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学派介绍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哥伦比亚学派名词解释

哥伦比亚学派名词解释

哥伦比亚学派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哥伦比亚学派吗?这可真是个超厉害的存在呢!就好像
在学术的大森林里,哥伦比亚学派是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硕果
累累!
哥伦比亚学派啊,它主要活跃在社会学领域。

它可不是单打独斗哦,而是一群超级厉害的学者们汇聚在一起形成的强大力量!比如说,罗
伯特·帕克,他就像是这个学派的领军人物,带着大家在社会学的道路
上一路向前冲!
你想想看,他们就像一群探险家,勇敢地踏入未知的领域,去探索
社会现象背后的奥秘。

他们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观察、研究、分析,把那些隐藏的真相一点点挖掘出来。

这不就跟侦探寻找线索破案一样
刺激嘛!
他们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城市问题、种族关系、大众传播等等。

就拿大众传播来说吧,他们研究媒体对人们的影响,这多重要啊!这不就像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手机,媒体的信息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
们的生活呀!
哥伦比亚学派的研究方法也很独特呢!他们注重实地调查,可不是
光坐在办公室里空想哦!他们要走到人群中去,亲身感受和了解。


就好比你要了解一种美食,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得自己亲口尝一尝
才行啊!
而且哦,这个学派的影响力那可真是超级大!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后来的社会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哥伦比亚学派,社会学的发展可能就没那么快,没那么精彩啦!
我觉得哥伦比亚学派真的是社会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让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

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不可估量的呀!。

《2024年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范文

《2024年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范文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篇一一、引言传播学的发展历史悠久,多元学派涌现。

其中,哥伦比亚学派因其深厚的理论研究和在传播学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系统梳理和考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发展历程、主要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在传播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二、哥伦比亚学派的发展历程哥伦比亚学派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其所在的学术环境。

该学派主要起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播学院,该学院在20世纪初就已开始培养了一批批在传播学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学术研究与讨论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氛围与学派风格。

哥伦比亚学派主张多学科交叉,深入研究传媒的起源、功能和影响力等方面。

三、主要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哥伦比亚学派的理论观点与方法的研究集中在以下方面:1. 媒介理论:哥伦比亚学派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人类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强调媒介的多元化和交互性,关注媒介在传播信息、构建社会关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2. 跨学科研究:哥伦比亚学派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

这种方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基础。

3. 实证研究:哥伦比亚学派主张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手段,以验证和解释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四、哥伦比亚学派在传播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哥伦比亚学派在传播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贡献:哥伦比亚学派的理论观点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基础。

其强调媒介的多元化和交互性,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为传播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实证研究:哥伦比亚学派注重实证研究,通过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手段,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的传播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学术影响:哥伦比亚学派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被广泛引用和借鉴。

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概述

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概述

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概述发布时间:2011-04-18来源:我要评论:(0)字体:【小】【中】【大】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人物等方面都有自己明确的主张,是自觉的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学派,与之差不多同时或者稍晚,在美国还有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些心理学家,早期的有卡特尔、后来有桑代克和武德沃斯等人,都是美国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总倾向的代表,不过他们并没有明确打出机能主义的旗号,其中像武德沃斯还不承认自己属于任何派别。

他们的心理学主张和学术研究气氛比较自由而广泛,但也有美国机能主义的一些共同特点,因而可以归属与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一般称为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其共同特点如下:A、从研究心理学的共同规律转向个别差异问题,它着重对个体的智力和能力进行研究,心理测验是主要的方法。

B、从研究意识内容转向研究意识活动,它并不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但只注重意识的功用。

C、从重视内省方法转向重视客观的方法,它不取消内省法,但并不把它作为主要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如实验法、测验法、统计法、等级法、评选法等。

D、从研究心理学“是什么”问题转向心理学“为什么”问题,它主张研究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但后者又要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

E、从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转向主张心理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把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个体适应环境的一些原理加以具体化,使之应用于生活实际。

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卡特尔卡特尔(1860--1944)在许多方面影响了美国机能主义方向,是机能主义哥伦比亚学派的先锋。

1880年获得学士学位,然后去德国的哥廷根大学作研究生,不久就到了莱比锡大学跟随冯特学习。

随后回国就任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研究员。

1883年卡特尔再次回到冯特那里称为冯特的第一位助手,据说冯特要他写一篇关于认识的反应时间的论文,它完成之后,还想研究反应时间的个别差异,其中多数实验室在自己房间里完成的,因为冯特不同意他在莱比锡实验室进行这些实验。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20世纪初在美国诞生以来,其研究领域和理论架构不断拓展和深化。

哥伦比亚学派作为传播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学派,对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文将对哥伦比亚学派在传播学史上的地位、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进行探讨。

一、确定文章类型本文属于学术论文类型,旨在探讨哥伦比亚学派对传播学的影响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二、明确主题本文的主题为:哥伦比亚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三、进行文献综述1、哥伦比亚学派的背景哥伦比亚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传播学的早期学派之一。

该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效果和受众行为方面,强调实证研究方法,为传播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媒介效果理论、受众行为理论和传播过程理论。

媒介效果理论强调媒介对受众的影响,认为媒介是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受众行为理论受众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传播过程理论则强调传播过程的动态性和交互性,注重传播双方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3、哥伦比亚学派的影响力哥伦比亚学派作为传播学的重要学派,其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为传播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该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范式,影响了后续学派和研究的发展。

四、提出研究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哥伦比亚学派对传播学的启示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具体而言,本文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哥伦比亚学派的理论在当今传播学研究中是否仍有指导意义?2、当代社会中,哥伦比亚学派的启示如何影响传播实践和政策?3、在全球化背景下,哥伦比亚学派的理论观点是否具有普适性?五、进行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对哥伦比亚学派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梳理其主要理论观点和贡献;其次,结合当代社会中的具体案例,对哥伦比亚学派的启示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141010 媒介课件 哥伦比亚学派与品位探讨(1)

141010 媒介课件 哥伦比亚学派与品位探讨(1)

对流行品味的影响
• 审美传统与流行文化的对立 • “…痴迷于12集连播肥皂剧的妇女 … 缺乏 美学判断力…低俗且华而不实的杂志 … 程 式化电影 …”
• 历史衰退,品味江河日下 • 高雅艺术变质和贬值
意识形态宣传
• 一方的观点影响另一方的可能 • 三个有效条件: 1、垄断 – 发声渠道和观点倾向的垄断性单一 2、渠道 – 为既有价值观念和态度提供传播途 径,宣传不会催生“全新的行为模式” 3、补充 – 媒介的强大影响力不只发生在接收 信息的时候,更多存在于接收者事后持续发 酵,也就是其他方式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文化研究视角
• 我们对文化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来看: 1、文化作为活生生的实践 (比如:生活方 式,庆典,度假,青年亚文化等)
2、文化作为文本(比如:小说,电影,流行 音乐,漫画等)
文化研究的意义
• 文化研究作为了解和认知人类社会一般规律 和探究更好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 • 与科学,其他所有学科与知识一样,文化研 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真理! • 大众文化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文本和实践。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对流行品味的影响 3、有社会目的的(意识形态)宣传在何种情 况下才能发挥作用
讨论
• 大众媒介对个人和社会性行为是否产生影 响,举例说明?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 大众媒介对社会性行为的影响: 1、地位赋予 – 特殊事件普通化;特殊视角放大化
2、社会规范强制 – 维护社会主流道德与价值观 3、麻醉的负功能 – 去政治化引导;结构性消音
利维斯主义
• “文化始终是少数人的专利。”
• 文化的本真和价值,大众不会懂得,只有 在受到约束和教育过滤后,享受二手的快 乐。 • 一直持续在我们对文化评判的常识里。

《2024年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范文

《2024年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范文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篇一一、引言传播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自其诞生以来,便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哥伦比亚学派作为传播学的重要学派之一,其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传播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哥伦比亚学派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贡献,以期为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哥伦比亚学派的理论体系哥伦比亚学派是指在哥伦比亚大学传播研究所形成的一种传播学研究流派。

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符号学、社会心理学和传播效果研究等方面。

该学派注重跨学科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出发,研究传播现象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在符号学方面,哥伦比亚学派重视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将符号视为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通过对符号的解读和解释,揭示传播的内在含义和价值。

在社会心理学方面,该学派关注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探讨传播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在传播效果研究方面,哥伦比亚学派关注传播活动对受众的影响和作用,研究传播效果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哥伦比亚学派的研究方法哥伦比亚学派的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主要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方法。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等方法,探讨传播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而定性研究则更注重深入挖掘和解读传播现象的内在含义和价值。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哥伦比亚学派采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和技术,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内容分析等。

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收集和分析数据,还能为研究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洞察。

此外,该学派还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的结合,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假设,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四、哥伦比亚学派的贡献哥伦比亚学派在传播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该学派推动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将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拓宽了传播学的理论视野和研究领域。

其次,该学派在传播效果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理解传播活动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重要】哥伦比亚学派介绍

【重要】哥伦比亚学派介绍

哥伦比亚学派介绍【由来】1937年,拉扎斯菲尔德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广播研究室主任。

1940年,该研究室迁到哥伦比亚大学,同时更名为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其鼎盛期,研究局项目的一般风格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共同体,从其调查对象的样本(或人口调查)中收集资料,这种以调查为主而后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风格沿袭了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主义研究传统,并且就其形成定量的研究方法而言,它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研究机构。

从此,该研究所关于传播方面的研究及理论被人称为哥伦比亚学派。

【代表人物】一.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aul Felix,1901~1976),美国社会学家、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1生平1901年1月2日生于奥地利,卒于1976年8月30日。

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

二次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

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传播与劝服》丛书。

1924年获维也纳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次年在维也纳创办应用社会学研究所。

曾任维也纳大学应用心理学讲师。

后赴美国进修心理学并加入美国籍,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大众传播、选举与选民心理、市场研究、民意测验、失业、教育心理、数理社会学等领域。

他在社会学上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

他还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主持了伊里调查。

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

著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曾与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共事多年。

他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后发展为“多级传播”学说),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研究开辟了道路。

传播学学派

传播学学派

传播学学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触”、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论”的传统;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及书刊都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下降,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默顿(美)亦作“莫顿”与拉扎斯菲尔德共同提出功能观(结构功能主义)。

内容: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耶鲁学派:主要人物:霍夫兰(美):传播学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研究,他的“劝服理论”对于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主要贡献:一是吧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芝加哥学派:重要人物: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米德:主我与客我;符号互动论(象征互动论)帕克:社会互动理论杜威:实用主义哲学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

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来说,它起到了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

4.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对传播学的贡献:使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鲁滨逊哥伦比亚学派名词解释

鲁滨逊哥伦比亚学派名词解释

一.鲁滨逊哥伦比亚学派名词解释?
答:哥伦比亚学派是美国经验学派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代表人物有拉扎斯菲尔德、默顿、卡茨、贝雷尔森等。

哥伦比亚学派的教学和研究方向较自由,从未标榜自己是一个学派,但有共同特点:1、不受心理学研究通则的束缚,重视研究个体差异等问题;2、不局限于意识的研究,而以活动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重视了解机能活动的“为什么”,重视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4、重视客观方法,如实验法、测验法、分等法、统计法等;5、重视心理学在实际生活的应用。

这些特点适应美国社会对个人自由竞争的需要,并与芝加哥机能的主流,推动应用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的发展及对人的能力的研究。

但该学派明显表现出贬低意识的倾向,为行为主义的产生铺平道路。

哥伦比亚学派1

哥伦比亚学派1
• 贡献 • 1开创了美国心理学 • 机能心理学是美国本土产生的第一个心理
学流派,这绝不只限于时间概念而言,而 更强调其逻辑含义:它规定了美国心理学 不同于欧洲心理学的独特的理论气质。心 理学一旦接受了进化论,就必然走向机能 主义。
• 2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
• 构造主义将心理学视为纯科学,而机能主 义则认为:一切有助于适应环境的问题,都 成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切有助于理解 适应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心理学所利用。
• 卡特尔追求学术自由和独立性的精神造成他与哥伦比亚大 学管理当局之间一直处于紧张的关系当中,后者曾多次考 虑辞迟他。至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卡特尔 因主张和平而坚定地反对,于是,大学当局便以对国家不 忠为由而辞退了他。
• 卡特尔对美国早期心理学的贡献,部分地产生于他的组织 宣传工作。他是一个出色的编辑者,一生创办或编辑了 《心理学评论》、《科学》、《学校与社会》、《科学月 刊》等多种杂志,从而成为心理学在美国科学界和大众社 会中的代言人。当被哥伦比亚大学解职后,他便将主要精 力放在编辑和出版工作上。1921年,卡特尔创办心理学社, 对促进心理学在工商、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1929年他又被选为第九届国际心理学会主席。
• 吴伟士称他自己的心理学体系为动力心理 学,并终生致力于发展、完善之。事实上, 他的心理学在性质上首先是机能主义的, 并构成哥伦比亚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与桑代克具有类似的学术活动经历,即 二人都先在哈佛大学接受詹姆士的影响, 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于卡特尔指导下完成学 业,并成为卡特尔的两名最有成就的学生 和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
• 对刺激和反应的强调表明,在研究主题上,吴伟士与行 为主义者趋于一致。但是,关于刺激和反应以及二者之间 关系的性质,吴伟士的理解则与后者不同,因为他保留并 强调意识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认为意识构成了人类 行为的整个因果系列的不可分离的一个环节。因此,他将 行为主义的S—R公式修正为S—0—R,其中o表示有机体 及其经验、动机等意识的因素和过程。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引言传播学作为一门探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的学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演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浩繁的传播学派涌现出来,其中之一便是哥伦比亚学派,该学派对传播学的探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盘绕哥伦比亚学派对传播学的贡献展开探讨。

一、哥伦比亚学派的起源哥伦比亚学派是源于哥伦比亚高校的一支学术团体,起源于20世纪20时期。

当时,美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对传播学的探究爱好逐渐增加,哥伦比亚高校成为了传播学探究的核心。

哥伦比亚学派的成立使传播学得以从实践观察和阅历分析的层面上逐渐进步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二、哥伦比亚学派的核心观点哥伦比亚学派主要关注传播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因素,强调传播行为在社会环境中的嵌入性和个体的主动参与。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哥伦比亚学派认为传播是社会沟通和互动的产物,传播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哥伦比亚学派关注个体在传播过程中的感知、认知和态度变化等心理过程。

三、哥伦比亚学派的探究方法哥伦比亚学派提议的探究方法重视实证分析和现场观察。

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观察,哥伦比亚学派探究者深度了解传播现象的详尽细节,以得到更多的理论洞察和信息。

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试验等方式,对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度剖析和探究。

四、哥伦比亚学派的贡献1. 传播模型的完善哥伦比亚学派对传播模型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通过对传播环境、传播行为、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构建了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模型,为传播学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传播效果的探究哥伦比亚学派对传播效果的探究效果也为传播学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通过实证探究发现,传播行为对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而为实际传播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媒介创新和社会变革的解读哥伦比亚学派对媒介创新和社会变革的解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们深度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影响,预见了媒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为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变革提供了奇特的视角和理论诠释。

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说课材料

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说课材料

精品文档我先列个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吧~1、希腊罗马古典哲学米利都学派(泰勒斯等)(把世界归结为自然某一具体的现象或物质,如水、气)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赫拉克利特(宇宙是变动的火,由逻各斯(规律)支配)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论)爱利亚派(巴门尼德)(万物本源,就是意识认定的永恒“存在/是者,否认变化与运动)苏格拉底(强调用内省法获取知识)柏拉图(具体的万物背后是永恒的原型理念)亚里士多德(质料与形式的区分,宇宙由土、水、气、火、以太五元素组成,提出第一推动者“神”的存在,等,最全面的早期哲学)新柏拉图主义(普罗提诺)(“太一”为世界之本,理性规律、灵魂、具体事物皆为太一流溢而成)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万物、灵魂皆为原子,快乐为人生目的)犬儒学派(第欧根尼)(鄙视外在功利,主张清贫生活)斯多亚派(马可奥勒留、艾比克泰德)(强调人的善”与德”主张服从命运,同时把握自我)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奥古斯丁(以哲学理论来阐释上帝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的救赎)(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主义(托马斯阿奎那)(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哲学思想来阐释上帝的本质、精品文档存在、美德)意志主义(司各脱)(以自然意志作为世界运动的本因,源头则是上帝)奥康主义(不能外在求证的知识应该被删去——“奥康的剃刀”,等)4楼3、近代西方哲学早期自然哲学(培根、达芬奇、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哲学理论家)(主张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来支持解释自然的理论)唯理论(理性主义)(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知识的最终来源是上帝,物质、灵魂互为对应平行)(斯宾诺莎)(强调思维/观念和广延/物质是无限的上帝的两种不同表现形态,一种为内在,一种为外在)(莱布尼茨)(世界由性质连续的“单子”组成,包括精神和物质,都是“单子”觉醒程度不同的表现)经验论(经验主义)(洛克)(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物质有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前者在物本身,后者则是知觉产物)(休谟)(最初知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时空和因果都是知觉的产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自我感知,对世界整体的感知则是上帝)(德国古典哲学)先验唯心论(康德)(知识最初来源于不可言说的“物自体”,经过认识主体用时间、空间、因果性的主观规范,才成为可表述的知识或观念/现象)绝对唯心论(费希特)(经验知识,是由意识深处的绝对自我,通过不断设。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考论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重要研究流派之一,源自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播学院。

该学派的出现,对于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核心观点以及对传播学发展的贡献等方面对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进行深入探讨。

一、历史背景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当时,传播学在美国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面临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变革,特别是工业化和流行媒体的兴起,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哥伦比亚大学传播学院于1922年成立,正式开启了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发展历程。

二、核心观点1. 媒介与社会互动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核心观点是媒介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媒介被认为是社会的一种组织形式,可以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社会也在不同程度上引导着媒介的发展与运作。

传播学不应仅仅研究媒介的技术和机制,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

2. 大众传播与民主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将大众传播视为推动民主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传播学家拉斯维尔尤和斯塔滕伯格的影响下,学派成员开始关注公共领域与传媒的关系,探讨媒体对民主社会建设的影响。

他们认为,真实的大众传播可以打破信息不对称,促进公众参与和意见表达,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3. 内容分析与传播效果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还着力于研究媒体内容的分析和传播效果的评估。

通过对媒体内容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媒介对于社会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

同时,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也致力于量化研究,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评估媒体对公众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三、对传播学的贡献1. 推动传播学的兴起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的出现,推动了传播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

他们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论,为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同时,他们倡导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中汲取理论和方法,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5第五章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5第五章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第五章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苏堪宇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第一节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第三节
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的芝加哥学派
机能主义的哥伦比亚学派 对机能主义的评价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五章重要知识点
名词解释
、意识流
P157
、经验的自我
是哥伦比亚学派的机能主义。(P142)
机能心理学之所以能诞生于当时的美国, 原因如下:内因是美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 和本土的实用主义哲学,外因是德国科学心 理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P142-143)
★第二节
铁钦纳的构造主义体系
一、关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关于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四、对铁钦纳构造主义的评价

★三、关于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任务:“是什么”(分析意识经验的基本元素)、“怎 么样”(元素如何结合)、“为什么”(生理条件、神经过 程) (P149)
意识经验:感觉(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 (观念的基本元素)、情感(情绪的基本元素)

修正冯特的情感三维度说(只有愉快—不愉快)

元素如何结合问题,主张接近联想,认为统觉 无用处。 用神经过程解释心理过程,但身心平行论。

1872年在哈佛大学讲授生理学,1875年开始 讲授心理学,1885年任哲学教授,1889年改任心 理学教授。1878年与出版商签约用两年时间写一 部心理学教科书,但12年后1890年《心理学原理》 才面世,成为畅销书。其后对心理学厌倦,转向 哲学等研究,1907年出版《实用主义》。
★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心理学体系
冯特

大学二年级西方哲学教案深入研究西方哲学的思想流派与思想家

大学二年级西方哲学教案深入研究西方哲学的思想流派与思想家

大学二年级西方哲学教案深入研究西方哲学的思想流派与思想家引言:西方哲学是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思维、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教案旨在深入研究西方哲学的思想流派与思想家,帮助大学二年级学生全面了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思想观点和对现代世界的意义。

一、古希腊哲学1.1 早期哲学流派介绍希腊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最早的哲学家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他们试图解释自然现象和宇宙的本质。

介绍早期哲学流派,如自然哲学派(如毕达哥拉斯学派、希波克拉底学派)和向人类事务倾向的哲学派(如索福克勒斯学派、德谟克利特学派)。

1.2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介绍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强调人的内省和自省,并倡导追求真理和正义。

柏拉图则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构建了他的理想国家理论和对智慧之爱的哲学观点。

1.3 亚里士多德与亚里士多德学派介绍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和他对逻辑、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贡献。

亚里士多德学派承袭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世纪哲学2.1 基督教哲学介绍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代表人物。

这一时期,基督教信仰与古典哲学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对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2 圣奥古斯丁与奥古斯丁学派介绍圣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和他对信仰与理性、恶与自由的思考。

奥古斯丁学派对中世纪哲学和基督教神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2.3 托马斯·阿奎那与斯科拉哲学介绍托马斯·阿奎那和斯科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斯科拉哲学追求信仰与理性的统一,强调对自然法则和道德原则的研究。

三、现代哲学3.1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介绍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观点和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想为现代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笛卡尔与理性主义介绍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和他对理性主义的贡献。

笛卡尔强调唯理主义和怀疑论,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思考方式和“哲学怀疑论”。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历史、书写、偏狭的选择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历史、书写、偏狭的选择

传播学哥伦比亚学派:历史、书写、偏狭的选择
牛耀红
【期刊名称】《现代视听》
【年(卷),期】2014(000)012
【摘要】本文在回溯历史的基础上对传播学的创立、哥伦比亚学派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从中发现,哥伦比亚学派成为美国传播学创立标志及美国主流学派的主要原因是历史的选择,学者书写的选择,最终也导致了偏狭的选择。

【总页数】6页(P10-15)
【作者】牛耀红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历史法学派思想对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 [J], 陈新华;
2.历史书写、历史认知与叙述语体——兼论中国现代短篇历史小说的白话语体选择[J], 宋先红
3.媒介效果研究:一个不能被“传播效果研究”代替的术语——基于传播学耶鲁学派与哥伦比亚学派的学术史考察 [J], 张放
4.华夏传播研究的历史回眸与书写范式的求索\r——从评介《华夏传播学引论》讲起 [J], 王婷
5.真实的历史书写与选择的历史虚无——当代中国精神与历史虚无主义之争 [J], 张心亮; 水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九章 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

第九章  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

桑代克关于迁移的共同要素说
实验一: 先估计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再用90个10-10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让每一被试 进行充分训练。 测验阶段;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矩形面积,判 断27个预测中用过的三角形、圆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结果:只有对矩形的面积判断成绩提高。
三、简评
积极意义:
卡特尔的研究集中在个别差 异方面,他的研究不仅对美 国的心理测验运动产生了重 要影响,使哥伦比亚大学成 为美国心理测验运动的策源 地和推动者,而且有力地促 进了心理学在许多领域的实 际应用,因而有人评价卡特 尔是一位心理学的“全权大 使”,在提高心理学在科学 社团和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方 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的特点
1、它摆脱了心理 学研究共同的通则 的束缚,而致力于 个别差异的研究。 2、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 意识的束缚,它尽管没 有把意识排除在心理学 之外,但似乎认为意识 是没有多少功用的。
4、它摆脱了心理学 只是一门描述的科 学的束缚,认为更 重要的是了解机能 活动的“为什么”。
义心理学。
重视个别差异的研究, 重视心理活动作用的阐述, 重视客观方法的使用, 重视“为什么”的探讨。
美国是一个新开拓的国家,“适者生存”成了美国也就迎合了这种社会 历史的潮流,而以最典型的美国思想方式出现。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便极力摆 脱传统心理学的束缚,走自己要走的道路,表现出 与芝加哥机能主义相同的特点和自己的比较自由的 研究方向。
关于等级评量法的研究 该法是卡特尔1902年首创的。
使用方法是:向被试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卡 片,要求被试根据卡片的深浅颜色不同,有 次序地进行排列。后来又用此法研究美国科 学家的卓越程度。这种方法后来发展成为编 制顺序量表的一种常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哥伦比亚学派介绍哥伦比亚学派介绍【由来】1937年,拉扎斯菲尔德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广播研究室主任。

1940年,该研究室迁到哥伦比亚大学,同时更名为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是其鼎盛期,研究局项目的一般风格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共同体,从其调查对象的样本(或人口调查)中收集资料,这种以调查为主而后结合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的研究风格沿袭了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主义研究传统,并且就其形成定量的研究方法而言,它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研究机构。

从此,该研究所关于传播方面的研究及理论被人称为哥伦比亚学派。

【代表人物】一.拉扎斯菲尔德(Lazarsfeld,Paul Felix, 1901~1976),美国社会学家、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1生平1901年1月2日生于奥地利,卒于1976年8月30日。

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

二次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

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传播与劝服》丛书。

1924年获维也纳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次年在维也纳创办应用社会学研究所。

曾任维也纳大学应用心理学讲师。

后赴美国进修心理学并加入美国籍,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大众传播、选举与选民心理、市场研究、民意测验、失业、教育心理、数理社会学等领域。

他在社会学上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

他还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主持了伊里调查。

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

著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曾与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共事多年。

他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后发展为“多级传播”学说),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研究开辟了道路。

他还提出了“既有政治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很有影响的概念。

拉扎斯菲尔德对研究方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制作者”。

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

其代表作有《传播研究》和《个人的影响力:个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等。

○2主要成就1.将心理学控制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2.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尤其是说服者和发出的信息两个因素,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

3.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电影、杂志和相当一部分书籍和报纸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

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品和鉴赏力下降了。

这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二.默顿,R.K.Robert King Merton (1910, 7, 4~2003, 2, 23)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生平1910年7月5日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工人家庭。

1931年获坦普尔大学学士学位。

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3年。

1939~1941年在图雷因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

1941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47),吉丁斯讲座教授(1963)。

并先后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系主任、应用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56-1957)、美国东部社会学协会主席(1968-1969)、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1976)、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1975)等职。

197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并荣膺特殊服务教授和荣誉退休教授。

2003年2月23日在纽约逝世,享年92岁。

○2主要成就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2.中层理论3.科学社会学思想【理论及成就】一.开创了媒介效果研究的传统。

提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

○1有限效果理论主要观点: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

两级传播: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两种传播的模式进行的,即两级传播理论。

研究过程:他们通过实证调查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许多制约因素,对理解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是有意义的。

研究实例:1940年和1944年,他们研究了两次总统选举,研究结果见诸《人民的选择和选举》,该书显示,受竞选影响而改变投票意向的选民只有5%。

选民从朋友、公会和工商机构获得的信息,在成长过程中从自己政党历史和政治传统中学到的东西,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比而言,这些因素在决定他们投票选举中的威力大大胜过媒介竞选宣传的威力。

补充一:有限效果理论并非说媒介没有效果。

关于媒介的效果,拉扎斯菲尔德及默顿在《大众传播、流行口味与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大众媒介三中强大的社会效益。

1.赋予地位。

2.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规范。

3.麻醉精神。

补充二:大众传播媒体只能在特殊的条件下(垄断所有媒介、引导而非改变、辅之以面对面人际交流)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

○2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观点:大众媒介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受众对媒介的使用。

研究实例: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所刚成立时,他们花大量时间研究大众媒介。

其中,赫尔塔·赫佐格对100位收听白天的广播连续剧的听众作了长时间的采访,又对2500位听众作了简短的采访,形成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文《白天连续剧听众采访实录》。

其结果表明,一类听众把它作为“洒泪的机会”,一类听众把它作为满足自己“白日梦”需要的机会,另一类听众将它作为待人处事的指导。

补充:要注意考虑传播效果时的一个必要前提——传播关系中的接受者是活跃而主动的人。

二.实证研究方面提出了“调查方法论”。

由于拉扎斯菲尔德本人得过应用数学的博士学位,这使他在统计调查、抽样分析、数据整理等方面游刃有余,因而得以利用这一优势不断改进传播研究方法,使之更具科学性。

经他提出并后来发展出的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即采用测量、收集资料和资料分析的多重方法以获得对研究对象的多侧面了解;他的社会研究方法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三.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

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所发挥着其他许多大学的研究机构模式的作用,包括阴天的许多传播学研究机构。

与大学的各系相比,研究机构更加灵活,更有侧重点,也不大容易因采纳了创新方法而受到批评。

这就是传播学学术领域之所以始于伊利诺伊、斯坦福和其他地方的研究机构的原因。

【批判】一.“有限效果理论”方面的批判“有限效果理论”的结论过于强调大众传播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脱离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实情。

在70年代以后,“有限效果”论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美国左派社会学家吉特林对《人际影响》的批评:哥伦比亚学派的有限效果理论及其论证过程并没有错,关键是他们问错了问题。

他们不应该把大众传播的效果定义为外在的、短期的态度和行为转变,而应该同时寻找潜在的、中长期的、认知上的转变或者不变。

(更为激进的批判学者甚至认为效果研究本身就存在疑问,追求可预测性规律带有强烈的管理视角)二.“方法论”方面的批判拉扎斯菲尔德的“广播研究项目”的前提和目标带有明显的适应性,新时期的广播研究也极为迎合美国媒介产业的商业特性,经验主义媒介研究者是将自己置于现行的体制之中,总体上接受它的价值和目标,并为最佳效果的发挥和改良做出论证和分析。

在哥伦比亚学派的批判者之中,最激烈的当属之前参与过应用社会研究局工作的赖特·米尔斯。

他在《社会学的想像力》中将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风格称之为“抽象经验主义”。

批评它“用研究方法代替方法论”,把实证主义作为唯一的选择,高举可疑的“科学”大旗压制人们对于方法本身的探讨,不加批判地接受生搬硬套自自然科学(主要是物理学)的方法论。

但是,批判学派在客观上也提升了哥伦比亚学派的地位。

正是这些反对者不约而同地把批评指向拉扎斯菲尔德和哥伦比亚学派,才显示出了后两者的重要性。

【衰落】尽管拉扎斯菲尔德1962年在作为会长在美国社会学会发表演讲时踌躇满志,认为应用研究局开创的这种管理研究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模式。

(38)但是事实证明,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研究局当时已经开始面临危机。

专门研究拉扎斯菲尔德的学者莫里森认为,高校在与业界合作中,存在一个致命劣势,那就是无法做到专业化。

学生作为研究人员,流动性太大,培训成本过高;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则身兼数职,在繁忙的教学与研究任务中无法做到全身心投入。

当研究方法日益普及,商业调查机构兴起之后,研究局的位置就显得比较尴尬了。

【历史的角度】“哥伦比亚学派”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过渡地带哥伦比亚学派既不是罗杰斯在《传播学史》里描写的天使,也不是吉特林、米尔斯等人所描述的魔鬼。

哥伦比亚学派自己及其支持者与反对者共同建构起了一个哥伦比亚学派的矛盾形象。

对于中国研究者来说,哥伦比亚学派的形象始终是暧昧的,在许多地方研究者们选择了回避。

但是如果把哥伦比亚学派的历史看成一部克罗奇意义上的“当代史”的话,它的得与失对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就存在重要借鉴意义。

它所引发的学术自主性、政策研究的利弊、“产学研相结合”的困境都值得我们深思。

否则我们今天许多所谓的“创新”,其实可能恰恰显示了对历史的无知。

【总结】总的来说,哥伦比亚学派强调的是论证的逻辑性。

它并不片面地认为大众传播效果有限,而是对问题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估计。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实证研究外,它还强调方法的多样性,主张方法与问题相适应。

在研究的运作方式上,哥伦比亚学派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1.《传播研究的哥伦比亚学派及其批评者》,刘海龙2.《浅析拉扎斯菲尔德的经验主义研究》,百度文库作者不详3.《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传播学引论》,李彬,新华出版社,20035. 百度百科,“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及“默顿”词条其实在很久以前已经有人对这些类似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了那样的方法。

从此,该研究所关于传播方面的研究及理论被人称为哥伦比亚学派。

1937年,拉扎斯菲尔德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广播研究室主任。

1940年,该研究室迁到哥伦比亚大学,同时更名为应用社会学研究所,两级传播理论两级传播理论”模式信息源意见领袖社会其他成员“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研究实例:1940年和1944年,他们研究了两次总统选举,研究结果见诸《人民的选择和选举》,该书显示,受竞选影响而改变投票意向的选民只有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