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体育大会回顾与展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 12体育文化导刊

全国体育大会回顾与展望

汪 辉 陶 于

摘 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回顾我国已举办的3届全国体育大会。全国体育大会赛事体制逐渐成熟,办赛规模及名气逐届扩大,项目设置有利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提出多城市共同举办体育大会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体育管理;全国体育大会;非奥运项目

我国全国体育大会从200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3届,第4届将于2010年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全国体育大会是与全国运动会、城市运动会齐名的全国三大综合体育赛事之一,是与全运会相对应的综合性非奥运项目大型运动会,推动了我国非奥运项目的普及和提高,推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一、全国体育大会产生背景

(一)我国非奥运项目与全运会脱离、与世界体育大会接轨

自1993年第7届全运会后,原国家体委决定全运会将不再设非奥运项目(除武术外),那些多次在国际大赛中争金夺银、为国争光的非奥运项目,由于失去了全运会舞台,一下子就陷入了困境。全运会作为展现竞技体育实力的一个主战场,各个省市均进行充分的备战,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93年后,我国非奥运项目脱离了举国体制,在国内失去了大练兵的机会,导致从后备人才培养到大赛成绩都出现了倒退趋势,与我国的奥运战略相比,非奥运项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1981年,由当时未被列入奥运会竞赛项目的12个世界单项体育协会联合发起,成立了一个世界运动会协会,并创办了一个比单项世界锦标赛影响更大的非奥项目综合性运动会—世界体育大会。[1]世界体育大会每四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了7届,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组织形式,我国全运会也是我国发展竞技体育运动的最高组织形式,在国内战场练兵为奥运会做准备,全运会是我国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全运会的战略意义为借鉴,我国创办全国体育大会也是为了在国内练兵,与国际接轨参加世界体育大会。

(二)全国体育大会在协调两个计划实施中应运而生

《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颁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事业,但竞技体育的巨大诱惑逐渐影响着全民健身的开展。近些年,与我国全民健身密切相关的民族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工人运动会都在异变,参赛运动员具有多重身份,且多是体育系统内注册运动员,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参赛对象的普及和扩展,阻碍了全民参与的机会,扼杀了全民参与的兴趣。赛事管理不

严格和片面地奥运争光思想影响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旨在推动非奥运项目普及和提高、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的全国体育大会应运而生,全国体育大会的创办恰恰可以

协调两个计划实施中出现的矛盾,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提

供了综合性的国内赛场,大会的比赛项目全是非奥运项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来自奥运项目的干扰。

二、3届全国体育大会概况及其特点

全国体育大会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第1届大会于2000年5月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大会

共设17个项目,分别为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门球、蹼泳、航海模型、航空模型、摩托艇、体育舞蹈、健美操、健美、技巧、中国式摔跤、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桥牌。[2]第2届大会于2002年5月在四川省绵阳市举行,大会共设22个项目,在第1届的基础上增加了攀岩、跳伞、龙舟、轮滑、定向和舞龙舞狮6个项目,排除摩托艇项目。

第3届大会于2006年5月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大会共设

28个比赛项目,在第二届的基础上增加了滑水、无线电测向、拔河、金属地掷球、壁球和公开水域游泳(已经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6个项目。

(一)赛事体制趋于成熟

1.办赛周期在探索中趋于稳定。1999年10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宁波市承办第一届全国体育大会,从批准到2000年5月大会开幕仅7个月时间,在如此短的

时间里完成比赛场馆布置、资金筹集、比赛规程制定、保

障等都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况且之前无经验可寻。全国体

育大会今后是否定期举行、几年举行一届,在这届大会结

束后尚无定论。2001年6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

准绵阳市承办第2届全国体育大会,从批准到2002年5月

25日大会开幕也仅仅不到一年时间。在如此短的筹备时间里,要举办一个全国性的综合运动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全运会历史上都是没有的,承办方所遇到的困难是可想

而知的。2004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苏州市承办第

3届全国体育大会,从批准到2006年5月大会举办有近20

个月的筹备时间,因此,第3届全国体育大会无论办事规

109

模还是综合效应都比前两届大得多。2006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安徽省合肥市承办2010年第4届全国体育大会,与此同时,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今后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

4届大会的筹备期分别是:7个月、12个月、20个月、4年,由前3届大会的举办规模情况可知,筹备时间越长,办赛结果越成功,第四届大会的办赛规模、综合效应等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第1届到第4届,大会的举办周期分别是:2年、4年、4年,前3届大会是在自我探索中缓慢前进的,直到第3届大会结束办赛周期才正式被确立为四年一届。这种缓慢的探索过程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在我国举国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背景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每次大会的资金主要靠大会组委会自筹,自筹经费必然要考虑到大会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等。总结3届大会的经验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办这一赛事是非常成功的,因此,从第4届开始,这一赛事将步入正轨。

2.大赛计分改革有利于项目广泛开展。自第1届全国体育大会起,大会一改全运会、城运会的计分形式,不按省市列金牌榜、奖牌榜。第1届大会不统计代表团总分,不进行金牌排列,只在单项比赛中统计金牌和总分;对各参赛代表团注重精神奖励,大会期间进行精神文明代表团和精神文明运动员的评选和表彰。[3]第2届大会沿用了这种计分方式。第3届大会首次不设金牌榜,不公布金牌数。

我国全运会的计分方式完全按照奥运会的计分方式进行,即按省市排金牌榜和奖牌榜。但近几届全运会表现出的特征之一就是“东道主现象”,即哪个省市承办全运会就会是那届全运会的金牌榜、奖牌榜第一名。这种现象引起了其他参赛省市的不满,严重的挫伤了经济欠发达省市的参赛积极性和运动员的自尊心。第3届全国体育大会赛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明确指出,绝不把体育大会办成另一个全运会和城运会。

非奥运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就是要群众参与其中,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同时帮助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健身性、普及性是全国体育大会的主要特点,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水平的好坏高低,也不在于一个代表团在全国体育大会上得到多少金牌,即没有代表性。全国体育大会的计分改革突出了其办赛特色,提倡全面参与,淡化金牌意识,让运动员和群众都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各代表团都制定出正确的参赛目标,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这一改革对于全国体育大会项目的广泛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国内逐渐形成自上而下的办赛格局。自2004年起,我国已有安徽、广东、河北、山东四个省举办了全省体育大会,并且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有效地推动了非奥运项目的开展和提高。2007年,广东省第1届体育大会暨广东省第八届“体育节”活动在肇庆市星湖牌坊广场隆重举行。开幕式后,举行了舞龙舞狮、武术、健美操、少儿龙舟舞、太极扇等全民健身活动展示;两台国民体质监测车到现场为群众免费进行体质测试,还有健身锻炼专家在现场为群众进行免费健身咨询服务等活动。以全省体育大会为契机,举办全省“体育节”活动,同时开展的体质测试和健身资讯服务,无疑会将体育运动和健康观念直接带给群众。2004年山东省体育大会,办赛时间从7月到12月,办赛地点遍及全省8个城市。时间之长、赛场之广,大会综合效应也就更大更直接。

这种办赛格局类似于全运会带动省运会的格局,但与其不同是,体育大会能更直接地把体育带给普通大众,真正做到了体育服务于国民身体健康,能够使非奥运项目更加深入基层群众,能够提高基层群众参与非奥运项目竞赛的积极性,更有效地推动全民健身活动。

(二) 办赛规模及自身名气逐届扩大

1.办赛规模逐届扩大。第1届全国体育大会,共有2136名运动员参与了17个大项目的角逐,再加上教练、代表团人员共有3046人来到宁波,并有数千全国各地来宾。第2届大会,全国各地的45个代表团和部分城市、地方单项协会、俱乐部等的3228名运动员参加了22个大项227个小项的比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大会工作人员、新闻记者、特邀嘉宾以及观摩人员等约13000人云集绵阳。[4]第3届大会共设28个大项268个小项,是历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个代表团、1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与裁判员来到苏州,另有数千名记者、观摩人员等。

全国体育大会是一项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赛事,由于起步较晚,举办首届大会时很多人不了解该项赛事,但在媒体的大力宣传下,大会的知名度日趋扩大,因此,第2、3届大会上,直接或间接参与大会的人数都在逐渐增多。同时,项目的普及程度也因此提高,带动了其他非奥运项目的开展,为了顺应这种趋势,大会设置的项目也逐届增多。

2.赛事名气逐步增大。第1届大会大部分资金来自社会,坚持走社会办体育的思路,其中包括组委会对这项赛事进行相关商业开发,如组委会对大会电视转播权、总冠名权和各项目分冠名权公开招标,从大会主要赞助商处筹集资金等。第2届大会期间,有来自中央和地方150多家新闻单位的600多名记者对体育大会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报道;中央电视台五套在黄金时段为体育大会在绵阳举办进行了为期80天的倒计时报道;筹委会依靠市场运作,通过出售广告、捐赠、纪念品开发等吸纳了大量社会资金。第三届大会完全依靠市场运营的方式,央视体育频道全程直播,地方电视台也参与宣传;赞助商可以参与筹委会的系列大型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企业的品牌和品牌形象,这样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和苏州地方的品牌,同时有效地扩大了第3届大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5]

全国体育大会的名气不断扩大,得益于自身坚持走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依托社会、开发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最佳途径。一项体育赛事的名气不断增大,意味着其商业价值不断升高。一项以非奥运项目为主的大型赛事的成功举办,以及赛事自身名气的不断增大,为我国体育产业开发提供了更宽的发展途径。随着全国体育大会办赛手段不断成熟,其自身的商业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项目设置有利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第1届全国体育大会项目就包含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中国式摔跤、围棋、中国象棋,第2届在第1届基础上又增加了龙舟、舞龙舞狮,第3届继续设置了这几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自从有些传统体育项目被调出全运会后,各地方对这些项目的投入明显减少,加之领导不重视,导致多数运动员转项,群众参与也减少。如中国式摔跤,该项目不是“奥

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