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辨治与验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性痴呆的辨治与验案

血管性痴呆是老年人中风之后脑功能失调与智能衰退为主的病症。其以呆傻愚笨、智能改变,善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于忘事;重者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辞颠倒,行为失常、忽哭忽笑,或不欲饮食,不知饥饱,或二便不晓等。中医对本病的表述多见于“痴呆”、“呆证”等病证之中,且认为本病症为“中风”之变,由“中风”而发。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元神之府”,脑髓充足,才能神清气灵;而中风之后髓海不足,必然神呆气钝,失其清灵。老年人肾气虚衰,阴精不足为本;中风之痰瘀犯脑为标,标本兼有之,故元神失养,神明失聪,脑失其养而致痴呆。另外加之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久病体虚,脾气亏虚,生化失司,易致痰阻脑络;或情志失调,气机瘀滞,致血行不畅;或元气亏虚,不能推动血行。

血管性痴呆是在中风病已有的气血痰瘀火的基础上,诸邪内阻,上扰清窍,造成老年人精损血亏、脑髓空虚,元气不足,阴阳失调所致。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诊断要点】

一、西医诊断要点

1. 血管性痴呆(VaD)的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神经病学会《神经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即

(1) 发生多方面认知缺陷,表现为以下二者:记忆缺陷(不能学习新资料或不能回忆所学到的资料);至少有下列认知障碍之一:失语、失用(虽然运动功能没有问题,但不能执行动作)、失认(虽然感觉功能没有问题,但不能认识或识别物体)、执行管理功能的障碍(即计划、组织、安排次序、抽象等)。

(2) 以上认知缺陷导致社交或职业功能缺陷,并可发现这些功能明显不如以前。

(3) 存在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与症状(例如:深腱反射亢进、伸跖反射、假性球麻痹、步态障碍、某一肢体软弱);或有提示脑血管疾病的实验室依据(例如,涉及皮层及白质的多梗塞)并可认为是此障碍的病因。

(4) 这些缺陷并非由于谵妄所致。

2. 中医痴呆病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中药新药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诊断,主要有:

(1) 记忆:记忆能力,包括记忆近事及远事的能力减弱。

(2) 判定:判定认知人物、物品、时间、地点能力减弱。

(3) 计算:计算数字、倒数数字能力减弱。

(4) 识别:识别空间位置和结构能力减弱。

(5) 语言:口语能力、文化程度高者的阅读和书写能力障碍。

(6) 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减弱。

(7) 个性:性情改变。

(8) 人格:性格特征改变。

(9) 综合生活能力的减弱。

二、中医辨证要点

治疗本病首当辨明标本虚实。本病的发生,责之为中风之后,肝肾精血亏虚,气血衰少,脑中髓海不足为本;以肝阳化风,心火亢盛,痰湿蒙窍,瘀血阻滞,肝郁不舒为标。本病以中风之后出现呆傻愚笨为主症,伴倦怠乏力,舌淡,脉弱,多属气虚;伴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多属阴虚;伴头部刺痛,肌肤甲错,舌紫,脉涩,多有瘀血;伴头部昏蒙如裹,咳嗽痰多,饮食不思,舌白,苔厚腻,多有痰湿。

【辨证施治】

一、治疗原则

治疗多从补肝肾、益心脾、养气血,填精随以治虚;平肝潜阳熄风,清心泻火,健脾豁痰,舒郁养肝,行气活血化瘀以治标;临证施治时尚要注意两者的兼顾。此外,无论虚实一般均要根据具体情况伍入开窍醒神、镇静安神的药物。

二、分证论治

1. 虚证

(1)肝肾亏虚证

主症表情呆滞,双目少神,形体消瘦,沉默寡言,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面红盗汗,爪甲无华,耳鸣耳聋,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象沉细。

治法补肝益肾、滋阴养血。

方药方以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知母、川黄柏、熟地、丹皮、当归、淮山药、山萸肉、云茯苓、阿胶等。

如阴虚火旺者,重用知母、黄柏、丹皮以加强滋阴降火之力;如肾虚重者,可用左归饮加减,药用熟地、山药、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等。

(2)脾肾不足证

主症表情呆滞,沉默少言,记忆力减退,丧失认知能力与计算能力,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腰膝酸软。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四肢不温,舌质淡白,苔少,脉象沉细。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方药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药物如熟地、肉苁蓉、山萸肉、枸杞、炒白术、云茯苓、巴戟天、肉桂等。

如咽干舌燥者加用玉竹、天花粉、石斛等以养阴生津;如气短乏力较甚者加用黄芪、党参、柴胡、干姜等以补益中气;如肾精不足明显者加用紫河车、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以补益肾精。(3)髓海不足证

主症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记忆力减退,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膝酸软,步行艰难,夜眠多梦,舌质淡,苔薄,脉象沉细。

治法填精补髓,开窍醒神。

方药方用补肾益髓汤加减。常用药物如鹿角胶、龟板胶、熟地、山萸肉、白术、当归、淮山药、石菖蒲、广郁金、杏仁、炙远志等。

纳谷不香者加用炒谷芽、炒麦芽、炙鸡内金、砂仁、白蔻仁;苔腻者加用姜半夏、陈皮、苍术等化痰祛湿之品。

本型以虚为主,但不可峻补,一般多以本方为主加减制成蜜丸或熬制膏方服用,以图缓治,亦可配以河车大造丸补肾填精。

2. 实证

(1)痰浊阻窍证

主症形体偏胖,表情呆滞,智力明显减退,终日无言,呆若木鸡,或口中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或喉中痰鸣,脘腹痞满不适,不思饮食,或口多涎沫,舌质淡,苔厚腻,脉象细滑。治法健脾化湿,豁痰开窍。

方药方用指迷茯苓丸加味。常用药物如云茯苓、姜半夏、枳壳、芒硝、炒白术、胆南星、石菖蒲、炒陈皮、大腹皮等。

如哭笑无常,口中喃喃,多涎沫者,可重用姜半夏、胆南星、炒陈皮、全栝楼等以加强化痰之力;痰浊化热,上扰清窍,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滑数者,将制南星改为胆南星,并加栝楼、栀子、黄芩、天竺黄、鲜竹沥以清热化痰;伴有肝郁化火,灼伤肝血心液,症见心躁烦动、言语颠倒、歌笑不休,甚至反喜污秽,宜用转呆汤加味,药用党参、熟地、黄芪、,酸枣仁、山茱萸、制胆南星、远志、石菖蒲、巴戟天、当归、地龙、制附子、白芥子等。(2)瘀血内阻证

主症表情呆滞,记忆力明显减退,言语不利,易于惊恐,肌肤甲错,或有外伤史,双眼晦暗,或口干不欲饮,舌质暗紫色,或有瘀斑,苔少,脉象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神。

方药方用桃红四物汤加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干地龙、制香附、广木香、赤芍等。

如瘀血日久,血虚明显者,加何首乌、紫河车、阿胶、红枣等以养血生血;如瘀血日久,阴血亏耗明显者,加用熟地、阿胶、鳖甲、女贞子以滋阴养血;如久病血瘀化热,致肝胃火逆,症见头痛、呕吐等,应加钩藤、菊花、夏枯草、丹皮、栀子、生地黄、竹茹等以清肝和胃;如痰瘀交阻,兼口重,口流粘沫,舌质紫暗有瘀斑,苔厚腻者,可加用半夏、橘红、枳实、杏仁、胆南星以化痰泄浊和胃;如久病入络者,宜加用蜈蚣、僵蚕、全蝎、水蛭、地龙等虫类药物以疏通经络,同时加用天麻、葛根等以平肝缓急;兼见肾虚者,症见口中流涎,舌淡紫胖,苔腻或滑者,可加用益智仁、补骨脂、淮山药、乌药等以补肾消涎。

【针灸推拿】

1. 体针:酌情使用多针透刺,如百会透四神聪;神庭透当阳,再透上星;足三里透丰隆;风府透哑门;大椎透身柱;命门透肾俞;内关透神门;复溜透太溪等治疗。

2. 穴位注射:用生脉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双侧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行穴位注射,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疗效。

3. 针药并用:对一些单用针灸治疗效果欠佳的痴呆患者,可交替针刺人中、四神聪、本神、足三里、太溪、悬钟及百会、大椎、命门、肝俞、肾俞两组穴位,并配合口服中药治疗。

【临证备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