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天津卷)地理试题与解析
2018年高考地理天津卷(高清含官方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地理天津卷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资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
5.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8.00分)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8.0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4.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12.00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5.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3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7.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2018年天津卷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1-2题1、在图1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培板栗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图2,回答第3~4题3、在图2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4、在图2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C、植被稀少,学科网涵养的水源少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5~6题。
图3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
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同学们经考察认识到,最利于该商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A、靠近铁路、公路,货运成本低B、位于大城市之间,顾客来源广C、接近城市边缘,土地成本较低D、学科网远离城市中心,环境质量优良6、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结合图文资料,回答第7~9题。
图4图4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
7、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地后退。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三地海岸的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C、河网密度D、抗蚀能力8、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A、震级B、震中距C、烈度D、震源深度图4所示L城是我国的“水晶之乡”,有“花果山”、“水帘洞”、“玉女峰”等著名旅游景点,近年来还新建了水晶展销市场,成为全国的水晶集散地。
天津市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汇总(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试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生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理部分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24.地理部分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 终年积雪区B. 高山草甸带C. 云杉林带D. 山麓草原25.地理部分读图文材料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差异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 植被覆盖率不同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6.地理部分读图文材料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 间歇性抬升B. 持续性抬升C. 间歇性沉降D. 持续性沉降27.地理部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资料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
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 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28.地理部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天津卷原卷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地理试题300150分钟。
分,考试用时文科综合共ⅠⅡ100分。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地理试卷分为第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
2114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卷共分,共题,每题下列问。
题中的信息,回答结合图1和图2||...||...||...科科学学科学1. 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A. B. C. D. 丁地甲地乙地丙地2. 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 B. 高山草甸带终年积雪区C. D. 山麓草原云杉林带下列问。
题读图文材料,回答.3. 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差异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 植被覆盖率不同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4.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 间歇性抬升B. 持续性抬升C. 间歇性沉降D. 持续性沉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
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及产生的影响。
如图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对如图所示地区 5.A.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 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 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 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C.D. 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
最新【地理】高考真题天津卷(解析版)资料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第Ⅰ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资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4)及产生的影响。
5.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
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
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
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2018年地理真题及解析_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8.00分)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8.0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3.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4.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12.00分)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5.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7.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地理
【材料1】[材料id:272415, 题目id:2791781, 2791783] 【来源】2018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景观图中的草原上分布有牛、羊等牲畜,海拔较低,说明此地可能为西北内陆地区的绿洲,水源相对比较丰富。
读地形图,甲地海拔较低,位于山谷,有河流流经,最有可能为绿洲,最有可能是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降水最多的地带应该是山地的山腰部位,且降水多会导致该地的植被覆盖率更高,植被类型更加复杂多样。
云杉林所在地为山腰(1400~2700米),植被较为丰富,属于该地降水最多的地带。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材料2】[材料id:272419, 题目id:2791785, 2791787]【来源】周六小模考第四期,2018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的相关知识。
读图,石灰岩所在地区地表形态较为破碎,主要是因为其岩石以碳酸钙为主,易被溶蚀。
而砂岩和页岩所在地区地表完整,主要是因为其岩石质地较密,不易被侵蚀。
故三地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岩石种类、性质不同。
完整版2018年天津高考地理真题文综地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地理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SJ1某掀景现El S12天山曲部及时近地反地捋囹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j河満G溥汨■ *弼1—IOQO2 .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 .终年积雪区C .云杉林带读图文材料,回答 3 —4B.高山草甸带D .山麓草原團X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彦图3•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差异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 .植被覆盖率不同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
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学科•网4 •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 .间歇性抬升B .持续性抬升C •间歇性沉降D •持续性沉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资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图 4 )及产生的影响。
1勺3召年恥摄201盘年抽摄图45 .对图4所示地区1936 —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 •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6 •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 •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B •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古河床沉机输C •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天津卷)
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真题试卷(天津卷)<b >选择题</b> (共5题;共22分)1.(4分)(2018·天津)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小题。
(1)(2分)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2分)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答案】(1)A(2)C【解析】【分析】(1)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看不到图示景观,选A。
(2)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
据此选C。
故答案为:(1)A (2)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是山地垂直自然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属于对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的考查。
2.(4分)(2018·天津)读图文材料,回答小题。
(1)(2分)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2)(2分)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答案】(1)D(2)A【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综合应用。
通过图例读出地貌岩石的差异,图示显示出河流阶地的特征和组成物的不同,推知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的,根据地貌形态结合所学分析出图示地貌的形成过程是解答关键。
(1)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 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
天津高考试题文综地理试卷及答案.doc
电密★启用前2018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文综地理部分(天津卷)文科综合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 1 卷(选择题)和第 1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 1 卷 1 至 4 页,第1I卷 5至7页,共 IOO分。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地点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势必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1 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l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读 2018 年 5 月某日 l2 时海平面等压线散布图(图1,单位:百帕),回答 1-2 题。
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抵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挨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害搬运、堆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堆积风化、侵害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害搬运、堆积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堆积风化、侵害4.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质的火山坡度对比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没法判断读图 3,回答第 5 题。
5.联合图 3 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切合地带性散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A. 水系的散布特点B.地形的东西差别C.热带沙漠的散布D.矿产的散布特点图 4、图 5 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 15 年间的变化。
读图回答6-7 题。
6.联合图 4 中的信息推测,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A. 其北部人口增添的数目最多B.全市人口密度增添C. 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D.东部人口增添较慢7.联合图 5 中信息推测,该城市空间构造发生的变化是A. 商业区的散布更为集中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所区向滨湖地域齐集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
2018 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共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第Ⅰ卷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结合图l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景观的分布和地形图的判读,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据图析题】图1显示景观为草原、云杉林、高山草甸、高山积雪组成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景观,靠近观测地点的自然景观为草原;解题时,应结合图2中的地形和经纬度判断甲、乙、丙、丁四地的地形特点和自然带景观。
【解题思路】A甲地海拔约为1000米,位于天山西部的伊犁河谷地带,为草原景观,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山腰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形成云杉林景观,云杉林往上形成高山草甸、高山积雪景观,A正确。
乙地位于天山山脉北面的准噶尔盆地中,附近是荒漠景观,B错;丙地海拔为3000-5 000米,处于终年积雪区,观察自然景观的海拔越来越低,与图1不符,C 错;丁地位于天山山脉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因地形封闭,湿润气流难以深入,气候干旱,故天山山脉南坡没有云杉林分布,D错。
【思路矫正】乙地位于天山山脉北面的准噶尔盆地中,向南眺望也能看到草原、云杉林、高山草甸、高山积雪组成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景观,因而易错选B 项。
解题关键是观测者近景应为草原景观。
【技巧点拨】天山山脉南坡面向塔里木盆地,湿润气流难以深入,气候干旱,缺少云杉林景观;北坡受湿润气流影响,山腰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形成了云杉林景观。
解题时,可以先根据天山南、北坡自然景观的这一差异排除C、D两选项。
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以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
2018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有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A.乙地B.甲地C.丁地D.丙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高山草甸带B.终年积雪区C.山麓草原D.云杉林带2.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地质构造部位不同B.年降水量的差异C.地表岩石种类不同D.植被覆盖率不同(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持续性抬升B.间歇性抬升C.持续性沉降D.间歇性沉降3.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图)及产生的影响。
(1)对如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B.年蒸发量始终不变C.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D.生物种类保持不变(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B.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C.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D.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3)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
循环经济旨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现无害、减量排放。
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
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A. B.C. D.4.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 A.8:00−10:00 B.5:00−7:00C.15:00−17:00D.12:00−14:00(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 A.3月1日到3月30日 B.1月15日到2月15日 C.10月1日到10月30日 D.5月15日到6月15日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精校版)2018年天津文综地理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1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地理试题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地理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 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 — 2题。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 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 2中的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2 .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 .终年积雪区
B .高山草甸带
C .云杉林带
D .山麓草原
读图文材料,回答 3 — 4题。
绝密★启用前
RO' F 80’ E D .丁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有可能介于( C ) A. 1月15日到2月15日 B. 3月1日到3月30日 C. 5月15日到6月15日 D. 10月1日到10月30日 解析 考查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正午太阳高度 的计算。 由8题可知当地位于上午8:00-10:00, 由图5可以看出此时太阳高度角约60°,到中午 时可达65°-70°,再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可以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15°N-20°N,所以 日期可能为5月15日到6月15日,选C .
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环经 济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实 现无害、减量排放。天津市采用了许多循环经济 的模式。 7.在下列经济活动中,不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B )
A
B
C
D
解析 考查学习能力。由“循环经济指在生产过程中 对物质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可知,共享单车的使用不 属于生产环节,属于消费行为,不属于循环经济的 范畴。所以选B。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 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 的古河床沉积物。 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 过( A ) A. 间歇性抬升 B. 持续性抬升 C. 间歇性沉降 D. 持续性沉降
解析 考查河床地貌的形成过程和探究能力。河床 有三级阶梯,说明随着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 形成了河谷;每一级阶梯上有许多古沉积物,说 明那时地壳稳定,没有抬升,以侧蚀和堆积为主, 所以 ,该地区地壳经历过间歇性抬升,选A。
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图 3 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3.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 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 年降水量的差异 B. 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 植被覆盖率不同 D. 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解析 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这是不同 岩石的软硬度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侵蚀形成的,砂 岩、石灰岩硬度较大,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页岩较软,易被侵蚀形成河谷。从图中可以看出 年降水量、地质构造部位、植被覆盖率差异不大。 所以,选D。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 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 图文材料,回答5~7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 (图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生的影响。
1936年拍摄
2015年拍摄
图 4
5. 对图4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 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D ) A. 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 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 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解析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全球变暖对冰川的影 响。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冰川大量消融。而冰川 是地球表面淡水的主体,所以 地表淡水资源总 量减少,选D. 全球变暖使图4所示地区年蒸发量会增大,生物 种类减少,河湖水量先增后减。
6.科学家们在推测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 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 D ) A. 沿海地区的海拔高度 B.海水受热膨胀的程度 C. 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解析 考查全球变暖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和探究能 力。海平面上升,沿海海拔低的地区将淹没;海 水受热膨胀,海平面会上升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 海平面上升。而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对全球海平 面上升没有影响,所以选D。
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 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图 5 “天塔”景观图片 图 6 “天塔”位置示意图 8.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B )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解析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太阳方位特点。用图示法 分析。先对比图5和图6,确定图5的方位;再由图5可 以看出塔影朝向西北方,所以太阳位于当地东南方, 当地时间为上午。选B.
2018年高考(天津卷) 地理试题与解析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陈禄春
第Ⅰ卷 本卷共 11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1~2题。
图1某地景观图
图2天山西部及附近地区地形图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 的( A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解析 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山地自然环境的垂 直变化规律。图1中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分别 为山地草原、云杉林、高山草甸、终年积雪。 说明地势较高、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多。伊 利河谷为向西敞开的谷地,受西风影响,山 地降水较多,地势起伏大 ,自然带丰富;乙 处山麓为荒漠;丙处为山顶,终年积雪,看 不到向上的垂直差异;丁处位于天山南坡, 处于南疆地形封闭的背风坡,气候干旱,看 不到云杉林。所以选A.
伊犁谷地,号称塞外江南。天山向西敞开两 支巨大的手臂,拥抱来自西方大西洋的水汽, 带来了湿润的气候,加上天山的冰雪融水滋润, 景色优美。冬暖夏凉,北支山脉阻挡冬季北方 冷空气进入,气温较高,南支山脉阻挡夏季塔 里木盆地炎热空气进入,气温较低。伊宁、那 拉提位于伊犁河谷地,是夏季避暑圣地,而和 静位于向南敞开的开都河谷,虽然海拔达2000 米以上,但气温较高。伊犁谷地物产丰富,作 物可一年两熟,最著名的要算董衣草和伊犁马 了…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移动示意图
23°26′N 赤道 23°26′S 3、21
9、23 12、22
6、22
3、21
读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图 7 四城市文化服务设施、星级餐厅、外籍学生数量统计图
表1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 于( C) A. 终年积雪区 B. 高山草甸区 C. 云杉林区 D. 山麓草原
解析 考查降水的垂直差异特征。云杉林分布 于海拔1400M-2700M ,山地降水从山麓到山 顶先增后减,半山腰云杉林降水多些。或通 过植被的分布特征也可判定,云杉林生长需 要的水分比山麓草原、高山草甸区、终年积 雪区多些,所以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