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1 加大大汶河干流及其支流 的治理。 根治河道是 防治洪涝灾害 的最直 接措施。要根据 山东省防指下达的大汶河防洪标准 , 对大汶河及其支流 进行治理 ,一方 面加强堤防建设 ,加高加固堤防 ,护砌险工险段 ,维修 建设病险涵闸 , 减少堤防隐患 ,达到设 防标准 。另一方面要进行河道疏
占7 5 %左右,春秋季占 2 0 %左右。 ( 三 )地域分布强 。大汶河流域状如扇形 ,东部属鲁中山区,西部 是沿黄湖洼 ,受地势影 响 ,汶水 自东向西流,从源头至湖 口,自然落差 3 6 2米 ,东部山丘区河流源短流急 ,暴涨暴落 ,易发生暴雨 山洪 , 平原地 区由于地势平坦 ,排涝能力低 ,易形成 内涝。
一
、
流 域 概 况
淤积水库河道 ,各类水 利工程调蓄功能削弱 。三是农业生产中与水争地
等不合理活动加剧 了洪涝灾害 。 ( 五 )防洪工程体 系不完善 ,调蓄能力差 。大汶河流域内防洪工程 还存在许 多问题 ,表现在 :一是河道堤防标 准低 ,泄洪能力不足。二 是 蓄滞洪 区建设滞后 ,滞洪调蓄能力不适应 ,东平湖是黄河下游的一大重 要蓄滞洪 区,同时又是大汶河流域 的蓄滞洪区,一旦遭遇到全流域暴雨 , 东平湖北泄不畅 ,南排不通 ,其调洪滞洪能力将大大减弱。
大汶河是黄河下游一条最大 的支流 ,该流域位于 山东省中部的泰山
南麓 , 地处东径 l l 6 . 1 { ; o—I l 8 。 , 北纬 3 5 . 5 。一3 6 . 5 。 ,东西平均长 1 4 6 KM, 南北平均宽 5 8 K M,流域面积 8 5 3 6 . 5 K M2 。 该流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受 季风影响明显 , 降雨集中 , 洪涝灾害频繁 , 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 “ 瓶 颈”因素。因此 ,对大汶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 ,探讨其防治 对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城市洪涝灾害成因
城市洪涝灾害成因分析1:夏天雨水多。
2:城市雨水比农村多。
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
3: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
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4:虽然有下水道,但是“国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车”不信,去看美国大片,我们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
地上21世纪,地下上世纪50年代。
城市规划建设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轻地下,轻基础,轻底子。
5: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
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
6: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兴建水库,修筑堤坝,疏通河道;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中游地区退耕还湖等。
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
在河道上游建设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非工程措施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洪水的预报预测能力等。
在水利工程管理上要改变了重建轻管现象,管理人员、生产人员按规范要求进行配备,完善涝区工程管理。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实行工程管理委员会、管理总站、管理站三级管理。
同时配齐各管理单位必须的管理站房及办公、交通、通讯等设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洪涝灾害_洪涝灾害 -灾后应对措施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1、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应在洪水上游或内涝地区污染较少的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
洪灾的成因及其影响分析洪灾是指由于降水量异常增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地面大面积积水并造成灾害的自然现象。
洪灾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引发洪灾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增加和雨水分布不均,降水量大、频率高,使得河流水位上升、地表积水增加,从而容易造成洪灾。
二、地形因素地形起伏、水系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河流、湖泊、山区等地形特点会影响水流速度和水量,一旦降雨过大,容易造成洪水泛滥,引发洪灾。
三、人为因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洪灾发生的重要原因。
过度开发、违法建设、乱占乱改河道等行为使得自然水系失去了正常的排水功能,一旦遭遇暴雨,容易造成城市内涝甚至洪灾。
洪灾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一、破坏建筑设施洪水具有剧烈的冲击力,可以破坏混凝土建筑,冲毁道路桥梁。
洪灾还容易造成电力中断、交通瘫痪、通讯中断等一系列影响,给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二、影响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洪水泛滥会淹没农田,破坏农作物,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
三、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洪灾带来的洪水会淹没住房、商铺,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洪水中的淤泥、垃圾还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综上所述,洪灾的成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
应当加强对洪灾的防范意识,加大防洪抢险力度,减少洪灾对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的危害。
愿人们能够意识到洪灾的危害性,共同努力,减少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洪涝灾害频发。
而洪涝灾害不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严重破坏。
下面将对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
首先,自然因素是引起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受到多种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雨水较多,地表蒸发量大,降雨过多则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另外,中国多山地带众多,山坡地和丘陵地势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进一步加剧了洪涝灾害。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引起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引起了洪涝灾害的加剧。
城市化过程中,过度开发、填埋湿地、破坏植被等行为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洪水泛滥的风险增加。
农业方面,过度开垦河湖滩涂、滥用农药化肥等行为使农田排水不畅,加剧了洪涝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再次,气候变化也对中国洪涝灾害产生了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异常事件的增加,中国的极端天气现象也愈发频繁。
短时间内大范围的降雨、突发性暴雨等气象现象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最后,灾害管理不到位也是洪涝灾害发生与扩大的原因之一、洪涝灾害的发生是可以预测的,但由于一些地方的灾害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防洪设施不完善、预警机制不健全,增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
综上所述,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候变化和灾害管理不到位。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城市,加强自然生态恢复,加强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以及制定科学的应对洪涝灾害的政策和技术标准。
只有全面防范和积极应对,才能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和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中国的洪涝灾害及成因分析
长江流域示意图
通过视频和相关资料,你认为1998 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选派 代表回答。后面的同学请不要重复前 面同学的观点,时间2分钟)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知识研究
阅读课本110页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回答下 列问题:(请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回答,时间1分钟)
案例分析
阅读课本109页的文字和图片,找出1998年 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特点。(独立阅读思考, 然后举手回答,时间2分钟) 1、洪水发生早、来势猛。 2、洪峰次数多、水位高。 3、洪水持续时间长。
相关视频
1998年长江洪灾相关资料:
(1)水情: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 受特大洪水,长江干流先后出现8次 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鄱阳湖水 位多次超历史最高。在19条主要支流 中,有一些水文站最大流量和最高水 位均超过实测历史记录。
(2)雨情:1998年长江以南地区暴雨日数多、 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长江流域降 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 一阶段:降雨集中在鄱阳湖区和洞庭湖区。
二阶段:降雨集中在四川、重庆、鄂西北等地。
三阶段: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
四阶段:降雨集中在长江上游。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为670mm, 比多年平均降雨值多183mm,偏多37.5%。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整体感知
阅读课本108页《阅读——20世纪90年代 我国洪涝灾情》,你从表格中体会到了什么? (独立思考,然后自由回答。) (1)洪涝灾害是我国频繁发生、十分常见 的自然灾害。 (2)洪涝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极其广泛。
树立概念
阅读课本108页表格上面的自然段,思考 什么叫洪涝灾害?(找到之后请举手回答)
洪水成因分析报告
洪水成因分析报告1. 引言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了解洪水成因对于预测、防治和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洪水的成因,以便更好地理解洪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 气候因素气候是洪水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雨量的增加和降雨频率的增加都可能导致洪水的发生。
气候变化也对洪水发生产生影响,例如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更加频繁和剧烈的降雨事件,从而增加洪水的风险。
3.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对洪水的发生和规模也有重要影响。
地形、土壤类型和河流网络等都会影响洪水的形成和传播。
例如,山区通常更容易发生洪水,因为其地形陡峭,水流速度更快。
土壤类型也起到关键作用,不透水的土壤会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增加洪水的风险。
4. 河流和水库管理河流和水库的管理也对洪水的发生和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河流的水位和流量的控制能力决定了其抵御洪水的能力。
水库的建设和管理可以调节水位,储存雨水,减轻洪水的威胁。
然而,不当的管理和维护可能导致水库溃坝,进而引发洪水。
5.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会对洪水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的排水系统需要设计得足够强大和灵活,以承受大量降雨并迅速排水。
如果城市排水系统不足以处理大量降雨,洪水的风险将会增加。
此外,城市建筑物的设计也应该考虑洪水的可能性,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洪能力和采取防水措施。
6.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引发洪水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度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化可以影响自然的水循环,导致水流过快无法有效排水。
此外,不当的土地利用和农业实践也可能导致土壤侵蚀,进而增加洪水的风险。
7. 结论洪水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通常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了解洪水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
未来,应该加强对气候变化和城市规划的重视,以降低洪水的风险并提高社区的适应能力。
以上是对洪水成因的分析报告,希望能够提供有关洪水防治和减灾工作的参考。
蚌埠市洪涝旱灾害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地面积水剧增 , 加之河 道水位猛涨 , 排 对较 小 ; 淮河 以南需水量大( 主要是城 域经济发 展和人 民生活水 平提 高 ;对保 水不及时 即造成严重 的内涝 。淮河 中 区用水 )但可开采量又极为贫乏 。 , 游河道河底 比降较缓 ,蚌埠 以下河道 呈倒 比降 , 洪水排 泄 困难 , 中 、 遇 小洪 水水位 即超 出地面 ,而且时间一般长 达 2~3 月 , 个 沿淮洼地及支流涝水受
区涝 、 渍灾 害严重 。
獬 ’ 浍河等洼地约有 2万多户 、万 8 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防洪排涝治理 河 、 河 、
二是投入不足 , 排涝能力低 。 部分 功能与抗旱灌溉功能相结合 ,充分发 多人 , 群众 生活 困苦 , 迫切要求 从洼地搬 支流河道至今未治理 , 河道淤积严重 , 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
排水能力差 , 防洪除涝标准低 ; 部分低
出 。怀远县 荆 山湖 20 0 3年 实施 移 民迁
还 5 涝 灾治理按 高低水 分排 的原 则 , 建 , 有庄 台上 6 0余 户没有列入计划 。
洼 地区缺乏排涝泵站等设施 ,或已有 调整水系 ,做好干支流与 田间工程配 建议 结合新 农 村和小城镇建设 ,统一规 的排涝设施 排涝标准较低 , 年久失修 、 套 , 形成完整的排涝工程体 系。 中小河 划 ,逐步将支 流洼地和行 洪区孤岛庄 台 损 坏严 重。 面上排水治理不系统 , 工程 流治 理要结合农 田水利 基本建设 , 增 上的群众迁 出。
20 严重 , 不断垦殖 , 减少了洪 涝水滞蓄 的 过改造和新建相结合 ,提高排涝站除 性 骨 干 工 程 。工 程 建 成 后 ,0 3年 和 场所 。
涝标准 。分期分批对大型骨干排涝站 20 0 7年两次运用分洪 , 效益显著 。 进行技改和设备更新 ;通过新建排涝 怀洪新河灌区在蚌埠境 内耕地约有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健康问题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水源污染, 食物供应链中断,引发一系列 健康问题,如腹泻、疟疾等。
社会秩序混乱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 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
作。
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植被 破坏,土壤侵蚀,影响
生态平衡。
水体污染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污水 和垃圾流入河流湖泊,
造成水体污染。
动物栖息地丧失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措施
目录
• 洪涝灾害的成因 • 洪涝灾害的影响 •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 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 • 洪涝灾害的案例分析
01
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因素
01
02
03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 气事件增多,如强降雨、 飓风等,增加了洪涝灾害 的风险。
地形地貌
河流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 容易造成洪水积聚。
水文条件
河流流域的水文条件,如 暴雨、融雪等,会影响洪 水的形成和流量。
人为因素
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不透水地面增多,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导致雨水 无法有效排入河流,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堤防等建设不合理,会影响河流的泄 洪能力,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土地利用变化
洪涝灾害可能导致动物 栖息地丧失,影响野生
动物生存。
气候变化影响
洪涝灾害可能加剧气候 变化的影响,如全球变
暖、海平面上升等。
03
洪涝灾害的预防措施
建立预警系统
建立气象、水文、地质等多部门 联合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共享
和快速传递。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 雷达监测等,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第l7卷第6期1998年l2月f黄i成国铹蚜罨,铂2中T,f岩石力学与工程Ch~=eseJ.口rⅡ{.cMechan{e~and昂ineeT~=917(6):701~7O4De口..1998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7口(中白世伟谷志孟武汉490071)f,33I/T2.2历史在刻记本世纪1931年,1954年长江的大洪水之后,无疑还将铭记1998年的全流域大暴雨,大洪水,大决战.在与洪魔搏斗的抢险中?在堤防溃口的求生中,在扒口行洪的转移中,人们在深思,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这场空前的大恶战缘自于何?l据此,本文欲就其成因及其发展势态予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发展态势分析长江由60多条主支流和5O多个大小湖泊构成-全长愈6300km,流域面积1.8×10ekm.,是世界第三大河.她流经全国l9个省,市,自治区,滋润着全国115的土地,挠灌着全国114的耕地,哺育着全国1/3的人口,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每当汛期来临,滔滔洪水日夜不停地冲击堤岸,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吞噬岸滨富绕美丽的家园之时,也叫人们心惊胆寒,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麻烦.从本世纪长江中下游已发生的三次全流域大洪水看.酿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1)集中降雨量多,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形成恶性降雨组合加之上压下顶,泄洪不畅,造成了洪峰重叠追加.居高不下的局面.以1998年为例口],自6月12日起,长江流域曾出现过8次大范围的持续性强降雨过程.一次是6月12~27日,江南大部份地区暴雨频繁.江西,期南安徽的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l倍多,江西北部多2倍多.一次是7月4~25日,长江三峡地区,江西中北部,湖南西北部和其他沿长江地段.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多0.5至2倍.一次是7月末至9月上旬,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降雨量较常年同期高出2~3倍.受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了第三次全流域性大洪水.7月份长江中下潞主要的洪量超过1954年,其中宜昌站121.5X10.m.,比1954年多45×10.m.,汉口站16’t.8×l0.ml,比1954年多l2×10.m..长江上游地区的多次长时间的持续性强降雨,加之清江,汉江和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多次大洪水的相追,相加,相叠.鄱阳湖水系信江,修河,馓河和抚河均超1998年10月7H收劲来稿.作者白世伟简舟一男,57岁,196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现任所长,研兜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702?岩石力学与工程1998年历史高水位的”水坝型”顶托.造成泄洪缓慢.水位高居不下,是形成此次长时间高水位的直接原因.(2)无序围垦,无章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行,蓄洪能力减弱,使得酿成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加大,抗洪减灾的能力降低.据195;’年调查统计r,长江流域的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还只有36.38x10’kin21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只有l0,水土流失面积增加到了73+9dx10km.30年阿,森林覆盖率降低了12.水土流失面积扩大37.56x10’km..何况这种情况继续发展.植被破坏的结果,必然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江水泥沙量的增加,河床的淤积抬高,径流量的减小和水位的增高.据统计,从1949~1988年的40a间,由于肆意围垦和淤积,洞庭湖的总面积由4350km减到了2145km;鄱阳湖的湖面缩小了1/5)湖北省l066个面积超过0.5km的湖泊只剩下了300个,湖泊面积减小了6OOOkm{江苏省湖面损失了l600km…….帅a阿,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总共减少了10OOOkm.,相当原有湖泊面积的45.5,丧失了35X19m的蓄洪能力,几乎为在建三峡水库1.63倍的防洪库容量.此外,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使长江流域塘堰的总库容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了库容的l/d~1/6.总之,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50Xl09m.的库容损失,相当于长江沿线d0个分蓄区的库容.所以说,这是造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又一重要原因.(3)大堤设防标准偏低.堤防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加之堤基地层复杂,又没有进行有针对的加固处理,是形成漫溢和渗漏,管涌,掼堤的根源之一.据了解,大多数堤防的设计,是以当地多年的实地平均水位为标准进行的,只有少数重要干堤,是比照1954年的最高洪水位设计的,这也就是说,大多数堤防防洪标准为l0~20a一遇.重要干堤为50~1O0a一遇.“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据荆江险要之最的监利县县志所记r:”全县拥有堤防长516.27km,其中荆江大堤d7-50km,长江干堤96.65km”;1990年荆江大堤和长江大堤的堤身断面比1949年前分别增大1倍和1.4倍,堤顶高程分别增高了3~4111”I其中剂江大堤.堤顶高程达39.35~41-95m,长江干堤的堤顶高程有52.5oA超过1954年当地实有最高水位2111以上,47.5超过l~2m”.而1998年的最高洪峰水位监利站为38.31m,比1954年高出了1.25m,说明设防标准仍然偏低M.此外,由于现有堤防大都是原有堤防通过逐年加筑培修形成的,层面阿的整合和基底的加固,一般都难到位?加之沿江二元结构地层的多变性和白蚁,螯虾,蛇类等动物穿凿和淘挖等等,为堤防工程防洪挡水时产生脱坡,崩岸,掼I=l提供了内在条件,这是形成洪涝灾害又一原因.(d)高新技术投入不足,对险情隐患尚无准确可靠的预测预报手段,不能做到防范于末然,出现险情全靠水来土挡的土办法处理,费工费时,延迟时机.从目前对付长江洪魔的对策,方法和技术看,大都属于历年防汛抗洪中积累总结出来的老办法,老技术.如全线布阵大兵团作战护堤的人海战术I坦表拉阿式排队巡查与水下触摸探测的土方法’苣险}水来土挡头痛治头,脚痛医脚”的土技术抢险等等.这些方法,技术,虽然行之有效,并且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但大量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会贻误时机,造成失误.在1998年6月9日至9月中旬的抗洪斗争中,现代高新技术成果——星云图一,水位滇进模型”,”因特阿”的应用,使人们预先得知未来水情,f~JT”心中有数,赢得了宝贵的第l7卷第B期白世伟等.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71)3?时间,并对有限的库容实施了科学合理的错峰调度,避免了片面性,盲目性以及靠人车传递情报资料的时间失误,取得了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在防汛抗洪中,有些高新技术成果,如探地雷达,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回声测量仪,井下摄影和4堵漏剂与丙凝等等虽为抗洪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由于缺乏对堤防工程结构状态及其相关力学特性与加固处理效果的相应研究,尚未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和效果,其主要原因是:(1)科技工作者平时没能把高新技术在防汛抗洪中的应用提到应有的位置,没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试验及应用研究,缺乏足够的技术与经验贮备.如对高水位状态下,堤防工程的渗透,散畏,管涌机理及其形成环境缺乏系统的研究,不敢胃然行事.(2)防汛抗洪,事关重大,防汛工程险情的探测诊断和抢险加固,要求快速,敏捷,可靠,不能有任何失误.风险大,科技人员有思想压力,不敢胃然进行尝试推广.(3)防汛抗洪,属公益性事业,专用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范围有限,缺乏支撑性投入,驱动力不足.(d)由于高新技术投入不足,既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也不能实现快速及时有效抢救.纵观历史肴现在,自公元前185年至1911年的2096a闻,共发生洪灾214次,平均10a一次}1921年至1949年的28a间,共发生洪灾11次,平均2+5a一次}1990年至1996年的7a间,共发生洪灾5次,平均1.da一次.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干流洪灾发生的频数在逐年增加,而且,越到现代,频率越高,发展势头令人担扰,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必将危及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堪设想的恶果.总结过去想未来,在洪涝灾害一时难于根除的今天,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洪技能是必要的.在面对21世纪,举步迈向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今天,要大力进行防讯抗洪技术的创新,这也是我们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2对策与建议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形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的原因,除气候异常,集中降雨量大之外,还与强调眼前的局部利益,无视流域规划,强1Bj改造自然,导致流域内的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江河泥沙剧增,蓄洪能力锐减,堤防质量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根除洪涝灾害,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提出了标本兼治,根治水患的32字指导原则,并作了相应的部署,但它的落实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并非三年五载所能,因此,防汛抗洪乃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任务.为改变当前被动防汛抗洪的局面,本着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精神,为提高防汛抗洪技能,我们从岩土力学的观点与岩土工程稳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下科学防汛抗洪的对策与建议:(1)长江干堤的分区,分段评价与归类研究即通过综合研究由各种技术手段获得的堤身,堤基,河床及邻近地层的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沿线干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分区段进行评价和归类,将之分成加固治理和探测技术研究的紧急,重要,欢重要和一般地段,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2)长江干堤地层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开发研究,即建立以岩土力学,工程地质理论以及地层勘探资料为基础的沿江堤防工程体系浅部地层信息系统.?704?岩石力学与工程1998正(3)长江干堤堤身,堤基险情的快速探测与诊断技术研究.即通过研究力争在以后的洪水灾害来临时,在各种重大险情出现之前,能在大范围内以低廉的成本进行准确可靠的探测和预警预报,提前采取防范响应.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稳情的出现. (4)长江干堤堤身,堤基险情的快速整治加固材料及相应处理技术研究.即通过研究,使长江干堤已出现的险工险段和重要战略地段得到全面综合治理和有效加固.在以后汛期来临时,使可能出现的堤岸软化崩塌,散漫和管涌等险情可以快速加固处理,疏导和封堵I可能出现的溃口,崩岸等地段可以快速抢救和有效修复{沿线水毁工程在灾后能得到有效恢复.(5)汛后水治工程建筑物的安全评价及整治对策研究,即建立水治建筑物安全评价方法,使沿线水毁工程在灾后能得到有效恢复.(6)建立防洪工程专家系统.即建立防洪工程类别,工程险情评价,险工险段治理对策和洪水期阿险工险段排险措施等功能的系统,以便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直观的资料系统和科学决策依据.3结论从我们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看,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把诸如浅层地震仪,高密度电法仅,声波探测仪,探地雷达,核子密度仪,孔隙水压计,光电测压计,钻孔摄影仪,滑动测微计,钻孔测斜仪等众多的先进仪器及各种快速加固材料和相应的加固处理技术应用于防汛抗洪实践,改变当前防洪抗洪的被动局面是完全可能的.参考文献l金辉.长江.我为你哭泣.南方日报.1998.&142湖北省致协l资源环境委员会.关于今年我省hhneng (h’ofBoe,k4”岛”J】lf础_拓^e韶∞d舯of隅钟8,4430071)。
行洪论证报告
行洪论证报告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城市洪涝灾害,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进行了行洪论证报告,旨在找出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我们对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城市地表的不透水化和城市排水系统的不完善所致。
城市的高密度建设使大量的地表裸露,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而是迅速汇集到低洼地区,形成洪涝。
同时,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滞后,导致排水管道容量不足,无法及时将雨水排出,加剧了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其次,我们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城市洪涝灾害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不仅造成交通中断、房屋倒塌等直接损失,还可能导致疾病传播、饮水污染等次生灾害。
此外,城市洪涝灾害还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针对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影响,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应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减少地表的不透水化,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水系,增加雨水的渗透面积。
其次,应加大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力度,提高排水管道的容量,完善雨水排放设施,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有效地排出城市。
同时,还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将雨水资源合理利用,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城市洪涝灾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行洪论证报告,我们找出了城市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洪水的成因及其防控措施
洪水的成因及其防控措施洪水是一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减轻洪水灾害,我们需要了解洪水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本文将从洪水的成因、分类以及防控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洪水的成因洪水灾害的成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1.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洪水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1.1.1 气候条件洪水与气候密切相关。
在气候温暖的地区,雨水较多,洪水发生的概率也较高。
此外,季节性气候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也会影响全球的降水分布,进而可能导致洪水灾害。
1.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洪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形的坡度决定了地表径流的流速和流量;二是地貌类型,如平原、山区等,影响着降水的分布和地表径流的流向。
1.1.3 河流流域特性河流流域的特性也是洪水成因的重要因素。
流域面积、河道特性、流域植被覆盖度等都会影响洪水的大小和发生概率。
1.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在洪水灾害的发生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主要包括:1.2.1 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地表覆盖类型发生变化,减少了地表水的渗透能力,加重了地表径流的产生,从而增加了洪水灾害的风险。
1.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如水库、水坝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向和流速,影响了水循环过程,可能导致洪水灾害。
1.2.3 环境保护与治理不足环境保护与治理不足,导致流域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加剧,使得洪水灾害的风险增加。
二、洪水的分类根据洪水的成因和特点,可以将洪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暴雨洪水暴雨洪水是由强降水引起的洪水,是洪水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暴雨洪水具有突发性、来势凶猛、破坏力强等特点。
2.2 融雪洪水融雪洪水是由积雪融化引起的洪水,主要发生在春季,尤其在高山地区。
融雪洪水具有较长的预兆时间,但来水量较大,也需要引起重视。
2.3 冰凌洪水冰凌洪水是由冰凌堵塞河道引起的洪水,主要发生在河流的源头和上游地区。
我国洪涝灾害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中文摘要:中国人口庞大,领土面积广大,河湖众多。
特别是中国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季风气候盛行,降雨时程分布不均。
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不断,而且往往比较严重。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灾的防治,先后修建了许多防洪除涝工程,大大减少了洪涝灾害的损失。
但我国幅员辽阔,洪涝灾害的损失仍很大,还有不少河流需要进一步治理,全国彻底防洪涝还需要更多的工程和采取有效的运筹措施,另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对防洪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因此,今后的防洪任务还很重。
Abstract:China, with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and broad land area,has numerous lakes and rivers.Since China is between the Eurasis and the Pacific ,where monsoon pervades,the season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istributed unevenly.From of old the disasters caused by government paid much mention to the defense of the flood ,and loss caused by the flood had been decreased .however ,there are agreat many of rivers need to be reformed.Besides,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 requires the higher standards for counteracting the flood, so the task of fighting against the flood is along rough road to go.关键词: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水利工程修建;高新技术;非工程措施。
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目录:一、洪涝灾害的定义二、具体分类三、洪涝灾害发生条件: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四、洪涝灾害的分布1、世界分布2、中国分布五、洪涝灾害的特点:1、范围广2、发生频繁3、突发性强4、损失大六、中国洪涝灾害的成因1、地理位置2、地形因素3、气候条件4、地质条件5、人为因素七、等级划分八、危害九、洪涝灾害的防治十、洪灾来临时,如何应对十一、案例分析中国1998年洪灾一、定义洪涝灾害:暴雨、急剧融化的冰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自然现象。
一般包括洪灾和涝渍灾。
洪灾:一般是指河流上游的降雨量或降雨强度过大、急骤融冰化雪或水库垮坝等导致的河流突然水位上涨和径流量增大,超过河道正常行水能力,在短时间内排泄不畅,或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流暴涨漫溢或堤防溃决,形成洪水泛滥造成的灾害。
涝渍灾:由于大量降水汇集在低洼处长时间无法排除(涝),或者是地下水位持续过高(渍),使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含量降低,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使得作物减产、烂根、甚至死亡。
主要分布地区及形成的原因: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二、具体分类1、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湿害。
✧洪水:大雨、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农业设施等。
又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湖泊洪水和风暴洪水等。
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暴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和溃坝洪水。
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洪涝是河流洪水,尤其是流域内长时间暴雨造成河流水位居高不下而引发堤坝决口,对地区发展损害最大,甚至会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涝害: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或返浆水过多造成农田积水成灾。
✧湿害:洪水、涝害过后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缺氧而成灾。
2、洪涝灾害四季都可能发生。
中国主要发生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中下游地区。
按时间可分为:✧春涝:主要发生在华南、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
城市涝灾的成因与防洪排涝管理措施分析
城市涝灾的成因与防洪排涝管理措施分析摘要: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城市内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严重的过洪和内涝灾害,影响了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本文通过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分析了城市防洪排涝的措施,为降低洪涝灾害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措施;城市人口和财富高度集聚,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引领核心,城市一旦受灾,损失巨大。
洪涝灾害是当前我国城市面临的最主要灾害之一,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滨水而建,均面临洪水淹没和雨后内涝问题。
具相关数据统计,我国660个城市中,就有500多个城市需要防洪,并且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江河洪水的威胁。
除洪水威胁外,近年来我国城市也频繁遭受暴雨所致的城区严重的内涝。
因此,城市的防洪排涝问题形势严峻,必须全力应对,寻找成因,制定对策,以期切实有效地解决问题。
城市防洪排涝是根据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以及江河洪水的特性,提高城市防洪标准,改善和提高城市防洪管理水平,改善河道行洪条件。
通过建设必要的防洪、除涝、排水等设施,防治或减少洪涝造成的灾害,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人民安居乐业。
1 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成因1.1 暴雨频发而强度骤增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因素和大规模城市建设所致的大气环境变化,我国暴雨频发,暴雨强度骤增,且降雨集聚,降雨造成高水位洪水,瞬时降雨量大而降雨时间长,造成严重的城市外洪内涝。
1.2 河道淤塞致泄洪能力降低由于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道长期不清淤疏通,河底标高上升,河床的宽度和深度减小,泄洪断面缩小,流水不畅,当上游洪水下泄和本市暴雨汇集时,形成高水位洪水,危及城市安全;且城内雨水无法外排,造成城区大面积渍水,造成城市外洪内涝严重局面。
1.3 城市位置不当及布局不合理现有城市、城镇已建于洪水淹没的区域或低洼积水区域,经常受到洪水侵袭。
例如,安徽省金寨县县城位于水库下游1km泄洪水位以下的梅山镇,1991年7月暴雨后水库泄洪,县城大部被淹,损失达1亿元;四川省射洪县城选址于地势低洼的太和镇,在四川省8?17洪水中损失惨重。
浅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近年来,随着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的增加,我国山洪灾害频频发生,对我国经济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成重大损失,必须加大防治意识和措施。
本文主要针对贵州盘县地区近几年的山洪灾害以及防治情况,分析总结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本人结合实际情况对防治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与同行共勉。
标签:山洪灾害;基本类型;成因;防治对策;效益引言贵州盘县地处北亚热带,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特性,属季风湿润气候。
流域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孟加拉湾,流域内河流均为山区雨源性河流,周围山高坡陡,每遇暴雨就形成陡涨陡落洪水。
因此,必须全面加强防治山洪灾害力度,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近年来的项目建设及应急处置,创造性地建设了适合盘县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大大提高了基层防汛信息化水平和指挥决策能力,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1、山洪灾害的基本类型暴雨是造成盘县境内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多发生在每年的5-9月份,一般5月就开始有洪水出现,4月份偶有发生,洪水灾害多为暴雨形成,属暴雨洪涝灾害类型。
因此,山洪灾害按类型可分为:①溪河洪水:暴雨引起山区溪河洪水迅速上涨,造成山洪灾害。
这是山洪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
由于溪河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常常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库、山塘溃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很大。
②泥石流:山区沟谷中暴雨汇集形成洪水、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
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性强等特点,并兼有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洪水和滑坡危害更为严重,一次灾害可能造成一个村庄或城镇被掩埋。
③滑坡:土体、岩块或斜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形成滑坡。
滑坡发生时,会使山体、植被和建筑物失去原有的面貌,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由于区内分布着大面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碳酸盐岩类,在湿润的气候和活跃的水流作用下,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落水洞、洼地、伏流等遍布,地表河流与地下伏流相间衔接,落差较大,因此一般洪水量级不大,具有陡涨缓落,历时较长等特点。
菏泽市农田洼地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减灾措施
菏泽市农田洼地洪涝灾害的成因和减灾措施菏泽是个农业大区,粮棉生产占主要地位,现在发展高效农业是我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基础。
水利工程老化退化状况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加剧了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
当前,国家连续出台政策,致力拉大内需,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我区要抓住这次机遇,分重点,有计划地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切实改变原有工程的面貌。
一、菏泽市的洪涝灾害情况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淮河流域,北临黄河,境内属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12238.62km2。
地势西高东低,高差11.5m。
由于历史上屡经黄河泛滥冲积,形成了岗、坡、洼相间,带状分布的地貌特征。
从1995年以来,1996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4年遭受了严重的水涝灾害,每年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
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全市共有降雨过程31次,年降雨总量达到996mm,在汛期降雨过程就达25次,为该市资料记载有史以来最大降雨年份,连续的强降雨致使全市653万亩农田几乎全部受淹,使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受灾或减产。
据统计,仅7月16、17两日,菏泽市因大暴雨,农田受灾面积246132公顷,重灾面积52466公顷,倒塌房屋1202间,受灾人口139.3万人,直接损失27399万元。
二、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1.地理条件原因造成的内涝本市地处黄河下游,属华北平原内的黄河冲积平原,区域内有多条自然流势沟和大片低洼地。
如遇大暴雨,降雨集中,强度大,范围广,雨水就会迅速积於到洼区,形成易涝片,由于地势洼,向四周排水都很困难,造成了大面积农田被淹。
2.气候原因由于我市为北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冷热季和干湿季区别较为明显。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降雨量年内变化较大,一年内的降水量分布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年降水量的70%集中在汛期6~9月份,汛期的降雨量又集中在7、8月份。
由于7、8月份的降雨次数多,强度大,极易产生径流,从而使地势低的农田积水,引起洪涝灾害。
解析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
水文灾害
(2015·全国文综Ⅰ)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 “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 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解析 M城位于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地水患灾害(洪涝灾 害)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 分析说明。根据气候资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 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由图可知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 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M城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 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导致洪涝 灾害严重。 答案 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 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
试分析伊犁河流域春季洪灾较严重的自然与人为原因, 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解析 结合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知其开口朝西, 冬季受西风影响降雪量大;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洪水; 同时该河谷人口和垦殖密度加重了灾情。从加强水利 工程建设、恢复植被和加强预报等方面采取措施。
答案 原因:伊犁河谷向西敞开,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 流长驱直入,冬春季节在河谷两侧的山地形成大量降雪; 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洪水;由于该地区人口 密度与垦殖密度都较大,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洪水灾 害。 措施: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恢复天然植被,做好 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洪水预报预警等。
5.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1)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 (3)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 加快分洪、泄洪。 (4)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 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 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5)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洪准备,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湖造田
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占用河道
降低河道排水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原 因
气候特征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③台风的影响
水系特征
1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2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④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
水文特征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植被特征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
人 为 原 因
植被破坏
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使流域汇水速度加快,水土流失 加剧一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围湖造田
湖泊容积减小,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减弱
占用河道
降低河道排水速度
占用分洪区
给分洪带来困难,加剧洪灾的形成
欢迎您的下载,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
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洪涝灾害成因分析
自 然 原 因
气候特征
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
③台风的影响
水系特征
1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
2河道弯曲;③入海口狭窄,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
④地势低洼,河谷纵向坡度小
水文特征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植被特征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汇水速度快
人 为 原 因
植被破坏