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范文
2024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24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595f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0.png)
2024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一、引言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
在我国,鼠疫一直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鼠疫的传播,各级疾控中心承担着鼠疫监测的重要任务。
本总结旨在对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监测内容鼠疫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鼠类监测:通过对不同地区的鼠类种群进行调查和监测,了解鼠类分布、种群数量及密度等情况,为疫情预测提供依据。
动物宿主监测:对可能携带鼠疫菌的动物宿主进行监测,如狐狸、猫、狗等,以发现潜在的传染源。
媒介监测:对可能传播鼠疫的媒介进行监测,如跳蚤、蜱虫等,以了解其分布和传播风险。
疫情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及时发现并上报疑似鼠疫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追溯疫情来源,分析传播途径。
三、监测方法主动监测:通过定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媒介监测和动物宿主监测等手段,主动寻找疫情。
被动监测:通过医疗机构和群众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并及时处理。
实验室检测: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液、痰液等标本,进行鼠疫杆菌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测等实验,以确诊病例。
数据分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疫情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四、工作成果疫情控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鼠疫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范围内已连续多年未发生大规模流行的疫情。
监测网络建设:各级疾控中心逐步建立了完善的鼠疫监测网络,覆盖全国重点地区,提高了疫情发现和处置能力。
科学研究:针对鼠疫的防控难点,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为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鼠疫防控工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贡献。
五、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人员配备不足:部分地区疾控中心人员配备不足,影响了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经费保障不足:鼠疫监测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经费保障不足是制约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ea64e747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a.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一、监测工作概况
自从我科从事鼠疫监测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科全体同仁团结协作,积极开展鼠疫监测工作,确保了城市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下面就我科鼠疫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1.监测范围
我们的监测范围主要包括了城市内的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农村等地方,做到了辐射到全市。
2.监测对象
我们主要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了老鼠、跳蚤等鼠类及其携带的鼠疫病原体。
3.监测方法
我们主要采用了粘鼠板、毒饵以及活捉等多种方法进行鼠疫监测。
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4.监测结果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捕获了多只携带鼠疫病原体的老鼠,遏制了鼠疫传播的危险。
三、存在问题
我们目前在鼠疫监测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我们的监测范围目前还有所欠缺,需要扩大到更广泛的地方。
3.监测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们的监测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提高监测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监测方法
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和扩大监测方法,使其更加全面和有效。
我们的鼠疫监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监测工作,确保城市环境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2848ff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3.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我们加强了鼠疫疫情的报告与排查工作。
我们制定了鼠疫疫情报告的标准和频率要求,并与各监测点建立了信息传输通道,确保数据的及时准确传递。
我们加强了对鼠疫暴露人
群的排查工作,调查可能的传播途径,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鼠疫的传播风险。
我们加强了鼠疫病原菌的监测与检测工作。
通过对各种可能感染鼠疫的媒介进行实时
监测,及时发现鼠疫病原菌的存在和传播情况。
我们建立了病原菌的检测与鉴定体系,通
过对疫情样本的检测,确保鼠疫病原菌的准确判定。
并且,我们还加强了对感染鼠疫的患
者和接触者的检测,避免潜在的传播风险。
我们加强了对鼠疫疫情的动态监测与分析工作。
我们建立了鼠疫疫情监测数据库,通
过对病例的统计和分析,了解鼠疫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我们还通过对鼠疫病因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为鼠疫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加强了鼠疫防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我们通过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和培训班,
向社区居民、医务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传播鼠疫防控知识,提高大众对鼠疫防控的认识和
意识。
我们还注重对鼠疫防控设备和物资的管理和维护,确保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加强了鼠疫监测工作,实现了对鼠疫
疫情的及时掌握和有效防控。
鼠疫疫情仍然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和完善鼠疫监测工作的机制,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为鼠疫疫情的控制提供更有力的支
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e3791e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8.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通过鼠类、跳蚤和虱子等传播给人类。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疾控中心的监测科一直致力于对鼠疫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监测科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经验,现将其总结如下:一、监测工作的范围和内容1.鼠疫疫情监测监测科通过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的鼠类、虱子和跳蚤进行密集监测,及时了解并掌握区域内鼠疫的传播情况和趋势,为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卫生防护的监测监测科对居住环境、食品卫生和医疗机构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制止可能导致鼠疫疫情的卫生环境问题,保障公众的健康。
3.人类感染的监测监测科通过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及时发现人类感染的情况,以便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二、监测工作的方法和技术1.动物标本采集监测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居住环境和野外的鼠类、虱子和跳蚤等标本,保证标本质量,并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2.导向性监测监测科根据先前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确定监测的重点区域和目标物种,并采取针对性的监测方法,提高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3.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监测科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开展对鼠疫耶尔森菌的快速检测,缩短病原学检测的时间,并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三、监测工作的成果和效果1.监测范围有限目前的监测工作主要集中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需要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的传染源。
2.监测方法有待改进在标本采集和检测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操作规程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监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3.预警机制建设为了能够更加及时地掌握疫情情况,监测科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警机制,实现对疫情的实时监测和预防。
2024年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024年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f0d82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c.png)
2024年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___年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一、前言鼠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在历史上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类死亡。
为了防止鼠疫再次爆发,疾控中心在____年持续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
本文将对该年度的鼠疫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以便为未来的防控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二、工作概况在____年,疾控中心组织了一系列鼠疫监测活动,包括鼠类密度监测、鼠类携带鼠疫菌的监测、鼠疫病例的监测等。
同时,加强了对鼠疫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确保了疫苗的供应。
三、鼠类密度监测为了及时了解鼠类繁殖和扩散的情况,疾控中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设置了鼠类密度监测点。
通过采集和分析每个监测点的鼠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判断鼠疫传播的潜在风险。
同时,对不同区域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预测鼠类传播的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在____年,通过鼠类密度监测工作,疾控中心及时掌握了鼠类数量的动态变化,为后续的防控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鼠类携带鼠疫菌的监测除了了解鼠类的数量,也需要知道是否存在鼠类携带鼠疫菌的情况,因为只有鼠类携带鼠疫菌,才有可能引发鼠疫的传播。
疾控中心在____年利用PCR技术对不同鼠类体内的样本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存在鼠疫菌的感染。
通过这项工作,疾控中心及时发现了一些携带鼠疫菌的鼠类,并及时采取了消灭和隔离措施,有效阻止了鼠疫的传播。
五、鼠疫病例的监测鼠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此疾控中心同时开展了对人类和动物鼠疫病例的监测。
通过对疑似鼠疫病例的病人和动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可以有效诊断鼠疫病例,并追踪鼠疫的传播源和链条。
在____年,疾控中心及时发现了几例鼠疫病例,并迅速采取了隔离和治疗措施,避免了鼠疫的进一步扩散。
六、鼠疫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为了应对鼠疫的传播风险,疾控中心在____年加强了鼠疫疫苗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对鼠疫菌的分离和培养,疾控中心成功开发了一种新的鼠疫疫苗,并进行了临床试验。
2023鼠疫防控工作总结(必备18篇)
![2023鼠疫防控工作总结(必备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4ab45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1.png)
2023鼠疫防控工作总结(必备18篇)为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确保监测队伍的相对稳定,我县一贯注重加强鼠防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中心先后多次派出专业人员赴婺源、乐安、南城、抚州等地参加省卫计委应急办、省疾控中心和市疾控中心组织的鼠疫防治专业知识培训,特别是在乐安和抚州举办的鼠疫疫情防控桌面推演,形式新颖,贴近实战,使参演人员更全面、更系统了解鼠疫防控知识和监测技能;同时,9月份县疾控中心对乡村两级鼠防工作人员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鼠疫防治知识培训,累计培训260人,重点培训鼠防基础知识、防控技能等内容,通过培训,广泛普及了鼠疫防治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我县鼠防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2023鼠疫防控工作总结第2篇我区鼠疫应急演练工作总结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病急、传染快、病死率高为特征,是《_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我区属于历史上的鼠疫疫区,早在1947年曾发生过大面积人间鼠疫流行,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鼠疫防治工作仍然是一项反复的、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务。
为了检验各级医务人员对鼠疫疫情的敏感度、疫情意识以及报告、隔离、诊断、应急处理能力、反应速度,在卫生局的组织下,在全区部分医院开展了应急演练。
一、制定方案:成立了鼠疫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制定了《元区模拟鼠疫应急演练方案》,在被演练医院模拟鼠疫病人,并主诉与鼠疫有关的流行病学史及相关症状,记录医务人员从接诊到报告等一系列过程,意在检查医务人员的疫情、报告、隔离意识。
二、检查结果:重点检查了六所医院,大多数接诊大夫都能做出正确的诊断,隔离、防护措施比较正确,并能按规定的时间、方式上报疫情,但个别医院医务人员不能做出正确诊断。
经演练人员再三提示,页不能做出正确诊断,说明医务人员的疫情意识和诊疗水平存在一定问题。
三、存在问题:1、不能做出真孤儿诊断。
2、病人及个人防护意识不强。
3、病人的隔离方式不正确。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4636173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1.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一、前言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致死率和极大的破坏力,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了重大威胁。
近年来,鼠疫疫情在全球多地出现反弹现象。
我中心一直将鼠疫监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通过高效的监测工作,不断掌握疫情动态,及时采取措施,防控疫情的发生,促进区域公共卫生水平的提升。
现将2019年疫情监测总结报告如下。
二、监测流程1.监测对象主要监测对象为鼠类、兔子等,同时对其携带的鼠疫杆菌进行监测。
2.监测方法(1)场地勘查:对可能存在鼠类密度较大的场所进行勘查,选择适当的监测点位。
(2)统计调查:采用定量和半定量监测方法,根据鼠类密度和携带病原体情况,统计调查疫情发生情况。
(3)采样检测: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鼠疫杆菌毒力基因检测、菌株分离鉴定等检测工作。
(4)结果反馈:对监测结果进行PPV反馈,及时传递疫情信息,通知相关责任方采取防控措施。
3.监测成果2019年,共监测到各类鼠类115只,以及兔子、雪貂等14只,共采集梳理样品200份,其中鼠类样品145份,其余55份为其携带的寄生虫等生物样品。
所有样品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工作,目前尚未发现初步鼠疫毒菌株。
三、存在问题及反思本年度监测工作存在如下问题:1.监测设备不足:现场监测设备不足,难以保证监测精准度和效率,存在待解决的问题。
2.监测断档现象:监测时段不能一直持续,监测断档现象严重,导致实时监测难以实现,待完善。
3.疫情信息反馈不及时:部分监测结果未能及时反馈到相关责任单位,存在一定延误。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在明年的监测工作中加强思考和改进,提高鼠疫监测的精准度和效率,更好地保障区域公共卫生安全。
四、结语。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f22c9c3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a.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疾控中心鼠疫监测科是负责监测和防控鼠疫的重要部门。
本文将对我单位鼠疫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价。
一、工作概述鼠疫监测工作是疾控中心防控鼠疫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区域鼠疫监测、传染源监测和疫情监测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单位鼠疫监测科紧紧围绕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工作内容1. 区域鼠疫监测为了掌握鼠疫疫情的时空分布情况,我单位鼠疫监测科制定了详细的监测方案,按照既定计划开展监测工作。
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鼠疫传染源进行调查和监测,实时、准确地汇报相关信息,为上级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我单位还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高风险区域进行加强监测,确保疫情不会蔓延扩散。
2. 传染源监测鼠疫传染源是鼠类,而鼠类在城市中的分布较广,因此我们的传染源监测工作尤为重要。
通过对鼠类数量和种类的监测,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患有鼠疫的鼠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防止疫情蔓延。
我单位鼠疫监测科通过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调动各方资源,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监测效果。
3. 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信息是有效防控鼠疫的关键。
我的单位鼠疫监测科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机制,与相关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疫区、病例等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我们还与医疗机构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传递病例信息,确保防控工作的快速、有序进行。
三、工作成效1. 区域鼠疫监测方面,根据计划,我们按时完成了区域鼠疫监测任务,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得到了肯定和认可。
2. 传染源监测方面,通过鼠类数量的监测,成功发现并处置了多处患有鼠疫的传染源点,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的风险。
3. 疫情监测方面,我们及时准确地掌握了疫情信息,为防控鼠疫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减少了人员感染和死亡的风险。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监测工作中,人力资源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的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的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c17ba0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0.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的工作总结疾控中心鼠疫监测的工作总结一、监测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一)监测工作部署与培训1、健全监测队伍,制定工作计划2、召开工作会议,制定监测方案3、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鼠疫防治知识培训(1)参加上级鼠疫防治知识培训、会议(2)举办有关鼠疫的知识培训、会议4月29-30日,中心召开了全市疾控业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鼠疫等重点疾病监测工作;6月初,中心组织专家在石公桥镇中心卫生院主办防保人员和当地群众鼠疫相关知识培训会议,培训知识包括鼠防诊断治疗、消毒防护隔离、预防控制、疫情报告等,并重点强调了鼠疫预防“三报、三不”,对鼠疫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监测经费的使用与管理二、监测内容(一)人间鼠疫监测1、监测范围:以鼎城区石公桥镇为中心,半径5~10km所及范围内的村。
2、监测任务(1)做好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执行鼠情疫情“三报”制度,即对监测区内发现的疑似鼠疫病人、急死病人和不明原因大量死鼠(以及其它野生动物)及时报告。
(2)正常人群血清学监测:6-9月份在监测范围内采集正常人血清标本200人份。
(二)动物间鼠疫监测1、监测时间:6~9月份每月上旬。
2、监测范围:以鼎城区石公桥镇为中心,半径5km所及村,发现阳性材料,以阳性点为中心外展5km。
3、鼠数量监测4、媒介昆虫监测5、血清学监测对所捕获的老鼠全部采血并分离血清保存。
三、监测结果(一)人间鼠疫监测1、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鼠疫防控健康教育。
6月初,中心组织专家在石公桥镇召开防保人员和当地群众培训会议,向当地群众发放鼠疫宣传册3500份、宣传单6000份。
2、健康人群血清学检测表1 健康人群血清鼠疫抗体检测年龄性别分布表性别年龄(岁)阳性0-1515-50>50合计男3234391050女372634970合计6960732020表2 健康人群血清鼠疫抗体检测职业分布表性别职业阳性农民学生教师合计男703231050女60370970合计1306932020(二)动物间鼠疫监测1、监测县基本情况:2、鼠密度及鼠种构成表3 2012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宿主动物密度及种类小编推荐与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关联的文章:到卫生工作总结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监测点生境布笼(笼)捕鼠(只)捕鼠率(%)分类(只)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石公桥镇室内1200836.9261211野外1200453.754320合计24001285.331042312012年6-9月每月布笼600笼次,捕鼠率分别为5.50%、6.60%、4.83%及5.00%,监测点宿主动物密度及分类调查分月统计见表4表4 2012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鼠疫监测点宿主动物密度及种类按月统计表监测点月份布笼(笼)捕鼠(只)捕鼠率(%)分类(只)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石公桥镇6600335.5025807600366.0029708600294.8325319600305.0025 50合计24001285.331042313、动物血清学检测4、鼠类标本制作对捕获的鼠类进行标本制作,根据本地鼠的现有种类,每种鼠最少制作了1个标本,今年共制作3个鼠类标本,其中: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各1个。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53fb0a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0.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我所在的疾控中心的出科小结监测科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积极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工作总结1. 制定和完善监测计划: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监测计划,明确了监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2. 建立监测网络:我们与相关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鼠疫监测工作。
我们还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组织的相关培训,提高了我们的监测能力和水平。
3. 采集样本和数据:我们按照监测计划,认真采集了各类样本,并做好了样本的记录和管理工作。
我们还维护了完整的样本数据库,方便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4. 数据分析和报告:我们运用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撰写了监测报告。
这些报告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工作亮点1. 加强了监测网点布局:我们根据鼠疫传播的特点,合理布局了监测网点,使其能够覆盖到可能发生鼠疫的区域。
这样不仅提高了我们监测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我们对疫情的预警能力。
2. 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我们面向社区居民、农民和学校开展了鼠疫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的防控意识。
我们还制作了宣传资料,方便公众查阅鼠疫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3. 强化了监测数据的运用:我们不仅将监测数据用于制定政策和宣传教育,还将其用于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这样,我们的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还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1. 人员不足:由于工作量的增加,我们的人员配备还不够,导致某些阶段的工作进度较慢。
2. 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我们目前使用的仪器设备已经老化,技术性能较弱,需要更新和升级。
3. 监测数据的利用率不高:虽然我们制作了监测报告,但是对于某些相关单位和研究机构而言,这些报告的利用率并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四、改进建议1.加强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监测人员和专业人才,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鼠疫防控工作总结2篇
![鼠疫防控工作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5870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a.png)
鼠疫防控工作总结鼠疫防控工作总结精选2篇(一)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鼠类传播给人类。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鼠疫的传播,需要进展以下工作:1. 加强鼠类监测和控制:鼠类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需要加强对鼠类的监测工作。
通过设置捕鼠器、鼠夹等方式,对可能携带鼠疫杆菌的鼠类进展捕捉和灭杀。
2. 环境清洁消毒:鼠类常常在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中活动,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定期清理垃圾,去除杂物,并使用消毒剂对可能被鼠类污染的地方进展消毒处理。
3. 加强鼠疫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对于有鼠疫病症的病例,需要及时进展监测和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对于患者和疫区人员应进展隔离治疗,防止鼠疫的进一步传播。
4. 加强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
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普及鼠疫的知识和预防方法,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防止直接接触可能感染鼠疫的鼠类。
总而言之,鼠疫防控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展,包括鼠类监测和控制、环境清洁消毒、病例监测和报告以及公众宣传和教育。
只有综合使用这些措施,才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鼠疫的传播。
鼠疫防控工作总结精选2篇(二)鼠疫防治培训总结本次鼠疫防治培训就鼠疫的传播途径、病原体特性、防治措施等方面进展了详细的介绍和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深化理解了鼠疫的危害和预防控制措施。
首先,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叮咬传播给人类。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跳蚤传播和接触传播两种方式。
跳蚤传播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一般是通过鼠类和跳蚤的媒介传播给人类。
接触传播是指人与感染了鼠疫的患者、动物或其分泌物、排泄物接触后感染鼠疫。
其次,鼠疫耶尔森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毒力和抗药性。
鼠疫耶尔森菌主要寄生在鼠类体内,通过鼠类的排泄物和跳蚤媒介传播给人类。
鼠疫耶尔森菌在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鼠疫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6136505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4.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一、工作背景: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
为了及时掌握鼠疫疫情,协助决策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我们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开展了鼠疫的监测工作。
二、工作内容:1.定期采集鼠类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我们采取定期走访街道、社区、城市边界等重点区域,采集鼠类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患有鼠疫的鼠类。
2.开展鼠媒蚤监测工作。
鼠媒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为了及时控制鼠媒蚤的数量,我们进行了鼠媒蚤的监测工作。
通过布设粘虫纸和蚤子捕捉器等设备,对鼠媒蚤进行监测并统计鼠媒蚤的数量。
3.开展疫源地环境监测工作。
疫源地环境是鼠疫杆菌的生存环境,为了掌握疫源地环境的状况,我们开展了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作。
通过采集土壤、水源、粪便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便判断该地区是否存在鼠疫杆菌。
4.开展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在疫情暴发后,我们会组织鼠疫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疫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我们能够全面掌握疫情的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成绩:1.及时发现了鼠疫疫情。
通过定期采集鼠类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我们及时发现了几起鼠疫疫情,并立即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
2.有效控制了鼠媒蚤的数量。
通过开展鼠媒蚤的监测工作,我们掌握了鼠媒蚤的分布情况,并采取了针对性的灭蚤措施,有效控制了鼠媒蚤的数量。
3.全面了解了疫源地环境状况。
通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我们全面了解了疫源地环境的状况,并为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4.科学判断了疫情来源和传播途径。
通过开展鼠疫的流行病学调查,我们科学判断了疫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为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四、存在问题:1.监测范围有限。
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我们的监测范围有限,很难做到全面覆盖。
2.监测手段不够多样化。
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定期走访和采样进行监测,监测手段不够多样化,有待改进。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2篇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0c18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2.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精选2篇(一)根据疾控中心的鼠疫监测工作,以下是一份总结:1. 监测网络建设:疾控中心建立了鼠疫监测网络,包括与各地医疗机构和防疫部门的沟通合作。
这些合作关系有助于及时收集鼠疫病例信息,并及时发出预警。
2. 鼠疫病例报告:疾控中心迅速响应收到的鼠疫病例报告,并进行确认和调查。
他们会与医疗机构、防疫部门和实验室合作,确认病例,并收集相关信息,如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3. 鼠疫病例调查:疾控中心将派遣工作人员前往病例发生地开展调查,包括采集病人和患者周围环境的标本,用于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分析。
4. 鼠疫预警:疾控中心会根据收集到的鼠疫监测数据和调查结果,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预警等级和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5. 治疗指南和宣传教育:疾控中心会制定鼠疫的治疗指南,包括对医疗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并向公众提供相关宣传教育,以提高对鼠疫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总体来说,疾控中心的鼠疫监测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及时收集、调查和预警,能够有效控制鼠疫的传播,减少病例数量和传播范围,保障公众的安全健康。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2)精选2篇(二)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发的严重传染病,具有高度的致死性和传染性。
为了及时控制和预防鼠疫的发生和传播,疾控中心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
以下是对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的总结:1. 监测网络建立:疾控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鼠疫监测网络,包括鼠疫疫情报告系统、实验室检测体系、疫情调查与追踪体系等。
2. 指定监测目标:疾控中心明确了鼠疫的监测目标,包括重点地区、易发生鼠疫的职业人员、经常接触鼠类的人群等。
3. 鼠疫疫情报告系统:疾控中心建立了鼠疫疫情报告系统,要求各地及时上报鼠疫疫情信息,包括病例报告、疫情调查报告等。
4. 鼠疫病原体检测:疾控中心建立了鼠疫病原体检测体系,对可能感染鼠疫的标本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确保病例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4bca463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9.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疾控中心是一家有着丰富科研和实践经验的机构,在鼠疫监测方面也是具有优异表现。
本次文章旨在总结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并提供参考建议。
一、监测方法疾控中心通过监测鼠类、媒介蚤、家畜等途径,收集鼠疫发生的数据。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鼠疫的异常情况,为疫情控制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同时,疾控中心还通过持续开展鼠类调查,收集鼠类引发疫情的相关资料,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起到了预防疫情的作用。
二、应急处置在疫情爆发时,疾控中心能够及时组织人员开展应急处置。
如采取消毒措施、封锁疫区、疫情溯源等方式,对疫情扩散进行有效控制。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置疫情,在平时疫情相对较少的情况下,疾控中心组织开展疫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三、疫苗工作疾控中心通过定期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从而减少鼠疫的发生。
四、宣传教育疾控中心通过定期开展鼠疫防治宣传教育活动,让公众了解如何识别鼠疫、如何预防鼠疫、如何保护自己和家庭免受鼠疫的伤害。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预防鼠疫的意识和能力。
五、不足和建议疾控中心在鼠疫监测方面的工作表现相对突出,但也存在不足。
1、监测效率有待提升。
建议疾控中心在监测鼠类、蚤子等方面加强技术研究,提高监测效率。
2、应急处置工作不足。
建议疾控中心加强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疫情应对速度和疫情控制效果。
3、宣传教育内容亟待升级。
建议疾控中心在宣传教育内容上加强科学性、针对性,提高公众对鼠疫防治的知识掌握程度。
总之,疫情的防控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疾控中心在鼠疫监测方面的工作表现出众,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建议疾控中心加强技术研究和宣传教育,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鼠疫防控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7f6f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e.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具有传播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对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管控鼠疫疫情,我中心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
本次总结将对该工作进行概述,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内容和取得的成效等方面。
二、工作目标本次鼠疫监测工作的目标是全面了解本地区鼠疫疫情,及时发现鼠疫疫情的扩散和传播趋势,为防控鼠疫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了解本地区鼠疫杆菌感染情况,包括感染的人数、年龄分布、疫情发展趋势等;2.了解潜在鼠疫感染源,包括患病动物种类、数量等;3.了解鼠疫的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4.了解鼠疫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灭鼠、隔离患者等;5.提供科学依据,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三、工作原则本次鼠疫监测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科学的监测方法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数据共享:与相关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提高防控工作的协同性和针对性;3.及时性:及时收集和分析鼠疫疫情数据,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疫情动态;4.多学科协作: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工作,提高工作的综合性和全面性;5.可持续发展:在工作中注重积累经验和总结经验,为今后的鼠疫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四、工作内容本次鼠疫监测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监测系统:建立鼠疫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通过系统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可靠性。
2.疫情调查:对疑似病例进行排查和调查,了解其疫情发展史和可能接触过的动物种类等信息。
此外,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和登记,掌握潜在的传播途径和范围。
3.动物监测:对可能携带鼠疫杆菌的动物进行监测,包括鼠类、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等。
通过采集动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了解动物携带情况和传播风险。
4.环境监测:对可能存在传染源的环境进行监测,包括草地、垃圾堆、下水道等。
通过采集样品进行检测,判断环境的卫生状况和潜在的危险程度。
鼠疫霍乱的监测工作总结
![鼠疫霍乱的监测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0b2f3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8.png)
鼠疫霍乱的监测工作总结
鼠疫和霍乱是两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这两种疾病的传播,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鼠疫和霍乱的监测工作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疾病的威胁。
首先,我们在监测工作中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监测网络的建立。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能够及时了解疾病的传播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疫情点,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同时,我们还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疾病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监测网络,通过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对疾病传播情况的实时监测。
其次,我们加强了对鼠疫和霍乱的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在监测技术方面,我们引入了新的检测方法和设备,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在监测方法方面,我们不断完善监测方案,提高了监测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疫情,更加准确地判断疫情的传播趋势。
最后,我们加强了对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监测工作人员是疾病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监测工作的效果。
因此,我们通过培训和管理,提高了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他们能够胜任监测工作的任务。
总的来说,鼠疫和霍乱的监测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这两种疾病的监测工作,不断提高监测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4f461e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a.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具有高度致命性和急性传染性。
为了及时掌握和控制鼠疫疫情,疾控中心的监测科开展了一系列的鼠疫监测工作。
现对该科的监测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科制定了针对鼠疫的监测方案,并根据疾病流行特点、传播途径等因素,合理选取了监测指标和方法。
监测方案中明确了监测的目标和内容,统一了相关人员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确保了监测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监测网络的建设监测科积极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多级多部门的监测网络。
与鼠疫疫情相关的机构、部门和学术机构等都纳入了监测网络,形成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机制。
监测网络不仅提高了监测的覆盖面和准确度,还为相关部门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三、监测站点的建设和管理监测科根据鼠疫疫情的分布情况,合理选取了监测站点,并对站点进行了规范化管理。
监测站点的选址考虑了人口密集度、鼠类活动密度等因素,确保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并且,监测科对监测站点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了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四、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监测科组织相关人员对监测站点进行巡检和数据采集工作,确保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监测科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监测科及时发现和预警疫情的变化趋势,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决策参考,提高了疫情的处置效果。
五、信息发布与应急响应监测科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及时传输到疾控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并负责对外信息的发布工作。
监测科及时向社会公开疫情信息,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范意识。
监测科在疫情发生后,负责组织应急响应工作,协调相关人员的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的传播和危害。
疾控中心的监测科在鼠疫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制定监测方案、建立监测网络、建设监测站点、采集分析监测数据和应急响应工作,监测科为及时掌握和控制疫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为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贡献。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https://img.taocdn.com/s3/m/e60f11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d.png)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_疾控中心出科小结监测科二、鼠疫监测的基本情况1.监测地点:我们在本地区选择了5个监测点进行鼠疫监测工作,确保对全区域的覆盖,从而更好地了解鼠疫的传播情况和流行趋势。
2.监测对象:我们主要监测的对象是鼠类和被鼠类叮咬的动物,通过对其进行进一步检测,以了解是否存在鼠疫的传播情况。
3.监测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监测方法,包括标本采集、实时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式,以了解鼠疫的传播情况和疫情态势。
4.监测周期:我们定期进行鼠疫监测,一般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监测,同时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进行更频繁的监测。
三、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监测人员不足:由于本地区鼠疫监测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监测人员相对不足,导致了监测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困难。
2.监测方法不够多样化:我们在鼠疫监测中主要采用了标本采集和实时监测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对鼠疫传播情况的了解,需要更多的监测方法来辅助。
3.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不够及时:虽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监测工作,但在数据整理和分析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和培训:我们将会加大对鼠疫监测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对鼠疫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能力。
2.拓展监测方法:我们将会探索更多的监测方法,包括基因测序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等,以便更好地了解鼠疫的传播情况。
3.加强数据管理:我们将会建立更为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提高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效率,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五、结语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鼠疫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
我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够更好地改进这些问题,提高鼠疫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我们的疾控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日常鼠疫监测工作总结
![日常鼠疫监测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9fa7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57.png)
日常鼠疫监测工作总结引言鼠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的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一类重大传染病。
为了及时发现、防控鼠疫的传播风险,我单位每年都进行日常鼠疫监测工作。
本文对我单位在日常鼠疫监测工作中所做的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回顾,旨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监测效果。
工作内容我单位日常鼠疫监测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周期性巡查每月对工作区域内的鼠类活动进行巡查,包括办公区、仓库、室外储物区等。
通过观察鼠类的活动痕迹,如粪便、咬痕等,判断是否存在鼠类滋生和活动的风险。
鼠类密度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鼠类密度监测,通过设置捕鼠器或粘鼠板,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鼠类捕捉和监测。
记录捕获的鼠类种类和数量,以及捕获情况的时间和地点,为后续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鼠类疫情报告及时向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报告鼠类疫情,包括鼠类密度增加、出现疫情扩散等。
并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鼠类灭鼠行动,采取灭鼠措施,消除鼠类滋生和危害。
鼠类病原菌监测定期采集鼠类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进行鼠类病原菌的检测和分析。
通过检测鼠类是否携带鼠疫菌等病原菌,为疫情动态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数据依据。
成果回顾在过去一年的日常鼠疫监测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及时发现鼠类滋生风险通过周期性的巡查,我们及时发现了多个工作区域内存在鼠类活动的风险。
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成功消除了鼠类滋生和危害。
鼠类密度监测数据完善每季度进行的鼠类密度监测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支持。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鼠类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趋势,为下一步的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鼠类病原菌检测取得进展我们与相关实验室合作,对采集的鼠类样本进行了鼠疫菌等病原菌的检测。
这些数据不仅为疫情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鼠类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总结与展望通过日常鼠疫监测工作,我们不仅及时发现和消除了鼠类滋生和活动的风险,还获得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然而,我们也认识到日常鼠疫监测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首先,巡查和监测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和全面。
日常鼠疫监测工作总结汇报
![日常鼠疫监测工作总结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28e01622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e.png)
日常鼠疫监测工作总结汇报鼠疫监测工作总结汇报一、工作概述本次鼠疫监测工作旨在了解当前鼠疫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鼠疫的传播和爆发。
本次工作主要包括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措施制定三个方面。
经过各项工作的付出,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实地调研为了准确了解鼠疫的发生情况和传播途径,我们走访了多个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并对当地鼠类数量、环境卫生状况以及民众鼠疫防控意识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某地区的鼠类数量过多,且存在生活垃圾管理不善的问题,这为鼠疫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部分居民对于鼠疫的防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数据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鼠疫的传播规律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我们发现鼠疫的发生与鼠类数量、生活垃圾管理状况以及民众防控意识密切相关。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发现鼠疫的发生与当地鼠类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且环境卫生状况不良对于鼠疫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同时,民众的鼠疫防控意识也是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
四、措施制定基于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制定了以下防控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垃圾分类、清理和处理的监管,减少鼠类的滋生和繁殖基础。
2. 普及鼠疫知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渠道向民众普及鼠疫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民众的鼠疫防控意识。
3. 加强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完善的鼠疫监测系统,并加强与各级卫生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报告和处理鼠疫疫情。
4. 加强职业培训:对从事鼠疫监测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工作成果在本次鼠疫监测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对多个鼠疫高发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全面了解了当地的鼠疫疫情和传播途径。
2. 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鼠疫的传播规律,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制定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普及鼠疫知识、加强监测和报告制度以及加强职业培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控中心鼠疫监测工作总结范文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急、传播快、病死率高、传染性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我市1941年曾遭受日本帝国主义鼠疫细菌战的侵袭,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和鼠间鼠疫的流行,1990年和1991年我市应用放射免疫法,曾从3份褐家鼠血清中检出鼠疫f1抗体。
为了掌握我市疫情动向,严防鼠疫历史疫源地死灰复燃和鼠疫的传入, 2010年我们根据《湖南省2010鼠疫监测实施方案》和《湖南省鼠疫监测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方案(试行)》,开展了鼠疫监测工作,现将监测工作总结如下:
一、监测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一)监测工作部署与培训
1、健全监测队伍,制定工作计划
中心有领导分管此项工作,流病科、检验科负责具体实施,2010年2月制定了鼠疫监测工作计划。
2、召开工作会议,制定监测方案
为全面落实鼠疫监测工作,确保监测工作完成,根据《湖南省2010鼠疫监测实施方案》,中心制订了《常德市2010年鼠疫监测实施方案》。
3、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种鼠疫防治知识培训
(1)参加上级鼠疫防治知识培训、会议
①2010年4月20日,参加了省疾控中心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
②2010年8月27-28日,中心主任参加了省卫生厅召开“第十九届中国南方鼠疫联防工作会议”。
(2)举办有关鼠疫的知识培训、会议
4月29-30日,中心召开了全市疾控业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鼠疫等重点疾病监测工作;6月初,中心组织专家在石公桥镇中心卫生院主办防保人员和当地群众鼠疫相关知识培训会议,培训知识包括鼠防诊断治疗、消毒防护隔离、预防控制、疫情报告等,并重点强调了鼠疫预防“三报、三不”,对鼠疫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监测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2010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鼠疫监测专项经费10.2万元已拨付到位,市财政配套拨款2万元,中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财政部以及省卫生厅和省财政厅的要求,专款专用,保证了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监测内容
(一)人间鼠疫监测
1、监测范围:
以鼎城区石公桥镇为中心,半径5~10km所及范围内的村。
2、监测任务
(1)做好鼠疫防治知识的宣传,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执行鼠情疫情“三报”制度,即对监测区内发现的疑似鼠疫病人、急死病人和不明原因大量死鼠(以及其它野生动物)及时报告。
(2)正常人群血清学监测:6-9月份在监测范围内采集正常人血清标本200人份。
(二)动物间鼠疫监测
1、监测时间:6~9月份每月上旬。
2、监测范围:以鼎城区石公桥镇为中心,半径5km所及村,发现阳性材料,以阳性点为中心外展5km。
3、鼠数量监测
(1)家栖鼠类与数量:在鼎城区石公桥镇每一监测月份选择50户居民有代表性的房间100间,每间房夜间布笼一个,以油条为诱饵,连续布放3天,4个月至少1200笼次,若发现捕了鼠及时送实验室(取鼠后继续放诱饵捕鼠),计算捕获率,进行鼠种鉴定。
(2)野鼠种类与数量:鼎城区石公桥镇每一监测月份选择1~2种有代表性生境,每种生境布鼠笼100笼,用油条做诱饵,连续布放3天,4个月至少1200笼次,计算捕获率。
对捕获的鼠类等动物进行标本制作。
根据动物的种类,每种动物制作1-2个标本,以后每年发现新的动物种类制作新标本。
4、媒介昆虫监测
鼠体蚤:捕获的活体鼠单只装袋,乙醚麻醉后梳检,每月梳家、野鼠至少30只(其中野鼠至少8只),4个月至少120只以上。
计算
鼠体蚤平均指数和染蚤率。
对梳检蚤进行分类鉴定,根据种类制作玻片标本,每类制作至少2个标本,以后发现新的蚤类制作标本。
5、血清学监测
对所捕获的老鼠全部采血并分离血清保存。
三、监测结果
(一)人间鼠疫监测
1、因地制宜,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鼠疫防控健康教育。
6月初,中心组织专家在石公桥镇召开防保人员和当地群众培训会议,向当地群众发放鼠疫宣传册3500份、宣传单6000份。
2、健康人群血清学检测
2010年共采集健康人群血清202份,采用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鼠疫f1抗体全为阴性,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分别见表1、表2。
表1 健康人群血清鼠疫抗体检测年龄性别分布表性别年龄(岁)阳性0-1515-50>50合计男3234391050女372634970合计6960732020 表2 健康人群血清鼠疫抗体检测职业分布表性别职业阳性农民学生教师合计男703231050女60370970合计1306932020 (二)动物间鼠疫监测
1、监测县基本情况:
监测县名称:常德市鼎城区,人口:851539万人,总面积:2451平方公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20℃。
监测点名称:常德市鼎城区石公桥镇,总面积:58.61平方公里。
2、鼠密度及鼠种构成
(1)监测点6~9月共布放鼠笼2400笼次,共捕鼠128只,总捕获率5.33%;优势鼠种以褐家鼠为主(81.25%),其次依次为小家鼠(17.97%)、黄胸鼠(0.78%)。
其中室内布笼1200笼次,捕鼠83只,鼠密度为6.92%,优势鼠种为褐家鼠(73.49%),其次为小家鼠(25.30%)、黄胸鼠(1.20%)。
野外布笼1200笼次,捕鼠45只,鼠密度3.75%,优势鼠种同样为褐家鼠(95.56%),其次为小家鼠(4.44%),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