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欣赏汉族民歌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篇一:中国优秀民歌赏析民歌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国大地上流传。
民歌以其独有的方式,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在中国,民歌的种类多种多样,如《青藏高原》、《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
今天,我们将为您带来几首优秀的中国民歌,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它们的美妙之处。
第一首是《青藏高原》。
这首歌由李健演唱,是一首极富感染力的歌曲。
歌曲以高昂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青藏高原的热爱和向往。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它高耸入云,被誉为“世界屋脊”。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青藏高原的热爱,表达了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第二首是《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首歌由王洛宾演唱,是一首经典的民歌。
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遥远地方的向往和思念。
遥远的地方可以是远方的故乡,也可以是心中的追求和梦想。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遥远地方的向往,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渴望和追求。
第三首是《黄土高坡》。
这首歌由张信哲演唱,是一首极具影响力的歌曲。
歌曲以豪放的旋律和独特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们对黄土高坡的热爱和感慨。
黄土高坡是中国最著名的地貌之一,它广袤无垠,被誉为“中国的脊梁”。
这首歌通过表达对黄土高坡的热爱,表达了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以上三首歌曲是中国优秀民歌中的代表,它们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
民歌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民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今后的生活中,民歌将继续传递着人民的心声和美好的祝愿。
篇二:中国优秀民歌赏析民歌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民歌的种类繁多,有的地方民歌高昂激越,有的地方民歌轻柔婉转,每一首歌曲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乡韵悠悠——中国优秀民歌赏析《茉莉花》是中国传统民歌中的经典之作,曲调悠扬动听,歌词简洁易懂,描写了茉莉花的美丽和纯洁。
这首歌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经常被用作各种场合的背景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

1.诗与乐的高度结合
民歌的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属歌谣体,一般 句式整齐、押韵,在歌词中运用比喻、比兴、对比、夸 张等手法,使主题思想得到突出的体现。
2.长于抒发人的内心世界
民歌运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 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3.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即兴性和变异性
民歌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中,即兴 编词,见啥唱啥,想啥唱啥,流传中常出现一首民歌有 许多变体的现象。
细细那到到么唱拨拉诸公听呀……
《铜钱歌》(湖南)
打起锣唉敲呀么敲起锣,
听我那个唱起铜钱歌,
有钱那个能使鬼呀推磨, 无钱那个有理没处说……
《卖菜》(山西)
家住山西永和石楼,城的个咳儿约,
刘家庄上有家门,我的名儿叫刘成,
每日价卖菜我就过了个光景。
芹菜白菜白水萝卜,菜的个咳儿约,
茄子黄瓜带藕根,辣子韭菜带蒜苔, 还有那两把把的个嫩菠菜。
《澧水船夫号子》(湖南)
《打麦号子》(江苏扬州)
(独)今天的天气多好啊, 今年的麦子也不 错。哎呀,鸡吃麦子了!(合)嗬嘘,嗬嘘! (独)我们打麦子喊号子好吗?(合) (独)打起号子,(合)哼哪!哼哪! (独)来干活咯,(合)哼哪!哼哪!……
劳动号子 演 唱 一领众和 形 式 旋 律 简单重复 节 奏
东北 河北 陕西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 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 的歌曲。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 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成为人民群 众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民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 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 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可以说, 民歌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小河淌水》(云南)
中国名曲鉴赏

中国名曲鉴赏
中国的名曲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传统音乐作品:
1. 渔舟唱晚:这是一首广东民歌,描绘了渔夫在傍晚时分返航的情景,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而闻名。
2. 茉莉花:这是一首江南民歌,以其简单与优雅而受到喜爱。
它表达了对清新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小河淌水:这是一首山西民歌,它抒发了对故乡美景的赞美,旋律明快,活泼欢快。
4. 平湖秋月:这是一首江南古曲,通过音乐描绘了秋天湖面上的月光和静谧氛围,给人带来宁静和思考。
5. 歌唱祖国:这是一首标志性的中国合唱曲,被广泛用于各种庆典和慈善活动中,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6. 清明上河图:这是一首古琴曲,以清明节期间的繁华景象和人物活动为题材,通过琴音展现了历史与人文的魅力。
以上仅为中国名曲中的一小部分,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瑰丽的作品,你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来了解更多中国名曲。
中国民歌演唱与赏析

中国民歌演唱与赏析有一首题为《女娃担水》的民歌:红格丹丹太阳落西山,十七八的女娃把水担;小担儿闪,担钩钩响,快步来到井台儿上。
不觉得刮风树影影动,东照西照没有个人;手摇桶摆挹起猛然闪出个“冒失鬼”!他扳转奴的肩膀亲了个嘴;奴要走来他不让奴走,他一把拉住奴的手。
奴要喊来他不给奴嘴里塞了一块洋冰糖;洋冰糖甜,浑身上下热汗淌!哎哟哟,哎哟哟。
邻居家干妈来得巧,他一骨碌爬起大跑了。
赏析:这是一个美好的黄昏,十七八岁的女娃挑着走在通往水井的小路上,铁质的担钩发出“叮当,叮当”的声响。
女娃的心情轻松而快乐。
“不觉得刮风树影影动”的异常,在女娃娃的心头罩上迷团,“东照西照没有个人”使“轻松而快乐”的心情顿然消失,一种惊慌,甚至是手摇桶摆挹起一担水”,渴望发生,又害怕发生的的事情终于发生:在她的面前!“冒失鬼”、“勾魂鬼意”,而在陕北民歌以及日常生活中,却是女性对自己称谓,类似现代男女青年约会时,男的拥抱或者亲吻女友时,姑娘佯作生气,或者不愿意,撒娇地说“你真坏!”、“讨厌”,他扳转奴的肩膀亲了个嘴既描绘他们之间拉扯的状况,还有一层引深的含意,她从未体验过的那种事情,今天注定是躲不过去了。
在她的潜意识中渴望那种“体验”。
可是,这种“体验”的突然降临,又使她惊慌失措:“奴要走来他不让奴走,一把拉住奴的手;奴要喊叫他不让,给奴嘴里塞了一块洋冰糖。
”尽管她渴望与异性的交合,尽管她心中明白,这个事情的发生已成定局,但她反反复复地表白:她要走,她要喊,这个事的发生,是“冒失鬼”的强迫而致,这种“表白”是对自己的“理智”的交待,对社会传统观念的解脱”一个“甜”字,道破她显她潜藏在心底的意识。
即将发生之际,“得巧”还是“来得真不是时候”?“他一骨碌爬起来大跑了”,是“庆幸”,还是寻味!。
中国民歌欣赏(课件)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这是一首在山东广泛流传的 新民歌,表达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赞 美之情。音乐舒展优美,旋律质朴抒情,表现了山东民歌 相关实淳厚的特色。全曲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 在词曲安排上以两个乐句唱一句歌词,节奏比较宽松,两 个乐句后都有拖腔,使得旋律更为舒展,增加了音乐的歌 唱性。 《茉莉花》(江苏民歌)《茉莉花》又名“鲜花调”,是 广泛地流传于我国各地的小曲。也是我国民间小调中最具 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曾经将 《茉莉花》用于其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歌剧《图兰朵》中, 使得该曲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登上了世界歌剧舞台。 《跑马溜溜的山上》(四川民歌)这是一首四川康定地区 的民歌。由平行式的上下句加补充句而构成的。以第一小 节的乐节及其变化作为核心音调贯穿于全曲中,使全曲既 有变化,又能求得统一。音乐前后呼应,一气呵成。歌曲 由景及情,情景交融,很好地表达了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 歌曲中衬词的使用,更增强了其四川民歌的特色。 《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四川儿童上山砍柴时唱 的山歌。形式简单,乐观爽朗,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山区生 活、积极向上的情感。它的音乐清新质朴,旋律较为自由, 节奏明快;句尾常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感情,使音乐悠扬舒 展。句间夹用的衬词“罗儿”、“郎郎采、匡采”等,来 自于呼牛吆喝声和锣鼓声的模仿,流露出歌者愉悦自得的 心情,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
---------------人民的心语
民间歌曲
一、概述 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 上,生活着勤劳智慧的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别具一格的音乐文 化,而民歌则是这种音乐文化的最典型的表现方式和艺术形式,它 流传最广、数量最多,始终伴随着人民的生活,表达人民的喜怒哀 乐以及理想和愿望。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生活方式、劳动 方式和语言音调等方面的影响,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均有着独特 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一)汉族民族 汉族民歌的体裁多种多样,根据其常见的音乐表现方法和典型 的音乐性格特征,通常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类型。 1、劳动号子船工号子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多种多样的 生产劳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号子,并在劳动中起着组织劳动、指 挥劳动、鼓舞劳动情绪的作用。 一般劳动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 密配合,适于边唱边劳动,鼓舞劳动的热情;音调粗犷有力,大多 采用一领众和演唱形式。提高劳动效率的作用。也有相当多的劳动 号子采用齐唱或独唱的形式。 传统的劳动号子一般按照不同的工种分为五类:搬运、工程、 农事、船渔和川境内的长江称为“川江”。《川江号子》 是由《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 《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首不同的号子 连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大型号 子连套。其中有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旋律舒 畅、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 又有发现险滩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 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 恶水搏斗时唱的急促紧张、气势强烈的《上滩号 子》和《拼命号子》。川江号子的演唱是一领众 和的,领唱者又叫“号工”,也是劳动的指挥者。 《川江船夫号子》段落交接非常紧密,甚至领和 重叠,和部又出现了呼号,相互交织,构成了复 杂的多声部合唱织体。整个号子的音乐丰富多变, 有很高的艺术性。新川江号子
汉族民歌音乐鉴赏PPT教学课件PPT学习教案

• 人们休息或从事家务劳动时 用来咏第叹13页自/共26己页 的心思的
• 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或逢年 过节等时用来消遣助兴的
★ 表达的途径比较曲折,常常寓意 于叙说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风物, 或借助于传说古人,婉转的表现 出内心的意思来;
★ 表现方法比较细腻,较善于表现 矛盾复杂的心情,含蓄内在的隐 衷,曲折多层的事物发展过程;
第20页/共26页
★ 江苏民歌《姑苏风光》是一首充满对 家乡热爱情感的小调。由《码头调》、 《满江红》、《六花六书》、《鲜花 调》等几个曲调连缀而成。歌曲中绮 丽曲折的润腔,体现了江南民歌柔美 婉转的风格特点。
第21页/共26页
★ 这是一首台湾的汉族童谣,也是 一首流行在闽、台地区具有代表 性的闽南语童谣。全曲四个乐句, 结构方整,衔接紧凑,以re、sol、 do、sol四个结音体现了起承转 合的“四句头”原则,其唱词亦 通过咏唱四种禽鸟的动作、叫声, 在儿童内心激发美好的情感。与 歌词相对应,其曲调也以简洁、 清淡的音乐语汇来突出儿童天真、 机敏的性格。
★ 劳动号子是直接为劳动服务的民歌。它的 音乐坚实有力、粗矿豪迈,和劳动关系十 分紧密,音乐节奏和劳动节奏紧密结合。
★ 根据不同的劳动情况可分为五种不同的劳 动号子:渔船号子、工程号子、搬运号子、 农事号子、作坊号子。
★ 劳动号子的音第乐4页/特共26征页 是简朴、粗犷、豪放。 力度、节奏性比
★ 中国民族有着广阔的疆域,众多的民 族,丰富的音乐品种。其中民歌的歌 种有千余种第,2页精/共2选6页曲目约两万余首。
中国的民歌按体裁分为三类: ★ 劳动号子
★ 山歌 ★ 小调
第3页/共26页
★ 人们从事沉重的劳动时,为了统一号令、 协同动作和振奋精神而唱的歌。劳动号子 虽然也有曲调,但主要强调节奏以便人们 在同一的有规则的节奏中进行劳动。因为 号子大都是喊着唱的,所以一般也叫“喊 号子”。
高一音乐(人音版) 音乐鉴赏模块(第三课时)《汉族民歌赏析(1)》【教案匹配版】最新中小学课程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聆听歌曲片段,边听边判断其演唱形式,同时尝试记写缺 失的音符。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澧水船夫号子》唱腔
再次聆听《过滩号子》部分片段
高中音乐
课堂小结
1. 学唱了《打硪歌》《澧水船夫号子》歌曲片段; 2. 体验的基础上了解到号子的节奏特点:
节奏规整、律动性强、力度对比非常鲜明; 3. 号子常用的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有:并置式、嵌入式; 4. 继续加深体验了音乐要素在音乐情感表现中的作用。
高中音乐
课后作业
集体性 口头性 流变性
《汉族民歌赏析1》
汉族民歌按照体裁划分,通常可分为: 山歌、小调、( )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1》
《军民大生产》
《汉族民歌赏析1》
汉族民歌按照体裁划分,通常可分为: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1》
汉族民歌按照体裁划分,通常可分为: 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汉族民歌赏析1》
第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1》
第二首《孟姜女》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1》
第三首《脚夫调》
高中音乐
《汉族民歌赏析1》
第一首《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二首《孟姜女》 第三首《脚夫调》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
高中音乐
高中音乐
中国经典民歌赏析

2021/3/10
讲解:XX
1
中国民歌欣赏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成部 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就 必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
2021/3/10
讲解:XX
2
民歌概述
民歌:指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 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 形成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智慧的 结晶。 民歌的特点:短小、生动、纯朴 民歌的体裁: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讲解:XX
12
2021/3/10
原生态唱法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它最初源 自于我国民间极少数人的口中,但分布广泛。 之后又数次成为央视青歌大赛的亮点声音,并 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它的发声原理是新生儿 的哭声,该哭声的发声位置恰恰是在人体的胸 腔,于是原生唱法就成为了人类唯一的原自然 声发声方法。
原生态唱法包括我国丰富多彩、形式繁多 的民间音乐的各种类型,除了民间歌曲外,还 有民间戏曲演唱、民间曲艺(说唱)演唱等, 总体上说是最接近民族、民间的没有经过太多 修饰的一种唱法,它是民族唱法的初形和起源。
2021/3/10
讲解:XX
9
1 是一种在城镇中流行的民歌,故有“里 巷之曲”之称。小调又叫“小曲”,它 主要产生于民间生活与风俗活动过程中。 小调的内容题材相当广泛,并渗透到社 会的各个角落。咏唱历史故事传说、描 述自然风光、抒发离情别愁、表现男女 青年的爱情是小调表现的重要内容。
2 小调的曲调抒情、流利,感情委婉、细腻,结构规整、 均衡,节奏匀称、整齐。
信天游的比兴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 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 有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都可以 起兴作比。
比如:“羊肚子手巾(那)三道道蓝,我 那当红军的哥哥(哟)回来了。”又如: “羊肚子手巾(那个)三道道蓝,你说 (那个)难呀难也不难。”“起”是一样 的,但是兴起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汉族民歌欣赏

旋律高亢、悠扬
《小河淌水》
旋律优美、流畅 节奏自由 节奏规整 结构严谨
《无锡景》
歌词比较定
义
特
点
演唱形式
山
歌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 民在山上、田间、 牧场劳动生活时即 兴演唱的歌曲,它 是劳动人民表达内 心思想感情的抒情 小曲。 小调又称小曲,泛 指流行于广大城乡 的一种民间歌曲。 它主要产生于民间 日常生活与风俗活 动,故被称为“里 巷之曲”。
汉族民歌
您有哪些熟悉的汉族民歌?
《茉莉花》 《太湖美》 《采红菱》 《杨柳青》 《孟姜女》 《紫竹调》 《小白菜》
什么是民歌?
民歌是人民的歌,是广大 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 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 密联系着的歌曲艺术。
民歌的发展
春秋时期最早的民歌集 《诗经》中的《国风》 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 唐宋的“曲子词”, 元代的“散曲”、“小令”, 明清以来的“歌谣”“小曲” 。
江苏民歌《无锡景》
请同学们注意比 较与《小河淌水》 在风格特色上有 何不同? (从旋律、节奏、 结构等音乐要素 上进行对比)
我有一段情啊,唱拨拉诸公听,诸公各 位静呀静静心呀,让我么唱一支无锡景啊, 细细那到到么唱拨拉诸公听呀。 春天去游玩呀,顶好是梅园,顶顶惬意 坐只汽油船呀,梅园么靠拉笃太湖边呀,满 园那个梅树么真呀真奇观呀。
山歌具有旋 律爽朗、质 朴、悠扬, 节奏比较自 由等特点; 山歌的歌词 多为即兴创 作。 小调的曲调具 有优美、流畅 ﹑节奏规整, 结构也较为严 谨;小调中的 歌词比较固定。
山歌的演 唱形式有 独唱、对 唱、领唱、 合唱等。
小
调
中国汉族民歌(高一音乐鉴赏)

★你还知道哪
些民歌? ★请说出它的 名字,并哼 唱一两句。
什么是民歌? 民歌是民间 口头流传的 歌曲,他是 劳动人民表 达自己思想 感情的一种 艺术形式。
中国汉族民歌的分类
★劳动号子
•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 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 指挥劳动、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提 高劳动效率。
请欣赏劳动号子《劳 动号子扛木头》、 《船工号子》
特点:和劳动节 奏精密相关,带 有呼号,一领众 和
★山歌
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生 活场合 即兴编唱而成的歌曲。 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舒缓、用来抒发思想感 情。 ★欣赏山歌《刘三姐对歌》 问题:找出歌词里面用方言演唱的字。
答案:白、荷、脚
山歌
高亢嘹亮
小调
婉转细腻 表现力强
节奏较自由
规整匀称 生活中休闲娱 乐
抒发情感
课堂作业:
《赶牲灵》 《太阳出来喜洋洋》 《龙船调》 《茉莉花》 《澧水船夫号子》
湖北民歌 江苏民歌 四川民歌 湖南民歌 陕北民歌
Hale Waihona Puke 山歌小调 号子你答对了 吗??
★信天游
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 , 在山 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 调”。
兰花花,陕 北传统民歌, 以纯朴生动, 犀利有力的 语言热情歌 颂了一位封 建时代的叛 逆女性。这 是一首具有 强烈反抗精 神的优秀传 统民歌。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 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 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 中,故又被称为“里巷之曲”
• 江苏《茉莉花》
同学们觉得 刚才的音乐 感觉是怎样 的? 优美、流 畅、细腻 音乐充满 了诗情画 意。
中国民歌欣赏评课稿

中国民歌欣赏评课稿
《中国民歌欣赏》
在初中音乐学习中采用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以专题的形式集中了解中国汉族民歌的三种体裁,探讨三种体裁民歌的音乐特点,熟悉三种体裁典型民歌,是音乐教学中很有必要的一课,也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但在向个版本的课改后初中音乐教材中,都没有纳入中国汉族民歌的教学,或只在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中才涉及。
唐老师的教学紧靠三种体裁民歌的音乐表现特展开,通过聆听典型民歌、与学生交流探讨、参与实践等种音乐教学方式,让学了对三种体裁民歌有感性的体验,也有理性的认知。
教学的主体方向把握准确,教学目标的达成较好。
如果在教学中能以表格的形式将各类民歌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会更利于学生对不同体裁民歌特点的把握,这也是本节课最主要的认知方面的目标。
另外,“赛歌会”中不知唐老师选取的是哪四首民歌,民歌对于一般初中学生而言,了解不多,在“赛歌会”中参与演唱会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介绍不同体裁的民歌时,多让学生以演唱的形式参与体验,表现不同体裁民歌的演唱特点,更能加深学生的体验。
中国民歌欣赏汉族民歌69页PPT

3 、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 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征 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 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 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 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 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 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 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 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 已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 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 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 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 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
2、 汉族传统民歌风格区的具体存在三种状态 风格区有大小之分;风格区内有单纯风格呈
示与数种风格并存之别;风格区的风格本身可分 为土著固有风格、边沿交错风格及飞地插花风格 三类。
1) 风格区大小重叠同构风格体系 将我国汉族的传统民歌根据不同标准作或粗
《欣赏指引》
这首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中国民歌中的精品,深受中 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康定位于四川西部高原,那里山峦环套,景致优美,那里的青年 男女经常在夜幕与山影的掩护下,纵情高歌,向心上的人表达爱 慕之情。这首歌就是一首向心上人表达内心爱恋的情歌。
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月亮弯弯”三小节,只是一个小小的转 承句。最后两小节是第二句从词到曲的重复,给人以简明、稳定 感。歌中的“溜溜的”和“月亮弯弯”都属于衬词,没有实际意 义,但使歌曲更为风趣、生动,同时显现了地方特色,句尾的 “呦”与句中“溜溜的”反复而有规律地出现,改变了正词原有 的韵辙和平仄,使得句中和句尾韵律回环,给人以悦耳、和谐之 美。
中秋节的传统民歌赏析

中秋节的传统民歌赏析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家人团聚、赏月的时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除了欣赏美丽的月亮外,还喜欢唱一些传统的民歌。
这些民歌既表达了人们对中秋节的热爱,又诉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下面将为您介绍并赏析中秋节的传统民歌。
一、《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是中秋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民歌之一,由林忆莲演唱,歌词动情,旋律优美动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歌曲以月亮为象征,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每逢中秋佳节,这首歌总能唤起人们对家人的思念,深入人心。
二、《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是一首欢快的中秋民歌,被称为中秋节的“小调”。
这首歌以欢乐、奔放的节奏为特点,歌词轻松愉快,充满了中秋节的喜庆气氛。
歌曲鼓励人们在中秋节期间积极参与庆祝活动,充分享受这一美好时刻。
三、《花好月圆夜,中秋共饮时》《花好月圆夜,中秋共饮时》是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中秋民歌。
歌曲以中秋节夜晚的花团锦簇、月圆人团圆为背景,歌颂了家庭团聚、爱情甜蜜的美好场景。
这首歌传递了对家人和爱人的深深思念与祝福,温暖人心,展现了中秋节的亲情与爱情。
四、《中秋节快乐》《中秋节快乐》是一首寓意丰富的中秋民歌。
歌曲旋律轻快欢快,歌词简练,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期间欢庆的心情。
歌曲传递了中秋节带来的喜悦与幸福,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爱与传承。
五、《广场上的广场舞》《广场上的广场舞》是一首活力四溢的中秋节民歌。
这首歌通俗易懂,歌曲节奏明快,旨在鼓励人们在中秋节期间积极参与广场舞活动,既体现了中秋节的欢乐氛围,又展示了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以上是中秋节的传统民歌赏析。
这些歌曲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中秋节的意义与美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快乐和幸福。
每当中秋佳节,这些歌曲不仅成为人们表达情感的媒介,更是拉近亲人间距离的纽带,让人们在共同的文化传统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团圆的快乐。
让我们在中秋节来临之际,重新欣赏这些传统民歌,与家人共同度过一个温馨而难忘的中秋节。
汉族民歌欣赏

《铜钱歌》
是一首湖南益阳的民间小调。旋律 跌宕起伏、具有叙事特点和幽默感。
茉莉花
•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 芬芳甜蜜满枝桠
• 让我们将你摘下 • 茉莉花呀茉莉花
又香又白人人夸
送给情郎家
合作探究一:请说出“小调”的特点
曲调婉 转细腻、 曲折,旋律 流畅,节奏 规整。
也称“号子”是人们为适应劳动的需要而产 生的,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
欣
赏
民歌的概念:
指民间歌曲。是 人民群众在长期 的生产劳动和生 活中即兴创作, 口耳相传,不断 加工而形成的。 它是人民群众集 体智慧的结晶 。
民歌是中国 音乐的组成部 分,要了解中 国音乐,就必 须研究民歌。
—冼星海
边城高级中学 高一年级
汉族民歌体裁:
号子 山歌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指流行于 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产生 于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故被称为“里 巷之曲”。
民间歌曲。它在劳动中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
调剂振奋精神,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澧水船夫号子
互动体验:
合作探究二:请说出“号子”的特点:
曲调铿锵激昂节奏较固定, 沉着有力。一人领众人和。音 乐风格坚毅质朴,粗犷豪放。
“山歌”:一般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
场劳动休息时即兴抒发思想感情的歌曲。
• 《赶牲灵》:是一 首陕北民歌,表现 一个姑娘见到赶牲 灵的队伍通过,从 远处期盼自己情人 的情景。“你若是 我的哥哥你招一招 手,你不是我哥哥 你走你的路”。此 时,姑娘那种希望、 焦急、失望的心理 淋漓尽致地刻画出 来了。
合作探究三:请说出“山歌”的特点 音乐高亢、 嘹亮、开朗, 曲调悠长,广 泛使用自由延 长音和拖腔。
1中国民歌赏析山歌小调

民歌溯源
歌 “ ” 声 ” “ “ 谣” 风 “ ” 辞 ” “
民歌特点
情 感 真 挚 ︔ 民 族 音 乐 之 根 浓 郁 地 方 色 彩 和 民 族 风 格 口 传 心 授 ︔ 非 专 业 作 曲
号
子
号子,又叫劳动号子,是一种
直接伴随劳动而歌唱的民歌形式, 也是民歌甚至整个人类文化中产生 最早、历史最久的艺术形式之一。
为什么要以文化的视野 理解民歌? 如何从文化的视野理 解民歌?
为什么要以文化的视野 理解民歌?
音乐有着自己的文化功能、 生命的功能、存在的场域
民 汉族民歌按体裁大致可分为: 号子、山歌、小调 歌 分 类
号子 山歌 小调
名人名句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 心部分,要了解中国 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一切民族音乐 最丰富的源泉。 ——冼星海
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
宁夏一带的一种民歌。
特点:高亢、嘹亮、悠长、爽朗、
感情真挚、雅俗共赏。
中国同宗民歌
同宗民歌是指由一首民歌“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由此
地传到彼地甚至全国各地,演变派生出若 干子体民歌群落。这里所说的民歌母体包 括多方面的涵义,诸如曲调、唱词内容、 音乐结构、衬词衬腔及特殊腔调的进行等 因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同宗民歌,其形 态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 如:《孟姜女哭长城》 《茉莉花》 《绣荷包》等
长调民歌:曲调悠长,节奏自由, 篇幅较长,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 是蒙古族民歌的典型形式。 已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作。 短调民歌:曲调紧凑,节奏整齐, 篇幅较短。
蒙古族的宝贝
—— “呼麦”
蒙古族长调短调组唱、呼麦flv
西藏民歌
西藏民族民间歌舞五光十色, 风格各异,品种繁多,被称为“歌 舞的海洋”。从音乐的角度上讲, 大体可分为一鲁(静态的歌,泛指 节奏不规整的歌谣,如山歌、牧歌) 和“谐”(动态的歌,泛指节奏规 整的歌舞曲)两大系。
中国民歌欣赏

桃花来你就红来,杏花来你就白。 爬山越岭寻你来呀,啊个呀呀呆。 榆树那就开花哎,圪枝枝你就多。 你的心眼比俺多呀,啊个呀呀呆。
中国民歌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 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独 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歌。 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 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 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 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 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 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 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 人民智慧的光芒。
唱一唱
聆听辨别三种民歌体裁
1、《无锡景 》 2、 《黄河船夫号子 》 3、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 4、 《绣荷包》
总结:三种民歌的艺术特征。 小调 山歌 号子 委婉流畅、细腻优美 高亢嘹亮、自由舒展 铿锵有力、粗犷豪放
中国民歌欣赏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 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 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 不同的民族性格。
民歌:指民间歌曲。是人民群众在长 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耳相传,不 断加工而形成的。它是人民群众集体 创作,智慧的结晶 。 汉族民歌的体裁分为: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说说你对劳动号子的理解?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号子呢? 能模仿几句吗?
听完后,说说劳动号子的曲调、节奏 和演唱形式有哪些特点? 《川江船夫号子》:四川境内的长江称为 “川江”。 《川江船夫号子》是由《平 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拼 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首号子联缀 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对比的大型 号子联套。它的节奏变化多样,紧密配合 每一个劳动过程。
舒曼(德国音乐家)
歌词:内容表达比较含蓄委婉
演唱目的:用于表演
小调:也叫“小曲”,是流传于城镇 集市并被加工提高,描写生活中各种情 绪的抒情性民歌。 小调结构比较规整,节奏富于变化, 旋律流畅细腻。如湖北民歌《小曲好唱 口难开》、河北民歌《小白菜》、云南 民歌《小河淌水》还有同学们在襁褓里 妈妈经常哼唱的《摇篮曲》等等 。
《汉族民歌》课件

汉族民歌的分类与流派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汉族民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 地域可以分为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等地区 的民歌;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劳动歌、时政歌、情歌等。
流派
汉族民歌有许多流派,如江苏的吴歌、安徽的黄梅调、四川 的川江号子等,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02
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总结词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成为了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以及人们对它的深深喜爱。歌曲的旋律婉 转悠扬,歌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河淌水》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歌曲,以 其舒缓的旋律和柔美的歌词,打动了无 数人的心。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细腻的歌词,描绘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歌词 中提到了绣荷包这一传统的手工艺品,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 追求。同时,歌曲中也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眷恋,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
《放马山歌》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草原风情和牧歌特色的歌曲, 以其欢快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草原 的壮丽和牧民的欢乐。
V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详细描述
这首歌曲以舒缓的旋律和柔美的歌词,描 绘了一个浪漫而美好的画面。歌曲中的女 声清澈悠扬,男声低沉有力,两者交织在 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美感。歌词 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让人 感受到爱情的温暖和美好。
《走西口》
总结词
这是一首充满浓郁西北风情的歌曲,以其豪 放的歌声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西北人民的 豪放和热情。
汉族小调歌曲

汉族小调歌曲有:1.《茉莉花》: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汉族小调歌曲,以茉莉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歌曲旋律优美,富有诗意,深受人们喜爱。
2.《小白杨》:这是一首以小白杨为象征的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眷恋。
歌曲旋律清新,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小放牛》: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歌曲,讲述了一个放牛娃的故事。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和自然。
4.《采红菱》:这是一首具有江南风情的歌曲,描述了两个女伴一起采红菱的情景。
歌曲旋律优美,婉转悠扬,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女伴们的欢快心情。
5.《摇篮曲》:这是一首经典的摇篮曲,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歌曲旋律柔和,温馨舒适,具有很强的安抚作用。
6.《卖汤圆》:这是一首描绘传统小吃的歌曲,以卖汤圆为背景,介绍了汤圆的制作方法和口感。
歌曲旋律轻快,节奏明朗,表现了传统小吃的独特魅力。
7.《沂蒙山小调》:这是一首描绘沂蒙山区风光的歌曲,介绍了沂蒙山区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
歌曲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现了沂蒙山区的独特魅力。
8.《南泥湾》:这是一首描绘南泥湾垦荒运动的革命歌曲,表达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歌曲旋律激昂,节奏有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9.《桃花红杏花白》:这是一首具有山西风情的歌曲,介绍了山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
歌曲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现了山西地区的独特魅力。
10.《龙船调》:这是一首经典的汉族小调歌曲,表达了对划龙船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现了汉族人民的豪爽和热情。
《中国民族民歌欣赏》(教案)

4.了解各民族民歌背后的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
5.学唱一首民族民歌,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
6.探讨如何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2.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民族民歌的兴趣被成功激发。他们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认真聆听,表现出对民族音乐的尊重和热爱。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初衷得到了实现。
其次,通过对比不同民族民歌的旋律、节奏、调式等,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各自的特点。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他们脸上恍然大悟的表情,这表明他们已经逐步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民族民歌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现代音乐中融入民族元素”。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学唱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民歌的韵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学唱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民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民族民歌的魅力。从导入新课到实践活动,再到小组讨论,整个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们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同时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课后,我对这次教学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 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 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 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 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据 《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初,周穆王曾经带 着规模颇大的乐队到西方各国旅行,并进行音乐 交流。此后,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 教音乐和天竺乐也入传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 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引进乐 器、乐律、音阶。作为外国乐器传入中国,后又 被改造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琵琶是颇具代表意义的 乐器之一。
1、调式 包括调式类别、音阶、调式骨干音及组合形式、调式功 能倾向、调式转换特征、色彩音等。 2、旋法 包括音高进行的大体趋势(上趋、下趋、上弧、下弧、回 返、平直及各种组合)和具体进行方法(跳进、级进、曲进、 直进样式及组合)。 3、润腔 包括音高装饰、音色、速度、音量、发音及吐字方法等。 4、色彩性乐汇 在某一地区民歌中经常出现的音组合的样式。
3、民歌风格区的具体划定 1)周耕《中国传统民歌艺术》书参照水系将汉族传统民 歌风格区划定为9个风格区:这样的风格区划,与汉语的 方言区、古代汉文化支系以及自然地理区域也都比较一致, 较能显示汉族民歌的地方风格及其流传与分布的规律。 2)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中提到汉族民歌大致可分八 个色彩区:江南、闽粤台、湘鄂、西南、西北、华北、东 北以及江淮。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 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 3) 周青青《中国民歌》一书中将汉族民歌色彩区划分如 下:西北色彩区、东北色彩区、江汉色彩区、湘色彩区、 西南色彩区、客家民歌特区。也就是5个色彩区加一个特 区。 4)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中划 分更为详细一些,是10个色彩区加一个特区。
2 、中国传统音乐的新声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 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北方人民南迁、 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 一是玄学对儒学的冲击,引起音乐思想的变化; 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传入,引进乐器、 乐律、乐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冲击的 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为这一变,开创了音 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世界音乐的中 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 外来乐调的传入,外来乐队的民族化,及外来乐 人为发展中国音乐所作出的贡献。
第二节 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 一、关于汉族民歌的色彩和色彩区
1 、何谓地方色彩? 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 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 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 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 方色彩”。 民歌的色彩指的是民歌的地方性风格,而所谓民 歌的色彩区是指在民歌音乐的地方性风格方面具有某 些主要共同特征的民歌流传区域。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 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
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
第三节 西北色彩区
在中国汉族各地域的音乐 中,西北音乐是独具魅力 的。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是 西北民歌。区别于当前歌 坛孱弱无力、浮泛绮靡的 流行风气,能让你感觉到 心灵深处的震撼,能让你 闻声落泪、血脉贲张的, 那就是西北民歌。西北民 歌是中国民歌的脊梁,是 中国民歌之魂...
2、早期文化背景 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在很长一个时期里。 人们都倾向于黄河流域是唯一源头的看法,认为 古代文化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四方传播的。随 着考古的新发现,有人提出了“多中心”说或 “并行论”,认为在黄河流域文化优先发展的同 时,中国还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新石器文化,它们 各有其不同的来源和生存空间,有自己的典型特 征,相互之间呈并行状态。
二、中国民族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 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 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 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 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 族为主体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
2、 汉族传统民歌风格区的具体存在三种状态 风格区有大小之分;风格区内有单纯风格呈 示与数种风格并存之别;风格区的风格本身可分 为土著固有风格、边沿交错风格及飞地插花风格 三类。 1) 风格区大小重叠同构风格体系 将我国汉族的传统民歌根据不同标准作或粗 略或精细地划分,分出或大或小的不同风格区。 大的风格区中往往包含小的风格区。小,大小重 叠,共同构建起汉族传统民歌的风格体系。
第一节 概 述 一、如何欣赏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的美学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 和的精神——和是指中国音乐讲究艺术表现 的中和、简约、适度。 虚的意境——这是中国音乐在美感特征上的 要求。含蓄的美,空灵的美是中国音乐必须达到 的一种境界。 “线”的形态——中国艺术,正如美学理论 家宗白华所说,无论绘画、书法、音乐、都形成 了独树一臶的“线的艺术”。
二、汉族民歌色彩区划分的意义 汉族民歌色彩区划与汉族民歌体裁分类是相 互不可替代的两种研究方法。 体裁分类是通观汉族各地区的民歌,看它们 由于产生场合和社会功用不同而产生出的具有普 遍意义的几种音乐类型,总结出的是不同地区民 歌的共性。体裁分类的重点不是旋律的形态。 民歌色彩区划这一研究方法的出现,使体裁 分类法欠缺的部分得到了补充。如果说体裁分类 是总结汉族各地民歌的共性的话,那么色彩区分 类则是分析汉族各地民歌的个性所在。它的侧重 点在于民歌音乐中旋律进行的不同模式,即音乐 地方风格的构成要素。
3、语言背景 语言的区划是以方言为依据的。民歌从一开始就 用方言演唱,它的生存与传播受到方言区域的限制。 而民歌的歌词就是人们的口头语言,不同的地方俚语、 称谓、感叹用语及衬词答等,都会形成民歌的地域性 差别。另外,学者还认为,民歌音乐中的地域性风格、 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方言语音中声调和发音方式的制 约。 4、社会背景 构成社会背景的因素很多,例如社会制度、行政 区划、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等等。它们对于民歌的 体裁和题材的分布与流传有较大影响。另外,对于汉 族民歌音乐形式的地方风格,社会背景也具有直接或 间接的作用。
三、汉族民歌色彩的形成原因 1、地理背景 构成地理背景的主要因素是水系、山脉、地形和 气候。我国地域辽阔,汉族聚居区具有多水系、多山 脉、多种地形、多种气候的特点。 大海对文化起着沟通作用。 山脉对于文化的传播常起着阻挡和分割的作用。 我国地形、地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东部与西部, 而气候对于生产、生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则主要表 现在南部与北部。这是汉族民歌南、北方的风格差异 大于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理条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塑造人们物质 生产方式的稳定因素,而物质生产方式对于音乐的风 格特点有着深刻的影响。
2) 单纯风格区与复合风格区 风格区内的民歌有的呈现出单纯一致的风格 特点,有的则具有几种风格并存甚至混融的特点, 前者称为单纯风格区,后者叫作复合风格区。 单纯风格与复合风格,是相对而言。属单纯 风格区的其内部并非没有风格差异,只是差异较 小;而属复合风格区的内部风格差异则较大。有 的风格区甚至形成不同风格的混融。 单纯风格区与复合风格区是长期的社会历史 背景、传统文化渊源、民族人口迁徒等多种因素 相互作用的结果,显示民歌文化传统的深厚。
3 、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 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征 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 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 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 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 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 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 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 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 已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 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 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 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
《欣赏指引》
这首歌又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是中国民歌中的精品,深受中 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康定位于四川西部高原,那里山峦环套,景致优美,那里的青年 男女经常在夜幕与山影的掩护下,纵情高歌,向心上的人表达爱 慕之情。这首歌就是一首向心上人表达内心爱恋的情歌。 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月亮弯弯”三小节,只是一个小小的转 承句。最后两小节是第二句从词到曲的重复,给人以简明、稳定 感。歌中的“溜溜的”和“月亮弯弯”都属于衬词,没有实际意 义,但使歌曲更为风趣、生动,同时显现了地方特色,句尾的 “呦”与句中“溜溜的”反复而有规律地出现,改变了正词原有 的韵辙和平仄,使得句中和句尾韵律回环,给人以悦耳、和谐之 美。
3) 土著固有、边沿交错与飞地插花风格 “土著固有风格”,是指一风格区或一行政省 内的土著(原住)人口的民歌风格。 “边沿交错风格”,是指一风格区或一行政省 的民歌,流布到相邻风格区或行政省的边沿地带而 产生的混合风格。边沿交借地带的民歌,常常具有 鲜明的混融性特征。 “飞地插花风格”,是指一风格区或一行政省 的某种土著民歌风格,插花似地插在另外的风格区 或省份之中,形成风格的“插花地”或日“孤岛”。 土著固有、边沿交错与飞地插花风格并陈,体 现民歌风格的丰富多样。
三、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三个时期 1 、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 公元3世纪) 这时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 秦汉。 在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 乐舞的进化。 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 音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 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 系,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 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 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论争 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