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个合格的质检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检验的定义
产品质量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观察,适
时进行测量或实验,并将得到的质量特性值(测定值)与规定要求相比较,判定出产品或产
品批合格与不合格的一种技术性检查活动。
为了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同时给检验人员的工作创造条件,必须做好 质量检验的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项: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项: 1、编制和实施质量检验和试验计划 2、不合格品的管理 3、质量检验和试验的记录、检验状态标识、证书、印章的管理。
三、质量检验计划 (一)质量检验计划的概念
做为质量检验的执行者——一个合格的检验员,在企业生产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 的 重要作用。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的同时,还要当好工人的质量宣传员和技术辅 导员。走进生产第一线,并随时宣传“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帮助生产工人进行质量分 析、解决质量问题。检验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生产和技术人员的沟通。
符合性评价条件:
1、标准
判定的依据
2、检验规程
判定的方法
二、质量检验的主要活动 企业质量检验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两大方面,一是产品检验和试验,二是质量检验的管理工作。 (一)产品检验和试验 公认的产品类别有四种:硬件、软件、服务及流程性材料,对于工业企业,产品检验工作经 常按照生产过程不同阶段和检验对象不同而划分,包括: 1、进货检验; 2、工序检验; 3、最终检验; 4、成品入库、包装及出厂检验。 (二)质量检验的管理工作
① 全员的培训教育; ② 明确的职责、权限和接口; ③ 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④ 奖罚分明。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对产品质量的生产(产品的设计阶段)、形成(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和实现(产品的使用 和售后服务阶段)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 要求:
① 质量策划; ② 程序文件的编制和实施; ③ 过程网络的管理。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要求: ① 建立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② 确立管理职责、权限和接口; ③ 配备必要的技术、物质资源; ④ 管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
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目前举世瞩目的 ISO9000 族质量管理标准、 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 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三全”管理: 1、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要求:
1、破坏性检验;2、非破坏性检验。 七、按检验目的分类:
1、生产检验;2、验收检验;3、监督检验; 4、验证检验;5、仲裁检验。 八、按供需关系分类:
1、第一方检验;2、第二方检验;3、第三方检验。 九、按检验人员分类:
1、自检;2、互检;3、专检。 十、按检验系统组成部分分类:
1、逐批检验;2、周期检验。 十一、按检验的效果分类:
特点: 1、数理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的结合;
2、出现了“统计抽样”理论和 “质量控制图”,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 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阶段的标志。
缺点: 1、忽略了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中个环节的作用,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
方法,使人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情; 2、在计算机和数理统计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使很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
监督的职能一般通过设置专职的巡检人员完成。
五、质量检验的步骤 1、检验的准备 2、获取检测的样品 送样 抽样 3、测量或试验 4、记录 5、比较和判定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 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6、确认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对产品是否可以“接受”、 “放行”做出处置。
4、进货检验的Fra Baidu bibliotek容 ① 首件(批)样品进货检验 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首件(批)样品的进货检验
对合格品准予放行,作业人员据此将合格品及时传递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或 准予入库、交付(销售、使用)。不合格品由有关人员按起程度分别做出相应处置。
第四节 实验室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室的基本工作准则 (一)公正性
坚持原则,以客观的科学的检测数据说话。 (二)科学性
1、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的配制能满足检测工作任务的需要; 2、检测仪器设备和试验环境条件符合检测的技术要求。 (三)及时性 实验室的检测服务要快速及时。 以上是作为一个合格检验员必备的素质。 二、样品质量控制 (一)样品的抽取 抽取的样品应做到真实、完整、具有代表性。 1、规定具体的抽样方案 2、认真作好抽样工作记录 (二)样品的管理
(三)编制检验计划的原则 根据产品复杂程度、形体大小、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特点、批量的不同,质量检验计划可 由质量管理部门或质量检验的主管部门负责,由检验技术人员编制,也可以由两个部门合作 共同编制。编制检验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1、充分体现检验的目的。 2、对检验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 3、关键质量应优先保证。 4、综合考虑检验成本。 5、进货检验、验证应在采购合同的附件或检验计划中作出说明。并经双方共同评审确认。 6、检验计划应随产品实现过程中产品结构、性能、质量要求、过程方法的变化作相应的修 改和调整,以适应生产作业过程的需要。
实验室应对样品的接收、保管、领用、传递、处理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以确保样 品不污染、不损坏、不变质,保持完好的原始状态。
三、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 (一)检测的准备 1、 样品的技术状态是否完好。 2、 检测用仪器设备的功能和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 3、 环境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检测的技术要求。 4、 样品、仪器设备及环境状态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 5、 操作人员资质符合要求。 (二)检测操作和记录 1、检测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操作。 2、做好检测原始记录。 3、在检测中,出现靠近合格界限的边缘数据时,须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以验证检测的准 确性。 4、检测结束,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技术条件进行检查。 (三)异常情况的处理 1、检测数据发生散布异常 ; 2、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影响检测结果时 ; 3、因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而中断检测时 ; 4、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样品或试样(件)损坏、变质、污染 第二讲 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操作实务 检验的分类,共有 11 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分类:
1、进货检验;2、过程检验;3、最终检验。 二、按检验地点分类:
1、集中检验;2、现场检验;3、流动检验。 三、按检验方法分类:
1、理化检验;2、感官检验;3、试验性使用鉴别。 四、按被检验产品的数量分类:
1、全数检验;2、抽样检验;3、免检。 五、按质量特性的数据性质分类:
1、计量值检验;2、计数值检验。 六、按检验后样品的状况分类:
质量检验在不同的质量管理阶段所起的作用 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主导作用;
2、统计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基础,提供数据;
四、产品质量观念的发展的三个历程:
1、上世纪 50 年代以前的观念:
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2、上世纪 70 年代左右的观念: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3、上世纪 90 年代左右的观念:
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在 1920 年前后诸多质量管理专家致力研究如何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1924 年,美
国贝尔实验室的罗半格、道吉以及休哈特等,针对传统质量检验缺乏预防性的问题,运用数 理统计学原理,先后提出了在生产过程中抽样检验方案设计的“统计抽样”理论和控制生产 过程中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的“质量控制图”。与质量管理的结合。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检验员
第一讲 良好的质管理念和质量检验的概述
第一节、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质量重要性:
提高质量,迫在眉睫,中国加入 WTO 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提高竞争力, 首 先必须要提高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已经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
质量意味着产量。 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起源于质量检验。质量检验随着质量管理的发展而发展,质量检验永远是 质 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质量检验工作肩负着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鉴别、把关、 预防、报告和监督等职能,在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质量保证作 用。
第二节 品质管理的演进史 到目前为止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传统质量管理阶段;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一、传统质量检验阶段 传统质量检验阶段是单纯靠检验或检查保证产品或工作质量的,产品生产后经过检 验,区分合格产品与不合格产品。合格产品投放市场交付客户使用,不合格产品需通过返工、 返修、降等级使用或报废等方式进行处理。 缺点: 1、传统的质量检验阶段是事后的质量保证; 2、缺乏“预防”的功能,只起到鉴别和把关的作用; 3、全数检验; 4、检验成本高。
1、判定性检验;2、信息性检验;3、寻因性检验。 第一节 进货检验 1、定义:进货检验是指对供方交付的原材料、元器件、零件、组装件、配套分机等进行的 质量检验。 2、进货检验的目的和作用
就是通过进货检验,确保所购的产品,所外包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防止不合格的 产品进入工序进行加工或装配,及减少购货引起的经济损失。 3、进货检验的要求: ① 按合同或协议明确交货产品的质量保证内容进行检验 ② 按企业形成文件的检验程序,以及进货检验和试验规程进行检验和办理入库手续。 ③ 外购产品应是经企业评定合格供方的产品,其他情况进货应经过审批并通知相关部门。 ④ 按文件程序、质量计划、检验计划执行。 ⑤ 合格放行,不合格追回等处置。
四、质量检验的主要职能 鉴别职能、把关职能、预防职能、报告职能、监督职能 (一)鉴别的职能: 鉴别的职能是其他各项职能的前提。 鉴别的依据:产品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订货合同的规定。 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 结论: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合格,不合格。 (二)把关的职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具体体现在:依据检验的鉴别结果,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原材料不准 投产、不合格半成品不准转序、不合格成品不准出厂,严把质量关的“把关”职能。 (三)预防的职能 现代的质量检验不是单纯的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 检验的预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对过程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应用起到预防的作用。 2、通过过程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到预防作用。 3、广义的预防作用。
质量检验和试验计划,简称为质量检验计划,是对检验涉及的活动、过程和资源做 出的规范化的书面(文件)规定,用以指导检验活动正确、有序、协调地进行
(二)质量检验计划的作用
检验计划是对检验和试验活动带有规划性的总体安排,它的重要作用有: 1、节约质量成本中的鉴别费用,降低产品成本。 2、合理配备和使用人员、设备、仪器仪表和量检具,有利于调动每个检验和试验人员的积 极性,提高检验和试验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物质和劳动消耗。 3、充分发挥检验职能的有效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制造成本。 4、使检验和试验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使产品质量能够更好地处于受控 状态。
(四)报告的职能 为了使领导层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
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 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质量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 1、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状况及合格率 2、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品率,以及相应的质量损失金额; 3、产品不合格原因分析 4、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 5、提高产品质量和质量改进的建议。 (五)监督的职能 包括: 1、产品质量的监督; 2、专职和兼职质量检验人员工作质量的监督; 3、工艺技术执行情况的技术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