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
地库设计限额指标值
地库设计限额指标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停车效率:平均每车位面积,小型车应为30~35平方米,中型车应为35~40平方米。
单车道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5.5m,双车道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7.0m。
经济性指标:单方造价应小于或等于2700元/m²,钢筋含量应小于或等于85kg/m²,混凝土含量应小于或等于0.8m³/m²。
停车数量:一类区建筑配建停车泊位应达到 1.1~1.3车位/100m²建筑面积,二类区应达到1.0~1.2车位/100m²建筑面积,三类区应达到0.9~1.1车位/100m²建筑面积。
防火设计: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喷漆间、充电间、乙炔间和甲、乙类物品库房。
汽车库内不应设置汽油罐、加油机、液化石油气或液化天然气储罐、加气机。
地下汽车库与甲、乙类危险物品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30m。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指标值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在进行地库设计时,应参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规范1.泊位布局泊位布局是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正确合理的泊位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停放效率,并减少因泊位之间距离过小、通道不畅等问题导致的拥堵。
泊位布局要遵循以下原则:-活动性布局:确保泊位之间的通行道宽度足够,方便车辆进出和转弯。
-纵横错落:合理设置主次通道,避免单一通道造成的交通拥堵。
-合理划分车位大小:根据不同车辆尺寸需求,合理划分泊位大小。
2.安全出入口设计安全出入口设计是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车辆安全和流畅出入。
出入口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入口通道宽度要满足车辆进出的需求,同时留有一定余地,以确保车辆安全通过。
-出入口坡度要适中,不宜过陡,以免影响车辆通过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出入口视线要良好,避免盲区,以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周围情况。
3.照明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光源的依赖,节省能源。
-照明设备要合理布局,保证整个停车场车库能够均匀照明。
-使用高质量、节能的照明设备,以提高照明效果和降低能耗。
4.防火防烟设计防火防烟是地下停车场车库设计中的重要方面,确保车库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排烟、灭火,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合理设置排烟口和排烟通道,确保烟雾能够迅速排出车库,避免烟雾堆积。
-安装火警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确保及时报警和灭火。
5.节能环保设计-使用太阳能和LED灯等节能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和水处理系统,确保车库通风良好,水资源合理利用。
总之,地下停车场车库的设计规范需要考虑泊位布局、安全出入口设计、照明设计、防火防烟设计和节能环保设计等方面。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地下停车场车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为城市交通管理贡献力量。
地库出入口设置要求标准
地库出入口设置要求标准地库出入口设置的要求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出入口数量: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数量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果受特殊规定限制,也可以设计单个出入口。
2. 出入口宽度:地下车库单个出入口的宽度应在5米以上,两个出入口宽度应在7米以上。
3. 出入口与市政道路交汇: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坡道终点若与市政道路交汇,那么距离市政道路应大于7.5米。
4. 高度:车库出入口的高度应根据最大可通行车高以及车库进出的通道高度来确定,一般小型车库应不小于2.5米,大型车库应不小于3米。
5. 坡度:车库出入口的坡度应该符合车辆的安全性需求,一般来说,坡度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车辆的制动距离、材质的状况以及道路的状态等因素。
6. 材质:车库出入口地面材质应该符合高强度和防水性要求。
常用的地面材料有水泥混凝土、马克基、防滑地砖和路面涂层等。
7. 照明:车库内应保证照明充足,以方便车主行走和开关车辆。
照明亮度应保持在300lx~500lx之间。
8. 通风:车库出入口的通风设计应根据车库的使用目的和建筑结构来综合考虑。
车库出入口通道的收口处加装单向阀门或风口等设备以便于通风,防止积水及烟雾滞留。
9. 安全规范:地库出入口的设计应注重安全性。
在进出口处应该有警示标志和交通指示牌,进出车道过渡的交通线应划分明确。
同时应配备消防设施,以应对车辆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火灾等突发状况。
此外,车库内部道路的宽度应根据车辆的大小合理配置,一般小型车辆宽度应不小于3.5米,大型车辆宽度不小于4.5米,同时考虑到车辆转向半径的大小。
进出口的宽度应不小于4米,考虑到车辆通过时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关于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的设计规范
关于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的设计规范在现代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中,地下停车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车辆停放的场所,更是影响整个商业综合体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
一个设计合理、规范的地下停车场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土地利用率,为消费者提供便捷、舒适的停车服务。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的设计规范。
一、停车场规模与布局1、停车位数量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的停车位数量应根据商业体的规模、客流量、周边停车设施的供应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停车位数量应满足高峰时段的停车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潜在的停车增长。
通常,每 100 平方米的商业建筑面积应配备 1 15 个停车位。
2、布局形式停车场的布局形式主要有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
平行式停车占地面积大,但进出方便;斜列式停车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便利性;垂直式停车则是在空间利用上最为高效,但车辆进出相对较复杂。
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停车场的形状和面积,合理选择布局形式,或者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最优的停车效果。
3、通道设计通道的宽度应满足车辆通行和转弯的需求,一般单向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35 米,双向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6 米。
通道的坡度也有严格要求,最大坡度不宜超过 15%,且在坡段起止处应设置缓坡段,以减少车辆的冲击。
二、出入口设计1、数量与位置出入口的数量应根据停车场的规模和交通流量确定,以避免车辆进出时的拥堵。
出入口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流量较小的道路上,且与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2、宽度与高度出入口的宽度应根据车辆类型和通行量确定,一般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4 米,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7 米。
出入口的高度应考虑到大型车辆的通行需求,一般不应低于 22 米。
3、标识与照明出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和照明设施,以引导车辆正确进出。
标识应包括出入口的名称、方向、限高、限宽等信息,照明设施应保证足够的亮度,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3)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1. 简介地下车库是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方便市民停车和提供安全、舒适的停车环境,地下车库设计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地下车库设计规范的各个方面,包括布局、通风系统、照明设施、消防安全、排水系统等。
2. 地下车库布局2.1 车位布局•要按照标准尺寸划定每个车位的大小和形状,确保车辆停放时不会相互影响。
•车位之间要设有防撞柱或隔离墩,防止车辆相撞。
•车位出入口要合理设计,方便车辆进出。
2.2 行车道布置•行车道要设有标识和指示牌,指引车辆通行方向。
•行车道和车位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宽度,以便车辆的转弯和进出。
2.3 人行通道•人行通道要保证宽敞、平坦,并设有紧急出口,确保行人安全疏散。
•通道内要有足够的应急照明设施。
3. 通风系统•地下车库在设计时要考虑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防止积水和异味。
•通风设备应满足国家标准,并定期维护保养。
4. 照明设施•地下车库应设有充足而均匀的照明设施,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灯光色温要适宜,光照强度要满足标准。
5. 消防安全•地下车库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系统,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设施。
•紧急出口要明确标识,并保持畅通。
6. 排水系统•地下车库的排水系统要设计合理,能及时排走雨水和地下水。
•排水管道要经常检查维护,防止堵塞和漏水。
7. 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地下车库应设有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等,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安全设施和监控系统的摆放位置要合理,能够覆盖整个车库的范围。
8. 管理和维护•地下车库需要有专门的管理部门,负责车位的租赁和维护管理。
•车库的维护工作要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检修设备等。
9. 环保设计•地下车库设计应考虑节能和环保因素,如可采用绿色建材、太阳能照明等。
10. 总结通过对地下车库设计规范的了解,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地下车库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合理的车位布局、通风系统、照明设施、消防安全和排水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能够提供更好的停车体验和安全环境,为城市交通管理做出贡献。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分类:1、按规模分类(汽车库建筑分类)机动车车库建筑规模应按停车当量数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车库建筑规模及停车当量数表2、按防火要求分类(汽车库防火分类)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的分类应根据停车(车位)数量和总面积确定。
第二部分:基地要求1、机动车库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非机动车库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m。
2、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应设置减速安全设施。
3、车库基地出入口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地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的规定及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有关规定;2.基地出入口不应直接与城市快速路相连接,且不宜直接与城市主干路相连接;3.基地主要出入口的宽度不应小于4m,并应保证出入口与内部通道衔接的顺畅;4.当需在基地出入口办理车辆出入手续时,出入口处应设置候车道,且不应占用城市道路;机动车候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长度不应小于10m,非机动车应留有等候空间;5.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应具有通视条件,与城市道路连接的出入口地面坡度不宜大于5%;6.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处的机动车道路转弯半径不宜小于6m ,且应满足基地通行车辆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7.相邻机动车库基地出入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5m,且不应小于两出入口道路转弯半径之和。
第三部分:车库尺寸1、车型外廊尺寸机动车库应根据停放车辆的设计车型外廓尺寸进行设计。
机动车设计车型的外廓尺寸可按下表取值。
注:专用机动车可以按所停放的机动车外廊尺寸进行设计。
2、机动车换算当量系数机动车库应以小型车为计算当量进行停车当量的换算。
3、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4、机动车的环形车道最小外半径(R0)和内半径(r0)的尺寸第四部分:出入口及坡道1出入口类型按出入方式,机动车库出入口可分为平入式、坡道式、升降梯式三种类型。
1、平入式出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入式出入口室内外地坪高差不应小于150mm,且不宜大于300mm;2.出入口室外坡道起坡点与相连的室外车行道路的最小距离不宜小于 5.0m;3.出入口的上部宜设有防雨设施;4.出入口处宜设置遥控启闭的大门。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 为xx。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xx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xx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xx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方案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方案一、停车位布局停车位的布局应考虑车辆停放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减少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停车位的大小和数量,一般停车位的尺寸为2.5米×5米,每个停车位之间应保留1米的间距,便于车辆的进出和行驶。
停车位的数量要充分考虑需求量,以保证停车场的正常使用。
二、进出口设计地下停车场的进出口设计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运行的要求。
进出口位置应选择在交通流量较小的地段,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
进出口要设置道路标志和标线,以指引驾驶员进出停车场。
进出口处还应设置防撞设施,以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三、通风与照明设计地下停车场的通风与照明设计是保证停车场内环境舒适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风系统应考虑废气排放和新风补充,以保持空气新鲜,避免污染。
照明系统要考虑到停车位的明亮度和整个停车场的照明均匀度,保证驾驶员的安全和舒适感。
四、安全设施地下停车场的安全设施是确保车辆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
应设置火灾报警和灭火系统,以预防和应对火灾事故。
同时还应设置监控设备,对停车场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减少盗窃和破坏行为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在停车位上设置防滑垫,以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五、交通标志和标线地下停车场内的交通标志和标线要清晰明确,以便驾驶员正确判断行驶方向,减少事故的发生。
停车场内的交通标志应符合国家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规定,设置清晰可见。
标线应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明确停车位和行车道的范围,为车辆行驶和停放提供明确的指引。
六、地下停车场的容积率地下停车场的容积率要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控制。
容积率过高会导致停车位间距小,容易引发事故,也不利于车辆的进出。
容积率过低则会导致停车位供不应求,无法满足停车需求。
根据城市的交通情况和用地情况,合理控制地下停车场的容积率。
七、绿化设计综上所述,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方案应从停车位布局、进出口设计、通风与照明设计、安全设施、交通标志和标线、容积率以及绿化设计等方面对地下停车场进行规范。
地下室及车库结构设计规定
地下室及车库结构设计规定地下室及车库结构设计规定1.地下室设计时地下水位的取值规定:1.1地下水的设防水位应取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内(包括施工期)的可能产生的最高水位。
1.2当勘察期间的场地原有标高与规划设计的场地标高相近时,勘察报告提供的设防水位经分析确认合理后可直接取用。
1.3当勘察期间的场地原有标高与规划设计的场地标高相差较大时,对勘察报告提供的设防水位应谨慎采用,要会同勘察部门审慎分析论证,重新确认。
1.4当规划设计的场地为倾斜的坡地时,可根据坡地走向、场地的周围地势以及相关专业的疏排水措施等因素分段合理确定,并应得到地勘部门认可。
1.5抗浮验算:应取经综合分析并由地勘部门确定的抗浮设计水位,一般等同设防水位。
1.6地下室的结构构件强度、刚度计算:可取设防水位。
1.7地下室的结构构件裂缝验算: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作用效应确定取最低水位或最高水位。
当取最低水位时,相应的准永久值系数应取1.0;当取最高水位时,相应的准永久值系数,对地下水可取平均水位与最高水位的比值。
2.地下室的抗浮设计:2.1地下室的抗浮验算包括整体抗浮验算和局部抗浮验算。
抗浮稳定性验算应满足公式:W/F≥1.05。
2.2若不满足2.1条公式要求,应采取有效措施。
当采用设置抗拔桩或抗拔锚杆时,应采用以下公式验算:0.9W +nRa≥F。
2.3抗浮验算时,仅取结构自重W(包括结构梁、板、柱及地下室顶、底板上的覆土重量,批荡等装修荷载不得计入),计算结构自重时应考虑构件相交部位重复计算问题。
梁、柱的混凝土容重应折算,根据构件尺度取值20~25kN/m3左右。
2.4地下室顶板的覆土厚度应考虑室外景观配置形成的高低错落,局部覆土厚度达不到建筑图标注厚度,抗浮计算应予折减。
3.地下室的外侧墙设计:3.1地下室外侧墙的边界支承条件应根据构件抗弯刚度比值确定。
一般外侧墙的厚度应小于底板的厚度,可按嵌固假定;而外侧墙的厚度大于地下室顶板厚度可按铰接假定。
地下室停车场设计规范
地下室停车场设计规范篇一:地下车库标准设计地下车库设计标准化目录一:建筑1:车库应满足的停车数要求 2:行车道和停车位的组织 3:坡道组织4:防火分区及防烟分区 5:与住宅建筑主体连接方式 6:柱网布置 7.层高 8:覆土厚度9:经济指标(面积) 10.标示设计 11.排水设计本细则是在满足集团精细化设计要求编制的,本着经济性和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制本规则;一:总则一般住宅小区车库设计以小型车:长(4.8米)X宽(1.8米)X高(2.0米)为设计标准尺寸(规范规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规定。
车辆采用倒进顺出的布置方式,大型车道尽量采用环形车道布置方式。
1管线综合应遵循的原则:1:尽量使主风道,靠近车道边侧设置;2:风道宽度尽量控制在1.2米以内,使风道下面不设喷淋;3:电缆桥架、设备管线尽量与风道平行设置;尽量不要设置在风道下方。
4:各类管线交叉点不要设置在主车道处;第一部分:建筑一:单库应满足的停车数要求单库应满足的停车数要求:满足经济性要求(主要考虑消防要求)。
在符合规划的基础上,单库停车的数量:IV类为50辆(约1600㎡) III类为99辆(约3100㎡) II 类为260~270辆(约8000㎡)I类为不小于400辆(约12000㎡)二:行车道及停车带组织1:经济布置车位,垂直行车道双侧布置车位。
行车道宽度为5500~6000m。
以车辆设计车型外廓尺寸(m)为4800(长)X1800(宽)X2000(高) 2以车辆设计车型外廓尺寸(m)为5000(长)X2000(宽)X2000(高)2:坡道组织北方地区直坡道出入口不宜北向,如采用北向出口,应采用曲线坡道+直坡道形式。
(1)50辆以下设一单车道坡道。
(2)50~99辆设一条双车道坡道。
(3)100~300辆设两条单车道坡道。
(4)300~500辆设两条双车道坡道。
(5)500辆以上设三条双车道坡道。
坡道坡度:直线坡道:等坡度为15%;缓坡坡度为7.5% ,长度为3.6米。
停车场地下车库设计要求规范
停车场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
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小型车、坡道式)整理依据: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2006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停车库设计要点停车库设计要点停车库设计要点停车库设计要点设计范围仅限于居住区或公共建筑之地下停车库,车型为小型车(小轿车)。
(一)、防火分类及耐火等级(GB50067-97.3.0.1;3.0.3)(二)、设计车型外廓尺寸(m)(三)防火分隔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000.00㎡。
注: 1.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高度超过该层汽车库净高1/3且不超过净高1/2的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500㎡。
2.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本规定值减少35%。
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定增加一倍。
防火墙上如需设门、通道口,应设置甲级防火门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卷帘。
汽车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门与停车区隔开,但汽车库与坡道上均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不受此限。
(四)、汽车与汽车、柱、墙或护栏之间的最净距(五)、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垂直式)(六)通车道的最大坡度(斜坡道)h为室外地坪至地下室地坪之高差+0.08m(七)、库内汽车最小转弯半径(八)、坡道最小宽度注:1.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未计入设备及管道所需空间。
2.停放其他特殊车型的停车库,净高按车的外廓高度再增加0.20m。
(十)、单位小轿车车库(十一)、安全疏散1. 汽车疏散出口1-1 GB50067-97要求:(1)汽车疏散出口应不少于两个,但停车数小于100辆的地下车库,可设一个。
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
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1.结构设计:地下停车库的结构设计是最基本的设计要求。
它包括地下停车库的承重结构、立柱、梁、楼板等设计。
承重结构要满足荷载要求,确保停车库的安全性。
立柱、梁的布置要合理,楼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停车车辆的重量。
此外,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地下水位、土壤条件等因素。
2.通风设计:地下停车库的通风设计是为了保持空气的新鲜度和流通性,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通风系统应包括进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进风系统应设置在地下停车库的周边,以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
排风系统应合理设置,以排除停车库内的废气和烟雾,保持空气品质。
3.照明设计:地下停车库的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停车库内的照明要求和能源消耗。
照明系统应满足视觉需求,确保停车库内的安全性。
照明设备应具备较高的能效,以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还应合理设置照明设备的位置和间距,以提供均匀的照明效果。
4.消防设计:地下停车库的消防设计是为了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应设置灭火器、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
消防设备应布置合理,易于使用和维护。
应设立消防通道,便于车辆和人员疏散。
此外,应制定停车库的消防预案,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5.排水设计:地下停车库的排水设计是为了解决雨水和污水的排放问题。
应设置排水管道和排水口,确保停车库内的积水能够迅速排出,避免积水对车辆和人员的影响。
排水系统应设计合理,便于维护和清洁。
6.安全防范设计:地下停车库的安全防范设计是为了预防盗窃和其他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应设置安保设备,如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以监控停车库内的安全情况。
还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便于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求助。
门禁系统应设置合理,确保停车库内的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在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中,各个方面的设计要求都需要综合考虑,确保停车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
此外,还应注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建筑规范,以达到设计要求。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多层与地下停车库2007-4-18 10:41:25 浏览次数:5450 可向空间或向地下发展,尤第3.10.1条在城市用地紧张的大城市,条其是出租汽车可以采取这种形式。
唯其地质条件和基础第3.10.2条多层停车库的选址与的基本相同,条工程必须符合多层建筑的设计要求。
同时,还必须根据GBJ 67—84《汽车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与周围易燃、易爆物体、单位和高压电设施严格保持防火间隔。
地下停车库应选在水文地质条件好、出口周围宽敞、排风口不朝向建筑物、公园、广场等污染较大的公共场所,确保避开地下水和特别复杂的地质构造。
(包括有停车位、车行第3.10.3条独立的多层停车库的布局可分为停车区条道、人行道在内的停车部分;有回车场地、坡道、升降机、移车机、车辆转盘、电梯在内的运行设施);保修工间区(包括低保、小修、充电、轮胎等主辅修工间、吸烟室、洗车间);调度管理区(包括办公室、调度室、场务司机室等);辅助区。
(其中,第3.10.4条多层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宜按100~113m2/每标准车确定条停车区的建筑面积宜为67~73m2/每标准车,保修工间区的建筑面积宜为14~17m2/每标准车,调度管理区的建筑面积宜为8~10m2/每标准车,辅助区的建筑面积宜为6~7m2/每标准车,机动和发展预留建筑面积宜为5~6m2/每标准车)。
地下停车库主要用于停车,其它建筑均安排在地面上。
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按70m2/每标准车确定。
其地面建筑另行计算。
出租汽车的多层及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参照标准车进行折算。
在条件不允许时采第3.10.5条多层停车库的坡道宜布置在主体建筑之外。
条取布置在建筑物的中部、两侧或者两端,但这时必须注意作为停车用的主体建筑的柱网和结构的处理。
成30°、第3.10.6条多层停车库停车区车辆的停放形式有成0°的序列停放,条45°、60°的斜列停放,成45°的斜角交叉停放,成90°的直角停放,在设计时应结合停放区的平面形状,选用进出车最自由、占用停放区建筑面积最小的那一种作为该停放区的停放形式。
地下停车位设计标准
地下停车位设计标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地下停车位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地下停车位的安全、便捷和舒适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一、地下停车场的布局
1. 地下停车场应尽可能远离居住区和商业区,避免产生噪音和
污染。
2. 停车场的进口和出口应合理布置,方便车辆进出。
3. 停车位的布局应充分考虑车辆的大小和转弯半径,保证车辆
能够顺利进出停车位。
二、地下停车位的高度和面积
1. 停车位的净高度应为
2.5米以上,以适应各种类型的车辆。
2. 停车位的净面积应不小于5.5平方米,以保证车辆停放的舒
适性和安全性。
三、地下停车场的照明和通风
1. 停车场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备,以保证停车场内的光线充足,便于车辆进出和人员活动。
2. 停车场应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排除污浊空气,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健康安全。
四、地下停车场的消防设施
1. 停车场应设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火栓、喷淋系统等,以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2. 停车场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指示标志,保证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以上是地下停车位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标准,建议在实际设计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以保证停车位的安全、便捷和舒适性。
地下车库方案设计及设备房布置基本标准
地下停车库方案设计及设备房布置基本标准(国家规范)设计依据及图集:国家规范《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国家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国家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国家规范《高层民用建筑没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标准图集《汽车库-汽车库(坡道式)建筑构造》05J927-1标准图集《机械式汽车库建筑构造》08J927-2车库的防火分类类别名称Ⅰ Ⅱ Ⅲ Ⅳ数量汽车库 >300辆 151~300辆 51~150辆 ≤50辆注:汽车库的屋面亦停放汽车时,其停车数量应计算在汽车库的总车辆数内。
一、地下汽车库人员安全出口(每个防火分区)《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同一时间的人数不超过25人;Ⅳ类汽车库。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汽车库疏散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1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设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内的汽车库,其车辆疏散出口应与其他部分的人员安全出口分开设置。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
当平面上有2 个或2 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1 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必须有 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注:该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加1倍);使用人数不超过30 人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500m2 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可作为第二安全出口;《高层民用建筑没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地下车库的设计规范
▌一、停车位指标停车位的确定为停车场建筑面积进行估算提出一定依据,小型车每车位约30~40㎡。
以上指标均包括--停靠位和车道以及墙、柱等建筑构件面积。
实际工程统计表明,地下停车库平均每车位约37~47㎡,室外停车场平均每车位约27~37㎡。
【案例】恒大停车位尺寸要求中高端/中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400mm×5300mm。
高端楼盘:一个车位保证满足2700mm×5700mm(在人行出入口附近考虑5%数量的2700mm ×6000mm车位)。
▌二、防火设计1.防火分区大型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往往规模较大,为了将火势控制在发生范围内,避免向外蔓延,需将地下车库按一定面积划分为防火分区。
《规范》规定地下车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为4000㎡。
各防火分区以防火墙进行分隔,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
2.安全疏散《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对地下车库的安全疏散做了如下规定:(1)地下车库人员安全出口应和汽车疏散出口分开设置。
这是因为不论平时还是在火灾情况下,都应做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避免造成交通事故,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
(2)地下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目的是能够吸效地进行双向疏散。
但若不加区别地多设出口,会增加车库的建筑面积及投资。
因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出口。
a.同一时间车库人数不超过25人。
b.IV类汽车库,即停车数不超过50辆的汽车库。
c.当地下车库规模较大,划分为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分别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地下车库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其与室内最远工作点的距离不应超过45m。
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60m。
[标准规范]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完整(精编).doc
1 总则1.0.1 为了适应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使汽车库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汽车库建筑设计。
1.0.3 汽车库建筑设计应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符合城市交通现代化管理和符合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
1.0.4 汽车库建筑规模宜按汽车类型和容量分为四类并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汽车库建筑分类表1.0.4汽车库建筑分类表1.0.41.0.5 汽车库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汽车库(Garage)停放和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2.0.2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inimumturn radius of car)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2.0.3地下汽车库(Underground garage)停车间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0.4坡道式汽车库(Ramp garage)汽车库停车楼层之间,汽车沿坡道上、下行驶者为坡道式汽车库。
坡道可以是直线型、曲线型或两者的组合。
2.0.5敞开式汽车库(Open garage)汽车库内停车楼层每层外墙敞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25%的汽车库。
2.0.6缓坡段(Transition slope)当坡道坡度大时,为了避免汽车在坡道两端擦地面设的缓和线段。
2.0.7弯道超高(Ramp turn supperelcvation)为了平衡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所产生的离心力所设置的弯道横向坡度而形成的高差称弯道超高。
2.0.8机械式汽车库(Mechanical garage)使用机械设备作为运送或运送且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2.0.9机械停车设备(Mechanical equipment for parking automobile)机械式汽车库中运送和停放汽车设备的总称。
2.0.10运送器(Conveyer)机械停车设备中承托和运送汽车的部件的总称,它包括托架、托板、台车等。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
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总则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公司项目的控制,统一公司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建筑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2.本《导则》根据公司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启航、乐居、圆梦、尊享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包括文字说明和附图两大部分,具体使用时需两部分结合使用。
4.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技术中心相关专业技术设计导则。
5.本《导则》中涉及到的材料及部品部件如未见详细描述应按《标准化材料部品细则》(2012版)执行。
6.各城市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总部技术中心,以便总部技术中心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7.公司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8.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地下汽车库1.1基本原则1.1.1根据成本优选原则,合理选择地下车库形式:半地下>全地下,一层>二层,地下二层的面积尽量小。
1.1.2场地竖向设计需纳入总图标高系统进行专项评审。
1.1.3地库竖向设计在满足规范和住宅地下室不计容的前提下应尽量抬高,并保证大底盘和独立地下车库不打抗拔桩。
1.1.4平面布局规整,避免出现拐角、死角等不宜布置车位的空间。
1.1.5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应排列紧凑、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安全及与柱网相协调,并应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1.1.6车库车行流线、人行流线的组织应尽量平直通畅、避免交叉,同时便于汽车停放。
1.1.7平面布置和剖面设计应结合物业管理、设备等方面因素,做到经济实用、避免浪费。
1.1.8车库设计应重视对防盗、防洪、防火、防滑、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细节设计。
1.1.9圆梦、尊享产品线在小区内部不设置地面停车,仅在小区入口附近布置极少量临时访客停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停车库设计规定
(小型车、坡道式)
整理依据:
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3.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BJ08-7-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停车库设计要点
(三)防火分隔
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2000.00 ㎡。
注:
1.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高度超过该层汽车库净高 1/3 且不超过净高 1/2 的汽车库,防火分
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2500 ㎡。
2.复式汽车库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按本规定值减少 35%。
汽车库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定增加一倍。
防火墙上如需设门、通道口,应设置甲级防火门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卷帘。
汽车坡道两侧应用防火墙与停车区隔开,坡道出入口应采用水幕、防火卷帘或甲级防火
垂直通车道方向
最小停车带宽度
We
平行通车道方向
最小停车带长度
L1
通车道宽度
Wd
单位停车位
面积(㎡)
JGJ
100-98
前进停车 5.30 2.40 9.00
后退停车 5.30 2.40 5.50
上海
DBJ08-7-2006
前进停车 5.3 2.40 9. 0 23.5
后退停车 5.3 2.40 5.5 19.3 (五)、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垂直式)
(六)通车道的最大坡度(斜坡道)
缓坡段水平长度不小于 3.60m,坡度为坡道的 1/2。
h 为室外地坪至地下室地坪之高差+0.08m
计算宽度(m )
最小宽度(m )
直线
单行 单车宽+0.80 3.00 双行 双车宽+2.00 5.50 曲线
单行 单车宽+1.00 3.80 双行
双车宽+2.20
7.00
最小净高(m)
JGJ100-98 2.20 上海 DBJ08-7-2006
2.20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最小转弯半径 6.00 上海市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DBJ08-7-2006
最小转弯半径(内径) 3.00
(七)、库内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八)、坡道最小宽度 不包括道牙及其他分隔带宽度 (九)、汽车库室内最小净高
注:1.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未计入设备及管道所需空间。
2.停放其他特殊车型的停车库,净高按车的外廓高度再增加 0.20m 。
最小尺寸(m)
类型
A B C D E F G H (十)、单位小轿车车库
车长<4.95 5.80 2.80 3.00 0.60 0.25 0.25 0.10 0.70 车长 4.96-5.70 6.55 3.25 3.00 0.60 0.25 0.25 0.10 1.00
(十一)、安全疏散
1. 汽车疏散出口
1-1 GB50067-97 要求:
(1)汽车疏散出口应不少于两个,但停车数小于 100 辆的地下车库,可设一个。
(2)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m,双车道不宜小于 7m。
(3)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 10m,两个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墙隔开。
(4)汽车库的车道应满足一次出车的要求(即汽车在启动后不需要调头、倒车而直接驶出汽
车库)。
(5)坡道的通过能力一般按每小时通过约 300 台小轿车设计。
1-2 JGJ100-98 要求:
(1)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 15m
(2)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 7m
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 5m
(3)当需设置办理车辆出入口手续的出入口时应设候车道。
候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3m,长度按每辆车 5m 计,不应少于 2 辆的长度。
(4)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红线不应小于 7.5m,并在距出入口区域内 2m 处作视点的 120°范围内至区域外 7.5m 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1-3上海DBJ08-7-2006要求:
(1)出入口应设在内部道路上。
(2)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的坡道终点面向城市道路时,其与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7.5m,平行城市道路或与城市道路斜交角度小于75°时,应后退基地的出入口不小于5m。
(3)出入口数量及要求:
上海市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设置规定:
国家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设置规定
(4)出入口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5m。
(5)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出入口应分开设置,且净距不宜小于 5m。
(6)停车库内部通道和坡道的宽度表1 表2
●● 双向行驶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5.5m,
●●单向行驶的不应小于 3.0m,弯道处当转弯半径(内径)小于 15m 时,双向的应
不小于 7m,单向的应不小于 4m。
2. 人员安全出口
(1)人员安全出口应与汽车疏散出口分开设置。
(2)每个防火分区内,其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小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
●●
同一时间的人数不
IV 类汽车库
超过 25 人
(3)地下汽车库其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开向疏散方向。
疏散楼梯的宽
度不应小于 1.10m。
(4)汽车库内最远工作地点至楼梯间的距离不应超过 45m,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其距离不应超过 60m。
(十二)其他
(1)汽车库内当采用天然采光时,其停车空间天然采光系数不宜小于 0.5%,或其他窗地面积比宜大于 1:15。
封闭或汽车库的坡道墙上不得开窗,并应采用漫射光照明。
(2)当出入口处于建筑物下部时,宜于出入口上方设防坠落物措施。
(3)二层以下的地下车车库,应设置供载人电梯。
(4)汽车库内可按管理方式和停车位数量,设置相应的管理、控制、休息用房或厕所等辅助房间。
(5)停车位的楼地面上应设车轮挡,车轮挡宜设于距停车位端线为汽车前悬或后悬的尺寸减 0.20m 处,其高度宜为 0.15~0.20m,车轮挡不得阻碍楼地面排水。
(6)汽车库的楼地面应采用强度高、具有耐磨防滑性能的非燃烧体材料,并应设不小于 1% 的排水坡度和相应的排水系统。
(7)坡道面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并宜在柱子、墙阳角及凸出构件等部位设防撞措施。
(8)设置明显之各类标志。
(9)地下汽车库在出入地面的坡道端应设置与坡道同宽的截流水沟和耐轮亚的金属沟盖及闭合的挡水槛。
(10)排风口应设于下风向,并不应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排风口离室外地坪高度应大于 2.5m,并应作消声处理。
(11)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12)地下汽车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喷漆间、充电间、乙炔间和甲、乙类物品储藏室。
(13)汽车库内不应设置汽油罐和加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