要进行注意防范,包括穿刺期间的并发症,如动脉穿刺、气胸等,并且也需要关注留置期间的感染风险,以及滤器和板块的危险,应对这些危险工作需要医护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监测。
在使用CVC时,必须确保其正确性使用和维护。
在穿刺前,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血液常规、血液凝固时间等方面,都需要仔细检查。
此外,检查是否有穿插好的白金或钨丝导管,是否有相关器械,是否穿戴好口罩、手套、袖套等医护防护措施,同时还需进行消毒等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出现最小程度的风险。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994b4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3.png)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流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在深静脉中插入导管,以便输液、输血、给药或监测中心静脉压力等。
本文将详细描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1.患者评估: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评估深静脉穿刺的适应症。
2.确定穿刺部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确定最适合进行深静脉穿刺的部位,常见的部位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3.患者安全: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前,需要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4.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穿刺针、导管、消毒剂、敷料等。
5.洗手消毒: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洗手消毒,以保证操作的无菌。
6.穿刺部位准备:将穿刺部位进行清洁消毒,通常使用酒精或碘酒进行消毒。
操作步骤1.静脉定位:根据确定的穿刺部位,使用手指或超声波等方法找到目标静脉,并标记穿刺点。
2.皮肤消毒:用酒精或碘酒将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注意保持无菌。
3.麻醉:使用局部麻醉剂麻醉穿刺点周围的皮肤和组织,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穿刺:将穿刺针插入穿刺点,以一定角度向下插入皮肤和组织,直到进入目标静脉。
5.确认进入静脉:通过观察穿刺针内的血液回流或使用超声波等方法,确认已经成功进入目标静脉。
6.引导导管:将穿刺针固定在皮肤上,然后将导管插入穿刺针内,逐渐推进到静脉内。
7.确认导管位置:通过观察导管插入深度和使用超声波等方法,确认导管已经插入到目标位置。
8.固定导管:使用固定带或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以防止导管脱出或移位。
9.连接设备:根据需要,连接输液管、监测装置或其他设备到导管上。
10.敷料包扎:使用透明敷料或其他合适的敷料,将穿刺点和导管进行包扎,保持无菌。
11.洗手消毒: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进行洗手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业务学习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业务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9f8dc9b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b.png)
03
危重患者
04
手术患者
05
血液透析 患者
06
肿瘤化疗 患者
07
外周静脉 条件差患
者
08
需监测中 心静脉压
患者
09
需进行血 液动力学 监测患者
10
需进行腹 膜透析患
者
操作流程
● 准备器材:包括穿刺针、导丝、导管、扩张器等 ● 定位穿刺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 局部麻醉: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者疼痛 ● 穿刺置管:将穿刺针穿刺入静脉,沿导丝将导管插入静脉,然后拔出穿刺针和导丝,将导管固定
02
穿刺点的选择通常在 肘部、颈部、腹股沟 等部位,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和操作需求 进行选择。
03
04
导管的固定是技术成 功的保障,需要确保 导管在血管内的稳定 性和通畅性。
05
穿刺角度和深度的控 制是技术成功的关键,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操作需求进行 精确控制。
适用范围
01
长期输液 患者
02
穿刺角度控制
穿刺角度:根据血管位置和深度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 穿刺深度:根据血管深度和穿刺角度控制穿刺深度 穿刺方向:根据血管走向和穿刺角度控制穿刺方向 穿刺技巧:熟练掌握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深度把握
0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穿刺深度应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 达到最佳穿刺效果。
穿刺深度不宜过浅, 以免穿刺失败。
术后护理要点
01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避免感 染
03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敷料干 燥
05
观察患者有无疼痛、肿胀等 不适症状,及时处理
02
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f25ca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7.png)
静脉穿刺是常见的医疗操作,以下是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穿刺部位的选择: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易于固定的静脉。
长期输液的患者应尽量选择深静脉进行穿刺。
止血带的绑扎:在选择好穿刺部位后,应绑扎止血带,以收缩血管并阻断血流。
绑扎时松紧要适宜,过松则无法起到阻断血流的作用,过紧则可能导致皮肤淤血或静脉压过高。
消毒皮肤:在绑扎好止血带后,应使用碘伏或酒精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
消毒范围应足够大,以防止细菌感染。
进针角度与力度:在静脉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和力度。
一般而言,进针角度以20-30度为宜,力度要适中,避免过深或过浅,以免穿破血管或导致疼痛。
观察回血:在进针后,应观察回血情况。
如果回血顺畅,说明针头已经进入血管,可以继续进针;如果回血不顺畅或没有回血,则可能需要调整针头的位置或角度。
固定针头:在穿刺成功后,应固定好针头,以防止针头滑脱或刺破血管。
可以使用无菌敷料或胶带进行固定。
注意事项: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注意避免在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行穿刺。
同时,应尽量选择最短的、最直的路径进行穿刺,以减少感染和血栓的风险。
以上是进行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深静脉穿刺术》课件
![《深静脉穿刺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ddca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2.png)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禁忌症
深静脉穿刺术禁用于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穿刺部位感染等患 者。
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感染;同时应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 穿刺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漏等 情况,及时处理。
CHAPTER 02
深静脉穿刺术操作流程
CHAPTER 04
深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与 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
深静脉穿刺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和长期输液治疗,如肿瘤化疗、 肠外营养支持等。
该技术能够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药物的及时输注,为抢救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
深静脉穿刺术还可以用于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 质量。
详细描述
血胸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 率加快等,严重时可出现失血性休克 。发现血胸后应立即就医,采取胸腔 闭式引流等紧急处理措施,以排出积 血、降低胸膜腔内压力。
空气栓塞
总结词
空气栓塞是由于穿刺过程中气体进入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肺等重要器官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详细描述
空气栓塞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绀、心悸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发现空气栓塞后应立即就医,采 取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措施,以排出气体、挽救生命。
操作前准备
01
02
03
患者评估
评估患者的病情、血管状 况和凝血功能,确定穿刺 的深静脉位置。
器械准备
准备无菌穿刺包、无菌手 套、消毒液、导管等器械 。
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操作过程、注意 事项及配合方法,消除患 者的紧张情绪。
操作过程
消毒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无 菌操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穿刺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df9b35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5.png)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穿刺前后均应给予 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出现感染症状,应积极 抗感染治疗。
04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
股静脉的解剖特点
股静脉位于大腿深部,是下肢的主要静 脉之一。
它起自收肌管裂孔,向上与髂外静脉相 续,向后外方与股动脉同行于股血管鞘 内,位于股动脉内侧,继续向上,从腹
股沟韧带深面延续为髂外静脉。
股静脉位置
位于股动脉内侧,下行经 收肌管裂孔至腘窝,移行 为腘静脉。
股静脉毗邻
前方有股动脉和股神经, 后方有大隐静脉和股深动 脉,内侧有缝匠肌和长收 肌,外侧有股外侧肌。
股静脉穿刺点
常选择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点的 内侧0.5-1.0cm处为穿刺 点。
06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
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
穿刺前需常规进行局部消毒和铺巾,穿刺点一般选择在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锁骨 头及锁骨上缘组成的三角区顶点。
穿刺针一般保持与皮肤呈30-40度角进针,在进针过程中需保持负压状态,以便及 时吸入血液确认针头已进入血管。
确认针头进入血管后,需妥善固定穿刺针,并保持其通畅,以便后续置入导管等操 作。
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行胸腔闭式 引流。
血胸
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导管内充满液体,避免空 气进入血管。如出现空气栓塞症状,应立即 停止操作,给予患者左侧卧位、吸氧等处理
。
空气栓塞
穿刺过程中损伤肋间动脉或胸廓内动脉可引 起血胸。应立即停止操作,行X线检查以明确 诊断。少量血胸可自行吸收,大量血胸需行 胸腔闭式引流及输血治疗。
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建立血液通路
血液透析需要建立体外循环,通过深 静脉穿刺置管可以建立安全、稳定的 血液通路,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bea6df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b.png)
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技巧一、操作要领。
1.进行手卫生,将患者以仰卧位进行准备。
在穿刺前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准备好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2.术者先确定患者的锁骨位置,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锁骨,右手持针缓缓斜向锁骨粗隆突处穿刺。
穿刺时要注意正确的角度和深度,避免误伤周围的重要结构。
3.穿刺成功后,要注意抽回血液以确保已进入静脉,然后将导管推入静脉并取下穿刺针。
将静脉穿刺置管器材连接好,拴好固定带、胶布等,定时更换穿刺位置上的消毒膜。
4.置管结束后,要注意及时缝合创口,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感染药物,避免感染和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二、穿刺位置。
锁骨下深静脉是一种较为深在的静脉,位置在颈锁部的下面。
在正常情况下,肘窝静脉可以被用作穿刺的位置,但是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不全等情况时,则需要选择更深的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且如果要穿刺锁骨下静脉,则需要松开穿刺侧的胸带,并将颈椎向反侧以增加穿刺的深度和精度。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
三、操作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2.进行手卫生,将患者以仰卧位进行准备。
在穿刺前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准备好穿刺器材和静脉穿刺置管所需的地方。
3.术者先确定患者的锁骨位置,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锁骨,右手持针缓缓斜向锁骨粗隆突处穿刺。
4.穿刺成功后,要注意抽回血液以确保已进入静脉,然后将导管推入静脉并取下穿刺针。
将静脉穿刺置管器材连接好,拴好固定带、胶布等,定时更换穿刺位置上的消毒膜。
5.置管结束后,要注意及时缝合创口,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感染药物,避免感染和出现疼痛等不适反应。
四、注意事项。
1.在进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时,手术者需要注意正确的穿刺位置和深度,以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2.在进行手卫生、消毒、穿刺、置管等操作时要注意严格遵守规范性操作流程,避免出现感染和其他风险。
深静脉穿刺置管
![深静脉穿刺置管](https://img.taocdn.com/s3/m/ab2974b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3.png)
深静脉穿刺置管是一项经常被用于临床医疗的技术,它是为了输注药物、营养素及其他治疗性物质所必需的过程。
是将导管放置在体内的一项技术,操作该技术需要技术熟练的医生或护士。
是在手术室或诊所进行的操作之一,一般要先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确认是否具备进行该操作的条件。
在进行操作时,医生要穿戴好手术服,并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使患者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
一旦确定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医生就会开始进行,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包括:1.皮肤消毒处理:医生先会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清洗和消毒,以保证穿刺部位不被污染。
2.进行麻醉:医生会对穿刺部位进行麻醉处理,以减少患者疼痛和不适感。
3.穿刺深静脉:医生需要使用针头或导管对深静脉进行穿刺,以便插入置管器。
4.插入置管器:超薄型置管器可以被插入穿刺处,并温和地推进深静脉的内部管道,直到到达预期的位置。
5.拆除置管器并固定导管:置管器被拆除后,医生会固定导管,以确保它不会在后续的操作过程中移动或移位。
6.测量导管的长度:通过X光或其他成像技术,医生会测量导管的长度,以确保其位置正确并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
以上是的操作步骤,然而,这个过程还存在一些危险性,例如感染,血栓形成,导管损伤和因为误操作而弄断导管等情况。
因此,在操作前必须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对于操作的细节必须十分谨慎。
在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要注意支援营养素和药物类型的选择,以便将治疗药物直接送到患者的静脉中。
同时,在插入导管前要保证穿刺部位是干燥的,消毒处理要完善;需要留意导管状态及位置,以及及时更换导管。
导管插入深静脉后,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以及导管是否有异物、血塞。
另外,鉴别感染是该技术的重点之一,通过对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反应的监测,以便及时判断感染的形成可能性;检查操作部位的水肿、红肿、渗出情况和周围淋巴结是否肿大,等等,直到确诊患者是否感染,并及时就手,以备后续处理。
总之,是一项需要丰富经验和技巧的操作,在操作时需要十分小心谨慎,注意细节,以保证该技术的有效实施,并从根本上提供给患者更佳的医疗服务。
中心(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中心(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0a362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f.png)
中心(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一、概念释义CVC导管:穿刺入路为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导管体内端位于中心静脉(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
狭义:普通CVC(中心静脉导管)广义:包括隧道式CVC(长期血液透析导管)及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延伸:还包括PORT(深静脉穿刺技术埋植静脉输液港)二、适应症1.各种原因(先天、休克、烧伤、长期静脉注射等)导致的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无法满足治疗要求,如快速补液、输血等,特殊情况下静脉采血。
2.长时间连续或频繁静脉用药治疗,或频繁静脉采血,减轻患者痛苦。
3.静脉使用高浓度或特殊性质的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如静脉高营养、静脉化疗、高渗性脱水剂等,保护患者外周血管。
4.特殊情况下,中心静脉使用低渗性补液,防止经外周静脉补液时发生溶血。
5.为血液透析治疗、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血液成份分离治疗等建立通路。
6.监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7.为上下腔静脉转流治疗、体液静脉转流治疗等建立通路。
8.中心静脉穿刺为静脉系统介入治疗常规入路。
三、禁忌症1.严重出凝血障碍(注意是否使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注意是否为月经期);2.败血症;3.患者不能配合,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强迫体位、烦躁不安等;4.穿刺部位皮肤感染;5.穿刺路径占位性病变;6.目标血管血栓形成、外压性狭窄、解剖变异、手术史、放疗史等;7.静脉血栓形成病史;8.肺大疱、大量胸腔积液等。
四、应用解剖深静脉及中心静脉的分部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颈动脉鞘锁骨下静脉及锁骨下动脉腋静脉、腋动脉及腋鞘股静脉、股动脉及股鞘五、器材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用物清单:复合碘消毒液1小瓶、棉签1小包、利多卡因1支、10ml生理盐水1支或肝素盐水适量、5ml注射器2支、无菌手套1-2副、口罩及帽子各1只、CVC导管套装(益心达)1件、无菌贴膜1张、输液贴1小包、薄枕1只、锐器盒、垃圾桶、手术衣。
深静脉穿刺-锁、股(1)
![深静脉穿刺-锁、股(1)](https://img.taocdn.com/s3/m/e8f13d2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4.png)
深静脉穿刺-锁、股(1)深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常用于输液、输血、置管等。
本文将围绕着深静脉穿刺的“锁、股”两部位进行详细介绍。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位于锁骨下缘和第一肋骨之间,是深静脉穿刺的常用部位。
其穿刺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用于给药、抽血、置管等操作。
操作方法:1. 患者仰卧,将患肢置于身体外侧,头垂向对侧。
2. 找到锁骨下缘,并将穿刺点定位在其下缘1-2cm处。
3. 用消毒剂清洗穿刺点,并用手指轻轻按压穿刺点使其胀起。
4. 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停止,将针头旋转45度向下,向头方向将针头左右微调方向,穿刺到锁骨下静脉。
5. 抽回针芯,将输液管或抽血器与导管相连,开始注射或抽取血液。
注意事项:1. 穿刺保持稳定,切勿进一步插入,以免损伤正常组织。
2. 穿刺时针头向头部方向进入,以避免误伤锁骨下动脉、神经等器官。
3. 患者头部要垂向对侧,以使锁骨下静脉充分扩张,方便穿刺。
二、股静脉穿刺股静脉是指位于腹股沟静脉囊中的深静脉,是深静脉穿刺的另一种常用部位。
其穿刺成功率也较高,且易于操作。
操作方法:1. 将患者放置平卧位,使患侧大腿外展并轻轻弯曲,将股静脉作为穿刺目标。
2. 找到腹股沟上缘,沿其下缘向下找到最底部的点。
这个点为股动脉搏动的位置,穿刺时需要尽量避开。
3. 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停止,将针头旋转45度向内,向脊柱靠近,在刺到股静脉时感到血液回流。
4. 抽回针芯,将输液管或抽血器与导管相连,开始注射或抽取血液。
注意事项:1. 穿刺保持稳定,避免进一步插入。
2. 穿刺时要注意避开股动脉及其分支,切勿损伤其他器官。
3. 穿刺时,应通过手法或仪器进行压迫,以增加穿刺成功率。
总之,深静脉穿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操作,需要医护人员进行仔细的操作及注意安全。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更加熟悉深静脉穿刺的“锁、股”两个部位,为深静脉穿刺操作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引。
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介绍
![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3f717132f60ddccda38a0d2.png)
长轴
✓ 当应用长轴方式引导进针时, 穿刺点位于探头的一端,保持 针体与探头位于同一平面,进 针时与皮肤呈30°角
✓ 入针的全程均可于超声下监测, 针管内回抽见到血液证实针尖 位于血管腔内。
✓ 优:应用长轴的方式可以监 测整个进针的过程,并可以 指导导丝的置入
✓ 劣:如果目标血管的体表存 在骨性突起,则可能影响探 头的放置及固定,比如颈内 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的长轴有 时难以显示;当血管的走形 并非直线或目标血管管腔较 细,长轴方式也不容易显示 整体的血管走形及进针过程
深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2018.3.2邱昱
概念
❖ 穿刺入路为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 静脉)
❖ 导管体内端位于与右心房链接的中心静脉(上腔 静脉或下腔静脉)
❖ 狭义:普通CVC(中心静脉导管) ❖ 广义:包括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
管)
适应症
❖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 长期输液治疗 ❖ 大量、快速扩容通道 ❖ 胃肠外营养治疗 ❖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 危重病人抢救和大手术期行CVP监测 ❖Swan-Ganz导管/ PiCCO监测
□肝素过敏
□穿刺部位疑有感染或已有感染
术前准备
❖ 签署知情同意书 ❖ 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手套及穿刺物品准备 ❖ 选择穿刺点 ❖ 术前镇静镇痛 ❖ 颈内或锁骨下穿刺时降低呼吸机PEEP水平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测压装置准备 ❖ 手术部位确定 ❖ 体位准备
穿刺点选择
并发症
气胸(%) 血胸(%) 感染(‰) 血栓形成(‰) 误穿动脉(%)
❖ 确认导管在静脉内 ✓在长轴短轴确定静脉内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位
短轴
✓ 当应用短轴方式引导时,皮肤 上的穿刺点与探头间的距离应 等于皮肤表面至目标血管间的 距离;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讲解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05163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e.png)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讲解(二)引言: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操作技术,用于获得持久而稳定的静脉通道,以输注药物、输液以及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概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和经验的操作,它主要包括采用穿刺针进行血管穿刺,插入导丝和导管,最后进行导管固定及适当包扎。
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血管解剖结构、穿刺点位选择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
下面将按照步骤进行详细阐述该技术。
正文:1.穿刺针选择:选择适合患者的穿刺针大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等因素来确定穿刺针的尺寸。
考虑到患者的疼痛感受和血管类型,可以选择有时需要使用低针壁特性的穿刺针。
2.穿刺点位选择:在选择穿刺点位时,要考虑到血管的深度、方向和安全性等因素,以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结构和引起并发症。
通常,主要的穿刺点位包括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等,但具体选择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来决定。
3.操作步骤:在进行穿刺前,要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环境。
通过超声或触诊等方式定位血管,确保准确的穿刺点位。
用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然后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使用穿刺针进行血管穿刺,确定血液回流来判断是否成功穿刺。
插入导丝并将其推送到适当的深度,确保导丝能够通过血管到达目标部位。
将导管沿导丝插入血管,并确保导管的顶端位于正确位置。
结束穿刺过程后,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并适当包扎穿刺部位。
4.注意事项: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血管情况,随时调整操作方法。
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
穿刺结束后,对导管进行固定,以避免意外脱出导管以及对血管壁的损伤。
5.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血肿、导管脱出等。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并对患者进行评估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测压系统的通畅度:插入的中心静脉压导 管要够粗。在测压时水柱升降快速,液面 波动明显常提示导管通畅。 较长时间测压,由于血液返流,血凝块堵 管或管端存在活瓣状的血凝块造成通道不 畅,常影响测压的准确性。 当需要长时测压,输液速度缓慢时,可于 每500ml液体内加肝素3~5mg,以预防管端 形成血凝块,保持测压系统通畅。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突然出现紫绀、面颈部静脉怒张、 恶心、胸骨后和上腹部痛、不安和呼吸困难,继而低血压、 脉压变窄、心动过速,心音低远都提示有心包填塞的可能。 由于病情进展迅速,在心搏停止前常难做出正确的诊断 遇到上述紧急病情应 1.立即中断静脉输液 2.降低输液容器的高度,使之低于病人的心脏水平,利用 重力尽量吸出心包腔或者纵隔内积血或者液体,然后缓慢 拔出导管 3.如经导管吸出的液体很少,病情未得到改善,应考虑作 心包穿刺减压 4.严密观察病人,防止心包积血再现。
(二)插管技术(颈内静脉由中路置管术)
1.病人取头低15~20 ,若病人存在肺动脉高压或 充血性心力衰竭则可保持水平卧位穿刺。 2.肩部垫高,头转向对侧,使颈伸展。经锁骨上 穿刺,锁骨下静脉还要肩胛下移,挺露锁骨上窝。 3.带消毒手套,消毒皮肤、铺巾。 4.触摸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以及与锁骨 所形成的三角,确认三角形的顶部作为皮肤定点。 清醒病人遇到有胸锁乳突肌按摸不清,可嘱病人 抬头并深吸气,常可显露胸锁乳突肌的轮廓
遇有肥胖、小儿以及全麻后的病人,胸锁乳突肌 标志常不清楚,穿刺有一定困难,此时可触及锁 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骨性标志,颈内静脉 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穿刺时用左大拇指按压,确认切迹,在其上方约 。 1~1.5cm进针,针干与中线平行,与皮肤呈30-45 角,指向尾端前进,一般刺入2~3cm即入静脉, 若未成功,针尖略偏向外侧即可进入静脉
1.解剖: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 肋骨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静脉的前面为 锁骨的内侧缘,下面是第一肋骨宽阔的上表面, 后面为前斜角肌。静脉越过第一肋骨上表面轻度 向上呈弓形,然后向内、向下和轻度向前跨越前 斜角肌,然后与颈内静脉汇合。静脉最高点在锁 骨中点略向内,此处静脉可高出锁骨上缘。 侧位时静脉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前方略下,其间可 有前斜角肌分开,成人此肌肉可厚达0.5~1cm,从 而使穿刺时损伤锁骨下动脉的机会减少
三.中心静脉穿刺常见的并发症
深静脉经皮穿刺一旦操作失误或管理不当, 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命,须高度 重视。并须严格执行医疗救护规章,如征 得病人监护责任人同意并签字等。
1.心包填塞: 多数由心脏穿孔引起,一旦发生后果 严重,70%病人穿孔发生在置管后数小时或者数天. 穿破部位右房约44%,右室约36%,穿孔与导管插入 过深有关. 应用较硬的导管,尖端顶住心房或心室壁,随着每次 心脏收缩导管损伤心壁,从而引起穿孔.一旦导管端 穿入心包腔,即引起心包腔积液,少数伴有积血.当液 体或血流在心包腔或纵隔中积聚达300~500ml时, 就足以引起致命的填塞。
(2)锁骨下进路:患者上肢垂于体侧并略外展, 保持锁骨略向前,使锁肋间隙张开便于进针。锁 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方约1cm处为进针点, 针尖向内轻度向头端指向锁骨胸骨端的后上缘前 进。若未刺得静脉,可退针至皮下,使针尖指向 甲状软骨方向进针。 在穿刺过程中尽量保持穿刺针与胸壁呈水平位, 由于壁层胸膜向上延伸可超过第一肋约2.5cm,因 此当进针过深,越过了第一肋或者穿透了静脉前 后壁后刺破了胸膜及肺,可引起气胸等严重后果, 故较少采用。
2.置管进路: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 突肌的关系可分为三路
(1)前路:患者平卧,头略转向对侧,操 作者的左手中、示指在中线旁开约3cm于胸 锁乳突肌前缘向内推开颈总动脉,确认胸 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进针。针与皮肤(冠状 。 面)呈30~45 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 骨中、内1/3交界处前进,常在胸锁乳突肌 中段后面进入静脉。
(三)注意事项 1.皮肤戳口要够大。 2.穿刺落点位置可能偏向一侧。 3.用外套管针穿刺时,从皮肤至针尖进入静 脉的距离常较用细针试探时为长。 4.掌握多种进路,不要片面强调某一进路的 成功率而进行反复多次穿刺。
(四)测压方法
1.换能器测压可连续记录中心静脉压和描记 静脉压力波形。 2.水压力计测压:中心静脉压可用水压力计测 压,正常值约5~12cm水柱,其方法简便一般 临床可实施。
2.进路 (1)锁骨上进路:患者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 侧并挺露锁骨上窝。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 缘,锁骨上约1cm处为进针点。针干与锁骨或矢状 。 。 面呈45 角,在冠状面针干保持水平或略向前偏15 指向胸锁关节前进,通常进针1.5~2cm即可进入静 脉。 在进针过程中,针尖实际上是离开锁骨下动脉与 胸膜,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深部肌膜中行进, 因此安全性较有保证,成功率较高。
一.深静脉置管的适应症
1.严重创伤、休克及循环衰竭病人。 2.接受快速大量补液、输血病人,用以测中心静 脉压可随时调节输入量和速度。 3.长期输液、注药及静脉高营养液治疗。 4.心血管功能代偿不全病人,危险性较大的诊治, 手术或手术可致血流动力学显著变化病人,如心 内直视手术,嗜铬细胞瘤,大动脉瘤手术等。 5.肾功能不全病人行血液透析治疗。 6.经导管置心脏起搏器。 7.科研临床监测收集资料等。
(3)后路:在胸锁乳突肌的外侧缘中下1/3 交点或锁骨上2~3横指处作为进针点。此部 位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向外 侧。
穿刺时肩部垫高,头尽量转向对侧,针干 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 胸骨柄上窝方向进针。针尖不宜过分向内 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
(二)锁骨下静脉
深静脉穿刺技术
主讲:杨俊生
血流动力学的创伤性监测,测定的数据经分 析测算各项生理参数,以深入、全面地了 解病情,生理状态,更有利于被测病人疾 病的诊治和生理病理评估
临床多用深静脉、动脉置管法以测定中心 静脉压,周围动脉压和肺动脉压,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等。本文概述深静脉穿刺技术 的临床应用。
。
5.用细针头注有局麻药液注射器 ,在皮肤定点处作皮丘及皮下浸润麻 醉。然后针干与中线平行,与皮肤呈30~45。角指向尾段进针。在进针 过程中保持注射器内轻度持续负压,使能及时判断针尖是否已经进入 静脉,一经成功认准方向,角度和进针深度后,拔出试探针 6.进针点皮肤用三刃针或16G粗针戳一小口,直达皮下 7.将连接注射器的外套管穿刺针沿小口进皮后直达皮下,预计针尖达 到静脉前面,一手持针干,另一手持注射器并保持适当的负压徐徐进 针。当针尖刺入静脉时,常有突破感,回吸血流畅通。 8.继续进针2~3mm,确保外套置入静脉腔。固定内针捻转推进外套管。 9.拔除内针,外套管针应连接输液监测装置。 10.缝针固定针座,减少导管滑动机会。 11.现常用经套管先置入导引钢丝,退出套管,再经导丝置入扩张入静 脉口装置扩张入口,再经导丝置入导管,回吸血流通畅无误,再连接 输液、监测装置
四.影响中心静脉压测定值的因素
1.导管位置:测压导管尖端必须位于右心房或近右心房的 上、下腔静脉内。经肢体置管,常依据体表位置估计导管 需要插入的长度。遇有导管扭曲或进入了异位血管,管端 就无法达到上述位置,使测压不准。 仅依据液柱面随呼吸上下波动判断导管位置并不完全可靠。 当导管位于中心静脉部位,理应见到液面随呼吸波动,但 当导管端位于邻近的周围静脉如颈内,锁骨下,甚至腋静 脉内时,仍会见到液面随呼吸上下波动。 X线摄片可判断导管的位置,但成常规仍有许多不便,用 外套管穿刺针,由颈部插管,由于途径短,插管深度容易 控制,基本上可确保管端位于中心静脉系统内。 依据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观察,成人经颈内或锁骨下 静脉插入外套管13~15cm,约10%管端达右心房入口处, 其余约90%均位于上腔静脉内。
3.胸内压:右心室的有效充盈压常可由中心静脉压与心包 腔内的心室外壁压之差表示,正常的心室外壁压即是胸内 压。当胸内压增加时,心室外壁压随之增高,就减小此压 差而影响心脏的有效充盈。 当胸腔开放,胸内负压消失相当于心室外壁压升高,使充 盈压差减低,心室有效的充盈压也随之降低。此时可通过 代偿性周围静脉张力增加,中心静脉压升高,使压差回至 原来差距。 病人咳嗽,屏气,伤口疼痛,呼吸受限以及麻醉和手术等 因素均可通过影响胸内压而改变中心静脉压的测量数值。 机械通气时常会使胸腔内平均压升高,因此测压时,最好 暂停机械通气。 心功能,血容量和血管张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影响中心静 脉压的主要因素。
此外亦可在颈动脉三角处触及颈总动脉搏 动,在搏动的外侧旁开0.5~1cm,相当于喉 结或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作为进针点,穿刺 针指向胸锁乳突肌下端所形成的三角,与 颈内静脉走向一致进针,针干与皮肤呈 。 30~40 角,由此路进针基本上可避免发生 气胸,但误伤颈总动脉的机会较多。
(2)中路:胸锁乳突肌下端胸骨头和锁骨 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一个三角,称胸锁乳突 肌三角,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的中心 位置, 在三角形的顶端处约离锁骨上缘2~3横指作 。 为进针点,针干与皮肤呈30 角,与中线平 行直接指向尾端。若试探未成功,针尖向 。 外偏斜5~10 角,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 侧的后缘,常能成功。
(三)颈外静脉
此静脉浅显,置管易行,早年即用作测压、 输液,可采用穿刺或切开后置入导管。若 导管在置入锁骨下静脉处受阻时(在入锁 骨下静脉处呈锐角,且有静脉瓣)可先插 入导引钢丝,然后沿钢丝导入导管。
经颈外静脉利用导引钢丝也可以插入气囊 漂浮导管,较安全,成功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