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理解、感知和运用能力,它包括对数的大小、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建议:一、通过实际生活经验培养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例如,在购物时让学生计算价格、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在户外活动时让学生数数、估算人数等。

这些实际生活经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数学,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感。

二、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数感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和参加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感。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接力赛、数学拼图游戏、数学猜谜游戏等,这些游戏和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通过练习和反思培养数感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学科,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思,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数感。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不断练习、总结和反思,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感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来建立数感。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并得出结论。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提高他们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

一、结合生活,建立数感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比如:在认识“1―5”时,让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数表达的事物,通过学生举例,让学生理解数不光可以表示个体(1个人,2只小鸡),也可以表示整体(5筐苹果,3串葡萄);既可以表示基数(4个人跑步),也可以表示序数(跑第4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数的内涵。

又如:学校发放学生证后,学生对八位数的学生证号就不甚了解。

教师对号码的编排不妨做出说明:前四位数表示入学时间,中间两位数表示班次,后两位数是其在班级中的学号。

学生对蕴涵其中的规律明了之后,拾到诸如“20080210”的学号就会做出分析,知道这个学生证的主人应该是2008年入学,为一年级二班的学生,这样就能直接找到失主。

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弗雷登塔尔教授说的: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并创造数学。

二、动手操作,发展数感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

”数感的培养离不开动手操作。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中有一个习题:将本班学生的出生月制作成统计图。

笔者执教的两个班人数均近六十人,对学生的出生月份不可能逐一问询,而这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

与学生共同探讨出课内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将学生按座位分成四大组,每大组自行收集本组成员出生月份的原始数据,并派代表汇报收集数据的情况。

对几组数据进行加工,将其制成全班学生出生月统计表。

由于班上人数众多,有些出生月份相对集中,书本上提供的统计图不能为学生所用。

学生通过对已有统计图的观察,提出了修正统计图的方法:加长统计图的纵轴。

得以将全班学生的出生月份直观地体现在统计图上。

再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

再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

再谈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数感《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等观点。

大家就“数感”培养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主要谈到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通常使用观察、游戏、动手实践、估算等方法。

笔者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学习后,就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对比学习,完善观点要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要先有感觉,有想法,有实践,有方法。

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较原课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从中我们知道数感是10个核心概念的首位,也是学生今后学好数学的起步阶段,这些概念不是设计者超乎课程内容之外外加的,而是实实在在蕴涵于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或者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是数学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此,把握“数感”这个核心概念无论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细读数感,明确目标人们提起数感,都觉得比较玄乎,这么“虚”的东西作为核心概念,我们怎么教啊。

实际上作为教师还是要加强自身对“数感”的再认识。

“数感”一词的英文表述为“number sense”,可翻译为多种意思,如,感觉、感官、理念、意识、领悟等。

关于“数感”内涵大致有:1、数字(量)的直觉;2、与语感、乐感、美感类似,有一种“直感”的涵义;3、是一种主动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4、包含感觉、知觉、观念、能力,可以用知识来统一指称,这一知识是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的。

《课程标准(2011年版)》重新对“数感”的内涵和功能做了表述,提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通过对2011版课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明确教学的目标,把学生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的策略在小学低年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策略有助于学生培养数感,提高学习兴趣和技能,以及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首先,应该采取基于实践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数学技能。

可以将数学任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更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让学生去超市计算重量,去餐馆计算金额等,或者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物的分割、配比等活动。

其次,要注重结构性的数学思维,如学习模式、识别规律、发现关系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代数思维的习惯。

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从新角度探索数学概念。

此外,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热情。

做游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发现数学规律,总结数学方法等,以达到有趣学习的目的。

最后,要激励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提出新想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感能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寻找隐藏的数学规律,从而改善学生的数感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能力非常重要,需要采用实践性、结构性、游戏性、激励性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能力。

同时,要加强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对数学方法和观点的完善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了解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数学软件和多媒体,提供给学生更加形象化的教学内容,实现数学概念的有效表达,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给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方面的支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

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对孩子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指导,使孩子能够获得明确的概念和信心,去坚持不懈地完成学习任务。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指人们对数学概念、运算和推理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奠定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方法。

1. 盲眼数数法盲眼数数法可以锻炼学生的计数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

在盲眼数数的过程中,需要听数,想数,说数,动手做数,并根据数量所代表的物品、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辨和概括,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老师说“拿出两根圆形的铅笔”,学生就需要根据老师的要求拿出符合要求的铅笔,并数一数数量,之后再将铅笔按照其他要求进行分类。

2.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力。

比如:数独、九连环、棋盘游戏等等,这些游戏可以让学生加强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从而培养数学思维。

3. 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概念和运算,以后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三只小猪》中就包含了相对大小、排序、比大小等数学概念。

4. 数学实验数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授加减乘除运算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和理解运算的规律。

5. 数学理解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更是我们要理解的知识。

要树立多方位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数学来发现知识,创造新知识,拥有数学思维能力孕育创新精神。

总之,数感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数学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兴趣、活动、实践中学好数学,走向成功!。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几基本方法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几基本方法

1.多种感知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感知数字的变化和数量关系。

可以通过进行数学游戏、实物操作、观察实际环境中的数字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个感知通道来感知数字的不同形式和数量的不同变化。

2.数字记忆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数字记忆能力还不够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记忆训练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字记忆能力。

可以利用数字卡片、数独游戏、数字拼图等工具,让学生进行数字记忆的训练。

3.数量比较活动:通过数量比较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感知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活动,要求学生观察两组数字,通过比较大小来找出数字的大小关系。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的训练。

4.数量分类与分组:通过数量分类与分组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分类和分组能力。

可以利用教具、实物等让学生进行数量分类和分组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数字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5.数字的位置与方向感知:低年级学生的方向感知能力比较差,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字位置和方向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数字迷宫、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方式,让学生锻炼对数字位置和方向的感知能力。

6.数量估算活动:通过数量估算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量估算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估算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估算的训练。

7.数字游戏与问题解决:通过数字游戏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和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来解决游戏和问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感知和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活动和方法来进行数感培养的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我这样培养

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我这样培养

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我这样培养一、简介数感是指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和理解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孩子未来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

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感。

二、通过实物教学培养数感1. 与孩子一起使用实物进行数学操作,比如用小石子、玩具等进行加减法运算,让孩子通过实物感受到数学的实际意义。

2. 利用水果、蔬菜等进行数学计数,让孩子感受不同数量的重量与大小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对数量的直观感受。

三、通过游戏培养数感1. 数字游戏是培养数感的最佳途径之一。

比如“找错误”游戏,家长或教师在一串数字中故意放入一个错误的数字,让孩子找出错误的数字,从而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2. 数字追踪游戏也是培养数感的有效方法。

比如让孩子在一个散落的数字中找出一串数字,让孩子锻炼观察能力和数字辨认能力。

四、通过数学绘本培养数感1. 选择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绘本,让孩子通过绘本的故事情节和图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在阅读数学绘本时,家长或教师要与孩子一起探索其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通过数学活动培养数感1. 利用游戏和活动进行数学计数和排序,比如让孩子帮助家长在超市购买物品时数一数购物车中的物品数量,或者让孩子将玩具按照大小进行排序等。

2. 利用季节和环境进行数学活动。

比如在春天的花园里,让孩子观察花瓣的数量,帮助孩子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

六、通过数学游戏软件和网站培养数感1. 选择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游戏软件和网站,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数学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数感,还能够增加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 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在数学游戏中的表现,并及时引导孩子思考和总结,帮助孩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通过数学题目和解析培养数感1. 家长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适合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题目,让孩子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如何更好地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感

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数感是指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数感的方法。

1.游戏化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游戏具有较高的兴趣,可以通过游戏化学习提高他们的数感。

例如,可以使用数学卡片游戏,让学生进行数字配对,游戏中包含数字和相应的物品,学生需要通过数字找到与之对应的物品,以加深他们对数字概念的理解。

2.数学故事:将数学概念融入到故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数字和算术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同时,故事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让学生参与数学游戏、数学实验,使用具体的物品进行计数、比较大小等操作,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抽象理解。

4.数学: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

例如,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寻找数字和形状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大小关系,图形的属性等。

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建立起学生对数学的感知。

5.数字游戏和赛事:参加一些数字游戏和赛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数独、填字游戏、益智解谜等,可以让学生通过游戏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6.数学讨论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数学讨论和合作学习。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解决方法,并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培养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数学素材的多样化: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学素材,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的框架。

例如,使用数字卡片、数轴、几何形状等教具,让学生在感知中认识数学。

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数学的存在。

8.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开展个性化的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

要 看 电话号 码 ;进 教室 要看 几楼 几班 ……我们 每 天不和
数打 交道就 不行 ”。再 如教学 多位数 的读法 和写 法时 , 让 学生说 说 自己身边 的数 、生活 中用到 的数 。 同学们 争 先恐 后地 说 出 了 自己 的学号 、生 日、 身 高 、体 重 、鞋 号 :自己家的 门牌号 、 电话号 码、 邮政编码 等等 :到商
题 ,能 从现 实的情境 中看 出数学 问题 ,这是具 有数学 素
养 的重要标志。 提 高 学 生 数 学 素 养 的 重 要 途 径 就 是 建 立 数 感 。 但 学 生 数 感 的 建 立 不 是 一 蹴 而 就 的 , 是 在 学 习过 程 中 逐 步 体 验 和 建 立 起 来 的 。 教 学 过 程 中应 当 结 合 有 关 内 容 ,加 强 对 学 生 数 感 的培 养 。 1 体 验 生活 , 萌 生数 感 、
计 算能 力的 高低和解决 数 问题能 力 的大 小来衡 量 的。学 生学会 数学地 思考 问题 ,用数学 的 方法 理解解 释 实际问
号感 ,发展 抽象思 维 ”。 《 学课程 标准 》第 一次 明确 数
地把 数感作 为小学 生数 学学 习的 目标 提 了出来 ,这对 每
个 小 学 数 学 教 师来 说 , 如 何 理 解 数 感 , 如何 在 教 学 过 程
象 化 的 观 点 运 用 数 学 进 行 预 测 的 能 力 , 以 及 运 用 数 学 工 具 解 决 现 实 问题 的 能 力 。 但 是 以往 的 数 学 教 育 过 分 强 调 单 一 的知 识 与 技 能 训 练 , 忽视 数 学 与 基础 。 《 学课程 标准 》中 数
钱等 。对这些 问题 的思考过 程就 是一个 “ 学化 ”的过 数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一个人对数字和数量的敏感和理解能力,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来帮助教师和家长培养学生的数感。

1. 观察和感知学生应该经常接触数字,观察并感知它们。

例如,当在商店或超市购物时,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和数量标识。

在公交车或火车上旅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车牌号码和车票上的数字。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对数字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2. 数字游戏数字游戏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例如,学生可以玩猜数字的游戏,先猜一个数字,然后另一个人猜数字是大还是小,最终猜中数字的人胜利。

这样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3. 量化通过量化来让学生建立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

例如,让学生将相同颜色的小球分开,并数一数每一组小球的数量。

让他们将小球放入一个框子里,并询问他们框子里的小球数量是多少。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和数量直接的关系。

4. 模式识别学生能够从单调的数学题目中绘制有趣的图形或模式并能够快速识别旋转和镜像等特殊的结构。

例如,在数独游戏中,通过寻找规律和模式来解决问题。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

5. 互动学习学生可以通过互动学习,尝试与他人互动来促进数感的培养。

例如,分组抽签比赛中,每组抽取不同数量的纸条,然后在确定获胜者之前,要让他们数一数纸条的数量。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互动、并在互动中逐渐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总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不仅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和家长应该着重于从感性和实践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在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数感是指对数量的感知能力,包括直觉、感受和体验等。

良好的数感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并记忆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把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实物教具,如小球、积木等,在课堂上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动操作,探索数学中的规律和概念,从而激发其数感。

例如,教师可以分发一些小球让学生自由组合,现场进行简单的数学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在互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其次,通过对数字的具体描述和图形符号的理解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让学生根据具体场景中的数字变化,理解数学概念,例如从菜市场的蔬菜称重购物,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体验数字意义。

此外,通过设计课程中的数学游戏或杀时间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巩固数感。

例如引导学生数数的同时,强化数根概念,通过逐步深入,预习后加练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会数学。

另外,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对数学学习的抗拒情绪,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引导,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创设情境化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通过故事、动画及游戏等进行情境化建构。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在教学中及时发掘学生的优势和问题,通过针对性的辅导与培养,帮助学生克服难题,提高数感,最终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方法的灵活运用,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教具、情境化建构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数感,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数感是指学生对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感觉和理解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未来学习数学的重要素养。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数感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这一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也是他们形成数学基本概念和数学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

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对于其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感的概念、培养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家长在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方面有所帮助。

一、数感的概念数感是指学生对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感觉和理解能力。

它包括对数量的感知、数量关系的理解、数量运算的认识和数形结合的能力等方面。

数感不仅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取的感性认识和直觉,也是其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建立数学概念,提高计算能力,拓展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数感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数量的感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到物品的个数、长度、重量等,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估算。

二是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学生能够理解大小、多少、少几、多几等数量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是学生对数量运算的认识。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四是学生对数形结合的能力。

学生能够将数量与物体形状、图形相结合,理解与表达其间的数量关系。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玩具、图画、游戏等教具,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思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2. 注重感官体验,多种感知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感知能力敏锐的阶段,教师在数感培养中应注重利用学生的感官进行多种感知方式的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触摸、预测、比较、估算等方式,让学生用手去感受数量的变化,用眼去观察图形的形态,用耳去感知数量的大小等,通过多种感知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的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的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的分析摘要:随着教育行业持续发展,保障教学工作质量、提升教学效率成为必要教学任务。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发展形势下,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采取合理教学手段改善学生数感培养方案。

鉴于此,文章从现阶段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入手进行分析,结合数感培养需求,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优化对策。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学生培养;数感分析引言:即便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仍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数学学习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为了保障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期间强化学生数感培养力度,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来帮助学生培养数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将其进行具象化转化。

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重视实践操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应该适当增加时间操作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自身独特的数感。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实践操作主要为数学的计算,所以,教师在推进实践操作教学优化时,应该组织与数学计算相关的实践活动。

比如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组织开展拨算珠比赛,借此使小学生能够在紧张刺激的比赛过程中,通过进行拨算珠实践来更加直观地了解相应的数学知识。

在参与拨算珠比赛过程中,小学生能够逐渐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清晰的理性认识,进而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独特知识体系,由此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数感优化[1]。

此外,教师还应该在开展实践操作教学期间,注意合理对教材内容进行规划,对教材当中一些与实践操作联系更加密切的内容进行提炼,并借此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带领学生认识时与分等时间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时间长度,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记录一分钟之内小组成员的脉搏次数,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以小组的形式来一分钟之内进行跳绳或拍球活动,并对跳绳次数或拍球次数加以记录。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数感培养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的数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基础,为他们今后学习更高阶段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方法。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组合数字,从中培养他们的数数和数的概念。

还可以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这些游戏既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数感。

多种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好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到超市、菜市场等地方,让他们用实际场景来感受数学的实际运用。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以学会估算购物物品的价格,学会如何计算找零等等。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故事、歌曲等形式来介绍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和有趣。

还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数感。

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要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

可以通过课后习题、练习册等方式,多给学生提供数学题目。

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鼓励他们多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学生习题完成后,可以进行讲解和订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提高数学水平。

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做数学游戏、购物、做家务等活动,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重要性。

家长还可以多向孩子介绍数学应用的场景,让他们明白数学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感指的是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包括数的大小、数的关系、数的变化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将介绍一些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

一、建立数量感建立数量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

小学生的数量感是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形成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和实践。

可以通过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量,如学校操场上的人数、教室中的桌椅数量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数数的方式来感受数量的概念。

还可以通过一些数量的比较和对比,如大小、多少、多少倍等,让学生形成数量感。

二、进行数的图形化表示数的图形化表示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知数的概念。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具有形象特点的图形物体,如图形积木、数的柱状图等,让学生通过操作这些物体,形成对数的大小、数量和变化的感知。

还可以通过数轴的使用来帮助学生感知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三、进行数的游戏和活动数的游戏和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觉和理解数的大小、数量和变化。

可以设计一些数的比较和排序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较大小和排序的方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

还可以设计一些数的运算游戏,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运算的方式,理解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法则。

四、进行数的问题解决通过数的问题解决可以培养学生的数的思维和逻辑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和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感知和理解数的概念。

可以设计一些数量的估计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估计和推理,感受数量的大致大小。

还可以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和理解数的应用。

五、进行数的实际应用数的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增强他们对数感的理解和感受。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数在建筑、商业、运输等方面的应用。

最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感

最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感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感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新课标提出的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表示”和“交流”作用,初步培养和建立数感。

一、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数学教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要尽可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中形成抽象的概念,再把抽象化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里一起玩滑滑梯,骑木马的情景吗”?同学们很快就回忆起幼儿园时的生活,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幼儿园内游戏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学生们立即兴趣盎然地开始数数:1只滑梯,4只木马,7只小鸭子,10块积木……这样,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就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数的意义。

因此,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只有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才能让学生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要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数感数感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

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要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量化”。

例如,在认识“1”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学生的积极性一下高涨了起来:“电话上有”、“直尺上有”……使学生直观体会“1”。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中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数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实例,从而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数感是指学生对数学的感觉、理解和运用能力。

数感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解题方法和数学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数感。

二、实际问题教学法实际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去观察、测量和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数感。

三、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将学习过程转化为游戏的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和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感。

四、巧妙运用教具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教具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具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具体的教具来教授抽象的数学概念,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使用数学计算器、几何模型和数学拼图等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感和奇妙。

培养学生的数感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体会数学的魅力。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策略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由于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学生的数感培养存在欠缺和不足。

如何有效地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感,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们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浅谈一下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策略,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所启发。

要注重情景教学。

低年级学生是个体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的阶段,他们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很难理解,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景教学,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情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活动,设计有趣的数学故事、游戏和实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数学,培养他们的数感。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游戏的形式来体验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是感性的,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多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来完成的。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积极性。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探究等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概念,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能够培养他们的数感。

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进行探究和分析,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要注重实践教学。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培养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完成。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感受数学知识和发展数感。

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和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摸索、实验等方式,亲身参与数学活动,从而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感。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方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也是人们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

而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启发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体会物理数量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于抽象的概念还无法很好地理解,因此数感培养需要从他们的感官经验中入手。

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学会感受物理数量的存在。

可以从简单的物体形态、数量方面开始,让他们观察、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体验一下数量的大小、大小关系等。

由此,他们可以感知世界中存在的不同数量,逐步明白“五个”、“十个”等数量概念。

二、进行有趣的数学游戏,扩展数学知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过程比较枯燥,因此可以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来提升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比如“三角游戏”、“数独”、接龙等,在游戏中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综合运算的操作方法,从而更好地渗透数学知识。

通过游戏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还能够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亲近自然,感悟“数”的运用自然规律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只有当学生真正感悟到数学知识在自然规律中的运用时,才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数感。

如何在学生中激发这种感悟呢?可以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寻找问题,并结合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去探究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天文等,从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技术手段对于教育已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展示、互联网教育、交互式课件、在线作业等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从而提升他们的数感。

同样,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数感的目的。

总之,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慢慢积累,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数感,并将数感的发展置于首要位置(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可见其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培养起学生的数感呢?
狭义地讲,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敏感性。

它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理解复杂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

广义的讲,数感既指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觉,对数学公式、定理、性质、公理等数学概念的直接反映;也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对数和运算概念的感悟和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意识。

我觉得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也是一种对数、对运算的直觉,同时还带有一定的非确定性。

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会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会试图用数学的观点及方法来解释或解决问题。

数感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学生认知数学对象进而成为数学气质的心智技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结构变量。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建立联系。

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是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去理解问题,去解释问题,能从现实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

数感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数学的方法有意识地观察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

数感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但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

低年级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接受能力强,因此,教师应在不断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悟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从生活中来感悟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

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

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和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

因此,数感的培养是要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
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感知、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在参与与探索中,主动地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释现实中的数学现象,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有两种方案:
1、通过摆小棒来认识100以内的数,然后通过计数器上的拨珠活动来体验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学生对于“100以内数的认识”仅仅是会读数,会写数,会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进行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运算。

2、老师想给每个小朋友一支铅笔,买了4盒(每盒10支)还多6支,你能帮老师数数看这里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吗?开动脑筋想想,怎样才能数的最快?孩子有乐于助人的天性,这样的问题孩子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使得他们很乐意去思考、去解决这个问题。

在快乐地认识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后,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请学生用100以内的数来说一句话。

此时,学生能充分展开想象,联系生活的诸多细节。

“我家的电视机有23个频道!”“我们班有43名学生。

”“我家的电话号码是4751×××。

”“我爷爷今年63岁了!”“我的生日是在10月28日。

”……学生的回答,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又体会到100以内的数不仅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还可以表示编号。

第一种方案由于学生对学习的过程没有积极性,通常会上的学生兴趣索然,整节课毫无乐趣。

第二种方案在引入时将无趣的摆小棒认数改为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情境,这种教学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学生对数的表示方法为什么会涉及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就不言而喻了。

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案既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又初步培养了数感。

二、在活动中来培养数感
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小学生时时刻刻都在和数“亲密”接触。

现代教育心理学家高文武认为:“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把握数的大小、顺序等相对关系,体会数与运算,用数来表达、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应数无处不在,数就在自己身边,体验数的存在。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智慧的鲜花是开在手上的。

”学生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这一动态的活动中,它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等心理特点,又可以集中注意,激发动机。

通过操作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从中建立数感,发展数感。

如在教学“9加5”时,枯燥的算理讲解不如给学生一些小棒,学生在操作小棒的过程中,探索发现可以将5分成1和4,然后9和1合起来是10,10加4等于14;或者将9分成5和5,5和5合起来是10,10加5等于15等多种算法,动手操作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使枯燥的算理变的形象化,更易于理解。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在同一数学情境中,有的学生思维敏捷,有的学生则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表现都直接指向于人的数学气质,前者学生是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去探索一般。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

对刚开始学习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可结合具体实际,在参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美,从而培养良好的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如要学生写出自己的出生年月,相互比较一下年龄的大小,让学生发现出生的年份、月份越大年龄越小。

要学生报一下自己的座号,说一说各自座号是什么意思,原来它们是表示序号。

而电话号码的前面几位数代表地区,后面几位数则是随机生成,不代表任何意义。

通过活动,学生对不同的情境中数的大小关系吃得透、把握的准。

对于教学教材中一些开放性的主题图时,让学生在简单认识图意后,互相交流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到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现象,得到的结果不同。

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

三、在练习中升华数感
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都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前提。

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完成这一过程一要靠理解,二要靠练习,而数感就是理解与练习程度的指标。

数学基础知识始终在智能发展过程中起着奠基和主导作用,没有知识,就无法形成数感;反之,数感越健全,知识也就越扎实,而且知识更易活化。

因此,课堂教学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扩张和加深练习内容,通过科学选题,必要的训练作用于学生。

因为,必要的科学性练习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途径。

经常将相同、相似、相异的内容放在一起,让学生细心比比、看看、想想,领悟其中的区别,在比较中加深对易混知识的辨别能力。

如教学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后安排56>5□,48<□,□<□这几道练习,开放性的练习应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

让学生自由地探索,大胆地尝试。

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

教师可通过不同层次的开放训练,来发展学生的数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总之,数感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半载就能形成的,它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有个长期而又持久的过程。

作为教师要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作为数学教学中永恒的目标,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看到不足,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从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扎扎实实地抓起。

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地钻研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充满着乐趣,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