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操作系统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一、问答题1、某系统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的处理机调度算法,某个时刻根据用户要求创建了一个进程P,进程P在其存在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进程调度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中提出资源申请,要求增加主存使用量,没有得到(运行—>阻塞);进程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主存(阻塞—>就绪);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有紧急进程Q进入,系统停止进程P的运行,将处理机分配进程Q(运行—>就绪);进程Q运行完,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完。
请分析进程P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2、何谓进程,它与程序有哪些异同点?613、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通常有哪些?694、简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的基本思想。
大多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时间片,请给出选择小时间片的理由。
然后,再给出选择大时间片的理由。
755、进程有哪几种基本状态?试举出使进程状态发生变化的事件并描绘它的状态转换图。
636、进程创建、撤销、唤醒和阻塞原语的流程69、70、717、进程控制块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658、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的区别是什么?819、PCB中包含哪些信息?进程状态属于哪类信息?6510、列举引起进程创建和撤销的事件69、7011、试比较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8112、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6713、简述操作系统的三级调度(简述其各级调度的基本功能即可)。
72二、计算题1、就绪队列中有4个进程P1,P2,P3,P4同时进入就绪队列,它们进入就绪队列2秒之后开始进程调度,它们需要的处理器时间如表所示。
忽略进行调度等所花费的时间,且进程执行过程中不会发生阻塞,请回答下列问题:分别写出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为4秒)、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选中进程执行的次序。
答: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P1,P2,P3,P4 ,P1,P2,P4,P1,P2,P2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P3,P4,P1,P22、在某计算机系统中,时钟以固定的频率中断CPU,以增加日历计数或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定时操作,时钟中断处理程序每次执行的时间为2ms(包括进程切换开销)。
结构力学 第三章 作业参考答案
B
M图(kN m)
(1) (2)
解: (1)求支座反力
∑M = 0 ∑F = 0
A y
取左边或者右边为隔离体,可得:
∑M ∑F
x
C
=0
⇒ FBx =
M h
(3) (4)
=0
最后容易做出结构的弯矩图。
3—18 试作图示刚架的 M 图。
C 0.8kN/m 0.5kN/m D E
14.625 4.225 12.8375
3—19 试作图示刚架的 M 图。
20kN
24 16
C
24
16
B FAx A FBy FAy
FBx
1m
2m
2m
2m
M图(kN m)
(1) (2) (3)
解:对整体:
∑M ∑F
y
A
=0
FBy × 4 + FBx ×1 = 20 × 2 FAy + FBy = 20 FAx − FBx = 0 FBx × 2 − FBy × 2 = 0
40kN m
10kN m M图(kN m)
32.5kN
20kN
20kN F(kN) S
解:求支座反力。取整体:
47.5kN
∑M ∑F
A
=0
FB × 8 − 20 ×10 − 10 ×10 × 3 − 40 = 0 FAy + FB − 10 ×10 − 20 = 0
然后即可做出弯矩图,利用弯矩图即可作出剪力图。
然后即可做出整个刚架的弯矩图。结点受力校核如下图。
D
qL 4 qL 2 qL 2
qL 4
qL 4
E
qL 2 qL 2
(完整版)第三章进程同步与通信作业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一.选择题(50题)1.以下_B__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来解决进程同步的。
A.管道B.管程C.通道D.DMA2.以下_B__不是操作系统的进程通信手段。
A.管道B.原语C.套接字D.文件映射3.如果有3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_B__。
A.3B.2C.1D.04.设有4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用P、V 操作管理时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_C__。
A.3,2,1,0,-1B.2,1,0,-1,-2C. 1,0,-1,-2,-3D.4,3,2,1,05.下面有关进程的描述,是正确的__A__。
A.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不能由进程自己来控制B.进程利用信号量的P、V 操作可以交换大量的信息C.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不可能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D.P、V操作不是原语操作6.信号灯可以用来实现进程之间的_B__。
A.调度B.同步与互斥C.同步D.互斥7.对于两个并发进程都想进入临界区,设互斥信号量为S,若某时S=0,表示_B_ _。
A.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B.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C. 有2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D. 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并且另一个进程正等待进入8. 信箱通信是一种_B__方式A.直接通信B.间接通信C.低级通信D.信号量9.以下关于临界区的说法,是正确的_C__。
A.对于临界区,最重要的是判断哪个进程先进入B.若进程A已进入临界区,而进程B的优先级高于进程A,则进程B可以打断进程A而自己进入临界区C. 信号量的初值非负,在其上只能做PV操作D.两个互斥进程在临界区内,对共享变量的操作是相同的10. 并发是指_C__。
A.可平行执行的进程B.可先后执行的进程C.可同时执行的进程D.不可中断的进程11. 临界区是_C__。
A.一个缓冲区B.一段数据区C.一段程序D.栈12.进程在处理机上执行,它们的关系是_C__。
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
2、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表型变化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3、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
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
4、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5、外显率:指在特定环境中,某一基因型(常指杂合子)个体显示出预期表型的频率(以百分比表示)。
6、不完全显性(半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
7、镶嵌显性(嵌镶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
8、共显性(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9、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10、显性致死:只有一个致死基因就引起致死效应的。
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死。
11、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一样时,才起致死作用。
12、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成为复等位基因。
13、顺式AB型:I A和I 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没有任何等位基因,血型是AB型,基因型I AB i。
14、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
15、互补作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分别处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新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或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作用称为互补作用。
F2性状的分离比是9:7。
16、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产生第二种相似的性状,当两对都是隐性基因时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
F2产生9:6:1的比例。
经典微机原理作业与答案第三章
8086第三章作业3-11在实模式下,若段寄存器中装入如下数值,试写出每个段的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1)1000H 10000H-1FFFFH(2)1234H 12340H-2233FH(3)E000H E0000H-EFFFFH(4)AB00H AB000H-BAFFFH3-12对于下列CS:IP组合,计算出要执行的下条指令存储器地址。
(1)CS=1000H和IP=2000H 答:下条指令存储器地址:12000H(2)CS=2400H和IP=1A00H 答:下条指令存储器地址:25A00H(3)CS=1A00H和IP=B000H 答:下条指令存储器地址:25000H(4)CS=3456H和IP=ABCDH 答:下条指令存储器地址:3F12DH3-37 指出下列指令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1)MOV AX,1200H;立即数寻址(2)MOV BX,[1200H];直接寻址(3)MOV BX,[SI];变址寻址(4)MOV BX,[BX+SI+1200];相对基变址寻址(5)MOV [BX+SI],AL;寄存器寻址(6)ADD AX,[BX+DI+20H];相对基变址寻址(7)MUL BL ;寄存器寻址(8)JMP BX ;间接寻址(9)IN AL,DX ;寄存器间接寻址(10)INC WORD PTR[BP+50H] ;相对基址寻址小结:虽然对存储器的访问指令、输入/输出指令(IN指令和OUT指令)、跳转指令(JMP指令)都有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但是形式是有很大差别的:1.直接寻址:(1)对于存储器的访问用方括号括起来的二进制数,如:MOV BX,[1200H](2)对于输入/输出指令(IN指令和OUT指令)用二进制数如:IN AX,8FH 又如: OUT 78H,AL(3)对于跳转指令(JMP指令)是以目标标号为直接地址的如: JMP ADDR12.间接寻址:(1)对于存储器的访问有分为基址寻址、变址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以及带位移量的所谓相对基址寻址、相对变址寻址、相对基址加变址寻址如:MOV AX,[BP](2)对于输入/输出指令用DX做间接寻址寄存器如:IN AX,DX 又如: OUT DX,AL(3)跳转指令直接写明寄存器即可 (段内)如: JMP BX段间需组合:如: JMP DWORD PTR [BX+ADDR1]3-38指出8086/8088下列指令中存储器操作数地址的计数表达式。
(完整版)第三章作业和参考答案解析
1. 什么是烃类热裂解?答:烃类的热裂解是将石油系烃类燃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烃类热裂解制乙烯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答:烃类热裂制乙烯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烃的热裂解、裂解产物的分离两部分。
3. 在烃类热裂解系统内,什么是一次反应?什么是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是指原料烃裂解(脱氢和断链),生成目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是应促使其充分进行的反应;二次反应则是指一次反应产物(乙烯、丙烯等)继续发生的后续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大的液体产物以至结焦生炭的反应,是尽可能抑制其进行的反应。
4. 用来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是什么?答: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如下:(1)族组成—PONA值,PONA值是一个表征各种液体原料裂解性能的有实用价值的参数。
P—烷烃(Paraffin); O—烯烃(Olefin);N—环烷烃(Naphtene);A—芳烃(Aromatics)。
(2)氢含量,根据氢含量既可判断该原料可能达到的裂解深度,也可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C4和C4以下轻烃的收率。
氢含量可以用裂解原料中所含氢的质量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裂解原料中C 与H的质量比(称为碳氢比)表示。
(3)特性因数—K,K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
K值以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烃最低,它反映了烃的氢饱和程度。
(4)关联指数—BMCI值,BMCI值是表示油品芳烃含量的指数。
关联指数愈大,则表示油品的芳烃含量愈高。
5. 温度和停留时间如何影响裂解反应结果?答:(1)高温:从裂解反应的化学平衡角度,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的反应,并相对减少乙烯消失的反应,因而有利于提高裂解的选择性;根据裂解反应的动力学,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收率。
(2)短停留时间: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如使裂解反应进行到平衡,由于二次反应的发生,所得烯烃很少,最后生成大量的氢和碳。
第3章--作业解答
(3)C1C2=10时, F A B
(4)C1C2=11时, F AB
试设计符合上述要求旳逻辑电路(器件不限)。
解:题目中要求控制信号对不同功能进行选择, 故选用数据选择器实现,分析设计要求,得到 逻辑体现式:
F C1C 2( A B ) C C1 2( AB ) C1C 2( A B ) C1C2( AB )
1
0
1
1
0
1
0
0
0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0
0
1
1
习题3.19 用8选1数据选择器设计一种组合逻
辑电路。该电路有3个输入逻辑变量A、B、C 和1个工作状态控制变量M。当M=0时电路实 现“意见一致”功能(A、B、C状态一致时输出 为1,不然输出为0),而M=1时电路实现“多 数表决”功能,即输出与A、B、C中多数旳状
B1B0 A1A0
00
01
11
10
00 1 0 0
0
B1 B0
01 1
10
0
A B0 1 11 1
1
11
10 1 1 0 1
A1 B1
A1 A0
A1 B0
F1 A1 B1 B1 B0 A1 A0 A1B0 A0 B1
(3)卡诺图化简函数,得到最简与或式
F1 A1 B1 B1 B0 A1 A0 A1B0 A0 B1
outp(0)<='1' WHEN inp="000" ELSE '0'; outp(1)<='1' WHEN inp="001" ELSE '0'; outp(2)<='1' WHEN inp="010" ELSE '0'; outp(3)<='1' WHEN inp="011" ELSE '0'; outp(4)<='1' WHEN inp="100" ELSE '0'; outp(5)<='1' WHEN inp="101" ELSE '0'; outp(6)<='1' WHEN inp="110" ELSE '0'; outp(7)<='1' WHEN inp="111" ELSE '0'; END behave;
第三章_受弯构件_作业答案
第3章 作业答案1 已知单筋矩形截面梁b ×h = 250mm ×500mm ,承受弯矩设计值M= 260kN.m ,混凝土强度为C30及HRB400级钢筋,环境类别为一类,计算梁的纵向受拉钢筋As ? 解: (1)查表确定个参数2/3.14mm N f c =,2/43.1mm N f t =,2/360mm N f y =,0.11=amm a h h s 460405000=-=-=,518.0=b ξ (2)计算s A344.04602503.1411026026201=⨯⨯⨯⨯==bh f a M a c sb s a ξξ<=--=441.0211 不超筋78.02211=-+=ss a γ260201446036078.010260mm h f M A y s s =⨯⨯⨯==γ实配钢筋:)1964(2542mm A s =φ(3)验算配筋率 %2.0)%178.045,2.0max (%71.14602501964min 0===>=⨯==yt s f f bh A ρρ 故满足要求。
2 已知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b ×h = 200mm ×450mm ,承受弯矩设计值M= 145kN.m ,混凝土强度为C40及HRB400级钢筋,环境类别为二类a ,计算梁的纵向受拉钢筋As ? 解: (1)查表确定个参数2/1.19mm N f c =,2/71.1mm N f t =,2/360mm N f y =,0.11=amm a h h s 405454500=-=-=,518.0=b ξ (2)计算s A231.04052001.1911014526201=⨯⨯⨯⨯==bh f a M a c sb s a ξξ<=--=267.0211 不超筋866.02211=-+=ss a γ2608.1147405360866.010145mm h f M A y s s =⨯⨯⨯==γ实配钢筋:)1140(2232mm A s =φ(3)验算配筋率 %213.0)%213.045,2.0max (%41.14052001140min 0===>=⨯==yt s f f bh A ρρ 故满足要求。
第三章 光合作用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2.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3.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4.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5.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
它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质体蓝素、铁氧还蛋白等许多电子传递体,当然还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作用中心。
其作用是水的光氧化所产生的电子依次传递,最后传递给NADP+。
光合链也称Z链。
6.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8.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
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
9.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10.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
光呼吸的主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
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
12.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3.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14.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其反应的特点是:、、。
第3章_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两种完全正相关股票的相关系数为( B )。
A、r=0B、r=1C、r=-1D、r=∞2、已知某证券β系数为2,则该证券的风险是( D )。
A、无风险B、风险很低C、与市场平均风险一致D、是市场平均风险的2倍3、A公司1991年发行面值为$1000的债券,票面利率是9%,于2001年到期,市场利率为9%,定期支付利息。
债券价值为( B )。
A、951B、1000C、1021D、不确定4、某公司每股普通股的年股利额为4.2元,企业要求的收益率为8%,则普通股的内在价为( A )(假定股利固定不变)A、52.5元/股B、33.6元/股C、5.25元/股D、48.6元/股5、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时,把这两种股票组合在一起,则( B )。
A、能分散全部系统性风险B、不能分散风险C、能分散一部分风险D、能分散全部非系统性风险6、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 j=R F+βI(k m-R F)中,哪个符号代表无风险报酬率( B )A.K I B.R F C.βI D.K m7、下列哪项会引起系统性风险( B )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经营管理不善8、要对比期望报酬率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应该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贝他系数 D风险报酬系数9、某优先股,每月分得股息2元,年利率为12%,该优先股的价值为( A )。
A200元 B16.67元 C100元 D150元10、普通股的优先机会表现在: ( A )A优先购新股 B优先获股利 C优先分配剩余财产 D可转换11、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时,则把这种股票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时( A )。
A 能分散掉全部风险 B能分散掉全部系统风险C 能分散掉全部非系统风险D 不能分散风险12、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组合收益率为10%,A公司的 系数为2,则A公司必要收益率是( C )。
A、5%B、10%C、15%D、20%13、普通股价格10.50元,筹资费用每股0.50元,第一年支付股利1.50元,股利增长5%,则该普通股成本为( D )。
近代史纲要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天津条约》的签订C .《北京条约》的签订D .《辛丑条约》的签订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A .仿效欧美政体B .发展资本主义C .延续反动统治D .缓和阶级矛盾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梁启超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A.《猛回头》B.《警世钟》C.《革命军》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A.浙皖起义B.萍浏醴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试训政纲领》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A .资产阶级维新派B .资产阶级保皇派C .资产阶级立宪派D .资产阶级革命派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推翻了封建帝制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B、1912年1月1日C、1912年2月12日D、1912年4月1日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03第三章 动量与角动量作业答案
第三次作业(第三章动量与角动量)一、选择题[A]1.(基础训练2)一质量为m0的斜面原来静止于水平光滑平面上,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轻轻放于斜面上,如图3-11(A) 保持静止.(B) 向右加速运动.(C) 向右匀速运动.(D) 向左加速运动.【提示】设m0相对于地面以V运动。
依题意,m静止于斜面上,跟着m0一起运动。
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 V mV+=所以0V=,斜面保持静止。
[C]2.(基础训练3)如图3-12所示,圆锥摆的摆球质量为m,速率为v,圆半径为R,当摆球在轨道上运动半周时,摆球所受重力冲量的大小为(A) 2m v.(B) 22)/()2(vv Rmgmπ+(C) v/Rmgπ(D) 0.【提示】22TGTI mgdt mg==⨯⎰,而vRTπ2=[C ]3.(自测提高1)质量为m的质点,以不变速率v沿图3-16正三角形ABC的水平光滑轨道运动。
质点越过A点的冲量的大小为(A) m v.(B) .(C) .(D) 2m v.【提示】根据动量定理2121ttI fdt mv mv==-⎰,如图。
得:21I mv mv∴=-=[ B] 4.(自测提高2)质量为20 g的子弹,以400 m/s的速率沿图3-17所示的方向射入一原来静止的质量为980 g的摆球中,摆线长度不可伸缩。
子弹射入后开始与摆球一起运动的速率为(A) 2 m/s.(B) 4 m/s.(C) 7 m/s .(D) 8 m/s.【提示】相对于摆线顶部所在点,系统的角动量守恒:2sin30()mv l M m lV︒=+其中m为子弹质量,M为摆球质量,l为摆线长度。
解得:V=4 m/s(解法二: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2sin30()mv M m V︒=+)图3-11图3-17二、填空题1、(基础训练7)设作用在质量为1 kg 的物体上的力F =6t +3(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0到2.0 s 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I=18N s ⋅.【提示】2222(63)(33)18I Fdt t dt t t N s ==+=+=⋅⎰⎰2.(基础训练8)静水中停泊着两只质量皆为0m 的小船。
第三章作业本量利分析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本量利分析参考答案第三章本-量-利分析⼀、单项选择题1.不是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是( A )。
A.利润=单位贡献⽑益×销售量-变动成本B.利润=单价×销售量-(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C.利润=销售收⼊×贡献⽑益率-固定成本D.利润=销售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2.下列等式不成⽴的是( B )。
A.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lB.安全边际率+贡献⽑益率=1C.变动成本率+贡献⽑益率=lD.贡献⽑益率×安全边际率=销售利润率3.某企业⽣产产品A,单位变动成本10元,年产销量均为5 000件,年固定成本10 000元,单位售价15元,则总的贡献⽑益为( C )。
A.5 000 B.15 000 C.25 000 D.115 000 4.某企业只⽣产销售⼀种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5元,年固定成本为30 0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 D )元。
注意:销售额与销售量的区别A.10 000 B.30 000 C.50 000 D.80 0005.其他条件不变,单价提⾼,则盈亏临界点( C )。
A.提⾼ B.不变 C.下降 D.A、B、C都有可能6. 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 B )更符合变动成本法的思路。
A. 传统式B. 贡献⽑益式C. 利量式D.单位式7.某产品的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成本为20 000元,⽬标净利润为13 4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实现⽬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 A )。
【13400/(1-33%)+20000】/5A.8 000件 B.6 680件 C.8 0000件 D.66 800件8.正常盈利情况下,对利润最敏感的因素是( C )。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多项选择题1.其他因素不变时,会引起企业利润上升的有( ABCD )。
A.单价上升 B.销量增加C.单位变动成本下降 D.固定成本下降2.下列因素上升时,会导致盈亏临界点上升的因素为( BC )。
第三章作业题答案
28500 47500
10500 12600
13800
9200
92800 94200
x 解(1)
甲
=
Σxf Σf
92800 50
= 1856(小时)
x乙
=Σxf Σf
94200 50
= 1884(小时)
说明乙企业电子元件平均耐用时间长。
(2)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标准差。所需资料见下表。
耐用时间 (小时)
11171.00
x 解(1)
乙
=
Σxf Σf
=
3225 = 105
30.71
σ = Σ (x - x)2f = 11171 = 10.31
乙
Σf
105
σ (2) Vσ 甲 =
甲×100% = 9.6×100% = 26.67% 36
x甲
σ Vσ 乙 =
乙×100% = 10.31×100% = 33.57% 30.71
日产量 工人数 (件)x (人)f
xf
(x x)2 (x x)2 f
15
15
225 246.80
3702.00
25
38
950 32.60
1238.80
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
1190 18.40
625.60
45
13
585 204.20
2654.60
55
5
275 590.00
2950.00
合计
105 3225 ——
完成程度 计划总产值
Σ 计划产值
=Σxf = 7947 =107.68%) Σf 7380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包括下列(D)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2。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则是将期间成本全部作为当期费用来处理。
其主要依据在于(D)A。
期间成本是不可控的,不应分配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B。
期间成本一般数量不大,若将其计入产品成本,会得不偿失C。
期间成本的分配是主观,会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D。
无论是否生产,期间成本都会发生,所以将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将当期经营活动的成本递延是不合适的3。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都包括(D)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B。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固定性生产成本D.变动性生产成本4。
某厂生产乙产品,当月生产6000件,每件直接材料20元,直接工资1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元,全月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A)A.48元B.46元C.34元D.36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完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B。
变动成本法下,本期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成本中不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但本期生产未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则负担了一部分制造费用C。
由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定义的产品成本不同,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销售成本必然不同,从而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必然是不同的D.变动成本法下,当期扣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销售量有关6。
在下面哪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大于按变动成本所确定的净收益?(B)A。
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C。
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D。
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7。
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
能够提供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B.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C。
便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D。
大大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8。
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B)。
第三章个人作业答案
第三章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之二:本量利分析法(教材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第一部分客观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56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元。
如果企业要确保安全边际率达到50%,则销售量应达到( C )。
A.143件B.222件C.400件D.500件2、下列选项中,不会受到现有销售量变动影响的是( D )。
A.营业利润B.安全边际率C.安全边际量D.保本量3、在多品种的本量利分析中,加权贡献毛益率等于各产品贡献毛益率与( A )的乘积。
A.销售收入比重 B.变动成本比重 C.利润比重 D.固定成本比重4、当单价为100元,贡献边际率为40%,安全边际销售量为1000件,企业可实现利润( B )。
A.2500元 B.40000元 C.60000元 D.100000元5、若产品保本销售量为500件,保本销售额为40000元,实际销售800件,则安全边际率为( A )。
A.37.5% B.36.5% C.35.5% D.36%6、安全边际率在( C )以上表示很安全。
A.20% B.30% C.40% D.50%7、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单价为2元,贡献边际率为40%,本期的保本量为20万件,其固定成本为( A )A.16万元B.50万元C.80万元D.100万元8、某企业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为30%,则其销售利润率为( A )。
A.12%B.18%C.28%D.42%(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BC )。
A.单位贡献边际 = 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B.贡献边际率 =(单位贡献边际/单价)×100%C.贡献边际率 = 1-变动成本率D.贡献边际率 = 1-安全边际率2、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ABC )。
A.贡献毛益额 = 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B.贡献边际率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100%C.贡献边际率 = 1-变动成本率D.贡献边际率 = 1-经营杠杆率3、贡献毛益率大于零意味着( ABCD )。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1)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分层原理: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分层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局部问题,在不同的层次上予以解决。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什么是服务数据单元?什么是协议数据单元?答:(1)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2)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3)服务数据单元:指定层的接口数据的总和;(4)协议数据单元: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2)作用:约定通信双方在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3)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也可以,但不如“时序”更贴切)。
4. 协议与服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协议: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服务: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定义了该层要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协议是不同网络系统对等层之间的关系,而服务则是相同网络系统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5. 服务分哪两类?有什么区别?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答:(1)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区别如下:1)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静态分配资源,传输前需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无错、按序、无丢失、不重复;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发送大量报文,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
2)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通信时所需的资源。
动态分配资源,不能防止报文的损失、失序、丢失和重复;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少量零星报文的场合。
结构力学 第三章 作业参考答案
∑M = 0 ∑F = 0 ∑F = 0
A
FBy × l − q × l ×
l =0 2
(1) (2) (3)
y
FAy + FBy = 0 FAx + FBx − q × l = 0
FBx × l − FBy × l =0 2
x
取右边部分为隔离体:
∑M
C
=0
(4)
解以上方程可得:
ql ⎧ ⎪ FAx = 4 ⎪ 3ql ⎪ => ⎨ FBx = 4 ⎪ ql ⎪ ⎪ FAy = FBy = 2 ⎩
3—10 试不计算反力绘出梁的 M 图。
16
12
4
A
B
8 2m 2m 4m 4m
12 4m
6m
2m
解:从悬臂端和 AB 开始作图。利用区段叠加法和铰结点的弯矩为零,即可做出全部的弯矩图。
3—12 试不计算反力绘出梁的 M 图。
5
华南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AU)
1m
D 80
30
40 E
20 40
40 C F
80 E
40
A
解: (1) 求支座反力
B
40
∑F = 0 ∑M = 0 ∑F = 0
y A x
FC − 10 × 4 − 20 = 0 FA − FB = 0
⇒ FC = 60 kN ⇒ FC = 10 kN
(1) (2) (3)
FB ×1 − 50 − 10 × 4 × 6 − 20 × 10 = 0 ⇒ FB = 10 kN
(1)
随机过程作业和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马尔科夫过程1、将一颗筛子扔多次。
记X n 为第n 次扔正面出现的点数,问{X(n) , n=1,2,3,···}是马尔科夫链吗?如果是,试写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又记Y n 为前n 次扔出正面出现点数的总和,问{Y(n) , n=1,2,3,···}是马尔科夫链吗?如果是,试写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解:1)由已知可得,每次扔筛子正面出现的点数与以前的状态无关。
故X(n)是马尔科夫链。
E={1,2,3,4,5,6} ,其一步转移概率为:P ij = P ij =P{X(n+1)=j ∣X(n)=i }=1/6 (i=1,2,…,6,j=1,2,…,6) ∴转移矩阵为2)由已知可得,每前n 次扔正面出现点数的总和是相互独立的。
即每次n 次扔正面出现点数的总和与以前状态无关,故Y(n)为马尔科夫链。
其一步转移概率为其中2、一个质点在直线上做随机游动,一步向右的概率为p , (0<p<1),一步向左的概率为 q , q =1-p 。
在x = 0 和x = a 出放置吸收壁。
记X(n)为第n 步质点的位置,它的可能值是0,1,2,···,a 。
试写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解:由已知可得, 其一步转移概率如下:故一步转移概率为3、做一系列独立的贝努里试验,其中每一次出现“成功”的概率为p ( 0<p<1 ) ,出现“失败”的概率为q , q = 1-p 。
如果第n 次试验出现“失败”认为 X(n) 取得数值为零;如果第n 次试验出现“成功”,且接连着前面k 次试验都出现“成功”,而第 n-k 次试验出现“失败”,认为X(n)取值k ,问{X(n) , n =1,2,···}是马尔科夫链吗?试写出其一步转移概率。
解:由已知得:故为马尔科夫链,其一步转移概率为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P ={6,,2,1,6/1,,8,7,,0)1,(+++=<++==+i i i j i j i i i j ij n n P 或)1(6,,2,1;6,,2,1,+++=++=n n n j n n n n i {}α,,2,1,0 =E )(0,1;)0(0,1)1,1(0,,1,,2,1101,1,ααααα≠==≠==+-≠===-=-+j P P j P P i i j P q P P P x j j ij i i i i 而时,当 10000000000000001Pp q p q p q ={}{}m m m m m m i n X l n X i n X i n X i n X l n X P ==+=====+)(0)()(,,)(,)(0)(2211 {}{}mm m m m m in X k l n X i n X i n X i n X k l n X P ==+=====+)()()(,,)(,)()(22114、在一个罐子中放入50个红球和50个蓝球。
第三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置惩罚作业及答案1
B. 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
D. 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9. 有一组测定数据,其总体标准偏差未知,要检验得到这组分析数据的分析方法是否准确可靠,
应该用( C )。
10
A. Q 检验法
B. G(格鲁布斯)检验法
答:t 检验法用于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检验------准确度检验
F 检验法用于两组测量内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检验-----精密度检验
C. t 检验法
某组分的质量分数按下式计算: w乙
c=0.10200.0001,V=30.020.02,M=50.000.01,m=0.20200.0001,则对 w 样的误差来说( A )。
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
1.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占
・
八、J •
【材料1】
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o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材料4】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材料5]
马克思指出:“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恩格斯也说:“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一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除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它,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
请回答:
(1)材料1思想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说明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3)材料4是什么观点?材料5体现了什么思想?
2.用有关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
(摘自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3】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
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
(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2)材料3与材料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
(3)材料2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思想?
答案要点:
一、材料分析题
1.(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
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唯意志论)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宿命论)的典型观点。
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唯心史观,都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材料3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必然受到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材料5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去理解人个的历史作用的正确观点。
说明了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英雄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英雄人物不是天生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适应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的,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同时,英雄人物的出现也与自身的主观条件,包括意志、品质、经历、教育以及机遇等因素有关,具有历史的偶然性。
2.(1)材料I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
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
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
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
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
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SJOTo S60- n jiHlS 22 ill 5I5C5 36X Mi :応飞5H8 V M 15 905& 丈53 .. ”山6 UCC圳X T5SS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