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射分析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并掌握X射线衍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仪器与设备:1. X射线衍射仪,用于产生X射线,并测量样品对X射线的衍射情况。

2. 样品,需要进行分析的晶体样品。

3. 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处理和分析实验得到的数据。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得晶体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制备。

2. 实验仪器准备,打开X射线衍射仪,调试仪器参数,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3. 进行X射线衍射,将样品放置在X射线衍射仪中,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4. 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得到了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的特征峰值和衍射角度,我们确定了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包括晶格常数、晶胞结构等。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参数,并对样品的性质进行了初步了解。

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样品的晶体结构信息,并初步了解了样品的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用于分析晶体结构和性质。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X射线衍射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X射线衍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对我们了解晶体结构分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入掌握了X射线衍射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同时,本次实验也为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晶体结构和性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够更深入地探索X射线衍射技术在晶体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X射线衍射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对晶体结构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一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取得更加丰硕的科研成果。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固态物理领域的实验技术。

通过照射物质样品,利用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可以获得有关物质结构和晶体学信息的重要数据。

本文将介绍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应用和发展。

一、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原理是X射线的衍射现象。

当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晶体中的原子会对X射线产生散射,形成一种有规律的衍射图样。

这个衍射图样会显示出晶体的结构信息,包括晶体的晶格常数、晶胞形状和晶体的定向等。

X射线衍射实验一般使用Laue方法或布拉格方法。

Laue方法是在一束平行的X射线照射下,观察其经过晶体后的衍射图样,通过分析该图样可以得到晶体的结构信息。

布拉格方法则是通过将一束X射线通过晶体,利用布拉格方程进行衍射角度的计算,从而确定晶体的晶格常数和定向。

二、X射线衍射分析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固态物理领域。

它可以用来研究晶体的结构和晶体学性质,例如晶格参数、晶胞参数和晶体定向。

此外,X射线衍射还可以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表征、相变研究、晶体缺陷分析等。

在材料科学领域,X射线衍射分析常用于矿物学、金属学和半导体学的研究。

例如,在矿物学中,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确定矿石中的不同晶型矿物的比例和结构信息。

在半导体学中,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帮助研究晶体管的晶格结构和界面形态。

三、X射线衍射分析的发展X射线衍射分析作为一种实验技术,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发展。

在仪器设备方面,X射线源的进步使得可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衍射图样;探测器的改进使得观测和数据分析更加准确和高效。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和分析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分析X射线衍射图样。

此外,X射线衍射分析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衍射峰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得到了大量改进,使得X射线衍射分析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总结: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固态物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X射线衍射实验报告

X射线衍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X 射线衍射一、实验原理X 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材料分析方法,在众多领域的研究和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X 射线衍射分析法是研究物质的物相和晶体结构的主要方法。

当某物质(晶体或非晶体) 进行衍射分析时,该物质被X 射线照射产生不同程度的衍射现象,物质组成、晶型、分子内成键方式、分子的构型、构象等决定该物质产生特有的衍射图谱。

X 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因此,X 射线衍射分析法作为材料结构和成分分析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已逐步在各学科研究和生产中广泛应用。

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被原子吸收, 产生光电效应;二是被电子散射。

X 射线衍射中利用的就是被电子散射的X 射线。

X 射线散射: 当光子和原子上束缚较紧的电子相互作用时, 光子的行进方向受到影响而发生改变, 但它的能量并不损失, 故散射线的波长和原来的一样, 这种散射波之间可以相互干涉, 引起衍射效应, 这是相干散射, 是取得衍射数据的基础。

X 射线的相干散射是XRD 技术应用的基础, 接下来研究一下X 射线衍射的条件, 找到其与物质本身结构之间的关系。

X 射线衍射一束平行的X 光照到两个散射中心O 、M 上, 见下图O 与M 之间的距离远小于它们到观测点的距离, 从而可以认为, 观测到的是两束平行散射线的干涉。

下面考查散射角为2θ时散射线的干涉情况。

0ˆs 和ˆs分别表示入射线和散射线方向上的单位矢量。

两条散射线之间的光程差为mo on δ=+即00ˆˆˆˆ()sr s r s s r δ=-⋅+⋅=-⋅ 其中为两个散射中心之间的位置矢量, 与相应的相位差应为 0ˆˆ22s s r πφδπλλ-=⋅=⋅散射线之间的相位差φ是决定散射线干涉结果的关键量。

因此有必要再进一步讨论。

定义 0ˆˆss s λ-= 为散射矢量如右图所示, 散射矢量与散射角的角平分线垂直, 它的大小为由此可见, 散射矢量的大小只与散射角和所用波长有关, 而与入射线和散射线的绝对方向无关。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实验方法以及物相检索方法。

二、实验原理任何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参数,即点阵类型、晶胞大小、晶胞中原子或离子的数目、位置等等。

这些结构参数与X射线的衍射角和衍射强度I有着对应关系,结构参数不同则X射线衍射花样也各不相同。

因此,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

衍射花样通常由晶面间距d和衍射线相对强度I来代表。

对所有标准单相物质进行X射线衍射,获得一系列标准样的晶面间距d和衍射线强度I的数据,制成标准卡片。

当对某种试样进行物相分析时,只需要将其X射线衍射图样的d与I跟标准样的进行比对,若吻合很好,就可以确定该试样的物相为标准样。

由于卡片众多,通常需借助于索引。

当多种物质同时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花样也是各物质衍射花样的简单。

由此可从衍射数据中逐一确定出物相。

三、实验方法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入衍射仪的样品台,打开计算机X射线衍射仪测试软件,设置管电压、管电流、合适的衍射条件及其他各参数,具体如下:2/偶合连续扫描步宽:.02度靶40kV150mADS:1RS:3SS:1开始样品测试。

测试结束后,利用测试软件计算出各衍射峰的衍射角2、面间距d及衍射强度I,并打印。

四、实验结果。

运用Hanawalt索引,首先找到最强线对应的d组,然后寻找次强线接近的几行,核对最强线d,得到肯定后依次查对第三、第四至第八强线,从中找出最可能的物相及卡片号。

找到卡片,依次核对实验所得的d及I,确定物相。

若核对第三强线时,找不到对应,则说明最强线和次强线不属于统一物相,需选下一根作为次强线。

运用以上方法,查的本次实验所测样品为钨(W)和铜(Cu)。

实验数据及卡片数据见表1。

表 1X射线衍射标定结果X射线衍射标定(PDF卡片)实验结果W(4-806) Cu(4-836) I/I 0I% I/I hkl I/I hkl № d/ d/ d/ 111 2.2393 888 89 2.238 1001102 2.0878 999 100100 1112.0883 1.8085 370 3746 2004 1.5836 180 18 1.582 15 2005 1.2927 379 38 1.292 23 2116 1.2783 211 2120 2201.2787 1.1196 117 12 1.1188 8 2208 1.0886 38 4 1.0908 11 3109 1.0441 53 55 22210 1.0012 172 1711 0.9140 61 6 0.9137 4 22212 0.9039 24 23 4000.903813 0.9037 14 13 4000.9038。

X射线衍射原理及应用实例

X射线衍射原理及应用实例
X射线衍射原理及应用实例
精选版课件ppt
1
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实例
精选版课件ppt
2
X射线产生原理:
整个X射线光管处于真空状态。当阴极和阳极之间通以数十千伏的 高压电时,阴极灯丝产生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加速,并高速 射向阳极靶,电子与阳极靶碰撞,在阳极靶产生X射线。
精选版课件ppt
精选版课件ppt
11
精选版课件ppt
误 差 在 标 准 值 的 ±1 % 范 围
12
精选版课件ppt
13
Thank You!
精选版课件ppt
14
实验表明,滑石粉与面粉的混和物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面粉影响滑石粉的准
确分析;滑石粉面粉经CCl4。初步分离面粉后可以鉴定滑石粉,但CCl4 是有毒 溶剂;灰化处理去除滑石粉中的面粉,但高温灰化,滑石粉的结构及其X射线
衍射特征线可能发生变化,影响其检测鉴定。因此,实验考察了滑石粉面粉的 灰化温度和灰化时间对X射线衍射特征线的影响,择加热温度分别为450℃、 550℃、600。C、650℃和700℃,加热时间分别为1 h、2 h、3 h、4 h和5 h。表2 ~4列出了不同温度和时间时滑石粉的X衍射特征三强线d值的变化。
3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晶格常数. 晶粒尺寸 宏观应力精选版Βιβλιοθήκη 件pptX射线的应 用范围
4
X射线定性分析基本原理: 布拉格方程: nλ=2dsinθ
当一束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被电子所散射,向空间辐 射出与入射波同频率的电波,产生相干散射。这些散射波 之间的干涉作用,使得空间某些方向上的波相互叠加,在 这个方向上可以观测到衍射线。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 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X射线衍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

X射线衍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了解到X射线的产生、特点和应用;理解X射线管产生连续X 射线谱和特征X射线谱的基本原理,了解D8xX射线衍射仪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分析软件对测量样品进行定性的物相分析。

关键字:布拉格公式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仪,物相分析引言:X射线最早由德国科学家W.C. Roentgen在1895年在研究阴极射线发现,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又因x射线是不带电的粒子流,所以在电磁场中不偏转。

1912年劳厄等人发现了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证实了X射线本质上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辐射,其波长约为10nm到10–2nm之间,与晶体中原子间的距离为同一数量级,是研究晶体结构的有力工具。

物相分析中的衍射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三种,其中X射线衍射方法使用最广,它包括德拜照相法,聚集照相法,和衍射仪法。

实验目的:1. 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 熟悉X射线衍射仪的操作3. 掌握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软件进行物相分析的方法实验原理:(1)X射线的产生和X射线的光谱实验中通常使用X光管来产生X射线。

在抽成真空的X光管内,当由热阴极发出的电子经高压电场加速后,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由金属做成的阳极靶时,靶就发射X射线。

发射出的X射线分为两类:(1)如果被靶阻挡的电子的能量不越过一定限度时,发射的是连续光谱的辐射。

这种辐射叫做轫致辐射;(2)当电子的能量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可以发射一种不连续的、只有几条特殊的谱线组成的线状光谱,这种发射线状光谱的辐射叫做特征辐射。

对于特征X光谱分为(1)K系谱线:外层电子填K层空穴产生的特征X射线Kα、Kβ…(2)L系谱线:外层电子填L层空穴产生的特征X射线Lα、Lβ…如下图1图1 特征X射线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杂过程。

就其能量转换而言,一束X射线通过物质分为三部分:散射,吸收,透过物质沿原来的方向传播,如下图2,其中相干散射是产生衍射花样原因。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这是什么化学物质? ➢是一种物质的单相? ➢还是多种晶相的混合物? ➢粉末X-射线衍射可以
告诉你答案。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1)每一种物相都产生自己 特有的衍射花样,两种物相 不会给出完全相同的衍射花 样。 (2)多相试样的衍射花样是 各自相衍射花样的机械叠加 ,互不干扰。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粉末衍射卡(Powder Diffraction File,简 称PDF) ➢PDF标准卡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 ➢每张卡片记录一个物相。 ➢为说明卡片内容,可将卡片分为10个区。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10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PDF卡的内容分述如下: 区间la、1b、1c:低角度区(2<90°) 的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区间6:样品来源、制备方式及化学分析数 据等,其中标出热处理、照相或扫描的温 度。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区间7:物相的化学式和名称。 区间8:物相的矿物名。本区右上角为表示卡片 数据可靠程度的符号,其中 — 数据有较高的可靠性;
i — 数据可靠性稍差,表示资料经过指标化, 强度是估计的,准确性不如星号;
如, Diffractometer代表衍射仪法; Ref.—该区数据来源。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区间4:物相的结晶学数据, 其中
Sys. — 晶系; S. G. — 空间群符号; a0、b0、c0 — 晶胞轴长; A、C — 轴率,A = a0/b0,C = c0/b0 、 、 — 轴角; Z — 单位晶胞内“分子”数; Dx — 计算的密度; Ref.— 该区数据来源。
最后判定存在的物相。 第二章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及应用

X射线衍射原理及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X射线衍射原理及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级故能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相关
2008 年第 9 期 物理通报 知识介绍
X 射线衍射原理及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性分析可采用未知样品衍射图谱与标准图谱比较的
方法. 定量分析中 , 根据衍射强度理论 , 物质中某相
的衍射强度 Ii 与其质量百分数 Xi 有如下关系
Ii
=
kiXi Um
式中 ki 为实验条件和待测相共同决定的常数 , Um 为待测样品的平均质量吸收系数 ,与 Xi 有关.
物相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1) 待测物图样中的最强线条可能并非某单一
相的最强线 ,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的某些次强或
三强线叠加的结果. 这时若以该线作为某相的最强
线将找不到任何对应的卡片.
2) 在众多卡片中找出满足条件的卡片 , 十分复
杂而繁锁 ;虽然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检索 ,但仍难以
令人满意.
2008 年第 9 期 物理通报 知识介绍
2 dsinθ = nλ 式中 d 为晶面间距 ,θ为掠射角 , n 为反射级数 ,λ为 X 射线波长.
(2) X 射线衍射的运动学理论 达尔文 (Darwin) 理论称为 X 射线衍射运动学理 论. 该 理 论 把 衍 射 现 象 作 为 三 维 夫 琅 禾 曼 ( Frannhofer) 衍射问题来处理 ,认为晶体的每个体积 元的散射与其他体积元的散射无关 ,而且散射线通 过晶体时不会再被散射. 虽然这样处理可以得出足 够精确的衍射方向 ,也能得出衍射强度 ,但运动学理 论的根本性假设并不完全合理. 因为散射线在晶体 内一定会被再次散射 ,除了与原射线相结合外 ,散射 线之间也能相互结合. Darwin 不久以后就认识到这 点 ,并在他的理论中作出了多重散射修正. (3) X 射线衍射的动力学理论 埃瓦尔德 ( Ewald) 理论称为 X 射线衍射的动力 学理论. 该理论考虑到了晶体内所有波的相互作用 , — 58 —

X射线衍射学4-实验方法及应用

X射线衍射学4-实验方法及应用

22
PDF卡片索引
23
• 索引:Alphabetical – 从物质名称检索。
• • Hanawalt – 从三条最强衍射线检索。 Fink – 按照d值大小排序检索。
24
卡片序号
三条最强线及第一 条线d值和强度
化学式 及名称
25
晶胞参数
晶系
空间群, Pna21
理论 密度
单胞化学 式量数
26
4
旋转晶体法
• 也称旋转单晶法或周转法。用单色X射线作 为入射光源,单晶体绕一晶轴(通常垂直 于入射方向)旋转,靠连续改变各衍射面 与入射线的夹角来满足布拉格方程。利用 此法可作单晶的结构分析和物相分析。
5
粉末晶体法
• 也称粉末法或多晶体法。用单色X射线作为入射光 源,入射线以固定方向射到多晶粉末或多晶块状 样品上,靠粉晶中各晶粒取向不同的衍射面来满 足布拉格方程。由于粉晶含有无数的小晶粒,各 晶粒中总有一些晶面与入射线的夹角满足衍射条 件,这相当于θ 是变量。因此,粉晶法是利用多 晶样品中各晶粒在空间的无规取向来满足布拉格 方程而产生衍射的。只要同种晶体,它们所产生 的衍射花样在本质上都应该相同。
37
Sc X c Sc Sa
38
例如:聚丙烯的结晶。 全同聚丙烯的α晶型属单斜晶系, 是最常出现的一种;β晶型属六方晶 系,是在相当高的冷却速度下或含 有易成核物质时,于130oC以下等温 结晶或在挤出成型时产生的;γ晶型 为三方晶系,只有在高压下或低分 子质量试样中才会形成。三种晶型 的衍射图完全不同,很易识别。 不同晶型的全同聚丙烯的 (图中阴影区为非晶漫射峰)
29
• 任何一个衍射峰都是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 。 • 衍射峰位置是衍射面网间距的反映(即 Bragg定理); • 衍射强度是物相自身衍射能力强弱的衡量 指标及在混合物当中百分含量的函数; • 半高宽及形态是晶体大小的函数; • 衍射峰对称性是光源聚敛性、样品吸收性 、仪器机戒装置等因素。

X射线衍射分析法实验

X射线衍射分析法实验

X射线衍射分析法实验实验三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分析法实验张万群刘⾔款⼀.实验⽬的1.熟悉PhilipsXpert X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和⼯作原理2.基本学会样品测试过程3.掌握利⽤衍射图进⾏物相分析的⽅法⼆.射线衍射仪的基本结构(图附后)X射线衍射仪⼀般由X光源,测⾓仪,计数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1.X光源X射线管(T)是热阴极灯丝(4)和阳极靶组成的⼤型真空管。

靶⽤Cr,Fe,Cu,Co,Ni等⾦属制成,灯丝变压器(5)供给⼀定的电流把灯丝加热到⽩热使它放射出电⼦。

⾼压变压器(1)在阴极和阳极之间,产⽣数万伏⾼压电场。

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受到⾼压加速轰击阳极,这时1%的能量将转变为X射线,99%转变为热能,所以阳极必须⽤良好的循环⽔冷却,以防阳极融化,射线波长很短,⽤毫安表(7)测量电⼦流强度,以显⽰X射线强弱。

X射线有两种:⼀种是连续x射线,当⾼能电⼦与靶上原⼦碰撞时,⾼能电⼦突然受阻产⽣负加速度。

按照经典电磁辐射理论,作加速带电粒⼦辐射电磁波,从⽽产⽣连续X射线,另⼀种是特征X射线。

⾼能电⼦撞击出靶材料原⼦的内层⼀个电⼦,被逐出电⼦的空位很快被外层的⼀个电⼦填占。

⽽这个电⼦空位⼜被更外层来的电⼦占有,如此⼀系列步骤使该电离原⼦恢复正常状态。

每⼀步的电⼦跃迁产⽣特征X射线。

在结构分析中我们利⽤特征线作为X射线衍射的单⾊X射线。

现此仪器⽤的是飞利浦的三维空间⾼精度定位的陶瓷X射线管,寿命长。

图1.X射线发⽣器原理图2.测⾓仪测⾓仪是各种型号衍射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测⾓仪的制造原理主要根据⼀种经常变化的聚焦园原理设计成的。

其聚焦园半径r 是⼊射θ⾓的函数r=f(θ)=R/2sinθ式中R是测⾓仪半径。

根据聚焦原理,测⾓仪必须满⾜下列条件才能⼯作:射线管的焦点,样品的表⾯,接受狭缝必须在同⼀衍射聚焦园上,样品表⾯必须与测⾓仪主中⼼共⾯。

B样品表⾯应该是平的,主转动时必须始终和聚焦园相切。

X射线衍射分析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分析晶体结构

X射线衍射分析晶体结构
I. 介绍
X射线衍射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研究固体材料的晶体结构。


过对材料中晶格中原子排列的影响让X射线进行衍射,我们可以了解
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及其晶体结构的相关信息。

II. 实验方式
1. 准备X射线衍射仪器:X射线衍射实验通常使用X射线管产生X 射线,然后让X射线照射在样品上,并测量所产生的X射线衍射图样。

X射线衍射实验一般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或者单晶X射线衍射仪。

2. 准备样品:选择所要研究的材料,并将其制备成适当的样品形式,使得X射线能够通过并产生衍射。

3. 进行实验:将样品放置在X射线衍射仪器上,调整仪器使得X
射线照射到样品上。

记录所得到的X射线衍射图样。

III. 操作步骤
1. 打开X射线衍射仪器,并调整X射线管的功率和位置,使得X
射线能够准确地照射到样品上。

2. 将样品放置在样品台上,并调整样品的位置,使得X射线能够穿
过并照射到样品上。

3. 开始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记录所得到的衍射图样。

根据衍射图
样的特征,分析样品中的晶格结构及原子排列方式。

4. 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材料中原子的间距、晶格常数及晶体结构等参数。

IV. 得出的结果
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晶体结构信息,包括晶格常数、晶胞结构、晶面指数等。

这些信息对于了解材料的性质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X射线衍射分析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用于研究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通过对X射线衍射图样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样品中原子的排列方式及晶格结构,为材料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资料:X射线衍射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和原理

资料:X射线衍射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和原理

X射线衍射在材料分析中的应用和原理摘要:本文概要介绍了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先关理论,提及了X射线衍射的各种方法,主要对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X射线衍射分析布拉格方程X射线衍射仪衍射花样前言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顾名思义是利用晶体对入射的X射线形成衍射,对晶体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等结构信息分析的方法。

1. X射线衍射分析基本原理1.1 X射线及其获得X射线同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等一样,本质上均属于电磁波,区别在于彼此占据不同波长范围。

与所有基本粒子一样,X射线具有波粒二相性,由于其波长较短,大约在10-8~ 10-10cm之间,它的粒子性往往表现突出,故X射线可以视为一束具有一定能量的光量子流。

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首先需得获得稳定的X射线,通常利用一种类似热阴极二极管的装置,用一定材料制作的板状阳极(靶)和阴极(灯丝)密封于一个真空玻璃-金属管壳内,阴极通电加热,在两极间加以直流高压(几KV-10KV),则阴极产生大量热电子,其在高压电场作用下飞向阳靶,在与阳极撞击瞬间产生X射线(包括连续和特征/标识X射线谱),其基本电气线路如下图。

图1X射线产生基本电气线路1.2 X射线衍射分析基本原理X射线与物质相遇时,会产生一系列效应,这是X射线应用的基础。

X射线在传播途中,与晶体中束缚较紧的电子相遇时,将发生经典散射。

晶体由大量原子组成,每个原子又有多个电子。

各电子锁产生的经典散射会相互干涉,使在某些方向被加强,另一些方向被削弱。

电子散射线干涉的总结果即为X射线衍射的本质。

由于电磁波散射干涉的矢量性,分析不难得知并不是每个方向都能获得衍射。

将晶体看成由平行的原子面组成,晶体的衍射亦当是由原子面的衍射线叠加而得,叠加的衍射线中大部分被抵消,只有一些得到加强,这些保留下来的衍射线可看成晶体中某些原子面对X射线的“反射”。

在将衍射看成反射的基础上,科学家最终导出结论:在某个方向上散射线互相加强的条件即产生X射线衍射条件是X射线与晶体之间需满足布拉格方程:2d sinθ=nλd——晶面间距;n——反射级数;θ——掠射角/布拉格角;λ——入射波长其导出条件如下图所示。

X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X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X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自1896年X射线被发现以来,可利用X 射线分辨的物质系统越来越复杂。

从简单物质系统到复杂的生物大分子,X射线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物质静态结构的信息。

此外,在各种测量方法中,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由于晶体存在的普遍性和晶体的特殊性能及其在计算机、航空航天、能源、生物工程等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晶体的研究日益深入,使得X射线衍射分析成为研究晶体最方便、最重要的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X射线衍射的原理和应用。

1、 X射线衍射原理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1.1 运动学衍射理论Darwin的理论称为X射线衍射运动学理论。

该理论把衍射现象作为三维Frannhofer衍射问题来处理,认为晶体的每个体积元的散射与其它体积元的散射无关,而且散射线通过晶体时不会再被散射。

虽然这样处理可以得出足够精确的衍射方向,也能得出衍射强度,但运动学理论的根本性假设并不完全合理。

因为散射线在晶体内一定会被再次散射,除了与原射线相结合外,散射线之间也能相互结合。

Darwin不久以后就认识到这点,并在他的理论中作出了多重散射修正。

1.2 动力学衍射理论Ewald的理论称为动力学理论。

该理论考虑到了晶体内所有波的相互作用,认为入射线与衍射线在晶体内相干地结合,而且能来回地交换能量。

两种理论对细小的晶体粉末得到的强度公式相同,而对大块完整的晶体,则必须采用动力学理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X射线衍射原理操作及结果分析-XRD全面介绍

X射线衍射原理操作及结果分析-XRD全面介绍
2 (degree)
思考题
1.简述X射线衍射分析的特点和应用; 2.简述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X射线衍射一般分为:
单晶X射线衍射 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
2. 实验仪器及实验操作
2.由阴极灯丝、阳极、聚 焦罩等组成,功率大部分在1~2千瓦。可拆 卸式X射线管又称旋转阳极靶,其功率比密闭 式大许多倍,一般为12~60千瓦。常用的X射 线靶材有W、Ag、Mo、Ni、Co、Fe、Cr、 Cu等。
晶面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 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所以任何一种结晶物质 的衍射数据d和I/I1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 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
布拉格方程
此式的物理意义在于:规定了X射线在晶体内产生衍射 的必要条件,只有d、θ、λ同时满足布拉格方程时, 晶体才能产生衍射。
4
O2 (4e)
0.1488(2)
0.9779(1)
0.2382(7)
4
O3 (4e)
0.1709(8)
0.0469(9)
0.0437(1)
4
O4 (4e)
0.1613(1)
0.2622(8)
0.1834(1)
4
O5 (4e)
0.4294(5)
0.0872(5)
0.3307(7)
4
O6 (4e)
0.6965(8)
x, y, z (in units of lattice constants a = 8.6071(1)Å, b = 8.5931(8)Å, c = 12.0410(1)Å and β = 90.587(2)°) for carbon-coated Li3V2(PO4)3

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及应用

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及应用

x射线衍射法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重要的材料表征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等领域。

通过分析材料中x射线的衍射模式,我们可以了解材料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以及原子排列方式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x射线衍射法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2. 基本原理x射线衍射法基于布拉格方程,布拉格方程表示为:nλ = 2d*sinθ其中,n为衍射阶次,λ为x射线的波长,d为晶面间距,θ为入射角。

利用布拉格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衍射阶次的衍射角,从而得到不同晶面间距的信息。

3. 实验装置x射线衍射法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x射线源、样品支架、衍射仪和探测器等。

x 射线源可以产生足够强度的x射线,常用的有x射线管和同步辐射等。

样品支架用于固定待测试的材料样品。

衍射仪是一个重要的元件,它包括衍射光束的准直和入射角的调节等功能。

探测器主要用于测量衍射光强,在常见的x射线衍射实验中,探测器主要采用电子传感器。

4. 测量步骤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时,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合适的x射线源,并调节其参数,包括波长和强度等; 2. 准备待测试的材料样品,并固定在样品支架上;3. 调节衍射仪,使得x射线入射角和晶体的布拉格角匹配;4. 启动探测器,测量不同衍射角度下的衍射光强; 5. 分析并处理测量结果,得到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等信息。

5. 应用领域x射线衍射法在材料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通过测量材料的衍射图样,我们可以反推材料的晶体结构,包括晶胞大小、晶胞对称性等信息。

- 晶格参数测量:通过分析衍射图样中不同衍射峰的位置和强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材料的晶格参数,例如晶面间距、晶格常数等。

-相变与晶体缺陷研究:通过观察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衍射图样变化,我们可以研究材料的相变行为以及晶体缺陷的存在与分布情况。

- 薄膜表征:对于具有薄膜结构的材料,x射线衍射法可以提供薄膜的厚度、结晶度和晶面取向等信息。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X射线衍射实验的制样过程,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操作过程2.学会根据XRD图谱进行相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二.实验原理对于 X 射线衍射,当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相邻晶面的“反射线”将加强,此时满足的条件为:2dsinθ=nλ其中,d为晶面间距,θ 为为半衍射角,λ为波长,n为反射级数。

该方程是晶体衍射的理论基础,它简单明确地阐明衍射的基本关系,从实验上可有两方面的应用:一是用已知波长的X射线去照射未知结构的晶体,通过衍射角的测量求得晶体中各晶面的间距d,从而揭示晶体的结构,这就是结构分析(衍射分析);二是用已知晶面间距的晶体来反射从样品发射出来的X射线,通过衍射角的测量求得X 射线的波长,这就是 X射线光谱学。

该法除可进行光谱结构的研究外,从 X 射线波长也可以确定试样的组成元素。

三.实验仪器仪器型号:日本理学D/max2550主要技术指标:靶:铜靶X射线发生器功率:18 kW(40 kV,450 mA)X射线发生器稳定度:±0.01%最大计数:100万cps重复性:1°/10000四.实验步骤1.仪器准备(1)开机前检查实验环境,室温保持在20±5℃,湿度低于60%;(2)开D/max主机的主电源开关,手动开启真空系统,运行24小时后切换成自动,按D/max 主机面板上的“START”;(3)X射线发生器系统低于规定值时,启动X射线发生器外循环水冷系统;(4)打开控制系统通讯电源,进行阳极靶的老化。

2.样品制备将达到要求的粉末状试样(5-10μm)填入样品架,轻压使试样分布均匀3.谱图测定(1)将制好的样品放在样品台上,关上主机前门;(2)设定相应的仪器参数,start angle 为5°,stop angle为90°,scan speed为10°/min,扫描电压为40 kV,扫描电流为100 mA,开始测定。

实验三 X射线衍射分析

实验三 X射线衍射分析

实验三 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学时:4实验类型:演示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 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准备X射线衍射实验的粉末样品,进行仪器谱线收集的实际操作。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XRD 即X-ray diffraction 的缩写,X射线衍射,通过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其衍射图谱,获得材料的成分、材料内部原子或分子的结构或形态等信息的研究手段。

X射线是原子内层电子在高速运动电子的轰击下跃迁而产生的光辐射,主要有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两种。

晶体可被用作X光的光栅,这些很大数目的原子或离子/分子所产生的相干散射将会发生光的干涉作用,从而影响散射的X射线的强度增强或减弱。

由于大量原子散射波的叠加,互相干涉而产生最大强度的光束称为X射线的衍射线。

满足衍射条件,可应用布拉格公式:2dsinθ=nλ应用已知波长的X射线来测量θ角,从而计算出晶面间距d,这是用于X射线结构分析;另一个是应用已知d的晶体来测量θ角,从而计算出特征X射线的波长,进而可在已有资料查出试样中所含的元素。

布拉格衍射示意图四、实验组织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原理在任课老师指导下操作。

五、实验条件主要仪器设备:XRD衍射仪;XRD谱线分析软件(highscore3.0);试剂和材料:待测样品的粉末样制备为直选材料,但最终测试的粉末粒径应为<320目。

六、实验步骤1. 待测样品的粉末样制备:利用制样机或使用研钵,将自选待测样品研磨致细粒,并过320目的筛子。

注:此项实验内容为样品预处理阶段,各位学生在实验课程开始前应已自行完成。

2. 粉末样的制片:将预先处理好的粉末试样,均匀涂布在标准玻璃载物片内。

要求样品展布均匀,且涂布后的样品表面与载物片原表面尽量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3.XRD的发射谱线参数:发射管的电流强度为40mA,电流为40KV;发射X射线的靶标为铜靶。

4.待测样品的衍射谱线收集:使用仪器自带的DATA-COLLECTOR软件,对样品的衍射谱线进行收集,样品的检测角度一般定为10-90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自1896年X射线被发现以来,可利用X射线分辨的物质系统越来越复杂。

从简单物质系统到复杂的生物大分子,X射线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物质静态结构的信息。

此外,在各种测量方法中,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由于晶体存在的普遍性和晶体的特殊性能及其在计算机、航空航天、能源、生物工程等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晶体的研究日益深入,使得X射线衍射分析成为研究晶体最方便、最重要的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X射线衍射的原理和应用。

1、 X射线衍射原理1912年劳埃等人根据理论预见,并用实验证实了X射线与晶体相遇时能发生衍射现象,证明了X射线具有电磁波的性质,成为X射线衍射学的第一个里程碑。

当一束单色X射线入射到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成的晶胞组成,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数量级,故由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这就是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衍射线空间方位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可用布拉格方程表示:1.1 运动学衍射理论Darwin的理论称为X射线衍射运动学理论。

该理论把衍射现象作为三维Frannhofer衍射问题来处理,认为晶体的每个体积元的散射与其它体积元的散射无关,而且散射线通过晶体时不会再被散射。

虽然这样处理可以得出足够精确的衍射方向,也能得出衍射强度,但运动学理论的根本性假设并不完全合理。

因为散射线在晶体内一定会被再次散射,除了与原射线相结合外,散射线之间也能相互结合。

Darwin不久以后就认识到这点,并在他的理论中作出了多重散射修正。

1.2 动力学衍射理论Ewald的理论称为动力学理论。

该理论考虑到了晶体内所有波的相互作用,认为入射线与衍射线在晶体内相干地结合,而且能来回地交换能量。

两种理论对细小的晶体粉末得到的强度公式相同,而对大块完整的晶体,则必须采用动力学理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动力学理论在参考文献里有详细介绍。

2 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晶体材料,X射线衍射方法非常理想非常有效,而对于液体和非晶态物固体,这种方法也能提供许多基本的重要数据。

所以X射线衍射法被认为是研究固体最有效的工具。

在各种衍射实验方法中,基本方法有单晶法、多晶法和双晶法。

2.1 单晶衍射法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劳埃法与周转晶体法。

2.1.1 劳埃法劳埃法以光源发出连续X射线照射置于样品台上静止的单晶体样品,用平板底片记录产生的衍射线。

根据底片位置的不同,劳埃法可以分为透射劳埃法和背射劳埃法。

背射劳埃法不受样品厚度和吸收的限制,是常用的方法。

劳埃法的衍射花样由若干劳埃斑组成,每一个劳埃斑相应于晶面的1~n级反射,各劳埃斑的分布构成一条晶带曲线。

2.1.2 周转晶体法周转晶体法以单色X射线照射转动的单晶样品,用以样品转动轴为轴线的圆柱形底片记录产生的衍射线,在底片上形成分立的衍射斑。

这样的衍射花样容易准确测定晶体的衍射方向和衍射强度,适用于未知晶体的结构分析。

周转晶体法很容易分析对称性较低的晶体(如正交、单斜、三斜等晶系晶体)结构,但应用较少。

2.2 多晶衍射法多晶X射线衍射方法包括照相法与衍射仪法。

2.2.1 照相法照相法以光源发出的特征X射线照射多晶样品,并用底片记录衍射花样。

根据样品与底片的相对位置,照相法可以分为德拜法、聚焦法和针孔法,其中德拜法应用最为普遍。

德拜法以一束准直的特征X射线照射到小块粉末样品上,用卷成圆柱状并与样品同轴安装的窄条底片记录衍射信息,获得的衍射花样是一些衍射弧。

此方法的优点为:⑴ 所用试样量少(0.1毫克即可);⑵ 包含了试样产生的全部反射线;⑶ 装置和技术比较简单。

聚焦法的底片与样品处于同一圆周上,以具有较大发散度的单色X射线照射样品上较大区域。

由于同一圆周上的同弧圆周角相等,使得多晶样品中的等同晶面的衍射线在底片上聚焦成一点或一条线。

聚焦法曝光时间短,分辨率是德拜法的两倍,但在小θ范围衍射线条较少且宽,不适于分析未知样品。

针孔法用三个针孔准直的单色X射线为光源,照射到平板样品上。

根据底片不同的位置针孔法又分为穿透针孔法和背射针孔法。

针孔法得到的衍射花样是衍射线的整个圆环,适于研究晶粒大小、晶体完整性、宏观残余应力及多晶试样中的择优取向等。

但这种方法只能记录很少的几个衍射环,不适于其它应用。

2.2.2 衍射仪法X射线衍射仪以布拉格实验装置为原型,融合了机械与电子技术等多方面的成果。

衍射仪由X射线发生器、X射线测角仪、辐射探测器和辐射探测电路4个基本部分组成,是以特征X射线照射多晶体样品,并以辐射探测器记录衍射信息的衍射实验装置。

现代X射线衍射仪还配有控制操作和运行软件的计算机系统。

X射线衍射仪的成像原理与聚集法相同,但记录方式及相应获得的衍射花样不同。

衍射仪采用具有一定发散度的入射线,也用“同一圆周上的同弧圆周角相等”的原理聚焦,不同的是其聚焦圆半径随 2θ的变化而变化。

衍射仪法以其方便、快捷、准确和可以自动进行数据处理等特点在许多领域中取代了照相法,现在已成为晶体结构分析等工作的主要方法。

2.3 双晶衍射法双晶衍射仪用一束X射线(通常用Ka1作为射线源)照射一个参考晶体的表面,使符合布拉格条件的某一波长的X射线在很小角度范围内被反射,这样便得到接近单色并受到偏振化的窄反射线,再用适当的光阑作为限制,就得到近乎准值的X射线束。

把此X射线作为第二晶体的入射线,第二晶体和计数管在衍射位置附近分别以Δθ及Δ(2θ)角度摆动,就形成通常的双晶衍射仪。

在近完整晶体中,缺陷、畸变等体现在X射线谱中只有几十弧秒,而半导体材料进行外延生长要求晶格失配要达到10-4或更小。

这样精细的要求使双晶X射线衍射技术成为近代光电子材料及器件研制的必备测量仪器,以双晶衍射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四晶及五晶衍射技术(亦称为双晶衍射),已成为近代X射线衍射技术取得突出成就的标志。

但双晶衍射仪的第二晶体最好与第一晶体是同种晶体,否则会发生色散。

所以在测量时,双晶衍射仪的参考晶体要与被测晶体相同,这个要求使双晶衍射仪的使用受到限制。

3 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3.1 物相分析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像实质上是晶体微观结构的一种精细复杂的变换,每种晶体的结构与其X射线衍射图之间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特征X射线衍射图谱不会因为它种物质混聚在一起而产生变化,这就是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方法的依据。

制备各种标准单相物质的衍射花样并使之规范化,将待分析物质的衍射花样与之对照,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相,就成为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鉴定出各个相后,根据各相花样的强度正比于改组分存在的量(需要做吸收校正者除外),就可对各种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目前常用衍射仪法得到衍射图谱,用“粉末衍射标准联合会(JCPDS)”负责编辑出版的“粉末衍射卡片(PDF卡片)”进行物相分析。

目前,物相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⑴ 待测物图样中的最强线条可能并非某单一相的最强线,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的某些次强或三强线叠加的结果。

这时若以该线作为某相的最强线将找不到任何对应的卡片。

⑵ 在众多卡片中找出满足条件的卡片,十分复杂而繁锁。

虽然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检索,但仍难以令人满意。

⑶ 定量分析过程中,配制试样、绘制定标曲线或者K值测定及计算,都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为此,有人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认为从相反的角度出发,根据标准数据(PDF卡片)利用计算机对定性分析的初步结果进行多相拟合显示,绘出衍射角与衍射强度的模拟衍射曲线。

通过调整每一物相所占的比例,与衍射仪扫描所得的衍射图谱相比较,就可以更准确地得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从而免去了一些定性分析和整个定量分析的实验和计算过程。

3.2 点阵常数的精确测定点阵常数是晶体物质的基本结构参数,测定点阵常数在研究固态相变、确定固溶体类型、测定固溶体溶解度曲线、测定热膨胀系数等方面都得到了应用。

点阵常数的测定是通过X射线衍射线的位置(θ)的测定而获得的,通过测定衍射花样中每一条衍射线的位置均可得出一个点阵常数值。

点阵常数测定中的精确度涉及两个独立的问题,即波长的精度和布拉格角的测量精度。

波长的问题主要是X射线谱学家的责任,衍射工作者的任务是要在波长分布与衍射线分布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知道每根反射线的密勒指数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晶系用相应的公式计算点阵常数。

晶面间距测量的精度随θ角的增加而增加,θ越大得到的点阵常数值越精确,因而点阵常数测定时应选用高角度衍射线。

误差一般采用图解外推法和最小二乘法来消除,点阵常数测定的精确度极限处在1×10-5附近。

3.3 应力的测定X射线测定应力以衍射花样特征的变化作为应变的量度。

宏观应力均匀分布在物体中较大范围内,产生的均匀应变表现为该范围内方向相同的各晶粒中同名晶面间距变化相同,导致衍射线向某方向位移,这就是X射线测量宏观应力的基础;微观应力在各晶粒间甚至一个晶粒内各部分间彼此不同,产生的不均匀应变表现为某些区域晶面间距增加、某些区域晶面间距减少,结果使衍射线向不同方向位移,使其衍射线漫散宽化,这是X射线测量微观应力的基础。

超微观应力在应变区内使原子偏离平衡位置,导致衍射线强度减弱,故可以通过X射线强度的变化测定超微观应力。

测定应力一般用衍射仪法。

X射线测定应力具有非破坏性,可测小范围局部应力,可测表层应力,可区别应力类型、测量时无需使材料处于无应力状态等优点,但其测量精确度受组织结构的影响较大,X射线也难以测定动态瞬时应力。

3.4 晶粒尺寸和点阵畸变的测定若多晶材料的晶粒无畸变、足够大,理论上其粉末衍射花样的谱线应特别锋利,但在实际实验中,这种谱线无法看到。

这是因为仪器因素和物理因素等的综合影响,使纯衍射谱线增宽了。

纯谱线的形状和宽度由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尺寸分布以及晶体点阵中的主要缺陷决定,故对线形作适当分析,原则上可以得到上述影响因素的性质和尺度等方面的信息。

在晶粒尺寸和点阵畸变测定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有两个:⑴ 从实验线形中得出纯衍射线形,最普遍的方法是傅里叶变换法和重复连续卷积法。

⑵ 从衍射花样适当的谱线中得出晶粒尺寸和缺陷的信息。

这个步骤主要是找出各种使谱线变宽的因素,并且分离这些因素对宽度的影响,从而计算出所需要的结果。

主要方法有傅里叶法、线形方差法和积分宽度法。

3.5 单晶取向和多晶织构测定单晶取向的测定就是找出晶体样品中晶体学取向与样品外坐标系的位向关系。

虽然可以用光学方法等物理方法确定单晶取向,但X衍射法不仅可以精确地单晶定向,同时还能得到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信息。

一般用劳埃法单晶定向,其根据是底片上劳埃斑点转换的极射赤面投影与样品外坐标轴的极射赤面投影之间的位置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