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案例解析

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案例解析

案例分析:需求、供给及均衡价格案例(1)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方法公共政策制定者常常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

政策可以努力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两种。

减少吸烟的一种方法是使香烟或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移动。

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都是旨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减少香烟需求量的政策。

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此外,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

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格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烟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表现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更少的点上。

吸烟量对价格变动会有多大的反应呢?经济学家试图通过研究香烟税变动时出现的情况来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发现,香烟价格上升10%会引起需求量减少4%。

还发现青少年对香烟价格特别敏感:香烟价格上升10%使青少年的吸烟量减少12%。

——转引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案例(2)1988年旱灾对供给的冲击1988年,美国中西部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当年的玉米产量比原来雨季下降35%,黄豆产量下降超过20%,小麦产量下降超过10%,有必要对其后果作出预测,以便供政府参考,制定有关应变措施。

而他们的预测依据并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手段和理论,而是有关供求关系的基本法则。

首先我们确定一件事,即这场旱灾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谷物的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因此这场旱灾可以看做是将谷物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供给曲线大幅度左移应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

具体而言就是当年夏末时节玉米价格已经迅速上升80%,黄豆价格也上升了接近70%,而小麦价格则上升50%。

由于谷物是许多其他产品(尤其是畜牧产品)的基础,经济学家同时运用供求关系模型预测这场旱灾对其他产品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经济学案例分析价格管制的例子1、一套房子的房东把房子出租,在市场自由运作之下,能收到的月租是1000元,然而政府为了让穷人也能租得起房子,强行规定房租只能是800元。

如果你是房东,你将如何应对?答:“钥匙金”、“鞋金”、“签约费”、服务减少,不搞卫生;少提供家具最低价格分析2、案例:最低工资法造成失业问题是否出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观点:最低工资标准会引发失业副效应赞同:市场价格(工人工资),应由市场的供(劳动力) 求(企业)关系调节,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人为干预市场(劳动力价格)的行为,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市场的平衡,长期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工人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增加,企业的盈利少了,用于再发展的钱也就少了,不理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工人的就业也就收到了影响.例如:新劳动法出台,更多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执行,加上近些年,不断的提高工人工资标准,广东的许多企业纷纷关闭,转向东南亚等消费工资低的国家.反对: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导向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

政府的干预更能宏观的调控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在理论上,一般只有当最低工资标准过高,违背了经济规律时,才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但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不高。

3.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从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的理论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展开了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反倒是,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不会降低就业,却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进而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增长在有可能减少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需求弹性案例分析需求弹性(demand elasticity)是指其中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的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理解市场的需求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经营和政策决策。

本文将通过两个案例,分析需求弹性的影响和应用。

案例一:咖啡市场需求弹性分析假设咖啡公司拥有一家连锁咖啡店,并决定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咖啡的价格。

咖啡公司观察到每次价格上涨10%,其销售量减少5%。

为了计算咖啡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需求弹性=(销售量的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在此案例中,价格上涨10%,销售量减少5%。

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需求弹性=-5%/10%=-0.5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咖啡的需求弹性为-0.5、这意味着咖啡的价格弹性是弹性的,即价格上涨1%,需求量将减少0.5%。

咖啡公司可以根据这个需求弹性来制定其定价策略。

如果咖啡公司希望增加总收入,可以考虑将价格降低,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根据需求弹性的公式,价格下降1%,需求量将增加0.5%,这将可能提高总收入。

案例二:豪华手表市场需求弹性分析豪华手表是一种高端商品,它的销售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可能与普通商品不同。

假设豪华手表品牌每次价格上涨10%,其销售量减少2%。

计算需求弹性的公式如下:需求弹性=(销售量的变化百分比)/(价格变化百分比)在此案例中,价格上涨10%,销售量减少2%。

需求弹性=-2%/10%=-0.2根据计算结果可知,豪华手表的需求弹性为-0.2、这意味着豪华手表的价格弹性较小,即价格上涨1%,需求量仅减少0.2%。

豪华手表品牌可以根据这个需求弹性来制定其定价策略。

由于需求弹性较小,品牌在定价时可以考虑提高价格,以提高总收入。

即使价格上涨1%,需求量仅减少0.2%,这可能会增加品牌的利润。

综上所述,需求弹性分析对企业和政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并根据需求弹性制定定价策略。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需求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下面将通过两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汽车销售。

汽车是一种高价商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购买一辆汽车是一项重大的投资决策。

在汽车市场上,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较低。

当汽车价格上涨时,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需求量会有所下降,但影响范围相对有限。

相反,当汽车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有所增加,但增幅也相对较小。

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

消费者对于汽车价格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购买一辆汽车通常是经过深思熟虑和长期规划的结果。

另一个案例是公共交通出行。

公共交通服务(例如地铁、巴士等)的价格通常较低,且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这个案例中,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弹性较高。

当公共交通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其他便宜的交通方式(例如步行或自行车),从而减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

而当公共交通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可能会大幅增加,因为更多的人会选择使用公共交通服务。

这意味着公共交通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

消费者对于公共交通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他们会更加灵活地调整出行方式以适应价格变化。

综上所述,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取决于商品的属性、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替代品的供应情况等因素。

高价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因为消费者在购买前通常会做出深入的研究和计划。

而低价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因为消费者对于价格变化更敏感,更容易做出调整。

了解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制定价格策略和预测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

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案例分析--为什么猪肉和食用油的价格变化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

大到跨国集团之间的经济博弈,小到日常生活的针头线脑买卖,任何存在商品和交易的地方,就有经济学的影子。

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经济学的各种规律的指导下进行,任何有趣的现象,都可以在经济学中找到相应的解释。

下面来分析日常生活一个有趣的现象,用经济学的原理对它进行合理的解释。

2009年新闻中经常会报道的两类新闻。

新闻一就是某某天猪肉价格又上涨了。

记者在菜市场中采访猪肉档主的时候,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档主在抱怨,肉价涨了,买肉的人少了,以往一天能卖两头猪的,现在只能卖一头。

而采访买菜的居民的时候,居民们都说,猪肉涨了,那就少吃点猪肉了,多吃点鸡蛋什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猪肉价格涨了,人们就买的少了呢?新闻二就是某某天国内食用油集体调价了,结果人们一方面怨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赶快买点屯在家里,预防后面再涨。

记者采访的时候,居民的反应就是,涨价都没办法了,也要买的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食用油价格涨了,人们却没有减少购买呢?其实,这两个现象反应就是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规律:价格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化,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

所谓的需求弹性就是指:影响需求量的某些因素(自变量)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那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指: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

在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常用Ep来表示。

Ep=(△q/Q)/(△p/P)。

Q:需求量(Quantity) P:价格(Price);Ep的值可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者等于1。

这依赖于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还是反方向变化。

而通常经济学中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

Ep=1(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价格每变化百分之一,会相应的带动需求也同方向变化百分之一。

1<Ep<∝(需求富有弹性)。

说明需求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幅度。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 •

案例分析:
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 于1。当粮食减产、销售量降低时,粮 食的价格会上升,农民的总收入反而会 增加。反之,粮食丰收,粮价会下降, 农民收入也下降,即 “谷贱伤农”。
案例4: Iphone 6S 热销
• 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最知名的 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 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 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 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0日发布了iPhone 6s系列。2015年9月25日发售。 iPhone 6s(按照苹果公司的手机命名规则)为苹果公司的第九代智能 手机。iPhone6s在之前金、银、深空灰三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新 的颜色版本,即玫瑰金,在之前尝到金色的甜头之后,再一次希望用 新的颜色来勾起更多用户的胃口。屏幕采用高强度的Ion-X玻璃,处理 器采用A9处理器,CPU性能比A8提升70%,图形性能提升90%,后 置摄像头1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 500万像素。摄像头对焦更加准确, CMOS 为了降噪采用“深槽隔离”技术,支持4K视频摄录。数据连接 方面,支持23个频段的LTE网络,和2倍速度的WIFI连接。
对于猪肉价格会如此上涨呢,我们的问题 是: 1. 从需求的角度看,你认为刺激猪肉价格上 涨的因素有哪些? 2. 从供给的角度看,你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上 涨的因素有哪些? 3. 从价格弹性的角度看,猪肉的价格弹性如 何?
案例分析:
1、从需求情况看,从 2006 年底到 2007 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 长较快,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农 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缓。因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 肉消费呈增长趋势。 2、从供给来看:第一,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即养猪的主要饲料—— 玉米的价格自 2005年 6 月以来一直上涨;第二,2006 年,生猪的收 购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农民养猪不挣钱,甚至大面积亏损,农民没 有养猪的积极性,减少养猪的数量。第三,2006 年南方部分省份爆发 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北方的很多生猪养殖地爆发了猪高温热,大量 的生猪因疫病死掉,导致猪的供给数量减少。最后,由于生猪的成长 期相对较长,猪肉价格的升高虽然能引致养猪数量的增加,但短期内 养殖户的生猪难以出栏。 3、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 收入人群更是这样。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 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西方经济学需求弹性分析

西方经济学需求弹性分析
需求弹性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来计算,即需求 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的类型
需求价格弹性
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需求量对价格变 动反应敏感,即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则价格变动对需求量 的影响较大。
需求收入弹性
衡量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某商品的 需求收入弹性较大,说明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对该商品的需 求量影响较大。
收入弹性与消费者偏好
收入弹性反映了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偏好,是消 费者偏好与商品价格之间的替代关系。
如果某种商品的收入弹性较大,说明消费者对该商品 的需求受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大,即消费者更愿意在收
入增加时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
如果某种商品的收入弹性较小,说明消费者对该商品 的需求受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小,即消费者在收入场中,消费者剩余等于零,因为市场价 格等于边际成本。
01
03
价格弹性与消费者剩余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因为价 格弹性反映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而消费者剩
余则反映了消费者从购买中获得的收益。
04
在垄断市场中,由于缺乏竞争,企业可以通过控制产 量和价格来最大化利润,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剩余的损 失。
需求交叉弹性
衡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则需求交叉弹性较大;如果两 种商品为互补品,则需求交叉弹性较小。
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
• 商品的性质和用途: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奢侈品的需求 弹性较大。此外,用途广泛的商品其需求弹性也相对较大。
补贴政策与收入弹性
政府对特定群体提供补贴,以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刺激消 费需求,例如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补贴。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彩电的价格弹性——WORD版)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彩电的价格弹性——WORD版)

岳鹏学号:31275025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彩电的价格弹性)一、彩电市场概述根据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的彩电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3%。

单从拥有率看,目前我国城市电视机市场已经饱和。

从电视机拥有量看,当前城市居民家庭中拥有1台彩电的家庭比重为63.7%,约有3成的居民家庭彩电拥有台数超过两台以上。

从全国范围看,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城市居民家庭彩电拥有率基本接近,主要区别在于所拥有的彩电品牌、大小和类型。

从1996年由长虹开始挑起价格战到现在,中国彩电业进入一个微利行业时期,市场对企业不断进行大浪淘沙,据信息产业部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有91家彩电企业,产量超过100万台的有10家;到2002年底,超过100万台生产规模的企业仍然有10家,但总数量却减少到了68家。

据分析,正是6年多来的彩电价格竞争促使市场大踏步向强势品牌集中。

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上广电等占据了中国彩电80%以上的市场。

进入2003年更是已不到50家,而被淘汰的18家彩电企业腾出来的市场份额基本上都被前五名的彩电巨头分食,这样又拉动了中国彩电业几大巨头业绩的回升。

有专家认为未来我国电视机市场主要由三类企业构成。

第一类是目前生产规模巨大的企业,它们的产品线完整,生产成本低、销售渠道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这类企业将维持在两三家。

第二类企业是目前占据着电视机高端市场的国外品牌。

它们的品牌形象好,产品技术领先,获取的单台利润较高。

这些国外品牌的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市场。

第三类企业是以边缘市场为主的企业。

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主要面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城市边缘消费群体和农村市场。

这类企业一般不重视品牌宣传,但较为重视经销渠道的建设。

这三类电视机生产企业总量预计将维持在15家左右,由于总体市场产销趋于平衡,所以市场竞争格局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会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

二、彩电市场结构分析从案例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排名前十位彩电厂家2001年产销存出口概况(单位:万台)合计产量为3043.6万台,销量为3092.7,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因此彩电市场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在普通彩电领域,产品差别不大,企业间利害关系直接,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当一家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其它企业的销售量和利润,这样势必会引起这些企业作出强烈的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50 $800
0
R
二、案例分析
Ep=∞ Ep>1
Ep=1
Ep<1
Ep=0
Q1
Q2
MR(边际收益)
Q
TR(总收益)
0
Q
Q2
X2 - X1 P (1)
1350 1200 1000 800
ED>1
ED=1
ED =1
ED<1
二、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可知,甲壳虫先以“低价”方式进入美国市场,之后将售价从 800 美元提升至1350美元。而这个阶段中,甲壳虫的价格弹性从缺乏弹性(Ep < 1) 逐渐演变成价格弹性等于单位弹性(Ep = 1) 。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甲壳虫的售价提高到1350美元时,价格弹性=单位弹性, 总收益是最高的。 而在价格尚未提高到1350时,因甲壳虫这款车型的提价使 得每辆车多赚取的利润合计足以覆盖因提价使得一部分消费者放弃购买而损失 的利润。所以:当产品缺乏价格弹性的时候,涨价比降价更能够赚取更多利润。
谢谢您的观看!
问题:1.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2的需求量受某种因素变化而受到影响的程度,使用 “需求弹性”作为分析工具,用以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含义: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
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公式为
二、案例分析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汽车市场处在“需求富有弹性”的阶 段,也就是说价格下降会使总收益增加,这也是汽车市场价格 战盛行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影响轿车进人 普通百姓家庭的关键因素是价格,过高的价格是短期内影响轿 车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是国民收入偏低的 发展中国家,昂贵的价格必然制约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同时还 有:车辆购置税,以旧换新,保养费用,消费者收入,消费者 心理预期,“摇号”等限制政策。
二、案例分析
1)甲壳虫采取了正确的价格战策略 。甲壳虫以800美元打入北美市场,从案 例中可以看出:首先, 甲壳虫在欧洲并没有成功,作为德国本土选手,在自己的 领地周围,没有打开局面是一件非常让人沮丧和尴尬的事情。而在北美市场甲 壳虫这种紧凑型车辆的竞争对手是美国本土选手——通用和福特,这两个美国 品牌在当时的市场上,已经拥有了相当一批忠实的消费者。因此甲壳虫采取低 价打入市场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
当大众汽车公司带着他的无装饰的基本型轿车进入美国市场时,在欧洲却没有成功。大 量的存货堆满了港口和通道,等待着出口到新的市场,因而大众汽车公司集中一段时间研 究增加收益的需求刺激因素。在美国市场上,大众汽车公司原先没有经销商网络,当时通 用和福特也正在开发微型车,所以大众决定以一个极低的促销价,800美元进入美国市场。 两年后,价格增长了25%,虽然卖1000美元会失去一些愿意支付800~999美元的潜在顾客, 但继续售出的每辆车都多卖了200美元,很容易抵消以原价800美元销售减少的销售量所造 成的收益损失,需求的价格弹性就是在弹性不足的范围内。到1960年大众又将价格提高了 20%,达到1200美元,收益又增加了。最后1964年达到了1350美元,每辆售出的汽车都增 加150美元的收益,足以补偿因销售量减少造成的收益损失,价格为1350美元时,价格弹 性达到单位弹性的水平。
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
或:E p
Q / Q P / p
Q P
P Q
二、案例分析
点弹性
点弹性是商品的价格发生趋于无穷小的微量变动,因而在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发生
变动时,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当价格变动无限小,即ΔP 0时, 点弹性公式为:
弧弹性:
Ep
lim
n
ΔQ ΔP
2) 甲壳虫有无可替代的优势使得价格弹性非常缺乏。替代品 一种产品的替 代品数量越多,需求的价格弹性就会越大。因为如果该产品的价格上升,顾 客能很容易地转向替代品。当甲壳虫刚刚进入市场时,美国正在流行的车型 是大型而又具有流线型特征的车辆。而甲壳虫正好与之相反,短小奇怪的外 形让很多美国人起初不能接受。用“Think Small“的广告,让大多数美国人认 识到了甲壳虫不同于一般车辆的短小精悍的特点,渐渐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 认可。市场上甲壳虫标新立异的车型,很难找到替代者。
二、案例分析
3)从 产品价格在收入中所占比例角度,在同等类型汽车中,甲克虫汽车产品价 格相对较低,在美国人均收入的占比较低,价格弹性相对缺乏。 价格相对较高 的商品的需求具有更高的需求弹性。因为用于一种商品上的预算比例越大,价格 变化的收入的效应越大;收入效应越大,正常商品的价格弹性就越充足。 可以通
二、案例分析
国际竞争力低我国能成为汽车生产大国是以庞大的国内需求为基础、以 牺牲消费者利益为前提的。 2012年,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1500亿 美元,2012年全年共出口105万辆,在105万辆的整车出口中,也基本上是载 货汽车与轻型客车等低附加值产品,且主要是出口到伊拉克、利比亚、越南 等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出口汽车的平均单价很低。汽车零部件有些已出口 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却是通过合资零部件公司的返销来实现的。 相反,我国国内市场的轿车价格高出国际市场的30%以上。这一切表明,我 国汽车产业还只是在完成进口替代阶段,并没有形成国际竞争能力。
二、案例分析
汽车产能快速扩张,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推动了对汽车 消费的持续需求,导致目前各大汽车生产企业产能快速扩张。到2010年末,国内14 家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整车制造产能接近1,600万辆,从公布的产能扩张计划来看, 到2012年末这14家主要汽车企业的总产能将接近2,000万辆。中国汽车在技术研发 上又前进了一步。具体来看,自主品牌的发展因不同领域而有所不同。在商用车领 域,大部分产品系自主开发,市场基本由自主品牌占领,占有率达90%以上;在乘 用车市场,国内自主品牌所占市场份额呈稳步增长趋势。 自主品牌获得长足发展,但自主开发能力仍然较弱。2005年以来,多家国内汽车 生产企业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发动机,中国汽车在技术研发上又前进了一步。具体来 看,自主品牌的发展因不同领域而有所不同。在商用车领域,大部分产品系自主开 发,市场基本由自主品牌占领,占有率达90%以上;在乘用车市场,国内自主品牌 所占市场份额呈稳步增长趋势。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大众公司用甲壳虫打入北美市场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大众公司通 过全面分析当时的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偏好、市场供求关系,替代品和竞争者的状况, 应用管理经济学中价格弹性的原理,判断出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下,甲壳虫的市 场是非常广阔的,在甲克虫进入北美市场到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甲壳虫这款车型的价格 弹性是非常缺乏的,大众公司利用这一点,通过低价格打入市场,再利用人们对甲壳虫缺 乏价格弹性的这种产品的依赖,持续小幅涨价,将价格提升至边际收益为零的1350美圆处, 最大限度的赚取收益,获得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功。
二、案例分析
汽车市场激烈竞争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促使汽车价格持续下 降,从而导致汽车厂家的竞相降价。市场的压力加剧了经销商之 间的竞争:完不成任务量,年底返点拿不到,银行的贷款无法还 上,资金链就会断裂……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经销商们不得不 大刀阔斧地割肉卖车。同时,随着关税的降低与配额增长带来的 进口汽车价格下降,国内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车价下降也是 必然的选择。随着进口零部件关税降低,加上全球采购进一步实 施,成本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空间。当前汽车消费需求结构也已 经转变为私人购车为主体,汽车价格对汽车市场的长期增长作用 不容忽视。
二、案例分析
汽车需求增长较快拉动汽车产销量连创新高:汽车行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消费拉 动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 提高,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为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4.1%和17.9%。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 续提高,对汽车等商品的需求不断上升。下图是汽车销售增长状况。
过以下数据对美国市场的状态做一个简单的描述:在1955年,一个中等的家庭年收入大概 是5000多美元,一辆普通新汽车大概是1500多美元左右,占家庭收入的30%;而当时甲克 虫汽车的价格是1000美元左右,占家庭收入的20%。
4)从商品用途的广泛性角度,甲壳虫用途较为单一,价格弹性缺乏,因为一种商 品的用途越是广泛,它的需求弹性就可能越大。因为,如果一种商品具有多种 用途,当它的价格较高时,消费者只购买较少的数量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当 它的价格逐步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量就会逐渐增加,将商品越来越多地用于 其它的各种用途上。新款甲壳虫车型,将引擎装载车体后部,车体前部用于装 运行李物品,但行李空间狭小,并非是越野车也不是家庭用车,其用途比同时 期的车型。一。
二、案例分析
跨国汽车公司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走过了50年的发展 历程,前30年发展极为缓慢,后2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非常迅速。 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与跨国汽车公司的合资与合作。 我国有数十家整车企业与世界先进汽车企业进行了合资与合作(包括 技术引进),零部件企业的合资与合作也为数众多。合资与合作在有 效的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 发展受制于国际汽车公司。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除了在载货汽 车方面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外,在客车上还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 在汽车的皇冠轿车上则基本没有研发能力,汽车零部件的研发能力更 弱。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要依赖跨国 汽车集团来推动。
P Q
dQ dP
P Q
商品价格变动较大时,用需求曲线上的一段弧来表示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