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边塞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边塞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边塞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边塞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边塞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边塞诗派特点总体上讲它体现出了一种阳刚之美。

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

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

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

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边塞诗派代表人物边塞诗派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其诗人除高适、岑参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2017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边塞诗派历史起源唐代疆域广阔,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国际交往也日益增多。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

崖口上新月,石门破苍霭。 色向群木深,光摇一潭碎。 《终南双峰草堂作》 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田假归白阁西草堂》
这类闲适淡远的山水诗,造语奇、造意奇、境界奇, 深得时人称许,将之比作谢眺、何逊。
第二个阶段是两次出塞时期,其诗以边塞 诗为主,约有七十余首。不仅数量在盛唐边 塞诗人中最多,成绩也最突出,这些诗奠定 了岑参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岑参第一次出塞写了不少边塞诗,未引起 注意。再次出塞,给岑参提供了成为边塞诗 大师的机会。这些诗充分体现其长于写感觉 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个性,别具一种 奇伟壮丽之美。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二、岑参及其诗歌创作
剑气萧心两销魂
参,相门子。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十 五隐于嵩阳,二十献书阙下。尝自謂曰云 霄坐致,青紫俯拾。金尽裘弊蹇而无成, 岂命之过欤。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 《感旧赋》序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岑参《银山碛西馆》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塞下曲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1、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 立业自期。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高适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杜甫 2、四十六岁中第,任汴州封丘尉,三年后弃 官。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高适
士兵的效命死节和将军的贪功懈怠;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
• 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 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 描绘边塞风光、 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 生活为主。 生活为主。汉魏六朝时已有一 边塞诗, 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 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 步予以发展 , 到盛唐则全面成 高适、 该派诗人以高适 岑参、 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 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 而高、 最为知名, 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 王之涣、 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涣 岑成就最高。其他如王之涣、 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 王翰、崔颢、刘湾、张谓等也 较著名。 较著名。
• 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 这些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 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 深入表现边塞生活,艺术上也有所创新。他们 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 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 而且抒写了请缨投笔的豪情壮志以及征人离妇 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 的思想感情。对战争的态度,有歌颂、有批评, 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 也有诅咒和谴责,思想上往往达到一定深度。 其诗作情辞慷慨、 其诗作情辞慷慨、气氛浓郁 、意境雄浑 ,多 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 采用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杰出作品如 高适《燕歌行》 岑参《 高适《燕歌行》、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 另外,中唐卢纶 李益也有些格调苍 卢纶、 征》等。另外,中唐卢纶、李益也有些格调苍 凉的边塞绝句。 凉的边塞绝句。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边塞诗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边塞诗派代表⼈物有哪些1. 唐代诗⼈边塞诗派的代表⼈物有哪些边塞诗⼈的杰出代表有⾼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适(700-765),字达夫。

河北景县⼈,后迁居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世称“⾼常侍”。

岑参(715—770),南阳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

李颀(690?— 751?),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颍⽔之阴的东川别业(今河南登封)。

开元⼗三年进⼠,曾任新乡尉。

久未迁调,归东川别业过炼丹求仙的隐居⽣活。

⾼适、王昌龄、王维、崔颢都是他的好朋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长安⼈。

开元⼗五年进⼠,⼆⼗⼆年中宏词科。

初补秘书郎,调犯⽔尉,谪岭南。

后任江宁丞,⼜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

后弃官隐居江夏,安史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2. “边塞诗派”的代表⼈物是谁⾼适和岑参是盛唐边塞派诗⼈代表⼈物。

燕歌⾏·⾼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本⾃重横⾏,天⼦⾮常赐颜⾊。

摐⾦伐⿎下榆关,旌旆逶迤碣⽯间。

校尉⽻书飞瀚海,单于猎⽕照狼⼭。

⼭川萧条极边⼟,胡骑凭陵杂风⾬。

战⼠军前半死⽣,美⼈帐下犹歌舞。

⼤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兵稀。

⾝当恩遇恒轻敌,⼒尽关⼭未解围。

铁⾐远戍⾟勤久,⽟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蓟北空回⾸。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三时作阵云,寒声⼀夜传刁⽃。

相看⽩刃⾎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今犹忆李将军。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草折,胡天⼋⽉即飞雪。

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不得控,都护铁⾐冷难著。

瀚海阑⼲百丈冰,愁云惨淡万⾥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路。

⼭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处。

⾛马川⾏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天。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简答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简答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简答
边塞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形成于唐朝中晚期的边塞地区,以描绘边疆生活、战争场景和边塞风情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英雄主义情怀。

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有王之涣、王之焘、岑参、王昌龄等。

边塞诗派的名词解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答:
1. 边塞:边塞即边疆地区,通常指国家边境线上的地区,位于国家的边缘地带。

在古代中国,边塞地区常常面临外敌的侵袭和战争的威胁,因此边塞成为了一个战斗与生活并存的特殊环境。

2. 诗: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文体,以抒发思想情感、表达意境为主要特点。

边塞诗派的诗歌主题集中在边塞的生活和战争中,通过表现边塞的景色、民风、军旅生活等来体现作者对边塞人民的热爱和对故土的深情。

3. 派:派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一群作家或某一时期的作品相互关联、风格相似且有一定影响力的集合。

边塞诗派是指在唐朝中晚期,一批以边塞为题材和背景,风格独特的诗人们所形成的文学流派。

边塞诗派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题材和风格,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边境地区的生活与战争中的坚韧和勇敢。

这些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英勇战斗和民族气节,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家园的思念,同时也表现出对人民的关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边塞诗派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唐代,它的创作风格和题材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边塞诗派的作品通过真实而深刻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精神,不仅打破了传统文学对于山水田园的刻板印象,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著名边塞诗人有哪些

著名边塞诗人有哪些

著名边塞诗人及其作品赏析——探寻盛唐气象盛唐时期,国力强盛,边关将士戍守疆土,保家卫国,涌现出一批以描写边塞生活、战争场景和戍边将士情感为主题的诗人,史称“边塞诗人”。

他们的诗歌,豪迈奔放,雄浑壮阔,既展现了边塞的雄奇壮丽,也抒发了戍边将士的爱国情怀和思乡之情,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对一些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其代表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展现盛唐边塞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一、高适:边塞诗歌的开山鼻祖高适(约700—765),字达夫,渤海人,是盛唐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岑参并称“高岑”。

他的诗歌风格雄浑悲壮,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深刻地反映了唐代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将士的艰苦生活。

他不像一些诗人那样仅仅描写边塞的景色,而是将边塞的自然环境与战争、政治、人物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创作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诗篇。

高适的边塞诗歌,常常以写实的笔法描绘边塞的景象,例如《燕歌行》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景象,就将边塞的寒冷和肃杀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又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别董大》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诗句,就将送别友人时的悲凉气氛渲染得十分到位。

高适的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边塞战争的残酷现实,也表达了戍边将士的爱国情怀和思乡之情。

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的见证。

高适代表作品赏析:•《燕歌行》:此诗以其宏大的气势和悲壮的氛围闻名,描绘了边塞的严寒景象和将士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敬佩之情。

诗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更是千古名句,被后世无数诗人所传诵。

•《别董大》: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诗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凄凉而动人,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

•《塞上听吹笛》:这首诗以听笛声起兴,描绘了边塞的景色和将士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和敬佩之情。

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边塞诗的代表人物

边塞诗的代表人物试题:有哪些?答案: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

【相关阅读】唐朝边塞诗的内涵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资料,或描述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这类诗的思想资料极其丰富:能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能够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能够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能够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能够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由于国力强弱不一样,在对外战争中的胜负不一样,初盛唐边塞诗中多昂扬奋发的格调,中唐前期尚有其余响,而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叹。

终唐之世,边塞诗始终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部分。

其代表人物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资料包括:A、边塞风光;B、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c、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不仅仅资料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谁

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谁

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谁高适出生在武则天时期,是唐代诗人、政治家,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他二十岁,这一年过年的时候他来到了长安城,后来他以客人的身份在梁宋游玩一阵后,就在宋城住了下来。

高适二十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向北方出发,也曾经想过投奔朝中的官员,而且还为此作过包括《信安王幕府》、《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别》、等诗,但是努力了三年都没有成功,一年之后在他三十二岁的时候,他去了长安,想要考个功名,但是落榜了,只能无功而返,又是一年过去,这一年他又作了包括《淇上别业》、《酬陆少府》和《自淇涉黄途中作》等诗,三十五岁的时候再次回到宋城居住,并作了《燕歌行》这首诗,四十六岁的时候,虽然身上还是没有功名,但是他得到了朝中官员张九皋的推荐再次应试,这一次中榜被授为丘尉,在他四十七岁这一年秋天的时候,他以丘尉身份送兵去青夷军,一年后的春天归来,作有《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送兵到蓟门》、《自蓟北归》等,五十三岁因为安禄山攻陷潼关,他跟随唐玄宗到了成都,在永王谋反后,高适出任淮南节度使征讨他,一年之后永王之乱平息,他又受命讨伐安史之乱。

六十岁官位被调为剑南节度使,第二年成为刑部侍郎,后又转为骑常侍,被封为渤海县候,但仅仅过了一年,在他六十二岁正月的时候,高适逝世,传世的有《高常侍集》等作品。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一位大诗人,擅长五言绝句,曾写出了为数不少的诗篇,但流传至今的只有六首,在这六首诗歌当中有三首是描写边塞风光的,被称之为边塞诗。

王之涣一生之中没有做过什么大官,据说因为受人诽谤,曾愤而辞官,王之涣的诗作最出名的要数《登鹳雀楼》和《凉州词》。

688年,王之涣生于太原一个名门望族,五世祖王隆之是后魏的绛州刺史,曾祖王信则做过隋朝的大官,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王之涣却并没有走科举的道路,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

722年,年已35岁的王之涣娶了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为妻,因为王之涣这个时候已经有妻子,而李氏刚刚十八岁,婚后两个人的感情非常好,虽然婚后不久王之涣就辞去了官职,但是李氏丝毫没有怨言,跟随着王之涣过着贫苦的生活,后来王之涣再次入仕,但是不幸很快去世,而李氏在王之涣去世之后的第六年也撒手人寰。

高考语文知识积累古代文学常识之文学流派

高考语文知识积累古代文学常识之文学流派

高考语文知识积累古代文学常识之文学流派1.建安风骨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了作者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2.田园诗派田园诗派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

其特色是描写农村的朴实生活和田园的秀丽风光,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场面为题材。

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他的诗从多方面描写了田园景色和农村生活,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谧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也表现了诗人参与田园劳作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的愉快交往。

唐代时,田园诗与山水诗结合,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

3.山水诗派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

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要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

但不论山光还是水色,必定都是未曾经过诗人知性介入或情绪干扰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须保持耳目所及之本来面目。

诗中的山水也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经过人工点缀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城市近郊、宫苑或庄园的山水亦可入诗。

山水诗起源于先秦两汉,诞生于魏晋时期,并在南朝至晚唐时期随着中国诗歌发展与文学环境变迁而不断演变。

山水诗的鼻祖是南朝宋的谢灵运。

4.王孟诗派王孟诗派是盛唐时期形成的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又称“山水田园派”。

该派集陶渊明、“二谢”(谢灵运、谢眺)诗之长,以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为主要题材,风格冲淡自然。

该派重要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5.边塞诗派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其中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故边塞诗派又称高岑诗派。

边塞诗派的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体验,他们从各方面深入表现边塞生活,在艺术上也有所创新。

他们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写了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有的作品还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深闺思妇的思念之情。

边塞诗派及高岑

边塞诗派及高岑

a
10
《燕歌行》书法作品
a
11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三四句写出了意气和天子的赏识。貌似揄扬汉将去国 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恃宠而骄。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声色结合,勾勒出一幅颇为壮观的军伍挺进图 。
岑诗又好以出乎常情的奇特想象抒发豪迈情怀,化平凡为神奇
a
3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开元、天宝之际出现的诗派,以描写 边塞战争、边塞生活与风光为内容,歌颂 保卫祖国的爱国思想,表现建功立业的英 雄追求,描绘壮丽奇异的边塞风光,形式 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风格奔放雄 伟,豪迈悲壮,洋溢着积极浪漫的盛唐精 神。
以高适、岑参为主要代表,还有王昌龄、 王之涣、李颀等。
a
2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岑参《银山碛西
胡骑凭陵杂风雨 从敌方入手,渲染军情的紧急。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通过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 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写战斗结束后的凄凉景象,又点出了战斗进行的季节。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交代战斗的结果。

盛唐诗之边塞诗派

盛唐诗之边塞诗派


歌 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唯适而已。
2、高适诗风:风骨凛然
高诗以七古见长。诗歌体
制上,句式骈散相间,用韵平
仄互换,援声律入古体,规格
整齐而又气脉流畅。诗歌容量 大,情感跌宕起伏,意象色彩 鲜明而又简洁。有汉魏古诗的 遒劲风格,以筋骨取胜。
燕歌行
序:开元二十六年,客 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 而还者,作《燕歌行》 以示适。感征戍之事, 因而和焉。
意 象 瑰 丽
边塞诗常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 奇异壮阔的景——豪迈、昂扬的情 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威猛英勇将士 的赞美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缭乱边 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课外阅读】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2)

【课外阅读】边塞诗和边塞诗派 (2)

【课外阅读】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边塞诗初唐四杰骆宾王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其创作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

其中,初、盛唐边塞诗多昂扬奋发的格调,艺术性最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他的边塞诗一方面题材开阔,内容包括:1、边塞风光;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不仅内容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

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陆游等人也创作边塞诗。

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

边塞诗代表人物是:王昌龄岑参李贺边塞诗派边塞的水墨画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王之涣的《出塞》,王翰的《凉州词》。

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唐朝的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编辑本段各时期的边塞诗汉魏南北朝的边塞诗反映边地战争的艰苦和征人思妇的相思苦。

诗歌体裁以乐府诗为主。

代表作品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蔡琰《胡笳十八拍》、《悲愤诗》,徐陵《关山月》、王褒《渡河北》等。

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中诗人分别以旁观者的口吻,边疆战士的口吻,家中思妇的口吻,真实的诉说了边塞征战之苦。

唐朝边塞派诗人是谁

唐朝边塞派诗人是谁

唐朝边塞派诗人是谁什么是边塞诗派所谓边塞诗派,是指开元、天宝年间以表现边塞的军事战争,描写边塞的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为其主要题材的一个诗歌流派。

它的代表诗人是高适、岑参,因而人们又称它高岑诗派。

这一派诗人并非有一个自觉的组织,有一个明确的宗旨,只是在同一历史时期有一批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在诗人们个性各异的诗风中又呈现出某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精神特征。

大量创作边塞诗的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焕、王翰、崔颢等。

该诗派产生的土壤当然是开元、天宝年间的社会现实。

唐帝国此时经过上百年的统一,唐玄宗前期二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内的经济迅速攀上了唐朝的顶峰,随着经济的繁荣军事也日益强大,要求收复武则天时期失去的大唐土地,打开西北边疆与西域各国的交通的呼声越来越高;西北边疆的游牧民族常常到中国四处骚扰,保护边疆人民生活的安宁也成了当时的重要国策;加之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频繁地发动对外开边战争,用无辜人民的鲜血扩大大唐帝国的版图。

四境的战火就成了边塞诗的温床。

人民过一百多年太平安定的生活,对“和平”并不像六朝人那样看得宝贵,他们有些人还耐不住安定平稳生活的单调,因而向往绝域苍茫的边塞,喜欢紧张激烈的战争,举国上下都洋溢着尚武的热情,投笔从戎成为文人的一种时髦,当时只要皇帝发一道征兵诏书,《资治通鉴》卷二0一引刘仁轨的话说:“人人应募,争欲从军,或请自办衣粮,谓之‘义征’。

”王昌龄《闺怨》中的少妇也“教夫婿”到边塞去“觅封侯”。

其时有些“新及第人,例就辟外幕”(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七),以尽快实现建功立业的抱负。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于是一半是为了猎取功名,一半是为了寻求刺激,浪迹边塞和歌颂战争就成了一种时尚。

在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中,如果说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反映了盛唐社会和平安宁、风雅闲散的一面,那么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则表现了盛唐人并吞四海的雄心和立功塞外的壮志,表现了一代开拓者慷慨激烈的情怀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及介绍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及介绍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及介绍
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有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等。

高适,字达夫。

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睢阳,世称“高常侍”。

扩展资料
边塞诗人简介
1、边塞诗派——高适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文集二十卷。

2、边塞诗派——岑参
岑参,荆州江陵人,一说南阳人,后徙居江陵,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任封常清幕府判官。

唐代宗时,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故世称“岑嘉州”;后约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3、边塞诗派——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唐代边塞诗人

唐代边塞诗人

②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些诗比较深刻
地揭露了统治者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 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九、 《东平路中遇大水》等,真实地描写了 广大农民遭受赋税、徭役和自然灾害的 重压,对他们的困苦境遇表示同情,他还 写过一些赞美“良吏”的诗,从“仁政” 思想出发,提倡轻徭薄赋,在当时也有 一定的进步作用。
③讽时伤乱诗。大抵指斥弊政,对统治者的
骄奢淫逸有所批判,如《古歌行》、《行路 难二首》等。还有一些诗作于安史乱后,对 政局流露出忧虑和愤慨,如《酬裴员外以诗 代书》、《登百丈峰二首》等。 ④咏怀诗,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比较复 杂。象《别韦参军》、《淇上酬薛三据兼寄 郭少府微》、《效古赠崔二》、《封丘作》 等,抒写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对 现实有所不满。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 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 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 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 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 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 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 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 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 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 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
高适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文士而两
任节度使,但辉煌极其短暂,就 是在他所谓“极达”的后期,也 不断招致谗毁和冷遇。君王的求 贤并不像标榜的那样迫切。尤其 是通过不寻常途径被发现的才士, 往往新鲜几天就被冷落了,李白 如此,高适也同样。

艺术特色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 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 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 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 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 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 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 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 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PPT《边塞诗》代表诗人高适岑参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系列指导

PPT《边塞诗》代表诗人高适岑参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系列指导

岑 参
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 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 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 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 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 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雄 浑 深 远
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深广。 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不 计其数,但像李广那样即爱护士卒又能 镇守边疆的将帅真是难求啊。 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深远。
雄厚深广悲壮淋漓
从思想内容来看,《燕歌行》的同题诗作,大多写征夫思妇 的缠绵相思,本诗打破了这一题材格局,突出表现英勇的气概和 悲壮的情绪。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技巧系列指导
边塞诗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
边 塞 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 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 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 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 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产生
在唐代,由于边塞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 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科举考试而进身 容易得多,再加上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 的时代氛围,奇情壮彩的边塞征战诗便大大发展 起来。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 穿插在叙事和抒情当中,使作品 更深厚老成。

高中语文唐诗常用常识积累边塞诗派【word版】.doc

高中语文唐诗常用常识积累边塞诗派【word版】.doc

边塞诗派
边患,一直是困扰甚至危及历代朝廷的重大问题。

从商、周时期北方的玁狁(即后代的匈奴),到后代的匈奴、吐蕃、突厥、西夏、辽、金等,与中原的战争不断,以边塞题材入诗的作品,自《诗经》以来就有很多。

《诗经》中的《采薇》、汉乐府中的《出塞》《入塞》《关山月》《饮马长城窟》等都是边塞题材的诗歌。

唐代自立国起,就一直受东突厥、吐谷浑、吐蕃、西夏等的不断侵扰。

初唐时期,经唐太宗君臣的征讨,才保持相对安定的局面。

但此后仍然战争不断。

一方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困苦,一方面,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直取功名富贵的机会。

初、盛唐时期的许多诗人,都亲身经历过边塞的军旅生活,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边塞诗派。

盛唐的边塞诗派名家辈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都是唐诗名家,这还不包括王维、李白、杜甫等也写过不少边塞题材诗歌的大诗人。

盛唐的边塞诗佳作迭现,《燕歌行》《塞下曲》(高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凉州词》(王之涣)、《从军行》《出塞》(王昌龄)等,都是唐诗中的名篇。

盛唐的边塞诗充满一种昂扬的情调,有一种希望杀敌报国、保土安民的豪情,也揭露了战争的残酷与社会的黑暗,许多诗歌对下层士兵和人民大众充满了同情,也有一些诗歌描写了边塞风光与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边塞诗派名词解释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边塞诗派名词解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

边塞诗派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这个派别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例如岑参、高适、王昌龄等一大批著名的诗人。

同学们需要认真的来理解这样的一个派别,那么接下来我们学大教育的专家们就为同学们带来了边塞诗派名词解释。

中国唐代诗歌流派。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他们的诗歌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闺怨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其诗人除高、岑外,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唐初边关战事频繁,唐统治者为了捍卫而征讨四方,这成为了唐代边塞诗派形成的社会基础。

唐代边塞诗人主要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等。

唐代边塞诗人大多有从军入幕的戎马经历,擅长采用七言歌行和七绝的体裁。

他们的作品主要表现表达请缨杀敌、报国立功的豪情;描写了边塞艰苦生活,缭绕不尽乡思边愁;揭露军中矛盾,以及表现塞外奇异风情和民族融合。

这些作品不仅有一定的思想意义、认识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诗歌兼融了建安风骨和秾丽的齐梁笔致,从而形成慷慨壮丽的风格,洋溢着昂扬的`时代精神,成为盛唐诗坛的一大诗派。

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

以描绘边塞风光、反映戍边将士生活为主。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岑参边塞诗的特点高適、岑参是“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风格,描写了雄奇的边塞风光、火热艰辛的军旅生活,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激起人们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向往。

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现实主义主流特色。

连绵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是孕育盛唐边塞诗歌的沃土。

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是烽烟迭起,战事连连。

火热的军旅生活,恢宏的战斗场面,都吸引了许多诗人的倾注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

同时,“唐代是一个人们普遍地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唐代有更多的任侠尚武之气,又有着从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

”一些诗人主动入幕、游边、使边,去接受战争的洗礼。

他们在体验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戍卒的心理和边塞异样的风土人情,以引发创作的兴致。

于是,以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为主题的“边塞诗歌”就产生了。

高適、岑参就是“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的诗篇,这些饱含着诗人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诗篇,都融注着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正气。

1、高適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高適与岑参齐名,风格相近,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

他们的诗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

高適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出类拔萃的边塞诗人,他青年时代就向往边塞立功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曾两度亲临边塞,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切体验,写下了大量边塞诗。

最著名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是一幅活生生的边塞生活全图,粗犷豪放,遒劲有力,气势雄健高昂;悲壮之中透着宏浑与感慨深沉。

语言质朴精炼,措辞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

考试预测测试唐朝边塞诗派代表程程

考试预测测试唐朝边塞诗派代表程程

唐朝边塞诗派代表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边塞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导读:2017年高考文学常识:边塞诗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边塞诗派
边塞诗派是盛唐的诗歌流派之一。

唐时,各民族不断进行融合,但也时常发生一些民族冲突,边塞战争频繁。

这些历史现象对当时的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也成为许多诗人的歌咏题材。

这些诗作多写军旅征战生活、边塞风光景物、边上的风土民情,以及征人思妇的深切思念。

内容大同,诗风相近,所以被成为边塞诗派。

边塞诗人的作品气势奔放,慷慨激昂,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边塞诗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或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高考语文,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王昌龄的《出塞》、《从军行》,李颀的《古从军行》,是唐边塞诗中的杰作。

王之涣和崔颢等人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以高适、岑参最为知名,所以也叫高岑诗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