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格萨尔》的真正作者
飞跃世界文学高峰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文化视野WenHua 文化责任编辑/王冬燕飞跃世界文学高峰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文/黄智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用集体的力量构织出来的一幅绚丽多彩的宏伟画卷,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英雄人物传记,而是运用藏族的语言艺术集体创作的一部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来的,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
它容纳了历代民间说唱艺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创造智慧;包罗万象地记述了古往今来藏族社会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它受神话故事的影响而雏形于遥远的人类早期时代,产生在藏族动荡的奴隶制部落社会之中,发展于承载藏族文明的藏文字在民间普遍应用时期,因而它的各类版本都继承了藏族古老而朴实的文风与清泉流水般运用自如的语言艺术技巧。
在英雄史诗《格萨尔》的所有版本中包含着许多神话故事,从神子推巴噶瓦自天国下凡人间到转世诞生为一个穷人的孩子觉如,以及后来做黑头藏人君主的格萨尔大王,都不同程度地渲染着神秘的神话色彩。
所以格萨尔这位大王一开始就有自己众多的保护神,也有自己奇妙的随身宝;他相貌超群,神通广大;既能变幻莫测,又能未卜先知;他不但聪慧绝顶、谋略超群、英勇顽强,而且具有爱国爱民之心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他具有非凡而超群的能力,为人民大众的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一生;他在藏族人民大众的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主要反映了在格萨尔大王的统帅下,一个叫岭国地区的民众经过曲折而艰苦的斗争,战胜了各种妖魔鬼怪,打败了魔国、姜国、霍尔、门国等一个个强大的敌人,解救了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
一个不同的版本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不同地区的民间艺人能够讲述极具风格的《格萨尔》史诗故事。
在每个不同的版本里既有对高原藏族地区美好风光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古代藏族社会各种风俗人情的直接反映;有对奴隶制社会黑暗的愤怒控诉,也有对老百姓生活现实的深刻同情;有惨烈的各种战争场面,也有缠绵的爱情插曲;有人民对和平、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也有对众多将领们大无畏英雄气概的赞颂;有处世济人的格言,也有解颐沁心的谚语。
谁是《格萨尔》的真正作者
原型生存的年代(约公元1l世纪),那时《格萨尔》就开
始以集体创作和口头说唱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正因为
这样,当格萨尔去世以后,人们用文字给他记述传记
时,就有可能召集当地的群众来用民间有关格萨尔的
颂词和传说丰富其文字记载。关于这一点在《格萨尔
王传》最初的本子— ——藏文本《安定三界》中有这样的
记载:当格萨尔安定三界,临死归天时,讲述了一生的
的人名、地名以及描写的地理环境、
萨
自然风光都是藏族地区的,证明此 书是从藏文本翻译过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本译自藏
尔
文的蒙文本 《查木林·森钦那木特》 的“后记”里,作者记载了这一史诗
□\
︾文 的索
南 卓 玛
真
最初的写作过程。“后记”告诉我们: “史诗最初是由与历史人物格萨尔 同时代的岭地说唱艺人敖尔布·达 格吉尔诺彦的儿子敖尔布·却博布 写成的。当格萨尔完成了下凡人间 的使命,重返天国的时候,却博布把 岭地各部众召集到岭尕尔上部白水 晶须弥山山麓的宫殿里,把格萨尔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地区〈格 萨尔〉 文化的保护研究》部分内容,项目批准号: 08XZW025
祁文汝摄
·2009·春季号
61
群文天地
再根据这些抄本,再用口头与书面流传的方式加以流 传,在流传中又加以丰富。在漫长的年代里,史诗便这 样互相影响逐渐地发展起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史诗 中又不断增加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词汇。很显然,民间 艺人群体是《格萨尔》无可争议的真正的作者,把他们 称做“不识字的作家”是当之无愧的。
纵观中国文学史,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 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原先 也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和简单的书面文学,后来经过罗 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等这些文学大手笔的收 集、整理、加工,才驰名中外的。
浅析《格萨尔》说唱艺人
191学习版内容提要:《格萨尔》说唱艺人,藏语称之为“仲堪”是格萨尔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藏族史诗《格萨尔》以浩繁的篇幅、宏大的结构和众多的人物闻名于世,为世人所瞩目。
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她都以藏族文化的载体,是人们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具有珍贵的文学欣赏价值和科学研究的史料价值。
因此,对《格萨尔》民间说唱艺人进行科学的分类,研究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格萨尔》 说唱艺人 传播者 藏族文化《格萨尔》史诗诞生于纪元前后至公元五六世纪,于吐蕃王朝时期(公元七至九世纪前后)基本形成;在吐蕃王朝崩溃(公元十世纪)之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并广泛流传。
《格萨尔》史诗讲述的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
大喜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度众生出苦海,向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
神子推巴嘎瓦发愿到藏区,做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
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他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
《格萨尔》说唱艺人,藏语一般称为“仲哇”或“仲堪”,意思是“故事家或精通故事的人”。
由于地区不同,传承各异,其说唱形式也各具特色。
一、《格萨尔》说唱艺人的类型:(一)神授说唱艺人。
藏语称作“包仲”。
“包”意为降落、产生。
“仲”意为故事。
“包仲”,指通过做梦学会说唱格萨尔故事。
神授说唱艺。
神授说唱艺人的特点是;一字不识,聪慧超人,演技娴熟,才华横溢。
(二)撰写艺人。
这类艺人从小喜爱《格萨尔》故事,一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他们凭借自身识字的便利条件,看着书本学唱《格萨尔》故事。
据这些艺人讲,无论让他们撰写哪一部,他们就立即给你写一部头尾俱全的《格萨尔》的故事。
世界最长的古诗
世界最长的古诗世界最长的古诗:《格萨尔》《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
《格萨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
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在不断地演进中又融汇了不同时代藏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间艺人,在中国的西藏、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
《格萨尔王传》大约产生在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在近千年的漫长时期内,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不断丰富史诗的情节和语言,到十二世纪初叶,《格萨尔王传》日臻成熟和完善,在藏族地区得到广泛流传。
格萨尔王格萨尔王,相传是连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戍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
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享年81岁。
格萨尔自幼家贫,于现阿须、打滚乡放牧,由于叔父间离,母子泊外,相依为命。
16岁赛马选王并登位,遂进住岭国都城森周达泽宗并娶珠姆为妻。
格萨尔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
格萨尔去世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改为家庙;其显威迭事和赫赫功绩昭示后人不断。
岭葱土司翁青曲加于公元1790年在今阿须的熊坝协苏雅给康多修建了格萨尔王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原址处重建为格萨尔王纪念堂。
格萨尔纪念堂64根梁柱、16根通天柱构成主体构架,四周以墙相围,堂正中塑格萨尔王骏马驰骋的巨像,背塑十三畏马战神,正墙左右方塑岭国十二大佛,其左右两边分立将士如云及烈女翩翩。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
作者: 角巴东主
作者机构: 青海省文联副主席
出版物刊名: 西藏艺术研究
页码: 67-71页
主题词: 《格萨尔》 英雄史诗 藏族 社会历史发展 人民群众 集体创作 格萨尔王
摘要:《格萨尔王》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
“它通过对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除暴安良、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
这部史诗在广阔的背景下,以恢弘的气势,高度的艺术技巧,反映了古代藏族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描述了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及其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古代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史诗《格萨尔》:面临人亡歌息的境地
史诗《格萨尔》:面临人亡歌息的境地作者:来源:《中国对外贸易》2015年第09期《格萨尔》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代表着古代藏族和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一部百科全书,国际学术界将此称作“东方的《伊利亚特》”。
但是,随着民间说唱艺人的“人亡歌息”,口口相传的史诗传统也许会变成仅仅记录在纸上的干枯文字。
史诗是古老的口头艺术体裁,正是凭借游吟诗人的口头吟唱,才得以代代相传。
《格萨尔》之所以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活在民间,首先应归功于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
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用创造性的诗艺术和叙事才华,用孜孜不倦的心灵歌唱,筑就了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篇制最长的史诗,他们是史诗的“活载体”。
在民间还有许许多多才华横溢的史诗传承人,由于受财力和条件所限,他们演唱的史诗尚未得到记录,其中一些优秀艺人已经与世长辞。
民间史诗演唱艺人面临着“自生自灭”的困境,史诗传承也面临着断代的危险,如果不及时抢救,许多传承千百年的民族史诗,就会随着他们的辞世而永远消失,英雄的格萨尔王的故事也许会变成仅仅记录在纸上的干枯文字。
《普京传》出版讲述“铁腕总统”的六重面孔普京,全球国土面积最大、自然资源丰富的世界第二大核武器国家俄罗斯的领导者,一位受俄罗斯人信任度高达85% 的“铁腕总统”。
他如何从步兵、克格勃的中级官员到校长助理,最后成为俄罗斯的最高执政,在与寡头执政者们的斗争中普京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别列佐夫斯基和古辛斯基以及霍多尔科夫斯基是如何遭到流放成为阶下囚的?《普京传——不可替代的俄罗斯硬汉》一本从全新的视角,从政治理想到治国方略,从行事方式到个人魅力,揭开普京六重身份下的真实面貌。
这个冷峻的政治强人总是受到西方不绝如缕的批评声,他究竟是一个专制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还是保守主义者?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他如何平衡取舍?他又将把俄罗斯带向何方?书中将为你一一解答。
枝叶繁茂《格萨尔》
《格萨尔》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和木刻本保存和传播。
藏族有句古老的谚语:“岭国每个人嘴里都有一部《格萨尔》。
”《格萨尔》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造者、最忠诚的继承者和最热情的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受群众欢迎的、卓越的人民诗人。
说唱《格萨尔》的艺人叫“仲肯”。
“仲”是故事,“肯”是人的意思。
按字面翻译,就是“讲故事的人”。
但它有特定的含义,专指说唱《格萨尔》的艺人。
在过去,说唱艺人多半没有固定的住处,通常与朝佛的香客或热巴艺人结伴而行。
他们的这一特点,与古希腊吟诵荷马史诗的行吟诗人,与古印度吟诵《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的“伶工”,十分相似。
说唱艺人,无论男女,年长的,年轻的,都有一顶帽子,藏语叫“仲厦”。
“仲”是故事,“厦”是帽子,意为“讲故事时戴的帽子”。
一般都是长方形,一尺来高,镶有玛瑙、珊瑚、珍珠等装饰品,再插上孔雀羽毛。
他们有时把帽子比作整个世界,说帽子的顶端是世界的中心,这里是我们藏民的故乡,也是古代岭国的土地,格萨尔就是岭国的国王;有时,他们又说四角是东南西北四方,那些大小不同的装饰品,被比作江河湖海,然后转入正题。
对帽曲调,藏语叫“仲协”,相当于开场白。
《格萨尔》说唱艺人有几种类型。
枝叶繁茂《格萨尔》撰文/降边嘉措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世界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从目前搜集整理的成果来看,《格萨尔》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
她世代相传,至今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是一份活形态的史诗,一份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降边嘉措藏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人。
1986年出版《〈格萨尔〉初探》,是我国研究《格萨尔》的第一部专著。
1987年出版《格萨尔王全传》(与吴伟合作),这是综合各种流传的手抄本和木刻本,以及民间艺人演唱本编纂而成。
主持编纂“《格萨尔》艺人说唱本丛书”。
. All Rights Reserved.54TIBET GEOGRAPHIC西藏人文地理第一,托梦艺人。
史诗《格萨尔传》在巴尔底斯坦
作者: 克劳斯·萨加斯特尔;那·哈斯巴特尔
出版物刊名: 民族文学研究
页码: 93-94页
主题词: 赛义德;杜尔;格萨尔;巴特;藏族;意译;巴尔;音译;印度;史诗
摘要: <正> 卡尔·耶特马尔(Kari Jettmer)证实史诗《格萨尔传》也流传于巴尔底斯坦(Battistan)之后,第十二特别研究组就决定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将各种巴尔底版本录制下来。
1980年夏末和1982年初秋,蕾娜特·泽恩(Renate Rohnen)博士夫人(美因兹市)和我分别两次去巴尔底斯坦实施这一计划。
每次行程均为2—3个月。
1981年10月,巴尔底斯坦的同事赛义德·巴哈杜尔·阿里·萨里克(Syed Bahadur Ali Salik)单独在。
《格萨尔》分章本简介
作者: 古今[1];古正熙[2]
作者机构: [1]四川省《格萨尔》办公室;[2]四川省《格萨尔》办公室
出版物刊名: 西藏研究
页码: 105-111页
主题词: 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故事;霍尔;简介;韵文;口头流传;国内外;手抄本;霍岭大战
摘要: <正> 史诗有分章本和分部本之分。
分章本是记录艺人说唱格萨尔一生(或前半生)的英雄事迹,把它分成若干章,用韵文或散韵文交错写成的书。
分部本是写格萨尔一件大事(如赛马登位)或一大战争(如霍岭大战),或根据分章本某一章添枝加叶,扩充写成一部书。
史诗分章本,一般比分部本为早,是原始的“原生型本”。
在国内外流传很广的,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的分部本到底有多少?王沂暖教授花了不少心血,统计为一百零六部。
尤其可贵的是对其中最常见的三十多部提。
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作者: 徐国琼
出版物刊名: 文学评论
页码: 45-54页
主题词: 格萨尔王传;蒙古族;藏族史;撒拉族;人民性;格萨尔史诗;流传;青海;民间史诗;西藏
摘要: <正> 不朽的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一部极其珍贵的富有高度人民性和艺术性的民间文学作品。
广泛流传于广大藏族民间。
由于大部分采用能唱的诗文叙述古代岭国格萨尔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抗敌除奸,征魔除怪的英雄史迹,故又称为《格萨尔史诗》。
藏语一般称为《甲吾格萨尔纳特》或《格萨尔阿种》,通译为《格萨尔王传》。
据初步调查,故事广泛流传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广大藏族民间。
其次,在蒙古族及青海撒拉族人民中也有流传(在撒拉族中流传时,则多流传于会说藏语的人民中)。
流传在蒙古族民间的,有许多重要情节,如《天岭卜筮之部》、《英雄。
《格萨尔》申遗始末
《格萨尔》申遗始末世人初识世界绝无人间仅有说来话粲莲花似空中虹彩天外奇霞难尽无边才艺何须借铁板红牙只面对云山雪岭传唱千家堪夸英雄儿女有梵王神子度母仙娃任东西南北雨露风沙战罢天魔五百让玉宇无限清嘉舒放眼泱泱万里诗国中华王沂暖教授填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格萨尔颂》,把千年史诗《格萨尔王传》歌颂得淋漓尽致。
早在1776年,俄国学者帕拉斯在《俄罗斯帝国各省旅行记》中,就对《格萨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然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这部巨著中,却宣称“中国没有史诗”。
就在黑格尔断言100年后,一位法国的女旅行家,独自横跨欧亚大陆,穿越青藏高原来到中国康区,即今天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等地考察,发现了《格萨尔》,带回到法国整理。
她就是亚历山大・大卫尼尔。
大卫尼尔1868年生于巴黎,其父是精通希腊哲学的学者,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但大卫・尼尔本人后来却成了一个显密兼修的佛教信徒。
她到过世界20多个国家,在远东地区待的时间最久,而最使她眷恋不舍的地方,则是中国的康藏高原。
她后来在日记中写道:“说真的,我思念那并非我的故乡的地方,它上面的草原、荒漠、终年不化的积雪,还有那湛蓝明亮的天空,这一切时常萦绕在我脑际……使我着迷着魔。
”在这种真挚的思念驱使下,她一次又一次的来到我国藏族地区,先后五次进藏到拉萨,其余时间则大部分在川、甘、青三省的藏区考察研究。
在藏区前前后后差不多生活了20年之久。
1931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了她的《岭超人格萨尔的一生》,引起了欧洲学者的广泛关注。
这是向西方大众介绍《格萨尔》的开山之作。
然而,外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不等于《格萨尔》走出了雪域高原,走向了世界。
它对《格萨尔》走向世界只是奠定了一个有利的基础。
相当长的时间内,《格萨尔》对于外界仍然是个谜。
因为在1959年以前,《格萨尔》在藏区也仅仅流行在山村牧区,在佛教为主导的文化腹地,尤其是黄教盛行的区域仍然被看做是“乞丐的喧嚣”。
这种局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改变。
历史文献记录中的《格萨尔》口头传统
历史文献记录中的《格萨尔》口头传统《格萨尔》是中国西藏地区口头传统的史诗文学作品,被誉为“雪域文化的瑰宝”。
该作品以史实为基础,通过口头传统形式口头流传至今。
下面将详细介绍《格萨尔》的历史文献记录情况。
《格萨尔》的历史文献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
当时的西藏地区还没有文字的记载体系,人们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将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事迹传承下来。
《格萨尔》这样的口头史诗就成为了记录和传递历史的重要方式。
在13世纪末,著名藏族学者坚赞·兰洛巴开始对《格萨尔》进行整理和记录。
他通过口头形式收集到的《格萨尔》的各个版本,并将其整理为一种较为标准的版本。
由于当时西藏地区没有文字体系,这些版本主要都是以口头传统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到了14世纪,仁多卓嘎等学者又对《格萨尔》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整理。
他们将之前不同版本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并根据实地考察和采访当地民众,重新创作和整理了一套《格萨尔》。
这份整理后的版本被视为《格萨尔》的正式版本,并成为后来口头传统的主要参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格萨尔》进行记录和整理。
他们通过现场采访、收集各地民间版本、收集藏族文献等方式,为《格萨尔》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资料。
一些学者还将《格萨尔》的内容进行了文学性的改编和整理,使之更加符合当代读者的口味。
20世纪以后,在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对《格萨尔》的研究和记录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一方面,政府鼓励和支持学者对《格萨尔》进行研究和整理,推动了相关学术机构的成立和学术交流的增加;政府还出版了大量的图书和音像资料,将《格萨尔》的内容向社会大众进行了广泛传播。
目前,《格萨尔》的口头传统仍然在西藏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每年的藏历新年和其他传统节日,人们都会举行《格萨尔》的演唱和表演活动,以传承和弘扬这一重要的口头传统。
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对《格萨尔》进行学术研究,还出版了很多相关的学术著作和研究论文。
作为中国西藏地区口头传统的史诗文学作品,《格萨尔》曾经通过口头传统的形式传承了几百年,直到今天仍然在西藏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
历史文献记录中的《格萨尔》口头传统
历史文献记录中的《格萨尔》口头传统《格萨尔》是藏族传说中的史诗,也是藏族文化中重要的口头传统。
它是藏族文化的瑰宝之一,被誉为“雪域国宝”,代表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格萨尔》口头传统起源于西藏地区,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它是由世代相传的吟唱家们口述而成的,没有明确的作者,可以说是整个藏族民族的共同创造。
《格萨尔》口头传统通过叙述一个英雄格萨尔的故事来传达各种价值观和精神信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热爱。
《格萨尔》以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而著称。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传奇的英雄格萨尔,他以勇敢、智慧和善良的品质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楷模。
格萨尔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战斗,战胜了邪恶势力,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他不仅是一个勇敢的战士,还是一个具有良好品质和智慧的领导者。
格萨尔的故事体现了人们对正义、勇气和智慧的追求,对伟大英雄形象的崇拜。
《格萨尔》口头传统的艺术形式是吟唱。
吟唱者通常是经过专门培训的传承者,他们将故事通过特殊的旋律和节奏演唱出来。
吟唱的风格独特而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每个故事都有特定的音乐配乐和动作表演,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在传统的藏族社会中,吟唱者通常会在重要的场合,如婚礼、节日和庆典中表演,吸引人们的关注,激发大家对文化传统的兴趣。
《格萨尔》的口头传统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民俗意义。
它记录了藏族人民的历史经验和智慧,反映了他们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挑战。
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追求真理、善良和勇气。
《格萨尔》口头传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和传承藏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口头传统逐渐受到挑战。
科技的进步和通讯的便利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各种新的文化形式,传统的口头传统因此面临着衰退的风险。
保护和传承《格萨尔》口头传统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文化的多元发展。
《格萨尔》工作的里程碑——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摘要: <正> 1989年11月1日至4日,首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成都金牛宾馆举 行。这次会议是由四川省民委、四川省《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 文学研究所、全国《格萨尔》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准备,终于如期开 会。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国七省区的各民族老、中、青年学者与来自苏联、日本、巴基斯坦、澳大利亚、蒙 古人民共和国、西德的学者汇聚一堂。四位藏、蒙艺人桑珠、玉梅、才仁旺
藏族史诗《格萨尔》与色达牧区文化
作者: 秋郎
作者机构: 四川色达县文化馆干部,626600
出版物刊名: 西藏艺术研究
页码: 39-52页
主题词: 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传》 广泛 文学历史 《格萨尔》 古典文学 藏族文化 历史文化 天地 藏族人
摘要: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誉为“世界最长的英雄史诗”、“世界古典文学的瑰宝”。
这部光辉不朽的英雄史诗,标志着古代藏族文化最高成就。
神奇广袤美丽的青藏高原产生了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地球之巅江河源头,英雄史诗的乳汁滋养这片幽静明朗天地丰厚的历史文化。
世界上没有一本书,象史诗深受藏族人的喜爱,没有一本书象史诗在藏族文学历史上产生过这样广泛深远的影响。
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
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是什么呢,答案也许会让你意想不到,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吧。
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
史诗从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断演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唯一的活史诗,至今仍有上百位民间艺人,在中国的西藏、四川、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传唱着英雄格萨尔王的丰功伟绩。
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的基本信息《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多民族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见证。
这一为多民族共享的口头史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结晶,代表着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
无数游吟歌手世代承袭着有关它的吟唱和表演。
它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斯)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世界上最长的叙事诗的历史由来《格萨尔王传》文字大约产生在古代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国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公元七世纪初叶至九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吐著王朝崩溃、藏族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就是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叶)得到广泛流传并日臻成熟和完善。
在十一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藏族僧侣开始介入《格萨尔王传》的编纂、收藏和传播。
史诗《格萨尔》的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
手抄本的编纂者,收藏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僧侣,一部分就是“掘藏大师”他们所编纂、传抄的《格萨尔王传》,初称为“伏藏”的抄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再 根 据 这 些 抄 本 再 用 口 头 与 书 面 流 传 的方 式加 以 流
,
嘛将 格 萨尔 的 事 迹 详 尽 无 遗 地 记 录 下 来 并做 出 吉 祥 的结 语 然 后 却博伯 (却博 布)把 传记 唱 给人 们 听 并 要
,
。
,
传 在 流 传 中又 加 以 丰 富 在 漫长 的 年 代里 史 诗便 这 样 互 相 影 响 逐 渐地 发 展 起来 在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史 诗
文 的 蒙 文 本 《 木林 森 钦 那 木 特 》 查
洲 博 物馆
这 个缮 本 现 珍藏 在前 苏 联
的 后 记 里 作者记 载 了这
,
一
科 学 院东 方 学 研 究 所 列 宁格 勒分 所 蒙
最 初 的写 作 过 程
“
“ 。
后 记 告诉 我 们 :
”
史 诗 最 初 是 由 与 历 史 人 物 格 萨尔
.
一
史 诗 的学 者 们 十分 关 心 的 问
,
,
。
其 实 据专 家调 查 《 格萨尔 王 传》
,
书 最初 是 在 蒙古 发 现 的
早 在半个世 纪 以 前
一
繁
特 索 木 赠 给 蒙 古 国 立 图 书 馆 的抄 本
又 抄写 了
一
份 准 备 出 版 但 由于 种
, ,
。
种原 因 个偶然 的 部 蒙文 本
始 以 集体创作 和 口 头 说 唱 的形 式在 民 间 流 传 正 因 为
。
这 样 当格 萨 尔 去 世 以 后 人 们 用 文 字 给他 记 述 传 记
, ,
时 就有 可 能 召 集 当地 的 群 众 来 用 民 间有 关 格 萨 尔 的
,
颂 词 和 传 说丰 富其 文 字 记 载
王 传》 最初 的本 子
,
贯 中 施 耐 庵 吴 承 恩 曹 雪 芹等 这 些 文 学 大 手 笔 的 收
人 又 是格 萨尔 最 亲 近 的诗人
, ,
。
之 在 《 定三 界 》 部 中 安
称 做 不 识 字 的 作家 是 当之 无 愧 的
“
,
”
。
说 格 萨尔 临终 时 将 岭 国 的 政 务 交 给 了 侄 子 扎 拉 泽 杰 将 宗教 事务 交 给 了却博伯 从 这 事 实来看 很 有
,
一
纵 观 中 国文 学史 被誉 为 中 国 四 大 古典 小说名著
。
林 森 钦 那 木 特 》 这 是藏 语 音译 的
名称 直 译 则 是 世 界 雄 狮 大 王 格 萨
,
省 学 者 拉 喜雅特 索木 手 中
图书馆
,
拉又 把 这
尔 的 传 奇故事
、
”
。
从 内容来 看 书 中
, 、
份 抄 本 赠 送 给 了 蒙古 人 民 共 和 国 国立
。
的人 名 地 名 以 及 描写 的地 理 环 境
红 三 西 的 《 国演义 》《 浒 传》 《 游 记 》 《 楼梦》原 先 水
、 、
、
,
。
,
,
可 能 在 诗人 还 没 有 用 文 字 记 述 以 前 民 间 就 流 传 有 格
,
也 是 民 间 流传 的故事 和 简单 的 书 面 文 学 后 来 经 过 罗
,
萨尔 的 故 事 至 少 流 传有 能够 用来 作 为 充 实诗 人 记 述
同时 代 的岭 地 说 唱 艺 人 敖 尔 布 达
格 吉 尔 诺 彦 的儿 子 敖 尔 布 却 博 布
写成的
。
当格 萨 尔 完 成 了下 凡 人 间
,
的使命 重 返 天 国 的 时 候 却博 布 把
,
岭 地 各部众 召 集 到 岭 尕 尔 上 部 白水
晶须 弥 山 山 麓 的 宫 殿 里
,
把 格 萨尔
,
。
,
。
,
求 人 们 能 用幸福 的说 词 来 充 实他 所 记 述 的 不 足 据专家考 证 却 博 伯 是 与 格 萨 尔 原 型 同 时 代 的
。
,
中 又 不 断增 加 了 新 的 内容 和 新 的词 汇
。
很 显 然 民间
, ,
无 艺人 群 体 是 《 萨尔 》 可 争议 的 真 正 的作 者 把 他们 格
当这 部 抄本 被 送 到 文 史 研 究
,
自然 风 光 都 是 藏族 地 区 的 书是 从 藏 文 本 翻 译 过来 的
,
证 明此
所 图书 馆 的 时候
原 苏 联 科 学 院委 员
,
。
弗拉 基 米 尔措夫 非 常 重 视
他又 特地
“
值 得 注 意 的是
”
,
在 这 本 译 自藏
史诗
缮抄 了
一
本
。
,
然后 寄给 了列 宁格 勒 亚
大 王 的 传 记 毫 无 遗 漏 地 讲 述 给岭 地 部众 并 写 成 书 面 文 字给 群众 传 播
, ,
。
岭 地 部 众 听 了 却 博 布 的讲 述 后 提
议 在 传 记 的后 面 增 加歌 颂 和 赞 扬 大
王 的词 句
。
因而作者又 加 了吉祥 的
。
颂 词 和 欢 乐 的赞歌
这 大 概就 是 史
—
。
关于这
一
点在 《 萨尔 格
一
—
中 藏 文 本《 安定 三 界 》 有 这 样 的
,
,
记 载 : 当格 萨尔 安 定 三 界 l临死 归 天 时 讲 述 了
生的
喝瞧 稀
中园 土 族
2009
毒曹 号
C H 琳 八 S rr U N A ?n O N ^ U T Y
’
经 历 他 死 后 岭 国 老 百 姓 劝请诗 人 却博 伯(却博布)喇
也 是史 诗 最 初
诗 最 初 的写 作 过 程
的雏 形 本 子
。
,
从 藏族 人 民 对 格 萨尔 这
一
英雄
,
人 物 普 遍 怀 有 敬仰 的 心 情 来 看 《 格
萨 尔 》 的故 事 有
,
一
部分 源 自格 萨 尔
原 型 生 存 的 年代 (约 公 元 1 l 世 纪 ) 那 时 《 萨尔 》 开 格 就
一
,
迟 迟 未 能 出版
。
直到 19 5 9
此书出
,
年
,
蒙 古 人 民 共 和 国 科 学 院 出版 局
。
机会
,
蒙古 学 者莫 尔 根 公 在 师 傅 色 雅
一
才 在 乌 兰 巴 托 出版 了 此 书 版 时书 名按 原 名 出 版
,
“
活 佛 的 私 人 书 库里 发 现 了
。
,
,
名叫 《 木 查
格 《 萨尔 王 传》 出于 好 奇 他 便 抄 了 份 后 来 这 份 抄 本 落 到 了 蒙古 库布斯
删
八 S 刚
。
’
N娟 吣 M 刑
,
格 《 萨尔 》 史 诗 最 初 是 怎 样 产 生 的 ? 它 的作者 是 谁 ? 这 是 几 百 年 以 来 研 究这
题
一Hale Waihona Puke 。一? 。
|
.
0
■
7
。
.
古 文 物 馆 里 公 元 1 9 2 8 年 蒙古 文 史
研 究 所 又 由 目 登 达 格布 根 据 拉 喜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