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实词复习教学内容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2.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4.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讲解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4.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讲解如何辨析实词和虚词,并正确使用它们。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预习下节课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水平。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总结其含义和用法。
2.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3.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回顾并掌握已学过的文言实词。
2. 难点: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思考文言实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用法。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提高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以便学生课后阅读和练习。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文言实词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查阅相关的文言文参考书籍,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总结其含义和用法。
2. 第2周: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推断方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实词复习材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实词复习
材料
一、基本概念
1. 实词是指有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2. 实词可以独立使用,有自己的词义,可以作为句子成分。
二、名词
1. 名词是实词的一种,用来表示人、事、物、地方等具体或抽
象的事物。
2. 类别:名词可以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 可数名词:可以用来计数的名词,如:书、篮球。
- 不可数名词:不能用来计数的名词,如:水、空气。
三、动词
1. 动词是实词的一种,用来表示人或物的动作、状态、行为等。
2. 类别: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 及物动词:需要一个宾语才能构成完整的意思,如:看书、
打电话。
- 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宾语就能构成完整的意思,如:走、笑。
四、形容词
1. 形容词是实词的一种,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性质等。
2. 特点:形容词一般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
五、副词
1. 副词是实词的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特点:副词一般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达方式多样,如:很、非常、慢慢地。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实词的复习材料。
这些内容总结了实词的基本概念和各种类型的实词,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实词。
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文言实词复习
七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文言实词复习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文实词知识点。
2、能辨析文言文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四种常见现象。
3、学会积累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堂课我们上一堂文言文复习课。
一提到文言文,同学们头痛的不仅仅是朗读和背诵,还有翻译和理解。
其实,只要大家能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那么想读懂古文,就不会觉得很难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文世界,复习我们一、二单元文言文的词语。
二、了解文言实词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
这两类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也不同。
实词是表示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它们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虚词则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在了解了实词与虚词之后,今天我们就先来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起归纳文言文实词的四种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三、通假字汉字在古文的实际运用中,因为汉字的词汇量有限,便借用其它的音近字或形近字代替,后人便称之为“通假字”。
请看下面的句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三个句子的通假字分别是:说:通“悦”,高兴。
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这都是上个学期我们所学的文言文的通假字,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格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把这种格式说出来?(通假的那个字,并解释)那我们才学的《伤仲永》和《木兰诗》中有没有通假字呢?大家找一找。
教师明确:《伤仲永》: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贴。
讨论:1.通假字的读音有几种情况?和本字读音相同;和本字读音不相同。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文言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语法:如词类活用、句式结构等。
2. 文言文词汇:重点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实词、虚词及其用法。
3. 文言文句式:如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等。
4. 文言文阅读技巧:如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
2. 难点:文言文阅读技巧,以及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学生回顾所学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基本语法、词汇和句式。
2.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例分析,总结文言文阅读技巧。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总结的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选择一篇课外文言文进行阅读,了解文言文背景知识,培养阅读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文言文阅读测试,了解学生的进步情况。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讲解文言文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案例分析:运用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知识点。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北师大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 参考书目:文言文阅读指南、古代汉语词典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实词归纳(修改名词:表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实词归纳(修改名词:表达)
一、什么是实词
实词是指能够独立成词,有实际意义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二、名词的表达
1. 人名
在文言文中,人名通常由姓和名构成,如:孔子、孟子等。
2. 地名
地名一般由地区名称和具体位置构成,如:河南、北京等。
在文言文中,地名有时会以别称或雅称来表示,比如:中原代指河南地区。
3. 物体名词
物体名词主要是指事物的名称,如:书、笔、房子等。
在文言
文中,物体名词的表达通常比较简洁,如:书可用“册”来代替。
三、动词的表达
1. 动作动词
动作动词是指表示人或物体的动作或行为的词语,如:读、写、走等。
在文言文中,动作动词的表达方式较为丰富,常用的有单个
动词,也有连用动词,如:玩弄、筹备等。
2. 状态动词
状态动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状态的词语,如:是、有、在等。
在文言文中,表达状态动词时常用的方式包括“乃”、“在”等。
四、形容词的表达
形容词是用来描述或修饰名词的词语,如:美丽、高大、聪明等。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表达较为简洁,一般直接修饰名词。
比如:青山、白云等。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实词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北师大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和复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篇目。
2. 分析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特点。
3. 讨论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理解文意,把握主题。
2. 词汇积累:学生查找和整理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语法分析:学生分析和总结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和规律。
4. 修辞探讨:学生识别和解释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步骤:1. 复习篇目: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和复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篇目。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理解文意,标记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3. 词汇积累:学生查找和整理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积累和记忆。
4. 语法分析:学生分析和总结文言文中的语法结构和规律,进行练习和应用。
5. 修辞探讨:学生识别和解释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讨论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阅读理解测试: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词汇积累检查:教师检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 语法练习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对文言文语法结构和规律的应用能力。
4. 修辞分析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解释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阅读材料: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篇目。
2. 词汇卡片:制作文言文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卡片。
3. 语法图表:制作文言文语法结构和规律的图表。
4. 修辞手法指南:提供文言文修辞手法的指南和示例。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和应用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回顾和复习文言文篇目,学生自主阅读和理解。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一)实词部分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一)文学常识实词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课文的文学常识(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注意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及文学知识)2、常用实词的积累,尤其是古字通假现象、古今异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的辨识。
3、提高实词翻译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分类归纳总结法德育目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优良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分类整理积累实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与现代文一样,文言字词是组成文言文最基本的材料,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言的不断演变,文言字词的意义及用法也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产生相当的差距。
因此,文言字词就成为理解文言文中难以突破而又必须突破的一道障碍,若不排除这一障碍,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就无从起步。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这一精神,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
根据《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
一是对文言实词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较上册有所增加,共有《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
另本册讲读部分的古代诗歌仅《木兰诗》一篇,复习自当放入此,一共七篇(二)七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和中心概括检测1、学生快速阅读概括2、学生代表回答(每个学习小组派两名)(三)分组合作探究(我自信我能行)1、教师引导学生看《湘考王》,并进行【考点梳理】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专题复习
初一下学期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一下学期的同学来说,系统地进行文言文专题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以下是关于初一下学期文言文的专题复习内容。
一、重点字词1、实词初一下学期我们学习了众多实词,如“之”“其”“而”“以”等。
“之”常见的用法有:作代词,代指人、事、物;作动词,“去、到”;作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
“其”可以作代词,指“他(她、它)的”“那”“其中的”等;也可以作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而”可表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以”有“用、凭借、因为、把”等意思。
2、虚词像“乃”“于”“为”等虚词也要重点掌握。
“乃”常见的意思有“于是、就”“才”“竟然”。
“于”有“在、到、对、从、比”等用法。
“为”可以作动词,“做、成为”;作介词,“被、给、对”;作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诘。
3、古今异义词如“但”在古代常表示“只”,现在则有“但是”的意思;“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现在指“行走”。
4、通假字例如“说”通“悦”,表示“高兴”;“女”通“汝”,意思是“你”。
二、重点句子1、特殊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标志有“……者,……也”“……,……也”“……者也”等。
比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如“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3)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省略了“鼓”。
2、名句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还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文学常识1、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创作风格等。
比如,学习《孙权劝学》要知道司马光,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2、作品清楚作品的体裁、写作背景、主题思想等。
像《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歌颂了她的勇敢和爱国精神。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的文言实词,加强对实词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包括词义、用法等方面的内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进行实词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文言实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对文言实词的掌握。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4. 进行实词填空练习,检查学生对实词的掌握情况。
5. 进行实词翻译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2. 结合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 定期进行阶段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自主积累更多的文言实词,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3.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文言实词。
七、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文言文材料,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和练习。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等,进行教学展示和辅助教学。
3. 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和信息。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文言实词复习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实词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学情分析根底知识较差,承受能力一般,需要夯实根底。
课题文言实词教学目标掌握文言实词的一般规律并能灵活应用。
重点、难点掌握规律并且灵活应用。
考点及考试题型中考文言实词4分,一般题型是解词。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
教学内容一、上次失分点再回忆第一次上课。
二、知识点梳理文言实词有以下特殊情况,一般是考这些内容。
1、通假字2、词类活用3、古今异义4一次多义三、典型例题剖析例文一: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①虚所卖之②.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③,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取刃杀之④.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8分)行: 囊: 去: 虚:易: 为: 微: 因:2、解释文中四个“之”的意思.(4分)①之: ②之: ③之: ④之:3、“贼易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答复)(2分)4、从上述文字找出最能表现区寄智和勇的两个句子.(2分)①②例文二:宋太宗学书太宗朝,有王著者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帝听政之余,留心书法,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遂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假设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赵光义执政时期。
②听政:处理政务。
③内侍:此指太监。
④规:勉励。
⑤益:得益。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善:②刻意:③临:④或:⑤遽:⑥绝2、翻译:①数遣内侍持书示著。
②又以问著,对如初。
③书固佳矣,假设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3你认为王著是怎样的一个人?四、随堂稳固练习(一)田子方从齐之魏,望翟(zhái)黄乘轩骑驾出,方以为文侯也,移车异路而避之,那么徒翟黄也。
方问曰:“子奚乘是车也?”曰:“君谋欲伐中山,臣荐翟角而谋得果;伐之,臣荐乐羊而中山拔;得中山,忧欲治之,臣荐李克而中山治;是以君赐此车。
七下文言文知识点复习
七下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更是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以下是对七下文言文知识点的全面复习。
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但:古义为“只”,今义为“但是”。
例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的“但”。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
如“双兔傍地走”。
股:古义为“大腿”,今义为“屁股”。
“屠自后断其股”中的“股”便是古义。
2、一词多义市:“愿为市鞍马”中“市”意为“买”;“东市买骏马”中“市”指“集市”。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的“自”是“在”;“自非亭午夜分”的“自”是“如果”。
3、词类活用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动词,“登记”。
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动词,“买”。
4、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
二、重点句子翻译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将军和壮士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对着窗户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花黄。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文学常识1、《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坚毅的巾帼英雄形象。
2、《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3、《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4、《河中石兽》作者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了寺庙门口的石兽掉入河中,众人寻找的故事。
四、课文内容理解1、《木兰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这一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教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设计(一)作家作品(略)(二)背诵默写(略)(三)课文思路:《伤仲永》仲永5岁时天资过人十二、三岁时资质平平叙事20岁时,泯然众人了最后文章展开议论:一个神童的消失是因为后天努力才是成材的关键。
指出才能衰退的原因,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木兰诗》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准备行装——奔赴沙场——十年征战——凯旋归来——辞官还乡——欢聚一堂——高度赞美《孙权劝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学有所成——结友而别《口技》一、表演前: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
二、表演中: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
(四个场景:梦中惊醒,复又入睡,失火,救火)(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三、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狼》遇狼——惧狼——御狼——毙狼——议狼(四)中心思想:《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恃,惟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层楼,才能成为真正的天才。
《木兰诗》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和爱国精神。
木兰是一个女英雄,文章既体现她的英雄气概,还体现她的儿女情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由机灵活泼,热爱亲人、孝顺父母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孙权劝学》本文采用对话的形式,简练而生动地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启发我们要重视学习。
《口技》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形式,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精湛技艺。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记叙了夸父逐日的故事,表现了夸父逐日的无比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斗志。
《两小儿辩日》记叙一场不能解决的辩斗,告诉人们:学无止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穷尽知识的,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狼》记叙了狼和人的一场较量,揭示了狼贪婪、狡诈、凶狠、阴险的本性,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和勇敢,告诉人们:对狼一样的坏人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取得胜利。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 (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教案(北师大七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文言文知识点和语文知识点。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文言文。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言文创作。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基本语法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文言虚词等。
2. 文言文阅读理解:对所学文言文进行深入理解,分析文章结构、主旨、人物形象等。
3. 文言文写作: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进行创作,包括句子、段落、文章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对文言文基本语法知识和阅读理解技巧进行讲解,让学生系统掌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知识点。
3. 练习法: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复习导入: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点,为新课复习做好铺垫。
2. 知识讲解:讲解本节课的重点文言文知识点,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文言文案例,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知识点。
4. 课堂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阅读一篇文言文,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六、教学内容1. 文言文翻译技巧:讲解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包括实词、虚词的翻译,句式的转换等。
2. 文言文阅读与分析:分析文言文中的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背景。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翻译文言文,让学生学习翻译技巧。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中的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八、教学步骤1. 知识讲解: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准确翻译文言文。
2. 示范翻译:老师示范翻译一篇文言文,让学生跟随学习。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言文阅读中的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4. 课堂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复习教案文言实词(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归纳总结、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复习。
2. 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3. 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复习:学生自主复习已学过的文言实词,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与分析: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讲解和举例分析。
4. 翻译与解读:选取一些典型的文言文段,让学生翻译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文言实词。
2. 利用举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实词的用法。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适量的关注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文言实词测试,分析学生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文言实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取一段文言文,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文言文教材,提供学生学习。
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文言文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八、教学实践1.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文言实词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背诵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感。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一)实词部分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一)文学常识实词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课文的文学常识(准确熟练,不混淆,不错字、注意与本文有关的文章及文学知识)2、常用实词的积累,尤其是古字通假现象、古今异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的辨识。
3、提高实词翻译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分类归纳总结法德育目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优良品质教学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分类整理积累实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与现代文一样,文言字词是组成文言文最基本的材料,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言的不断演变,文言字词的意义及用法也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产生相当的差距。
因此,文言字词就成为理解文言文中难以突破而又必须突破的一道障碍,若不排除这一障碍,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就无从起步。
文言实词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这一精神,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
根据《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
一是对文言实词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较上册有所增加,共有《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狼》。
另本册讲读部分的古代诗歌仅《木兰诗》一篇,复习自当放入此,一共七篇(二)七篇文章的文学常识和中心概括检测1、学生快速阅读概括2、学生代表回答(每个学习小组派两名)(三)分组合作探究(我自信我能行)1、教师引导学生看《湘考王》,并进行【考点梳理】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假字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2.对镜帖花黄
通“贴”,粘贴
3.但手熟尔
同“耳”,罢了
4.曳铁钯
“钯”同“耙”,平整土地用的家具
5.不亦颠乎
“颠”同“癫”,疯狂
一词多义
1.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2.当
当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3.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4.市
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5.帖
昨夜见军帖(名词,文告)
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贴)
6.将
将军百战死(名词,将领)
出郭相扶将(动词,搀扶)
7.机
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8.之
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9.以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10.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
尧咨)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11.射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
艺)
12.尔
但手熟尔(同“耳”,
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13.而
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
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14.之
之闻之笑曰(代词,代指到下游寻
石兽这件事)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
兽)
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的
议论)
其反激之力(助词,相当于“的”)
15.为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被)
众服为确论(动词,认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动
词,成为)
16.如
如是再啮(副词,像)
如其言(介词,按照)
古今异义
1.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推脱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3.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
今义:经过
4.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5.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6.木兰当户织
古义:门
今义:门第
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
今义:表转折,但是
8.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9.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10.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
今义:强壮,强大
11.策勋十二转
古义:次
今义:旋转
12.雌兔眼迷离
古义:眯着眼
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13.物理
古: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
今:一门学科
14.盖
古:发语词
今:遮住或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词类活用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动词做名词,洪水
愿为市鞍马
名词做动词,买
策勋十二转
名词做动词,登记
当窗理云鬓
名词做状语,像云一样的
汝亦知射乎
名词作动词,射箭的本领
棹数小舟
名词作动词,划船
不蔓不枝
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长
仅供学习与参考
枝节。
仅供学习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