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NXPowerLite)
农业土壤养分保护措施
农业土壤养分保护措施农业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土壤中的养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土壤养分流失现象逐渐严重,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了保护农业土壤中的养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采用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保护农业土壤养分的关键,包括有机肥、矿物肥和微量元素肥的施用。
合理施肥可以保证植物养分的供应,减少对土壤养分的消耗,避免因施肥不当导致的养分浪费和土壤质量下降。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和季节特点科学配置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养分流失。
其次,实行轮作休耕。
轮作休耕是一种重要的土壤养分保护措施,通过合理的轮作休耕可以使土壤得到有效修复和养分恢复。
在轮作休耕中,可以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减少对土壤养分的耗损,保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和积累。
轮作休耕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肥力稳定性。
另外,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利用。
农业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如秸秆、厩肥、畜禽粪便等,可以通过科学处理和利用来循环利用养分。
将农业废弃物还田或进行堆肥处理,可以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持土壤的营养平衡。
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还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降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此外,推广有机农业模式。
有机农业模式注重生态平衡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合理利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来保护土壤养分。
有机农业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还能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土壤污染的风险,保护农业土壤的生态环境。
最后,加强土壤保护管理。
建立健全的土壤保护制度和监测体系,加强对土壤养分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土壤养分的流失和消耗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控和修复。
加强土壤保护管理不仅可以保护土壤养分,还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农业生产。
综上所述,保护农业土壤养分是维护农业生产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合理施肥、轮作休耕、农业废弃物利用、有机农业推广和土壤保护管理等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养分损耗,保护农业土壤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土壤的保护》课件
3
垃圾分类、减少、循环利用
鼓励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并
污染物处理技术
4
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发展高效的土壤污染物治理技术,
减少污染对土壤的影响。
5
再生自然基础设施
重建湿地、6
措施,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
加强土壤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土壤保护的意识。
恶化的土地
不合理的农业管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森林伐木、土地开垦以及垃圾填埋 等活动导致土地的恶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1
不合理的农业管理
过度耕种、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平衡。
2
森林伐木和土地开垦
砍伐森林导致土壤暴露在太阳和风雨中,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3
垃圾填埋和污染物排放
《土壤的保护》PPT课件
土壤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本课件将探讨土壤保护的重要性,以及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什么是土壤保护
土壤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以减少土壤质量恶化、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 失,确保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富含大量微生物、虫类和其他小型生物, 它们对保持土壤生产力和健康至关重要。
碳循环
土壤可以吸收和储存大量的二氧化碳,对缓解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质量评估
通过评估土壤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了解土壤质量的状况,为保护和恢复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保护和恢复土壤的方法
1
改变农业管理实践
采用有机农业、轮作和间作等可持
减少对土地的干扰
2
续农业方法。
限制土地开垦、森林砍伐和城市化
扩张。
垃圾填埋场和污染物排放对土壤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引发地下水和环境污染。
土壤肥料学第六章土壤培肥与保护
(一)概念
3.土壤污染
指土壤中污染物的数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或
当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积累量超过土壤环 境基准或土壤环境标准时,即为土壤污染。
15
(二)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1.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 废渣,一般为点源污染。 农业污染源:化学农药、化肥、有机肥, 以及残留于土壤中的农用地膜等。 生物污染源:含有致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和寄生虫的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垃圾, 以及被病原菌污染的河水等。
7
二、土壤侵蚀
1.概念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母质在外力作用下
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水土流失:一般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 或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土壤流失:土壤侵蚀
8
二、土壤侵蚀
2.主要类型
水力侵蚀:由降雨及径流引起的土壤侵蚀 重力侵蚀:斜坡陡壁或不稳定的土石岩体
在重力作用下失稳移动。 冻融侵蚀: 风力侵蚀: 人为侵蚀:
4
三、土壤培肥的基本途径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治水改土
利用生物措施改土:植树造林、种植绿肥 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轮作、间作、套作 增肥改土: 耕作改土: 客土换土:
5
第二节
土壤的退化与防治
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 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 退化总面积约4.6亿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 的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 这些退化表现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 退化。
6
一、土壤退化的概念
一般来讲,土壤退化指的是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
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 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 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下降。 土壤退化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果。 破坏性自然灾害及其异常的成土因素是引起土壤 自然退化过程(侵蚀、沙化、盐化、酸化等)的 基础,而人与自然不和谐的作用是加剧土壤退化 的根本、作物对土壤的共同要求
《农田培肥》课件
农田培肥的重要性
保障粮食安全
提高农产品品质
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满 足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
通过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农产品的营 养价值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 农产品的需求。
不同土壤类型的培肥技术
砂质土
砂质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弱,需要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并选择有机肥或长 效肥来提高土壤肥力。
黏质土
黏质土的通气透水性较差,需要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并注意排水,避免 土壤过度湿润。
农田培肥的未来发展
01
02
03
精准施肥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 感、GIS等,实现精准施 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率。
磷肥
如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 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 素,促进根系发育和种子萌发 。
钾肥
如硫酸钾、氯化钾等,能够提 供植物生长所需的钾元素,增 强植物抗逆性,提高产量和品 质。
复合肥料
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能 够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
养元素,提高产量和品质。
生物肥料培肥
微生物肥料
利用有益微生物改善土壤环境, 促进植物生长。如根瘤菌肥可提 高豆科植物固氮能力。
菌根真菌肥料
利用菌根真菌扩大植物根系吸收 面积,提高植物抗逆性。如AM真 菌可促进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
04
农田培肥的效果评价
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
土壤有机质增加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土壤中的有机质 含量得到提高,增强了土壤的保水保 肥能力。
土壤结构改善
农田培肥技术方案
农田培肥技术方案农田培肥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培肥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生产效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田培肥技术方案。
土壤测试在选择培肥方案前,首先需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生物、化学和物理性质。
通过测试可以确定土壤的酸碱度、养分含量和质地等基本情况,有助于确定适宜的作物种植和选取合适的肥料。
多元化选肥不同的作物对肥料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制定肥料方案时需要选择适合作物生长需求的肥料。
可以采用有机肥、无机肥和微生物肥等多种肥料组合,形成多样化肥料方案。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无机肥能更快速地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生长。
微生物肥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强土壤的生态环境。
合理施肥肥料的施用量和时机是影响作物产量和营养价值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施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施肥量要适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过多容易导致积肥和对环境的污染,过少则作物得不到足够的养分。
•施肥时要分层、分次进行,保证养分能够随时间释放。
•根据作物需求,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期。
配合灌溉灌溉也是农田培肥的重要环节之一。
适量的水分能够促进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在作物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在育苗期,作物需要较高的湿度,但成熟期需要适度干旱。
因此需要根据作物生长状态和土壤环境调整灌溉和施肥方案。
结语农田培肥技术方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方案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品质、保护环境。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根据土壤、作物和气候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灵活应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无土栽培技术 (NXPowerLite)PPT课件
3、可移动式管道无土栽培(专利技术)
解决了管道栽培定植、采收、清洗不便分开 作业的难题; 根据蔬菜植株大小调整管道间距,实现“小 苗密布,大苗稀布”。
36
创新研制出可移动式管道水耕栽培技术
➢ 以单个管道为栽培单元,设计出可根据植株大小调整管道间 距的水耕栽培模式,解决了固定式管道培株距无法调控的难 题,提高了空间和光能利用率。
40
2. 营养液的酸碱度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在pH 5.5~6.5的弱酸 性范围内生长最好,如pH不适则根端 发黄坏死,叶片失绿。
在循环营养液系统中每天都要测定和 调整pH值。调酸最好用硝酸和磷酸配 合使用。
41
3. 营养液的浓度
营养液的总浓度关系到溶液的渗透压大小, 一般用电导度表示。
生产中循环使用的营养液由于作物吸收和蒸 发,溶液浓度不断发生变化,应经常掌握使 用电导仪进行测量,及时修正。
蔬菜种在墙上,土地利用率可提高300%以上
31
突破的关键技术
带斜插定植孔 轻型复合墙体结构及 的栽培墙体 定植孔参数优化
墙面植株固定 两端开口面成90°角的 与直立生长 斜插式定植杯设计
内 填 介 质
定植杯
栽培墙板
营养液循环与 吸水性内填介质与自动
供给
循环供液系统的设计
32
所形成的栽培墙体,采收与定植方便,显著提高土地和光 能利用率;生产与观赏功能兼备。
37
立体管道栽培
38
(三)无土栽培的营养液
1. 营养液的成分 2. 大量元素:N 、 P 、 K 、 Ca、Mg 、S 3. 微量元素:Fe 、Zn 、Mn 、B 、Mo 、
Cl 39
大量元素一般用化肥,如磷酸二铵、 KH2PO4、磷酸铵、硝酸铵、硫酸钾、 氯化钾、磷酸钙、硫酸钙等。
浅谈农田土壤培肥技术与保护
浅谈农田土壤培肥技术与保护摘要: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而肥力则是土壤的基本特性。
土壤肥力是土壤为作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环境条件的能力,是土壤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
本文拟对农田土壤培肥技术进行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产;土壤肥力;培肥技术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于农业的生产环境也越来越关注。
农业生产的规模和速度不仅取决于土地利用面积的大小,还取决于土壤肥力的高低和施肥的多少。
在农业生产中,限制土地产量的因素往往是水分和养分,如果我们对土地只用不养或是用多养少,久而久之,土地的肥力就会越来越低。
只有在高肥水条件下,作物才能达到高产、稳产,所以培养土壤肥力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1 农田土壤培肥的途径1.1生物养地。
生物养地是将生物及其残体融入土壤来培养地力或改良土壤。
生物固氮不仅节省能源,而且无污染,能净化环境。
如禾本科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碳素且腐殖化系数高,有利于土壤积累有机质,并能有效改善土壤耕性,虽然耗氮较多,却能够固碳,并且能返还土壤更多的有机质,因而可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和轮作倒茬,把“用养”特点不同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做到用中有养、养中有用、用养结合,有利于调节土壤的培肥地力。
1.2 用地养地1.2.1生物、人工培肥相结合。
生物培肥可以采取种植豆科、绿肥、多年生牧草等作物进行地力培肥,其特点是成本较低、无污染。
人工培肥是给土壤施入有机、无机肥料,特点是效力高、速度快,但投资较大。
只有将二者结合施用,才能使土壤的“增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2主次分明,“长短”结合。
在一个种植制度中,首先要确保产量高、效益大、需肥多的主要作物的需求。
因此,施肥时要充分考虑肥效差异、土壤耕作、灌溉制度以及茬口衔接等因素。
肥效慢的肥料宜作底肥,要深施早施;肥效快的肥料则要浅施、及时施。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适宜高水高肥;干旱的地块则应视具体情况适时适量施肥。
农田土壤生态与保护课件
▪ 土壤(酸性土壤、碱土和盐土)要借助化学改良剂和灌溉施肥等手段进 行改良,消除障碍因素,以提高肥力水平。此外还要进行合理的耕
▪ 作和轮作,以调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防止某些养分亏缺和水气失调; 防止土壤受重金属、农药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污染;因地制宜合理
▪ 安排农、林、牧布局,促进生物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防止水土流失、 风蚀、次生盐渍化、沙漠化和沼泽化等各种退化现象的发生,保护
▪ 实的工作基础。
▪ 3、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配方施肥。目前化肥利 用率较低(仅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15%),造成了 资源的浪费,增加
▪ 了农业成本,加重了农民负担。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的关 键,就是要推广配方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行“测、 配、产、供、施”
▪ 一体化服务,推进化肥使用向复合化、专用化、多元化方向 发展。实现氮磷钾三要素的配方和中、微量元素的配方,就 能大幅度提高化肥
▪ 有惊人的相似。二是时间上,不顾土壤养分的变化,作物施 肥长期一贯制。三是小麦春季追肥不足,拔节期出现脱肥现
象。13-5-19 土壤地力培肥的主要措施--打印文章
▪ /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736 2/2
▪ 有惊人的相似。二是时间上,不顾土壤养分的变化,作物施 肥长期一贯制。三是小麦春季追肥不足,拔节期出现脱肥现
▪ 林、草,维护生态配方等。
▪
二、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问题
▪ 1、有机肥投入逐年下降。耕亩有机肥用量由90年代初的 2300公斤降至1700公斤,有机养分投入比重由80年代的 50%降至30%。
▪ 2、施肥存在盲目现象。一是作物施肥具有一定的模式化倾
向。农户之间在肥料投入量、施肥结构甚至肥料品种、施肥 方法等方面都
农田土壤改良与保护技术
农田土壤改良与保护技术一、农田土壤的重要性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就像大厦的基石一样重要。
它为农作物提供了生长的空间、养分和水分。
优质的农田土壤能够孕育出茁壮的农作物,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有机质、微生物等成分。
矿物质为作物提供了诸如氮、磷、钾等必需的养分元素;有机质则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让土壤更加疏松透气,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并且有机质分解过程中还能释放出养分。
微生物在土壤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土壤中物质的转化和循环,例如一些微生物能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含氮化合物。
二、当前农田土壤面临的问题土壤肥力下降长期过度使用化肥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许多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大量施用化肥,而忽视了有机肥的使用。
化肥的过量使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变得板结。
土壤板结后,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和对养分、水分的吸收。
随着农作物的连年种植,土壤中的养分被大量消耗,如果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肥力必然会下降。
例如在一些种植单一作物的地区,土壤中的某些特定养分被过度摄取,导致土壤养分失衡。
土壤污染工业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一个源头。
一些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汞、镉、铅等。
这些重金属会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
一旦土壤被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污染。
部分农药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
而且,过量使用的农药可能会对农作物本身产生毒害作用,降低农产品的质量。
土壤侵蚀自然因素方面,降水、风力等会造成土壤侵蚀。
在一些山区,强降雨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大量的表层土壤被冲走,带走了土壤中的养分和有机质。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大,风蚀现象严重,导致土壤沙化,土壤肥力丧失。
人为因素如不合理的开垦和耕作方式也会加剧土壤侵蚀。
第七章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NXPowerLite)
改变通过林 带的气流结构
减弱近地层中 湍流交换 减少蒸 发能力 减少作物 蒸腾系数
部分气流从 林带上方通过
减弱近 铅直运动、增加 地层的风速 地面粗燥度 增加一定 的降水量 减弱干热 风的危害 增加林带间土地的农作物产量、品质 增加 春夏季 土壤 湿度
减少或 防止 土壤流失
在林带中或林带附 近田区增加霜雾 减弱风沙危害 减少土壤风蚀
一、农田土壤水蚀与治理 二、农田土壤风蚀与治理 三、农田土壤盐碱化治理 四、土壤污染治理
农田保护: 是农田不受自然与人为的破坏,防止跑土 跑水跑肥,保护作物正常生育。
• 在自然系统中,土壤的消失与更新速度相同,土壤处 于一种平衡状态。 • 农业生态系统受人为影响,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使土地受到侵蚀,成为逆境土壤。 • 逆境土壤: 是指对植物生长存在着各种限制因素的 土壤。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受侵蚀的土壤、盐碱土、受各种 污染的土壤及养分严重缺乏的土壤。P216
1、增加覆盖度:残茬覆盖、地膜覆盖等 2、改变地形:如梯田、水平沟、垄作种植等 3、改良土壤性状:可提高土壤的抗风性和抗冲性
57
三、农田土壤盐碱化治理
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
14
15
4、土壤贫瘠化
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生产力下降 原因:重用缺养,不合理施肥,土壤侵蚀等
5、土壤污染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受污染的 耕地约有1.5亿亩,约占全国耕地的1/10以上,每 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 化学药剂 过量使用
16
第二节
农田保护
一、农田土壤水蚀与治理
(一)、土壤侵蚀概念
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土壤侵蚀是水、风、冰 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或者造成土壤、 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英国N. W. 哈德逊:土壤侵蚀是使土壤和岩 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移、滚动或流失的过 程,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坏的主要营力。 土壤侵蚀:分为水蚀和风蚀。
农田土壤培肥技术与效果
每公斤养分所增加的粮食 (kg/kg)
60 50 40 30 20 10
0 China
10
8
USA
玉米产量 (t/ha)
2005年玉米施肥量和产量比较
6
4
提高耕地质量是节本增效、生态、 2
安全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
0 China
USA
256
138
图例
■ 双季稻区试验点; ■ 水旱两熟区试验点; ▲ 旱作两熟区实验点 ▲ 旱作一熟区试验点
全国定位试验点分布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SFEN was established in 1990 ● There are 9 experimental sites in the network all over China
长期试验的时间概念:
长期试验:大于20年的定位试验! 至少在10年以上! 大于50年的为珍贵的长期试验! 以英国洛桑试验站最著名:建于 1843年,169年历史
The classical experiments at Rothamsted
主要处:
N, P, K, Manure, 及其组合
Broadbalk Continuous Wheat Experiment First sown 1843
7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
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方公里, 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平方公里,21 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 土地面积。
过度开垦、重用轻养、掠夺式经营和不合理耕作等因素 引起了耕地土壤退化、耕地环境污染,荒漠化、盐碱化现象 严重。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黑土退化为例,详查的1272万亩 耕地中有55.8%的耕地土壤每年流失表土层~,耕地土壤有 机质含量平均下降23.9%。目前,国家没有一部关于耕地质 量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25
第二节 农田土壤保护
一、农田土壤水蚀与治理 二、农田土壤风蚀与治理 三、农田土壤盐碱化治理 四、农田土壤污染治理
农田保护:是农田不受自然与人为的破坏,防止跑土 跑水跑肥,保护作物正常生育。
• 在自然系统中,土壤的消失与更新速度相同,土壤处 于一种平衡状态。
• 农业生态系统受人为影响,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使土地受到侵蚀,成为逆境土壤。
2014年10月29日全国耕地质量建设现场会
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关键在耕地质量。目前,耕地退 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黑土层变薄,南方土壤酸 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特别是一些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较低等 问题,严重影响耕地产出,而耕地污染以及长期高强度、超负 荷利用,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
• 逆境土壤: 是指对植物生长存在着各种限制因素的土 壤。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沙 漠及沙漠化土地、受侵蚀的土壤、盐碱土、受各种污 染的土壤及养分严重缺乏的土壤。
农田培肥
地力是在特定种植制度条件下,以作物或 有顺序的作物组的产量来评价的。它包括 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地力要通过作物生 产反映出来,同时受众多因素制约,第二, 地力是人为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的,并非单
纯自然作用的产物,而是自然与人为干预
综合作用的结果。
(3)地力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地力与土壤学中所讲的土壤肥力,既有共 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共同之处,在于 两者均指土壤应具有能够生长植物的能力。 不同之处在于,地力仅限于农田中的土壤 肥力,非农田的土壤肥力除外,土壤肥力 指在作物生长期间土壤能够不断地同时地 供给作物的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从土壤本 身来说可以不考虑作物的生产能力,也不 一定同气象条件相联系。
二、建立农田培肥制的基本原理 1地力再生产原理
作物生产是一种再生产,地力也是一种再 生产。 为了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地力再生产应是 一种扩大再生产,在扩大再生产中主要不 表现为扩大生产规模,而是不断提高地力 水平。 土壤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手段,它具有可更 新性和再生产性,它与人的耕种与管理关 系密切。
2农田养分平衡学说
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生长好坏,除气候, 土壤,作物特性和耕作技术等因素外,在 很大程度上受到营养元素供给状况的影响。 深入研究作物养分的输入输出特点,保证 营养物质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是保证培肥农 田、提高地力、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 途径。
地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其中每一个因素 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地力的实际水平。 从土壤来看,要维持较高地力水平,既要 具备足够量的水、肥因素,又要有较佳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同时地力又是通 过作物来验证的,以作物产量高低来衡量 地力水平。
(3)地力的定义 所谓地力,是指农田土壤在一定气象条件 下给作物提供营养的能力或土地生产力。 也就是说,肥力因素中的水,肥、气,热, 只有在一定的土壤条件、气象条件,作物 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地力不只 是自然肥力,更重要的还是人为肥力,自 然肥力加人为肥力的有效化才表现出具有 实际意义的经济肥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鱼鳞坑
•
•
沟垄耕作
•
地面覆盖耕作
•
地膜覆盖
• 冬小麦地膜覆盖、玉米地膜覆盖 、全程两元覆盖 技术 • 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下墒 • 黄土高原实验表明:覆膜穴播和垄膜沟播较露地条 播分别增产12.9%~22.3%和36.3%~40.1%
黄土高原地膜覆盖栽培
•
小麦地膜和秸秆二元覆盖栽培
第七章 农田土壤保护与培肥
本章的内容 • • • • • 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田保护 农田培肥 节水抗旱技术 农田建设
耕作学的两个主要内容:
种植制度: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养地为中
心的一系列技术体系.其中心任务是提高土地 综合生产能力.
土壤耕作
农田土壤培肥 农田土壤保护 农田基本建设 等
22
1、保护性种植
⑴、保护性作物布局
• 中耕作物(水土流失型):棉花、玉米、高粱、烟草等 • 密植作物(水土保持中等型):麦类、大豆、花生、水稻等 • 多年生作物(水土保持最强型):草木樨、苜蓿等
措施:中耕型作物与水土保持型作物相结合。 丘陵坡地:坡上造林、中下部种果树、坡底种一年生农作物。
23
⑵、间、混、套作
2
第一节 耕地土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耕地现状
3
二、农田土壤存在的问题
• • • • • 1、水土流失 2、土壤沙化 3、土壤盐碱化 4、土壤贫瘠化 5、土壤污染
1、水土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83万平方公里
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为50亿吨,相当于全国 耕地被刮去1厘米厚的土层 流失的氮、磷、钾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 后果:作物减产、灾害频发
砂石覆盖
• • • • 免耕 增渗、减蒸,提高降水利用效率 增温、保温,活化土壤潜在肥力 抗蚀、减尘,生态防护效果明显
• 老化砂田的残存生态功能
老化砂田的残存生态功能仍好于原生荒地
土壤含水量(%) 类型 0204020cm 40cm 60cm 撂荒 砂田 原生 荒地 连续 种植 17年 砂田 6080c m 19 6.5 平 均 相当于 原生地 % 226 100
10
• 经统计,60年代特大沙尘暴在我国发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 次,80年代发生过14次,而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多次,并且波 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 • 1993:4月至5月上旬,北方多次出现大风天气。4月19日至5月8 日,甘肃、宁夏、内蒙古相继遭大风和沙尘暴袭击。其中5月5日 至6日,一场特大沙尘暴袭击了新疆东部、甘肃、宁夏大部、内 蒙古西部地区,造成严重损失。 • 1994:4月6日开始,从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刮起大风,北部 沙漠戈壁的沙尘随风而起,飘浮到河西走廊上空,漫天黄土持续 数日。 • 1995年:11月7日,山东40多个县(市)遭受暴风袭击,35人死 亡,121人失踪,3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多元。 • 1996年:5月29日至30日,自1965年以来最严重的强沙尘暴袭掠 河西走廊西部,黑风骤起,天地闭合,沙尘弥漫,树木轰然倒下 ,人们呼吸困难,遭受破坏最严重的酒泉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达两 亿多元。 • 1998年:4月19日,新疆北部和东部吐鄯托盆地遭瞬间风力达12 级,有6人死亡、44人失踪、256人受伤
2、保护性耕作
等高耕作:在坡耕地上,耕作播种沿等高线进行,所形成的等高小
垄与作物作为减缓水向下流动的障碍物,可以减少径流,减小水蚀, 增加土壤水分,起到保土保水的作用,在缓坡上应用效果显著
沟垄耕作:通过耕作在地面上形成较大的沟和垄,能更有效地控制
土壤侵蚀的一类耕作法。它一般也是按等高线进行,适于在较大坡度 的耕地采用
坡度 6° 15° 25° 水分流失量 M2 51.562 114.433 117.327 比率(%) 100.00 221.92 228.00 泥沙流失量 Kg/亩 402.48 4214.15 5543.15 比率(%) 100.00 1049.00 1380.00
(三)、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12
13
3、土壤盐碱化
资料统计表明:我国土壤盐碱地耕地面积有逐年增 加的趋势
原因: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田面积扩大,灌溉水不足, 而蒸发量大,盐分向上移动大于向下淋洗的数量. 灌溉不合理,局部过量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上 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留在土壤中。 水利工程老化 土壤耕作、培肥不当,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恶劣,肥力 下降导致盐碱化危害加重。
改变通过林 带的气流结构
减弱近地层中 湍流交换 减少蒸 发能力 减少作物 蒸腾系数
部分气流从 林带上方通过
减弱近 铅直运动、增加 地层的风速 地面粗燥度 增加一定 的降水量 减弱干热 风的危害 增加林带间土地的农作物产量、品质 增加 春夏季 土壤 湿度
减少或 防止 土壤流失
在林带中或林带附 近田区增加霜雾 减弱风沙危害 减少土壤风蚀
(二)农田土壤水蚀
水蚀:是土壤微粒在水的作用下可产生垂直或沿地表的横 向运动。在多雨地区,土壤颗粒在水力的作用下,被冲 积到江河、湖泊和海洋中去。 危害:土壤肥力下降、耕地减少、堵塞河道、灾害频繁, 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坡地农田“三跑”是低产的主要原因。“跑水、跑土、跑 肥”的主要方面是“跑水”。
水土流失与坡度的关系
土壤养分含量 有机 碱解 质 氮 (g/kg (mg/k ) g) 9.85 7.9 速效 磷 (g/kg ) 2.3 -
速效钾 (g/kg)
10 8.2
13 5.6
15.4 5.6
15 6.5
143 -
11
12
10.67
9.5
11
136
9.1
8.3
2.3
109
3、梯田种植法
梯田种植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坡度的影响,因而有较高的 水土保持能力,据牛文元(1981)报道,黄土高原坡耕地上 的水土流失量为梯田的7.7倍。 修筑梯田应根据地形进行规划,一般以25°以上的陡坡地, 原则上应退耕还林还牧,但在人多地少的地区,也可修筑梯 田。水平梯田是沿等高线,把坡地修成台阶式的水平地。
可增加地面覆盖度,延长覆盖时间,减轻水土流失,是 山区丘陵保持水土的重要措施。如建立农田防护林、果 农间作、乔灌草结合、农林草结合、粮肥间作等。
⑶、带状种植
•条带种植:沿着坡地等高线划分成若干条带,在各条带上交 互和轮流种植密植植物与中耕作物或牧草。 •坡度为12-15度时,可设臵10-20米宽的条带,坡度为15-20 度时,条带宽度宜5-10米。
11
• 1999年:4月3日至4日,呼和浩特地区接连两天发生持续大风及 沙尘暴天气。这次沙尘暴的范围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地区一直 到东部的通辽市南部,瞬时风速为每秒16米。伊克昭盟达拉特旗 风力最高达到10级。 • 2000年:3月22日至23日,内蒙古自治区出现大面积沙尘暴天气 ,部分沙尘被大风携至北京上空,加重了扬沙的程度。3月27日 ,沙尘暴又一次袭击北京城,局部地区瞬时风力达到8至9级。正 在安翔里小区一座两层楼楼顶施工的7名工人被大风刮下,两人 当场死亡。一些广告牌被大风刮倒,砸伤行人,砸坏车辆。 • 2002年:3月18日到21日,20世纪90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 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我国北方 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1.理
风蚀:指在气流的冲击下,细土粒、细沙粒脱离地表被搬 运和堆积的过程。它受风力强弱、地表状况、粒径大小等影响 当地表30cm高度的风速达到5.8m/s时,风可将土粒带走。 直径小于0.1mm的土粒常以悬浮状被带走,直径0.1-0.5的土 粒呈“跳跃”状态移动,直径1mm以上的颗粒则在土面呈现蠕 动状态慢慢变动位臵。当土壤没有植物保护时,风蚀影响将会 加剧。
4、农林结合,建立农田防护林
• • • • • • • • 森林对近农田的主要有益作用: 在山区坡地上保护水土。 减低风速,抗御风沙灾害 改变了农田小气候。 不利影响: 胁地作用 小气候变化。 林带的结构以通风结构较紧密结构为好。
49
•
•
纵横交错的农田林网
•
53
农田林网
•
杨树 •
农田林网 阻挡、摩擦 蒸腾、吸收
草原植被破坏是直接原因。
7
8
9
沙尘暴
• 沙尘来源及其路径 • 从全球范围来看, 沙尘天气多发生在内陆沙漠地区,
源地主
要有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北美中西部和澳大利亚也是沙尘暴天气 的源地之一。
• 亚洲沙尘暴活动中心主要在约旦沙漠、巴格达与海湾北部沿岸之 间的下美索不达米亚、阿巴斯附近的伊朗南部海滨, 稗路支到阿 富汗北部的平原地带。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 斯坦及土库曼斯坦都是沙尘暴频繁(≥15/年)影响区, 但其中 心在里海与咸海之间沙质平原及阿姆河一带。 •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 也是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地区 , 主要源地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 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等。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少森 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5
6
2、土壤沙化
2005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 里,占国土面积的18%,涉及全国30个省(区、市) 841个县(旗)。 70年代,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每年1560平 方公里,80年代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达2460 平方公里,21世纪初达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 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14
15
4、土壤贫瘠化
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生产力下降 原因:重用缺养,不合理施肥,土壤侵蚀等
5、土壤污染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相当严峻,受污染的 耕地约有1.5亿亩,约占全国耕地的1/10以上,每 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 化学药剂 过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